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三季度报告点评:国产质谱技术领先,三季度亏损明显收窄 | 查看详情 |
禾信仪器(688622)
事件:
禾信仪器于近日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5亿(+65.3%),单2023Q3季度实现收入9166.7万元(+120.86%),主要是由于:1、本报告期环境监测领域的招投标流程正常开展,2023年上半年新签单项目、2022年签单正常执行项目及2022年签单延期执行验收项目均在报告期内逐步执行、验收并确认收入,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加;2、公司医疗、实验室等新领域的业务拓展顺利,新业务领域的收入同比有所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499.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650.7万元;单2023Q3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06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566.7万元,2023Q3经营利润亏损明显收窄。
研发维持高水平投入,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助力国产替代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5395.7万(+2.8%)。公司高度重视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可控,自主研制了包括电喷雾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真空紫外单光子、离子探测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在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面,公司持续与国内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逐步实现高端通用零部件研发、生产的自主化、国产化,基本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在产品方面,公司于2022年发布了满足市场大部分用户应用需求的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实现了中国制造三重四极杆从技术创新、核心部件突破、整机产业化的三大阶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公安安全、环境检测、教育科研等领域。公司于2023年5月发布的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7000)成功完成多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验证,实现一批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2023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6亿,业务持续恢复,高端质谱仪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临床质谱、实验室仪器领域的大力开拓,叠加广阔进口替代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4.0/5.5/7.1亿,增速分别为43.6%/35.9%/29.3%;由于质谱领域研发投入大及新产品技术宣传需求,下调归母净利润为-64.5/-31.0/-5.4百万元;EPS为-0.9/-0.4/-0.1元/股,对应PE为-36.9/-76.6/-444.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质谱等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研发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3-09-08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2023半年度报告点评: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助力国产替代 | 查看详情 |
禾信仪器(688622)
事件:
禾信仪器于近日发布 2023 年上半年度报告: 2023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1.6亿(+44.2%),主要是由于: 1、环境监测领域的招投标流程正常开展, 2023年上半年新签单项目、 2022 年签单正常执行项目及 2022 年签单延期执行验收项目均在 2023 上半年逐步执行、验收并确认收入,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加; 2、公司医疗、实验室等新领域的业务拓展顺利,新业务领域的收入同比有所增加。2023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3431.5 万元,主要是由于 2023上半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和公司销售回款和政府补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延后,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和其他收益减少。 2023 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4084.1 万元。分季度看, 2023Q2 实现收入 1.0 亿(+57.0%),归母净利润亏损 1795.3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1817.3 万元。
研发维持高水平投入, 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助力国产替代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2023H1 研发投入 3722.1 万(+19.2%)。 高度重视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可控,自主研制了包括电喷雾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真空紫外单光子、离子探测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在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面,公司持续与国内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逐步实现高端通用零部件研发、生产的自主化、国产化,基本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在产品方面,公司于 2022 年发布了满足市场大部分用户应用需求的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实现了中国制造三重四极杆从技术创新、核心部件突破、整机产业化的三大阶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公安安全、环境检测、教育科研等领域。公司于 2023 年 5 月发布的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 7000)成功完成多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验证,实现一批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 2023 年上半年新签订单 1.6 亿,业务持续恢复,高端质谱仪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临床质谱、实验室仪器领域的大力开拓,叠加广阔进口替代空间,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 4.0/5.5/7.1 亿,增速分别为 43.6%/35.9%/29.3%;归母净利润为-43.8/-14.3/20.7 百万元; EPS 为-0.6/-0.2/0.3 元/股,对应 PE 为-52.0/-159.3/110.1。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质谱等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研发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3-06-13 | 东方证券 | 邢立力,韩冰 | 增持 | 首次 | 国产质谱仪小巨人 | 查看详情 |
禾信仪器(688622)
核心观点
公司专注质谱技术19载,成为国内质谱仪龙头公司:质谱仪的研发壁垒较高,公司自04年成立以来在以创始人周振博士为代表的研发管理团队带领下,多次牵头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计划,通过19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质谱仪进样系统,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源等众多核心技术。目前主要产品包括SPAMS系列、SPIMS系列、其他自制仪器和外购仪器及组件等,主要技术服务包括数据分析服务和技术运维服务。
质谱仪技术壁垒高,进口替代趋势明显:质谱仪具备高分辨率、高通量、高灵敏性与高准确度的特性,被称为“终极检测手段”。质谱分析技术作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在环境监测,生命健康,临床医学,工业过程监测,食品安全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2022年中国质谱仪市场约172亿元。但国内质谱仪技术相较国际先进产品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质谱仪市场被以赛默飞、岛津、丹纳赫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公司垄断。随着国内质谱技术发展以及政府政策支持,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统计,质谱仪国内进口依赖度由2017年的84.47%下降到2022年的70.93%。
深耕飞行时间质谱技术,QTOF研发开拓医疗赛道:公司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质谱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坚持正向研发,深耕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本土化服务优势明显,服务价格较低,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从产品应用看,公司长期深耕环境监测领域,主要产品在多次的技术认定结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以环境监测领域技术积累为起点,向多领域拓展,2023年5月26日公司发布国产首台LC-QTOF仪器,未来有望在生命医疗领域广泛运用,成为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每股收益为0.23、1.09、1.74元,由于公司在技术上拥有深厚的壁垒,未来下游领域拓展性强,参照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溢价,给予公司2024年32倍的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4.88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费用率变动风险,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国内质谱仪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高端零部件供应链风险,政府补贴减少,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
2023-05-10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首次 | 首次覆盖报告:质谱“小巨人”,三重四级杆技术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禾信仪器(688622)
新冠疫情干扰业绩短期波动,总体营收增长稳健
禾信仪器长期专业从事质谱仪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是国内唯一一家以“质谱分析技术”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企业。过去公司业绩增长迅速,2018-2021年营收由1.25亿增长到4.64亿,期间CAGR为54.79%;归母净利润由0.20亿增长至0.79亿,CAGR为57.68%。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出现波动,随着疫情风险不断出清,有望重回增长快车道。
国内质谱仪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质谱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临床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及激素检测、微生物鉴定等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食品领域检测范围和标准不断提高,为上游检测仪器市场需求提供强大支撑。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0年我国质谱仪进口品牌市占率仍高达74%,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环境监测技术已为市场认可,医疗、食品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主要产品SPAMS系列和SPIMS系列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城市得到广泛应用,预期环境监测业务将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禾信仪器实现医疗仪器及耗材收入1453.46万元,已布局由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全自动核酸质谱检测系统、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系统构成的临床质谱综合解决方案,其中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已经在医院销售。在食品安全领域,公司已推出多款应用产品,将进一步加速相应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环境监测业务在政策支持下将保持稳健增长,公司高端质谱仪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临床质谱、实验室仪器领域的大力开拓,叠加广阔进口替代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4.66/6.14/7.75亿,增速分别为66.18%/31.87%/26.16%;归母净利润为-9.43/30.29/81.51百万元,增速分别为85.10%/421.07%/169.14%;EPS为-0.13/0.43/1.16元/股,对应PE为-267.96X/83.46X/31.0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质谱等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2-04-26 | 华西证券 | 俞能飞,曾雪菲 | 增持 | 调高 | 医疗仪器实现销售,环境监测维持增长 | 查看详情 |
禾信仪器(688622)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同比+48.66%;实现归母净利润7857.47万元,同比+13.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33万元,同比-14.29%。
分析判断:
环境监测领域稳健发展,水质监测取得市场认可
公司收入高度聚焦于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中的PM2.5、VOCs和O3监测。2018-2020年环境监测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95%、96%和95%,包括仪器销售、数据分析和技术运维,核心产品为SPA和SPI系列仪器。2021年,根据公司披露的主营业务情况,估计环境监测领域的营收贡献为89%,公司对环境监测业务的依赖度有所下降,但仍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除大气检测外,公司开始向水质、土壤监测领域拓展,推进GCMS1000、GCMS2000、GGT-0620、DT-100的产业化应用。2021年公司在水质监测领域获得一定市场认可度。
环境监测领域包括环保在线监测仪器2.89亿元(同比+45%)、数据分析服务9848万元(同比+11%)、技术运维服务2708万元(同比+59%)。从仪器品种来看,去年贡献公司40%营收的VOCs监测仪器SPI系列,今年的销量为52台,同比-20%;同样用于VOCs监测的AC-GCMS销量为31台,同比+138%,两者综合看大气监测中最重要的VOCs监测领域总体有小幅上升。
医疗健康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仪器销售
从SDI报告中对质谱仪应用领域的统计,生物医学领域(包括制药、医疗、生物科技及部分相关学术研究)是质谱最大的应用领域,约占总体的40%-50%,也是国外主要仪器企业所聚焦的方向。在该领域,公司已推出全自动微生物检测质谱仪,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并积极进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的研发。2021年,公司在医疗仪器及耗材实现675.6万元的营收,有望打开第二增长点。
多方因素导致公司扣非利润率下降
1)毛利率降幅较大。公司在最主要的环境监测领域毛利率都有较大幅的下降,其中环境监测领域同比-12.58pct、数据分析服务同比-11.51pct、技术运维服务同比-18.47pct,主要是因为公司总包项目增加导致毛利率降低。另外,公司在新产品上因拓展市场等原因毛利率较低,如医疗仪器及耗材的毛利率仅有23.16%,大幅低于环保在线监测仪器的49%。
2)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026.6万元,同比+90%,导致公司扣非净利润大幅低于归母净利润。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22-23年公司营收6.21/8.63亿元的预测至6.48/9.02亿元,增加24年营收预测12.74亿元;下调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1.26/1.79亿元的预测至1.03/1.37亿元,增加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86亿元;下调22-23年EPS1.80/2.55元的预测至1.47/1.95元,增加24年EPS预测2.66元。对应2022年4月26日25.42元/股收盘价,22-24年PE分别为17/13/10倍。考虑到公司估值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我们将公司对应的评级调整为“增持”。
风险提示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利润依赖政府补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