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 国信证券 | 任鹤,朱家琪 | 增持 | 维持 | 业绩阶段性承压,下半年订单落地进度有望加快 | 查看详情 |
太极实业(600667)
核心观点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11.8%,归母净利润同比-11.4%。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1亿元,同比-11.8%,实现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11.4%。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3/96.9亿元,同比-22.3%/-2.7%,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8/2.30亿元,同比-11.2%/-11.6%。二季度收入降幅明显收窄,但利润仍然有所下滑。
利润率同比持平,减值损失减少。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7.63%,较上年同期下降0.04pct,归母净利率为2.30%,较上年同期上升0.01pct。从单季度费用和减值结构看,单二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0.05亿元,同比-87.5%,主要是长期借款减少所致,上半年末公司长期借款余额7.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2亿元;单二季度资产和信用减值合计转回0.02亿元,同比少计提0.72亿元,公司二季度起进行了会计估计变更,总体计提减值准备较少。
设计和总包收入增速分化,毛利率均有下滑。2024年上半年公司工程业务实现收入140.8亿元,同比-12.4%。其中工程总包实现收入129.2亿元,同比-14.2%,设计和咨询业务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14.5%。毛利率方面,2024H1年公司设计和咨询毛利率47.60%,较2023年下降15.43pct,工程总包毛利率1.62%,较2023年下降1.11pct,设计和总包毛利率均有下降,工程业务毛利率为5.43%,较2023年下降1.41pct。
半导体业务经营稳健,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半导体业务主要从事半导体生产的后工序服务,包括探针测试、封装、封装测试、模块装配、模块测试服务。2024年上半年子公司海太半导体积极优化业务结构,模组装配测试产量2.9亿(1GB基准),同比增长11.2%;模组测试产量5.5亿(1GB基准),同比增长74.1%。2024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21.0亿元,同比-9.3%,毛利率为17.33%,较2023年显著提升3.28pct。
收付现结构整体稳健但规模下降。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1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10.42亿元,其中经营性现金流入151.2亿元,同比-9.6%,经营性现金流出151.32亿元,同比-14.9%。公司回款情况整体稳健,但受收入规模下滑影响,现金流入流出规模同步下降。上半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余额24.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6亿元,反映新项目签约开工进度有所滞后。
投资建议: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是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包龙头企业,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签约多项重大电子工程总承包项目。上半年公司新项目签约开工进度有所滞后,收入和利润阶段性承压,但2023H2业绩基数较低,公司当前减值压力有所缓解,下半年收入和业绩增长有望提速。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8.99/10.98/12.30亿元(前值9.83/11.13/12.35亿元),每股收益0.43/0.52/0.58元(前值0.47/0.53/0.5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2.23/10.01/8.9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工程总包业务中设备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 |
2024-05-07 | 国信证券 | 任鹤,朱家琪 | 买入 | 维持 | 在手订单充足,工程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 查看详情 |
太极实业(600667)
核心观点
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3亿元,2024年一季度收入利润略有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8亿元,同比+11.9%,实现毛利32.14亿元,同比+29.4%,实现归母净利润7.30亿元。由于2023年减值计提规模高于预期,最终归母净利润略低于此前8.01亿元的预期。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3亿元,同比-22.3%,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11.2%。
工程总包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推升公司总体毛利率。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8亿元,略低于预期值414.9亿元,整体毛利率为8.2%,高于预期值7.3%,实现毛利32.14亿元,高于预期值30.25亿元。实际经营数据与预期的偏差主要来源于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其中工程总包业务实现收入320.3亿元,同比+15.8%,低于预期3.5%,毛利率为2.73%,较上年显著增加0.81pct,实现毛利润8.74亿元,同比+64.1%,高于预期+31.7%。
预计后续减值规模有望继续下降。2023年公司计提减值损失3.21亿元,其中包含固定资产减值损失0.65亿元,各类应收款减值损失2.30亿元。2023年总体减值规模较2022年的12.67亿元明显减少,但仍显著高于2021年的0.83亿元。“内蒙古电站资产”和“对腾晖光伏应收款”两项资产对2022年及2023年减值的影响较大,本次计提后剩余风险敞口进一步减小,预计后续减值规模有望继续下降。
工程业务稳健增长,总包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公司工程业务实现收入343.7亿元,同比+13.1%,全年新签订单502.6亿元,同比+22.1%,年末在手订单43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0%。工程业务中,设计和咨询业务实现收入23.4亿元,同比-13.6%,工程总包业务实现收入320.3亿元,同比+15.8%。毛利率方面,2023年公司设计和咨询毛利率63.03%,同比提升10.18pct,工程总包毛利率2.73%,同比提升0.81pct。由于工程总包业务毛利率较低,毛利率0.81pct的提升幅度对利润的提振效果显著。
半导体业务经营稳健,产品升级推动毛利率提升。公司半导体业务主要从事半导体生产的后工序服务,包括探针测试、封装、封装测试、模块装配、模块测试服务。2023年,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45.3亿元,同比-2.1%,保持相对稳定的收入规模。公司与SK海力士合资的子公司海太半导体推进DDR5产品工艺升级和产能提升,毛利率由上年的13.06%提升至14.05%。2023年公司半导体业务核心经营主体海太半导体/太极半导体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05亿元/7.54亿元,实现净利润2.19亿元/0.04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整体稳健。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2.58亿元,同比-31.4%,经营性现金流入373.9亿元,同比+10.6%,经营性现金流出361.3亿元,同比+13.0%,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主要原因是公司光伏电站资产受到处罚,于2023年退回已收电费补贴4.13亿元。2023年公司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94.42%/89.58%,较上年-0.94pct/+2.28pct。
2024年一季度回款增加,重大项目订单加速结转可期。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6亿元,同比-22.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5.27亿元,为5年内最少的一季度流出规模,收现比上升至103.1%,为5年内一季度最高。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预收账款及合同负债合计30.9亿元,较上年末小幅减少0.5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7.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46亿元,为近五年内一季度首次净减少。因此可以判断,公司一季度营收规模下滑而现金流入明显增加,主要原因可能为存量应收款收回较多;考虑到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同比+44.0%,而一季度合同负债并无明显增加,当前公司在手重大订单可能集中在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导致收到的预收款较少,同时结转的收入较少。可以期待重大项目加速进入集中施工阶段,收入和利润或将迎来回升。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包龙头企业,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签约多项重大电子工程总承包项目,总包业务平台化优势开始显现,产业链议价能力持续增强,盈利能力触底回升。考虑到公司个别资产仍存在潜在的减值风险,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9.83/11.13/12.35亿元(前值10.43/13.63/17.61亿元),每股收益0.47/0.53/0.59元(前值0.49/0.65/0.8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4/11.8/10.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工程总包业务中设备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 |
2023-11-01 | 国信证券 | 任鹤 | 买入 | 维持 | 前三季度营收+11.8%,预计总包盈利能力将加速提升 | 查看详情 |
太极实业(600667)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营收+11.8%,单三季度收入和业绩增长降速。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1亿元,同比+11.8%,实现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扭亏。从单季度经营情况来看,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9亿元,同比-10.9%,实现归母净利1.51亿元,同比扭亏。单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有所下滑,归母净利相比2021年减少0.5亿元,可能主要系下游电子行业景气度筑底,扩产需求不足,导致新签订单增速放缓所致。
毛利率持续提升,预计工程总包盈利能力加速提升。公司总包业务的施工部分以分包为主,自身资源投入较少,公司持续践行平台化战略,充分向供应商让利导致工程总包毛利率较低,2022年总包毛利率为1.9%。2023H1工程总包收入占比达到80.9%,较2022年提升2.3个百分点,2023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43%/7.87%/7.91%,反映公司在提升总包占比提升的同时整体毛利率仍呈现提升趋势。随着高科技工程市场空间持续释放,上游分包环节竞争加剧,公司议价能力提升,工程总包业务盈利水平有望加速回归行业平均水平。
Q3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期待Q4集中结算。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62.86亿元,较Q2末减少3.26亿元;合同资产为63.8亿元,较Q2末增加4.23亿元,较年初增加7.19亿元;合同负债25.05亿元,较Q2末减少3.43亿元,较年初减少3.99亿元。反映公司Q3收款进度明显好于前两年,受工程结算周期影响,工程结算进度慢于付款进度,导致Q3现金流入同比减少。2023Q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15亿元,同比减少8.70亿元。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包龙头企业,在电子和高端制造、光伏组件、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设计业务壁垒高,盈利能力强,有望充分受益于高科技工程市场需求扩大;半导体和光伏业务稳健运营,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和利润。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8.01/10.42/13.63亿元,每股收益0.38/0.49/0.6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7.0/13.0/10.0X。目标价8.08-9.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工程总包业务中设备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 |
2023-08-30 | 国信证券 | 任鹤 | 买入 | 维持 | 业绩重回增长轨道,总包占比提升助力龙头优势强化 | 查看详情 |
太极实业(600667)
核心观点
营收增长25.2%,业绩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2亿元,同比+25.2%,实现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378.17%。去年同期公司计提多项大额减值损失导致基数较低,目前公司减值损失已经进行了较充分的计提,未来潜在的大额计提风险相对较低,公司业绩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上半年公司工程总包业务实现收入150.5亿元,同比+36.5%,继续保持高增长;设计和咨询业务实现收入10.18亿元,同比-19.3%。
总包占比提升,工程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67%,较去年同期下降1.31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6.11%,较去年同期下降3.13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公司总包业务的施工部分以分包为主,自身资源投入较少导致毛利率较低,2022年总包毛利率为1.9%。公司持续践行平台化战略,工程总包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3H1工程总包收入占比达到80.9%,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随着高科技工程市场空间持续释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上游分包环节竞争加剧,公司议价能力提升,工程总包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
半导体业务稳健运营,光伏发电轻装上阵稳定贡献收入。2023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1.0%,光伏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25.3%。公司于内蒙被收回补贴的5个光伏电站以平价继续运营,光伏发电收入下滑符合预期,预计后续将持续贡献收入和现金流。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包龙头企业,在电子和高端制造、光伏组件、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设计业务壁垒高,盈利能力强,有望充分受益于高科技工程市场需求扩大;半导体和光伏业务稳健运营,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和利润。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8.01/10.42/13.63亿元,每股收益0.38/0.49/0.6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7.0/13.0/10.0X。目标价8.08-9.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工程总包业务中设备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 |
2023-08-28 | 国信证券 | 任鹤 | 买入 | 首次 | 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包龙头,充分受益于行业成长 | 查看详情 |
太极实业(600667)
核心观点
公司主营工程技术服务、半导体制造和光伏发电业务,工程收入占比86%。公司是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6年公司收购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承包龙头十一科技,并入其工程技术服务和光伏发电业务。2022年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3.8亿元,实现毛利19.7亿元,分别占比86.3%和75.2%,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高科技工程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大。随着5G、AI、云计算以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崛起,市场对先进工艺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有望增加,半导体销售额逐步企稳回升,行业有望走出下行周期,而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空间巨大,未来行业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加;光伏产业链阶段性产能过剩,但持续扩张先进产能仍然是龙头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手段。预测2023年洁净室工程(高科技工程的核心环节)市场规模2686亿元,且未来能够保持10%以上的增速。
高端市场盈利空间大,设计企业牵头工程总包。电子、生物医药、光伏工程等高端市场盈利空间较大,对参与者要求较高,其中设计环节进入壁垒更高,毛利率可达到约50%。工程设计企业通常负责牵头工程总承包,承接利润率最高的设计环节,再将安装施工部分分包给相应的专业分包企业。
公司聚焦高科技工程技术服务,占据前端高毛利环节。公司在高科技工程前端设计环节积累了多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拥有较强的品牌力,持续推动EPC转型,依靠技术和渠道优势建立起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在高端洁净室设计领域市占率估算可达到60%-70%。2022年设计和咨询业务以7.7%的营收创造了公司57.8%的毛利。
半导体和光伏发电业务稳定发力。公司与SK海力士深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切入半导体制造行业,并同步开发自有半导体业务,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公司在手光伏电站40座,总装机容量436,78MW,预计能够持续贡献收入和稳定的现金流。
估值与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8.01/10.42/13.63亿元,每股收益0.38/0.49/0.6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7.0/13.0/10.0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确定公司合理估值区间8.08-9.12元,较当前股价有28.3%-44.8%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工程总包业务中设备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