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53.84亿 | 总市值:255.45亿 | ||
流通股本:12.34亿 | 总股本:12.42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11-13 | 中航证券 | 梁晨,张超,闫政圆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雷达装备领先企业,毛利率创下十年新高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10月26日公告,2024Q1-Q3实现营收(19.85亿元,-6.57%),归母净利润(3.68亿元,-6.45%),毛利率(40.16%,+5.56pcts),净利率(18.54%,-0.08pcts)。24Q3实现营收(4.27亿元,同比-24.68%,环比-57.19%),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61.32%,环比-90.15%),毛利率(35.64%,同比+1.78pcts,环比-8.40pcts),净利率(5.26%,同比-5.45pcts,环比-17.80pcts)。 背靠电科14所,雷达装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公司是电科14所下属唯一上市平台,聚焦于“雷达装备业务”、“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及“智慧轨交业务”的布局和发展。在雷达装备业务方面,公司以子公司国睿防务及南京恩瑞特为业务主体,主营防务雷达、气象雷达及空管雷达的研制生产;在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公司依托国睿信维提供全生命周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硬件综合解决方案;在智慧轨交业务方面,公司下属恩瑞特产品包括第三代CBTC信号系统、新一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等。公司以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国防军工创新发展为使命,立足“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定位,努力提升治理水平和经营质量,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 经营质量稳中有升,毛利率创下十年新高。2024Q1-Q3营收(19.85亿元,-6.57%)有所下降,主要系雷达产品生产交付周期影响,归母净利润(3.68亿元,-6.45%)及净利率(18.54%,-0.08pcts)同比下降,主要系汇兑损失及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所致,毛利率(40.16%,+5.56pcts)创近十年新高。24Q3实现营收(4.27亿元,同比-24.68%,环比-57.19%),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61.32%,环比-90.15%),毛利率(35.64%,同比+1.78pcts,环比-8.40pcts),净利率(5.26%,同比-5.45pcts,环比-17.80pcts),环比均有所下降,属于季度性经营波动。 专注技术创新,研发费用明显增加。2024Q1-Q3公司销售费用(0.53亿元,-2.80%)小幅下降,管理费用(0.92亿元,+8.76%)小幅增加,财务费用(-0.01亿元)大幅增加,研发费用(1.22亿元,+26.65%)明显增长,主要系雷达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所致。综合看公司三费率(7.20%,+1.63pcts)有所上升。现金流方面,公司2024Q1-Q3经营现金流净额(-6.44亿元)大幅下降,主要系受产品生产、回款周期影响,销售回款减少所致。 主责主业核心地位凸显,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公司聚焦雷达装备业务、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及智慧轨交业务,具体来看: 1雷达装备业务: 在防务雷达领域,基于新型作战平台的引进、现有平台的更新升级等,全球军用雷达市场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随着我国军用雷达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雷达装备代际更替进程持续向前,军用雷达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空间,公司新型武器定位雷达受到多个国际用户青睐;某型第四代多功能防空情报雷达成功实现国际市场突破;YLC-2E多功能雷达等产品首次亮相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受到广泛关注,市场前景良好;在气象雷达领域,公司是我国气象雷达核心供应商,X/Ka双波长双极化多普勒云雨雷达远销巴西;传统L波段风廓线雷达、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雷达已获得中国气象局装备许可证,S波段大型相控阵天气雷达验证运行稳定;在空管雷达领域,空管设备国产化初步实现突破,公司产品研制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次雷达S模式协同监视联网功能已率先开展推广应用。 2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 随着制造强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企业对智能制造需求强劲,智能制造产业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对高端工业软件、核心制造装备国产替代具有催化提速作用,对行业形成持续利好。在该领域公司的自主工业软件品牌REACH(睿知)、智能制造装备品牌REASY(睿行)系列产品涵盖研制生产等各环节,具有较高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 3智慧轨交业务: 随根据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将向建设“智能、绿色”城轨方向发展,行业发展趋势呈现新特点,公司围绕轨道交通自主化、智能化发展新战略,以信号系统为核心、全面推进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助力实现交通强国。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系统行业的重要供应商之一,自主化第三代信号系统已全面推广并实现工程应用,第四代信号系统已完成研制、上道试验及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市场推广应用条件,同时,公司正在进行第五代基于云架构的TACS信号系统研制。 4军贸业务: 10月19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建立统一高效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制度,实现对两用物项出口有效管制的同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促进两用物项合规贸易发展。有法可依方可市场有序,《条例》打消了市场对两用物项出口全部“一刀切”的疑虑,加强了市场对我国军贸相关领域合规出口的信心。公司作为雷达装备领先企业,产品涵盖防务、空管、气象等多个领域,业务范围广布全球,有望进一步受益军贸市场规范化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谱系预警探测装备,同时公司立足雷达主责主业拓展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及智慧轨交领域,赋能公司长期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空域感知能力,有望受益低空基建市场发展红利; 2、公司雷达业务深耕国际市场,在全球军贸高景气下将迎来确定性增长; 3、公司稳步推进工业软件及智慧轨交订单落地,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4、公司背靠电科14所,有望充分享受股东技术及产业实力带来的利益;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9亿元、39.74亿元和43.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亿元、7.36亿元和8.17亿元,EPS分别为0.53元、0.59元和0.66元,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波动等。 | ||||||
2024-10-29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增持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交付周期影响业绩小幅承压,低空战略合作达成未来可期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5亿元,同比减少6.57%;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减少6.45%。 投资要点 三季度交付较少营收和利润小幅双降,对于公司雷达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小幅下滑,实现营业收入19.85亿元,同比减少6.57%;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减少6.45%,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在于雷达产品生产交付周期影响,三季度交付产品较少,导致收入、毛利同比下降,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27亿元,同比减少24.68%,归母净利润仅0.23亿元,同比减少61.32%。另外,因人民币升值,本季度形成汇兑损失1,749.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08.34万元,也构成了一定的业绩压力。与此同时,公司雷达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较同期增加,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22亿元,同比增加26.65%,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助于公司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包括军用和民用市场。特别是在军贸市场,公司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型武器定位雷达受到多个国际用户的青睐。 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彰显在科技创新和改革方面的突出表现:国睿科技在2024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这不仅代表了公司在科技创新和改革方面的突出表现,也意味着公司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公司在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板块,持续开展高端雷达研制,其产品覆盖了国际化经营、军工电子、公共气象、应急管理、交通、水利、电力等多个领域。 子公司国睿防务与南京联通签署低空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国内首个5G-A和雷视一体多源融合低空广域感知体系:10月16日,旗下子公司国睿防务与南京联通在国睿大厦签署了低空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国内首个5G-A和雷视一体多源融合低空广域感知体系,形成低空监视产业化样板示范工程,推进高质量的低空感知数据共享和商业模式构建。通过这一合作,国睿科技与南京联通将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资源相结合,以期实现低空领域的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共同保障,不仅将推动国睿科技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还有助于公司在低空安全保障领域的市场扩张和影响力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公司三季度交付较少,我们调整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7.12/8.25亿元,前值7.44/8.65/10.0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32/2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国际形势变化风险;2)政策变化影响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9-11 | 中航证券 | 梁晨,张超,闫政圆 | 买入 | 维持 | 2024半年报点评:雷达业务稳步增长,H1业绩及利润率创下新高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公司8月24日公告,2024H1实现营收(15.59亿元,+0.0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3.14%),毛利率(41.40%,+6.52pcts),净利率(22.17%,+0.68pcts)。24Q2实现营收(9.96亿元,同比+1.07%,环比+77.30%),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3.36%,环比+99.19%),毛利率(44.04%,同比+9.35pcts,环比+7.32pcts),净利率(23.05%,同比+0.46pcts,环比+2.45pcts)。 背靠电科14所,雷达装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公司是电科14所下属唯一上市平台,聚焦于“雷达装备业务”、“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及“智慧轨交业务”的布局和发展。在雷达装备业务方面,公司以子公司国睿防务及南京恩瑞特为业务主体,主营防务雷达、气象雷达及空管雷达的研制生产;在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公司依托国睿信维提供全生命周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硬件综合解决方案;在智慧轨交业务方面,公司下属恩瑞特产品包括第三代CBTC信号系统、新一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等。公司以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国防军工创新发展为使命,立足“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定位,努力提升治理水平和经营质量,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 雷达业务稳步增长,H1业绩创下新高。2024H1实现营收(15.59亿元,+0.0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3.14%)、毛利率(41.40%,+6.52pcts)及净利率(22.17%,+0.68pcts) 创下历史新高,主要系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成本占收入比例较高的智慧轨交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所致。单看24Q2,实现营收(9.96亿元,同比+1.07%,环比+77.30%),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3.36%,环比+99.19%),毛利率(44.04%,同比+9.35pcts,环比+7.32pcts),净利率(23.05%,同比+0.46pcts,环比+2.45pcts)。总体看Q2营收业绩同比有所改善,环比提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分业务来看: 1、雷达装备业务:2024H1收入(13.30亿元,+12.21%)实现稳步增长,收入占比(85.32%,+9.28pcts)小幅提升, 板块核心子公司国睿防务营收(10.79亿元,+5.25%),气象及空管雷达净利润(0.16亿元,+142.85%),业绩贡献明显增加。国际市场新签情况良好,国内市场依托X波段天气雷达、L波段风廓线雷达等拳头产品取得江苏、山东等地大额订单;落地多个气象系统及空管雷达重点项目。在低空经济方面,公司响应参与共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合作共建南京全空间无人科技岛项目,参加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并签署合作协议。 2、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2024H1收入(1.02亿元,-25.59%)有所下降,收入占比(6.56%,-2.26pcts)小幅提升。2024H1,新签合同稳中有升,成功中标多个军修厂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取得锅炉制造企业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LM等项目;基于REACH睿知自主工业软件的数字化工艺平台成功替代国外工业软件的使用。 3、智慧轨交业务:2024H1收入(1.27亿元,-46.34%)同比下降,收入占比(8.13%,-7.02pcts)小幅下降。2024H1,取得福州2号线延伸线ATS项目、南京地铁都市圈运维管理三期项目、地铁公安通信系统集成维保、南京地铁数字档案馆系统升级优化等项目,轨交信息化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专注技术创新,研发费用明显增加。2024H1公司销售费用(0.34亿元,-7.21%)小幅下降,主要系销售人员薪酬支出及售后服务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所致,管理费用(0.63亿元,+6.13%)小幅增加,主要系折旧摊销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所致,财务费用(-0.13亿元)明显增加,主要系2024H1美元资产产生的汇兑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研发费用(0.72亿元,+29.12%)明显增长,主要系公司2024H1期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重点研发项目按计划实施,材料及外协成本投入较同期增长所致。综合看公司三费率(5.36%,+0.71pcts)有所上升。 经营现金流受季节性影响下降明显。2024H1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3.61亿元)大幅下降,投资现金流净额(0.12亿元,-86.76%)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24H1公司收到福州中电科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投资款 0.33亿元;去年同期定期存款投资业务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02亿元,本报告期无定期存款投资业务所致,筹资现金流净额(-0.30亿元)大幅下降,主要系24H1公司取得金融机构借款较去年同期减少687万元,归还金融机构借款较去年同期增加0.33亿元所致。 主责主业核心地位凸显,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公司聚焦雷达装备业务、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及智慧轨交业务,具体来看: 雷达装备业务: 在防务雷达领域,基于新型作战平台的引进、现有平台的更新升级等,全球军用雷达市场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随着我国军用雷达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雷达装备代际更替进程持续向前,军用雷达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空间,公司新型武器定位雷达受到多个国际用户青睐;某型第四代多功能防空情报雷达成功实现国际市场突破;YLC-2E多功能雷达等产品首次亮相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受到广泛关注,市场前景良好;在气象雷达领域,公司是我国气象雷达核心供应商,X/Ka双波长双极化多普勒云雨雷达远销巴西;传统L波段风廓线雷达、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雷达已获得中国气象局装备许可证,S波段大型相控阵天气雷达验证运行稳定;在空管雷达领域,空管设备国产化初步实现突破,公司产品研制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次雷达S模式协同监视联网功能已率先开展推广应用。 2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 随着制造强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企业对智能制造需求强劲,智能制造产业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对高端工业软件、核心制造装备国产替代具有催化提速作用,整个行业将迎来持续政策利好。在该领域公司的自主工业软件品牌REACH(睿知)、智能制造装备品牌REASY(睿行)系列产品涵盖研制生产等各环节,具有较高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 3 智慧轨交业务: 随根据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将向建设“智能、绿色”城轨方向发展,行业发展趋势呈现新特点,公司围绕轨道交通自主化、智能化发展新战略,以信号系统为核心、全面推进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助力实现交通强国。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系统行业的重要供应商之一,自主化第三代信号系统已全面推广并实现工程应用,第四代信号系统已完成研制、上道试验及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市场推广应用条件,同时,公司正在进行第五代基于云架构的TACS信号系统研制。 投资建议:公司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谱系预警探测装备,同时公司立足雷达主责主业拓展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及智慧轨交领域,赋能公司长期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公司各型雷达在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同时公司拓展相控阵技术民品应用,提升高端雷达产品的出货占比,对应业务有望实现量利双升; 2、公司稳步推进工业软件及智能控制、智慧轨交业务订单落地,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3、公司背靠电科14所,有望充分享受股东技术及产业实力带来的利益;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9亿元、39.74亿元和43.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亿元、7.36亿元和8.17亿元,EPS分别为0.53元、0.59元和0.66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8.00元,对应2024-2026年预测EPS的34倍、30倍及27倍PE。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波动等。 | ||||||
2024-08-27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增持 | 维持 | 2024年中报点评:发展前景广阔,业绩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5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3.14%。 投资要点 积极布局新兴产业,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5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3.14%。公司在上半年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市场开拓,同时聚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其中,公司的第二季度的营业总收入为9.96亿元,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77.30%,成功扭转第一季度业绩表现。研发费用达到0.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39%,主要是上半年的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重点研发项目按计划实施,材料及外协成本投入较同期增长。 自主工业软件稳步推进,抢占国产化替代先机:公司自主打造的自主工业软件在多个行业头部客户中实施落地,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公司打造的自主工业软件品牌REACH睿知和智能制造装备品牌REASY睿行系列产品,具备国外同类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能力。同时也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中,帮助客户完成了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建设。 围绕“一三四六”发展战略,扩大未来产业发展:随着社会对气象雷达需求进一步增加,以及配套的各种支持政策的出台,公司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已经渗透到工业领域的核心环节,公司工业软件市场未来发展机会增多。大量存量轨道线路步入信号系统改造周期,新线路规划与既有线路改造升级同步推进,智慧轨交发展也前景良好,通过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重点展示了公司ATO+/新一代云数运行信号系统、探测感知+AI、轨道+低空、“建、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多款产品及技术方案,深度挖掘产业,拓宽国际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下游应用领域广阔,且公司定位中电科十四所旗下防务雷达和工业软件核心供应商,我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4/8.65/10.03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8/1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国际形势变化风险;2)政策变化影响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8-26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买入 | 维持 | 雷达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2%,国际市场与低空经济空间广阔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 8月24日,国睿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3%。 点评 1、经营业绩稳中有进。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3.46亿,同比增长3.14%,其中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业务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12%,智慧轨交业务收入1.27亿,同比下降46%,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营收1.02亿,同比下降26%,整体毛利率为41.40%,较去年同期提升6.52个百分点。分子公司看,国睿防务实现净利润3.19亿,同比略有增长对公司归母净利润贡献达92%;恩瑞特实现净利润0.16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43%,主要是本报告期销售结构变化,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与产品占比提高;国睿信维实现净利润616万元,同比下滑35%。信用减值损失为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66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来自雷达装备相关业务,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 2、雷达业务国际市场与低空经济空间广阔。在防务雷达领域,公司延承我国雷达工业血脉,主动承担“中国雷达走向世界”的重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报告期内,公司深耕国际市场,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新签情况良好。我们认为,在巴以冲突等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态势下,全球军贸需求有望增长,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公司军贸业务前景良好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发展定位和产品技术优势,积极入盟入协共建低空生态,推进低空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参与共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合作共建南京全空间无人科技岛项目,参加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并签署合作协议,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广阔。 3、十四所优质资产进一步注入可期。公司2020年重大资产重组时,控股股东将其以国际化经营为导向的雷达产品业务注入公司。公司在2022年12月5日在上证e互动中明确表示,十四所的舰载雷达尚未形成出口销售,后续如果形成对外销售,将以资产重组或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进入国睿防务,进一步丰富公司军贸产品谱系。基于这一逻辑,如未来控股股东有新的出口型号并取得订单,会通过合适的方式进入公司。 4、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1、8.2510.1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贸市场波动;防务雷达内销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 | ||||||
2024-08-24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赵博轩,冯鑫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雷达龙头稳健增长;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8月23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1H24实现营收15.59亿元,YOY+0.0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YOY+3.1%;扣非净利润3.37亿元,YOY+3.4%。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公司雷达板块保持增长,运行态势和经营业绩稳中有进,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2Q24业绩同比持平;盈利能力明显提升。1)单季度表现:公司2Q24实现营收9.96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77.3%;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99.2%;扣非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102.2%。2)利润率方面:1H24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6.5ppt至41.4%;净利率同比提升0.7ppt至22.2%。毛利率较低的轨交板块营收同比下滑,综合毛利率从而提升;净利率达到2005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雷达板块营收稳增长;南京恩瑞特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H24,分产品看:1)雷达整机与子系统:实现营收11.85亿元,YOY+12.21%。2)轨道交通系统:实现营收2.36亿元,YOY-46.34%;上半年,公司取得福州2号线延伸线ATS项目、南京地铁都市圈运维管理三期项目等。3)工业软件:实现营收1.37亿元,YOY-25.59%。分子公司看:1)国睿防务:实现营收10.79亿元,YOY+5.25%;净利润3.19亿元,YOY+1.31%;2)南京恩瑞特:实现营收2.60亿元,YOY-16.96%;净利润1592万元,YOY+142.85%,主要系销售结构变化,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与产品占比提高所致;3)国睿信维:实现营收1.02亿元,YOY-25.59%;净利润616万元,YOY-34.80%。 持续加大雷达板块研发投入;1H24计提减值损失1.0亿。1H24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1.8ppt至10.0%:1)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2ppt至2.2%;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2ppt至4.0%;3)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0ppt至4.6%;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9.1%至0.72亿元。截至2Q24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38.08亿元,较1Q24末增加7.4%;2)存货19.79亿元,较1Q24末减少6.0%;3)合同负债5.27亿元,较1Q24末减少7.1%。1H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61亿元,1H23为-2.24亿元。1H24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0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8万元,合计1.02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雷达市场主力军,产品谱系齐全,持续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开拓新业务领域,发展前景较好。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耕国际市场,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新签订单情况良好。考虑到行业调整等因素,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0亿元、8.21亿元、9.8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3x/19x/16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和改革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际形势变化风险等。 | ||||||
2024-04-30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年报点评: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布局低空经济战略新兴产业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32.8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9.10%。 投资要点 营收同比增长1.77%,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2.8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9.10%。主要系公司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板块项目交付情况较好,收入增长。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2.03亿元,同比增长4.08%,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系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板块与智慧轨交板块研发投入增长。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其中雷达装备与相关系统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幅度更大,主要系公司深度整合该业务板块在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布局“低空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国睿科技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布局,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公司的低空监视设备、系列气象雷达产品以及智能制造产品构成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低空经济多个应用场景的实际需要,如低空飞行产业、低空制造产业等等。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持续加大新市场开拓力度:公司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促进工业互联网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相融合,提升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自主工业软件、大数据技术,构建基于智能制造等行业数字化应用生态,延展产品增值服务,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目标。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三个板块。公司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持续加大新市场开拓力度,各板块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下游应用领域广阔,但行业处于订单波动周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至7.44/8.65亿元(前值8.43/10.70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10.03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21/1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国际化业务带来挑战;2)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024-04-25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赵博轩,冯鑫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连续4年提升;明星产品国际化取得新突破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4月24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2.8亿元,YoY+1.8%;归母净利润6.0亿元,YoY+9.1%。同时发布2024年一季报,1Q24实现营收5.6亿元,YoY-1.8%;归母净利润1.2亿元,YoY+2.7%。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公司深度整合雷达板块资源,项目稳步交付,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Q23利润增长10%;盈利能力连续4年提升。1)单季度看:4Q23公司实现营收11.6亿元,YoY-4.0%;归母净利润2.1亿元,YoY+9.9%;扣非净利润1.9亿元,YoY+16.0%。2)盈利能力:自2020年开始,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连续4年同比实现提升。2023年毛利率同比增加4.5ppt至34.7%,净利率同比增加1.3ppt至18.4%,公司销售产品结构、成本控制及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雷达板块营收稳增长;资源协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分产品:1)雷达装备与相关系统:营收22.3亿元,YoY+4.9%;毛利率同比增加5.94ppt至39.5%;公司整合雷达板块在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协同作用,项目交付良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营收4.5亿元,YoY-0.3%;毛利率同比减少0.48ppt至37.5%;公司在航天、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多个重点项目顺利完成交付验收,营收及盈利水平稳定。3)智慧轨交:营收5.5亿元,YoY-7.7%;毛利率同比增加0.62ppt至11.5%;营收下滑主要系公司多个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而新建项目开工时间较短所致。分子公司:1)国睿防务:营收同比增长8.7%至16.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4.8%至4.9亿元;2)国睿信维:营收同比减少1.4%至4.6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5%至0.7亿元;3)恩瑞特:营收同比减少5.9%至8.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8%至0.3亿元。 深耕防务和空管雷达技术领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1.2ppt至12.0%: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4ppt至2.6%;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2ppt至3.9%;3)财务费用率为-0.5%,去年同期为-0.7%;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4ppt至6.1%。截至1Q24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35.5亿元,较年初增加7.1%;2)预付款项0.2亿元,较年初减少41.7%;3)存货21.1亿元,较年初增加1.3%;4)合同负债5.7亿元,较年初增加10.5%。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1亿元,YoY-6.0%。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雷达市场主力军,产品谱系齐全,持续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开拓新业务领域,具有较大发展弹性。2023年,公司特种雷达明星产品国际化取得新突破;新签炮位、多功能情报雷达等,进一步提升高端雷达装备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0亿元、9.49亿元、11.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5x/20x/16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和改革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际形势变化风险等。 | ||||||
2024-03-08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稳健增长,发力“低空经济”战略新兴产业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事件 2月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9.08%。 点评 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9.08%,保持稳定增长。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是因为公司低毛利的轨道交通业务收入规模逐步下降,在公司业绩中的占比变小导致。 2、防务雷达业务内销稳定发展,军贸雷达业务向好。公司新型武器定位雷达受到多个国际用户青睐,在对外演示中表现优秀,有力推动了市场争取工作;某型第四代多功能防空情报雷达成功实现国际市场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公司高端雷达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具有重要意义;YLC-2E多功能雷达等产品首次亮相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受到广泛关注,市场前景良好。我们认为,在巴以冲突等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态势下,全球军贸需求有望增长,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公司军贸业务前景良好。 3、十四所优质资产注入可期。公司2020年重大资产重组时,控股股东将其以国际化经营为导向的雷达产品业务注入公司。公司在2022年12月5日在上证e互动中明确表示,十四所的舰载雷达尚未形成出口销售,后续如果形成对外销售,将以资产重组或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进入国睿防务,进一步丰富公司军贸产品谱系。基于这一逻辑,如未来控股股东有新的出口型号并取得订单,会通过合适的方式进入公司。 4、发力“低空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2024年1月,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无人直升机系统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国睿科技作为重要组成单位出席会议并参加联盟签约仪式。公司的多款低空监视装备、系列气象雷达产品以及软硬一体的智能制造产品构成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可满足低空经济需要的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低空制造产业以及综合服务产业等多个应用场景。国睿科技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立战兴产业领导和工作小组,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布局,实现“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5、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9、7.219.0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贸市场波动;防务雷达内销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 | ||||||
2023-10-30 | 东方财富证券 | 曲一平 | 增持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长平稳,气象卫星新项目取得突破 | 查看详情 |
国睿科技(600562) 【投资要点】 总体营收增速平稳。国睿科技于2023年10月26日发布三季报,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收21.25亿元,同比增长5.21%;归母净利润为3.94亿元,同比增加8.68%;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2元/股,同比增长10.34%。 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2023Q3公司毛利率为34.61%,较去年同期上升2.95pct,净利率为18.62%,较去年同期上升0.65pct,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费用端来看,2023Q3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为10.12%,较去年同期增加1.0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5%、8.50%、-0.94%、4.54%,较去年同期变化+0.51pct、-0.22pct、+0.71pct、-0.36pct。 继续深耕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领域,报告期内子公司恩瑞特新项目取得突破。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方面,9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四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地面系统数据获取和测控系统(DTS)03星接收与发射分系统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9275万元。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方面,9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南京至马鞍山市域(郊)铁路(南京段)工程和(马山段)工信号系统采购项目”的中标第一候选人,该项目线路全长54.23公里,计划2025年12月底实现全功能开通运营,投标报价为3.8亿元。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当前经营情况,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80/39.66/43.8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41/7.12/7.84亿元,EPS分别为0.52/0.57/0.63元,PE分别为28/25/23倍。我们认为,公司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同时在手订单充足,后续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防预算增长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