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买入 | 维持 | 扣非业绩亮眼,机器人打开新增长极 | 查看详情 |
宁波华翔(002048)
8月26日,公司发布中报,25H1实现营收128.79亿元,同比增长10.89%;归母净利润为-3.74亿元,同比下降169.84%。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系欧洲业务剥离及北美井上回购导致的10.20亿元非经常损益。剔除该影响,公司扣非实现6.00亿元,同比增长26.44%,超出此前预告上限。
Q2营收66.18亿元,同比+11.74%,环比+5.71%;毛利率16.36%,同比+0.15pct,环比+2.48pct;扣非实现3.69亿元,同比+32.67%,环比+60.57%。
经营分析
业绩符合预期,拆分如下:
1、收入端:内饰件、外饰件、金属件、车身电子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9.40/23.26/22.77/10.67亿元,同比+22.62%/+0.14%/+2.05%/-2.57%。国内、国外分别实现营收104.38/24.41亿元,同比+17.02%/-9.34%。主要系自主品牌对国内收入(如井上华翔、华翔内饰等子公司)的贡献提升,同时艾驰并表增厚收入。2、毛利率:内饰件、外饰件、金属件、车身电子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13%/12.46%/12.96%/27.35%,同比-0.62/+0.33/-3.04/+0.94pct。国内、国外毛利率分别为16.89%/7.76%,同比-0.93/-0.69pct。金属件毛利率承压主要系新投工厂尚在产能爬坡阶段,随着产能不断释放叠加新项目SOP,盈利水平有望实现改善。3、费用端:25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3%/4.50%/-0.17%/3.29%,同比-0.23pct/-0.28pct/-0.68pct/-0.17pct。三费合计6.52亿元,同比下降10.24%。公司费用管控效果显著,后续随着收入增长而费用不增,费用率有望持续下降。4、后续展望:公司车端自主品牌占比稳健增长,随着25H1欧洲剥离完成,主业盈利能力反转在即。公司积极拓展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子公司华翔启源的上海临港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总成工厂已经开始为智元批量供货,同时持续探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轻量化领域,有望成为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和硬件解决方案服务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预计25/26/27利润约4.55/15.53/17.57亿元,同比-52%/+241%/+13%,对应PE分别41/12/11倍。我们认为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改善,机器人领域布局加速推进,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持续推荐。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机器人业务不及预期。 |
2025-06-27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买入 | 首次 | 剥离欧洲轻装行,布局机器人启新篇 | 查看详情 |
宁波华翔(002048)
中高档乘用车零部件龙头,轻量智能升级开拓自主品牌。公司专注于中高档乘用车零部件业务,通过“自身研发+合资并购”的方式,推动产品朝着轻量化、安全化、智能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把握我国自主品牌崛起机遇,积极开拓头部自主品牌客户,公司预测2025年营收中自主品牌占比将突破40%。公司利润修复态势明显,持续推行股份分红政策,新一轮规划将分红比例上调至40%。
剥离欧洲包袱,北美业务改善,轻装前行新征程。2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1欧元转让旗下欧洲公司全部股份。此次交易短期内预计一次性减少2025年公司净利润约9-10亿元,长期来看,该项交易不仅彻底出清欧洲长期亏损业务,更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实现全球业务版图重构。同时北美经营性亏损大幅收窄,公司盈利中枢有望实现系统性修复与弹性扩张,为估值重塑奠定基础。国内汽零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CR10约为15%,公司持续加码产能升级,强者恒强。公司拟募集29亿元用于芜湖、重庆等生产基地产能建设,并加大智能底盘及机器人等新兴业务研发投入。在市场竞争深化过程中,优胜劣汰将驱动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作为国内汽车内外饰领域具备大总成供应能力的领先企业,公司在金属件及电子件领域构建了协同发展的产品矩阵。成熟的供应体系与较高的单车配套价值量,将助力公司在未来竞争中强者恒强。布局完善+技术同源+客户相通,机器人业务有望打开公司广阔成长空间。公司区位布局完善,国内宁波、上海临港、等多家生产基地,国外开拓了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制造集群。公司具有铝合金材料+热成型轻量化技术,生产体系及系统集成能力可由车端迁移至机器人。公司具有深厚的车端客户基础,随着T车厂等客户入局人形机器人,将赋能公司机器人业务,彰显协同优势。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对应EPS分别为0.56/1.91/2.16元,对应PE分别为28/8/7倍。可比公司2026年PE平均值为15.69倍。我们认为,公司基本面稳健并逐步摆脱欧洲亏损包袱,汽车领域技术和客户有望迁移至机器人领域,给予2026年15倍估值,目标价28.64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机器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025-05-11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赵悦媛,赵启政,丁泓婧,徐国铨 | | | 同智元及地方投资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分工明确或加速国产机器人产业化 | 查看详情 |
宁波华翔(002048)
事件:25年5月8日晚,宁波华翔与象山县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三方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拟在合资公司组建、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场景、基金投资、海外业务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
点评:从商业化到产业化再到全球化,三方分工明确或加速国产机器人落地速度
商业化方面。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成立合资公司向智元购买机器人,并用于华翔自身的生产与仓储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以帮助机器人产品进行数据采集与训练,最终实现具身机器人的性能优化与商业化。
产业化方面。1)宁波华翔凭借自身先进建设经验,投资建设具身机器人装配生产线,定位为整机代工商;2)宁波华翔参与智元关联基金的投资,共同对产业链进行投资,有望提高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度。
全球化方面。宁波华翔2024年实现海外营收56.4亿元,占当年营收比重21.4%,在中国/美国/德国设有研发中心,此次战略合作有望依靠华翔在海外优势地区的资源网络,一同推进智元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全球业务布局,有望打造可持续增长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风险因素: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 |
2022-03-16 | 中银证券 | 朱朋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稳步增长,员工持股利好长期健康发展 | 查看详情 |
宁波华翔(002048)
公司近期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全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3.2亿元,同比增长40%~55%;每股收益1.46~1.62元,业绩略超预期。2022年国内汽车销量持续回暖,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有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业绩稳健增长,利好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公司积极响应新能源及智能化等行业趋势,2021年新能源订单占比接近20%,其中特斯拉单车价值量最高预计超过5000元;通过收购等多种方式拓展智能座舱等新产品,未来前景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3元、1.86元和2.21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1年业绩略超预期,2022年有望稳步增长。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3.2亿元,同比增长40%~55%,预计国内业务持续向好,加上海外减亏所致。2014年起公司欧洲业务持续大额亏损,对公司业绩形成严重拖累。2020年10月公司发布关于实施“欧洲业务重组方案”的公告,制定了欧洲重组方案,措施包括德国HSB工厂关闭、德国HIB工厂裁员、英国业务分步转移等,2021年已全部实施完毕,有望持续改善公司业绩。2022年芯片短缺有望逐步缓解,国内汽车销量持续回暖,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利好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2025年考核目标包括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净利润不低于21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7.0%。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主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51人,有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业绩稳健增长,利好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近年来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公司积极开拓相关业务,2021年获取订单新能源占比近20%,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大众、蔚来、理想、小鹏等,其中配套特斯拉单车价值量预计最高超过5000元,将持续受益于其销量高增长。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公司在电池注塑件、饰条、热成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计划大力开拓电池盒等业务,有望助力业绩快速增长。
布局智能化前景可期。公司2021年收购上海翼锐75%股权,有望提高智能座舱等偏软件偏电子类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公司原有产品涵盖智能座舱多个环节,加上大股东部分体外资产,未来通过上海翼锐等进行有效串联,可以形成智能座舱等集成化产品,单车价值量有望突破万元,且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未来前景可期。
估值
考虑海外重组等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3元、1.86元和2.21元,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海外扭亏不及预期;3)原材料大幅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