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393.27亿 | 总市值:397.27亿 | ||
流通股本:7.83亿 | 总股本:7.91亿 |
中控技术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12-26 | 国金证券 | 孟灿 | 买入 | 维持 | 新疆煤化工项目新突破,“4+1”工业AI产品体系夯实业务基石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自研PLC产品已落地石化、油气、轨交等多行业标杆项目。近日,公司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注汽过热锅炉控制系统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将自主研发的PLC产品——G5Pro控制系统应用于新疆油田实际生产中。G5Pro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冗余、中大型、高性能、高可靠的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2024年6月,公司以第一名成绩中标中国寰球工程PLC自动化控制系统框架协议集中采购项目。2023年8月,公司PLC产品参与到亚运村综合管廊示范段项目。2022年11月,公司为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提供的PLC控制系统正式投运。2021年9月,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BAS系统,全线首次采用公司PLC产品。 工业数据是工业AI的基石,打造“4+1”工业AI产品体系。今年6月,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目前已与数十家客户签约合作。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结合了大量行业知识和工业数据基础,实现了工业现场在线实时优化与闭环控制,能够解决工业应用分散、数据应用碎片化等难题。工业数据是工业AI的基石,公司推出以运行数据基座、设备数据基座、质量数据基座和模拟数据基座为支撑的“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的核心产品体系。 我们认为,公司自研PLC产品不断取得标杆项目的国产化突破,有望为公司在传统优势品类DCS以外开辟新的增长点。另据投资新疆微信公众号,2025-2030年,新疆煤化工产业将进入投资高峰期,潜在煤化工项目投资总额或达4,916亿元,新疆煤化工未来几年的项目开工有望带动相关产品采购。“4+1”工业AI产品体系的提出则有助于推动公司TPT工业时序大模型的优化迭代,夯实公司工业自动化领军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8/111.3/12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4.5/16.9亿元,EPS分别为1.52/1.83/2.14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33.3/27.6/2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行业拓展节奏不及预期;海外标杆客户开拓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特定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支出增速回落的风险。 | ||||||
2024-12-16 | 国信证券 | 熊莉,库宏垚 | 增持 | 维持 | 携手广东石化共建“1+2+N”智能工厂,工业智能化持续突破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事项: 近期,中控技术参与建设的广东石化智能工厂成功通过了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四级评估认证,这是国内制造企业的最高等级认证,标志着广东石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中,中控技术以“1+2+N”智能工厂新架构为支撑,采用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帮助广东石化在实现智能工厂的少人化、无人化运行上迈出关键一步。 国信计算机观点:1)公司携手广东石化共建“1+2+N”智能工厂,且广东石化获评CMMM四级认证在工业智能化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充分证明公司在智能制造的领军地位,以及下游工业智能转型的持续需求;2)在“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基础上,公司在2024年开始推动PlantMembership会员订阅制转型,工业软件订阅制在降低软件使用门槛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企业用户粘性,公司商业模式将持续优化;3)公司发布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持续斩获沙特阿美总部智能机器人订单,同时重要参股子公司发布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NAVIAI”,持续加大“AI+机器人”生态布局。4)一些列工业智能软硬件生态布局验证公司迈上新成长台阶,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98.01/114.58/135.24亿元,归母净利润11.99/14.36/17.40亿元,对应当前PE为33/27/2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中控技术与广东石化共建“1+2+N”智能工厂,广东石化获评CMMM四级认证 广东石化项目意义重大。广东石化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炼化项目,广东石化项目建设达到预计生产20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260万吨/年芳烃、60万吨/年ABS的庞大规模,并将配套建设动力中心、储运、30万吨原油码头和10万吨产品码头。该项目对于我国炼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CMMM四级评估认证,标志着广东石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水平和杰出能力得到权威认可。广东石化向全面建成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目标持续发力,目前已累计加工原油突破3000万吨,正成为粤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成品油和化工产品供应基地。 中控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能力,“1+2+N”智能工厂再立典型标杆。中控技术作为工业智能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工业软件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通过提供“1+2+N”智能工厂架构,为广东石化量身打造了“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技术架构,为其构建统一的数字底座,打通工厂业务数据和生产数据,帮助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协同优化。同时采用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确保控制系统与各类工业软件无缝集成,工业数据与应用充分融合,为广东石化项目各专业人员赋能,实现控制、优化、管理一体化。 该项目刷新石化产业核心控制系统国产化的多项纪录。中控在该项目实现了核心控制系统的全面国产化,包括17万余I/O点、2165面机柜、1210个控制台、277对控制器、13924块I/O卡件以及178台服务器等,实现了工业装置的高效安全自主运行,构建了生产管控协同、智能运行的全新模式,达成了装置有效自控率接近100%、操作频次降低95%以上、日报警平均数量减少80%、操作频次下降95%、装置平稳率达99%的价值目标。 新产品UCS和TPT快速应用落地,全面推动软件会员订阅制转型 公司推出两款颠覆性新品——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公司在2024年推出UCS(Universal Control System)架构,是基于通用控制系统技术架构推出的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首款产品名为Nyx。Nyx产品主要构成包括控制数据中心、全光确定性工业网络及APL智能设备,具有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等典型技术特征。UCS颠覆了应用近50年的传统DCS技术架构让成百上千台的控制机柜消失;可节省90%的机柜空间,80%的线缆成本,50%的改造周期;深度融合AI,实现了灵活的按需定义控制、客户知识资产永续。TPT基于生成式的AI算法框架,以及不同行业海量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等融合训练而成,结合了大量行业知识和工业数据基础,能够解决工业应用分散、数据应用碎片化等难题。TPT学习了工业装置运行的通用规律,大幅提升建模效率,已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相较于传统控制,TPT能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 两大产品均已快速应用落地。在近期金塘新材料项目中,全厂将部署高达36万点I/O的DCS系统、1.5万点的SIS系统以及1万点的GDS系统,同时中控技术通用控制系统UCS产品Nyx、SmartEIO、百万点实时数据库和热值分析等一批占据行业前沿的新产品、新技术也将在该项目上得到大规模应用。新产品应用可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大幅降低,将为金塘新材料项目带来显著的生产和运营效益。TPT也已在多个工业场景中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如在某化工集团氯碱厂实现了全工艺参数异常预测预警,大幅提高了人效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公司积极推动软件订阅制转型,有望大幅提升软件应用普及率。公司在2024年开始推行工业软件的订阅制的会员模式,这是公司在客户服务模式上的重大创新。公司已成熟开发了百余款智能工厂软件,打造了一整套完善的收费体系,向不同需求量级的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会员权益,收取相应的年费。通过将软件从传统的一次性买断模式,调整为可持续的高性价比的订阅模式,将有助于更多企业尝试选用工业软件提升生产、制造、管理效率。订阅制在降低工业软件使用门槛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企业用户粘性,公司商业模式将持续优化。 工业软件订阅制转型已经初见成效。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首个采纳中控技术会员订阅制模式的企业,公司充分利用会员订阅制模式,实现企业运营软件的全方位覆盖:以SAP ERP、生产执行管理系统为核心,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SRM(供应链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业务管理平台为基座,打造智能化卓越运营平台。2024年6月,公司与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订首个订阅制百万至尊会员,这也标志着公司订阅制会员模式的正式落地。“1+2+N”智能工厂新架构+PlantMembership会员订阅制,已经成为中控推动工业智能制造全面转型的核心抓手。 深度布局机器人领域,重要参股子公司发布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NAVIAI” 公司发布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持续斩获沙特阿美总部智能机器人订单。基于公司30年行业经验积累,以及3万家海内外客户需求洞察,公司于今年9月发布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打造机器人产品及软硬件平台,以解决流程工业中多种复杂问题。该解决方案实现三大技术创新:基于多机器人复杂任务的多机协同控制平台、基于AI技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建模、覆盖“PA+BA”的全域综合调度管理与决策功能。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从多维度实现了基于“AI+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工厂运维。目前该方案已在氯碱电解槽巡检、皮带通廊、化工厂电力间、成品包装、厂内物流、仓储自动化等多个细分领域落地应用。在24年年初,公司获得沙特阿美Central Warehouse的AMR智能机器人项目大单,这是继公司与沙特阿美在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达成合作后,双方在机器人领域的又一次紧密合作。机器人作为公司重要创新业务之一,全球顶级客户的持续高度认可将助力其快速发展。 重要参股子公司推出人形机器人,已具备多种应用场景。中控技术作为单一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今年已经推出了两代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在上半年发布1号后,快速迭代研发推出的“NAVIAI”无论在外观上还是技术细节上都有新变化和新突破。“领航者2号NAVIAI”身高、体重由之前领航者1号的1.5米、50千克分别提高到1.65米、60千克,AI算力达到275Tops,即拥有每秒275万亿次的运算能力。透过产品参数可以看到,通过高精度轻量化仿人,NAVIAI单臂负载达5公斤,负载自重比>0.75,操作精度≤0.1mm,其中多自由度灵巧手有15个手指关节,6个主动自由度,指尖力10N,单手重量600g,关节速度150度/秒。“领航者2号NAVIAI”还能够适应多种地面,达到拟人化全身协调运动,最快速度≥6km/h,支持支持物品搬运、物品抓放、伺服插孔等作业能力,可持续作业2个小时。目前“领航者2号NAVIAI”在高精装配、安防巡逻、智能陪伴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相比1号进步显著。 公司持续加大“AI+机器人”生态布局。公司积极孵化机器人产业,构建人形机器人及其衍生智能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产业生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工业、港口、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此次“领航者2号NAVIAI”的推出将显著加速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用,释放巨大市场价值。目前中控技术在“AI+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成果不断,成功获得了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用户的订单。机器人已经成为公司工业智能化布局的重要一环,将赋能全球流程工业开启智能化新纪元。 投资建议:公司“1+2+N”智能工厂持续落地,下游智能制造转型加快将推动公司持续成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98.01/114.58/135.24亿元,归母净利润11.99/14.36/17.40亿元,对应当前PE为33/27/2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IT支出下降;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
2024-12-16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王紫敬,周尔双,王世杰 | 买入 | 维持 | 中标部署DCS刷新规模高度,“1+4”AiPlant新产品场景落地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2024年12月13日,中控技术成功中标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金塘新材料项目(简称“金塘新材料项目”)全厂控制系统框架项目,并在中控科技园举办开工会。 投资要点 刷新流程企业控制系统应用规模,彰显中控技术产品实力:在全厂控制系统的建设中,金塘新材料项目对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安全仪表系统SIS、气体检测系统GDS等关键产品提出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在本项目中,中控技术的OMC系统I/O预计达36万点,刷新了流程企业控制系统应用规模的新高度。 项目部署新推出的UCS产品Nyx:部署应用中控技术最新推出的通用控制系统UCS产品Nyx。Nyx通过“云-网-端”的极简架构,实现了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的设计理念。这一创新不仅颠覆了传统DCS的技术架构,更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可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大幅降低,将为金塘新材料项目带来显著的生产和运营效益。 新产品部署,公司“1+4”AiPlant场景落地:公司构建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4大数据基座包括设备基座(PRIDE)、运行基座(OMC)、质量基座(Q-Lab)和模拟基座(APEX),叠加基于工业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引擎(TPT),构建AI+数据核心竞争力。本次项目,公司的OMC、Nyx、实时数据库和热值分析等一批占据行业前沿的新产品、新技术在该项目上得到大规模应用,是公司“1+4”AiPlant场景的重大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近年来持续推出UCS、Nyx等新产品,本次中标项目控制系统应用规模大,采用了Nyx、实时数据库等新产品。是公司“1+4”AiPlant场景的重要落地。基于此,我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3.52/16.37/20.0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实际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2024-10-31 | 山西证券 | 方闻千 | 买入 | 维持 | 收入增长短期承压,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描述 10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3.37亿元,同比增长11.58%;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3.36%,实现扣非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15.09%。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85亿元,同比增2.30%;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9.52%,实现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25.81%。 事件点评 三季度收入增长承压,控费效果持续显著。2024年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速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剥离了部分附加值低但前期投入较大的业务,而随着战略转型持续推进,叠加工业领域设备更 新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公司未来收入增速有望回升。在利润端,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变革,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06、1.16、0.40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税后GDR资金汇兑损失金额为0.20亿元,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32.02%,实现扣非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55.60%。 快速拓展新业务领域,持续突破海外市场。1)今年以来,公司快速开拓机器人、风光制氢、智慧实验室、智慧煤矿、智慧园区、白酒等新业务领域,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各新赛道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公司通过联手山西金能段王煤业和鹏飞集团打造行业标杆应用,实现智慧煤矿业务0到1的突破;同时,公司机器人业务实现了高起点发展,成功获得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客户订单;2)在海外市场,一方面,公司与现有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化,今年10月,公司旗下子公司中控沙特与沙特阿美正式签订RTUSecure的百万美元订单,标志着公司与沙特阿美的合作 延伸到工业信息安全产品领域;另一方面,公司持续突破新客户,今年8月,公司中标了恒源(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的监控系统改造项目,该项目将部署公司最先进的移动四足机器人设备,也标志着公司机器人设备将首次在东南亚成功落地应用。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制造领军者,快速开拓海外市场,有望带来业绩的持续增长。考虑到战略转型对公司中短期业绩的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48\1.76\2.07,对应公司10月30日收盘价47.75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32.22\27.14\23.05,维持“买入-A”评级。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经营风险。 | ||||||
2024-10-29 | 华安证券 | 金荣,王奇珏 | 买入 | 维持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主要观点: 事件概况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11.6%;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3.4%;扣非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15.1%。 前三季度税后GDR资金汇兑损失金额为2005万元,若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长32.0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增长55.6%。 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9.5%;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5.8%。 费用率持续优化,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1)前三季度毛利率32.85%,较上年同期微升0.1个百分点。 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2%、4.5%、10.6%,合计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3)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出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7.5亿元大幅改善。 工信部发文,国产工业软件有望提速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有望受益于该政策的推广与落地,进一步推动公司成长。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把握行业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有望带来业绩的持续成长;同时国内业务受益于工业软件更新换代政策。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96.7/116.9/140.5亿元(前值2024-2026年为105.4/127.4/153.2亿元),同比增长12.2%/20.9%/20.2%(前值2024-2026年为22.3%/20.8%/20.3%);归母净利润12.9/15.8/19.2亿元(前值2024-2026年为13.5/16.3/19.7亿元),同比增长 17.0%/22.6%/21.6%(前值2024-2026年为22.3%/20.7%/21.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研发突破不及预期;3)市场拓展不及预期;4)海外业务政策风险。 | ||||||
2024-10-24 | 中国银河 | 吴砚靖,李璐昕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收入增速放缓,费用管控合理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7亿元(+11.58%),归母净利润7.17亿元(+3.36%),扣非净利润6.55亿元(+15.09%)。2024Q3实现营业收入20.85亿元(+2.30%),归母净利润2.00亿元(+9.52%),扣非净利润1.83亿元(+25.81%)。 公司收入增速放缓,剔除汇兑收益影响后归母净利润高增长,费用管控合理:收入方面,公司Q3收入增速为2.30%,相较于Q1(+20.25%)、Q2(+14.49)增速放缓。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税后GDR资金汇兑损失金额为2005.15万元,若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02%;归母扣非净利润为6.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60%。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2.85%,较去年同期增长-0.1pct。费用方面,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8.23%/4.54%/10.63%,同比-1.06pct/-1.17pct/-0.40pct,费用管控合理。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中,未来可期:报告期内,公司工业信息安全自主产品RTUSecure中标沙特阿美重要项目。RTUSecure是中控技术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防御远程终端单元(RTU)装置遭受未授权访问和物理入侵的产品,旨在解决工业控制系统日益成为信息安全威胁的显著目标问题。此外,公司成功中标了恒源(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HengyuanRefiningCompanyBerhad,简称“HRC”)的监控系统改造项目。该项目的特点包括统一监控平台、先进的设计原则、尖端技术应用和强化的数据管理。通过集成各类品牌摄像头及多样信号类型至单一平台,实现全面、高效的集中管理。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97.10/118.61/148.69亿元,同比增长12.64%、22.16%、25.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4/15.92/20.32亿元,同比增长15.65%、24.93%、27.69%;EPS分别为1.61/2.02/2.5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30.11/24.10/18.8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石化与化工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跨行业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4-10-24 | 国信证券 | 熊莉,库宏垚 | 增持 | 维持 | Q3收入增速放缓,海外市场再中大单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核心观点 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剔除汇兑损益利润保持较高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63.37亿元(+11.58%),归母净利润7.17亿元(+3.36%),扣非归母净利润6.55亿元(+15.09%)。单Q3来看,公司收入20.85亿元(+2.30%),归母净利润2.00亿元(+9.52%),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25.81%)。前三季度,税后GDR资金汇兑损失金额为2005.15万元,若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7亿元(+32.02%),扣非归母净利润6.75亿元(+55.60%)。 费用控制较好,合同负债有所下降。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2.85%,同比略有提升。销售、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1%、11.15%;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6%,均低于收入增速。公司收现有所下降,但净现金流回升,主要系购买商品等支付现金下降较多。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仍然在下降。 政策持续发力,工业软件和设备更新有望带动新增长。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通知,明确提出工业软件领域设备更新目标:围绕石油、化工、航空、船舶、钢铁、汽车、医药、轨道交通等关系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推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涵盖PLC和DCS生产制造系统等。目标到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该政策有助于公司国内更新需求释放。 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沙特阿美再中大单。近期,子公司中控沙特公司与沙特阿美在工业信息安全方面展开重要合作,双方正式签订RTU Secure百万美元规模订单。RTU Secure在沙特阿美核心装置上的原型测试和现场部署,将助力加强沙特阿美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措施,特别是针对远程和恶劣油田环境中先进的安全协议需求。公司已经与沙特阿美进展了多项业务合作,从工业软件逐步进入客户核心业务场景,上半年海外订单保持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IT支出下降;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由于三季度收入增长放缓,下修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98.01/114.58/135.24亿元,增速分别为14%/17%/18%,归母净利润由12.71/15.60/19.53亿元,下修为11.99/14.36/17.40亿元,对应当前PE为32/27/22倍。考虑到当前设备更新及工业软件政策持续推进,公司受益明显,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4-10-23 | 国金证券 | 孟灿 | 买入 | 收入增速回落,剔除汇兑影响归母利润增速良好,减员降费效果显著 | 查看详情 | |
中控技术(688777) 2024年10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收入&利润端-收入增速回落,剔除汇兑影响归母利润增速良好。1)收入端:24Q1-3实现营业收入63.37亿元,yoy+11.58%;24Q3实现营业收入20.85亿元,yoy+2.3%。2)利润端:24Q1-3实现归母净利7.17亿元,yoy+3.36%;24Q3实现归母净利2.00亿元,yoy+9.52%。3)利润率:24Q1-3综合毛利率为32.9%,yoy+0.1pct;24Q1-3归母净利率为11.31%,yoy-0.90pct。4)考核目标:公司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披露业绩考核,对应24/25/26年净利润(剔除汇兑损益、本次及其它员工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0%/16.7%/14.3%。若剔除GDR资金汇兑影响24Q1-3实现归母净利7.37亿元,yoy+32.02%,若保持前三季度趋势,则全年高于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归母扣非为6.75亿元,yoy+55.60%;24Q1-3税后GDR资金汇兑损失为2,005.15万元。 费用端-减员降费效果显著,研发投入小幅增长。1)三费率显著优化:24Q1-3销售费率8.2%,yoy-1.1pcts;管理费率4.5%,yoy-1.2pcts;研发费率10.6%,yoy-0.4pct;24Q1-3研发费用yoy+7.6%。2)人员总数下降:1H24人员总数5,808人,环比23FY-665人;1H24研发人员2,242人,环比23FY+23人。 海外拓展-中标沙特阿美百万美元订单。近期,公司旗下子公司中控沙特公司与沙特阿美在工业信息安全方面展开重要合作,双方正式签订RTU Secure百万美元规模订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0/111.8/13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5.5/18.2亿元,EPS分别为1.58/1.97/2.30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7.2/21.9/18.7倍。 风险提示 国内行业拓展节奏不及预期;海外标杆客户开拓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特定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支出增速回落的风险。 | ||||||
2024-08-27 | 山西证券 | 方闻千 | 买入 | 首次 | 海外市场及优势行业拉动公司收入高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事件描述 8月19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其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扣非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11.41%。24Q2公司实现收入25.14亿元,同比增长14.49%,环比增长44.59%;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减少11.26%,环比增长155.25%,实现扣非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减少0.80%,环比增长198.28%。 事件点评 石化和化工等优势行业上半年保持高速增长。分产品看,受益于国家推进控制系统设备更新,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相关产品整体景气度较好,2024上半年公司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仪表)实现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17.65%,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软件+其他)实现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3.23%,仪器仪表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72.18%。分行业看,公司优势行业石化和化工的需求持续增长,2024上半年石化和化工行业收入分别增长26.95%和26.03%,同时公司深挖油气、白酒等重点新兴行业的结构性需求增长机会,2024上半年油气和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分别增长117.32%和29.23%。同时,随着公司持续建设数字化运营能力,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降低1.20%、1.12%、0.72%,2024上半年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49.80%。 全球本地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海外市场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2024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3.43亿元,同比增长188.2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8.11%,海外业务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公司当前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美洲、日本等地区,目前海外团队已有近300人,并在 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了6家子公司,公司的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2024上半年,公司新签海外合同5亿元,同比增长63.82%,公司与沙特阿美Aramco、德国巴斯夫BASF、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泰国Indorama、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日益深化,成功中标Pertamina的液化天然气(LNG)罐区储罐项目并获得沙特阿美CentralWarehouse的AMR智能机器人项目。 2024年6月公司重磅发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产品Nyx和流程工业首款时序大模型TPT。其中,Nyx采用公司在全球率先提出的“云-网-端”极简网络架构,可大幅降低成本,包括机柜室空间减少90%、线缆成本下降80%,并缩短50%的建设周期,同时,Nyx融合AI技术,提供组态自动生成、AI融合PID等功能,实现数据预测和自适应控制。目前,Nyx已开启大规模应用。TPT将模拟和预测能力融于一体,同时具备跨装置和高可靠的特点,目前公司基于TPT打造的工业应用已经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相较于传统控制,TPT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制造领军者,快速开拓海外市场,有望带来业绩的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64\2.04\2.52,对应公司8月23日收盘价38.56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3.46\18.90\15.3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公司研发方向为“面向流程工业的工业3.0+4.0”智 能制造解决方案,需要软硬件并行开发,具备较高的研发难度,若公司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迭代可能无法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将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
2024-08-26 | 中原证券 | 唐月 | 买入 | 维持 | 半年报分析:海外收入实现高增长,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 查看详情 |
中控技术(688777)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9.76PCT,受到经济总体状况的影响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5.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公司扣非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11.41%。 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后,公司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49.80%。下半年来看,由于GDR资金汇兑损益在2023Q3、Q4对业绩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我们判断Q3、Q4公司从财务报表净利润层面就能看到盈利能力的改善。 分项收入来看,上半年公司仪器仪表业务增长72.18%,油气行业增长了117.32%,海外业务收入3.43亿,同比大幅增长188.32%,同时海外合同额5亿,同比增长63.82%。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33.23%,较上年提升了0.76PCT,同时还在6月剥离了集成子公司,下半年收入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20、1.12、0.72PCT,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数量下滑了12%,将进一步缓解后续的费用压力。 新产品发布方面,2024年6月公司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领域首款AI大模型产品TPT,公司入股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8月又发布了首个具有精确技能作业能力的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NAVIAI”。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预计24-26年公司EPS分别为1.70元、2.24元、2.85元,按8月23日收盘价38.56元计算,对应PE为22.72倍、17.18倍、13.54倍。 风险提示:经济形势对下游客户信息化进度的影响;国际形势对海外业务推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