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6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 查看详情 |
中天火箭(003009)
事件: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1~3Q25实现营收4.44亿元,YOY-30.95%;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去年同期为0.17亿元;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去年同期为0.15亿元。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前三季度,公司子公司超码科技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同时三沃机电销售不及预期,导致营收端同比减少,利润端转亏,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子公司不及预期造成三季度业绩承压;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1)单季度:
3Q25,公司实现营收1.43亿元,YOY-26.55%;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去年同期为-0.03亿元;扣非净利润-0.37亿元,去年同期为-0.03亿元。2)利润率:
1~3Q25,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18ppt至19.00%,其中,3Q25毛利率同比下滑10.25ppt至10.37%。
营收减少系费用率增长原因之一;减值损失影响利润。1~3Q25,公司:1)费用率: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6.12ppt至23.84%,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35ppt至3.11%;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2.79ppt至9.01%;财务费用率为1.50%,去年同期为0.33%;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2.50ppt至10.23%。2)减值:资产减值损失0.12亿元,去年同期0.0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01亿元,去年同期-0.15亿元。上述减值合计影响利润0.13亿元,同比增加0.25亿元。
3)现金流: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46亿元,去年同期0.02亿元。截至3Q25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4.96亿元,较年初减少14.99%;2)存货5.00亿元,较年初增加22.47%;3)合同负债1.45亿元,较年初增加15.84%。
技术延伸拓展多品类产品;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源于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下属多个研究所的相关业务板块,经改制和重组逐步形成了目前以小型固体火箭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综合业务体系。1)增雨防雹火箭及配套装备(24年营收占比30%):公司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增加带动营收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公司加大探空火箭投标力度,成功中标某探空火箭项目;2)特种小型固体火箭(24年营收占比26%):公司推进制导火箭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系列化发展模式,与多个客户推介新产品,形成采购意向。3)炭/炭热场材料(24年营收占比26%):公司推进碳陶刹车盘等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已通过相关客户的验证试验。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总体单位,背靠航天科技四院整合院内核心资产,实现“整箭总装+发动机核心材料+测控分系统技术”的有机融合,具有稀缺性和长期成长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0.69亿元、1.40亿元,对应PE分别为498x/118x/58x。我们考虑到公司小型固体火箭的龙头地位和产品衍生能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 |
| 2024-11-07 | 中航证券 | 王宏涛,张超,严慧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报三季报点评:营收与盈利出现下滑,单季度毛利率有所改善 | 查看详情 |
中天火箭(003009)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10月25日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3亿元,-4.48%),归母净利润(0.17亿元,-56.77%),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51.17%),毛利率(18.82%,-1.23pcts),净利率(2.67%,-3.23pcts)。
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Q3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43亿元,-4.48%)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0.17亿元,-56.77%)与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51.17%)明显下降,毛利率(18.82%,-1.23pcts)略有下降,净利率(2.67%,-3.23pcts)下降明显,主要系期间费用率(17.72%,+3.20pcts)有所上升,政府补助减少导致其他收益(567.03万元,-40.01%)有所下降等原因所致。
从单季度来看,公司2024Q3营收(1.95亿元,-10.00%)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329.63万元)与扣非归母净利润(-306.02万元)出现亏损,毛利率(20.63%,同比+7.44pcts,环比+1.12pcts)有所增长,净利率(-1.69%,-4.76pcts)有所下降,主要系期间费用率(22.60%,+10.38pcts)明显增长,其他收益(189.15万元,-69.92%)减少等原因所致。
存货及合同负债快速增长,在手订单需求充足
费用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三费费用率(10.00%,+2.00pcts)有所增长,其中,管理费用率(6.21%,+0.86pcts)有所增长,财务费用率(0.33%,+1.00pcts)增长明显,主要系短期借款相比上年同期存续时间较长致;研发费用(0.50亿元,+12.96%)稳定增长,预计将成为未来公司业务拓展,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2亿元,同比增加0.55亿元)大幅增加,主要系销售回款相比去年同期较高,且采购支付的现金较少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7亿元,同比减少0.56亿元)有所下降,主要系长期资产和部分募投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97亿元,同比减少0.58亿元)大幅下降,主要系偿还短期借款所致。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存货(4.10亿元,+11.71%)同比稳定增长,预付账款(0.87亿元,+90.15%)快速增长,合同负债(0.78亿元,+23.48%)快速增长,结合公司以销定产的模式,我们判断,公司在手订单或意向客户需求充足,目前正在积极备货备产。
聚集小型固体火箭产品,军用小型固体火箭营收快速增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小型固体火箭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固体火箭总体设计技术为依托,公司形成了增雨防雹火箭、探空火箭、小型制导火箭等系列化小型固体火箭业务;以固体火箭高性能材料技术为基础,公司形成了炭/炭热场材料及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等炭/炭复合材料业务;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参量动态测试技术为支撑,公司形成了智能计重系统以及测控类系统集成等业务。
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披露,各业务板块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①炭/炭热场材料:2024H1实现营收(1.86亿元,-13.84%)有所下降,营收占比41.51%,毛利率(-3.63%,-8.62pcts)有所下降。
②增雨防雹火箭及配套装备:2024H1实现营收(1.11亿元,-13.08%)有所下降,营收占比24.76%,毛利率(+29.93%,-6.36pcts)有所下降。
③军用小型固体火箭:2024H1实现营收(0.71亿元,+40.73%)快速增长,营收占比15.78%,毛利率(+35.86%,-19.06pcts)下降明显。
④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2024H1实现营收(0.07亿元,-52.95%)有所下降,营收占比1.53%,毛利率(+49.12%,-2.51pcts)有所下降。
⑤智能计重系统及测控类系统集成:2024H1实现营收(0.07亿元,-51.84%)有所下降,营收占比1.45%,毛利率(+12.38%,-18.01pcts)下降明显。
⑥其他民品:2024H1实现营收2024H1实现营收(0.67亿元,+92.88%)高速增长,营收占比14.97%,毛利率(+37.05%,+7.36pcts)有所增长。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科技四院控股上市公司,在小型固体火箭整箭及其延伸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及生产经验,在相关军品及民品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达到55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达到58万平方公里以上。我们认为,公司在民用领域的需求有望维持稳定。同时,在未来航天探空、防务、军贸等领域需求的高确定性下,公司在特种领域的应用有望加快发展。此外,当前光伏热场处于喷井式增长后的低谷期,上游炭/炭热场材料竞争加剧、利润率持续走低,但随着热场系统大型化和N型硅片的加速渗透,落后产能有望逐步出清。在行业重塑和技术转型双重加持下,结合公司实施降本增效及新工艺技术的上线应用,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募投资金扩充产能,赋能公司发展
2022年8月,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4.95亿元,其中2.63亿元用于大尺寸热场材料生产线产能提升建设项目(二期)、1.29亿元用于军品生产能力条件补充建设项目,1.0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上述募投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完成建设工作。
我们认为,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积极投入研发及生产线建设,项目达产后,将有利于扩大公司军品以及热场材料产品的产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产品结构,提升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控股上市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小型固体火箭整箭及其延伸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及生产经验。我们的具体观点及投资建议如下:
1)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有所下滑,且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也盈利能力也出现了下滑,但存货及合同负债快速增长,显示公司在手订单需求充足;
2)公司小型固体火箭整箭产品在军民中均有应用,在民用领域公司具备一定的市占率与竞争优势,业务有望稳定增长,且在未来航天探空、防务、军贸等领域需求的高确定性下,公司在特种领域的应用也有望加快发展,毛利率或将得到提升;
3)目前公司热材料板块业务收入占比最高,但受近年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热材料业务板块毛利率短期承压,未来伴随募投项目落地,有望通过降本增效及新工艺技术的上线应用逐步提升盈利水平;
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募集资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和扩张产能,在研项目均围绕主营业务开展,投资力度大。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拓展行业市场。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85亿元、13.23亿元和15.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0.65亿元和0.76亿元,EPS分别为0.38元、0.42元、0.49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民品市场拓展持续性不及预期、光伏产业链价格竞争继续恶化、军工客户采购需求存在波动性、毛利率波动性 |
| 2024-09-20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赵博轩,冯鑫 | 买入 | 首次 | 首次覆盖报告:航天科技四院上市平台;多业务拓展均衡发展 | 查看详情 |
中天火箭(003009)
我们首次覆盖航天科技四院下属唯一上市平台、小型制导火箭总体单位:中天火箭(003009.SZ),给予“推荐”评级,主要理由如下:
背靠航天科技四院整合核心资产;小型制导火箭总体单位。公司背靠航天科技四院,承载四十一所核心资产,主要负责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总装设计研发工作。2017年,公司发行股份全资收购了超码科技(四十三所下属公司)和三沃机电(四十四所下属公司),实现院内核心资产整合,同时实现了从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总装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形成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核心技术(整箭总装设计、发动机分系统核心材料、测控分系统)的有机融合。
技术延伸拓展多品类产品;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依托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核心技术,持续进行应用拓展,在多个细分行业占据龙头地位,其中:1)整箭:作为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总装单位,公司整箭产品包括增雨防雹火箭、探空火箭和小型固体制导火箭。公司是增雨防雹火箭行业标准起草者,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超50%)。探空火箭方面,公司产品服务于“子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学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小型制导火箭方面,公司进行差异化竞争,研制出我国首款20kg级别以下的小型制导火箭,填补国内空白。2)分系统业务及延伸:公司以固体火箭高性能材料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炭/炭热场材料及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全资子公司超码科技已发展为光伏炭/炭热场材料行业龙头,产能及收入均处于行业前列;发动机耐烧蚀组件和测控系统产品也具有较好的业界口碑。整体来看,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过去五年(2019~2023)增雨防雹火箭和炭/炭热场材料发展较快,业务占比较高。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募投提升产研能力延续龙头地位。2019~2023年,公司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期间费用率不断降低,从17.8%下降3.0ppt至14.8%。同时,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2023年,研发费用自0.46亿元增长至0.80亿元,研发费用率自5.8%提升1.0ppt至6.8%。2020年IPO项目(募资5.0亿元)和2022年可转债项目(募资4.95亿元)合计募资10亿元,用于全方位提升公司小型固体制导火箭及其衍生品的产研能力。公司增雨防雹火箭和炭/炭热场材料的产能及市占率均处于细分行业领先水平,伴随可转债项目在2024年底投产,公司将延续行业龙头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小型固体制导火箭总体单位,背靠航天科技四院整合院内核心资产,实现了整箭总装+发动机核心材料+测控分系统技术的有机融合,具有稀缺性和长期成长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1.21亿、1.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63x/45x/32x,考虑到公司小型固体火箭的龙头地位和产品衍生能力,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产品降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