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6 | 太平洋 | 郭梦婕,肖依琳 | 买入 | 首次 | 百合股份:客户结构变化影响盈利表现,外延并购高成长标的 | 查看详情 |
百合股份(603102)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 2025 年半年报, 2025H1 公司实现收入 4.20 亿元,同比+2.06%,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13.37%。 其中 2025Q2实现收入 2.13 亿元,同比-4.44%,实现归母净利润 0.37 亿元,同比-23.79%。
渠道结构变化导致自主品牌收入承压,新型剂型保持快增势头。 分地区来看, 2025H1 公司境内/境外分别实现收入 3.79/0.39 亿元,分别同比-1.73%/+66.43%,海外扩张快速。 分剂型来看, 25H1 公司软胶囊/功能饮品 / 片 剂 / 粉 剂 / 硬 胶 囊 / 组 合 及 其 他 分 别 实 现 收 入1.5/1.2/0.5/0.6/0.2/0.2 亿 元 , 分 别 同 比 -6.0%/+18.4%/-20.1%/+36.0%/-33.9%/+61.9%;分业务来看, 25H1 公司合同生产/自主品牌分别实现收入 3.7/0.5 亿元,分别同比+10.7%/-33.6%, 线下传统保健品渠道受到线上新兴渠道分流影响, 上半年传统剂型以及公司自有品牌主要售卖的药房渠道有所下滑,新兴渠道客户订单带动下功能饮品、粉剂、组合及其他剂型表现亮眼。
新类型客户订单增长较快, 客户结构变化致净利率下滑。 2025H1/Q2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36.2%/36.2%,分别同比-3.3/-2.7pct, 新兴渠道客户订单占比提升, 导致毛利率短期承压。费用方面, 25Q2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2%/5.3%/3.7%,分别同比+0.5/+1.0/+0.4pct, Q2 净利率同比-4.4pct 至 17.2%。
新收购新西兰保健品公司, 并购标的主业收入成长表现亮眼。 近期公司收购的新西兰保健品公司 Ora 已交割结束,公司持有 Ora56%股权,该公司成立于 2016 年,主营保健品剂型涵盖水剂(包括滴剂、口服液、饮品等)、片剂、粉剂以及软胶囊等,并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2024年 Ora 实现营收 4228 万新西兰元(约 1.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02%,实现利润 613 万新西兰元(约 0.26 亿人民币),同比+178%。新并购标的业务收入增速快于公司主业增速, 目前收购标的新产能亦在建设中, 后续随新产能投产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收入 9.7/13.5/15.5 亿元,分别同比+20.5%/+40.2%/+14.3%,实现归母净利 1.5/2.0/2.3 亿元,分别同比+8.3%/+33.0%/+15.6%。
风险提示: 消费需求疲软; 行业竞争加剧; 渠道开拓不及预期。 |
| 2025-08-31 | 东吴证券 | 苏铖,邓洁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内生短期承压,外延整合向好 | 查看详情 |
百合股份(603102)
投资要点
事件:百合股份发布25年半年报,25H1公司实现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13.37%。其中25Q2实现收入2.13亿元,同比-4.44%;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23.79%。
分拆收入:(1)分产品,25H1软胶囊/功能饮品/片剂/粉剂/硬胶囊/组合及其他分别实现收入1.51/1.20/0.46/0.58/0.22/0.20亿元,同比分别-6.03%/+18.41%/-20.11%/+35.99%/-33.94%/+61.92%。其中,功能饮品、粉剂及组合及其他表现更佳,我们认为功能饮品、软糖或系大客户订单修复、新增合作品项拉动;传统剂型或受竞争格局影响;(2)分业务,25H1合同生产/自主品牌分别实现收入3.66/0.52亿元,同比分别+10.71%/-33.61%;合同生产整体表现稳健、自主品牌下滑主要受渠道影响,25H1药房渠道保健品品类销售额仍呈下滑态势(降幅收窄);(3)分市场,25H1境内/境外分别实现收入3.79/0.39亿元,同比分别-1.73%/+66.43%。
25Q2公司毛利率36.24%,同比-2.70pct,毛利率退坡或主要系低毛利剂型的收入占比略有提升、产品结构短期有所调整。展望未来,Ora并表或带来盈利结构优化修复。25Q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50pct/0.96pct/+0.40pct至9.21%/5.30%/3.66%,25Q2净利率同比-4.36pct至17.19%。
子公司整合顺利,内外协同向好。新西兰子公司奥拉交割完成、且整合顺利。盈利角度考虑,跨境品牌的消费者心智强、盈利空间偏大,且百合或在原料、管理方面对奥拉进行指导赋能,后续奥拉净利率提升仍有空间。内生方面,2025年4月公司举办“千人大会”、业内反响较好,预计订单逐步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部分传统剂型略有承压、以及产品结构短期调整,我们调整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7/2.04/2.32亿元(前值1.74/1.98/2.25亿元),同比增长12.58%/29.92%/13.85%,对应当前PE17.44x/13.42x/11.79x,考虑到随着子公司并表,盈利结构有望迎来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025-04-16 | 东吴证券 | 苏铖,邓洁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25Q1季报&收并购公告点评:收购事项落地,海外蓝图已现 | 查看详情 |
百合股份(603102)
投资要点
事件:百合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2024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8.01/1.39亿元,同比-8.02%/-17.60%,其中24Q4营收/归母净利润1.95/0.23亿元,同比-18.29%/-43.90%。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2.07/0.35亿元,同比9.75%/1.02%。
25Q1合同代工及自主品牌业务环比均有所修复。2024年/25Q1合同生产收入为6.73/1.78亿元,同比-7.07%/11.66%。2024年/25Q1自主品牌收入1.22/0.29亿元,同比-12.48%/0.33%,两大业务环比均有修复,合同生产业务修复更为明显。分剂型看,(或涉及分类口径更改,该处取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2024年软胶囊/片剂/粉剂/硬胶囊/功能饮品/组合及其他类业务收入同比分别-15.82%/-7.53%/78.91%/-63.74%/37.32%/73.17%,(1)液体、软糖等偏零食的剂型增长较快,或与年轻消费者占比增加有关(低基数下,软糖剂型带动组合及其他品类高增);(2)粉剂高增或与会员商超、药房等渠道客户的增量需求有关。
品类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暂有承压。2024年/25Q1公司毛利率36.5%/36.20%,同比-0.91/-3.95pct。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0.69/+0.05/+0.92pct至9.85%/4.55%/4.47%,25Q1分别同比-1.48/-0.31/-0.65pct。2024年/25Q1销售净利率同比-2.02/-1.46pct至17.38%/17.01%,利润暂有承压或与期间品类结构调整有关:(1)粉剂为传统剂型,品类毛利率相对较低;(2)组合及其他体量暂较小,收入占比仅3%,规模效应弱、毛利率相对亦较低。
收购事项落地,海外扩张蓝图已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于香港新设一家全资子公司用于收购Oranutrition Limited56%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将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内,以控股子公司的形式进行管理。标的公司Ora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代工业务为主,营养品代工业务具体涵盖水剂(包括滴剂、口服液、饮品等)、片剂、粉剂以及软胶囊等。公司获得多项国际认证,产品可直接出口美国、中国大陆等地区:(1)2024年营收/净利润4228.11/612.6万新西兰元,净利率14.49%,同比+3.95pct;(2)截至24年末,标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2900万新西兰元,对价1624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6700万元),PE4.73X。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品类结构变化致毛利率暂有承压,叠加待本次交易完成后,Ora将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内,以控股子公司的形式进行管理,综合考量下我们微幅下调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1.74/1.98/2.25亿元(2025-2026年原值1.77/2.02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值),同比增长24.98%/13.81%/13.55%,对应当前PE15.78x、13.87x、12.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025-03-21 | 东吴证券 | 苏铖,邓洁 | 买入 | 首次 | 百合生幽谷,久有凌云志 | 查看详情 |
百合股份(603102)
投资要点
砥砺二十载,成就保健品巨头。百合股份起家于山东省十大渔业集团之一的鸿洋神,2005年威海百合正式成立,砥砺二十载,现已打造保健品代工为主、自有品牌销售为辅的业务矩阵。公司战略连贯、基本面稳健:2016-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3.23%/15.53%。
保健品行业长坡厚雪,代工有望集中。(1)2010-2023年全球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零售额CAGR为4%,同期我国增速为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考虑到老龄化支撑、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行业向着年轻化、下沉化方向发展,据欧睿国际,预计未来三年保健品市场规模增速有望维持在6%左右。(2)构建渠道优势是关键,我国保健品行业的核心销售渠道经历了直销-药房-电商三次切换,2019年以来线上转型更明确:2010-2024年线上电商销售额占比已由3.1%提升58%。(3)2023年我国营养保健品代工市场规模约35亿美元,但CR5低于20%,随着产业链效率及专业性提升,保健品代工环节有望趋向集中,看好头部代工厂份额增长。
合同代工:研发领航,增量可期。(1)公司研发端高举高打,特设专家团队进行批文维护:截至2023年,百合股份保健品批文数量国内第一,共计1302个,其中2023年新增备案147个。(2)错位竞争,公司主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中小品牌提供小批量、定制化服务,下游客户类型多元且分散,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仅15.67%,公司议价权强、订单利润率高。(3)公司拥有稀缺的柔性供应链,能够实现多剂型、多规格产品的快速切换,有望赋能以电商品牌、线下连锁药店、会员商超等为代表的新客户开拓。
自主品牌:错位竞争,打开局面。公司旗下现有百合康、鸿洋神等六大品牌,下游结构同样分散(线下直营合作方多为小体量的区域性连锁药房),公司采取“平价快销”的模式,平价销售、让利渠道,实现自主品牌收入的逆势增长:2024H1自有品牌营收增长1.34%,同期实体药店整体零售额/保健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3.70%/-30%,药房渠道的费用补贴有望常态化,或带动自主品牌逆势提升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1.77/2.02亿元,同比增速为-7.88%/13.82%/13.85%,EPS分2.43/2.77/3.15元,对应当前PE为16.01x、14.07x、12.36x,对比可比公司当下估值具备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