2023-10-28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杨东谕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收入与毛利率稳定,现金流改善,或受益5.5G建设需求 | 查看详情 |
阿莱德(301419)
事件: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4.57%;归母净利润5727.39万元,同比增长19.55%;扣非净利润5288.2万元,同比增长12.0%;其中2023Q3,公司实现主营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5.66%;当季归母净利润1785.19万元,同比减少11.86%;当季扣非净利润1793.72万元,同比减少9.86%。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公司2023Q1/Q2/Q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8%/+28.10%/+5.66%,同期销售毛利率39.64%/40.46%/40.26%,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定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242.44%,2023Q3经营性现金净流入5226.99万元,为去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55倍,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2023Q3公司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6pct,主要受到管理费率和研发费率上升影响,当季管理费率相比增长2.5pct,研发费率增长2pct。
导热散热产品矩阵持续丰富。随着AI数据通讯/新能源领域创新应用场景不断增多,导热散热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公司导热垫片、导热凝胶和导热脂等导热材料以及液冷板等热管理产品在光模块/新能源汽车/液冷服务器等应用将不断展开,随着热界面材料下游领域不断拓展,尤其是当前储能板块和数据中心领域需求提升,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开发相关板块的客户和应用场景。
公司射频器件有望受益于5.5G商用落地。公司在射频与透波防护器、电子导热散热器件和EMI及IP防护器件领域打入通信设备巨头公司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供应产品和服务,是爱立信、诺基亚的主要供应商。此前9月华为宣布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用例,还表示将于明年推出5.5G商用设备,运营商同样表示2024年或将开启5.5G商用部署,公司作为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相控阵天线罩厂商,将受益于5.5G技术落地的机会。
投资建议:考虑运营商建设5.5G需求,散热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下游行业需求扩张,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09/1.58/2.22亿元,PE分别为38/26/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5.5G建设需求不及预期。 |
2023-09-19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杨东谕 | 买入 | 首次 | 首次覆盖报告:通信设备零部件新晋之秀,高性能导热材料注入增长新动能 | 查看详情 |
阿莱德(301419)
专注通信设备零部件,绑定设备商巨头客户。 公司成立近二十年以来,作为通信领域高分子材料零部件新秀, 凭借多年经验绑定核心客户。通信设备领域,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几乎垄断运营商供应市场, 而公司在射频与透波防护器、电子导热散热器件和 EMI 及 IP 防护器件领域打入通信设备巨头爱立信、诺基亚核心供应商名单,近年来来自两客户的营收占比超过 80%。
5G 通信网络建设平稳增长,高性能导热材料市场多点开花。 根据市场机构预测, 2023/2024 年为全球 5G 通信网络基站建设高峰期,中国作为 5G 网络先进市场,基站建设已进入平稳发展区间。印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主要客户 爱 立 信 、 诺 基 亚 均 进 入 印 度 5G 建 设 设 备 供 应 商 名 单 , 我 们 测 算2023/2024/2025 年公司供应通信基站产品全球市场规模为 22.9/34.6/52.2 亿元。随着 AI 数据通讯/新能源领域创新应用场景不断增多,导热散热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公司现有导热垫片、导热凝胶和导热脂等导热材料在光模块领域导热材料 2023/2024/2025 全球市场规模约为 25.1/34.6/47.7 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3/2024/2025 全球市场规模约为 96.30/130.69/177.38 亿元。随着热界面材料下游领域不断拓展,尤其是当前储能板块和数据中心领域需求提升, 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开发相关板块的客户和应用场景。
创始团队扎根核心技术,建立技术开发壁垒。 作为通信零部件领域高分子材料企业,业内厂商必须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开发与技术更新迭代,核心技术转化为营收占比稳步攀升,在高 K 值热界面材料领域领先行业,成为国内第一家可批量供应导热系数超过 20W/m·K 导热垫片的厂商。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9/1.58/2.22 亿,同比增长 47.4%/44.5%/40.4%,预计同期 EPS 分别为 1.09/1.58/2.22 元,对应 PE 为 40/28/20 倍,考虑公司在高毛利率产品导热散热材料进军新能源汽车、数通液冷中心以及在通信行业附加值提升,公司向综合热管理系统业务发展,描绘第二成长曲线,我们认为近几年公司盈利端具备较大弹性。考虑公司 2023-2025 年预计相关业务收入与盈利将保持较高增速,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高性能导热散热器件开发进程未顺应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生产成本大幅增长;细分市场客户拓展未及预期。 |
2023-02-10 | 国信证券 | 黄盈,姜明 | 买入 | | 通信零部件企业,近年向高毛利散热产品延伸 | 查看详情 |
阿莱德(301419)
核心观点
主营业务从通信零部件向电子散热器件延伸。 公司基于高分子材料, 主营通信设备零部件, 提供的产品包括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 EMI 及 IP 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等, 下游主要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内、 外部。
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完整经历了 2G、 3G、 4G、 5G 的移动通信发展, 在材料改性、 材料配方、 制备工艺等方面积累了较多核心技术。
营收稳步增长, 电子导热产品逐渐成长为基石。 公司 2018-1H22 分别实现收入2.6/2.7/3.1/3.7/1.7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 0.6/0.5/0.7/0.7/0.3亿元。 公司营收增速较为平稳, 净利润近年来整体规模增速较为平缓。2022 上半年, 公司收入增长较少, 利润同比有所下滑, 主要是受到上海与江苏疫情影响。 公司下游客户以通信行业头部企业爱立信和诺基亚为主, 历史上每年前二大客户收入占比接近 80%。
公司近年重点开发的产品为电子导热散热器件, 占比从 2019 年的 10.31%提升至 2022 上半年的 21.63%, 公司该产品在 2019 年进入三星供应链,成为三星基站高 K 值导热垫片的主要供应商, 2021 年公司高 K 值导热垫片与导热凝胶增长 106%, 导热脂产品收入增长 59%。 导热产品为公司当前的成长主力, 核心客户包括三星、 诺基亚、 爱立信等。 各产品毛利率方面, 电子导热散热期间毛利率最高, 2020 年后均在 60%以上。
公司属于通信设备零部件行业, 上游以大宗原材料为主, 下游厂商主要包括通信主设备商(五大包括华为、 爱立信、 诺基亚、 中兴以及三星) , 基站天线厂商以及射频期间厂商。 行业属于下游驱动型, 下游运营商的投资规模存在一定周期性, 高峰往往伴随通信技术演进出现。 公司在行业中的直接竞争对手包括诺兰特、 莱尔德、 飞荣达、 利力亚斯、 迪睿合与中石科技等公司。 公司直接竞对中的上市公司较少, 公司在 EMI 与 IP 防护器件品类中的性能与行业竞争对手水平相当, 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产品性能高于同行业水平。
本次 IPO,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 3.3 亿元投入 3 个建设项目。 1.5G 通信设备零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 计划投入募集资金 1.61 亿, 建设期 3 年。 2.5G基站设备用相关材料及器件研发项目: 计划投入募投资金 0.8 亿, 在公司正在建设中的奉贤总部基地内定制实验室、 添置研发设备并招收研发人才。
A 股以上市公司中, 与公司完全可比的公司较少, 此处结合招股书数据,选取有精密注塑产品的公司作为对比, 包括格林精密、 唯科科技、 肇民科技、 中石科技作为可比对象, 截至 2023 年 2 月 9 日, 可比公司 2022年平均静态市盈率为 22 倍, 2023 年一致预期平均 PE 为 18 倍。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未达预期风险、 关键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存货规模较大且发生跌价、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规模扩张后的管理风险、 产能不足风险。 |
2023-01-17 | 华金证券 | 李蕙 | | | 新股覆盖研究:阿莱德 | 查看详情 |
阿莱德(301419)
本周四(1月19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阿莱德”询价。
阿莱德(301419):公司是一家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等用于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内、外部的零部件产品,以及相应的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3.07亿元/3.72亿元,YOY依次为2.23%/13.67%/21.25%,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2.11%;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0.69亿元/0.70亿元,YOY依次为-14.83%/35.08%/1.21%,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20%。最新报告期,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降2.52%。公司预计2022年度的净利润为7,1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增长1.26%至6.97%。
投资亮点:1、公司为国内杰出的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已进入了下游通信市场前五大企业中四家的供应链体系。公司成立于2004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移动通信基站产业,获得了下游行业众多知名企业及其代工厂的认可;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通信行业前五大企业中的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的供应链体系,其中公司已与主要客户爱立信、诺基亚保持了十余年的良好合作,2021年公司约60%营收来自爱立信、约20%来自诺基亚。未来有望依托于下游优质厂商的持续发展,实现自身的良好经营。2、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或已接近尾声,有望支撑公司未来在5G方面的发展。公司募投项目“5G通信设备零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平湖生产基地、扩充5G通信零部件产能,而据公司招股书,平湖工厂已于2021年1月23日竣工,并在2022H1已添置了新产线。此外,公司奉贤总部及研发中心主体工程已在2022年3月正式竣工。3、目前公司多款针对5G基站的新产品推进良好。公司正推进塑料滤波器腔体、FIP流体屏蔽胶、30W的导热垫片、8W的导热凝胶的客户认证,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完成个别客户的相关前期工作并开始少量销售。同时,公司已成功开发了在毫米波频段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透波性能优异的高频5G相控阵天线罩,且建设了年产量可供生产3,000套高频5G相控阵天线罩的小批量生产复合材料板的试制线、实现了产品的小批量销售。此外,公司正在攻克毫米波天线罩快速成型技术、天线罩微孔发泡轻量化成型技术等多项技术。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专注于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根据主营产品的相似性,选取主营产品同样包含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的飞荣达、主营产品包含EMI及IP防护器件、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的中石科技作为可比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21.53亿元、平均PE-TTM(剔除负值/算术平均)为28.29X,销售毛利率为20.92%;相较而言,公司收入规模低于行业平均,但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