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2022年5月工业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投资):工业投资保持韧性,月度增速有所回升 | 查看详情 |
受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供应链保通保畅、政策加力加码等带动,工业企业加快复工达产,工业投资月度增速回升,累计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5月份,我国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0.6%,增速分别较固定资产投资高4.9个和4.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9%,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14.3个百分点。 |
2022-06-23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工业行业:2022年5月份工业运行数据报告(生产),工业生产企稳回正 | 查看详情 |
5月份,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持续修复,企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5.61%。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较1-4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后续工业生产有望进一步回稳。 |
2022-05-31 | 浙商证券 | 程兵,田杰华,刘熹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工业软件行业点评报告:关注二季度工业经济市场复苏 | 查看详情 |
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会议指出, 5月工业经济有企稳向好迹象,二季度要以超常规力度和手段,确保二季度工业经济合理增长。
投资要点 工信部:5月工业经济或企稳向好,政策要靠前发力2022年 5月 27日,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指出,伴随着复工进度明显加快,有关数据显示工业经济有企稳向好迹象。截至 5月 25日,1722家部级“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达 92%,上海 5872家“白名单”企业整体复工率达到 75.4%,吉林监测的重点企业全部复工。工信部提出,多措并举推动稳增长政策措施靠前发力、落到实处。抓紧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适度超前部署 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外资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二季度是全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信心,加强协调督导和监测预警,以超常规力度和手段抓好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二季度工业经济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将进一步驱动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1年 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数字经济大势下,工业软件的政策驱动有望升级。2022年 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要从 2020年的 14.7%,提升至 2025年的 45%。
我国工业软件长期增长确定性强,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在全球的市占率仅为 7%,而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 22%,我国工业软件仍处于起步阶段,潜在市场空间巨大。长期而言,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上升、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等将持续驱动工业软件的需求,在数字化成本和人工成本交叉点来临之后,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根据海比研究院数据,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软件市场规模为 1438.7亿元,2021-2026年 CAGR 为 17.4%,智能制造软件占工业软件的比重 59.6%,预计 2026年将达到 68.2%。
投资建议短期看,2022年 5月,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复工明显加快,疫情影响或将减弱。长期看,从国家竞争战略、国家政策、宏观及市场环境等多角度分析,我国工业软件增长确定性强,市场空间广。建议关注:赛意信息、中控技术、宝信软件、广联达、用友网络、中望软件、能科科技、鼎捷软件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游需求,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反复等。 |
2022-05-27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2022年4月份工业行业运行数据报告(生产):工业生产受疫情冲击回落较快 | 查看详情 |
|
2022-05-27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工业行业2022年4月份工业运行数据报告(投资):工业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查看详情 |
|
2022-04-22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工业行业2022年一季度工业运行监测报告(一):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海运成本维持高位运行 | 查看详情 |
受国际环境超预期变化、供给紧平衡等因素影响,2022年3月石油等能源、铜铝等大宗有色金属和锂钴镍等关键环节原材料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叠加海运成本维持高位运行,中下游企业盈利持续承压,3月份效益数据不容乐观。 |
2022-03-15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工业行业2021年工业运行分析报告(一):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 查看详情 |
|
2022-03-11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工业行业2021年工业运行分析报告二)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 | 查看详情 |
2021年,在高技术制造业、采矿及原材料等行业的带动下,工业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但也要看到,下游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亏损仍然较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改善仍需进一步巩固。 |
2022-02-10 | 浙商证券 | 王华君 | 不评级 | 不评级 | 工业气体行业周报:关注稀有气体涨价及电子特气国产替代 | 查看详情 |
上周液态空分气体均价同比跌 33%;稀有气体价格持续上涨1)受春节影响,液态空分气体市场需求偏弱。2022年 1月份综合液态气价为751元/吨,同比下跌 2%,环比下跌 38%。本周液态氧气单价为 381元/吨,同比下降 33%,价格创 2018年以来新低;液态氮气单价为 502元/吨,同比下跌3%,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液态氩气单价为 776元/吨,同比下跌 53%。
2)二氧化碳价格自 2021年下半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2月 5日,二氧化碳近七日均价为 346元/吨,环比下降 3%,同比下降 6%。
3)稀有气体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 1月 24日,氪气出厂价为 2.85万元/立方米,氙气出厂价为 29.2万元/立方米。
行业动态1)工业气体龙头加码氢能源、碳捕捉等新兴赛道。液化空气集团与佛吉亚携手为汽车行业开发、生产车载液氢储存系统、空气产品投资 45亿美元建造蓝氢工厂、液化空气与巴斯夫联合开发全球最大跨境“碳捕集”产业链。
2)林德气体 2021年小型现场合同数量再创新高。2021年林德气体共签署了 43个新项目协议,同比增长 19%,下游行业包括能源、电子、采矿和制造业等。
持续看好工业气体行业投资机会,海外可比公司近万亿元人民币市值1)2020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 1350亿美元,同增 8%(气体在线)。2021年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近 2000亿元,2019-2021年 CAGR 约 8%,有望诞生大市值公司。
2)海外可比公司林德、法液空、空气化工产品对应的市值折合人民币分别为约10000亿元、5000亿元和 4000亿元,对应 2021年的平均 PE 约为 30倍。
3)国内空分气体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CR4约 50%,而海外达 70%。同时跨国公司国内份额约 40-50%,近几年本土企业新签项目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4)特种气体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仅 10%,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潜力巨大。看好稀有气体产品作为电子特气的黄金赛道,未来 3-5年涨价逻辑有望持续演绎。
投资建议:
重点看好工业气体行业龙头杭氧股份、二氧化碳龙头/电子特气新星凯美特气,重点关注华特气体、雅克科技、昊华科技、金宏气体等电子特气公司。
? 杭氧股份:看好工业气体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做大气体、做精设备!推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发行可转债有序推进,向工业气体龙头升级。
1)气体业务增长幅度及持续性有望超市场预期。2021年全年新签气体规模达到 61万方,同比增速达 118%。我们预计公司 2025年现场制气业务的产销量有望达 300万方,收入达 150亿元,收入复合增速达 30%。
2)设备业务市场预期过于悲观,周期性有望大幅减弱。公司设备在手订单饱满,碳中和等政策会影响下游行业的投产节奏,但长期需求仍在。
? 凯美特气:国内食品级二氧化碳龙头,电子特气将成为新增长极我国电子特气市场 150亿元,复合增速 20%左右,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占比70%)等领域。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约 15%,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以稀有气体黄金赛道切入,电子特气二期(合成气)项目已落户湖南郴州。
风险提示1)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2)零售气价大幅波动风险。 |
2021-12-17 | 中国信通院 | 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工业行业:中国工业经济形势展望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