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034.18亿 | 总市值:1498.23亿 | ||
流通股本:91.52亿 | 总股本:132.59亿 |
中煤能源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6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8-28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煤价下跌致业绩承压,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煤价下跌致业绩承压,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4亿元,同比-19.9%;实现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2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20.7%。单Q2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环比-6.11%;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环比-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1亿元,环比-5.86%。综合考虑到2025年煤价中枢回落、产业链协同一体化成长释放产能等因素,我们适当调整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 15.3%/+10.8%/+2.7%;EPS为1.23/1.37/1.4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8/8.8/8.6倍。公司主业具备成长性,同时展现高分红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煤炭量升价跌致使业绩下滑,非煤业务成本回落对冲价格下行影响 (1)煤炭业务:2025H1公司煤炭业务整体营业收入605.7亿元,同比-22.1%,营业成本462.2亿元,同比-20.2%,实现毛利143.5亿元,同比-27.7%。2025H1公司煤炭产销量6734/6711万吨,同比+1.3%/+1.4%。自产煤方面,2025H1公司煤炭自产商品煤吨煤售价为470元/吨,同比-19.5%,吨煤成本为263元/吨,同比-10.2%,单位毛利207元/吨,同比-27.7%。(2)非煤业务:公司经营煤化工业务、煤矿装备业务、金融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中煤化工为主要业务。2025H1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分别为66/121.4/99.7/29.5万吨,同比-13.2%/+2.6%/+16.1%/+5%;综合售价分别为6681/1756/1770/1883元/吨,同比-3.9%/-19%/-0.2%/-13.5%。煤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13.6%,营业成本79.44亿元,同比-7.9%,毛利14.2亿元,同比-36%,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使煤化工产品成本降低,适当对冲价格下滑压力。 公司具备高分红潜力,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1)公司具有提高分红比例的潜力。公司资产负债率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截止2025年6月30日仅为45%。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66元(含税),根据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股价计算股息率1.38%,叠加高长协及煤化一体化经营下业绩相对稳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2)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煤炭方面,公司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累计有18处煤矿通过智能化煤矿验收,共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93个。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核定产能合计640万吨,权益产能合计324万吨。其中里必煤矿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94.9亿元,预计2026年底进入试运转。乌审旗2x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安太堡2x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发挥协同优势。 风险提示: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建产能不及预期;煤炭产量释放不及预期。 | ||||||
2025-08-26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邱达治 | 买入 | 维持 | 降本增量对冲煤价下行,业绩稳健关注提分红潜力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4亿元;同比-19.9%;实现归母净利润77.0亿元,同比-2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20.7%。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环比-6.1%;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环比-6.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1亿元,环比-5.9%。 煤炭业务量增价减,成本下降对冲煤价下行。受煤炭市场价格下行影响,2025H1公司煤炭分部实现净利润70.8亿元,同比-32.6%。产销量:2025H1,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1.3%,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6227/507万吨,同比+2.4%/-10.4%;实现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1.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6206/505万吨,同比+2.5%/-10.5%。2025Q2,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3399万吨,环比+1.9%,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3090/287万吨,环比+3.0%/-10.1%;实现自产商品煤销量3388万吨,环比+5.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3094/294万吨,环比+6.7%/-10.2%。公司上半年充分释放矿井优质产能,实现动力煤产销量同比增长,Q2动力煤产销量环比亦实现增长。价格:2025H1,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70元/吨,同比-19.5%,实现动力煤/炼焦煤售价436/885元/吨,同比-14.7%/-35.4%,同期秦港5500卡动力煤平仓价同比-22.8%,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同比-38.8%。2025Q2,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49元/吨,环比-8.8%,实现动力煤/炼焦煤售价419/844元/吨,环比-7.7%/-8.5%,同期秦港5500卡动力煤平仓价环比-12.4%,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同比-8.8%。公司通过高比例动力煤长协煤销售模式,在行业煤价显著下行阶段,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动力煤销售价格,动力煤售价跌幅显著小于行业,业绩稳定性凸显。成本:2025H1,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3元/吨,同比-10.2%,2025Q2,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6元/吨,环比-4.9%。公司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全力降本提质挖潜增效,挖掘各环节降本空间,通过降本有效对冲市场下行影响。 化工业务受烯烃装置大修影响,煤价下行带动甲醇及尿素成本下降。2025H1,公司 实现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66/121/100/30万吨,同比-13.2%/+2.6%/+16.1%/+5.0%,实现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售价6681/1756/1770/1883元/吨,同比-3.9%/-19.0%/-0.2%/-13.5%,实现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位销售成本6431/1308/1304/1384元/吨,同比+9.6%/-11.0%/-23.5%/+6.2%。公司煤化工产品价格受行业价格下行影响,聚烯烃装置按计划大修导致烯烃产量减少及成本上升,煤价下行带动甲醇、尿素成本下降,副产品收入抵减成本同比减少导致硝铵成本上升。 高比例长协业绩稳定,煤电化新联营保持增量,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提升仍有空间。 盈利稳定方面,公司作为中煤集团主要煤炭上市平台,拥有晋陕蒙优质高热值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居上市煤企第二,2025年长协比例预计达75%,具备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及稳定性。业务增量方面,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底投入试生产,有望贡献640万吨产能增量;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 目实现高标准开工,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分红提升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央企市值管理改革,2025年按归母净利润的30%实行中期分红,公司当前货币资金及未分配利润充足,资产负债率低位,分红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公司分红水平仍有提升可能。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0/168.2/17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3%/+9.2%/+6.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0.6/9.7/9.0倍。我们认为公司煤炭主业盈利稳定,煤电化新联营发展具备成长潜力,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兼具盈利稳定性及成长性,并有高分红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化工品价格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幅加快。 | ||||||
2025-08-24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胡瑞阳 | 增持 | 维持 | 增效降本,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744.4亿元,同比-20.0%,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21.3%。其中2025Q2公司实现营收360.4亿元,同比-24.3%,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22.7%、环比-6.3%。 煤炭业务:自产煤产/销量稳中有增;成本精益化管理效果显著,吨煤成本继续下降;毛利受煤价中枢下行影响下滑。2025Q2公司商品煤产量3399万吨,同比+0.7%,其中动力煤产量3159万吨(+2.2%),炼焦煤产量240万吨(-16.4%);商品煤销售量6454万吨,同比-7.4%,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443万吨,同比+1.6%。2025Q2自产动力煤、炼焦煤销售均价分别为419元/吨、844元/吨,分别同比下降89元/吨、395元/吨,分别环比下降35元/吨、78元/吨。2025H1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3元/吨,同比下降30元/吨,主要系①公司深入推进标准成本体系建设,强化招标采购管理,以及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等使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5.9元/吨,②科学合理管控工资水平等使吨煤人工成本同比减少6.1元/吨,③加大安全费和维简费使用减少专项基金结余等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减少25.31元/吨;2025Q2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6元/吨,同比下降38元/吨,环比下降13元/吨。最终2025Q2煤炭板块实现毛利69亿元,同比减少28亿元,环比减少5.6亿元。 煤化工业务:产销量增加,主要产品价格下跌,毛利有所下滑。2025H1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销量为298.8/316.6万吨,同比+2.1%/+2.7%。价格方面,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分别同比-3.9%/-19%/-0.2%/-13.5%。成本端,煤价下行总成本降低,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位销售成本分别同比+9.6%/-11%/-23.5%/+6.2%,聚烯烃成本增加主要系装置按计划大修等影响。2025H1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14亿元,同比减少8亿元。 其他业务:煤矿装备业务、金融业务毛利增加。2025H1煤矿装备业务营业收入47.7亿元,同比-15.3%,主要是液压支架销售额同比减少;实现毛利9.5亿元,同比+9.6%,主要系材料成本降低;上半年累计签订合同总额113.5亿元,主导产品中的中高端订单占比超过85%。2025H1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8.1%;实现毛利7.9亿元,同比+4.2%。 派发2025年中期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公司按照2025H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3.3亿元的30%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每股分派0.166元(含税)。 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2025H1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吊装全球首套3000吨级水煤浆半废锅。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见效,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 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由于2025年煤价下跌幅度超过此前预期,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2/165/172亿元(前值为168/169/177亿元)。考虑公司煤炭、煤化工业务均有增量,业绩 稳健性较强,且分红率有较大提升潜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放缓导致煤炭需求下降、新能源快速发展替代煤电需求、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分红率不及预期。 | ||||||
2025-08-24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降本成效明显,25Q2利润环比微幅下滑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4亿元,同比下降19.9%;中国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77.0亿元,同比下降21.3%,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73.3亿元,同比下降3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6.5亿元,同比下降20.7%。 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微幅下滑。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同比下降24.3%、环比下降6.1%;中国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下降22.7%、环比下降6.3%,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下降35.9%、环比下降1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1亿元,同比下降22.1%,环比下降5.9%。 25Q2自产煤量增价减,成本降幅明显。1)产销量:25Q2,商品煤产量为3399万吨,同比+0.7%、环比+1.9%,自产商品煤销量为3443万吨,同比+1.6%、环比+5.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为3204/239万吨,同比+3.6%/-18.7%、环比+6.7%/-10.2%。2)价格和成本:25Q2,公司自产商品煤综合价格为449元/吨,同比-21.5%、环比-8.8%,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价格分别为419/844元/吨,同比-17.5%/-31.9%、环比-7.7%/-8.5%;自产商品煤成本为256元/吨,同比-13.0%、环比-4.9%。3)盈利能力:25Q2,公司自产商品煤毛利为192元/吨,毛利率为42.8%,同比-5.6pct、环比-2.3pct。 25Q2因装置大修聚烯烃产量下滑、吨成本上升。25Q2,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产量为28.9/51.8/46.8/15.4万吨,同比-21.3%/-4.8%/+2.4%/+2.7%;价格分别为6454/1809/1743/1903元/吨,同比-8.6%/-14.1%/-6.1%/-10.0%单位成本7195/1275/1180/1301元/吨,同比+23.3%/-8.3%/-29.5%/+16.1%吨毛利分别为-741/534/563/602元/吨,同比转亏/-25.3%/+208.4%/-39.4%聚烯烃产量下滑、毛利转亏主因装置大修,若剔除大修影响、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25H1同比下降了87元/吨。 每股分红0.166元,分红率28.52%,A/H股股息率1.38%/1.88%。公司拟东分派现金股利21.98亿元,中国会计准则下分红率为28.52%,国际会计准则下分红率为30%,即每股分红为0.166元,以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计算,A/H股股息率分别为1.38%/1.88%。 投资建议:公司煤炭主业具备内部和外部的延展性,叠加高长协特点保障盈利稳步提升;且煤化一体的协同模式有助于提高估值。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57.83/165.51/176.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9/1.25/1.33元/股,对应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10/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煤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计提大额减值。 | ||||||
2025-08-24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增持 | 维持 | Q2净利润呈现低波动率,中期分红回报投资者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Q2净利润环比小幅下滑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44.36亿元,同比-19.9%;营业成本达561.1亿元,同比-18.4%;实现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同比-21.3%;扣非归母净利润达76.53亿元,同比-20.7%;公司利润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煤价中枢下跌影响,从环比来看公司的利润表现相对稳定,公司2025Q2归母净利润为37.27亿元,环比-6.3%。 煤炭业务受煤价下跌影响收入下滑,但公司积极降本实现平滑 2025H1公司煤炭业务营业收入605.68亿元,同比-22.1%,营业成本462.21亿元,同比-20.2%,营收下降主要受到煤价下跌影响。公司2025H1商品煤产量为6734万吨,同比+1.3%,商品煤销量1.287亿吨,同比-3.6%,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1.4%。 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2025H1公司自产商品煤单吨成本为262.97元/吨,同比减少29.91元/吨,同比降幅为10.2%,其中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维修支出、其他成本四项费用下降幅度较高。 从期间三项费用的表现来看,销售费用出现同比增长,但公司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出现同比下滑。我们认为,通过职工薪酬减少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公司在可控范围内仍然实施了积极的成本管控措施。 煤化工业务除聚烯烃大修外均较为稳定 2025H1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达93.6亿元,同比-13.6%,营业成本达79.44亿元,同比-7.9%。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产品价格下跌以及聚烯烃装置大修所影响,期间聚烯烃产量为66.7万吨,同比-12.1%,销量为66万吨,同比-13.2%,尿素、甲醇、硝铵产销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成本方面,除聚烯烃因产量下滑出现单吨成本上升之外,其余品种的单吨成本均因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移。 中期分红回报投资者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按照2025年上半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5,265,000元的30%计2,197,579,500元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3,258,663,400股为基准,每股分派0.166元(含税)。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2025-2027归母净利润预测175/177/1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2/1.34/1.37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波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煤炭供给超预期增长风险;煤化工产能过剩风险。 | ||||||
2025-08-23 | 信达证券 | 高升,李睿,刘波 | 买入 | 维持 | 煤炭主业量稳本降,长期价值重估可期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5年8月22日,中煤能源发布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36亿元,同比下降19.9%;实现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同比下降21.3%;扣非后净利润76.53亿元,同比下降20.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66亿元,同比下降48.5%;基本每股收益0.58元/股,同比下降21.6%。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360.44亿元,环比下降6.1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7.27亿元,同比下降约22.65%,环比下降6.31%。 点评: 煤炭主业成本端管控出色,有效对冲市场下行。产销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1.3%;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增加1.4%。价格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70元/吨,同比下降19.5%;其中动力煤销售均价实现436元/吨,同比下降14.7%;炼焦煤实现销售均价885元/吨,同比下降35.4%。成本方面,公司通过强化精益管理,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2.97元/吨,同比大幅减少29.91元/吨,降幅达10.2%。成本控制的成功主要得益于:1)强化招标采购管理及优化生产组织,使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5.90元/吨;2)科学合理管控工资水平,使吨煤人工成本同比减少6.09元/吨;3)加大安全费和维简费使用力度,减少专项基金结余,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减少25.31元/吨。出色的成本管控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跌的部分不利影响,煤炭业务盈利能力保持韧性。 受价格下行及装置检修影响,煤化工业务上半年盈利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93.60亿元,同比下降13.6%,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及聚烯烃装置按计划大修导致产销量减少的综合影响。销量方面:聚烯烃销量实现66万吨,同比下降13.2%;尿素销量121.4万吨,同比增长2.6%;甲醇销量99.7万吨,同比增加16.1%;硝铵销量29.5万吨,同比增加5%。价格方面:聚烯烃销售均价为6681元/吨,同比下降3.9%;尿素销售均价为1756元/吨,同比下降19%;甲醇售价为1770元/吨,同比微降0.2%;硝铵售价为1883元/吨,同比下降13.5%。成本方面:公司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为6431元/吨,同比增长9.6%,主要是聚烯烃装置按计划大修等影响;尿素单位销售成本为1308元/吨,同比下降11%;甲醇单位销售成本为1304元/吨,同比下降23.5%,主要是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等影响;硝铵单位销售成本为1384元/吨,同比增长6.2%,主要是副产品收入抵减成本同比减少等影响。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加快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各在建项目取得积极进展。煤炭板块,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将为公司提供新的产能增量。电力板块,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已实现高标准开工;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已成为新的利润贡献点。煤化工板块,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新能源板块,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同时平朔一、二期及上海能源新能源基地等多个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1.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2亿元进一步减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5.02%,较上年末下降1.27个百分点,财务结构更趋稳健。公司通过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进一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42亿元,降幅达18.95%。 行业龙头率先开启大规模资产收购,中煤能源资产收购或提速。随着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央企并购重组,鼓励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升主业竞争力,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中国神华作为行业龙头先后实施大规模推进资产收购,标志着煤炭行业外延并购和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效应。中煤能源作为煤炭行业头部央企,也作出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我们认为未来潜在的资产收购和整合重组,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规模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推动价值重估。 实施中期分红,持续加强股东回报。公司积极回馈投资者,在提升2024年度分红比例的基础上,决议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公司拟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母净利润的30%进行现金分红,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1.98亿元,折合每股0.166元(含税)。随着2026年后主要在建项目陆续投产,资本开支规模有望下降,届时公司或将有更强的能力和意愿提升分红比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中煤能源拥有高比例长协带来的业绩稳定性及内生业务增长带来的成长性,伴随煤炭产量有序释放,电力及煤化工业务进一步扩张,公司业绩有望稳中有增。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176/18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27/1.33/1.3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煤电相关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煤矿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 | ||||||
2025-05-30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邹佩轩,邱达治 | 买入 | 首次 | 央企煤炭巨头盈利稳健,联营促成长分红显价值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投资要点: 背靠央企中煤集团,核心煤炭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为中煤集团,是煤炭板块内的央企龙头公司之一,拥有晋陕蒙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业务营收及毛利占比约80%,并积极践行产业链联营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煤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公司盈利能力稳定,既享受了煤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长,又在煤价下行期展现出远超行业的业绩稳定性。优异的业绩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并带动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煤炭储量丰富产量大,高热值高长协盈利能力强。公司煤炭资源丰富,保有煤炭资源量上市煤企第三,保有煤炭可采储量上市煤企第二,且94.8%的可采储量集中于核心的晋陕蒙煤炭产区。同时,公司拥有行业前列的市场份额,在产煤矿核定产能达1.65亿吨,在产权益产能达1.44亿吨,2018-2024年公司煤炭产销量从不足8000万吨持续增长至将近1.4亿吨,且当前仍有里必矿、苇子沟矿合计640万吨产能在建,预计2025年底试运转,产能仍有增量。 公司煤质优良,并通过洗选提升外销动力煤热值,我们推测平均外销动力煤热值接近5000大卡,叠加公司拥有每年1100万吨炼焦煤销量,整体煤炭价值凸显。此外,公司长期执行高比例长协,2025年长协比例达75%,按照发改委“基准价+浮动价”定价,充分保障了煤炭业务的盈利稳定性,对比晋陕蒙头部动力煤上市公司,公司售价、成本、毛利、毛利率达到头部煤企水平,盈利能力优异。 化工盈利已成规模,产能持续释放培育新增长极。公司以煤化一体作为产业链融合发展主要切入点,截至2024年底,煤化工业务已经建成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控股在产产能120/175/365/40万吨,聚烯烃/甲醇控股在建产能90/230万吨,产能持续提升。当前煤化工业务毛利稳定,2022-2024年,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呈下行趋势,通过产能爬坡、节能降耗、物流降本、压降库存、精细化差异化提升附加值等方式有效对冲,实现煤化工业务毛利稳定在30亿元以上。展望未来,随着公司在建煤化工项目投产,聚烯烃及甲醇产能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有望推动煤化工业务毛利稳步提升。 响应央企市值管理,分红仍有提升空间。2017-2022年,公司分红率稳定在30%左右。2024年发改委推进央企市值管理改革,公司在2023年度及2024年度的总体分红方案分别达到37.7%、32.9%,突破维持了6年的平均每年30%的分红率。公司当前货币资金及未分配利润充足,资产负债率低位,分红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公司分红水平仍有提升可能。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0、168.2、179.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2、8.4、7.9倍,我们认为公司煤炭主业盈利稳定,煤化联营发展具备成长潜力,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兼具盈利稳定性及成长性,并有高分红的预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超预期下跌,化工产品价格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幅加快。 | ||||||
2025-05-09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增持 | 维持 | 主要产品量增价减,增持与中期分红预期明确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92亿元,同比-15.40%;实现归母净利润39.78亿元,同比-20.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19.40%;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同比-18.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8%,同比减少0.80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6亿元,同比-89.0%。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总资产3556.74亿元,同比-0.60%,净资产1559.18亿元,同比+2.60%。 事件点评 煤炭产、销增长,煤价下行抵消吨煤成本下降,煤炭板块毛利下降;2025Q1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3335万吨,同比+1.9%;其中动力煤产量3068 万吨(+2.5%),炼焦煤产量267万吨(-5.0%);商品煤销售量6414万吨,同比+0.4%,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268万吨,同比+1.1%;买断贸易煤销量3146万吨,同比-0.32%。受市场阶段性下行影响,公司2025Q1自产商品煤平均售价492元/吨,同比-17.73%,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售均价分别为454元/吨、922元/吨,同比分别变化-11.67%,-39.14%。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降本增效措施,2025Q1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9.8元/吨,同比-7.27%,但由于煤价下行,Q1煤炭板块实现营收312.50亿元,同比-16.6%;营业成本237.97亿元,同比-13.0%;实现毛利74.5亿元,同比-26.4%。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煤化工产品产、销同增,且煤价下行带动成本下降。受2024Q1尿素和甲醇装置大修导致产销量基数较低影响,2025Q1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分别为155.9/162.5万吨,同比分别变化+10.6%、+12.1%。2025Q1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售价分别6876元/吨、1702元/吨、1794元/吨、1861元/吨,分别同比变化+0.4%、-23.9%、+7.1%、-17.3%,甲醇表现较好。煤价下行使得煤化工原料成本降 低,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2025Q1单位销售成本分别5775元/吨、1342元/吨、1414元/吨、1475元/吨,同比分别变化-2.1%、-14%、-18.8%、-2.6%。 作为煤炭全产业链布局央企,公司日益重视市值管理,增持与中期分红有望继续实施。公司持续布局“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全产业链,未来经营有望稳健运行。另外,央企市值管理考核逐步强化,公司践行市值管理理念,4月8日公告控股股东拟自该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高于人民币8000万元。公司公告《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提出2025年将继续中期分红,且分红率不低于30%。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6\1.36\1.57元,对应公司5月6日收盘价10.04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8.0\7.4\6.4倍,考虑到公司煤炭全产业链布局,煤炭、煤化工优质产能仍有增长空间,叠加央企市值管理多措并举,公司投资价值较强,继续给予公司“增持-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煤炭、煤化工价格超预期下行风险;安全生产风险;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
2025-04-28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胡瑞阳 | 增持 | 维持 | 降本增量对冲煤价下行,提高分红频次积极回报股东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83.9亿元(-15.4%),归母净利润39.8亿元(-20.0%),扣非归母净利润39.4亿元(-19.4%)。煤炭业务:自产煤产销量稳中有增;成本精益化管理效果显著,吨煤成本下降;毛利受煤价中枢下行影响同比下降。2025Q1公司商品煤产量3335万吨,同比+1.9%,其中动力煤产量3068万吨(+2.5%),炼焦煤产量267万吨(-5.0%);商品煤销售量6414万吨,同比+0.4%,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268万吨,同比+1.1%。2025Q1自产动力煤、炼焦煤销售均价分别为454元/吨、922元/吨,分别同比下降60元/吨、593元/吨。2025Q1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9.8元/吨,同比下降21.2元/吨,主要系①露天矿自营剥离量和井工矿掘进进尺同比减少等使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6.5元/吨,②大修支出减少等使吨煤维修支出同比减少2.9元/吨;③加大安全费和维简费费用化使用力度减少专项基金结余成本等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减少19.4元/吨。最终煤炭板块实现毛利74.5亿元,同比减少26.7亿元。 煤化工业务:产销量增加,主要产品价格涨跌不一,但单位销售成本均有所下降,整体经营稳健。2025Q1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销量为155.9/162.5万吨,同比+10.6%/+12.1%,产销量增加主要系去年同期尿素和甲醇装置大修导致产销量下滑。价格方面,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分别同比+0.4%/-23.9%/+7.1%/-17.3%。成本端,煤价下行降使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位销售成本分别同比-2.1%/-14%/-18.8%/-2.6%。 公司公告2025年将继续中期分红,且分红率不低于30%。公司发布的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提到公司将坚持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每年按照不低于向资本市场承诺的20%至30%的比例分派现金股利,且2025年将继续实施中期现金分红,分红比例不低于30%(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归母净利润金额孰低者为准)。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由于2025年煤价下跌幅度超过此前预期,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8/169/177亿元(前值为178/179/187亿元)。考虑公司煤炭、煤化工业务均有增量,业绩稳健性较强,且分红率有较大提升潜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放缓导致煤炭需求下降、新能源快速发展替代煤电需求、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分红率不及预期。 | ||||||
2025-04-28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买入 | 维持 | 公司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自产煤价跌致业绩回落,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自产煤价跌致业绩回落,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9亿元,同比-15.4%,环比-21.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环比-1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19.4%,环比-15.7%。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0.5/184.7/190.7亿元,同比-11.8%/+8.3%/+3.3%;EPS为1.29/1.39/1.4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8.1/7.5/7.3倍。公司主业具备成长性,同时展现高分红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自产煤价格下跌致业绩回落,自产煤单吨成本下滑对冲影响 (1)煤炭业务:产销量方面,2025Q1商品煤产/销量3335/6414万吨,同比+1.9%/+0.4%,环比-5.4%/-19.1%,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268万吨,同比+1.1%,环比-12.8%;价格方面,2025Q1吨煤综合售价487.2元/吨,同比-17%,环比-9.8%,其中自产商品煤售价491.7元/吨,同比-17.7%,环比-8.4%;成本方面,2025Q1吨煤综合成本371元/吨,同比-13.4%,环比-9.4%,其中自产商品煤成本269.8元/吨,同比-7.3%,环比-5.9%;毛利方面,2025Q1吨煤综合毛利116.2元/吨,同比-26.7%,环比-11.2%,其中自产商品煤吨煤毛利221.9元/吨,同比-27.6%,环比-11.3%。(2)煤化工业务:产销量方面,2025Q1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产量37.8/52.8/51.4/13.9元/吨,同比-3.6%/+11.2%/+24.8%/+6.9%,销量35.5/60/52.9/14.1万吨,同比-4.8%/+8.9%/+33.6%/+8.5%;价格方面,2025Q1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吨售价6876/1702/1794/1861元/吨,同比+0.4%/-23.9%/+7.1%/-17.3%;成本方面,2025Q1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吨成本5775/1342/1414/1475元/吨,同比-2.1%/-14%/-18.8%/-2.6%;盈利方面,2025Q1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吨毛利1101/360/380/386元/吨,同比+16%/-46.7%/+675.8%/-47.6%。 煤炭和煤化工业务产能仍有增量,业绩稳定突出高分红潜力 (1)煤炭和煤化工业务产能仍有增量:煤炭方面,公司有在建煤矿2座,其中里必煤矿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预计2025年年底试生产;苇子沟煤矿位于规模为240万吨/年,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另有大海则二期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规划产能2000万吨/年。煤化工方面,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238.88亿元,建设规模90万吨/年聚烯烃,已核准并完成投资决策,2024年完成投资36.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37亿元,项目正在建设施工中。(2)分红比例有望提升: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合计为63.5亿元(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人民币29.4亿元),分红比例为32.87%,较2024年下滑-4.8pct。以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计算,当前股息率达4.6%。公司在央企市值管理背景下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实施特别分红和中期分红,且具有进行持续高分红的潜力,叠加高长协及煤化一体化经营下业绩相对稳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新建产能不达预期;煤价超预期下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