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盛科通信-U(688702) - 公司资料

盛科通信-U

(688702)

  

流通市值:223.66亿  总市值:455.10亿
流通股本:2.01亿   总股本:4.10亿

盛科通信-U(688702)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3年09月04日
注册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江韵路258号
注册资本(万元) 4100000000000
法人代表 吕宝利
董事会秘书 翟留镜
公司简介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太网交换芯片是构建企业网络、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业网络的核心平台型芯片。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现已形成丰富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序列,多款产品获得中国电子学会“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科技成果鉴定。公司产品覆盖从接入层到核心层的以太网交换产品,为我国数字化网络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芯片解决方案。
所属行业 半导体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机构重仓-预亏预减-融资融券-中证500-沪股通-工业互联-国产芯片-数据中心-百元股
办公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江韵路258号
联系电话 0512-62885850
公司网站 www.centec.com
电子邮箱 ir@centec.com
暂无数据

    盛科通信-U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02 开源证券 蒋颖,雷...买入盛科通信(6887...
盛科通信(688702) 公司加入OISA生态建设,助力国产超节点Scale up,维持“买入”评级 2025年8月25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召开,中国移动携手包括公司、燧原科技、壁韧科技、摩尔线程、昆仑芯、浪潮集团等多家AI基础设施产业链企业启动智算开放互联OISA生态共建战略合作,并发布OISA2.0协议。通过实现高效互联,可支撑超节点智算集群性能的纵向扩展,相较于OISA1.1版本,OISA2.0将支持的AI芯片数量提升至1024张,带宽突破Tb/s级别,AI芯片互联时延缩短至数百纳秒,为AI大模型训练、推理及高性能计算等数据密集型AI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加速国产大规模智算集群GPU互联发展。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厂商,具备多核心、高交换容量、高端口速率架构设计能力,有望核心受益于AI带来的高速互联网络需求,我们维持营收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9/18.86/23.90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S为37.7/27.4/2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高端产品进入市场推广及应用阶段,或将逐步改善盈利能力 据公司公告。截至2025H1,公司产品覆盖100Gbps~25.6Tbps交换容量及100M~800G的端口速率,全面覆盖企业网络、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业网络等应用领域,以公司芯片为核心的以太网交换设备已在国内主要运营商以及金融、政府、交通、能源等各大行业网络实现规模应用。公司交换容量为12.8Tbps及25.6Tbps的高端旗舰芯片在客户处进入市场推广和逐步应用阶段,产品支持最大端口速率800G,有望持续受益于网络产品国产化率提升。 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积极参与行业生态建设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5H1,公司研发费用达2.39亿元,同比+6.76%,持续加大核心技术公关,深化布局工艺平台,加快产品迭代以及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化。公司积极参与产业生态建设,是国内首个开放虚拟化联盟(OVA)成员,亦为OCP和国内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的网络组成员,紧跟技术前沿。 风险提示:网络建设不及预期、交换芯片放量不及预期、上游供应链风险等。
2025-08-31 华鑫证券 何鹏程,...买入盛科通信(6887...
盛科通信(688702)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下降4.56%;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58.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1.62%。 投资要点 25H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加大以太网交换芯片领域研发投入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27.78%;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83.29%,环比增长44.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54.91%,环比增长28.34%。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8.77%,同比上升11.74pct,环比上升4.72pct。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5年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23924.75万元,同比增长6.76%,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10%。公司不断深化布局工艺平台,加快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的迭代,推动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优化。 阿里巴巴云业务表现亮眼,AI Capex超预期 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其中阿里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6%至333.98亿元,增速创三年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集团整体营收达到2476.52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同口径增长10%,净利润达到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阿里巴巴在AI+云和大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持续投入。本季度,阿里巴巴在AI+云领域的资本开支达到386亿元,同比增长220%。今年以来,阿里云已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及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迪拜和墨西哥,投入启用8个新的AI和云数据中心及可用区。今年下半年,阿里云的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将扩展至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阿里作为行业龙头,Capex的持续高增将带动上游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扩张。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器、存储之间的海量数据流动,需要高速、无阻塞的网络连接,高端交换机和路由器通过提供高密度的100G、400G甚至800G端口,构建高速互联的通信网络,使得任意两点间都能实现高效的多路径数据传输,避免了网络瓶颈。因此,高端网络设备数据中心的建设必然会带动高端网络设备的需求。根据贝哲斯咨询统计,2024年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达347.44亿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82.53亿元,2024-2030年CAGR为5.63%。我们看好AI加速发展背景下海内外CSP大厂对于AI领域资本开支投入持续增长的趋势。交换芯片作为影响数据中心内部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元器件有望受益于下游AI的加速发展。 以太网芯片技术领先,公司有望受益于下游数据中心建设以及芯片供应链国产化趋势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1)TsingMa.MX系列:交换容量达到2.4Tbps,支持400G端口速率,适用于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承载特性和数据中心特性;2)GoldenGate系列:交换容量达到1.2Tbps,支持100G端口速率,具备可视化和无损网络特性;3)TsingMa系列:集成高性能CPU,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并面向边缘计算提供可编程隧道、安全互联等特性;4)高端旗舰芯片:交换容量为12.8Tbps及25.6Tbps,支持端口速率800G,搭载增强安全互联、增强可视化和可编程等先进特性。以太网交换芯片领域集中度较高,少量参与者掌握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公司凭借高性能、灵活性、高安全、可视化的产品优势,自主研发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已进入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商的供应链,以公司芯片为核心生产的以太网交换设备已在国内主要运营商以及金融、政府、交通、能源等各大行业网络实现规模应用。同时,相对于博通、美满、瑞昱等境外竞争对手,公司坚持立足中国,符合芯片供应链国产替代的行业趋势;另一方面,公司更为贴近、了解本土市场,能够深度理解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予以充分的服务支持,以本地化的支持和服务来吸引客户和提高客户粘性,稳步占据供应链的关键位置。我们认为公司交换芯片技术领先,扎根于中国本土市场,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CSP大厂Capex高增以及芯片供应链国产化的大趋势。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3.32、17.74、22.81亿元,EPS分别为-0.06、0.13、0.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84.3、929.9、387.3倍,我们认为公司交换芯片技术领先,扎根于中国本土市场,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CSP大厂Capex高增以及芯片供应链国产化的大趋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以太网芯片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下游CSP大厂AI Capex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
2025-08-29 东吴证券 张良卫,...增持盛科通信(6887...
盛科通信(68870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1亿元,同比-4.6%,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亏58.4%;25Q2公司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2.5%,环比+27.8%,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亏83.3%,环比减亏44.1%。 Q2业绩大幅改善,毛利率环比提升。25Q2公司收入2.8亿元,环比+27.8%,归母净利润-0.1亿元,环比减亏44.1%。毛利率方面,25H1同比增加9.2个百分点达46.7%,25Q2毛利率达48.8%,环比+4.7个百分点,主要系供应链及产品结构优化。我们预计随着高端产品放量,公司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高端芯片客户导入顺利,公司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目前产品覆盖中高端产品线,产品涵盖100Gbps~25.6Tbps交换容量及100M~800G的端口速率,全面覆盖企业网络、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业网络等应用领域。2025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已处于量产阶段的产品销售,加强客户持续深度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公司积极推动面向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的高端旗舰芯片产品的客户导入,公司最大端口速率800G、容量12.8T及25.6T的高端旗舰芯片已在客户处进入市场推广和逐步应用阶段。公司紧紧围绕产品战略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积累核心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领域高端芯片产品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伴随着交换芯片国产化进程,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深度广度,提升高端占比,竞争力、影响力将持续增强。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望深度受益国产算力浪潮。25H1公司研发投入达2.4亿元,同比+6.8%,研发费用率达47.1%,同比+5.0pct。公司持续以高强度投入打造高端以太网交换芯片与软件栈,当前已具备12.8Tbps/25.6Tbps以及更高性能架构设计能力,可以支撑在不同工艺下快速迁移,高性能交换架构技术先进。随着国产算力浪潮迭起、算力互联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的高研发投入有望加速转化为订单与市场份额,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有望持续、深度受益于算力国产化,我们将公司2025/2026/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0.28/0.07/1.02亿元上调至-0.17/0.31/1.38亿元,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S分别为40/29/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算力需求不及预期;高速交换机渗透不及预期;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2025-05-20 中银证券 苏凌瑶,...增持盛科通信(6887...
盛科通信(688702)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营收稳健增长,亏损同比扩大,公司坚守长期主义,持续加码研发,深耕全互联时代网络通信高端品类,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盛科通信营收稳健增长,亏损同比扩大。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10.82亿元,同比+4.28%,实现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49.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扩大63.05%。单季度来看,公司25Q1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12.30%/环比-18.71%,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50.42%/环比转亏。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4年毛利率40.11%,同比+3.85pcts单季度来看,公司2025Q1实现毛利率44.05%,同比+6.11pcts/环比+0.52pct。25Q1公司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客户需求季节性波动影响所致,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导致短期利润阶段性承压。 坚守长期主义,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公司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扩充研发队伍,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护城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28亿元,同比增长36.4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9.61%。公司持续完善产品线并优化产品性能:1)以引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互联为目标,明确高端产品投入决心,力争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中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2)以已有市场和客户需求为牵引,加快推进已量产产品的裂变迭代,提升公司产品丰富度和优化产品性能,力争把握住当下国产化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3)系列化布局接入级产品,优先构筑底层平台化能力体系,为提升接入级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夯实基础。 全互联时代深耕高端产品类,国内先发优势显著。在高端产品方面,公司面向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服务需求,最大端口速率达到800G、交换容量为12.8Tbps及25.6Tbps的高端旗舰芯片于2024年实现小批量交付,交换容量和端口速率等性能将达到国际竞品水平;规模量产的产品中TsingMa.MX产品具备2.4Tbps转发能力,支持国内运营商面向新一代通信技术提出的FlexE切片网络技术和G-SRv6技术。基于以太网交换芯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基础行业特征,要成功研发并量产应用具备竞争力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至少需要2-3代产品、5-7年的过程。公司自2005年设立即开始自主研发以太网交换芯片的历程,为国内最早投入以太网交换芯片研发的厂商之一。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现已成功开发丰富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序列、积累领先的核心技术、具备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拥有充足人才储备在国内以太网交换芯片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估值 尽管2024年公司亏损同比扩大,但考虑公司坚守长期主义,持续加码研发,深耕全互联时代网络通信高端品类,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3.78/17.79/21.87亿元,对应市销率分别为17.6/13.6/11.1倍。公司业务在国内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先进在研高端芯片产品性能或将形成突破,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经营业绩波动风险、存货跌价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吕宝利董事长,法定代... -- 0 点击浏览
吕宝利先生,1971年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1994年7月至2005年12月,任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计划处处长;2005年12月至今,任中国电子系统装备部副主任;2016年9月至今,任本公司董事长。
SUN JIANYONG(孙剑勇)总经理,非独立... 227.44 0 点击浏览
SUN JIANYONG(孙剑勇)先生,1970年9月出生,美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经管系、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电机系。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Fore Systems公司硬件工程师;1998年至2001年,任美国思科高级工程师;2001年至2004年,任美国GREENFIELD网络技术公司总监;2005年创办盛科有限,2005年至今,任本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王国华副总经理,财务... 183.3 0 点击浏览
王国华先生,1970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995年8月至2008年6月,历任贵州省振华电子工业进出口公司会计、财务部长;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历任贵州振华欧比通信有限公司财务部长、总会计师、副总经理;2014年7月至今,任本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王峰副总经理 162.96 0 点击浏览
王峰先生,1981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任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任摩托罗拉新加坡公司软件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2007年12月至今,历任本公司软件部资深工程师、市场部资深经理、芯片业务总监;2024年8月至今,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成伟副总经理 156.56 0 点击浏览
成伟先生,1982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2011年7月至2021年2月,历任本公司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高级市场经理、技术市场部总监;2021年2月至今,任本公司技术市场部总监、科技部总监;2024年8月至今,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许俊副总经理 173.74 0 点击浏览
许俊先生,1972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高级工程师。2001年8月至2005年3月,历任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00063)研发工程师、主任工程师;2005年3月至今,任本公司芯片设计部高级总监;2024年8月至今,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陈凛副总经理 184.57 0 点击浏览
陈凛先生,1970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92年7月至1996年10月,任能源部苏州热工研究所工程师;1996年10月至2000年12月,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网事业部渠道总监;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任港湾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赛品牌部部长;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任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09年10月至今,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ZHENG XIAOYANG(郑晓阳)副总经理,非独... 216.88 0 点击浏览
ZHENG XIAOYANG(郑晓阳)先生,1964年1月出生,美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美国CLEMSON大学电机系。1992年至1996年,任美国LSI Logic公司工程师;1996年至2000年,任美国思科高级工程师;2000年至2003年,任Vivace Networks高级工程师;2003年至2005年,任美国GREENFIELD网络技术公司技术主导;2005年,创办盛科有限,2005年至今,任本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
刘澄伟非独立董事 -- 0 点击浏览
刘澄伟先生,1970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95年至1998年,任苏州商品交易所副经理;1998年至2016年,历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处长、处长、副局长;2016年3月至今,任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2016年6月至今,任中新创投执行董事、总经理;2020年12月至今,任本公司董事。
杨璐非独立董事 -- 0 点击浏览
杨璐女士,1986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级经济师。2015年10月至今,历任产业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一部经理、投资三部高级经理、投资二部资深主管;2024年8月至今,任本公司董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