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东华能源(002221) - 公司资料

东华能源

(002221)

  

流通市值:146.82亿  总市值:158.40亿
流通股本:14.61亿   总股本:15.76亿

东华能源(00222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8年02月22日
注册地址 张家港保税区石化交易大厦1716-2室
注册资本(万元) 15761277670000
法人代表 周一峰
董事会秘书 陈文辛
公司简介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古都南京,2008年于深交所上市(SZ002221),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综合服务商。公司以烷烃资源为核心,构建了“进口—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的全产业链生态,业务涵盖液化石油气(LPG)国际贸易、聚丙烯高性能材料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碳纤维制造、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并依托公司自有船舶,提供物流服务。作为中国LPG领域的领军企业,东华能源拥有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多家国际能源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新加坡和国内三大基地(宁波、茂名、张家港)进行布局。新加坡公司主营液化石油气LPG等能源类产品和聚烯烃等化工产品的国际贸易,以保障集团原料供应安全为使命,以争取液化气市场国际影响力和定价权为不变的初心,东华新加坡团队与国内团队紧密配合,灵活运用现货、纸货、船舶、洞库、及金融资源,五位一体,在创造市场运作利润的同时,通过资源调配、船货配合、纸货对冲等方式,全力降低工厂采购和运营成本,为集团在产业竞争中创造了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国内三大基地具备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技术装备,公司PDH产能及PP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将LPG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日用品、包装、医疗等领域,销往华南、华东等地及出口。三大基地拥有稀缺的港口和储罐资源,特别是宁波和茂名基地,具备深水码头优势,船运条件优越。同时,这些基地临近产业经济发达地区,物流成本较低,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由东华能源进行托管的马森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森能源”)是全球领先的液化石油气(LPG)实货与纸货交易商,业务涵盖LPG的国际贸易、国内分销、物流、仓储,以及国际和国内的期货交易等业务,在新加坡拥有国际一流的经营团队,通过长约、现货、期货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LPG年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船队规模居全球前五,具有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公司还在宁波、茂名建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大型储罐群,库容世界领先。公司船队及三大基地库容共计约500万立方米,显著提升中国在全球LPG定价领域的话语权。聚烯堂,东华能源旗下的聚烯烃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依托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云仓平台、智慧园区、产业金融、大数据系统等,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制造产业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东华能源与山东大学朱波教授团队共建研究院,攻关碳纤维低成本制造及碳纤维多领域创新应用研究,打造PDH→AN→PAN聚合→原丝→碳纤维→复材制品全产业链闭环布局,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原料成本可显著降低。碳纤维的原材料和大化工是联动关系,东华能源茂名基地的产业体系能为碳纤维生产提供原料保障。东华能源的万吨级T1000碳纤维项目已经于2024年5月21日开工建设,将于2025年投产。东华能源秉持“创新引领、贸易护航、零碳发展、本质安全”的理念,从C3产业深度变革出发,以聚烯烃为基础,以碳纤维和氢能源为核心,引领材料革命和能源革命,推动产业革命,实现公司跨越式腾飞,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所属行业 石油行业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新能源-深成500-长江三角-融资融券-页岩气-深股通-氢能源-口罩-内贸流通-碳纤维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徐庄软件园紫气路1号
联系电话 025-86771100,025-86819806
公司网站 www.chinadhe.com
电子邮箱 tzz@chinadhe.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生产、销售1430862.4999.551369097.1699.63
仓储5442.140.38--
其他(补充)776.660.051090.530.08
汽车燃气设备改造、钢瓶检测及物流服务294.850.02--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4-12-30 东吴证券 陈淑娴,...买入东华能源(0022...
东华能源(00222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碳纤维项目自2024年5月21日正式开工以来建设进展顺利,公司预计2025年首条千吨级产线将投产运行。低空飞行器作为碳纤维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有望为公司碳纤维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并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PDH行业景气度下滑,公司盈利短期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33亿元(同比+16.6%),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12.7%),扣非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17.3%)。其中,2024Q3实现营业收入93.59亿元(同比+52.5%,环比+28.9%),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0.7%,环比-61.5%),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52.3%,环比+36.6%)。 打造碳纤维新质生产力,万吨级项目引领行业升级:东华能源聚焦碳纤维核心产业,通过“先进技术、高效工艺、全产业链布局”三重优势,推动业务协同,增强核心竞争力。1)产业链优势:依托PDH产业链延伸,以碳纤维为核心,构建从聚丙烯腈粉料到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完整生态;2)技术优势: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干喷湿纺、两步法制备工艺,具备T800/T10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能力,技术先进、成本低、质量高,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3)研发与应用优势:联合山东大学建立碳纤维实验室,推动航空航天、军工、低空飞行器、汽车轻量化等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应用。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是公司从传统能源向新质材料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同时助力茂名“零碳产业园”建设,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PDH景气下行,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3亿元(此前预计6.4、12.2亿元),新增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5.2亿元,按2024年12月27日收盘价,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95、49、31倍。公司茂名项目稳步推进,积极布局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碳纤维项目有序推进,公司未来发展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及需求变化风险、在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
2024-06-05 海通国际 Junj...增持东华能源(0022...
东华能源(00222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具体分两期建设完成。项目一期新建2条纺丝线、2条碳化线,配套1套两步法工艺用万吨级聚合生产线,并配套建设溶解、回收、制水、制氮、动力等相关生产装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能4800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二期新建2条纺丝线、2条碳化线,1条两步法工艺用3万吨级聚合线,两期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能8000吨高性能碳纤维,23840吨聚丙烯腈粉料。项目一期建设投资约16亿元,总投资约18亿元;项目整体建设需投资约29亿元,总投资约35亿元。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首条千吨线投产运行,2026年上半年项目一期完成建设并达产 采用先进技术,具备多方面优势。公司碳纤维项目采用的是水相沉淀聚合、DMSO溶解、干喷湿纺、两步法制备工艺,可实现产业化生产T800/T1000碳纤维,该技术先进可靠、装置运行稳定、生产成本低、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以碳纤维为核心,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公司聚焦以碳纤维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与山东大学碳纤维研究团队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品质、低成本的碳纤维。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以碳纤维为核心、聚烯烃为基材的下游应用产品的研发,涵盖航空航天及军工、低空飞行、汽车和轨道交通轻量化、新型建材等四大产业。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是公司实现由丙烷脱氢向下游以碳纤维为核心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转型升级发展关键步骤,未来将以丙烯为基,核电为源,在茂名打造万吨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零碳产业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需求影响,我们预计东华能源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5.11亿元和10.75亿元(24-25年原预测为10.91亿元和18.09亿元),EPS分别为0.18、0.32、0.67元(24-25年原预测为0.69、1.15元),2024年BPS为6.94元。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其2023年1.9倍PB,对应目标价13.19元,对应73倍PE(原目标价10.08元,1.44倍2023年PB,相当于23年24倍PE;+31%),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2023-10-26 东吴证券 陈淑娴,...买入东华能源(0022...
东华能源(002221)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03.5亿元,同比-8%;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26%,扣非净利润0.72亿元,同比-42%。其中23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40%、环比-12%,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同比-24%、环比-11%,业绩表现低于预期。 丙烷价格回升,PDH-PP盈利整体承压。7月以来,丙烷价格底部回升,其中Q3均价为626美元/吨,环比+86美元/吨(+16%),而同期聚丙烯均价为6645元/吨,环比+188元/吨(+3%),跟涨明显不足。受此影响,PDH-PP盈利边际收窄,其中Q3单吨净利降至168元,环比-531元/吨。 终端需求逐步修复,中长期看PDH-PP盈利仍有较大修复空间。1)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1-9月国内聚丙烯实现表观消费量2614万吨,同比增长11%,聚丙烯粒料Q3平均开工率达86.8%,较去年同期提升3.5pct。2)当前PDH-PP盈利已处于近十年底部,展望后市,随着终端需求渐进式修复,PDH-PP盈利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茂名一期转入试车阶段,产能优势持续巩固。公司现有张家港、宁波、茂名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张家港和宁波基地已投产PDH/PP产能180/160万吨,茂名基地一期项目60/40万吨PDH/PP装置已于9月15日取得试生产备案,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状态。未来公司会重点在茂名基地发展PDH-丙烯腈等产业链,将茂名打造成公司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副产氢利用持续深化,碳中和转型有序推进。1)8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将从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着手,进一步加快氢能的推广应用。2)公司是国内领先的PDH生产商,副产氢规模约12万吨/年,现已在下游延伸布局了合成氨装置以及充装站、加氢站等环节,氢能利用程度不断深化。中长期看,公司还携手中国核电成立了中核东华茂名绿能有限公司,将依托高温气冷堆技术探索大规模核能制氢,有望为公司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丙烷价格中枢回升,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6.4、12.2亿元(此前为3.1、9.0、14.2亿元),按2023年10月25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104.0、25.4、13.3倍。茂名项目有序推进,氢能布局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审批进度推迟,需求复苏弱于预期,PDH竞争加剧
2023-10-26 东吴证券 陈淑娴,...买入东华能源(0022...
东华能源(00222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03.5亿元,同比-8%;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26%,扣非净利润0.72亿元,同比-42%。其中23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40%、环比-12%,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同比-24%、环比-11%,业绩表现低于预期。 丙烷价格回升,PDH-PP盈利整体承压。7月以来,丙烷价格底部回升,其中Q3均价为626美元/吨,环比+86美元/吨(+16%),而同期聚丙烯均价为6645元/吨,环比+188元/吨(+3%),跟涨明显不足。受此影响,PDH-PP盈利边际收窄,其中Q3单吨净利降至168元,环比-531元/吨。 终端需求逐步修复,中长期看PDH-PP盈利仍有较大修复空间。1)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1-9月国内聚丙烯实现表观消费量2614万吨,同比增长11%,聚丙烯粒料Q3平均开工率达86.8%,较去年同期提升3.5pct。2)当前PDH-PP盈利已处于近十年底部,展望后市,随着终端需求渐进式修复,PDH-PP盈利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茂名一期转入试车阶段,产能优势持续巩固。公司现有张家港、宁波、茂名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张家港和宁波基地已投产PDH/PP产能180/160万吨,茂名基地一期项目60/40万吨PDH/PP装置已于9月15日取得试生产备案,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状态。未来公司会重点在茂名基地发展PDH-丙烯腈等产业链,将茂名打造成公司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副产氢利用持续深化,碳中和转型有序推进。1)8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将从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着手,进一步加快氢能的推广应用。2)公司是国内领先的PDH生产商,副产氢规模约12万吨/年,现已在下游延伸布局了合成氨装置以及充装站、加氢站等环节,氢能利用程度不断深化。中长期看,公司还携手中国核电成立了中核东华茂名绿能有限公司,将依托高温气冷堆技术探索大规模核能制氢,有望为公司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丙烷价格中枢回升,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6.4、12.2亿元(此前为3.1、9.0、14.2亿元),按2023年10月25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104.0、25.4、13.3倍。茂名项目有序推进,氢能布局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审批进度推迟,需求复苏弱于预期,PDH竞争加剧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周一峰董事长,法定代... 101.76 15260 点击浏览
周一峰,女,1978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现任马森企业有限公司、东华石油(长江)有限公司、FBC投资有限公司、福基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福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银龙总经理,非独立... 76.04 -- 点击浏览
吴银龙,男,1963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后参加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得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化工部第六设计院工艺工程师、中国华陆工程公司安装室主任、经营部主任、副总经理、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等职务,现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易思善副总经理 59.52 30 点击浏览
易思善,男,1982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南京财经大学MBA,高级经济师。历任扬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主管、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销售部经理、东华能源总经理助理。现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邵晓副总经理 53.3 10 点击浏览
邵晓,男,1970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物理系电技术与微机应用专业,本科学历,理学学士,注册采购师,历任飞利浦华飞公司采购主管和项目经理,奥地利兰精化纤公司的采购主管和项目经理,美国EETC环保公司采购经理和市场经理,东华能源采购部经理、采购总监以及新材料事业部生产管理中心总经理。现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文辛副总经理,董事... 61.8 -- 点击浏览
陈文辛,男,1982年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已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历任江阴恒阳物流集团董事、财务副总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现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周汉平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周汉平,男,1951年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住权,江苏省启东中学毕业。现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FBC投资有限公司股东。
方涛非独立董事,财... 64.76 33.6 点击浏览
方涛,男,1979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河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会计师。历任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财务主管、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和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等职。现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与财务总监。
陈兴淋独立董事 10 -- 点击浏览
陈兴淋,男,1965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住权,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与副教授。历任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无锡小天鹅股份公司总经理秘书、企划部部长、无锡小天鹅制冷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助理总裁、南京同创集团总裁特别助理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现任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林辉独立董事 10 -- 点击浏览
林辉,男,1972年12月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与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获得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2006年7月至今历任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教授与博士生导师。2016年1月,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独立董事资格证书。目前兼任日出东方、中设集团与美思德的独立董事。
赵湘莲独立董事 10 -- 点击浏览
赵湘莲,女,1966年12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财务管理方向)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博士后。曾供职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职员、无锡市口岸管理办公室挂职副主任,南京市白下区发改局挂职副局长。现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副处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独立学院副院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学科带头人。目前兼任南京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03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30800.00实施中
2024-07-23福基2号船舶董事会预案
2024-07-23福基1号船舶董事会预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