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52.34亿 | 总市值:81.42亿 | ||
流通股本:8522.56万 | 总股本:1.33亿 |
国能日新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6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9-12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王朗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度报告点评: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功率预测业务亮眼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收盘后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点评: 收入与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实现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48.46万元,同比增长53.52%。分业务来看,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实现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毛利率为61.58%;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收入0.51亿元,同比下降4.56%;创新业务(包含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 功率预测服务电站数量创新高,带动业务保持良好增长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整体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及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带来的新增市场机会等因素影响,公司功率预测服务规模快速提升,净新增电站用户数量达1116家,较2024年底服务规模增速达26%,服务电站净增数量远超往年历史同期水平。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增至5461家,并且,功率预测服务费的续费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使得公司功率预测服务费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深度探索AI技术应用,强化公司算法底层能力 公司于2025年5月完成“旷冥”新能源大模型2.0版本的迭代升级,通过对模型技术、稳定性和整体性能方面的优化,全面提升全网新能源预测综合准确率,根据公司内部数据测算,在部分区域的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率上更是达到1~1.5%的精度提升,进一步巩固公司核心技术优势。资源方面,公司通过新增部署高性能智能算力加速硬件集群、气象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落地提供全方位保障。人才方面,公司扩大高级气象、算法及大模型等方向核心研发人员的招聘,推进各研发项目的进度及成果转化,巩固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算法策略领先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公司已经迎来良好机遇,未来持续成长的空间较为广阔。参考上半年的经营情况,调整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预测至7.01、8.75、10.66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5、1.65、2.15亿元,EPS为0.94、1.24、1.62元/股,对应的PE为61.35、46.44、35.56倍。考虑到行业的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业务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费用上升风险;劳动力成本上升风险;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变动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 ||||||
2025-08-29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戴映炘 | 买入 | 维持 | 功率预测客户数量持续增长 电力交易有望迎来机遇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53.5%)。其中25Q2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5.7%),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31.3%),业绩符合预期。 收入继续增长但毛利率下滑,主要与产品交付结构有关,新取得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公司25H1毛利率为61.4%(同比-5.9pct),有明显下滑,其中功率预测产品收入2.05亿元(同比+55.1%),但毛利率(61.6%)同比下降11.9pct,对公司整体毛利率产生影响。但主要原因是25H1公司获得的新建电站客户数量较多,功率预测设备收入有明显增长,进而影响该业务及公司整体综合毛利率。但功率预测在新建阶段安装设备后,将持续产生服务收入,后续服务收入有望提速并对公司整体毛利率产生正面影响。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电站数量增至5461家(较2024年底增加1116家,增幅26%),公司基本盘稳固。 受行业因素影响,新能源并网控制产品收入小幅下滑。25H1公司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为0.51亿元(同比-4.6%),增速出现小幅下滑或与行业因素相关。毛利率水平为58.4%(同比+7.8pct)。 新能源入市在即,创新类产品有望迎来机遇。公司在发电侧开拓电力交易辅助决策产品的同时,也在用户侧推出针对售电公司的电力交易解决方案。1月“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电力交易相关业务有望迎来机遇。25H1公司创新产品(电力交易、储能EMS、虚拟电厂)等业务实现收入1616万元(同比增长1.53%)。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8/1.95/2.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32%/3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9/37/29倍。分布式加装功率预测逻辑确立,电力交易等业务有望继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光装机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电力体制改革进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人民币) | ||||||
2025-08-27 | 华金证券 | 贺朝晖,周涛 | 买入 | 维持 | 功率预测主业高增,创新业务构筑新动能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43.15%;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32.48%;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53.52%;其中2025Q2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45.74%,环比+21.08%;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31.32%,环比+76.82%;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35.64%,环比+89.99%。 功率预测主业表现抢眼,服务电站净增数量创新高。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景气度尤其是分布式功率预测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功率预测产品收入2.05亿元,同比+55.14%,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63.96%。毛利率61.58%,同比-11.91pct,主要原因系功率预测设备收入占比提升。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增至5,461家(净增1116家,远超同期水平),细分行业市占率保持领先。2025年5月,公司对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进行迭代发版,在部分区域的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率上达到1~1.5%的精度提升,进一步巩固公司核心技术优势。随着分布式电站“四可”管理要求的推进,功率预测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同时客户规模扩大将驱动服务收入稳健增长,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创新业务稳步推进,二次成长曲线凸显。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产品的业务收入0.16亿元,同比+1.53%,重点布局四大方向:1)电力交易:推出电力交易托管服务,已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和蒙西等地实现业务布局。2)储能:创新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运营策略,积极关注海外储能项目需求并完成部分项目的拓展。3)虚拟电厂:持续签约工业负荷(水泥、化工、钢铁、煤矿、汽车加工等)、电采暖、中央空调、充电桩等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4)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在国内多个园区级光储协同项目中落地应用,已成功完成多个国外大容量并离网切换型微电网项目并获得市场认可。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取得发明专利108项,软件著作权131项。公司正持续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体系,创新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战略投资拓展产业链。2025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1.77%/6.89%/13.81%,同比分别下降4.98/2.31/4.69pct,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此外,随着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相关资产运营收入为3,263.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5.96%。对外投资方面,公司参股投资了“西藏东润数字能源有限公司”、“天津驭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一步强化在新能源信息化领域的产业链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的领跑者,持续拓展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等相关创新产品,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辅助服务、现货市场以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面提速,我们看好未来公司的成长空间。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 7.12/8.98/10.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52/1.91亿元,对应0.91/1.15/1.44元,PE60/47/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2025-08-27 | 信达证券 | 庞倩倩 | 买入 | 维持 | 新能源装机迎来“抢装潮”,分布式电站需求高增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国能日新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2.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53.52%。单二季度实现收入1.76亿元,同比增加45.74%,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加31.32%。 分布式电站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4月发布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明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并网的新建或改(扩)建光伏发电系统接入、调试与运行的有功功率、无功电压等技术要求及并网检测规范,首次标准化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技术;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提出项目需“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以保障高效利用与电力系统稳定,后续各区域及省级能监部门依相关通知制定实施计划,目前新建分布式电站“四可”配置要求已在主要省份落地,存量电站改造以地方后续文件为准。 新能源功率预测领域优势巩固。规模维度:作为新能源数据开发应用先行企业,依托新能源装机高景气、“四可”政策驱动、核心技术与市场策略,2025年上半年服务电站净增1116家(超历史同期),截至2025年半年末,功率预测服务电站达5461家,细分市占率持续领先,规模增长态势稳固。精度维度:通过研发人才引入、AI技术应用及算法优化持续投入,2025年5月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迭代,部分区域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提升1%-1.5%;行业竞赛中,南方电网实景预测竞赛精度评分已连续24个月居首,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赛马”方案等赛事亦获佳绩,技术优势持续强化。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市场迎来“抢装潮”,装机规模增势迅猛。2025年上半年,作为我国构建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的新能源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迎来装机“抢装潮”——政策端,《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则、优化机制,市场端光伏组件与风机整机价格低位运行,共同激发投资活力;装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光伏发电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同比增107%,分布式占比超50%)、累计达11.0亿千瓦(同比增54.1%),风力发电新增并网5139万千瓦(同比增99%,以陆上为主)、累计达5.73亿千瓦(同比增22.7%);同时消纳效率保持高位,2025年1-5月风电利用率约93.2%、光伏利用率约9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积极开拓新技术、新赛道、新客户,在享受新能源行业高增速的同时,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9/1.28/1.59元,对应P/E分别为54.65/42.44/34.0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技术、新领域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 ||||||
2025-08-27 | 中国银河 | 吴砚靖,胡天昊 | 买入 | 维持 | 核心业务高速增长,创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扣非归母净利润4348.46亿元,同比增长53.52%。 上半年新能源迎“抢装潮”,功率预测核心业务保持高增。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行业迎来“抢装潮”,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7%。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占总营收比例为63.94%,毛利率61.58%,同比-11.91pct,主要系上半年新签分布式电站中低毛利硬件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净增客户1116家,远超往年历史同期水平,截至报告期,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为5461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自研“旷冥”大模型升级迭代,根据公司内部数据,在部分区域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率提升1-1.5%。我们认为,上半年受益于政策关键节点划断驱动以及光伏、风电组件等价格维持低位等因素,新能源迎来“抢装潮”,新增并网装机整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公司功率预测核心业务提供强劲增长动力,下半年伴随服务费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回升,公司凭借“旷冥”大模型升级迭代,提升预测精准率,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龙头地位。 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推升短期需求,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年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可观、可控、可测、可调”技术标准体系(简称光伏“四可”),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消纳瓶颈,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5102.29万元,同比下降4.56%,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的销售区域已逐步拓展至十余个省份。我们认为,伴随分布式光伏“四可”全面普及与落地,短期内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市场增量和存量改造需求,进一步打开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并网智能控制等市场空间,将为公司未来2-3年业绩提供稳定增长动力;此外,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新能源未来将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伴随各省份电力交易政策陆续出台,将提升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需求,驱动公司长期增长。 参控股子公司开展虚拟电厂业务,创新业务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及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作为参与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浙江、江苏、华北、湖北等省份电网的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产品(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营收比例为5.04%,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为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未来公司将在深耕电源端的同时,在电网端、储能端、负荷端持续发力,创新类业务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新能源功率预测龙头企业,短期来看分布式新能源政策推动短期需求高增,长期来看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将为业绩提供长期增长动力,创新业务协同发展有望打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2.1亿元,同比增长27.79%/34.15%/30.61%,EPS为0.9/1.21/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44/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下游企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2025-08-25 | 民生证券 | 吕伟,郭新宇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核心业务实现高增,电力交易等业务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概述:2025年8月23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 新能源功率预测主业强劲增长,同比增速超50%。国家能源局明确分布式光伏需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2024年新国标(GB/T29319-2024首次规范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技术,全国主要省份已陆续发布新建分布式电站“四可”配置要求,存量改造政策待后续落地。公司分布式“四可”配置综合解决方案已在多省区部署,成为功率预测业务新增量。 受益于装机“抢装潮”及分布式“四可”需求,2025H1公司净新增服务电站1116家,截至2025年6月末服务电站达5461家(2024年底4345家);实现收入20510.97万元,同比增长55.14%。2025年5月完成“旷冥”新能源大模型2.0迭代,优化模型稳定性与性能,部分区域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提升1~1.5%;在南方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中,精度综合评分连续24个月首位,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赛马”方案中表现优异。 创新业务加速发展,有望成为公司长期成长的新动能。1)电力交易产品: 依托“旷冥”大模型提升电价、发电量、极端天气预测精度,引入强化学习/博弈论优化交易策略;在山西、山东、甘肃等5省落地应用,江西、河北南网等省产品进入试用,辽宁、宁夏等省启动研发;拓展售电公司、工业用户等用户侧客户。 2)虚拟电厂业务:公司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浙江、江苏、华北、湖北等省份电网的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已在上海、冀北、山东、宁夏等区域申请售电资质并公示。公司正在持续拓展并签约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目前签约的可控负荷资源类型主要包括工业负荷(如水泥、化工、钢铁、煤矿、汽车加工等)、电采暖、中央空调、电动汽车充电桩等。3)子公司日新鸿晟运营收入高增:创新类产品合计实现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子公司日新鸿晟电站运营收入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 投资建议: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随着“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力消纳目标的逐步推进,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等传统业务有望长期收益;同时,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制度的持续推进,公司战略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创新业务,用AI来赋能电力交易等新业务的发展,打造长期增长曲线。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70/2.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8X、42X、3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推进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025-08-23 | 国金证券 | 姚遥 | 增持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业务增长强劲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8月22日,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1H25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43.2%,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32.5%,实现毛利率61.4%,同比-5.9pct;Q2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45.7%,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31.3%,实现毛利率65.7%,同比-3.2pct,Q2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发电功率预测业务快速增长,领先优势稳固。受新能源装机景气度&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截至25H1,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数量净新1116家,净增数量远超历史水平,用户数量达到5461家,细分行业市占率保持领先。公司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持续迭代,综合功率预测精度保持行业领先,25H1公司功率预测业务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55.1%,毛利率61.6%,同比-11.9pct,主要系公司新建电站客户数量较多,低毛利功率预测设备占比提升影响。 并网控制、新能源管理业务日臻优化产品功能、短期营收承压。 1)并网控制:传统控制类产品的参数及性能优化升级,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的销售区域已逐步拓展至十余个省份,25H1营收5102万元,同比-4.6%,毛利率58.4%,同比+7.7pct;2)新能源管理:探索“人工智能+新能源管理”,助力各层级电网新能源精细化管理诉求,25H1营收836万元,同比-35.9%。 创新类产品持续突破,第二成长曲线雏形已现。创新类产品顺应市场需求,25H2实现营收1616万元,同比+1.5%。1)电力交易: 相关产品已实现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和蒙西的布局;2)储能:产品已能够支撑吉瓦级储能电站、百万点以上的数据接入,关注海外储能项目需求并完成部分项目的拓展;3)虚拟电厂:持续拓展并签约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目前签约的可控负荷资源类型主要包括工业负荷、电采暖、中央空调、电动汽车充电桩等;4)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在国内多个园区级光储协同项目中落地应用,成功完成多个国外大容量并离网切换型微电网项目并获得市场认可。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功率预测业务优势,并网控制、新能源管理等行业景气度、新业务潜在增量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1.6/2.1亿元,现价对应PE为56/44/34,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电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程度加剧。 | ||||||
2025-05-05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戴映炘 | 买入 | 维持 | Q1业绩亮眼 分布式功率预测顺利推进 费用率显著改善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04.8%),业绩超出预期。 收入大幅增加但毛利率下滑,或与分布式功率预测开始加装有关。公司年报披露,2025年1月《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提及分布式光伏应当实现“四可”要求,分布式光伏安装功率预测空间打开。公司2024年4个季度中,Q4毛利率最低,主要由于大量电站都在Q4投产,功率预测设备大量确认收入拉低毛利率水平。公司25Q1毛利率水平同比下滑9.1pct,环比下滑7.1pct,我们分析主要因为分布式功率预测需求从25Q1开始显现,设备确收占比提升导致,也侧面反映出,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在逐渐打开,后续服务收入有望体现。 费用率同环比均显著改善。25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 ||||||
2025-04-28 | 平安证券 | 闫磊,黄韦涵,王佳一 | 增持 | 维持 | 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把握电改机遇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事项: 公司公告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40.14%;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34.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04.81%。 平安观点: 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费用控制效果良好。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40.14%;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34.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04.81%。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费用方面,2025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2.64%,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个百分点,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29%/7.26%/14.27%,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5.76/-2.54/-6.18个百分点,费用控制效果良好。 加速布局分布式增量市场,巩固传统业务根基。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明确提到分布式新能源未来“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管理要求。未来公司功率预测及控制类业务将在传统集中式光伏电站、风电电站基础上,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型客户。随着分布式“四可”要求的全面落地,也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服务、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等各项产品的市场空间。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更准确、更精细的功率预测技术、及时周到的客户服务和高效的产品迭代,在导入更多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客户的基础上,积极跟进各省份电网调度部门关于分布式“四可”管理细则的出台及更新情况,加速向分布式新能源场站客户推广并销售公司功率预测相关产品,以期覆盖更多数量的电源端客户。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方面,针对新能源主动支撑装置和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公司将及时跟进各地电网管理规范更新情况,持续研发完善、升级产品控制策略,同时加强市场推广工作。公司加速布局分布式增量市场,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传统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优势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地位。 公司积极把握电力市场化改革机遇,打造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11月,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3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首次明确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新能源企业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电力市场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电力交易领域,公司提供电力交易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电力交易产品及服务已实现在山西、广东、山东、甘肃等省份内部分客户进行创新性应用,未来公司将根据全国各省电力交易政策出台及更新情况持续进行产品推广及研发迭代工作,并向分布式电站、售电公司、大型工业用户、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多元化市场主体进行持续推广;在储能应用方面,公司研发的储能能量管理相关产品并已全面适配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三大应用场景,未来将在推广销售的同时,针对底层平台、策略算法、安全防护、智慧运营方面进行持续升级完善。 盈利预测:我们维持对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EPS分别为1.21/1.59/2.10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51.6/39.3/29.9倍。公司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领先企业,基于源端功率预测优势筑牢核心竞争力,逐渐延伸业务边界实现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全链条布局。传统业务凭借领先的预测精度及市场份额,将确定受益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型客户的增量需求,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创新业务则有望在电力体制改革浪潮中,作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开辟新的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功率预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业务是凝聚公司核心技术优势的根基业务,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预测精度及市场份额不能继续保持领先,则公司功率预测业务存在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作为电力市场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其业务开展与业绩释放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节奏密切相关,若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节奏不达预期,则公司发展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3)公司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创新业务是公司基于对新能源电力市场未来发展大势判断的前瞻性布局,若公司相关产品线拓展不理想,或相关细分领域发展不达预期,则公司创新业务发展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5-04-21 | 信达证券 | 庞倩倩 | 买入 | 维持 | 全年业绩稳定兑现,分布式与电力交易进入机遇期 | 查看详情 |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国能日新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20.50%;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11.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15.67%。单四季度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增加25.42%,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加24.52%。 十四五收官之年,新能源景气度确定性高。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27,757万千瓦,同比增长28%。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并网15,939万千瓦,同比增长33%;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11,818万千瓦,同比增长23%。风力发电新增并网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5%。2024年全年我国风电、光伏的利用率分别约为95.9%和96.8%,较高的新能源利用率凸显国内优异的电力管理水平,也为后续并网规模扩张奠定基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增量规模仍相当可观。 功率预测业务稳健增长,大模型有望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净新增电站用户数量达755家,同比净增21.03%,用户数量达到4345家。用户留存比例依旧保持较高水平,稳健持续增长及用户高粘度的服务费规模。公司于2024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该大模型应用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极端天气预测和电力现货市场预测等领域相比于传统数值天气预报方式,在诸多维度精度和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大模型技术的嵌入和应用,有望在公司行业领先的预测精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优势,持续提升公司在预测、算法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 各区域电力交易快速有序推进,公司相关业务或充分受益。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多家单位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首次明确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即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3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已实现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等地区的布局并陆续应用于部分电力交易客户。还跟进了江西、河北南网、安徽、湖北、陕西、广西、贵州等省市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工作,研发了电力交易的相关产品并邀约部分新能源电站客户进行试用。用户拓展方面,公司持续打磨发电集团、新能源场站等市场主体(发电侧)电力交易产品,同时也关注到售电公司、大型工业用户等市场主体(用户侧)客户的需求,积极开展产品打造与客群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积极开拓新技术、新赛道、新客户,在享受新能源行业高增速的同时,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8/1.50/1.89元,对应P/E分别为53.03/41.79/33.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技术、新领域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