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中冶(601618) - 公司资料

中国中冶

(601618)

  

流通市值:546.29亿  总市值:634.14亿
流通股本:178.53亿   总股本:207.24亿

中国中冶(601618)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9年09月09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
注册资本(万元) 207236191700000
法人代表 陈建光
董事会秘书 王震
公司简介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冶)是隶属于中国五矿的特大型建筑央企,有着70余年的光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东北地区解放前鞍钢、抚矿的护厂队和修造部,在投身鞍钢修复建设中组建新中国第一批冶金建设队伍,在承担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工程建设任务中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勘察、设计和施工队伍,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于冶金工业部。1994年,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冶金工业部部属主要科研院、设计院、勘察院及施工企业分批并入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1998年,冶金工业部撤销,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交由中央管理,后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5月,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2008年12月,发起设立中国中冶。2009年9月,中国中冶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2015年12月,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近年来,中国中冶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致力于打造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提供者,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基本建设最可信赖的总承包服务商,成为价值创造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强、资源配置力强、文化软实力强的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公司科技研发实力雄厚。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5.3万余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8项(其中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发布国家标准673项。拥有6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与此同时,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3人,全国技术能手9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业务结构合理。近年来,公司凭借在钢铁冶金全流程、全产业链领域70余载积淀的技术和资质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更新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体系,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资质行业领先。拥有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其中,四特级施工企业6家,三特级施工企业2家,双特级施工企业4家,位居全国前列。市场覆盖面广。在全球50个国家(地区)设立130余个境外机构,主要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中东、独联体等地区,拥有海外矿山7座,其中在产矿山3座。国内二级机构及承揽项目基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70余载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中冶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冶金建设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累计149项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含参建),318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含参建),32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含参建),1205项工程获得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含参建)。面对当前建筑业“企业管理数字化、产品生产工厂化、从业工人产业化”的“三化”发展趋势,中国中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切实践行“五大核心要义”,认真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和“五型五矿”部署要求,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着力培育新赛道、构建新优势、激发新动能,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企业再转型再升级,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
所属行业 工程建设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节能环保-AH股-中字头-机构重仓-太阳能-融资融券-央国企改革-小金属概念-沪股通-一带一路-证金持股-PPP模式-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装配建筑-低碳冶金-破净股-中特估-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
联系电话 010-59869999,010-59868666
公司网站 www.mccchina.com
电子邮箱 ir@mccchina.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工程承包49796037.7090.2145141394.5090.55
特色业务3513287.606.362891941.305.80
综合地产1860474.803.371800237.303.61
其他32663.700.0620786.100.04

    中国中冶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02 中国银河 龙天光,...买入中国中冶(6016...
中国中冶(60161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 综合地产业务收入增速快,经营现金流改善。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520.25亿元,同比下降12.91%。其中,工程承包营收5014.50亿元,同比下降14.35%;特色板块业务营收为381.66亿元,同比下降1.63%;综合地产业务营收为187.53亿元,同比增长13.5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7.46亿元,同比下降22.2%;实现扣非净利润51.03亿元,同比下降32.44%。公司利润随营业收入下降而减少,同时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影响,民营房企债权回收风险进一步增加,公司对房地产存货和民营房企债权补提减值。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78.48亿元,同比增长33.2%。主要系公司抢抓政府化债机遇,加大回款力度,同时大力压降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10.6亿元,同比增加99.04亿元,主要系公司为满足公司日常经营所需。 净利率有所下降,减值损失增加。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9.69%,同比持平;净利率为1.43%,同比降低0.37pct。期间费用率为5.87%,同比提高0.15pct。销售费用率为0.55%,同比提高0.05pct。管理费用率为2.14%,同比提高0.19pct。财务费用率为0.2%,同比提高0.04pct。研发费用率为2.97%,同比降低0.14pct。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43%,同比提高2.82pct。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97.35亿元,同比增加7.86亿元。 海外新签合同增速快。2024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12487.06亿元,同比下降12.36%。其中,海外新签合同931.34亿元,同比增长46.94%。工程业务实现新签合同11474.70亿元,其中,新签冶金工程合同1,685.73亿元,占比14.69%;新签房建、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等非冶金工程合同额9788.97亿元,占比85.31%。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为27602.09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10488.86亿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17113.23亿元。2025年1-2月,公司新签合同1416.3亿元,同比降低27.5%。其中,公司新签海外合同56.6亿元,同比增长15.4%。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6、75.98、82.39亿元,分别同比+5.48%/+6.78%/+8.44%,对应P/E分别为8.80/8.24/7.6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5-03-31 天风证券 鲍荣富,...买入中国中冶(6016...
中国中冶(601618) 收入仍承压,减值损失拖累利润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5520亿,同比-12.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67.5、51.0亿,同比-22.2%、-32.4%,非经常性损益为16.4亿,同比增加5.26亿,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同比增加3.55亿;Q4单季实现收入1394亿,同比-16.3%,归母净利润为-0.8亿,同比转亏,主要系Q4单季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3.7亿。2024年公司拟派发现金分红11.6亿,分红比例17.2%,股息率为2%(截至2025/3/28收盘)。考虑到建筑工程行业增长乏力、房地产行业仍有压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1、76、81亿(前值25、26年预测为79、87亿),对应PE为9、8.5、7.9倍,维持“买入”评级。 境内业务承压下滑,重视资源开发业务增长潜力 分业务来看,公司工程承包、特色业务、综合地产分别实现收入5015、382、188亿,同比-14.35%、-1.63%、+13.52%,毛利率分别为9.24%、17.11%、3.92%,同比+0.15pct、-1.37pct、-3.97pct,分区域看,境内、境外实现收入5239、281亿,同比-13.77%、+6.77%。重视公司矿产资源价值,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项目、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分别归属中方利润总额为4.6、2.03、2.5亿元,同比-55%、+186%、+119%,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铜资源探明增加128万吨资源量达1236万吨,进入25Q1铜价现货价格同比上涨10.5%,资源开发业务仍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海外新签订单保持较快增长,聚焦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2024年新签合同额12483亿元,同比降低12.4%,四季度新签合同额3566.1亿元,同比降低19.5%,全年海外新签合同931.34亿元,同比增长46.94%;冶金工程、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工业制造及其他分别新签订单1682、5848、1915、2028亿,同比-9.6%、-16.3%、-30%、+39.7%;2025年1-2月新签合同1416.3亿元,同比下降27.5%,新签海外合同56.6亿元,同比增长15.4%。2025年公司计划实现新签合同额11500亿元,重视高质量发展。 费用率未能有效摊薄,现金流表现优异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9.7%,同比持平,Q4毛利率为11.6%,同比+0.6pct。全年期间费用率为5.87%,同比+0.1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5、+0.19、-0.14、+0.04pct,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7.85亿,投资损失同比减少1.33亿,综合影响下净利率为1.43%,同比-0.37pct,Q4单季净利率为0.15%,同比-0.4pct。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78.48亿,同比多流入19.6亿,收付现比同比变动+0.94pct、-0.49pct,资产负债率为77.43%,同比提升2.83pct。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矿产项目运营意外事件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2024-10-30 天风证券 鲍荣富,...买入中国中冶(6016...
中国中冶(601618) 营业收入略有承压,Q3利润同比大增 公司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126.17亿,同比-11.7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68.31、56.23亿,同比-16.53%、-29.26%,非经常性损益为12.08亿,同比增加9.74亿,主要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Q3单季实现收入1137.76亿,同比-14.37%,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6.81、24.04亿,同比+177.45%、+148.41%,三季度利润增速较快主要系Q3单季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5亿。 房建业务持续收缩,海外订单增速亮眼 24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8916.9元,同比-9.2%,Q3单季新签订单2,138.9亿元,同比-17.7%,新签海外订单607.6亿元,同比增长85.2%。分业务看,24年前三季度房建工程、冶金工程及运营、市政工程、工业制造分别新签订单4194.4、1218.9、1377.7、1378.4亿,同比-14.6%、-2.1%、-22.8%、+22.7%,房建业务持续收缩,海外订单增速亮眼。 Q3净利率小幅提升,现金流有待改善 公司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9%,同比-0.18pct,Q3单季毛利率为9.03%,同比-0.09pct。24Q1-3期间费用率为5.61%,同比+0.4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6、+0.27、-0.01、+0.13pct,费用未能有效摊薄。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20.18亿,同比增加4.55亿,信用减值损失为22.80亿,同比减少1.72亿,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的比例同比+0.18pct至1.04%。综合影响下公司24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87%,同比-0.38pct,Q3净利率为2.64%,同比+1.27pct。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07.36亿,同比多流出82.59亿,收付现比分别为70.91%、77.03%,同比-3.63pct、-1.88pct。 重视“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结构,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通过精细化管理与风险控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项目履约水平,同时优化资源整合与集中采购,增强供应链效率,不断巩固优化提升“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2、79、87亿,对应PE为8.5、7.8、7.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矿产项目运营意外事件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2024-09-25 国信证券 任鹤,朱...增持中国中冶(6016...
中国中冶(601618) 核心观点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10.6%,归母净利同比-42.5%。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同比-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42.5%。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9/1489亿元,同比+3.8%/-21.6%,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8/14.7亿元,同比-20.6%/-61.8%。公司二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新签合同金额小幅下滑,海外增速亮眼。2024年1-8月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8311亿元,同比-6.5%,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590亿元,占比7.1%,同比+85.1%,上半年公司在海外地区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6.0%。上半年公司房建和基建/冶金工程/工业工程及其他(含非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4135/1019/1623亿元,房建和基建合同额占比下降,冶金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上升。 毛利率和费用率总体维持稳定。2024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05%,较上年同期下滑0.22个百分点。前两个季度毛利率分别为8.19%/9.92%,较上年同期分别-1.26/+0.79个百分点。2024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为158.0亿元,同比-2.2%,其中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分别同比+5.2%/-0.4%/-11.3%,尽管各项主要费用有所压降,但是受到收入下滑和汇兑收益的减少,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29%,较上年同期上升0.46个百分点。 现金流承压,收付现比延续下滑趋势。2024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出284亿元,同比多流出139亿元,其中一季度净流出307亿元,二季度净流入23亿元,分别同比多流出91和少流入47亿元。公司二季度收现比和付现比下滑至51.8%/49.4%,为五年内单季度最低值,反映公司回款和付款资金周转压力仍然较大。 投资建议:小幅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受下游行业景气偏弱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短期均存在下滑压力,考虑到公司2023年下半年归母净利润基数较低,若下半年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和地方政府化债进度加快推进,公司经营指标有望实现好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88/96/101亿元(前值87/93/103亿元),每股收益0.43/0.46/0.49元(前值0.42/0.45/0.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7/6.2/5.9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国际经验风险;安全环保风险;海外新增矿产项目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矿产资源价格波动的风险;财务风险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陈建光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陈建光,1966年4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同时担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冶集团董事长。陈先生历任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海外部经理、办公室主任、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副总会计师。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任中建二局总会计师、副局长、党委常委;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任中建二局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任中建二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其间兼任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任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2021年10月起,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21年12月起,任中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2022年1月起,任本公司董事长。2024年12月起,任本公司党委书记。陈先生先后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学本科)、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是正高级经济师。
曲阳副总裁 142.49 -- 点击浏览
曲阳,1970年5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曲阳先生历任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自动化系统研究设计所技术贸易部副主任(正科级)、主任(副处级)、党支部书记,伺服事业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智能装备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院副总工程师。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任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经理);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任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院长(副总经理);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任本公司总裁助理;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任中冶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10月起,任本公司副总裁。曲先生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是正高级工程师。
邹宏英副总经理,总会... 144.01 4 点击浏览
邹宏英,1964年9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总会计师。邹女士历任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财务处副科长、科长、副总会计师,财务处总会计师、计划财务部副部长;中冶集团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副经理、审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部长、资金部部长、副总会计师、中冶建信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冶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女士毕业于华东工学院,后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正高级会计师。
曾建忠副总裁 144.15 -- 点击浏览
曾建忠,1965年10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曾先生历任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燃气室副主任、主任、燃气通风室主任,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与环保工程技术所总经理,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先后兼任能源与环保工程技术所总经理、工程控制部总经理、市政和公用设施工程部总经理、冶金工程部总经理)。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先后任本公司国内工程管理部副部长(正部长级待遇),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定额总站站长,国内工程管理部(后更名为国内市场开发部)部长;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任本公司总裁助理(兼国内市场开发部部长);2018年4月起,任本公司副总裁。曾先生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化工设备及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是正高级工程师。
朱广侠副总裁 144.15 -- 点击浏览
朱广侠,1979年7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朱先生历任中国十七冶建设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公司第一电气安装工程处副主任、主任,机电安装公司经理助理,机电安装公司酒泉钢厂项目经理部经理,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经理,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中冶甘肃分公司总经理。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任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先后任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任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任本公司总裁助理;2020年8月起,任本公司副总裁。朱先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正高级工程师。
白小虎副总裁,执行董... 146.38 -- 点击浏览
白小虎先生:1968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白先生历任上海宝冶建设公司工程经营部副总经济师、市场营销部副处长、广州大学城项目部副经理、广州分公司经理兼广州大学城工程项目部经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程总承包部部长,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先后任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任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任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20年8月起,任本公司副总裁。白先生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自控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是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白小虎副总裁,执行董... 147.94 -- 点击浏览
白小虎,1968年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党委常委、副总裁。白先生历任上海宝冶建设公司工程经营部副总经济师、市场营销部副处长、广州大学城项目部副经理、广州分公司经理兼广州大学城工程项目部经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程总承包部部长,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先后任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任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任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20年8月起,任本公司副总裁。2024年12月起,任本公司执行董事。白先生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自控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是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白小虎副总裁 146.38 -- 点击浏览
白小虎,男,1968年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白先生历任上海宝冶建设公司工程经营部副总经济师、市场营销部副处长、广州大学城项目部副经理、广州分公司经理兼广州大学城工程项目部经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程总承包部部长,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先后任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任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中冶河南分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任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20年8月起,任本公司副总裁。白先生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自控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是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闫爱中职工代表董事 142.64 -- 点击浏览
闫爱中,1967年6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职工代表董事、党委副书记,同时担任中冶集团职工代表董事。闫先生历任中国第二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公司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党委书记,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任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任本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任本公司办公厅主任(其间,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兼任本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任本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2016年5月至2022年3月,任本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任本公司监事;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任本公司总裁助理;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19年9月起,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同时担任中冶集团党委副书记;2020年8月起,任本公司职工代表董事,同时担任中冶集团职工代表董事。闫先生本科毕业于包头钢铁学院机电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是正高级工程师。
王震董事会秘书 120.29 -- 点击浏览
王震,1973年1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王先生历任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第二业务部韩国部副经理,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任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任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担任本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部长、总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2022年1月起任本公司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主任;2022年12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王先生大学毕业于南开大学外贸外语系英语(对外贸易)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贸专业(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是高级政工师。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14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2024-10-30中冶华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预案
2024-08-27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意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