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7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张杨 | 买入 | 维持 | 百利科技点评报告:拟设立新材料基金,向新一代动力电池材料与装备拓展 | 查看详情 |
百利科技(603959)
拟设立新材料基金,有望布局新一代动力电池新材料与智能装备
1)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锂电与上海联创资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设立“百利联创新一代动力电池新材料及智能装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符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产业标的股权,特别是具备新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属性的标的股权。2)新材料基金规模为10亿元,存续期拟设为7年,具体组织形式、决策机制、资金来源、出资比例等以合伙协议为准。3)本次对外投资成立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公司基于公司锂电材料设备主业,向新一代动力电池设备及材料拓展,获取新的投资机会和利润增长点。
锂电材料设备+一体化智能工厂,锂电营收占比88%,锂电订单同比增长33%
公司2017年布局新能源业务,为锂电材料企业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锂电专有设备制造,目前是锂电材料整线供应唯一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21.4亿元,其中锂电板块合同19.9亿元(占比93%、同比增长33%)。
锂电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未来三年CAGR达52%,国内多为单点设备商
大化工+产业联盟+材料出海趋势推动锂电材料扩产。根据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2年国内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561亿元,预计2025年达1989亿元,三年CAGR约52%。锂电材料市场多为单点设备商,公司这类具备整线交付能力的厂商极具竞争力。
外延并购促进设备自供率提升至80%以上,强化整线供应竞争壁垒
目前公司锂电材料设备自供率已由2021年的40%提至80%,并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2年公司相继收购无锡百擎60%股权、苏州云栖谷40%股权,实现负极材料窑炉外循环线、锂电材料烧结设备自供;公司正积极推进对苏州兮然60%股权的收购,有望进一步引入陶瓷对辊技术(主要用于正极材料破碎设备)。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有利于强化锂电材料整线供应竞争壁垒,提升盈利能力。
内生研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在锂电材料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前身南大紫金)在锂电正极/负极/前驱体产线具备丰富的设备及整线服务经验,已在全国建成500余条生产线。凭借领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服务理念,公司已获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持续开拓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3/40.8/52.1亿元,同比增长182%/39%/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0/4.5亿元,同比增长-4%/948%/52%,对应PE分别为200/19/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质押风险;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
2022-10-28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张杨 | 买入 | 维持 | 百利科技点评报告:三季报业绩高增116%,期待订单/盈利/估值拐点相继兑现 | 查看详情 |
百利科技(603959)
投资要点
2022年三季报:业绩高增116%,期待订单/盈利/估值拐点相继兑现
1)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16%。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196%;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266%。2)盈利能力: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3.2%、6.0%;Q3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9.8%、5.3%。3)费用端:公司各项费用管控良好,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3.8%/1.3%,分别同比下降1.3/5.5/5.1个pct。
锂电材料设备+产线整包商,锂电营收占比88%,锂电订单同比增长33%
公司2017年布局新能源业务,为锂电材料企业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锂电专有设备制造,目前是锂电材料整线供应唯一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21.4亿元,其中锂电板块合同19.9亿元(占比93%、同比增长33%)。
锂电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未来三年CAGR达52%,国内多为单点设备商
大化工+产业联盟+材料出海趋势推动锂电材料扩产。根据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2年国内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561亿元,预计2025年达1989亿元,三年CAGR约52%。锂电材料市场多为单点设备商,公司这类具备整线交付能力的厂商极具竞争力。
外延并购促进设备自供率提升至80%以上,强化整线供应竞争壁垒
目前公司锂电材料设备自供率已由2021年的40%提至80%,并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2年公司相继收购无锡百擎60%股权、苏州云栖谷40%股权,实现负极材料窑炉外循环线、锂电材料烧结设备自供;公司正积极推进对苏州兮然60%股权的收购,有望进一步引入陶瓷对辊技术(主要用于正极材料破碎设备)。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有利于强化锂电材料整线供应竞争壁垒,提升盈利能力。
内生研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在锂电材料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前身南大紫金)在锂电正极/负极/前驱体产线具备丰富的设备及整线服务经验,已在全国建成500余条生产线。凭借领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服务理念,公司已获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持续开拓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3/47.9/62.3亿元,同比增长182%/63%/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6/5.2亿元,同比增长658%/62%/45%,对应PE分别为27/16/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质押风险;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
2022-09-29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张杨 | 买入 | 维持 | 百利科技点评报告:重大里程碑:收购烧结设备厂商,锂电材料设备自供率提至80% | 查看详情 |
百利科技(603959)
收购烧结设备制造商云栖谷40%股权(51%表决权),设备自供率提升至80%
(1)公司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与苏州云栖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股东孙卫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以1600万元现金对价收购孙卫明持有的云栖谷公司40%股权,双方约定百利锂电拥有云栖谷51%表决权并合并其财务报表。
(2)业绩承诺:云栖谷公司2022年、2023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100万元。
(3)云栖谷成立于2017年,主要产品为面向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或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烧结设备,烧结设备在锂电材料整线投资中占比约30-40%,叠加公司已实现的40%以上核心设备自供比例,此次收购助力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至80%。
锂电材料设备+产线整包商,锂电营收占比88%,锂电订单同比增长33%
公司2017年布局新能源业务,为锂电材料企业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锂电专有设备制造,目前是锂电材料整线供应唯一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锂电板块实现总承包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194%,占上半年总营收的88%。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21.4亿元,其中锂电板块合同19.9亿元(占比93%、同比增长33%)。
锂电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未来三年CAGR达52%,国内多为单点设备商
大化工+产业联盟+材料出海趋势推动锂电材料扩产。2022年国内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561亿元,预计2025年达1989亿元,三年CAGR约52%。锂电材料市场多为单点设备商,整线交付厂商极具竞争力。
外延并购促进设备自供率趋势性提升,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2021年公司锂电材料设备自供率达40%,2022年通过外延并购提至80%,并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2年8月公司以120万元现金对价收购无锡百擎(锂电负极材料工业窑炉外循环线供应商)60%股权并已完成工商变更;公司拟收购苏州兮然60%股权,引入陶瓷对辊技术(主要用于正极材料破碎设备),收购进展逐步推进。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有利于强化锂电材料整线供应竞争壁垒,提升盈利能力。
内生研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在锂电材料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前身南大紫金)在锂电正极/负极/前驱体产线具备丰富的设备及整线服务经验,已在全国建成500余条生产线。凭借领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服务理念,公司已获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持续开拓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3/47.9/62.3亿元,同比增长182%/63%/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6/5.2亿元,同比增长658%/62%/45%,对应PE分别为27/17/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质押风险;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 |
2022-09-05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张杨 | 买入 | 维持 | 百利科技点评报告:中报业绩大增70%,新增订单/业绩向上拐点逐步显现 | 查看详情 |
百利科技(603959)
投资要点
2022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17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0%
1) 2022 年中报: 2022H1 实现营收 9.5 亿元,同比增长 174%, 归母净利润 0.62亿元,同比增长 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60 亿元,同比增长 70%。 2022Q2单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 6.1/0.3 亿元,同比增长 326%/362%,环比增长83%/1%。 2)盈利能力: 2022H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6.3%/6.6%,较去年同期下降 7.8/4.3 个百分点; 2022Q2 单季度毛利率 、净利率分别为 14.1%/5.3%,同比下降 25.9/0.8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6.4/3.9 个百分点。 3)费用情况: 2022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5.1%/1.8%,分别同比-1.2/-6.6/-3.7pct。 2022Q2 单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0%/3.8%/1.4%,分别同比-2.7/-11.1/-5.0pct,分别环比-0.9/-3.5/-1.2pct。
锂电材料设备+产线整包商,锂电营收占比升至 88%,锂电订单同比增长 33%
公司 2017 年布局新能源业务,为锂电材料企业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锂电专有设备制造,目前是锂电材料整线供应唯一上市公司。 2022年上半年锂电板块实现总承包收入 8.3亿元,同比增长 194%,占上半年总营收的 88%;石化板块实现设计收入 1.1 亿元,同比增长 87%,营收占比约 12%。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 21.4 亿元,其中锂电板块合同 19.9 亿元(占比 93%、同比增长 33%),化工板块工程咨询、设计合同 1.5 亿元(占比 6.9%)。
收购窑炉外轨供应商无锡百擎,促进设备自供率趋势性提升,迎业绩拐点
2022 年 8 月,公司以 120 万元现金对价收购无锡百擎 60%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有望助力公司设备自供率由 40%进一步提升,并增强锂电板块盈利能力。无锡百擎在锂电负极材料工业窑炉外循环线的设计、建造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与杉杉股份、璞泰来、凯金能源、蜂巢能源等锂电材料生产商合作稳定,公司通过并购百擎,拓宽了自主设备品种,双方优势互补共享技术成果及客户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增强了公司设备端的竞争力。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在锂电材料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前身南大紫金)在锂电正极/负极/前驱体产线具备丰富的设备及整线服务经验,已在全国建成 500 余条生产线。凭借领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服务理念,公司已获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持续开拓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29.3/47.9/62.3 亿元,同比增长 182%/63%/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3.6/5.2 亿元,同比增长 658%/62%/45%,对应 PE 分别为 30/19/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股东质押风险;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 |
2022-08-08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张杨 | 买入 | 首次 | 百利科技深度报告:锂电材料整线龙头:设备自供率趋势性提升,迎业绩拐点 | 查看详情 |
百利科技(603959)
投资要点
锂电材料设备+产线整包商,设备自供率提升,即将迎来业绩拐点
公司自2019年全面转型锂电材料设备及产线总包商,目前是锂电材料EPC唯一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0.4/0.3亿元,同比增长-26%/24%,2017-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达15%/-28%,稀缺整厂交付能力叠加设备自供率提升,业绩有望进入高增长阶段。
锂电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未来三年CAGR达52%,国内多为单点设备商
大化工+产业联盟+材料出海趋势推动锂电材料扩产。2022年国内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561亿元,预计2025年达1989亿元,三年CAGR约52%。锂电材料市场多为单点设备商,整线交付厂商极具竞争力。
具备稀缺整厂交付能力,锂电业务营收占比超80%,设备自供率持续提升
2021年公司锂电业务营收占比超80%,锂电设备自供率约40%,拟分别收购苏州兮然、无锡百擎60%股权,补齐正负极材料设备短板,设备自供率逐步提升。2021年公司累计新签订单32.4亿元,其中锂电订单23.4亿元(占比72%)。
合同负债同比大增,彰显在手订单饱满,潜在订单持续落地中
2021年公司合同负债7.5亿元,同比增长567%,彰显在手订单饱满。2022年1-5月,公司锂电新签订单9.8亿元,6月15日与海创尚纬新签13.7亿元的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EPC合同,订单有望较上年取得较大增长。
前瞻布局氢燃料电池材料新业务,从设备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我国氢燃料电池处于商业化导入期,根据公司公告,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将超100万辆,带来质子交换膜需求量约2640万平,市场空间达132亿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已在铜川布局氢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产线,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3/39.7/49.7亿元,同比增长182%/3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8/3.4亿元,同比增长658%/25%/22%,对应PE分别为34/27/22X。公司中长期业绩向上空间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大股东质押风险;2)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3)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