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 上海证券 | 吴婷婷 | 买入 | 维持 | 永茂泰事件点评:投资建设墨西哥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强化海外产能布局,提升盈利能力 | 查看详情 |
永茂泰(605208)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公司7月2日发布公告,为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公司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安徽零部件之全资子公司YONGMAOTAIPTE.LTD.(永茂泰(新加坡)有限公司)、YONGMAOTAIAUTOMOTIVETECHNOLOGYPTE.LTD.(永茂泰(新加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最终以主管部门备案金额为准)建设墨西哥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分析与判断
扩大公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海外产能布局,进一步保障公司客户订单响应及时性,提升盈利能力
本次投资项目将扩大公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海外产能布局,进一步保障公司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客户订单响应的及时性,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盈利能力,符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公司发展战略。
跨国资本持续投资墨西哥汽车零部件产业,墨西哥也成为我国铝合金铸造汽车零部件企业产能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墨西哥东西环海、临近美国、连接南北美洲,政局稳定,法律健全,是拉丁美洲地区人口大国、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和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是世界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工业体系较为完整,是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和第四大汽车零配件出口国,主要向美国出口,汽车工业是墨西哥最大的制造业部门,也是支柱产业之一。墨西哥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投资环境优势,充分展现出对全球投资的吸引力,特别是《美墨加协定》生效后,墨西哥投资前景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坚实的海外客户基础、不断增加的海外市场需求及公司低碳循环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公司产能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公司主要通过压铸、浇铸和机加工等工艺生产铝合金铸造汽车零部件,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已有20多年,主要客户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以及华域三电、联合汽车电子、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华域麦格纳、伊控动力等零部件企业,其中部分大客户为中外合资或者外资企业,配套欧美汽车市场。同时,公司具备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铝危废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等上下游业务,与铝合金铸造汽车零部件业务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低碳循环。坚实的海外客户基础、不断增加的海外市场需求及公司低碳循环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公司产能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贸易保护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在墨西哥设立下属企业并建设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政策变动对公司与欧美客户供应链的不利影响,稳定和巩固公司境外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持续为客户提供各类轻量化产品,满足单车用铝量持续提升趋势下客户不断增长的铝合金铸件需求,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深耕汽车用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多年,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同时积极布局铝合金产品在机器人领域应用,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77、73.29、100.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5%、36.30%、36.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51、2.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10%、40.90%、33.57%。对应EPS分别为0.33、0.46、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40.80、28.96、21.68倍。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
2025-06-25 | 上海证券 | 吴婷婷 | 买入 | 首次 | 永茂泰首次覆盖深度:深耕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积极布局机器人轻量化材料铝、镁合金 | 查看详情 |
永茂泰(605208)
投资摘要
处于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领域第一梯队,深耕汽车用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多年,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
(1)公司处于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领域第一梯队,主要从事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至今从事汽车用再生铝合金业务已有30多年,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已有20多年,同时公司开展废铝回收和铝灰渣资源化利用业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铝危废处置经营资质的企业公司),已形成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低碳循环,现主要有上海、安徽、成都、重庆等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在运行铝合金产能31.3万吨,汽车零部件2,500万件以上,铝危废处置产能3.3万吨。
(2)公司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经营业绩触底反转。2024年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41.00亿元。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21.35%,经营业绩触底反转。2025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高增长,2025Q1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亿元、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89%、42.12%。
机器人轻量化主要用到铝、镁合金,公司积极布局铝、镁合金产品在机器人领域应用
(1)行业:①汽车零部件和人形机器人部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同源性。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正处于行业发展的导入期,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均出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将有力推动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向前发展。汽车与机器人高度同源,整机厂加快机器人布局,海内外科技类公司持续创新,共同助力人形机器人落地。汽车零部件和人形机器人部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同源性,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高效降本和大规模量产能力,汽车产业优秀公司加入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②机器人轻量化是必然趋势。为适应机器人更加轻巧、高效率及操作便捷性等需求,机器人轻量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机器人轻量化途径除了结构设计轻量化外,材料轻量化更为重要。材料轻量化相对于结构轻量化而言,使机器人具有更大的减重潜力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③铝合金、镁合金“受重用”。除了救援救灾等场景对机器人有一定配重要求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机器人外壳材料的重量越轻越好。出于减重需求,未来镁、铝合金可能作为替代材料,让机器人拥有更轻便的本体。
(2)公司:公司从汽车材料和零部件领域转型机器人轻量化材料方向,或将有望受益于机器人轻量化增量。公司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二十多年积累技术、质量、渠道、成本等优势,积极布局铝合金产品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目前已与部分客户同步开发机器人相关铝合金零部件产品;在产品布局方面,今年3月,公司正式成立镁合金事业部,主要从事镁合金材料及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已与多家客户开展镁合金产品的同步设计与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完成试制;2025年,公司将瞄准机器人零部件行业广阔的市场需求,积极参与机器人领域的同步研发,加快机器人客户和产品的拓展,抢占机器人行业发展新机遇,力争成为机器人零部件行业优质供应商。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深耕汽车用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多年,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同时积极布局铝合金产品在机器人领域应用,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77、73.29、100.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5%、36.30%、36.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51、2.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10%、40.90%、33.57%。对应EPS分别为0.33、0.46、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40.06、28.43、21.2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
2022-11-04 | 东方财富证券 | 周旭辉 | 增持 | 首次 | 2022年三季报点评:Q3营收稳步增长,一体化压铸材料潜在新星 | 查看详情 |
永茂泰(605208)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1亿元,同比增长19.32%;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滑61.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滑41.56%。其中2022Q3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6.54%和34.57%;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70.54,环比由负转正,增加0.47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环比分别下滑61.21%和21.47%。
Q3营收稳步增长,利润逐步恢复中。公司2022Q3实现营收10.05亿元,得益于下游汽车客户轻量化需求的提升,营收端同环比继续维持稳健增长的态势。2022Q3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继续大幅下滑,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高价存货铝在逐步消化的原因,然而环比改善已经有所体现,归母净利润环比由负转正,增加0.47亿元。2022Q3毛利率为7.93%,同环比分别减少6.11pct和0.60pct;净利率为1.24%,同环比分别变化-4.07pct和+5.8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8%、2.26%、1.90%、0.47%,同比分别变化-1.68%、-0.55%、+0.57%、-0.01%,环比分别变化+0.06%、-0.56%、-1.14%、-0.08%。
产能快速扩张,一体化压铸材料潜在新星。公司主要产能集中在安徽广德,目前在建有年产16万吨汽车用铝合金项目、10万吨/年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产能正在快速爬坡中。其中年产6万吨铝合金液是为下游汽车零部件客户的新项目做配套,另外10万吨再生铝合金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增长需求和新开拓客户的需求,除主要配套汽车零部件外,还将用于5G通信、逆变器等领域,项目进展顺利。近期,公司与凤阳爱尔思签订关于授权公司使用爱尔思与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非热处理自强化铝硅合金及其制备工艺”专利(ZL201510167760.6)加工和销售JDA系列材料的《合作协议》,该系列材料中JDA1b材料铸态下延伸率12%-15%、抗拉强度260-300Mpa、屈服强度130-150Mpa,可应用于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同时,公司与皮尔博格、大众等下游客户合作研发可用于大型一体化压铸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材料的延伸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技术指标已达到大型一体化压铸要求,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投资建议】
公司在一体化压铸免热材料的生产与研发方面具备一定领先优势,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68/52.43/67.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3.09/4.1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62/13.44/10.01倍,对应EPS分别为0.49/1.22/1.6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一体化压铸行业进展不及预期;
公司免热铝材进展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