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138.33亿 | 总市值:262.06亿 | ||
| 流通股本:2.19亿 | 总股本:4.15亿 |
绿联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9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9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0-27 | 开源证券 | 吕明,林文隆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3业绩超预期,继续看好高潜力NAS业务以及核心主业高增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2025Q3业绩超预期,看好高潜力NAS存储&主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2025Q3公司实现营收25.07亿元(同比+60.4%,下同),归母净利润1.92亿元(+67.3%),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元(+71.1%),业绩超预期,我们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72/9.04/11.87亿元(原值为6.26/8.63/11.33亿元),EPS分别为1.62/2.18/2.8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7/27.2/20.7倍,长期看好NAS存储赛道行业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率先享受行业红利,同时看好充电主业势能提升拉动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Q3增长提速&产品竞争力延续,关注后续NAS产品/系统迭代催化分区域,我们预计中国区域营收增速较Q2环比显著提升(预计超50%增长,得益于移动电源增长+部分收入延迟到Q3确认),欧洲等海外区域增速环比提升。久谦数据显示,2025Q3绿联国内线上销售额增速达73%(2025Q2为62%),其中移动电源销售额增速达189%。此外,2025Q3NAS存储/移动电源份额分别为36%/6%,移动电源份额环比提升。海外亚马逊充电器和移动电源份额稳中有升,竞争力持续。长期维度,线下渠道开拓+苹果迭代功率提升+推新速度加快或带动充电业务维持较高增长;NAS存储处在0-1发展阶段,长期继续看好行业渗透率提升以及公司增长。同时关注后续高端AI NAS产品及其生态布局催化。 2025Q3毛利率逆势提升,管理和研发费用率规模效应拉动利润率提升2025Q1/Q2/Q3毛利率分别为38.0%/36.1%/37.2%,同比分别-1.6/-1.3/+0.7pct,单三季度毛利率超预期同环比提升,或系高毛利海外NAS占比提升+部分价格调整+移动电源升级。费用端,2025Q1/Q2/Q3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7.5%/29.1%/27.6%,同比分别-1.8/+0.1/-0.8pct,其中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35/-1.28/-0.3/+0.5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幅度较Q2收窄,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在收入高增背景下持续摊薄。综合影响下2025Q1/Q2/Q3归母净利率分别为8.2%/6.1%/7.7%,同比分别+0.3/-1.1/+0.3pct,单季度所得税率较同期有所提升主要系研发加计扣除一次性增加。展望后续,随着NAS存储放量及消费者教育趋于成熟,前置投放的销售费用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看好长期利润率逐步提升。 风险提示:NAS存储销售不及预期;海外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 ||||||
| 2025-10-26 | 中国银河 | 何伟,刘立思,杨策,陆思源 | 买入 | 维持 | 移动电源市场更新需求爆发,集中度提升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核心观点 公司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3.6亿元,同比+47.8%,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45.1%。其中,2025Q3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60.4%,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67.3%。业绩超市场预期。 内销受益于充电宝安全隐患导致的市场变化:1)2025年移动电源行业因电芯质量缺陷引发重大安全事件,大量品牌涉及其中。民航局25年6月发布,航空乘客携带充电宝必须符合3C强制要求,导致充电宝更新需求集中爆发。2)虽然绿联部分型号充电宝3C认证被暂停,但本次事件主要聚焦于罗马仕。此外,消费者对充电宝安全意识明显提升,白牌市场份额下降。总体而言,绿联是受益者。 产品、渠道结构变化影响毛利率,规模扩张摊薄费用率:1)2025Q1~3毛利率37.1%,同比-0.7pct,主要源于产品和渠道结构变化;单Q3毛利率37.2%,同比+0.7pct。2)2025Q1~3,公司投入销售费用12.8亿元,同比+51.3%,单Q3投入4.9亿元,同比+63.4%;营收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摊薄整体费用率,2025Q1~3期间费用率28.1%,同比-0.8pct。3)归母净利率基本稳定,2025Q1~3实现7.3%,同比-0.1pct,单Q3为7.7%,同比+0.3pct。 海外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亚马逊为公司最大的线上渠道,且增速相对更快,25H1同比+42.2%;公司扩展坞、USB连接器、NAS等多款产品在美国亚马逊畅销榜排名前列。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独立站,积累用户和私域流量。海外线下方面,公司已成功进驻主要区域头部零售商渠道体系,如美国Walmart、Costco、Bestbuy。伴随产品的导入,海外线下渠道快速增长,带动全球线下渠道25H1同比+52.9%。 公司存储类NAS业务开始爆发:2025H1,公司存储类产品收入达到4.1亿元,同比+125%,营收占比达到10.8%。绿联是中国的消费级NAS引领者,产品和系统迭代创新促进渗透,2025年发布两款千元级新品,5月发布DH4300Plus(京东网络存储热卖榜第一名,截至10月25日占据榜首7天),10月发布DH2300。此外,绿联NAS在海外也表现亮眼,在Kickstarter发布的UGREEN NASync项目,筹款超660万美元,是平台NAS搜索词中筹款最多的项目;在日本众筹平台上开启3小时内突破2亿日元,创下平台单项目总额最高记录;10月25日,在美国亚马逊平台NAS畅销榜占据前三位。 投资建议: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2/120.6/152.1亿元,分别同比+46.2%/+33.7%/+26.1%,归母净利润6.5/9.2/12.3亿元,分别同比+41.3%/+40.8%/+33.5%,EPS分别为1.57/2.22/2.96元每股,当前股价对应37.7/26.8/20.1P/E,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NAS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关税政策的风险。 | ||||||
| 2025-10-26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Q3归母净利润+67%,NAS新品扩张+海外高增促业绩加速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投资要点 业绩简评: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3,公司实现收入63.6亿元,同比+4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67亿元,同比+45%;实现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44%。对应到2025Q3,公司实现营收为25.1亿元,同比+6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67%;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71%。 海外收入高增,公司利润率增长:2025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7.2%/7.7%,同比+0.66pct/+0.42pct。我们认为毛利率同比提升主要受益于公司海外业务高增(2025H1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50%,我们认为Q3海外高增是促进公司收入高增的主要原因),而海外业务的毛利率高于国内(2024年公司海外/国内毛利率为44%/28%)。 营销开支期限错配,Q3费用率环比大幅改善: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5%/3.2%/4.8%/0.2%,同比+0.35pct/-1.28ct/-0.3pct/+0.48pct。环比2025Q2,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1.52pct,这是销售净利率环比增长1.56pct的重要原因之一。2025Q2公司与全球知名明星达成代言合作,相关成本主要体现在Q2,Q3营销代言投放效果显现,因此Q2营业费用相对较高,Q3费用逐渐回归正常。 受益于NAS等新产品、公司业绩增长不断加速:NAS新品广受市场欢迎,2025H1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线上市占率第一。受益于此,2025H1公司存储类产品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125%;5月份公司推出DH4300PLUS新品,销售反馈较好,我们认为这也是公司Q3收入增长加速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数码设备的普及,高清影视、UGC内容、文档整理需求和AI相关需求将会提升大众用户家用存储的数据量,带动NAS市场高增。绿联科技作为国内NAS行业龙头,将受益于此趋势,并在未来通过NAS设备出海进一步打开空间。 充电类品质升级+新渠道扩张也是公司营收增长加速的原因之一:①充电类公司近年来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实现高端化和品牌化,2025H1公司推出升级版产品,并新增Qi2.2Magflow磁吸无线产品,随着iPhone17提升充电功率和民航充电宝3C认证政策,公司充电类产品迎来机遇。②推出AI耳机等新品,具备自适应降噪和AI语音助手等功能。③渠道端,公司加强线下渠道和新兴市场开拓,2025H1已成功进驻美国Walmart、Costco、Bestbuy、B&H、Micro Center,欧洲Media Markt,日本Bic Camera、Yodobashi Camera等知名零售巨头渠道体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2025Q3公司收入增速和利润率均超出我们此前的预期,我们将公司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6.2/8.5/10.9亿元,上调至6.9/9.6/12.7亿元,同比+49%/39%/33%,对应10月24日收盘价为36/26/1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销量及盈利能力不及预期、海外风险、产品质量问题等 | ||||||
| 2025-09-11 | 中国银河 | 何伟,刘立思,杨策,陆思源 | 买入 | 首次 | 充电类市场出清,布局AI+NAS新赛道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核心观点 推荐绿联科技:公司是3C消费电子配件龙头,产品线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存储类和移动周边类五大核心系列。近年来业绩快速增长,充电类业务维持高增长,近期受益于安全事件导致的移动电源格局优化;此外,公司前瞻性布局消费级NAS,市场处于爆发阶段,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业务拆分:1)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1.7亿元,22-24CAGR26.8%;其中,充电类、传输类、音视频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收入分别为23.5、17.5、10.6、5.2、3.9亿元;外销、内销收入分别为35.4、26.2亿元。2)充电类产品是公司第一大品类,主要是充电器及线材、移动电源,规模快速增长,23年~25H1增速均在40%以上。3)外销业务较内销呈现出更高的成长性,23年~25H1增速同样在40%以上,亚马逊为核心渠道占比整体营收超30%。 “UGREEN绿联”国际化布局,内外销协同并进:公司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内外销市场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内销方面,公司已成为头部3C消费电子配件品牌,在京东、天猫均排名前列、稳健增长,并布局即时零售业务打通线上线下链路。外销方面,公司目前以亚马逊跨境电商为核心,实现快速增长,25H1亚马逊渠道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42.2%;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已进入Walmart、Bestbuy等核心大型零售商超渠道,未来将持续贡献增量。 安全隐患推动充电类产品集中度提升:公司充电类产品自2023年以来成长为第一大品类,并维持高速增长,2024年实现23.5亿元,同比+50.9%,25H1同比+44.4%。移动电源行业经过多年发展需求总量基本成熟,但产品微创新持续存在,包括快充、自带线、无线充等,带动行业结构性发展。25年中国充电宝行业爆发安全隐患,消费者安全意识及生产质量标准均将得到提升,白牌份额下降,绿联作为头部品牌,定位性价比,消费者接受度高,充分受益。 AI+NAS,新业务展望:数字化时代数据量暴增,带动存储需求增长,家用NAS市场方兴未艾。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2024年全球NAS市场规模为345亿美元,同比+10.6%,预计2034年达到1364亿美元,2024~2034CAGR为14.7%。国产新势力崭露头角,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快速迭代产品,预计将逐渐抢占传统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绿联科技大举投入私有云NAS布局,硬件端具备丰富的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并推出全球首款AINAS;在软件端持续迭代升级,专注于家用需求,不断优化消费者使用体验。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5/110.7/137.1亿元,分别同比+38.5%/29.6%/2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5/11.1亿元,分别同比+34.3%/36.3%/30.9%;EPS分别为1.50/2.04/2.67元,PE分别为42.5x/31.2x/23.9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NAS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关税政策的风险。 | ||||||
| 2025-08-31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买入 | 维持 | 2025半年报点评:营收同比+40.6%,存储类NAS产品增速达125%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投资要点 业绩简评:2025H1,公司实现营收为38.57亿元,同比+40.6%;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32.74%。扣除公允价值损益等项目后,扣非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28.89%。2025Q2,公司实现营收20.33亿元,同比+39.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19.0%;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13.7%。 由于明星代言和新品投放等影响,销售费用率短期偏高,影响短期利润率:2025Q2,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6.1%/6.15%,同比-1.3pct/-1.1pct。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因:①产品结构变化,毛利率较低的充电宝、NAS产品占比提升;②渠道结构变化,毛利率较低的线下渠道占比提升。公司净利率下降主要因销售费用率短期提升: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05%/3.73%/4.58%,同比+1.2/-0.5/-0.5pct。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因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增长,我们认为这与公司短期内的明星代言投放、新品上市投流等开支相关,后续有望会回归稳态。 分产品种类来看:充电类和传输类是收入支柱,NAS产品正在成为新增长点。2025H1,①充电类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44.39%。新推出了能量湃Pro系列快充移动电源等中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升级。②传输类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29%。③音视频类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28.22%。传输类、音视频类增速均较去年全年有所加快。存储类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125.13%,主要受益于绿联NAS高增。5月,公司发布全新四盘位NAS私有云DH4300Plus完善入门价位;融合AI特性提升产品力;海外NAS布局持续推进,上半年成功在日本完成众筹。 线下渠道扩张增速较快:2025H1,(1)线上渠道实现营收28.5亿元,同比+36.8%;其中亚马逊渠道销售收入为13.3亿元,同比+42.24%;京东和天猫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1/4.2亿元,同比+20.2%/+21.9%。公司已完成对速卖通、Shopee、Lazada、Noon、TikTok等平台的覆盖。(2)线下渠道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52.9%。已成功进驻美国Walmart、Costco、Bestbuy、B&H、Micro Center,欧洲Media Markt,日本Bic Camera、Yodobashi Camera等知名零售巨头渠道体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绿联科技是我国消费电子出海的龙头,未来随着NAS等新品扩张、线下渠道开拓,收入有望持续高增。考虑公司收入高增及短期费用率提升,2025年我们上调收入预期、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期,2026~27年我们上调收入及归母净利润预期。我们将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从6.4/8.4/10.4亿元,调整至6.2/8.5/10.9元,同比+34%/+37%/+29%,对应8月29日收盘价为45/33/2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销量及盈利能力不及预期、海外经营不确定性、产品质量风险、消费需求波动等 | ||||||
| 2025-08-30 | 开源证券 | 吕明,林文隆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利润受费用前置影响,线下及海外营收高增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2025Q2利润受费用前置影响,看好高潜力NAS存储,维持“买入”评级2025Q1/2025Q2公司营收分别为18.2/20.3亿元(同比分别+4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亿元(同比分别+47%/+19%),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2亿元(同比分别+45%/+14%)。单季度收入维持高增,考虑短期品牌营销和产品推广等前期投流费用增加,我们调整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26/8.63/11.33亿元(原值为6.59/8.46/10.63亿元),EPS分别为1.51/2.08/2.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8/34.7/26.4倍,长期看好NAS存储赛道行业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率先享受行业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2025H1线下渠道以及海外营收增长提速,关注后续NAS产品/系统迭代催化2025H1分产品,充电/传输/音视频/存储/移动周边五大类营收分别为14.3/10.3/6.3/4.1/3.0亿元,同比分别+44%/+29%/+28%/+125%/+29%。分区域,境内/境外营收分别为15.6/22.9亿元,同比分别+27%/+51%。境外预计东南亚及日本、欧洲、美国等核心市场均保持45%+增长,东南亚及美国增速或更高。分渠道,线上/线下营收分别为28.5./10.1亿元,同比分别+37%/+53%,线下在全球化渠道拓展背景下加速增长。其中线上亚马逊/京东/天猫/其他渠道营收同比分别+42%/+20%/+22%/+56%;线下在东南亚经销商以及欧美商超拉动下实现高增长。充电业务高增长以及线下增长提速下印证公司主业品牌和渠道势能逐步提升。展望后续,短期产品和渠道周期或继续支撑收入较高增长。长期维度,线下渠道开拓+苹果迭代功率提升+推新速度加快或带动充电业务稳健增长;NAS存储处在0-1发展阶段,2025Q2/2025M7公司国内线上份额分别为56%/36%,长期看好行业渗透率提升以及公司增长。同时关注后续高端AI NAS产品催化。 2025Q2毛利率受结构扰动,销售费用前置扰动利润率,看好后续修复弹性2025Q1/2025Q2毛利率分别38.0%/36.1%,同比分别-1.6/-1.3pct。单季度毛利率下滑或主要系结构变化(低毛利NAS存储占比提升以及低毛利线下渠道占比提升)。费用端,2025Q2期间费用率为29.1%(同比+0.1pct),其中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1.2/-0.5/-0.5/-0.1pct,管理和研发费用规模效应显现,但销售费用率在明星代言初期线下广告投放、DH4300Plus新品前期预热投流以及渠道前期建设等投入加大情况下有所提升。综合影响下2025Q1/2025Q2归母净利率分别为8.2%/6.1%(同比分别+0.3/-1.1pct)。展望后续,随着NAS存储放量及消费者教育趋于成熟,前置投放的销售费用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 风险提示:NAS存储销售不及预期;海外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 ||||||
| 2025-08-29 | 华安证券 | 邓欣,唐楚彦 | 买入 | 维持 | 绿联科技25Q2点评:NAS显弹性,前置投流影响利润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5Q2业绩: 25Q2:收入20.33亿元(同比+39.38%),归母净利润1.24亿(同比+18.67%),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同比+13.79%);25H1:收入38.57亿元(同比+40.60%),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32.74%),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28.89%)。 收入分析:Nas显弹性、海外成引擎 25H1公司海外占比快速达到6成,内销/外销同比各+27%/+51%、线上/线下同比各+37%/+53%。充电类/存储类/其他业务较24年基本皆有加速: 充电类业务:H1同比+44%(增速与24年同比+51%相当),增长来自产品推新(氮化镓/无线充等产品)+海外扩张(参考久谦:公司充电类业务亚马逊全站综合销额同比Q1+50%/Q2+70%,呈扩张趋势);存储类业务:H1同比+125%(较24年同比+19%大幅加速),增长来自NAS发力(参考久谦:NAS国内线上销额Q1+166%/Q2+490%,可印证边际加速趋势; 其他业务(除存储类和充电类其他加总):H1同比+28%(同样加速,24年传输/音视频/移动周边类业务同比+21%/12%/16%),加速来自拓展坞/耳机/投屏器等不断创新等。 利润分析:前置投流影响,费用收入错期 毛利率:H1同比-1.44pct(Q2同比-1.31pct),略有下行核心来自产品渠道结构变化:①存储毛利率提升同比+2pct(来自Nas新品放量)而充电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1.6pct)、②线下拓展/占比扩张(线下毛利率29%低于线上毛利率40%,当前公司已成功进驻Walmart、BestBuy等头部KA); 净利率:H1同比-0.42pct(Q2同比-1pct),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1.2/-0.5/-0.5/-0.1pct,单季销售投放增加核心源于品牌升级(5月21日官宣易烊千玺全球代言)+旺季大促投流扩大份额,其余费率皆有摊薄。 投资建议: 我们的观点: 参见我们此前深度,公司充电业务享出海周期、Nas业务迎接AI催化,从中报看,公司立足长期、三大板块皆有提速、品牌渠道扩张赋能长远。我们重点强调Q2费用前置可能带来Q3盈利兑现。 盈利预测:基于公司最新发布业绩情况,我们调整25-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85.66/111.44/140.85亿元(25-27年前值81.36/103.55/129.98亿元),同比 38.8%/+30.1%/+26.4%,归母净利润6.51/8.92/11.87亿元(25-27年前值6.55/8.83/11.77亿元),同比+40.9%/+36.9%/+33.1%;对应PE46/34/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 ||||||
| 2025-08-24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买入 | 首次 | 品牌出海强势推进,NAS新品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投资要点 绿联科技是跨境数码配件龙头企业,NAS新品+出海布局打开成长空间:绿联科技产品主要涵盖充电类、传输类、音视频类、存储类、移动周边类五大品类,2025年NAS产品实现突破,有望成为未来重要成长点。公司海外业务也持续高增,自2014年布局出海以来,公司入驻亚马逊、速卖通、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46%,占公司总营收的57%。 绿联科技是“品牌出海”稀缺资产,海外业务发展利好公司利润率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增速达11%,景气度较高。但目前大多数跨境消费品企业主要以渠道(开店)和代工形式实现出海,在海外形成品牌的企业仍是少数。绿联科技在海外保留“Ugreen”自有品牌,不断沉淀品牌认知。在自有品牌加持下,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毛利率为44%,高于国内的28%,随着出海的推进,公司利润率有望提升。 NAS未来市场需求广阔,将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企业和家庭数字化程度的加深,NAS产品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Grand ViewResearch,2024年全球消费级NAS市场规模61亿美元,预计2025到2030年年均增长率为12.1%。而绿联凭借性价比优势和系统优势,逐渐抢占龙头企业份额,根据第三方数据,2025H1绿联NAS在国内线上市场的市占率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未来公司NAS业务看点在于:①推出更易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打开入门级用户空间;②NAS出海,实现更高的利润率;③逐渐完善系统,实现更高的溢价等。 充电类产品是成长中坚,传输类产品是基石产品:2024年公司充电类产品实现收入23.5亿元,同比+51%,收入占比为38%,是公司的重要成长点。公司充电类产品同时受益于自身的产品升级和海外渠道开拓,有望维持高增趋势。2024年公司传输、音频、存储、移动周边类产品合计占收入比达到62%,同比增速在12%到21%之间,同样有望受益于海外扩张而实现收入和利润率的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品牌出海的长期空间,也看好公司NAS业务未来前景。我们预计20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4/8.4/10.4亿元,同比+38%/+31%/+24%,对应8月21日收盘价为44/34/27倍P/E。考虑公司出海业务前景和NAS业务的未来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销量及盈利能力不及预期、海外经营不确定性、产品质量风险、消费需求波动等。 | ||||||
| 2025-08-18 | 华安证券 | 邓欣,陈耀波,刘志来,唐楚彦 | 买入 | 首次 | 绿联科技首次覆盖:从充电与NAS看绿联科技空间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主要观点: 对绿联科技而言,充电与NAS两大业务是公司远期成长的核心来源。 充电:我们思考绿联科技VS安克创新的成长空间?整体来自于绿联科技的产品周期与海外周期相对晚于安克创新。1)品类空间:绿联科技小充对标安克创新具翻倍空间(同口径下,约1/2)。绿联科技起步更重性价比而安克创新更重附加值,绿联科技当前正拓展品类(大充、氮化镓)、升维品牌(年轻化营销+创新设计+深化性价比三管齐下),我们认为公司将迎自身产品成长周期。2)海外空间:绿联科技外销对标安克创新的空间更大(35e/238e,约1/7)。绿联科技在外销整体、北美体量、线上份额/线下KA进驻方面皆有追赶,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在海外品牌拉高、产品渠道体系等已有具体发力。 NAS:AI催化C端需求进阶,核心讨论在于对行业ToC品牌VS ToB品牌VS大厂入局的格局判断?1)格局判断:C端头部公司绿联科技在内销线上份额已跃升至行业第1,最新积极开启海外拓展步伐。我们对比发现,当前ToB品牌C端基因不足、而大厂布局普遍更偏入门/低端,Nas行业在其高投入壁垒属性下短期难见大量极致竞争。2)空间判断:C端产品体验的关键在软件易用与否、应用丰富与否。绿联科技新推全新系统+AI NAS,未来预计还将补足下沉产品(千元以内),应对小米入局更享先发优势;我们预计公司未来3年NasCagr超100%,对应2027年25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收入81/104/130亿元(NAS预计分别8/15/25亿元)、同比+32/27/26%,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7/9/12亿元、同比+42/35/33%,对应PE分别43/32/24X。其中主业对比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E32/25/20X,NAS业务对比SAAS公司(如金蝶国际/广联达/金山办公等)平均PS估值10-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方数据失真、数据测算偏差、产品不及预期、品牌竞争加剧、渠道扩展不及预期、财务风险。 | ||||||
| 2025-06-30 | 开源证券 | 吕明,林文隆 | 买入 | 首次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充电品牌和渠道势能提升,NAS存储赛道星辰大海 | 查看详情 |
绿联科技(301606) 3C配件业务起家,高潜力NAS存储开始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做3C配件业务起家,由充电类逐步拓展至传输类以及高潜力NAS私有云存储赛道。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产品矩阵的拓宽,公司逐步切入美国大KA渠道,势能呈上升趋势。同时,布局多年的NAS品类在产品迭代优化后开始贡献显著增量,或逐步进入收获期带动业绩增速提升。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59/8.46/10.63亿元,对应EPS为1.59/2.04/2.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25/25.13/20.0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充电类:行业β不错,公司有望以持续推新+渠道拓展实现较高增长 我们认为充电品类(移动电源、充电器)行业β不弱,公司正处在产品以及渠道势能上升期,叠加NAS私有云存储树立品牌形象,有望实现持续较高增长。(1)行业维度,首先移动电源往大功率(从充手机到充电脑)、自带线、磁吸无线发展,充电器往氮化镓、第三方品牌、大功率发展,细分赛道存在增长机遇。其次随着充电器使用场景从手机延伸至OS/Windows笔记本电脑,以及C口快充笔记本电脑比例和购买第三方品牌比例提升,充电器未来均价有望持续提升。(2)公司维度,线下渠道相较于头部品牌Anker渠道覆盖率和SKU进驻率都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产品矩阵完善+品牌势能提升,2024年以来公司成功进入美国Walmart、Bestbuy、Target等大KA渠道,但SKU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线上渠道随着产品持续推新能够抓住细分赛道增长机会,公司份额呈稳步上升趋势。 NAS私有云存储:产品迭代创新带动ToC领域渗透,公司份额领先 NAS私有云存储隶属数据存储赛道,能够通过连接家庭网络或者外网同时为多台设备提供文件传输、影视资源播放、备份、在线编辑等功能,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能够达到优于云网盘的作用且数据存储在本地提高了隐私性。2024年预计NAS ToC端销量129万台,低渗透率主要系传统企业聚焦ToB市场导致ToC市场缺乏较好体验的产品或者消费者使用门槛高。2024年公司推出全新NAS存储系列产品(适用团队以及适用家庭个人产品)同时对系统进行升级,提升产品易用性的同时能够实现照片高级检索、高码率影视资源整理、在线同步多人编辑等功能,产品升级带动公司年初以来份额快速提升。展望后续,随着产品逐步完善成熟,移动硬盘客群转化后行业量或达大几百万。若转化至影视爱好者、内容创作者(千万体量)甚至云网盘(上亿体量)用户客群,则空间更加广阔。 风险提示:NAS存储销售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政策/版权风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