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 中银证券 | 李小民,纠泰民 | 增持 | 维持 | 全年达成扭亏,景区收入增势良好 | 查看详情 |
曲江文旅(600706)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随所管理的多个景区和餐饮酒店等业务收入增长明显,公司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市场复苏,带动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据公司业绩预告,23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00~2300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4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00~-400万元,相较去年亏损2.61亿元显著减亏。四季度通常为西安旅游淡季,同时多类费用成本集中确认,导致四季度利润表现不佳。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533~-3933万元/-5024~-4424万元,相较22年四季度的-1.49/-1.46亿元减亏明显。
旅游市场持续回暖,24年国内游预期增势延续。据公司预告,23年全年大唐芙蓉园、海洋极地公园等核心景区,以及酒店餐饮、体育赛事等收入在市场回归正常后收入实现良好增长。24年元旦,西安曲江旅游资源仍保持较高吸引力,据西安文旅局,元旦期间西安旅游订单同比增长395%,曲江新区接待游客共111.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公司所管理的大唐不夜城等核心景区也是当地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出行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地缘优势或有望持续赋能公司经营水平。此外,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4年全国旅游收入和人次有望持续增长,预期分别同比+22.45%/+24.48%,增长空间较好。在此背景下,公司有望进一步紧抓时代机遇,凭借其资源禀赋优势,在旅游资源供给上提质升级。
估值
公司全年顺应出行需求复苏,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且未来修复和增长空间依然存在。结合公司业绩预告及四季度经营数据,我们调整23-25年EPS预测为0.09/0.25/0.34元,对应市盈率为136.2/47.1/35.3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应收账款及坏账风险、宏观环境变化风险、文旅消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投资摘要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银证券预测 |
2023-11-02 | 中银证券 | 李小民,纠泰民 | 增持 | 维持 | 暑期出行旺季经营回暖,利润环比增长明显 | 查看详情 |
曲江文旅(600706)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Q1-3公司实现营收11.21亿元,同比+57.35%;实现归母净利0.62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40亿元。Q3实现营收4.33亿元,同比+64.31%;实现归母净利0.49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37亿元,利润端实现同比扭亏为盈。随着旅游市场回暖,公司掌握的多优质文旅资源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市场回暖带动业绩增长,利润同环比改善明显。23年以来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居民出行意愿、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景气指数已达到过去三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公司众多优质文旅资源地处西安,三季度及中秋国庆期间旅游热度较高,据携程数据,今年暑期西安城市热度达全国第六,目的地为西安的暑期订单量同比增长164%;十一假期西安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八,目的地为西安的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61%。此外,曲江新区受益于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公司所管理大唐芙蓉园、海洋极地公园等景区收入,及酒店餐饮、体育赛事等业务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增加,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利润均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且三季度利润环比增长明显,三季度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实现4941.51/3737.93万元,较上半年1291.28/285.81万元提升明显。在收入规模扩大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多项费用率相应降低,本期销售费用率3.8%,yoy-0.37pct;管理费用率13.43%,yoy-7.49pct;财务费用率4.51%,yoy-1.06pct。
深耕景区运营管理,完善游客深度体验。在掌握众多优质旅游资源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为游客打造众多优质的文旅融合产品。据西安本地宝,暑期大唐芙蓉园推出每日六十余场情景互动演艺叠加多唐风演艺剧目,深化旅游体验,且在十月上新演艺《盛唐迎宾》。大唐不夜城则通过美食、文创产品与演艺项目等结合,成为全国优秀夜游目的地。曲江海洋极地公园则依托海洋极地特色打造相应演出剧目。公司通过深挖属地资源,积极创新文旅产品体系,致力于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协同发展,业务稳定性强且具备较好增长潜力。
估值
公司三季度经营情况顺应暑期出行旺季而实现较好复苏,修复预期得到阶段性兑现。长期来看,公司所掌握多优质文旅资源有望为资源整合与产品开发提供更多便利,且优秀管理能力的背书或将助力公司“走出去”战略,开拓全国文旅市场并实现核心运营管理能力输出和异地复制。考虑到公司经营情况修复良好并结合季度因素,我们上调23-25年EPS预测为0.20/0.32/0.42元,对应市盈率为71.8/43.9/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应收账款及坏账风险、宏观环境变化风险、文旅消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
2023-10-08 | 中银证券 | 李小民,纠泰民 | 增持 | 首次 | 深耕景区创核心竞争力,业务拓展多渠道盈利 | 查看详情 |
曲江文旅(600706)
随着疫后我国旅游业逐步复苏,文旅消费需求提升。公司是隶属于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的地方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拥有当地大量优质文旅资源的开发经营权,文化旅游景区集成运营能力为其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根据文旅业发展趋势不断拓展业务类型,并在全国多地进行景区管理输出,打造产品矩阵,打响曲江品牌,业务具备长期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文旅行业稳步恢复,西安成热门目的地和客源地。随着疫后旅游业的有序恢复,被积压的旅游需求逐步释放,游客出游信心增强,旅游产业链修复,文旅消费有望实现增长。西北地区旅游近些年受到游客偏好,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以其优质的资源和丰富的产品吸引大量游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休闲消费能力强,本地游需求增多。西安地区旅游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打造知名产品引客流。当前,文旅融合、夜间文旅、休闲度假、数字文旅等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词,政策支持力度大,契合旅游者消费需求。曲江文旅依托独特的在地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夜长安”夜游品牌,运营开放式旅游区,开发数字藏品等,多样化、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有望持续吸引游客。
多元业态协同发展,“走出去”战略不断升级。公司利用对优质文旅资源的掌控和文化旅游集成运营管理的能力,协同发展景区、酒店、餐饮、演艺、文创、节事活动等业务,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和吸引力。公司的异地发展从策划、景区运营等轻资产输出,逐步走向对外投资、建设,将公司集成运营管理的优势进行异地复制,拓宽营收渠道和品牌建设力度,有望提高公司经营韧性。
估值
公司作为地方性旅游目的地综合运营国企,积极布局文旅融合及文旅数字化相关产品,具有持续增长动力。当前股本下,我们预计23-25年营收分别为16.11亿元、18.44亿元、20.17亿元,每股收益率分别为0.11元、0.24元、0.35元,对应PS分别为2.5、2.2、2.0倍,对应PE分别为143.6倍、67.0倍、45.9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项目投资经营和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宏观和消费环境变化风险 |
2023-04-28 | 信达证券 | 刘嘉仁,王越 | | | 年报&一季报点评:22年屡次闭园业绩承压,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奠定复苏基础 | 查看详情 |
曲江文旅(600706)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1)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91亿元/-34.75%(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2.49亿元,由盈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1亿元。2)22Q4公司实现营收1.79亿元/-58.41%,归母净利润-1.49亿元/-572.83%,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3)23Q1公司实现营收3.27亿元/+65.14%,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扭亏转盈。
点评:
经营概况:分业务来看,景区运营管理/酒店餐饮/旅行社/园林绿化/体育项目板块营收占比分别为71.45%/21.83%/1.14%/2.93%/1.58%,毛利率同比变化分别为-14.17pct/-11.59pct/+6.28pct/+8.11pct/-28.32pct。从成本及费用端来看,22年公司销售费用0.47亿元/-32.24%,主要得益于公司控制费用开支,咨询费、广告宣传费等减少,销售费用率为5.30%/+0.20pct,管理费用率为23.59%/+9.38pct,财务费用率7.40%/+2.88pct,费用率增长主要系营收减少所致。
22年全年屡次阶段性闭园,业绩承压。业绩大幅下滑系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所辖景区分别在2022年3月/4月/7月/8月/10月/11月/12月期间多次短暂或阶段性闭园,景区运营管理、酒店餐饮等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减少;大唐芙蓉园新春灯会、《梦回大唐》黄金版、等项目收入均受严重影响。Q4扰动最为频繁,也因此Q4亏损最为严重。此外,控股子公司承办的体育赛事延期、公司对租户实施租金减免也部分导致了公司主营业务亏损。
加速项目拓展,推动演艺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加快“走出去步伐”,继续深化温州雁荡山、山西大同古城、乐清北大街等项目发展合作,完成2023年大同市新春系列活动,单日最高客流超40万人次,成功实现核心运营管理能力输出。此外,公司加快文旅演艺项目优化建设,在大唐不夜城推出《华灯太白》《盛唐密盒》《旋转的胡璇》等常态化演出,发力新媒体营销宣传渠道,抖音播放量、话题浏览量、粉丝数均有大幅增长,超10余次登上CCTV《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节目,累计实现超10亿人次的宣传曝光。
大唐文化IP稀缺性显著,公司景区运作方法论成熟,芙蓉园收入具备强持续性与高弹性。公司持续做活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大唐IP,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意气风发的“李白”,再到“房玄龄”“杜如晦”的“盛唐密盒”,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大唐芙蓉园灯会11年间仅在2020年亏损,今年春节7天数据已恢复至19年同期90%左右,节后灯会和帐篷节继续优化,成为收入的有力支撑,后续还会打造易复制的木偶节、音乐节等项目,开创全方位景区生态项目闭环。疫情后的旅游消费复苏叠加景点IP的独特稀缺性,同时推进文创商品生产营销和IP的商业化落地,大唐芙蓉园有望维持业绩增长持续性。此外,陕西西安占有“周秦汉唐”的稀缺历史文化资源,目前秦文化资源发展成果也已经开始显现,核心竞争优势难以模仿、不易转移。
盈利预测: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0.93/1.08亿元,4月2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89/46/40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拖累出行复苏进度,市场竞争加剧,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