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 中航证券 | 张超,蒋聪汝 | 中性 | 不评级 | 中国动力2020年报、2021一季报点评:军民协同发展,应用产业势头强劲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4月30日发布2020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14亿元(-9. 02%);归母净利润5. 43亿元(-45.23%)。 发布2021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36亿元( +66. 74%); 归母净.利润1.47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受宏观疫情影响业绩水平下降。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 14亿.元(-9. 02%);归母净利润5.43亿元(-45. 23%);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为本期执行新预期信用损失率,导致预期信用损失一次性增加2. 97亿元;主营业务毛利(-7.7亿元)、销售费用(-1.7亿元)、管理费用(-2. 4亿元)较去年均有下降,销售费用下降主要原因除营业收入降低外,根据新收入准则运输费用由原销售费用科目今年调整至成本科目;管理费用下降主要原因为由于疫情影响,国家减免社保费用。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 36亿元(+66. 74%);归母净利润1.47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军民业务协同发展,应用产业势头强劲。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央企背景的品牌效应,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机遇,扩大军贸业务辐射范围。军贸市场再次取得突破,火炬UPB系列成功进入全球市场,填补了国际军贸市场超大容量电池空白。报告期内,实现军品相关主营业务收入31.6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1.93%; 船海产业,应对低迷.的市场需求,公司抓住市场对新型绿色船舶、脱硫设备、压载水处理设备等绿色装备需求明显增强趋势,着重新建船舶加装排放处理设备外,部分主力船型如超大型箱船、VLCC、 成品油船、好望角型散货船等也在向LNG双燃料动力或乙烷、甲醇等其它清洁燃料动力转向。报告期内,低速柴油机、中高速柴油机、综合电力、机电装备制造实现船海业务收入40. 4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 28%。 应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汽车起动电池配套市场、核电相关业务市场、耐蚀钢专用配套焊材市场.等均取得销售新突破,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兆瓦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验收,打破了国外生产厂家对我国核心设备的长期技术垄断,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报告期内,实现应用产业收入192. 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2. 79%。分业务看,海工平台及船用机械业务与燃气蒸汽动力业务实现正增长,海工平台及船用机械营收42. 34亿元(+9. 37%),毛利率10. 64% (-2. 19pcts);燃气蒸汽动力营收9.27亿元(+58.22%),毛利率7. 39% (-10. 96pcts)。化学动力营收94.44亿元(-5.82% ),受收入规模下降影响毛利率13. 19%柴油动力营收45. 85亿元(-7. 23%),2020年度交付订单减少,导致柴油机动力板块收入下降,但固定支出不变影响毛利率16. 66% (-1. 38pcts);热气机动力营收2.56亿元(-4. 06%),毛利率29. 94%(-1. 11pcts); 由于地处湖北,受一季度疫情冲击影响,导致综合电力和贵金属业务相关毛利率与收入下降,综合电力营收2. 99亿元(-59. 05%),毛利率22. 45% (-3. 82pcts);贵金属加工营收31.21亿元(-41. 22%),毛利率5.61% ( +0.84pcts)。核动力(设备)营收1.98亿元(+13. 27%),毛利率22. 98% (-4. 55pcts);传动设备营收23. 66亿元(-3. 37%),受产品结构中低毛利率的产品占比提高的影响,毛利率13. 72% (-4. 35pcts)水平有所下降;受国际形势和全球疫情影响,本期境外收入较上期大幅下降。
资产重组完成,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重组标的资产广瀚动力7. 79%股权、长海电推8.42%股权、中国船柴47. 82%股权、武汉船机44. 94%股权、河柴重工26. 47%股权、陕柴重工35. 29%股权、重齿公司48. 44%股权的过户工作;创新性引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进行配套融资,成功发行配套融资15亿元,发行溢价率高达23. 43%,进一步解决军转民过程中的资本约束问题、减轻各子公司财务负担、释放企业内生增长活力,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七大动力业务及机电配套业务,主要应用于国防动力装备领域、陆上工业领域和汽车消费领域、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坚持军工核心突出,引领行业发展,未来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全年业绩,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 70亿元、7. 85亿元、8. 99亿元; EPS 分别为0.31元、0. 36元、0.42元。
风险提示:船舶、汽车行业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2020-06-03 | 天风证券 | 李鲁靖,邹润芳 | 买入 | 不评级 | 中国动力:新型舰船动力与核动力进入拐点,龙头受益 | 查看详情 |
中船重工集团动力资产整合平台,七大动力板块多领域齐发展
公司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动力上市平台,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多家动力研究所及核心制造资产。目前,公司已形成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柴油机动力、海洋核动力和热气机动力七大动力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通讯等多个军民领域。
主营业务年复合增速12.70%,疫情影响存货增加,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近几年公司主营业务稳步提升,化学动力、柴油动力及海工平台港机设备为主要收入来源。
据公司公告披露,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91亿元,同比增长0.1%,2016-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达到12.7%。其中,化学动力、柴油动力、海工平台及港机设备营收占比分别达到51.66%/16.65%/13.04%。
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承压,存货增加预示业绩延迟兑现。公司2020年Q1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46.79%),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119.22%),业绩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产品交付所致。公司一季度存货达到92.07亿元,创近五年新高。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发展的缓解,公司存货或快速消化,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军民船舶市场齐放量,聚焦动力系统千亿蓝海
军用船舶:据CCTV-4相关报道,我国2049年前将建造10艘航母。若对标美航母作战群水面舰艇价格,我国军舰平均每年造价129.6亿美元对应900.72亿人民币,对应舰船动力系统总采购规模约为180.14亿元。公司长期与军方合作,调距桨、应急发电机组等设备已经实现国产首艘航母列装,我们认为其军用动力配套业务龙头地位有望持续稳固,产品放量可期。
民用船舶:2019年船舶行业经济效应实现增长,行业总产值近3500亿元。其中,动力系统将充分受益于电推动力系统替代趋势。根据测算,民用市场综合电力推进产值或将具备约35倍增长空间,未来年产值增量约669.7亿元。公司全电动力领域深耕多年,子公司长海电推目前已推出国内首艘纯电池动力客船“君旅号”,示范效应显著。我们认为,随着电推动力系统对柴油动力系统替代过程的逐步推进,公司全电产品有望进入快速放量期。
三年“零核准”结束,项目合同揭示公司核动力板块稳步提升
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核准3个核电项目,核电行业实现稳步重启。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数据披露,2019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481.31亿千瓦时(+18.09%);累计上网电量为3263.24亿千瓦时(+18.15%)。2019年,公司重点布局中核化工设计院,累计取得6个研发项目,5个工程项目合同共计约7000万元。我们认为,伴随三年“零核准”结束,公司核电工程项目有望全面复苏,核电产品或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作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动力上市平台,受益于新型船舰动力及核动力拐点上行趋势,公司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因此,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收将达到297.51/312.56/335.4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2.06/13.91/15.33亿元,EPS为0.56/0.64/0.71元。对标可比公司2020年预测P/B1.71x,公司每股目标价为22.8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船舶行业发展不及预期;2.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汇率波动风险。 |
2020-05-05 | 华泰证券 | 王宗超,何亮 | 增持 | 增持 | 中国动力:毛利率下滑拖累业绩表现 | 查看详情 |
毛利率下滑拖累业绩表现,国内舰船动力龙头,维持“增持”评级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91亿元,同比增长0.10%,归母净利润9.91亿元,同比减少26.45%,业绩低于预期(营收和归母净利原预期值为335.62亿元和15.72亿元),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综合业务毛利率由2018年16.33%下降至2019年14.09%所致。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40亿元,同比减少46.79%,归母净利润亏损34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是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所致。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42/0.52/0.65元,目标价范围20.01-20.68元,鉴于公司国内舰船动力龙头地位,维持“增持”评级。
综合毛利率下滑拖累业绩表现
2019年,化学动力业务实现收入153.37亿元,同比增长7.82%,毛利率10.76%,同比下滑0.61个百分点;柴油动力业务实现收入49.42亿元,同比下滑6.78%,毛利率18.04%,同比下滑1.29个百分点;海工平台及船用机械业务实现收入38.71亿元,同比增长3.70%,毛利率12.83%,同比下滑2.88个百分点;其余业务毛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公司2019年综合业务毛利率14.09%,较2018年的16.33%下滑2.24个百分点,毛利润41.83亿元,较2018年48.45亿元下滑6.62亿元,是2019年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优化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下降,总体订单仍然饱满
2019年,公司筹划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增强经营稳健性,在经济增长下滑情况下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该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并已办理完成标的企业的少数股权交割工作。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引入外部投资人6家,引资规模72.5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由2018年的45.92%降低至2020年一季度的34.42%,下降11.5个百分点。另外,根据公司2019年报披露,公司2019年新接订单398.08亿元,期末手持订单300.52亿元,总体订单仍然饱满,待疫情平复后有望逐步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国内舰船动力龙头,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是国内舰船动力龙头,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根据2019年经营情况,我们调低了公司营业收入预期,并调高了期间费率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75/267.47/310.00亿元(2020-2021年前值为380.54/432.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8.85/10.99亿元(2020-2021年前值为18.95/21.85亿元),EPS分别为0.42/0.52/0.65元。
根据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020年1.23倍PB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0年1.21-1.25倍PB目标估值,目标市值339.17-350.53亿元,对应目标价范围20.01-20.68元(原目标价32.06-32.9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费增长低于预期风险、军用产品列装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民船行业复苏不达预期。 |
2019-08-28 | 中航证券 | 张超,蒋聪汝 | 中性 | 不评级 | 中国动力:军民品业务稳步增长,动力龙头未来业绩可期 | 查看详情 |
事件: 2019年半年报,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149.89亿元(+7.38%), 归母净利5.27亿元 (-35.08%), 毛利率 13.17% (-1.16pcts),净利率 3.66% (-1.82pcts)。
投资要点业务规模增加。 2019年 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9.89亿元(+7.3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5.27亿元(-35.08%)。归母净利出现下滑主要原因为毛利率较上期下降 2.13pcts(调整后),毛利减少 1.6亿元,本期利息收入较上期减少 5994.41万元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新接订单 251.40亿元,期末手持订单 238.51亿元; 实现军品业务收入 20.44亿元, 民品业务收入 129.45亿元。
军品业务收入下降,军改订单释放或迎拐点。 公司作为国家重点保军企业,以研发提升军工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在国内海军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特种电池、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军用大功率柴油机、热气机、传动系统等动力装备的龙头地位。但由于国家军改持续推进导致订单延后,公司军品收入下降较多,致使综合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20.44亿元 (+3.97%);军品收入占比 13.64%(-2.79pcts)。 随着军改订单逐步释放, 预计军品收入将迎来一定幅度增长。
民品业务稳中有升,保持良好増势。 公司民品业务分为船用民品业务和非船用民品业务两大类。报告期内,非船用民品业务收入 101.58亿元(+33.64%), 营收占比 67.77%(+4.26pcts)。以化学动力业务、燃气动力业务、海洋核动力业务为三大支柱的非船民品业务,受益于军用技术民用化,业绩得以稳步增长。
其中,化学动力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82%,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品牌推广方面双强化, 2019上半年配套、市场销量实现逆势上升;风帆火炬公司与一批重要客户重新建立合作关系,首次实现高端产品批量供应。 船用民品业务收入 27.87亿元(+16.13%), 营收占比 18.59%(-1.46pcts)。 低速柴油机领域,中国船柴融合工作持续深入, 新接柴油机订单按接单台数、功率 和合同额计算较 2018上半年分别上涨了 27.12%、 21.63%和 27.72%, 有效提升国内低速柴油机市场占比至 35%。重点科研项目深入实施,在中高速柴油机领域完成 CHD622V16陆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工程样机优化设计以及 CHD622L6柴油机原理样机研制,大幅提升产品开发效率。
投资建议: 公司军民业务双驱动,未来军品订单有望进一步突破释放, 民品业务市场空间开阔,业绩可期。 未来预计公司 2019年至 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50、 16.53、 19.61亿元, EPS 分别为 0.86、 0.98、 1.16元,当前股价分别对应 29、 25、 21倍 PE。
风险提示: 行业风险;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019-08-25 | 国泰君安 | 彭磊,邱日尧,滕光耀 | 增持 | 不评级 | 中国动力首次覆盖报告:舰船动力龙头,军民业务协同发展 | 查看详情 |
首次覆盖中国动力,给予“谨慎增持”评级。2016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中船重工集团动力业务上市平台,,2018018~2019年集团继续将动力业务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受益于军船批产和民品业务发展,公司近几年利润稳步增长。公司是我国军用动力龙头,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我们预计2019-2021年EPS为0.91/1.06/1.23元,给予公司2019年30倍PE,给予目标价27.3元,谨慎增持。
舰船动力龙头,七大板块助推业绩增长。公司业务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柴油机动力、海洋核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业务及相关传动业务。产品应用于军民船动力装备及传动系统、陆上工业领域和汽车消费领域的动力装备及控制系统。公司业务覆盖广,军民协同发展,七大板块协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军用舰船动力龙头,受益于海军建设。公司产品基本涵盖了我国舰船动力所有产品,是海军燃气轮机的主要供应商、国内实力最强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供应商、国内规模最大的军民舰船用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制造企业,公司是我国军用舰船动力龙头。受益于我国海军建设加速,军舰批产数量不断增加,看好公司军品业务长期稳定发展。
汽车化学动力技术领先,前景广阔。公司在车用起动电池及高性能起停电池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率先在AGM、EFB电池的研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积极布局燃料电池。2018年公司民用化学动力业务收入增长40%,新产品逐步发力,民品业务未来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海军装备批产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
2019-04-18 | 华泰证券 | 王宗超,何亮,金榜 | 增持 | 增持 | 中国动力:舰船动力龙头,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 查看详情 |
主营业务增长稳定,维持“增持”评级
4月17日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公司2018年营收296.62亿元,同比增长7.81%,归母净利润13.48亿元,同比上涨15.33%,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是海军舰艇动力系统核心供应商,未来随着我国海军舰艇持续高速建设,公司军用动力业务有望稳步发展。公司七大动力业务都是军民两用技术,在民用市场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军用动力民用化的推进,有望形成梯次性增长动力,助推公司业绩不断上行,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92\1.10\1.27元,维持“增持”评级。
军船动力龙头,军工业务增长稳定
公司在燃气、蒸汽、化学、全电、柴油机、热气机动力及传动业务领域均为我国海军舰船动力及传动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承接了大量国家水面水下舰船动力装备的研制及生产任务,为航母、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军辅船提供动力及传动保证,是舰船动力龙头。2018年公司军品收入47.54亿元,同比增长2.44%,营收占比16.03%,同比下降4.02pct。我们认为,我国持续高投入造舰的态势仍将持续,未来公司军工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军技民用开拓广阔军民融合市场,非船业务占比提升明显
公司通过军技民用,将高端动力技术应用于非船市场,2018年公司非船业务收入176.57亿元,同比增长52.08%,收入占比为59.53%,同比提升9.37pct。目前民用化学动力、民用燃气动力以及海洋核动力已经形成公司非船业务三大支柱,其中,民用化学动力业务增长迅速,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40.57%;民用燃气动力业务方面,2018年为客户提供6台6MW燃驱压缩机组以及4台15M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业务整改初显成效,助力民船动力业务健康发展
2018年公司民船动力业务板块收入69.57亿元,同比增长0.86%,收入占比为23.45%,同比下降6.35pct。2018年公司将低速柴油机动力产业板块整合到子公司中国船柴,搭建起低速柴油机业务“一总部三基地”的管理框架,2018年中国船柴按接单台数、功率和合同额计算分别同比上涨42.9%、100.8%和96.9%。目前公司正在策划中高速柴油机动力业务整合,未来有望促进公司中高速柴油机业务健康发展。
看好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潜力,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是舰船动力行业龙头,18年并入陕柴及重齿两家企业,未来营收有望实现稳步增长,我们预计19-21年分别实现营收335.62\380.54\432.33亿元(19-20前值296.00\336.5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72\18.95\21.85亿元(19-20前值15.79\19.3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1.10\1.27元(19-20前值0.92\1.13元)。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上市公司19年平均PE估值为35.32倍,2019年给予公司35-36倍PE估值,目标价范围为32.06-32.98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费增长及军品订单采购低于预期;民船复苏低于预期。 |
2019-04-18 | 广发证券 | 赵炳楠 | 买入 | 买入 | 中国动力:并表增厚业绩,看好公司动力业务市场空间 | 查看详情 |
陕柴动力、重齿公司并表增厚公司业绩。公司4月18日发布2018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6.62亿元(同比+7.81%),实现归母净利润13.48亿元(同比+15.33%)。报告期内,陕柴动力、重齿公司实现并表,增厚公司业绩。
军品业务保持稳健,动力业务专业化整合初见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新接订单291.65亿元,期末手持订单346.77亿元。公司军品实现营收47.54亿元,稳中有增,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公司深入推进低速柴油机动力及化学动力产业板块整合,初见成效,中国船柴新接柴油机订单按接单台数、功率和合同额计算较2017年分别上涨了42.9%、100.8%和96.9%;化学动力实现专业化、规模化运营,收入同比增长34.32%。受益于管理效率提升、财务费用下降,期间费用同比下降9.89%受益于动力业务专业化整合,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8.69%、1.12%;财务费用受益于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增加,同比下降108%;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受益于管理效率提升、财务费用下降,公司期间费用同比下降9.89%。
关注公司动力业务专业化整合及船舶领域战略重组对公司的积极影响根据年报,公司后续将对中高速柴油机业务、动力-传动业务进行整合,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效率。2019年1月和3月,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先后两次表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动力业务平台,关注船舶领域战略重组对公司的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军品稳健,军民融合产品市场空间较大,暂不考虑增发,预计公司19-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4/18.42/20.9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0/25/22倍。公司过去两年估值中枢为35xPE,考虑到19-20年军船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公司军品业务将充分受益,公司动力业务专业化整合将进一步改善经营效率,船舶领域战略重组有望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可以给予公司19年35x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31.8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未来军费增速可能低于预期致使装备采购费用总额下滑;军舰研发、采购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配套企业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