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63.60亿 | 总市值:63.82亿 | ||
流通股本:2.26亿 | 总股本:2.27亿 |
卫光生物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06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雨涵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亮眼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4月23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14.75%,实现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15.95%,扣非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25.97%。 同天,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0.57%,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6.54%,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5.66%,业绩略有承压。 事件点评 公司全年营收、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亮眼公司全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表明公司业务盈利能力增强。单季度来看,2024Q4公司实现营收3.49亿元,同比+19.02%;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2.78%;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22.54%,环比+22.48%。公司2024Q4营收保持较好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实现较快增长。 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41.88%,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1.81%,同比-1.4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42%,同比-1.48个百分点,主要系销售服务费减少所致;管理费用率7.70%,同比-0.5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69%,同比+0.50个百分点,主要系利息费用增加所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8亿元,同比-55.33%,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支出增加所致。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核心产品表现优异,采浆量持续提升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制品业务,2024年,血制品板块实现营收10.72亿元,同比+8.80%,毛利率为43.04%,同比提升2.28个百分点。公司核心大单品表现亮眼,其中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4.59亿元,同比+15.29%,毛利率为38.46%,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实现收入4.31亿元,同比+15.00%,毛利率为40.86%,同比提升5.28个百分点。其他血液制品实现收入1.82亿元,同比-14.33%。 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提升血浆利用率。2024年,公司取得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的《药品注册证书》,上市产品增加至11个品种,进一步提升原料血浆综合利用率。新产品人凝血因子Ⅷ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上市首年获得市场好评。 公司采浆量稳步增长。公司持续强化浆源开拓,2024年度采浆量达562吨,同比增长8.7%。公司目前拥有9个单采血浆站,平均单浆站采浆量居于行业前列。2024年,公司启动安康浆站新建项目,并完成对万宁卫光单采血浆有限公司的收购,实现100%控股。卫光生命科学园运营提质增效,目前入驻项目已超过40个,带动物业出租业务高速增长,并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250.44%,毛利率28.50%,同比提升11.32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公司产品线丰富,2024年业绩稳扎稳打,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7/14.97/16.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0%/11.1%/1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3.45/3.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0%/15.3%/14.8%,对应估值为21X/18X/16X。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潜在的安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5-04-30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陈成 | 买入 | 首次 | 采浆量稳步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l2024全年实现良好增长,25Q1短期放缓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14.75%),归母净利润2.54亿元(+15.95%),扣非净利润2.64亿元(+25.97%),经营现金流净额1.78亿元(-55.33%)。对应2024Q4营业收入3.49亿元(+11.51%),归母净利润0.71亿元(+5.05%),扣非净利润0.86亿元(+39.17%)。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0.57%),归母净利润0.44亿元(-6.54%),扣非净利润0.43亿元(-5.66%)。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受行业影响,公司2025Q1收入增速短期放缓,后期随着渠道库存的逐步消化,血制品业务将逐步恢复良好增长态势。 l采浆量稳步提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2024年公司9家单采血站实现采浆量达562吨,同比增长8.7%。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0.71亿元(+8.8%),毛利率为43.04%(+2.28pct)。分产品来看,白蛋白收入4.58亿元(+15.29%)、毛利率38.46%(+1.79pct);静丙收入4.31亿元(+15%)、毛利率40.86%(+5.28pct);其他血制品1.82亿元(-14.33%)、毛利率59.77%(+2.18pct)。 产品方面,公司2024年5月取得人凝酶原复合物《药品注册证书》,公司具备3大类11个品种,因子类产品逐步开始学术推广和市场拓展。在研管线中,新型静丙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于今年报产,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产品种类将得以不断丰富,血浆综合利用率有望逐步提升。 l生命科学园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2024年公司物业出租业务实现收入1.21亿元(+250.44%),毛利率28.5%(+11.32pct)。卫光生命科学园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为重点领域,建设基因、大分子和细胞核心技术平台,成功引进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大院大所”和一批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打造生物医药生态圈。2024年产业园出租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l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12.88、14.15、15.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3.17、3.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20.3和17.4倍。首次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 ||||||
2025-04-26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陈成 | 买入 | 首次 | 采浆量稳步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l2024全年实现良好增长,25Q1短期放缓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14.75%),归母净利润2.54亿元(+15.95%),扣非净利润2.64亿元(+25.97%),经营现金流净额1.78亿元(-55.33%)。对应2024Q4营业收入3.49亿元(+11.51%),归母净利润0.71亿元(+5.05%),扣非净利润0.86亿元(+39.17%)。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0.57%),归母净利润0.44亿元(-6.54%),扣非净利润0.43亿元(-5.66%)。 l采浆量稳步提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2024年公司9家单采血站实现采浆量达562吨,同比增长8.7%。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0.71亿元(+8.8%),毛利率为43.04%(+2.28pct)。分产品来看,白蛋白收入4.58亿元(+15.29%)、毛利率38.46%(+1.79pct);静丙收入4.31亿元(+15%)、毛利率40.86%(+5.28pct);其他血制品1.82亿元(-14.33%)、毛利率59.77%(+2.18pct)。 产品方面,公司2024年5月取得人凝酶原复合物《药品注册证书》,公司具备3大类11个品种,因子类产品逐步开始学术推广和市场拓展。在研管线中,新型静丙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于今年报产,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产品种类将得以不断丰富,血浆综合利用率有望逐步提升。 受行业影响,公司2025Q1收入增速短期放缓。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为8.59亿,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后期随着渠道库存的逐步消化,血制品将逐步恢复良好增长态势。 l生命科学园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2024年公司物业出租业务实现收入1.21亿元(+250.44%),毛利率28.5%(+11.32pct)。卫光生命科学园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为重点领域,建设基因、大分子和细胞核心技术平台,成功引进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大院大所”和一批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打造生物医药生态圈。2024年产业园出租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l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12.88、14.15、15.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3.17、3.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20.3和17.4倍。首次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 ||||||
2024-11-04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王彦迪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收入快速增长,费用率回落后利润释放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8.5亿元,同比+16.1%,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20.8%,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20.5%。 三季度收入创新高势头强劲。公司2024年各季度收入分别为2.3/3/3.3亿元(+8.5%/+19.3%/+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3/6303/7284万元(+2.4%/+14%/+45.1%),预计主要系受益于静丙旺盛的市场需求。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1.8%,同比-1.2pp,预计与相关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有关。销售费用率2.3%(-1.1pp),管理费用率7.4%(-0.4pp),研发费用率为4.5%(-2.4pp),去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基数较高。 PCC获批,品种拓展再上一台阶。公司近期公告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签发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药品注册证书》,规格为300IU。公司本次取得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药品注册证书》,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有利于提升原料血浆综合利用率,对公司长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3.1亿元、3.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增长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 ||||||
2024-10-28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陈珈蔚 | 买入 | 维持 | Q3利润端增速亮眼,经营稳步推进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10月25日,卫光生物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4亿,同比+16.1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同比+20.8%。 点评 公司单三季度利润端增速表现亮眼 单季度来看,2024Q3,卫光生物实现营收3.31亿,同比+19.02%,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同比+45.05%,利润端增速亮眼。 控费体系成效明显,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41.75%,同比-1.1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1.35%,同比-0.9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33%,同比-1.0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36%,同比-0.3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66%,同比+0.5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01亿元,同比-53.22%。 产品种类多、涵盖广,新产品获批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吨浆利润 公司业务涵盖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VII等共11个品种23个规格的产品,涵盖了广泛的临床需求,其中人血白蛋白和静丙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公司营收比重的70%以上。此外,2024年6月,公司取得了PCC的《药品注册证书》,这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提升公司原料血浆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和销售力度,持续推进重点医院、教学医院的市场开发,不断优化专业学术推广和新产品推广策略,提升产品美誉度,增强了客户黏性。 国药入主有望带来新生机,助力公司更上一层楼 国药集团将成为卫光生物的实际控制人。2023年6月2日,深圳市光明区国资局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持有卫光生物的大部分股份。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以生命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其集团规模、效益和综合实力居于全球同行业领先地位;国药集团拥有1600余家成员企业,其中包括与卫光生物属于同一赛道的天坛生物,天坛生物是位列血制品行业第一梯队的上市公司。国药入主卫光后,卫光生物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进一步提升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国资的介入,公司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有望显著增强。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1.49/13.08/1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13.9%/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2.67/3.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13.2%/14.0%,对应估值为27X/24X/21X。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潜在的安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9-03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陈珈蔚 | 买入 | 维持 | 二季度营收端增速亮眼,核心单品收入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8月28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14.38%,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8.75%,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8.34%。 事件点评 公司二季度营收、利润端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公司二季度营收端增速亮眼。单季度来看,2024Q2公司实现营收2.97亿元,同比+19.28%;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14.00%;扣非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14.21%。 控费体系成效明显。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41.81%,同比-0.3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2.06%,同比-0.2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42%,同比-1.2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9%,同比-0.3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74%,同比+1.3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76亿元,同比-65.80%。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核心单品静丙的毛利率有所提升 核心大单品毛利率稳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为血制品业务,2024H1,血制品板块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4.63%,其中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1.98亿元,同比+3.79%,毛利率为37.33%,同比+0.61个百分点;静丙实现收入1.75亿元,同比+4.06%,毛利率为41.21%,同比+4.21个百分点;其他血液制品(包括纤原、八因子等)实现收入0.85亿元,同比+7.89%。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取得了PCC的《药品注册证书》,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提升公司原料血浆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和销售力度,持续推进重点医院、教学医院的市场开发,不断优化专业学术推广和新产品推广策略,提升产品美誉度,增强了客户黏性。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1.49/13.08/1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13.9%/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2.67/3.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13.1%/14.0%,对应估值为25X/22X/19X。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潜在的安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8-15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陈珈蔚 | 买入 | 首次 | 中国差异化血液制品先锋,全球平台化生物医药新锐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主要观点: 国资入主,助力卫光生物腾飞 卫光生物创建于1985年,始终专注于血液制品领域,已发展成为国内血浆综合利用率高、产品种类齐全、研发实力雄厚的血液制品领先企业。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分为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共11个品种23个规格的产品,涵盖了广泛的临床需求;各类产品收入比例基本稳定,人血白蛋白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公司营收70%以上。 国药集团将成为卫光生物的实际控制人。2023年6月2日,深圳市光明区国资局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持有卫光生物的大部分股份。国药集团入主后,卫光生物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进一步提升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国资的介入,公司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有望显著增强。 业绩持续增长,发展态势喜人 公司营收由2017年的6.2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48亿元,CAGR为9.05%,公司营收增长显著;归母净利润由2017年的1.5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8亿元,CAGR为5.85%。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2.40%,一季度净利润的增长有所放缓,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23%,扣非净利润的增幅较小,公司在非经常性收益方面的依赖度降低。 公司血液制品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80%左右,由2017年的6.1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85亿元,CAGR为8.20%,2023年,公司吨浆收入达190.5万元/吨,血液制品业务营收增长迅速;毛利由2017年的2.6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1亿元,CAGR为6.88%,吨浆毛利为77.66万元/吨,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期来看,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仍有发展空间,前景向好。 2023年,人血白蛋白营业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54.52%,营收大幅增长;毛利为1.46亿元,同比增长79.08%;毛利率为36.67%。 2023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营业收入为3.75亿元,同比增长56.76%,营业收入增长迅速;毛利为1.33亿元,同比增长为125.57%,毛利的翻倍增长显示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高盈利潜力和市场受欢迎程度,毛利率为35.58%。 内生与外延并举,持续注入发展动能 公司目前拥有9个全资或控股单采血浆站,浆站平均采浆量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采浆量约517吨,同比增长10.71%。 平果浆站是卫光生物旗下最大的浆站,具有优良的献浆文化和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公司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献浆员的认可度和献浆频率,并采用先进管理系统和优质服务,使采浆量和频率显著提升,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血浆资源。 公司重视产品研发,2023年公司人凝血因子Ⅷ顺利取得《药品注册证书》,2024年5月,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其他在研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新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预计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入组;人纤维蛋白粘合剂预计启动临床试验研究。新产品项目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种类,产品上市后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1.49/13.08/1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13.9%/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2.67/3.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13.2%/14.0%,对应估值为26X/23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潜在的安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4-05-10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王彦迪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纤原收入快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10.5亿元,同比+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86.1%,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95.9%;2024年一季度收入2.3亿元,同比+8.5%,归母净利润4683万元,同比+2.4%,扣非归母净利润4552万元,同比+1.3%。 2023年收入增长拉动毛利,24Q1增速受基数影响。公司2023年各季度收入分别为2.1/2.5/2.8/3.1亿元(+51.3%/+164.3%/+55%/+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74/5529/5022/6741万元(+80.5%/+156.5%/+94%/+50.6%),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速边际下降,主要系基数效应。全年销售毛利率41.3%,同比上升5.3pp,预计主要系生产销售恢复,收入大幅增长摊薄成本。销售费用率3.9%(-0.1pp),管理费用率8.2%(+2.7pp),管理费用有所增长,主要系职工薪酬和中介咨询费用支出增加。研发费用率为6.2%(+0.8pp),主要系研发投入加大。公司高纯静丙已完成商业化生产线建设,预计2024年完成三期临床,纤维蛋白粘合剂、纤溶酶原等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有望于2024年进入临床。2023年归母净利率为21.4%,环比+3.8pp,主要系收入端大幅增长。24Q1公司收入利润稳中有增,去年同期相关重症拉动产品需求带来业绩高基数,预计未来业绩有望提速。 2023年采浆517吨,纤原收入增长超出整体业务增速。公司2023年采浆517吨,同比增长超过10%。全年人白、静丙、纤原、狂免2023年收入分别为4亿元、3.8亿元、4670万元、9175万元,其中纤原收入同比增速为106%。该产品适应症广泛,其临床渗透率仍有较高提升空间,预计其长期增速有望超过血制品行业整体增长,拉动公司整体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3.1亿元、3.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增长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 ||||||
2023-11-06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收入增长符合预期,三季度研发投入有所增长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期间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78.8%,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107.8%,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119.5%。 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较高。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2.1/2.5/2.8亿元(+51.3%/+164.3%/+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74/5529/5022万元(+80.5%/+156.5%/+94%)。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2.9%,同比上升2.1pp,预计主要系生产销售恢复,收入大幅增长摊薄成本。销售费用率3.4%(-0.6pp),管理费用率7.7%(-3.2pp),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预计主要系收入端快速增长摊薄费用。前三季度整体研发费用率为6.9%(-0.1pp),其中三季度公司确认研发费用3165万元。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8.1%,环比下降4.2pp,主要系短期研发费用增长较快。 以技术输出带动产品出口,持续开拓国际市场。公司于2022年与白俄罗斯有关政府机构达成了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产许可及技术转移服务相关合作协议,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血液制品技术输出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血液制品生产经营、最早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9个单采血浆站。产品覆盖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3大类,9个品种,21种规格,是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的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2.7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92.2%、18%、17.3%,维持“买入”评级。17843 风险提示:采浆增长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 ||||||
2023-09-04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全年业绩可期 | 查看详情 |
卫光生物(0028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97.2%,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115.5%,扣非净利润9948万元,同比+131.8%。 产品销售恢复,Q2增长加速。2023单二季度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164.3%,归母净利润5529万元,同比+156.5%,扣非净利润5451万元,同比+187%。二季度业绩高增长,主要系去年业绩基数较低。2023H1公司销售毛利率42.2%,同比-2.4pp;其中单二季度毛利率42.5%,同比-4.5pp,环比一季度提升0.8pp。2023H1期间费用率为16.4%,同比-6.2pp,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8.2%、4.1%,分别同比减少0.4pp、1.4pp、1.3pp,预计费用率的下降主要系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导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为22.1%,同比+1.9pp。 人纤溶酶原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公司于近日公告,公司人纤溶酶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治疗I型纤溶酶原缺乏症的临床试验。I型纤溶酶原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可损害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并可能导致失明、呼吸衰竭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目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若未来该产品成功获批销售,有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公告中国生物拟收购公司股份。2023年6月,光明国资局与中国生物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生物与光明国资局拟设立合资公司,中国生物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光明国资局持有49%股权;合资公司设立后,中国生物向合资公司无偿划转天坛生物5.96%股份,光明国资局向合资公司无偿划转卫光生物35.25%股份,中国生物通过合资公司和武汉所控制卫光生物42.50%的股份,成为卫光生物的控股股东。如未来收购顺利完成,预计新股东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有望打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2.7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92.2%、18%、17.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增长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