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3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翟一梦 | 买入 | 首次 | 半导体光学加速推进 | 查看详情 |
波长光电(301421)
投资要点
半导体光学加速推进。公司2024年半导体和泛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达到5100万,较上年增加82%。其中半导体业务包括光刻、封测等场景,实现营收约1770万元,产品形态包括应用于成熟制程的平行光源系统;先进制程光刻设备光源里的光学镜片(硅反射镜、硒化锌聚焦镜);照明系统里的匀光、整形、引导镜片;量检测设备里的激光准直(控制激光束)、分光偏振镜片等,以及配合客户的一些小型光学系统,应用场景包括接近式掩膜光刻、直写光刻、封装测试、量检测等。2025年公司进一步提高了与现有半导体客户的合作深度,并与新客户就一些新产品进行了技术交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25年以来,公司在半导体光学产品品类和客户数量上均有所增加。研发方面,公司将继续以光学为核心,深耕精密光学赛道,推进公司“半导体与微纳光学研究中心”落地,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通过创建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重点向半导体等新兴应用领域开拓和延伸。
激光光学业务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14.32%,其中,受益于国内飞秒紫外远心场镜等智能制造、泛半导体领域产品表现良好以及境外销售增长,公司激光光学领域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2.17%,其中适用于高密度柔性小型化的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较上年度实现突破,成功为客户实现进口替代,订单金额较上年大幅增加;公司坚持“光学+”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光学应用场景,在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制造领域,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108.65万元,较去年增长82.32%,其中主要产品包括用于高端显示面板及PCB精密微加工的各类远心场镜、用于接近式掩膜光刻的平行光源系统、可用于半导体检测的微分干涉(DIC)显微镜以及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封装、研发环节的高精度光学元器件;用于航天材料研发场景的真空紫外及原位测量系统以及增材制造领域的金属3D打印(SLM)光路传输系统,均实现了从研发试验阶段走向商业化交付;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光远程除异物系统相关产品在轨道与电力的应用场景交付超过百件。同时公司新拓展消费级光学市场,2024年,公司AR/VR业务实现营收约550万元。
红外业务表现有望修复。在红外热成像领域,公司拥有覆盖短波、中波、长波红外全波段的镜头设计与制造能力,具备从材料(如自研硫系玻璃)到加工、镀膜、装配、检测的完整工艺链。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消防预警、智能驾驶夜视等领域。2024年红外光学业务经历了重要原材料金属锗的市场价格波动,整体销售表现未及预期。公司通过上下游资源整合,降低了锗原料交付周期较长的影响,并通过提升自研自产的红外硫系玻璃产能与工艺,实现了在部分场景下对锗材料的替代;产品方面,公司成功推出多视场变焦红外镜头,凭借大口径硅的非球面、衍射面加工技术、分级/连续变焦技术以及各类光学镀膜技术,公司紫外、短、中、长波红外镜头产品在电力检测、光谱分析、远程监控、极高温测量等领域始终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红外热成像在智能驾驶、智能安防、医疗监测等新兴场景的应用。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7.0/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65/0.8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开发风险,技术升级迭代与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泄密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存货跌价风险,原材料及贸易品采购价格波动风险。 |
2024-05-30 | 北京韬联科技 | 天成,henry | | | 光刻机概念股,深耕激光和红外光学领域,大族激光、高德红外供应商 | 查看详情 |
波长光电(301421)
公司近期看点:
1、大基金三期成立,有望持续攻关“卡脖子”光刻机领域。
2、2024年一季度十大流通股中新进多只基金。
一、公司简介及业绩情况
波长光电是国内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主要供应商,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光学和红外光学的元件、组件系列以及光学设计与检测系列,涵盖了激光光学系列中的扩束镜头、扫描镜头、聚焦镜、准直镜;红外热成像系列中的红外热成像镜片、近红外镜头、短波红外镜头、中波红外镜头以及长波红外镜头;光学设计与检测系列中的主流光学设计软件ZEMAX以及光学检测设备等。
服务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激光光学与红外光学领域的龙头企业,如:大族激光、高德红外、美国IPG阿帕奇等。
公司营收自2019年以来逐年增长,2023年营收3.64亿元,年复合增速12.78%。2024年一季度波长光电营业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4.46%;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4.45%。
二、涉及概念
1、光刻机概念:在半导体应用领域,公司已具备提供光刻机配套的大孔径光学镜头的能力。公司成功开发的光刻机平行光源系统可用于国产光刻机领域配套,并已交付多套系统用于接近式掩膜芯片光刻工序。
2、无人驾驶概念:公司新型模压工艺研发的多款红外硫系玻璃模压镜头已实现批量出货,主要运用于红外辅助驾驶等领域。
3、安防概念:公司新型模压工艺研发的多款红外硫系玻璃模压镜头已实现批量出货,主要运用于安防监控、红外辅助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
4、机器人概念:公司消费类精密光学镜头已成功进入机器人视觉领域。
三、事件催化
5月28日,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资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三期”)成立消息提振,A股半导体、芯片股票明显活跃。在两期大基金的投资扶持下,半导体国产替代第一阶段已初步完成,但部分环节仍处于“卡脖子”阶段。在光刻机、量/检测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离子注入设备领域,整体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光学系统是光刻机的核心,光刻机制程越小,对光学系统的精度要求越高,目前仅有少数公司(德国蔡司、日本佳能、尼康)具备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供应能力。
四、市场行为
(一)机构调研
5月份机构调研信息显示,目前公司激光和红外光学产品营收比例大约为7比3,成本方面,原材料是公司营业成本的重要构成,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毛利率以及净利润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公司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特点,产品定价基于成本加成法,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能够向产品价格传导。
公司的AR近眼检镜头产品可以应用于AR眼镜成像质量检测,正在为国内的VR整机设备厂家研发配套Pancake光学模组产品。
在半导体光刻业务上,公司主要有平行光源系统、激光直写成像镜头,主要为设备及整机厂家提供配套,此外公司也有产品进入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践行“大客户成长”策略,实施“境内境外”双轮驱动战略,保证公司在行业内具有持续竞争力。
(二)投资者持仓
波长光电于2023年8月份上市,近期深股通持股数量维持平稳状态。
2024年一季度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中新进6只基金,其中信澳系基金4家,另外2只公募基金,此外新进两位个人股东。
自2023年8月23日上市以来,波长光电股东数持续降低,平均每户持股数上升,筹码集中度持续提高。 |
2024-01-29 | 华鑫证券 | 毛正 | 增持 | 首次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深耕光学行业多赛道发展,契合行业发展前景重点投资扩产项目 | 查看详情 |
波长光电(301421)
开拓新兴领域,2023Q3营收和毛利稳定增长
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9.69%,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降8.03%;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9.33%,同比上升1.36pct,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5.74%,同比下滑2.93pct。在宏观经济景气度低迷,下游行业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公司营收和毛利率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1)积极开拓新能源、增材制造、半导体等新兴领域;2)公司聚焦高端产品,舍弃了竞争激烈的替代性高的应用领域。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系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大幅增加,分别同比上涨2.11pct和2.63pct。
积极扩展工业级多领域应用,同时布局消费类光学产品和光学设备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生产制造,主要面向工业端的应用。坚持走自主研发与吸收创新相结合的研发之路,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先进制造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所技术合作,并重视研发人才引进,拥有一批以光学领域优秀科研院所为背景的创新研发团队,已获95项专利授权。随着技术研发的落地,主要产品的种类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公司在消费电子,标记行业,监测,新能源,半导体行业,医疗科技,增材制造,光伏行业等领域布局了技术和多种不同规格的光学元件、组件。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了应用领域的拓宽和分散,进一步扩展了市场空间,并且有助于对冲下游应用行业进入周期下行的风险,具备成长性。未来,公司将继续紧盯市场需求,增加如超净间、检测设备等一些硬件设施投入,进一步研发、生产半导体等新兴领域业务。
为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公司布局了一些面向消费类光学市场包括机器人视觉、生物医疗、智慧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例如可广泛用于AR眼镜成像质量检测的AR近眼检镜头、进入机器人视觉领域的消费类精密光学镜头,这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公司还尝试进入光学设备市场,正在进行高价值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和智能检测系统的开发,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市场前景广阔,扩产项目预计2024年实现部分投产
在政府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以及激光下游应用领域由消费级向工业级拓展的大趋势之下,消费电子、半导体加工、汽车、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不断释放,光学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原先的产能相对有限,2021年公司元件、组件的产能利用率就已经分别达到97.39%和101.49%,无法满足客户与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2023年的三个募投项目包括激光光学产品生产项目、红外热成像光学产品生产项目以及波长光学研究院建设项目,重点集中在扩产上。两项产能扩增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2.44亿元,占总拟投金额的76.50%。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元件产品产能803,000片,占公司2022年度元件类产品实际产能89.99%;预计新增组件产品产能131,300件,占公司2022年度组件类产品实际产能112.51%,公司产能将翻倍。本次扩产将大幅提升公司的激光光学相关产品产能,满足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水平,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目前,扩产项目的土建经前期先行实施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订购,预计2024年可以部分投产。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48、4.51、6.04亿元,EPS分别为0.52、0.75、1.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8、66.3、45.7倍,公司布局消费类光学产品和光学设备,在智能可穿戴类设备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下有望实现新的增长点,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风险;公司规模扩张引起的管理风险;产品落地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3-12-12 | 东方财富证券 | 邹杰 | 增持 | 首次 | 2023年三季报点评:积极布局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扩产保证长期增长动能 | 查看详情 |
波长光电(301421)
【投资要点】
开拓新兴行业,营收和毛利率有所提升,费用率增长对净利率有拖累。
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9.69%;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9.33%,同比提升1.36pct,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5.74%,同比下滑2.93pct。公司在下游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积极开拓新能源、增材制造、半导体等新兴领域,保证了营收和毛利率的稳定增长,费用率的增长拖累净利率的提升,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22%,同比增长3.9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2.12pct/+2.63pct。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市场空间增长,创新将成为公司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公司主要提供精密光学元件和组件,应用领域逐渐拓宽,诸如消费电子、半导体制造、智能工业机床、红外热成像仪、车载镜头等相关产品及技术上都应用了多种不同规格的光学元件、组件。目前,半导体制造、激光器、光通信等领域都逐步成熟,带动相关上下游对光学元件、组件的市场需求增长,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半导体国代替代需求的增长,行业需求更加多样化且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公司布局角度来看,在半导体领域,凭借在紫外、红外光学方面的积累,得到了一些客户的认可和订单,公司会继续增加如超净间、检测设备等硬件设施投入,积极落实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部署;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积极开拓面向消费端的产业布局,譬如机器人视觉、AR/VR等,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扩增产能,保证长期增长动能。公司拟投资3.19亿元用于激光光学产品生产项目、红外热成像光学产品生产项目以及波长光学研究院建设项目,其中前两个项目将实际提升现有产能,激光光学产品项目每年将新增61300件激光光学组件和323000片激光光学元件产能,红外热成像光学产品项目每年将新增70000件红外热成像光学组件和480000片红外热成像光学元件,募投项目达产后预计公司产能将翻倍。目前,扩产项目的土建经前期先行实施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订购,预计明年可以部分投产。本次募投项目是公司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阶梯,解决产能瓶颈对公司生产经营的限制,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重要保障。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在新领域的布局进程以及产能扩张节奏,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0/4.44/5.87亿元,预计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0.74/0.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0/0.64/0.74元,对应PE分别为129/100/87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能扩张节奏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