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981.49亿 | 总市值:23518.79亿 | ||
| 流通股本:9.03亿 | 总股本:216.32亿 |
中国移动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1-14 | 诚通证券 | 赵绮晖 | 增持 | 首次 | 中国移动首次覆盖报告:高股息构筑价值护城河,AI+数字化转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公司:全球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中国移动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网络规模第一、客户规模第一、收入规模第一和创新能力领先、品牌价值领先、公司市值领先、盈利水平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达45万人,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04亿户,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15亿户。 业务:“两个新型”构建价值增长新模式。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领先。网络领先: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并实现核心网100%云化融合,千兆宽带覆盖达5亿户。算力引领: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FP16),构建“1-5-20ms”三级时延圈,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中台赋能:能力中台调用总量超8000亿次,梧桐大数据平台数据规模超2000PB。 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服务供给:17项产品客户规模过亿,5G商用案例超5万个,覆盖86个国民经济大类,智慧城市项目签约近1300个。服务质效:发布“三个一”服务举措,推出十项服务承诺,构建全流程数智服务保障体系。品牌与营销:品牌价值达413亿美元,APP月活用户超2.7亿户,合作渠道商超20万家。 业绩表现:营收和净利润稳健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2023年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收入规模第一的通信运营商。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6.66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153.53亿元,同比增长4.03%。 行业:AI驱动云计算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高增,市场高度集中。 根据Canalys,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超过900亿美元,市场高度集中,亚马逊云、微软云与谷歌云共同占据65%的份额。云厂商持续加大AI投入,谷歌、Meta上修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 中国市场增速领跑。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2.1万亿元,“云+AI”的融合升级是核心驱动力。 核心竞争力:股东回报持续领跑,数字化转型+AI战略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移动以高股息回报为基础,通过数字化转型与AI战略重构收入结构,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商业化落地及内部提效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持续领跑行业创新与价值增长。 高股息策略巩固股东价值。 分红持续领跑,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5.09港元(同比增长5.4%),派息率达73%,并计划未来三年逐步提升至75%以上,凸显长期回报能力;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基于稳定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高股息策略构筑价值护城河,增强投资者信心。 数字化转型驱动第二增长曲线。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HBN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已达47.6%,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3.6%。 AI+布局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方面,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FP16),其中自建智算规模为33.3EFLOPS(FP16)。技术能力方面,“九天”大模型矩阵已升级至3.0版本,重点布局了超50款行业大模型,并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商业转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并联合发布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内部提效方面,在网络运维领域,引入AI技术,自智网络已实现L4级高阶能力,提升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765.9/11148.38/11556.74亿元,同比增长3.4%/3.6%/3.7%;净利润分别为1450.17/1516.57/1594.68亿元,同比增长4.8%/4.6%/5.2%;对应PE分别为16/15/15倍。 投资评级:我们选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根据Wind一致预测,两家公司25/26/27年PE平均值为18/17/15倍,中国移动对应PE为16/15/15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我们认为,公司中长期将充分受益于“数字化转型+AI”战略所推动的需求增长,伴随AI应用加速落地,成长动能有望持续释放。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产业链受国际环境影响的风险,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 | ||||||
| 2025-10-23 | 中国银河 | 赵良毕,赵中兴 | 买入 | 维持 | 中国移动2025年三季报点评:推进AI+规模发展,构建高质量新格局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事件:近日,中国移动发布2025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总营收7947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6831亿元/0.8%;利润总额达1468亿元/3.0%;实现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6.6%。从25Q3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总营收2509亿元,同比提升2.5%;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提升1.4%。 基本盘稳健增长,加速培育AI与国际化新引擎,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个人及家庭市场方面,截止25Q3,C端移动客户达到10.09亿户,净增4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6.22亿户,渗透率61.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48.0元。H端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29亿户,净增1,420万户;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8亿户,净增976万户。ARPU达44.4元/2.8%。政企市场方面,公司持续深化战客、商客客群精细运营,推进AI规模发展。公司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加快培育国际业务增长新动能,国际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持续深化“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运营,重点产品客户规模稳健增长。总体来看,公司用户基础持续巩固,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增长,5G与家庭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公司积极拓展AI、国际业务等新增长引擎,推动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供给水平显著提高,AI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BASIC6”科创计划为核心构建优势科创能力,驱动向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转型发展。低空智联网领域,部署5G-A4.9GHz通感一体基站满足低空物流、低空安防等业务需求。AI领域,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先导试验等。新型工业化领域,九天·工业大模型入选2025全球工业大模型TOP50第六名。量子领域,量子计算云平台总规模超1,200量子比特,业界领先。总体来说,公司将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深化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深化转型升级、新旧动能不断转换,深化精细运营、精益管理,持续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推动回购股份方案,分红派息持续提升,新旧动能转化中长期发展看好。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持续增加分红回馈股东彰显央企担当,派息率居运营商之首,2024年起三年内通过现金分红逐步提升至75%以上。此外,公司推出积极有为的行动方案,强化市值管理,致力于和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成果,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作为央企科技国家队代表,公司充分发挥链长作用,数据、算力和算法全产业链布局,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不断改善,资产价值优势凸显,公司快速发展的持续性和弹性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最新业绩情况,给予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442.09亿元、1518.25亿元、1604.73亿元,对应EPS为6.67元、7.02元、7.42元,对应PE为15.91倍、15.12倍、14.3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不确定性的风险;运营商新兴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2025-10-21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 | 买入 | 维持 | 公司点评:主营业务增长稳健,发布AI行动计划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2025年10月20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1-3Q实现营收7946.66亿元,同比+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153.53亿元,同比+4.0%。Q3单季度实现营收2508.97亿元,同比+2.53%;实现归母净利润311.18亿元,同比+1.43%。 经营分析 主营业务增长跑赢行业,EBITDA Margin稳健:行业端国内7月/8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2.62%/+1.02%。3Q25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2162亿元,同比+0.8%,略跑赢行业。1-3Q25公司EBITDA为2654亿元,同比增长0.9%,EBITDA Margin保持稳健,1-3Q25的EBITDA Margin约为33.4%,同比+0.2pct。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28.1%,我们认为主要因公司支持产业链而加快付款进度。 毛利率略有下滑,AI与新兴业务驱动增长:公司3Q25毛利率29.94%,同比-0.88pct,环比-6.09pct,短期承压,我们认为主要系传统业务ARPU值下滑、新兴业务仍处于投入期所致。具体从个人市场看,移动ARPU为48.0元,同比小幅下滑3.0%,我们认为主要系用户规模扩大及套餐结构变化。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但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型成本投入的增加可能带来短期毛利率的承压。中长期来看,我们仍看好AI与新兴业务贡献利润增量。 发布“AI+”行动计划,加速智算建设:公司近期发布“AI+”行动计划,计划到2028年底AI领域投入翻番,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智算规模目标突破100EFLOPS;落地超3000个AI+DICT项目,推动AI在新型工业化、政务、农业等领域赋能。公司1H25总智算规模已达到61.3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较24年底提升4.1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我们看好AI业务给公司带来的高成长潜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4,541.00/1,129,316.95/1,176,473.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5,328.40/152,069.78/159,466.11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PE为16.04/15.33/14.6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DICT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电信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 ||||||
| 2025-10-13 | 海通国际 | Weimin Yu,Tongxin Yang,Barney Yao | 增持 | 维持 | 利润稳健有力增长,坚定提升派息率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本报告导读: 25H1净利润表现较Q1提速,公司首度披露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投资要点: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8万亿元、1.13万亿元、1.1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6亿元、1529亿元、1602亿元,对应EPS为6.73元、7.08元、7.41元。参考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PB,考虑公司在实现更优的资产结构同时ROE水平处于可比公司前列,因此给予一定估值溢价,对应2025年PB1.9倍,对应目标价为122.25元。 利润增长加速,保持良好盈利能力。25H1营收5438亿元,同比-0.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0.7%,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5.0%,毛利率31.62%,同比+0.80pctEBITDA率39.8%,同比+0.5pct,净利率15.5%,同比+0.8pct。其中Q2营收2800.09亿元,同比-1.07%,归母净利润536.04亿元,同比+5.95%,环比Q1增长提速;毛利率36.03%,同比+0.90pct,净利率19.14%,同比+1.27pct。 ARPU虽有压力、但全年目标企稳回升,B端成为稳增长基本盘。25H1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同比-4.1%,移动ARPU为49.5元/户/月同比-2.9%;公司表示下半年将加快增收提值,全年目标做到企稳回升。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同比+7.4%,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户/月,同比+2.3%。政企市场收入1181.96亿元,同比+5.6%,其中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11.3%,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57.8%。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9.3%。 智算超前建设,AI版图扩大。25H1自建智算规模达到33.3EFLOPS,建设进度较快(年初目标全年达到34EFLOPS),总智算规模达到61.3EFLOPS,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集群高效运营中。同时,“算网大脑”已在芜湖等多个国家节点落地,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25H1资本开支完成584亿元,维持全年资本开支年初指引不超过1512亿元,因此下半年投资有望加速。 精益管理、费用率下降支持利润提升。25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5.29%、4.96%、-0.25%、1.91%,同比-0.05pct、-0.04pct-0.08pct、-0.28pct。经营性净现金流为838亿元,同比-36.2%,主要由于公司为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加快付款进度。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5.8%、高于利润增速,继续兑现高分红。 风险提示。个人市场边际改善不及预期;AI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 ||||||
| 2025-08-22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张天,赵天宇 | 买入 | 维持 | 新旧动能切换短期增长承压,维持较高派息价值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事件描述: 中国移动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收5438亿元,同比-0.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0.7%。实现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5.0%;EBITDA为1860亿元,同比+2.0%。 事件点评: 1)C+H端:巩固规模底座,加快向信息服务转型 个人市场方面,2025H1,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同比-4.1%。公司移动客户总数达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109.02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达49.5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以通信服务为切入点,凭借网龄成长计划和全球通升级216.13 计划,由基于号卡的规模运营向基于客户、家庭的价值运营升级,个人业务9.03 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保持基本盘平稳。 984.20 家庭市场方面,2025H1,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同比+7.4%。公司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3.23亿户;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4亿户,净增623万户,其中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到1.09亿户,同比+19.4%,FTTR客户1,840万户,64.73 同比+26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人民币44.4元,同比+2.3%。公司继-14.04 续强化“移动爱家”品牌,以AI为核心能力驱动智慧家庭升级,通过加快“千56.62 兆+FTTR”发展,打造全方位数智化生活体验,有望保持家庭市场良好增长。 2)B+N端:车联网、低空新场景继续突破 2025H1,公司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5.6%。政企客户数达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加速“由云向智”升级,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11.3%。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61亿元,同比+57.8%。其他领域,ToV车联网市场快速发展,公司累计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建成首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视联网业务加快拓展,连 接数增长20.9%,已实现8,938万路视频云端互联。低空经济加速卡位,中移凌云平台全行业中标占比达38%。 2025H1,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9.3%。国际业务、数字内容、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四大板块持续创新拓展。国际业务方面收入140亿元,同比+18.4%,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加强优质产品能力和解决方案出海;数字内容方面,深化“内容+科技+融合创新”,收入达149亿元。股权投资方面,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达72亿元,同比+17.0%,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我们认为,公司将依靠政企市场体系升级,标准产品贡献、ICT项目效 益水平有望持续提升,有望加速向高效开放的平台化运营模式转型,保持B+N市场的良好增长。 3)算力规模布局速度再超预期 2025H1,公司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5G网络投资258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全球率先实现核心网100%云化融合。算力网络持续引领,截至目前自建智能算力规模已达33.3EFLOPS(FP16);数据中心覆盖全部国家枢纽节点,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上半年上台能力超1,300项,调用总量达到8,035亿次。打造梧桐大数据平台,汇聚沉淀数据规模超2,000PB,上半年调用量超1,100亿次。根据公司年初规划,2025年资本开支1512亿元,同比-7.8%,其中,连接投资716亿元(-17.9%)(5G投资582亿元,同比-16%),算力投资373亿元(+0.5%),能力投资192亿元(+6.7%),基础投资231亿元(+6.5%)。5G投资虽整体下降,但5G-A方面投入力度加大,2025年计划投资98亿元,同比+227%。算力方面,公司加大推理算力投资,根据市场需求不设上限。公司未来将通过AI+DICT为政企业务增添新动能,通过模型即服务为移动云业务增添新动能,通过科技创新为传统业务赋能。 4)分红继续提升,整体业务计划保持良好增长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2025H1每股派息2.75港元,同比+5.8%,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025年公司目标:个人市场收入企稳回升,5G网络客户净增7000万;家庭市场收入良好增长,千兆宽带客户净增1800万;政企市场收入良好增长,政企客户净增430万;新兴市场、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灵犀AI智能体月活客户达7000万。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看到受到5G、FTTH人口红利饱和和宏观环境影响,公司C、H端增速承压,政企端,我们认为卫星互联网和国产推理芯片产能提升,可能为运营商带来增长拐点,建议持续关注。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62.55/1549.37/1638.83亿元,同比增长 5.7%/5.9%/5.8%;对应EPS为6.78/7.18/7.59元,2025年08月2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6.1/15.2/14.4倍。考虑到公司经营稳健,算力业务快速增长,派息价值稳步提升,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通信行业用户增速下降,若公司综合权益运营不达预期可能出现移动和宽带业务下滑风险。 | ||||||
| 2025-08-10 | 民生证券 | 马佳伟,范宇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经营业绩稳健,持续发力AI+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事件:2025年8月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437.69亿元,同比下降0.5%,实现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3.66亿元,同比增长7.3%。 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各业务板块稳步发展: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结构来看,按应用领域划分,1)个人市场:上半年营收2447.27亿元,同比下降4.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2.4%,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值为49.5元,保持行业领先;2)家庭市场:上半年营收749.89亿元,同比增长7.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6.1%。其中,家庭宽带营收559.36亿元,同比增长9.3%,智慧家庭营收185.04亿元,同比增长2.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44.4元,同比增长2.3%;3)政企市场:上半年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5.3%。,政企客户数量达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专网收入达61亿元,同比增长57.8%;4)新兴市场:上半年营收290.77亿元,同比增长9.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2%。分红派息方面,2025年中期每股派息2.75港元,同比增长5.8%,公司表示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开支方面,上半年投入584亿元,全年计划不超过1512亿元,资本开支占收比将继续下降。 持续发力“AI+”,夯实“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自身定位:公司持续强化算力供给,当前总智算规模(FP16)达61.3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规模(FP16)为33.3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大模型加速突破,全栈自主可控、行业深度赋能、多模态领先、安全可信可靠的“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全新升级到3.0,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新型工业化、医疗、教育等超50款行业大模型。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实现大小模型、不同模态、各类工具链与智能体的自主选择、最优匹配。大数据加速汇聚,打造超200款多模态数据标注治理工具,建成覆盖32个行业、超3,500TB通用高质量数据集。“AI+”应用方面,上半年公司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面向千家万户,推动全量产品和服务嵌入AI,“AI化产品”客户合计近2亿户。发布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2.0,月活跃客户突破6,000万户。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AI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首批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8.39/1539.46/1626.8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x/15x/1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2025-08-10 | 中国银河 | 赵良毕,赵中兴 | 买入 | 维持 | 中国移动2025年半年报点评:锻造“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核心观点 事件:近日,中国移动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总营收5,437.69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670亿元/+0.7%;利润总额达1,070.73亿元,/+3.8%;实现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5.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83.66亿元/+7.3%。从25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总营收2800.09亿元,环比提升6.16%;实现归母净利润536.04亿元,环比提升75.0%。 基本盘内生良性循环,布局新兴市场与智能化转型,构建多元生态体系。个人及家庭市场方面,截止25H1,C端业务收入为2,447亿元,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49.5元。H端收入为750亿元/+7.4%,ARPU达44.4元/+2.3%。政企市场方面,上半年收入达1,182亿元/+5.6%,公司政企客户规模达3,484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11.3%;5G专网收入达61亿元/+57.8%,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持续推进“网+云+DICT”融合发展,算力网络能力不断增强,自建智能算力规模达33.3EFLOPS,IDC机架服务能力超66万架,覆盖全国所有国家枢纽节点,持续打造AI应用场景化产品解决方案。在车联网、商客市场、视联网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商客套餐数达3,695万套、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新兴市场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数字内容、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四大板块创新拓展,未来收入结构有望持续优化。上半年新兴市场收入达291亿元/+9.3%。总体来说,公司用户连接规模稳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基本盘保持稳定增长,在创新业务方面全面布局新兴市场与智能化转型,构建多元生态体系。 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供给水平显著提高,AI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BASIC6”科创计划为核心构建优势科创能力,驱动向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转型发展。低空智联网领域,部署5G-A4.9GHz通感一体基站满足低空物流、低空安防等业务需求。AI领域,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先导试验等。新型工业化领域,九天·工业大模型入选2025全球工业大模型TOP50第六名。量子领域,量子计算云平台总规模超1,200量子比特,业界领先。 推动回购股份方案,分红派息持续提升,新旧动能转化中长期发展看好。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持续增加分红回馈股东彰显央企担当,2024全年以73%的派息率居运营商之首,分红派息率有望逐年提升。此外,公司推出积极有为的行动方案,强化市值管理,致力于和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成果,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作为央企科技国家队代表,公司充分发挥链长作用,数据、算力和算法全产业链布局,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不断改善,资产价值优势凸显,公司快速发展的持续性和弹性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最新业绩情况,给予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445.64亿元、1522.69亿元、1612.06亿元,对应EPS为6.69元、7.05元、7.47元,对应PE为16.44倍、15.61倍、14.7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不确定性的风险;运营商新兴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2025-08-08 | 天风证券 | 王奕红,陈汇丰,康志毅,唐海清 | 买入 | 维持 |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股东回报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中期业绩,25H1实现营收54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EBITDA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2.0%。 我们的点评如下: 从业务结构来看,CHBN中HBN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47.6%,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收入达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个人市场:25H1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滑4.1%。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49.5元。 家庭市场:25H1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家庭宽带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9.3%,智慧家庭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4%。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4亿户,净增623万户,其中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到1.09亿户,同比增长19.4%,FTTR客户达到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 政企市场:25H1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数达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加速“由云向智”升级,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61亿元,同比增长57.8%。 新兴市场:25H1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0%。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本开支占收比继续下降 2025年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其中5G网络投资258亿元,2025年全年计划资本开支1512亿元以内,占收比持续下降。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上半年净增18.7万个;截至25H1末总智算规模(FP16)达61.3EFLOPS(包括自建及租赁智算规模),其中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较24年底提升4.1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 股东回报不断提升,努力实现2025全年目标 股东回报不断提升:为更好地回馈股东、共享发展成果,公司充分考虑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及未来发展需要,决定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计划2025全年努力实现收入稳健增长、利润良好增长:个人市场收入企稳回升,5G网络客户净增超7000万;家庭市场收入良好增长,千兆宽带客户净增超1800万;政企市场良好增长,政企客户净增430万;新兴市场及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客户达7000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坚持细分市场是基础,把存量经营、价值经营作为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大力加强产品供给、产品创新,持续深化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看好公司长远发展。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53/1525/16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超预期、费用投入超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等 | ||||||
| 2025-08-08 | 国信证券 | 袁文翀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中期派息同比增长5.8%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438亿元(同比-0.5%),通信服务收入达4670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5.0%)。净资产收益率(ROE摊薄)同比稳定提升0.1pct至6.1%,EBITDA率同比提升0.9pct至34.2%。公司决定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 价值经营持续深化。(1)个人市场上半年收入2447亿元。移动客户达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用户达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为人民币49.5元。(2)家庭市场上半年收入为750亿元,同比增长7.4%。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4亿户,净增623万户,其中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到1.09亿户,同比增长19.4%,FTTR客户达到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3)政企市场上半年收入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数达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到人民币61亿元,同比增长57.8%。加快AI创新发展和规模应用。公司增强大算力供给,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构建全球领先“算网大脑”,已在芜湖等多个国家节点落地,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FP16),其中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FP16),对外服务IDC机架超过66万架。面向千行百业,建强AI+DICT服务体系,上半年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资本开支占收比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全年计划资本开支小于1512亿元。上半年折旧摊销899.7亿元,同比减少1.4%。公司规划,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风险提示:5G发展不及预期;产业互联网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算力网络部署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2/1549/1643亿元,当前H股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1/11x,对应PB分别为1.2/1.1/1.0x;当前A股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4/13x,对应PB分别为1.6/1.5/1.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2025-08-08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 | 买入 | 维持 | 股东回报持续提升,智算规模扩展 | 查看详情 |
中国移动(600941) 2025年8月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37.69亿元,同比-0.5%;实现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5.0%。Q2单季度实现营收2800.09亿元,同比-1.07%;实现归母净利润536.04亿元,同比+5.95%。 经营分析 股东回报持续提升,红利价值凸显:25年中期派息2.75港元/股,同比+5.8%,股息增速(5.8%)超过净利润增速(5.0%)。同时公司明确2025年分红比例相较2024年将再提升,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分红比例将超过75%,高股息属性强化,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运营商龙头,在低利率环境下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业务结构升级带动毛利率提升,现金流有所承压:公司1H25毛利率提升至31.6%,同比+0.8pct,我们认为主要系高毛利新兴业务占比提升所带来,公司业务结构得到优化。公司1H25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3.6%,同比+1.9pct。智慧家庭、移动云等高毛利业务同比增速较高,其中家庭市场1H25收入750亿元,同比+7.4%;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11.3%。毛利相对较低的传统业务市场趋于饱和,1H25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同比-4.1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838亿元,同比-36.2%,主要由于公司为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加快了付款进度。 战略投入AI算力,前瞻布局具身智能赛道:1H25投资活动现金净 流出1342亿元,同比+57%,主要由于公司加大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AI投资。1H25资本开支584亿元,全年资本开支维持年初指引1512亿元。1H25总智算规模达到61.3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较24年底提升4.1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我们看好AI业务给公司带来的高成长潜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4,541.00/1,129,316.95/1,176,473.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5,328.40/152,069.78/159,466.11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PE为16.77/16.03/15.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DICT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电信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