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日联科技(688531) - 公司资料

日联科技

(688531)

  

流通市值:74.23亿  总市值:114.92亿
流通股本:1.07亿   总股本:1.66亿

日联科技(68853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3年03月22日
注册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注册资本(万元) 1655939390000
法人代表 刘骏
董事会秘书 辛晨
公司简介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X射线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531)。公司主要产品是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和X射线发射源,用于全球几大高科技工业制造领域的产品质量检测,在业界被称为“工业医生”。目前公司总部位于无锡国家高新区,在国内有三个制造基地,同时在马来西亚建设了境外工厂,在新加坡、匈牙利、美国成立了海外公司。日联科技当前共有1000余人,两个研发中心、一个研究院。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机构重仓-锂电池-融资融券-特斯拉-沪股通-人工智能-PCB-半导体概念-商业航天-专精特新-汽车一体化压铸
办公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11号
联系电话 0510-68506688
公司网站 www.unicomp.cn
电子邮箱 IR@unicomp.cn
暂无数据

    日联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05 华安证券 徒月婷买入日联科技(6885...
日联科技(688531) 主要观点: 事件概况 日联科技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60亿元,同比增加38.34%;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增加7.80%;毛利率为44.12%,同比下降1.31pct,净利率为17.90%,同比下降5.18pct。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61亿元,同比增加42.55%,环比增加30.76%;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同比增加10.44%,环比增加34.35%;毛利率为43.65%,同比下降1.48pct;净利率为18.22%,同比下降5.26pct。 各下游领域均实现增长,海外收入迅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实现营收4.09亿元,同比增加40.67%,占营收的88.92%,毛利率为42.68%,同比提升1.22pct,其中: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增加54.63%,占营收的45.93%,毛利率为50.42%,同比增加2.03pct;锂电检测实现营收0.98亿元,同比增加69.17%,占营收的21.24%,毛利率为32.27%,同比下降0.32pct;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实现营收0.92亿元,同比增加1.21%,占营收的19.98%,毛利率为37.01%,同比下降0.20pct。备品备件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0.51亿元,同比增加22.59%,占营收的10.97%,毛利率为55.71%,同比下降17.79pct。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内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增加34.58%,占营收的89.70%,毛利率为44.01%,同比下降0.86pct;境外实现营收0.47亿元,同比增加82.82%,占营收的10.30%,毛利率为45.03%,同比下降6.94pct。 新签订单接近翻倍,短期费用扰动利润增速 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得益于公司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等核心能力的持续增强。(1)下游电子半导体行业包括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以及泛AI等领域需求旺盛,锂电池行业需求修复改善以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异物等领域检测需求稳步增长,下游各个领域新签订单均实现同比增长;(2)公司深耕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近二十年,在核心部件、AI软件、检测设备等方面建立了强大技术壁垒(3)公司上市公司品牌效应凸显,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化制造能力及营销网络建设,目前已形成“3大国内基地+3大海外基地”全球化布局。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是受公司新增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海外工厂开办及建设费用,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筹办建设、日联研究院扩张产生的新增研发费用,新增员工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等费用的影响,上述短期费用在未来会逐步下降。 高端品及AI检测拓展深化壁垒,收并购拓宽边界 1.检测设备:公司保持对产业趋势和技术趋势的前瞻性洞察,及时响应、提前布局,抢抓新的市场契机。比如,随着PCB制程工艺的不断提升,公司应用于PCB相关领域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在检测缺陷精度、检测厚度范围、检测影像维度等多方面均实现了技术迭代升级。 2.射线源: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8款射线源产品,纳米级开管射线源和大功率射线源等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公司开管射线源已获得部分头部电子半导体领域客户认可,开始小批量出货。 3.AI检测:公司开发出适用于下游各领域的AI算法和影像处理软件,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业内首款工业X射线影像AI垂类大模型,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检测精度的量级突破,更推动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向“全域智能感知”时代跃迁。4.收并购:2025年上半年,公司先后投资并购了创新电子以及珠海九源。公司正面向全球开展收并购计划,积极拓展其他工业检测技术,通过自研以及投资并购方式,在视觉、声学、多光谱、电性能等检测技术领域进行布局,与X射线检测技术形成协同互补,丰富公司检测解决方案,拓展公司业务边界,打造工业检测平台化能力。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营收结构及费用变化,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4/12.94/16.98亿元(调整前为10.03/12.79/16.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2.53/3.62亿元(调整前为2.09/2.82/3.65亿元),以当前总股本1.66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09/1.53/2.18元。公司当前股价对2025-2027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52/37/26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工业X光检测设备领军企业,且射线源国产替代能力强劲,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关键技术和人才流失风险。2)原材料波动带来产品毛利降低的风险。3)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存货跌价的风险。4)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替代,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的风险。4)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风险。5)公司产品部分领域核心部件存在对国外厂商的采购依赖风险,产业化及新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6)募投项目实施及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2025-09-05 开源证券 周佳,孟...买入日联科技(6885...
日联科技(688531) 2025年H1营收延续高增,新签订单增速表现亮眼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38.3%;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7.8%。受益于下游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领域需求旺盛,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营收、净利润快速增长。Q2单季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42.55%;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10.44%;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45.71%,环比+100.25%。考虑到2025年订单确认节奏以及后续射线源放量预期,我们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并上调2026-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0.09)/3.17(+0.05)/4.62(+0.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8(-0.05)/1.91(+0.03)/2.79(+0.2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52.7/29.7/20.4倍,维持“买入”评级。 软硬件协同发力共筑内生动力,全球化拓展打造新增长极 硬件方面,公司新增8款射线源产品,纳米级开管射线源和大功率射线源等新产品实现产业化,开管射线源已获部分头部电子半导体领域客户认可,开始小批量出货;检测设备持续开发迭代,各类标准化设备已有上百款,实现下游领域3D/CT检测技术全覆盖,并正在加大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金属管道等领域的拓展力度。软件方面,公司发布了业内首款工业X射线影像AI垂类大模型,推动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向“全域智能感知”时代跃迁。以公司大型压铸件X光AI检测装备为例,其准确率超99.99%,可将检测效率提升20倍+,并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全球化方面,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形成“3+3”产业布局,海外收入占比首次超过10%。随着海外子公司产能提升,有望形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外延收并购迈出关键一步,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建设启航 在收并购方面,公司坚持“横向拓展、纵向深耕”的发展战略。2025年H1,公司先后并购了北美工业X射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创新电子以及新能源电能智能检测与变换设备供应商珠海九源,迈出外延式拓展的关键一步。未来,公司将持续开展面向全球的并购计划,致力于成为全球工业检测平台型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项目失败或无法产业化、行业竞争加剧
2025-09-03 东兴证券 刘航,李...增持日联科技(6885...
日联科技(688531) 事件: 2025年8月29日,日联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38.34%;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15.34%。 点评: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8.3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4%,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长。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38.34%;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7.8%;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15.34%,毛利率为44.11%,同比减少1.31pct。分产结构,2025上半年,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收入4.09亿,同比增长40.67%,毛利率44.83%,同比提升1.22pct。其中,1)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收入2.11亿,同比增长54.63%,毛利率为50.42%。2)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收入0.98亿,同比增长69.17%,毛利率32.27%。3)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收入0.92亿,同比增长1.21%。此外,备品备件及其他收入0.51亿,同比增长23%。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42.55%,环比增长30.76%;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同比增长10.44%,环比增长34.3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0亿元,同比增长45.71%,环比增长100.25%。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覆盖众多领域,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量充足,通过不断提高产能产出和扩大经营规模带动业绩进一步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是受新增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海外工厂开办及建设费用,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筹办建设、日联研究院扩张产生的新增研发费用,新增员工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等费用的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112.26万元,同比增长240.93%,主要归因于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增长,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所致。 AI多方面重构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公司推出业内首款AI垂直大模型发布。AI正通过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拓展应用场景、降低成本等方式,从多方面重构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一是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AI算法可大幅提高X射线检测设备的图像识别准确率;二是快速拓展应用场景。AI的泛化性是提升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场景适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借助AI,可以实现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快速适应,快速部署,快速检测;三是降低生产成本。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配合AI智能算法,能实现快速智能识别和缺陷分类,提高产品良率和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报废及客诉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公司深度融合AI技术,在行业内率先构建了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算法+算力”的AI智算闭环,巩固扩大企业的技术和应用领先优势。公司成立日联研究院、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依托上述主体的AI技术开发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已发布业内首款工业射线影像AI垂直大模型。 收并购上半年迈出关键一步,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建设启航。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投资并购了创新电子以及珠海九源。创新电子主要产品是X射线检测系统,主要应用在电子制造、泛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其产品销售主要面向美洲市场。珠海九源主要产品是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池制造、电力实验室及储能系统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电子及珠海九源的主营业务契合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及公司发展战略,在技术、产品、市场等多个维度与公司形成强协同效应,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供应商,随着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电子半导体行业需求逐步旺盛、锂电池行业需求修复改善以及汽车零部件相关检测需求稳步增长,工业X射线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看好公司设备和射线源的国产替代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5—2027EPS分别为1.13、1.54和2.1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放缓;(2)业务拓展不达预期;(3)贸易摩擦加剧。
2025-08-05 开源证券 周佳,孟...买入日联科技(6885...
日联科技(688531) 国内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内生+外延进军全球检测领域平台型龙头 公司长期专注于X射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具备较强稀缺性的国内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一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既实现了自研工业X射线源产业化又从事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研发制造的企业。另一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了工业X射线源领域从普通射线源、闭管射线源、开管射线源再到大功率射线源全系列产品矩阵覆盖的厂商。此外,公司还是国内少有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大批量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半导体、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食品检测、安防检测)的企业。在下游订单持续高景气和高端设备持续突破的驱动下,公司内生增长边界有望持续拓宽,并有望通过收并购战略打造检测领域的全球龙头。考虑到新增订单持续高景气,我们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0.05)/3.12(+0.74)/4.26(+1.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3(-0.46)/1.88(-0.19)/2.57(-0.1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48.5/29.0/21.3倍,维持“买入”评级。 内生:新签订单持续高景气,下游需求增长+高端设备突破拓宽增长边界 随着电子半导体需求旺盛、锂电需求修复以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需求稳步增长,叠加公司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等核心能力的持续增强,公司新签订单持续向好,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展望未来,在下游需求增长(泛AI领域需求高速增长+异物检测新应用领域拓展)、海外市场拓展(马来西亚工厂产能爬坡+海外销售渠道拓展)与高端设备突破(离线型设备向在线型设备与2D设备向3D/CT设备的升级)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公司内生增长边界有望持续拓宽。 外延:充沛现金流奠定并购基础,横向拓展+纵向深耕进军全球检测龙头 公司IPO超募资金超20亿元,拥有充裕的现金流用于外延并购,并已制定“横向拓展、纵向深耕”的并购战略,横向拓展光学、超声、涡流、量子等检测技术,纵向突破磁控管、射频真空管和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2025年6月拟收购珠海九源后正式开启收并购布局,未来拟通过持续收并购打造检测领域的全球龙头。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收购失败或整合效果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刘骏董事长,法定代... 141.6 325.5 点击浏览
刘骏先生,196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江苏省政协委员、无锡市政协委员,科技部双创人才、无锡市“太湖人才”,法国凡尔赛大学经济学博士、法国INSEEC商学院管理学博士。1994年11月至1999年11月历任鸿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工程师、工程部经理;1999年12月至2001年10月担任美之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担任微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担任中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至今担任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客座教授和研究生校外导师;2012年至今担任美国IPC中国区电子装备及材料理事会主席、(中国)电子制造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席、深圳市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席等。2002年2月至2020年9月担任深圳日联执行董事,2011年12月至今担任日联科技董事长。
叶俊超总经理,非独立... 136.1 0 点击浏览
叶俊超先生,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湖南工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历。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担任惠阳中建电讯制品有限公司SMT工程师;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担任微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高级工程师、经理;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担任北京天宇朗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工程师、经理。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历任日联科技经理、总监,2018年7月至今担任重庆日联总经理,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代为履行日联科技总经理职责,2021年6月至今担任日联科技总经理。
秦晓兰副董事长,非独... 75.6 205.3 点击浏览
秦晓兰女士,196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担任陕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厂支部干事;1993年9月至1995年7月于陕西省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参加在职培训;1995年7月至1996年8月担任鸿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计划员;1996年9月至2005年7月担任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PMC、项目经理;2009年至今,历任日联科技董事、副董事长。
乐其中非独立董事,财... 113.61 0 点击浏览
乐其中先生,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江南大学会计学学士。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担任上海金利德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账会计、会计主管;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担任汉庭星空(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主管;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担任无锡正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13年11月至今,历任日联科技财务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现任公司财务负责人。
李爽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爽先生:1982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任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2010年8月至2015年7月,任东方花旗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总监;2015年8月至2019年2月,任东方证券股权投资与交易业务总部投后业务主管;2019年3月至今,历任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
辛晨职工代表董事,... 79.87 0 点击浏览
辛晨先生,198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2014年4月加入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研发高级经理、研发总监、公司董事长助理、证券事务代表;2023年8月至今,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24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吴懿平独立董事 5 0 点击浏览
吴懿平先生,195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1982年2月至2023年1月历任华中科技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1997年7月至1999年5月、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科访问学者、研究员;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特聘教授。2011年5月至今担任广东华南半导体光电研究院首席教授。2021年6月至今担任日联科技独立董事。
张桂珍独立董事 5 0 点击浏览
张桂珍女士,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历,注册会计师。1981年11月至1995年12月,担任无锡第一棉纺织厂科员;1996年1月至2007年10月,担任无锡大公税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担任无锡公勤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2009年1月至今,担任江苏中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21年6月至今担任日联科技独立董事。
杜志军独立董事 2.5 0 点击浏览
杜志军先生,198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任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书记员;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任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书记员;2005年7月至2014年9月任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知产庭四级法官;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任江苏辰庚律师事务所律师;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任北京大成(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2018年6月至今,任江苏蠡湖律师事务所主任。2024年5月至今担任日联科技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8-30日联科技(欧洲)有限公司200.00实施中
2025-08-30日联瑞泰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实施中
2025-08-30上海日联智测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