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4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增持 | 维持 | 航材分销和自研业务并进,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润贝航科(001316)
事件
4月11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35%。
点评
1、民航业景气度提升,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23年,国内民航景气度回升,全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1188.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8%相当于2019年的92%;其中,国内航线运输周转量867.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4%,相当于2019年的105%,国际航线运输周转量32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2%,相当于2019年的69%。受益于民航景气度回升,公司业绩较快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26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35%。展望2024年,国内民航业有望随国际航线的恢复保持较快增速,公司面向航空公司和MRO的航材分销和自研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2、航材分销和自研业务并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公司航材分销业务收入7.72亿元,同比增长47%;自研业务收入5341万元,同比增长45%。航材分销业务方面,公司努力进行新业务拓展供应商开发及航材品类的拓展,争取更多市场份额。2023年,公司获得中航沈飞民机授予的“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中国商飞颁发的“C919大型客机TC取证先进集体奖”,亨斯迈授予的“2023年度金牌经销商”等。自研业务方面,公司共有112种国产化航材通过了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适航认证,可以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等多型客机上的进口航空材料,全资子公司润和新材料部分产品写入商飞标准材料手册。
3、受少数供应商涨价、基建项目转固后摊销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利润率有所降低,公司费用控制良好。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4.37%,同比降低3.97pcts,销售净利率11.13%,同比降低2.95pcts,主要受少数供应商涨价、基建项目转固后摊销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四费费率10.52%,同比降低1.87pcts,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提高0.48pcts达4.5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0.52pcts达6.71%,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2.82pcts达-2.09%,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0.05pcts达1.39%。
4、资产状况优秀,2023年维持高分红。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6.12亿元,无短期/长期借款,流动比率11.51,资产负债率仅8.01%,公司资产状况优秀。2023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45元(含税),总分红金额5303万元,占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7%。高分红比例凸显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5、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1.662.1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4、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民航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采购价格上涨;自研自产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产大飞机发展不及预期。 |
2024-02-05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增持 | 维持 | 国产大飞机打开制造端增量市场,公司自研业务进展顺利 | 查看详情 |
润贝航科(001316)
事件
2024年1月4日,中国东航接收的第4架C919前往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进行飞行训练。截至2023年年底,东航C919机队已累计承运旅客近8.2万人次。
2023年12月23日,中国国航公告拟募集资金引进17架飞机,包括6架C919和11架ARJ21。
点评
1、两类业务、两大市场,外部发展机遇和内部长期布局形成双重增长动能。公司处于航材产业链,从业务分类看涵盖航材分销和自研航材两类业务,从客户类型看服务在役飞机运维市场和新飞机制造市场两大市场。面向航空运维市场的航材分销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随民航景气度恢复较快增长;面向新飞机制造市场的航材分销业务受益于C919生产交付提速的发展机遇;自研航材业务方面,公司较早开始布局航材国产化,产品品类不断丰富,生产基地逐渐成形,市场空间广阔。
2、航空运维市场航材分销业务基本盘稳固。面向航空公司和飞机维修公司(MRO)的航材分销业务与民航景气程度正相关,是公司收入、利润的基本盘。2023年,国内民航景气度回升,全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1188.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8%,相当于2019年的92%;其中,国内航线运输周转量867.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4%,相当于2019年的105%,国际航线运输周转量32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2%相当于2019年的69%。受益于民航景气度回升,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30%。展望2024年,国内民航业有望随国际航线的恢复保持较快增速,公司面向航空公司和MRO的航材分销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3、C919生产交付提速打开制造端增量市场。航材分销是飞机生产制造的关键环节,波音和空客分别拥有大型航材分销商“波音分销(Boeing Distribution Services Inc.)和“欧航航材”(SATAIR)国际头部航材分销商伟司科2019财年收入中73%来自飞机制造端向OEM厂商及承包商的销售;新加坡航材分销公司AM Aerospace2019财年收入中45%来自飞机制造端向OEM及承包商的销售。由于国内大飞机C919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公司对飞机制造商和OEM厂商的销售收入占比较低。根据公司招股书,2020年公司对中航工业和中国商飞的销售收入合计占比16%。2023年1月,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张玉金介绍,预计C919在5年内年产能规划将达到150架。随着C919生产交付提速,制造端对于航材的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公司航材分销业务和自研航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4、自研业务进展顺利,航材国产化空间广阔。公司自研航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截至2023H1末,公司已有102种自研航材通过中国民航局的各类适航认证,可用于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多型号客机上的进口航材;全资子公司润和新材料部分产品已经写入商飞标准材料手册。2023H1,公司收购嘉兴轻云,嘉兴轻云将主要负责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公司自研业务将形成惠州、杭州两个生产基地,惠州润和生产基地将以航空特种胶带、航空化学品等为主要产品,2023Q3末润和厂房已完工;杭州复合材料生产研发基地聚焦于高端预浸料、胶膜及国产化航空复合材料,2024年1月30日,子公司润贝新材料于杭州市余杭区成功摘地。
5、现金充裕、资产状况优秀,2022年度利润分配占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的63%。截至2023Q3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4.78亿元,无短期/长期借款,流动比率11.89,资产负债率仅7.83%,公司资产状况优秀,经营风险较低。2022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25元,总分红金额5000万元,占公司当年可分配利润的68%占当年净利润的63%。高分红比例凸显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6、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1.211.6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6、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航空运输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采购价格上涨;自研自产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产大飞机发展不及预期 |
2023-10-31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增持 | 维持 | Q3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自研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 | 查看详情 |
润贝航科(001316)
事件
10月31日,润贝航科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30%。
点评
1、民航景气度回升,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受益于民航景气度回升,收入、利润快速增长,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30%;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5%,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9%。
2、Q3单季度毛利率企稳回升,公司财务费用率受汇兑收益和存款利息收入的增加影响而降低。2023Q1-Q3,公司毛利率24.73%,同比降低4.86pcts;2023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26.22%,同比降低2.00pcts,环比提高2.88pcts。2023Q1-Q3,公司四费费率8.49%,同比降低5.23pcts,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4.10pcts至-2.28%,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增加以及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
3、子公司润和厂房完工,公司自研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公司较早开始布局航材国产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截至2023年H1末,公司国产化自主研发的产品已有102种通过中国民航局的各类适航认证,可以用于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多种型号客机上的进口航空材料。2023H1,公司收购嘉兴轻云,嘉兴轻云将主要负责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2023Q3末,子公司润和厂房完工,公司固定资产7329万元,较年初增长2208%。我们认为,收购嘉兴轻云以及润和厂房完工将大幅提升公司自研自产航材的能力,公司自研业务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4、单笔100架C919大订单落地,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大飞机生产交付节奏加快。截至2023年7月底,首架C919已累计服务旅客超1.5万人次。2023年8月4日,东航接收的两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开启“双机商业运营”,C919的商业运营稳步向规模化迈进。2023年9月,中国东航与中国商飞签订《C919飞机买卖协议》,向中国商飞购买100架C919飞机,C919大型客机收获迄今为止最大单笔订单。中国商飞已具备批量化生产C919的能力,未来几年内将达到30-50架的年产能力。随着C919生产交付节奏加快,国产大飞机制造对于航材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公司航材分销业务和自研自产航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5、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1.45、1.8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20、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航空运输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采购价格上涨;自研自产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产大飞机发展不及预期。 |
2023-08-23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增持 | 维持 | 优质航材分销商受益于民航景气度回升,自研业务和C919商运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润贝航科(001316)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优质航材分销商,航材分销和自研产品双轮驱动公司成长。润贝航科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航空材料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为全球1800多家客户提供飞机航材。目前,公司业务由航材分销和自研产品双轮驱动,航材分销包括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及其他消耗件、航空化学品及地面支持设备等;自研产品包括胶带、清洗剂、消毒液、内饰壁纸、飞行员耳机、地勤耳机等,可用于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多型客机上的进口航空材料。
航材分销与民航业景气程度正相关,2023年航材分销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公司是链接航材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纽带,航材分销业务与民航业景气程度正相关。2023Q1,我国民航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9.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0%;公司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2%。2023H1,我国民航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1.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1%,受益于民航航运恢复,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自研产品保持较快增速,募投项目大幅提升产能。公司较早开始布局航材国产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截至2022年底,公司国产化自主研发产品有82种通过中国民航局的各类适航认证,可用于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多型客机上的进口航空材料。此外,公司子公司润和新材料部分产品已经写入商飞标准材料手册。2022年,公司自研产品收入3680.28万元,同比增长46.52%。公司IPO募投项目“广东润和新材料公司航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航空清洁用品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将新建4条生产线以提升自研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满足下游客户对航材国产化的需求。目前,工厂已进入设备采购阶段,预计今年四季度逐步实现投产。
第二架C919交付东航,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大飞机生产交付节奏加快。截至2023年7月底,首架C919已累计服务旅客超1.5万人次。2023年8月4日,东航接收的两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开启“双机商业运营”,C919的商业运营稳步向规模化迈进。根据中国商飞今年6月数据,C919累计获得30余家客户1061架订单。中国商飞已具备批量化生产C919的能力,未来几年内将达到30-50架的年产能力。随着C919生产交付节奏加快,国产大飞机制造对于航材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公司航材分销业务和自研自产航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航材分销和自研产品双轮驱动公司成长。航材分销业务与民航景气度正相关,2023年,随着国内民航航运恢复,公司航材分销业务有望快速增长;自研业务随着公司产品丰富、客户拓展、产能建设,有望取得更快增速。此外,中国商飞是公司重要客户,国产大飞机订单充足,公司有望受益于C919飞机的生产交付提速。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1.45、1.8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7、21、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航空运输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采购价格上涨;自研自产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产大飞机发展不及预期。 |
2023-07-26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增持 | 首次 | 航材分销和自研业务双轮驱动,受益于C919商运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 查看详情 |
润贝航科(001316)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优质航材分销商,2023年国内民航航运恢复,公司业绩有望较快增长。公司是链接航材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纽带,航材分销业务与民航业景气程度正相关。2023Q1,我国民航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9.9亿吨公里,行业总体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77.6%,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39%,民航业持续恢复。2023Q1,公司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34%。2023H1,我国民航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1.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1%,受益于民航航运恢复,公司业绩有望较快增长。
公司自研产品收入快速增长,高毛利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较早开始布局航材国产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截至2022年底,公司国产化自主研发产品有82种通过中国民航局的各类适航认证,包括胶带、清洗剂、消毒液、内饰壁纸、飞行员耳机、地勤耳机等,可用于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多型客机上的进口航空材料。此外,公司子公司润和新材料部分产品已经写入商飞标准材料手册。2022年,公司自研产品收入3680.28万元,同比增长46.52%,毛利率64.46%,显著高于分销产品25.81%的毛利率。
募投项目提升产能,航材国产化有望构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IPO募投项目“广东润和新材料公司航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航空清洁用品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将新建舱内装饰膜、航空特种功能胶带、消毒清洗剂、飞机散货舱地板及侧板4条生产线,以实现对消毒清洗剂的产能扩充,对舱内装饰膜、航空特种功能胶带和飞机散货舱地板及侧板的研发成果产业转化。公司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可满足客户对航材国产化的需求,航材国产化有望构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第二架C919交付东航,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大飞机生产交付节奏加快。2023年5月28日,C919实现商业首飞,截至7月12日,首架C919共执行87班次商业航班,平均客座率近80%,累计服务旅客超1万人次。7月16日,东航正式接收第二架国产C919客机。根据中国商飞今年6月数据,C919累计获得30余家客户1061架订单。公司全资子公司润和新材料的部分国产化航材已获得中国商飞工艺材料产品批准书,随着C919生产交付节奏加快,国产大飞机制造对于航材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公司航材分销业务和自研自产航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48、1.8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20、1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航空运输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采购价格上涨;自研自产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产大飞机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