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96.87亿 | 总市值:141.59亿 | ||
流通股本:2.91亿 | 总股本:4.25亿 |
南芯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1-22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买入 | 维持 | 拟收购昇生微,扩嵌入式研发/拓产品布局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投资要点 2025年01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的公告。 拟不超过1.6亿收购昇生微,向全球领先的模拟与嵌入式芯片企业迈进。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昇生微100%股权,根据公告披露,昇生微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评估价值1.61亿元为基准,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确定昇生微100%股权的初步交易价款总额为人民币1.60亿元。昇生微通过RISC-V处理器、POWERMCU微控制器芯片及配套的电源管理芯片,为端侧设备提供解决方案,已量产的RISC-V处理器芯片和高可靠性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已经进入知名品牌客户,在可穿戴、消费、工业等场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持续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拓展在工业和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模拟与嵌入式芯片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够丰富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种类,增强对客户需求的覆盖能力,也能够助力公司更好的拓展嵌入式芯片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AI等领域。同时,通过整合昇生微的MCU系统架构、算法和工具链等嵌入式开发技术,能够增强公司在嵌入式领域的技术实力。 增强公司嵌入式能力,在产品、技术、客户等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1)整合嵌入式开发技术,强化公司在嵌入式领域研发。昇生微已形成兼具嵌入式开发和芯片研发能力,是业内稀缺的同时拥有电源管理电路能力和嵌入式MCU设计厂商。截至2025年01月21日,昇生微已获得18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还有4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整合昇生微在MCU芯片设计和开发的技术能力与研发团队,有助于公司深化掌握嵌入式内核,具备自主可控IP和工具,进一步强化硬件、算法、软件等嵌入式领域的技术优势,有利于公司的产品研发。(2)拓宽产品布局,增强公司产品在细分应用领域品牌效应。昇生微拥有POWER-MCU、RISC-VMCU、PMIC芯片共有22个系列200多款料号量产在售,主要客户有小米、荣耀、vivo、华勤、龙旗、Anker等,双方在产品和技术方面高度互补。通过整合昇生微,公司将拥有更为完备的模拟与嵌入式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能力的齐备性和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处理器芯片+模拟芯片+系统软件的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3)客户和供应链端的协同,有助于促进公司经营规模的发展。昇生微产品主要应用于可穿戴、消费、工业等场景,目前已经具备被一线客户认可的大批量供应POWERMCU、RISC-VMCU、PMIC的能力。通过整合昇生微,公司可为现有消费领域的品牌大客户提供更多嵌入式产品,提升公司的经营规模。在供应链端,双方的整合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有助于昇生微提升原材料采购的成本优势,从而促进公司经营发展。 投资建议:根据下游应用复苏节奏,我们调整原有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4.93/31.41/40.83亿元,增速分别为40.0%/26.0%/3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4.36/6.33亿元,增速分别为30.2%/28.2%/45.1%;PE分别为46.0/35.9/24.7。鉴于公司作为电源及电池领域可提供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的稀缺性标的,在电荷泵技术领域架构完善、研发更为前沿,叠加收购后嵌入式领域协同效应,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看好公司未来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收购后业务整合以及协同效应不达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
2025-01-22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买入 | 维持 | 拟收购昇生微,进一步拓展端侧应用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事件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收购对价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6亿元。 投资要点 打造处理器芯片和提供数模搭配多芯片解决方案,服务AI端侧应用。珠海昇生微电子主要提供高可靠性MCU、RISC-VMCU/MPU、POWER管理、BMS电池管理等产品线组合,持续建设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和RISC-V平台化生态,主要应用于家居家电、可穿戴、工业、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整合产品、技术等资源,在嵌入式领域发挥协同效益。南芯科技拟以现金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收购对价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6亿元。收购后,公司将整合昇生微电子在嵌入式芯片设计开发领域的技术能力与研发团队,加强嵌入式芯片的硬件、IP、算法、软件等技术优势,扩充公司在端侧处理器领域的产品品类。 补贴政策落地,进一步刺激换机需求。全国各地将从1月20日开始陆续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最高补贴可达500元,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换机意愿。公司借助有线充电芯片和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如华为、荣耀、OPPO、小米、vivo、传音等知名手机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关系,并积极推进无线充电、屏驱动芯片和锂电保护芯片等产品线在手机领域的导入,提高产品在手机中的单机价值量。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4/5.2/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和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 ||||||
2024-11-14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买入 | 维持 | 新品成长动能强劲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事件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8.99亿元,同比增加57.49%;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加50.82%。 投资要点 电荷泵业务稳定增长,新品成长动能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8.99亿元,同比增加57.49%;其中移动设备收入占比约七成,充电管理产品线业务规模稳定成长,DCDC、开关充电、无线充电芯片业务规模持续提升,BMS、DisplayPower产品线实现了关键突破,成长动能强劲,未来业务规模有望继续快速提升;智慧能源业务中inbox的业务体量较去年明显攀升,POWERQUARK?全集成方案在客户业务中加速渗透;通用产品业务得益于品类不断扩充,在泛消费领域实现了更强劲的业务增长;汽车电子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公司将继续保持在汽车电子方面的投入,围绕车载充电、智能座舱、车身控制、ADAS等领域,不断扩充新品,持续贡献强劲增长动力。 立足产品定义与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2.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76%,公司持续在消费、汽车、工业等领域强化投入,在消费领域,公司持续推动智能设备端到端全链路电源管理芯片业务的协同发展;在汽车领域,积极投入各新产品线丰富产品库,提升单车价值量;在工业及其它前沿领域扩充研发团队强化新品开拓,包括在高压工业电源、AI等领域的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4/5.2/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不及预期;客户验证不及预期。 | ||||||
2024-11-07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李美贤 | 增持 | 维持 | Q3加大研发投入,多领域创新驱动未来增长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l事件 公司在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8.99亿元,同比增长57.49%;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50.82%;毛利率40.86%,同比下降1.34pct。公司在24Q3实现收入6.49亿元,环比增长0.12%,同比增长19.00%;归母净利润0.67亿元,环比下降36.30%,同比下降16.27%;毛利率40.02%,环比略降0.08pct,同比下降3.12pct。 l Q3维持稳健增长,研发费用加大致使利润承压 在模拟芯片行业温和复苏背景下,公司Q3收入和毛利率环比维持稳定。在研发方面,公司Q3单季研发费用1.17亿元,环比增长25.54%,同比大幅增长52.99%,致使单季利润承压。 l公司正积极从手机拓宽到多个下游,不断增加抗风险能力 公司自手机快充芯片起家,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基于电源管理优势,将产品应用从手机单一下游,逐渐拓宽至新领域和新客户:在移动设备领域,有线充电方面,公司推出10W-300W有线充电方案和集成多功能芯片;无线充电产品已通过Qi2.0认证,应用于智能设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逐步渗透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并计划进入智能穿戴和电脑领域;锂电管理芯片已量产。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外知名汽车Tier1和OEM车厂。在智慧能源领域,公司POWERQUARK方案受客户认可,推动业务快速增长。通用类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正加紧进入高压工业电源和AI市场。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4.87、6.18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75、1.14、1.45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6x、30x、24x,维持“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 ||||||
2024-11-04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买入 | 维持 | 24Q3营收稳健增长,多领域布局拓宽增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投资要点 2024年10月30日,南芯科技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4Q3营收稳健增长,高研发投入致利润短期承压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99亿元,同比增长57.49%;其中移动设备收入占比约七成,智慧能源、通用产品、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约三成。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50.82%;扣非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52.9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系公司产品规模的稳步扩大和持续优化创新,同时伴随行业复苏、终端市场需求回暖所致。 24Q3公司实现营收6.49亿元,同比增长19.00%,环比增长0.12%;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减少16.27%,环比减少36.30%;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减少20.64%,环比减少40.67%;毛利率40.02%,同比减少3.1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0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1.17亿元,同比增长52.99%,环比增长25.54%。 产品布局覆盖端到端全链路应用,多领域布局拓宽增长空间 公司产品布局覆盖整个系统的端到端全链路应用,包括供电端的反激控制、同步整流、充电协议通信,设备终端内部的充电协议通信、有线/无线充电管理、电池管理,以及各类DC-DC转换和显示屏电源管理等。业务涵盖移动设备、智慧能源、汽车电子及通用产品四大产品类别。 移动设备:依靠端到端策略的有效执行,公司充电管理产品线业务规模稳定成长,在移动设备业务中稳居主导地位。DCDC、开关充电、无线充电芯片业务规模持续提升,BMS、DisplayPower产品线实现关键突破,成长动能强劲,未来业务规模有望继续快速提升。BMS业务现以锂电保护芯片为主,已进入多个品牌客户;后续还会出货电量计芯片产品,并与锂电保护芯片形成搭配,共同推动BMS业务持续增长。公司AMOLEDPIMC已进入更多手机品牌客户的中高端手机中,未来有望推出在智能穿戴、平板、PC等领域的AMOLEDPIMC产品。 智慧能源:智慧能源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同比提升明显,其中在inbox的业务体量同比明显攀升。顺应适配器小型化、集成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加大力度推动GaN合封方案向更多客户导入。自研的全集成反激方案POWERQUARK?全集成方案能为适配器进一步大幅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转换效率,为客户降低成本,深受客户认可。目前POWERQUARK已在多家头部企业产品中量产,并持续加速渗透。 汽车电子:汽车电子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公司目前重点投入车载充电、智能座舱、车身控制、ADAS领域,主要聚焦智能电源管理、智能驱动芯片等产品类别。智能座舱现已成为智能汽车标配,同时功能也在快速升级。公司已面向智能座舱应用打造了涵盖降压转换器、升降压转换器、高边开关驱动、USB充电芯片、天线LDO、电源管理芯片等在内的一揽子产品,可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轻载降频技术提高转换效率,通过集成展频技术、对称式输入输出引脚和封装等方法降低EMI,满足客户在智能座舱开发中的高转换效率与强抗电磁干扰述求。通用产品:公司通用产品实现较快成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通用产品中的品类不断扩充,在泛消费领域实现更强劲的业务增长。公司在工业及其它前沿领域加大投入,扩充研发团队,强化新品开拓,包括在高压工业电源、AI等领域的布局。 投资建议:鉴于当前市场需求温和复苏,但供给侧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同时公司持续维持高研发投入,我们调整此前对公司的利润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4.93/32.40/41.15亿元,增速分别为40.0%/30.0%/2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5.16/6.60亿元(前值为4.07/5.38/6.98亿元),增速分别为30.2%/51.5%/28.0%;PE分别为42.8/28.2/22.1。鉴于公司作为电源及电池领域可提供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的稀缺性标的,在电荷泵技术领域架构完善、研发更为前沿,且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看好公司未来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持续推荐,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
2024-09-05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买入 | 调高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利润同比高增超预期,电源管理芯片全链路快速发展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事件 南芯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50亿元,同比增长89.28%,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03.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13.18%。 投资要点 电源管理芯片快速发展带动营收利润,期间费用同比增长 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逐步呈现弱复苏态势,行业库存水位触底后回暖,整体经营环境较去年上半年有所好转,叠加公司在智能手机电源管理芯片全链路业务方面的快速发展,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50亿元,同比增长89.28%,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03.86%。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总额同比增加63.20%,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3.50%,主要因公司营业规模扩张,销售人员薪酬总额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44.73%,主要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约5,518.94万元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6.47%,主要因公司营业规模扩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移动设备新品不断更新迭代,手机有线充电芯片行业领先 截至2024年Q1,公司移动设备类收入占比约76.05%,为公司主要业务支柱。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手机有线充电芯片产品,推出的有线充电方案能够覆盖10W-300W的充电功率,集成多功能的有线充电芯片推陈出新,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其余的包括无线充电、BMS、Display方面的电源芯片产品,公司新推出的无线充电模组产品已通过Qi2.0认证,电量计芯片推动进展顺利,预计今年下半年能顺利贡献营收。公司持续推出新品,拓展新客户和新业务机会,并不断更新迭代。 汽车电子快速成长,多项新品拓宽车规布局 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快速成长,产品已进入多家知名汽车Tier1及OEM车厂,国际客户亦有突破。公司新推出支持BC1.2CDP模式和USB Type-C DFP模式的车载USB充电芯片SC81530Q,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和具有电流检测功能的车用单通道/双通道低压降稳压器SC71701Q/SC71702Q系列,专为汽车供电系统设计。公司已推出多款汽车芯片产品,包括车载有线/无线充电管理、eFuse芯片、高边开关、车载驱动芯片、汽车LDO芯片及其他DC-DC芯片等产品,涉及车身控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ADAS等应用领域。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5.48、31.51、39.49亿元,EPS分别为1.09、1.26、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4、22.0、17.5倍。公司移动设备产品丰富,同时积极布局智慧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上调投资评级为“买入”。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4-08-27 | 北京韬联科技 | 白猫 | 靠技术打底,等一个机会,南芯科技抢先量产电荷泵芯片,市占率24%,喜提全球第一 | 查看详情 | ||
南芯科技(688484)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2024年春季预测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实现复苏成长,预测市场规模增长16%,其中美洲、亚太(不含日本)地区复苏动力更强,2025年全球半导体复苏劲头有望持续。 从半导体公司今年上半年成绩来看,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8月11日,共有57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报,其中有14家净利润增幅亮眼,增幅超100%! 今天风云君要介绍的这家公司——南芯科技(688484.SH)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称其是国内少数在细分领域能与国际大厂直接竞争并实现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的公司之一。 那么最朴实的问题来了,实力究竟如何?一起来看。 从老东家辞职创业,成立不到8年上市 南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成长轨迹既朴实又性感。公司创始人叫阮晨杰,是公司实控人也是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从履历来看,公司2023年披露的三位核心技术人员都曾在全球第一大的模拟芯片厂商——TI德州仪器(TXN.O)就职过,担任设计、测试工作。公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领域、储能电源、电动工具等工业领域及车载领域,其中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充电全链路领域是重点,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市场的占比为95%。 | ||||||
2024-08-13 | 西南证券 | 王谋 | 买入 | 维持 | 业绩实现高增,产品矩阵丰满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89.3%;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03.9%。其中单Q2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73.0%;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50.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业绩实现高增,高研发投入保障长线发展。24H1,在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弱复苏、库存水位触底回暖、终端市场需求向好的态势下,公司经营业绩实现高增。1)利润率方面,24H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1.3%/16.4%,分别同比-0.1pp/+1.2pp;2)费用率方面,公司费用端管控效果良好,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5%/8.4%/14.6%,分别同比-1.9pp/+1.9pp/-4.3pp;其中,研发费用为1.8亿元,同比增长46.5%。3)现金流方面,24H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67亿元,同比增长61.9%。 电荷泵市占率第一,电源适配器增长迅速。公司持续完善消费电子领域产品布局,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已覆盖国内多家知名智能手机厂商,在以电荷泵为核心的有线充电管理芯片领域竞争优势显著,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有线充电以外的消费电子领域电源管理芯片全链路产品,在电源适配器方面增长迅速,无线充电、锂电管理、屏幕电源管理等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品矩阵丰满,关注汽车电子业务发展。公司广泛布局包括AC-DC、充电协议、有线/无线充电管理、DC-DC、BMS等产品,报告期内产品在多个终端市场实现突破。1)在移动设备领域,公司推出的有线充电方案能覆盖10W-300W的充电功率,已量产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及收发一体芯片产品,并应用于知名客户的手机、无线充电器等设备中;显示屏电源管理方面,公司渗透率逐步提升,未来将布局智能穿戴、电脑等产品形态;此外,公司已量产的锂电保护芯片面向的客户群体丰富,已用于手机、移动电源、智能穿戴等产品中;新品电量计芯片推动进展顺利,预计24H2有望贡献营收。2)智慧能源领域,公司持续推动GaN合封方案向更多客户导入,报告期内取得较好进展。其中,公司自研的全集成反激方案POWERQUARK能够为适配器在大幅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转换效率,目前正在持续推动导入至更多客户的产品中,未来有望持续带动该领域业务快速成长。3)汽车电子领域,公司持续加大对汽车事业部投入,产品进入多家知名汽车Tier1及OEM车厂。目前产品包括车载有线/无线充电管理、eFuse芯片、高边开关、车载驱动芯片、汽车LDO芯片及其他DC-DC芯片等产品,设计车身控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ADAS等应用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24.6/32.5/4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0/8.2亿元。考虑到产品矩阵丰满、电荷泵产品竞争力较强、汽车电子未来有望带来增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 ||||||
2024-08-12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 | 买入 | 首次 | 24H1业绩持续高增,多领域产品丰富布局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89.28%,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103.86%;单二季度营业收入6.48亿元,同比+72.96%,环比+7.7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50.13%,环比4.03%。 事件点评 下游需求复苏叠加公司产品力提升,公司收入保持同比高增长。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弱复苏,同时公司在手机电源管理芯片的全链路产品矩阵逐渐丰富,上半年收入实现高增长。 研发费用率显著降低,规模效应逐渐体现。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总额3.32亿元,同比增长63.20%,主要因公司营业规模增大,期间费用同步增长,其中管理费用1.05亿元,同比增长144.73%,包括股权支付费用5518.94万元,公司收入增长规模效应逐渐体现,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分别为3.52%、8.41%、14.61%,同比-1.88pct/+1.90pct/-4.27pct。 稳固手机领域领先地位,扩展产品线挖掘新成长动力。公司传统手机充电电源管理芯片,目前已实现10W-300W的全功率段覆盖,拥有高集成度、性价比优势明显等特点,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消费电子领域开发无线充电、显示屏电源管理、锂电保护、电量计芯片等新产品,挖掘消费电子电源管理芯片的新成长点。同时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扩展电源适配器产品,汽车电子领域已推出车载充电、eFuse、高边开关、车载驱动、汽车LDO以及其他DC-DC芯片,多下游持续布局,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24.11/31.61/40.91亿元,净利润3.88/5.33/6.47亿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32.2/23.4/19.3X,考虑公司产品力领先业绩持续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研发和新品渗透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首发限售股解禁的风险。 | ||||||
2024-08-11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增持 | 维持 | 收入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二季度再创历史新高 | 查看详情 |
南芯科技(688484) 核心观点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9%,2Q24收入创季度新高。公司2024上半年实现收入12.50亿元(YoY+89.28%),归母净利润2.05亿元(YoY+103.86%),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YoY+113.18%),毛利率同比下降0.1pct至41.29%。其中2Q24营收6.48亿元(YoY+73%,QoQ+7.7%),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归母净利润1.05亿元(YoY+50%,QoQ+4.0%),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YoY+61%,QoQ+5.9%),毛利率为40.11%(YoY-1.4pct,QoQ-2.5pct)。2024上半年研发费用增长46%至1.83亿元,研发费率下降4.3pct至14.6%;截至2024年中,研发人员数量为440人,相比2023年底增加62人。 移动设备领域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预计电量计芯片下半年贡献收入。在移动设备领域,公司持续推出新品,并不断更新迭代,上半年实现稳定成长。1)有线充电方面,公司产品方案覆盖10W-300W的充电功率,牢牢占据市场领先地位;2)无线充电方面,公司已量产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及收发一体芯片产品,应用于知名客户的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器和其它智能设备中;3)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方面,公司已推出多款应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产品,未来还将布局至智能穿戴、电脑等产品形态;4)在锂电管理芯片方面,公司目前已量产锂电保护芯片,应用于智能手机、移动电源及智能穿戴等产品中,电量计芯片预计今年下半年能顺利贡献营收。 智慧能源领域积极推动GaN合封方案,多款汽车芯片顺利推出。在智慧能源领域,公司顺应电源适配器小型化、集成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持续推动GaN合封方案向更多客户导入,自研的全集成反激方案POWERQUARK能够为适配器大幅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转换效率,正在持续导入至更多客户的产品中。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产品已进入多家汽车Tier1及OEM车厂,国际客户亦有突破,截至2024年中,公司已推出多款汽车芯片产品,包括车载有线/无线充电管理、eFuse芯片、高边开关、车载驱动芯片、汽车LDO芯片及其他DC-DC芯片等,涉及车身控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ADAS等。投资建议: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和应用领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考虑到半导体景气度逐步复苏,以及公司新产品线在移动设备、智慧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顺利导入,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3.91/5.01/6.10亿元(前值为3.55/4.67/5.77亿元),同比增速+50/+28/+22%,对应2024年8月8日股价的PE分别为33/26/21x。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和应用领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验证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