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1242.84亿 | 总市值:1800.53亿 | ||
| 流通股本:91.52亿 | 总股本:132.59亿 |
中煤能源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8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0-31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邱达治 | 买入 | 维持 | Q3价升本降量稳,业绩显著改善关注提分红潜力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8亿元;同比-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24.8亿元,同比-1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14.1%。2025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5亿元,同比-23.8%;环比+0.3%;实现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1.0%,环比+28.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0.7%,环比+27.6%。 Q3量稳价升,成本管控持续推进。产销量:2025Q1-3,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10158万吨,同比-0.7%,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9458/700万吨,同比+0.9%/-18.2%;实现自产商品煤销量10145万吨,同比+1.1%,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9389/756万吨,同比+2.2%/-10.7%。2025Q3,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3424万吨,环比+0.7%,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3231/193万吨,环比+2.3%/-19.6%;实现自产商品煤销量3434万吨,环比-0.3%,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3183/251万吨,环比-0.7%/+5.0%。公司前三季度充分释放矿井优质产能,实现动力煤产销量同比增长,Q3动力煤产销环比稳定。价格:2025Q1-3,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74元/吨,同比-17.0%,实现动力煤/炼焦煤售价438/921元/吨,同比-12.9%/-29.5%,同期秦港5500卡动力煤平仓价同比-22.1%,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同比-32.5%,公司动力煤受益高比例长协,价格降幅小于行业水平。2025Q3,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82元/吨,环比+7.5%,实现动力煤/炼焦煤售价442/993元/吨,环比+5.4%/+17.7%,同期秦港5500卡动力煤平仓价环比+6.5%,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环比+18.8%。公司商品煤销售价格跟随市场煤价回升,长协履约情况或亦有改善。成本:2025Q1-3,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8元/吨,同比-10.1%,2025Q3,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38元/吨,环比-7.2%。公司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全力降本提质挖潜增效,挖掘各环节降本空间,加大安全生产费及维简费专项储备的使用,在煤价企稳回升后依然实现较有力的成本管控。 前三季度化工业务受烯烃装置大修影响,煤价下行带动甲醇及尿素成本下降。 2025Q1-3,公司实现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98/181/150/42万吨,同比-13.3%/+19.5%/+24.0%/持平,实现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售价6547/1746/1757/1808元/吨,同比-6.1%/-18.2%/-0.6%/-13.9%,实现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位销售成本6275/1270/1269/1431元/吨,同比+4.3%/-16.8%/-28.7%/+11.1%。公司煤化工产品价格受行业价格下行影响,聚烯烃装置按计划大修导致烯烃产量减少及成本上升,煤价下行带动甲醇、尿素成本下降,副产品收入抵减成本同比减少导致硝铵成本上升。 高比例长协业绩稳定,煤电化新联营保持增量,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提升仍有空间。 盈利稳定方面,公司作为中煤集团主要煤炭上市平台,拥有晋陕蒙优质高热值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居上市煤企第二,2025年长协比例预计达75%,具备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及稳定性。业务增量方面,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底投入试生产,有望贡献640万吨产能增量;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 目实现高标准开工,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分红提升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央企市值管理改革,2025年按归母净利润的30%实行中期分红,公司当前货币资金及未分配利润充足,资产负债率低位,分红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公司分红水平仍有提升可能。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9/178.2/18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6.2%/+6.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0.9/10.3/9.7倍。我们认为公司煤炭主业盈利稳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煤电化新联营发展具备成长潜力,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兼具盈利稳定性及成长性,并有高分红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化工品价格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幅加快。 | ||||||
| 2025-10-30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程镱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环比大幅改善,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Q3业绩环比大幅改善,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84亿元,同比-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24.85亿元,同比-1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3.89亿元,同比-14.1%。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48亿元,环比+0.3%;实现归母净利润47.80亿元,环比+28.3%,同比-1.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36亿元,环比+27.6%。Q3业绩环比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回升、成本有效管控以及化工装置检修完成后的盈利修复。综合考虑到2025年煤价四季度有望继续回升、产业链协同一体化成长释放产能等因素,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3.7/181.3/186.2亿元,同比-15.3%/+10.8%/+2.7%;EPS为1.23/1.37/1.4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1.2/10.1/9.8倍。公司主业具备成长性,同时展现高分红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煤炭价跌量稳成本优势显著,非煤业务检修完成盈利能力修复 (1)煤炭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3.33亿元,同比-24.2%,营业成本668.13亿元,同比-24.6%,实现毛利225.20亿元,同比-23.0%。产销量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商品煤产量10158万吨,同比-0.7%;自产商品煤销量10145万吨,同比+1.1%,销量保持稳定,贸易煤销量则因市场影响有所下降。自产煤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吨煤售价为474元/吨,同比-17.0%;得益于公司深入推进标准成本体系建设,吨煤成本为257.67元/吨,同比-10.1%,显著的成本优势部分对冲了煤价下行影响。(2)非煤业务:前三季度聚烯烃/尿素/甲醇销量分别为98.4/180.5/149.5万吨,同比-13.3%/+19.5%/+24.0%。聚烯烃产销量下滑主要因上半年两套化工装置按计划完成大修。综合售价分别为6547/1746/1757元/吨,同比-6.1%/-18.2%/-0.6%。受益于原料煤价格下降,尿素、甲醇单位销售成本分别同比下降16.8%和28.7%,有效对冲了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公司具备高分红潜力,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1)公司具有提高分红比例的潜力。公司资产负债率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截至2025年Q3仅为45.82%。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66元(含税),叠加高长协及煤化一体化经营下业绩相对稳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2)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煤炭方面,公司累计有18处煤矿通过智能化煤矿验收,共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93个。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核定产能合计640万吨,权益产能合计324万吨。其中里必煤矿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94.9亿元,预计2026年底进入试运转。乌审旗2x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安太堡2x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发挥协同优势。 风险提示: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建产能不及预期;煤炭产量释放不及预期。 | ||||||
| 2025-10-29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胡瑞阳 | 增持 | 维持 | 煤炭、煤化工业务齐改善,业绩显著修复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05.8亿元(-21.2%),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14.6%);其中2025Q3公司实现营收361.5亿元,同比-23.8%,环比+0.3%,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1.0%,环比+28.3%。 煤炭业务:自产煤产/销量维持相对稳定;三季度价涨本降,盈利能力改善。2025Q3公司商品煤产量3424万吨,同/环比-4.4%/+0.7%,其中动力煤产量3231万吨,同/环比-1.9%/+2.3%,炼焦煤产量193万吨,同/环比-33.0%/-19.6%,安全事故影响焦煤生产;商品煤销售量6168万吨,同/环比-14.3%/-4.4%,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434万吨,同/环比+0.4%/-0.3%。2025Q3自产动力煤、炼焦煤销售均价分别为442元/吨、993元/吨,分别同比-46元/吨、-183元/吨,分别环比+23元/吨、+150元/吨。2025Q3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47元/吨,同/环比-27/-9元/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8元/吨,同比-10.1%,主要系①公司优化生产组织等使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4.55元/吨;②根据安全生产以及未来生产续接需要,加大安全费和维简费使用减少专项基金结余等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减少26.66元/吨。最终2025Q3煤炭板块实现毛利82亿元,同/环比-13.1%/+18.6%。 煤化工业务:甲醇成本下降、盈利显著改善带动板块业绩修复。2025Q3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分别环比+6.2%/-3.7%/+6.4%/-17.5%,价格分别环比-180/-83/-12/-269元/吨,单位销售成本分别环比-1237/-83/+19/+239元/吨。经测算,2025Q3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7亿元,同/环比+87%/+52%。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由于旺季以来煤价涨幅超过预期,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0/182/191亿元(前值为162/165/172亿元)。考虑公司煤炭、煤化工业务均有增量,业绩稳健性较强,且分红率有较大提升潜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放缓导致煤炭需求下降、新能源快速发展替代煤电需求、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分红率不及预期。 | ||||||
| 2025-10-28 | 信达证券 | 高升,李睿,刘波 | 买入 | 维持 | 成本管控&价格回升,煤炭业绩保持稳健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5年10月27日,中煤能源发布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84亿元,同比下降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24.85亿元,同比下降14.6%;扣非后净利润123.89亿元,同比下降14.1%。基本每股收益0.94元/股,同比下降14.5%。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361.48亿元,同比下降23.8%,环比增长0.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7.80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增长28.3%。 点评: 成本管控&价格回升,煤炭业务盈利能力保持韧性。产销量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产量10158万吨,同比下降0.7%;自产商品煤销量10145万吨,同比增加1.1%。价格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74元/吨,同比下降17.0%;其中动力煤销售均价实现438元/吨,同比下降12.9%;炼焦煤实现销售均价921元/吨,同比下降29.5%。成本方面,公司通过强化精益管理,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7.67元/吨,同比减少28.93元/吨,降幅达10.1%。成本控制的成功主要得益于:1)强化招标采购管理及优化生产组织,使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4.55元/吨;2)加大安全费和维简费使用力度,减少专项基金结余,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减少26.66元/吨。出色的成本管控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跌的部分不利影响,煤炭业务盈利能力保持韧性。三季度煤炭价格环比回升,叠加优异的成本控制,推动公司Q3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 价格下行&装置检修,煤化工业务盈利承压。销量方面:聚烯烃销量实现98.4万吨,同比下降13.3%;尿素销量180.5万吨,同比增长19.5%;甲醇销量149.5万吨,同比增加24.0%。价格方面:聚烯烃销售均价为6547元/吨,同比下降6.1%;尿素销售均价为1746元/吨,同比下降18.2%;甲醇售价为1757元/吨,同比微降0.6%。成本方面:公司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为6275元/吨,同比增长4.3%;尿素单位销售成本为1270元/吨,同比下降16.8%;甲醇单位销售成本为1269元/吨,同比下降28.7%。 增长路径清晰,股东回报提升可期。增长方面,公司在建的里必煤矿(400万吨/年)和新疆苇子沟煤矿(240万吨/年)预计于2026年投产,将为公司带来产量增量。股东回报方面,公司当前分红比例仍处较低水平,随着在建项目陆续投产,未来资本开支高峰过后,叠加央企市值管理的要求,公司分红比例或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中煤能源拥有高比例长协带来的业绩稳定性及内生业务增长带来的成长性,伴随煤炭产量有序释放,电力及煤化工业务进一步扩张,公司业绩有望稳中有增。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184/19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30/1.39/1.4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煤电相关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煤矿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 | ||||||
| 2025-10-27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25Q3煤价、成本边际改善,利润环比显著提升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5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8亿元,同比下降21.2%;中国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124.8亿元,同比下降14.6%,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111.8亿元,同比下降2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3.9亿元,同比下降14.1%。 25Q3归母净利润环比显著提升。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5亿元,同比下降23.8%、环比上升0.3%;中国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47.8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上升28.3%,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元,同比下降21.9%、环比上升15.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4亿元,同比下降0.7%,环比上升27.6%。 25Q3煤价环比改善,成本管控表现优秀。1)产销量:25Q3,商品煤产量为3424万吨,同比-4.4%、环比+0.7%,自产商品煤销量为3434万吨,同比+0.4%、环比-0.3%,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分别为3183/251万吨,同比+1.5%/-11.3%、环比-0.7%/+5.0%。2)价格和成本:25Q3,公司自产商品煤综合价格为482元/吨,同比-11.5%、环比+7.5%,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价格分别为442/993元/吨,同比-9.4%/-15.6%、环比+5.4%/+17.7%;自产商品煤成本为247元/吨,同比-9.9%、环比-3.6%。3)盈利能力:25Q3,公司自产商品煤毛利为235元/吨,毛利率为48.7%,同比-0.9pct、环比+5.9pct。 25Q3聚烯烃产量环比提升,成本环比改善。25Q3,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产量为32.3/54.8/49.6/12.6万吨,环比+11.8%/+5.8%/+6.0%/-18.2%;价格分别为6274/1725/1731/1634元/吨,环比-2.8%/-4.6%/-0.7%/-14.2%;单位成本5957/1192/1199/1540元/吨,环比-17.2%/-6.5%/+1.6%/+18.4%;吨毛利分别为317/534/532/94元/吨,环比扭亏为盈/-0.1%/-5.5%/-84.5%。其中,聚烯烃产量和成本波动较大主因Q2烯烃装置大修影响环比基数。 公司将以1.15亿元收购新能源公司30%股权,该公司由中煤集团间接持股 21.46%。10月27日,全资子公司平朔集团与平朔发展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平朔集团将收购平朔发展公司持有的新能源公司30%股权,收购对价为1.15亿元,收购完成后,新能源公司将成为中煤能源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中,平朔发展公司的股东为中煤集团和平朔集团,分别持股71.54%、28.46%,即中煤集团此前间接持有新能源公司21.46%的股权。新能源公司2024年实现税后利润0.06亿元、2025年前8月实现税后利润0.11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煤炭主业具备内部和外部的延展性,叠加高长协特点保障盈利稳步提升;且煤化一体的协同模式有助于提高估值。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70.58/179.20/191.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9/1.35/1.45元/股,对应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1/10/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煤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计提大额减值。 | ||||||
| 2025-08-28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煤价下跌致业绩承压,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煤价下跌致业绩承压,关注高分红潜力和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4亿元,同比-19.9%;实现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2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20.7%。单Q2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环比-6.11%;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环比-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1亿元,环比-5.86%。综合考虑到2025年煤价中枢回落、产业链协同一体化成长释放产能等因素,我们适当调整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 15.3%/+10.8%/+2.7%;EPS为1.23/1.37/1.4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8/8.8/8.6倍。公司主业具备成长性,同时展现高分红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煤炭量升价跌致使业绩下滑,非煤业务成本回落对冲价格下行影响 (1)煤炭业务:2025H1公司煤炭业务整体营业收入605.7亿元,同比-22.1%,营业成本462.2亿元,同比-20.2%,实现毛利143.5亿元,同比-27.7%。2025H1公司煤炭产销量6734/6711万吨,同比+1.3%/+1.4%。自产煤方面,2025H1公司煤炭自产商品煤吨煤售价为470元/吨,同比-19.5%,吨煤成本为263元/吨,同比-10.2%,单位毛利207元/吨,同比-27.7%。(2)非煤业务:公司经营煤化工业务、煤矿装备业务、金融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中煤化工为主要业务。2025H1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分别为66/121.4/99.7/29.5万吨,同比-13.2%/+2.6%/+16.1%/+5%;综合售价分别为6681/1756/1770/1883元/吨,同比-3.9%/-19%/-0.2%/-13.5%。煤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13.6%,营业成本79.44亿元,同比-7.9%,毛利14.2亿元,同比-36%,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使煤化工产品成本降低,适当对冲价格下滑压力。 公司具备高分红潜力,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1)公司具有提高分红比例的潜力。公司资产负债率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截止2025年6月30日仅为45%。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66元(含税),根据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股价计算股息率1.38%,叠加高长协及煤化一体化经营下业绩相对稳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2)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煤炭方面,公司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累计有18处煤矿通过智能化煤矿验收,共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93个。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核定产能合计640万吨,权益产能合计324万吨。其中里必煤矿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预计总投资额为94.9亿元,预计2026年底进入试运转。乌审旗2x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安太堡2x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发挥协同优势。 风险提示: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建产能不及预期;煤炭产量释放不及预期。 | ||||||
| 2025-08-26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邱达治 | 买入 | 维持 | 降本增量对冲煤价下行,业绩稳健关注提分红潜力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4亿元;同比-19.9%;实现归母净利润77.0亿元,同比-2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20.7%。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环比-6.1%;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环比-6.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1亿元,环比-5.9%。 煤炭业务量增价减,成本下降对冲煤价下行。受煤炭市场价格下行影响,2025H1公司煤炭分部实现净利润70.8亿元,同比-32.6%。产销量:2025H1,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1.3%,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6227/507万吨,同比+2.4%/-10.4%;实现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1.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6206/505万吨,同比+2.5%/-10.5%。2025Q2,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3399万吨,环比+1.9%,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产量3090/287万吨,环比+3.0%/-10.1%;实现自产商品煤销量3388万吨,环比+5.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3094/294万吨,环比+6.7%/-10.2%。公司上半年充分释放矿井优质产能,实现动力煤产销量同比增长,Q2动力煤产销量环比亦实现增长。价格:2025H1,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70元/吨,同比-19.5%,实现动力煤/炼焦煤售价436/885元/吨,同比-14.7%/-35.4%,同期秦港5500卡动力煤平仓价同比-22.8%,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同比-38.8%。2025Q2,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售价449元/吨,环比-8.8%,实现动力煤/炼焦煤售价419/844元/吨,环比-7.7%/-8.5%,同期秦港5500卡动力煤平仓价环比-12.4%,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同比-8.8%。公司通过高比例动力煤长协煤销售模式,在行业煤价显著下行阶段,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动力煤销售价格,动力煤售价跌幅显著小于行业,业绩稳定性凸显。成本:2025H1,公司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3元/吨,同比-10.2%,2025Q2,实现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6元/吨,环比-4.9%。公司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全力降本提质挖潜增效,挖掘各环节降本空间,通过降本有效对冲市场下行影响。 化工业务受烯烃装置大修影响,煤价下行带动甲醇及尿素成本下降。2025H1,公司 实现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销量66/121/100/30万吨,同比-13.2%/+2.6%/+16.1%/+5.0%,实现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售价6681/1756/1770/1883元/吨,同比-3.9%/-19.0%/-0.2%/-13.5%,实现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位销售成本6431/1308/1304/1384元/吨,同比+9.6%/-11.0%/-23.5%/+6.2%。公司煤化工产品价格受行业价格下行影响,聚烯烃装置按计划大修导致烯烃产量减少及成本上升,煤价下行带动甲醇、尿素成本下降,副产品收入抵减成本同比减少导致硝铵成本上升。 高比例长协业绩稳定,煤电化新联营保持增量,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提升仍有空间。 盈利稳定方面,公司作为中煤集团主要煤炭上市平台,拥有晋陕蒙优质高热值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居上市煤企第二,2025年长协比例预计达75%,具备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及稳定性。业务增量方面,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底投入试生产,有望贡献640万吨产能增量;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 目实现高标准开工,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分红提升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央企市值管理改革,2025年按归母净利润的30%实行中期分红,公司当前货币资金及未分配利润充足,资产负债率低位,分红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公司分红水平仍有提升可能。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0/168.2/17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3%/+9.2%/+6.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0.6/9.7/9.0倍。我们认为公司煤炭主业盈利稳定,煤电化新联营发展具备成长潜力,央企市值管理下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兼具盈利稳定性及成长性,并有高分红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化工品价格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幅加快。 | ||||||
| 2025-08-24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胡瑞阳 | 增持 | 维持 | 增效降本,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744.4亿元,同比-20.0%,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21.3%。其中2025Q2公司实现营收360.4亿元,同比-24.3%,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22.7%、环比-6.3%。 煤炭业务:自产煤产/销量稳中有增;成本精益化管理效果显著,吨煤成本继续下降;毛利受煤价中枢下行影响下滑。2025Q2公司商品煤产量3399万吨,同比+0.7%,其中动力煤产量3159万吨(+2.2%),炼焦煤产量240万吨(-16.4%);商品煤销售量6454万吨,同比-7.4%,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3443万吨,同比+1.6%。2025Q2自产动力煤、炼焦煤销售均价分别为419元/吨、844元/吨,分别同比下降89元/吨、395元/吨,分别环比下降35元/吨、78元/吨。2025H1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3元/吨,同比下降30元/吨,主要系①公司深入推进标准成本体系建设,强化招标采购管理,以及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等使吨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5.9元/吨,②科学合理管控工资水平等使吨煤人工成本同比减少6.1元/吨,③加大安全费和维简费使用减少专项基金结余等使吨煤其他成本同比减少25.31元/吨;2025Q2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56元/吨,同比下降38元/吨,环比下降13元/吨。最终2025Q2煤炭板块实现毛利69亿元,同比减少28亿元,环比减少5.6亿元。 煤化工业务:产销量增加,主要产品价格下跌,毛利有所下滑。2025H1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销量为298.8/316.6万吨,同比+2.1%/+2.7%。价格方面,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分别同比-3.9%/-19%/-0.2%/-13.5%。成本端,煤价下行总成本降低,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单位销售成本分别同比+9.6%/-11%/-23.5%/+6.2%,聚烯烃成本增加主要系装置按计划大修等影响。2025H1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14亿元,同比减少8亿元。 其他业务:煤矿装备业务、金融业务毛利增加。2025H1煤矿装备业务营业收入47.7亿元,同比-15.3%,主要是液压支架销售额同比减少;实现毛利9.5亿元,同比+9.6%,主要系材料成本降低;上半年累计签订合同总额113.5亿元,主导产品中的中高端订单占比超过85%。2025H1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8.1%;实现毛利7.9亿元,同比+4.2%。 派发2025年中期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公司按照2025H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3.3亿元的30%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每股分派0.166元(含税)。 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2025H1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吊装全球首套3000吨级水煤浆半废锅。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见效,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平朔矿区一期100MW、二期160MW光伏项目 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由于2025年煤价下跌幅度超过此前预期,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2/165/172亿元(前值为168/169/177亿元)。考虑公司煤炭、煤化工业务均有增量,业绩 稳健性较强,且分红率有较大提升潜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放缓导致煤炭需求下降、新能源快速发展替代煤电需求、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分红率不及预期。 | ||||||
| 2025-08-24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降本成效明显,25Q2利润环比微幅下滑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事件: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4亿元,同比下降19.9%;中国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77.0亿元,同比下降21.3%,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73.3亿元,同比下降3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6.5亿元,同比下降20.7%。 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微幅下滑。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同比下降24.3%、环比下降6.1%;中国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下降22.7%、环比下降6.3%,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下降35.9%、环比下降1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1亿元,同比下降22.1%,环比下降5.9%。 25Q2自产煤量增价减,成本降幅明显。1)产销量:25Q2,商品煤产量为3399万吨,同比+0.7%、环比+1.9%,自产商品煤销量为3443万吨,同比+1.6%、环比+5.4%,其中,动力煤/炼焦煤销量为3204/239万吨,同比+3.6%/-18.7%、环比+6.7%/-10.2%。2)价格和成本:25Q2,公司自产商品煤综合价格为449元/吨,同比-21.5%、环比-8.8%,其中,动力煤/炼焦煤价格分别为419/844元/吨,同比-17.5%/-31.9%、环比-7.7%/-8.5%;自产商品煤成本为256元/吨,同比-13.0%、环比-4.9%。3)盈利能力:25Q2,公司自产商品煤毛利为192元/吨,毛利率为42.8%,同比-5.6pct、环比-2.3pct。 25Q2因装置大修聚烯烃产量下滑、吨成本上升。25Q2,聚烯烃/尿素/甲醇/硝铵产量为28.9/51.8/46.8/15.4万吨,同比-21.3%/-4.8%/+2.4%/+2.7%;价格分别为6454/1809/1743/1903元/吨,同比-8.6%/-14.1%/-6.1%/-10.0%单位成本7195/1275/1180/1301元/吨,同比+23.3%/-8.3%/-29.5%/+16.1%吨毛利分别为-741/534/563/602元/吨,同比转亏/-25.3%/+208.4%/-39.4%聚烯烃产量下滑、毛利转亏主因装置大修,若剔除大修影响、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25H1同比下降了87元/吨。 每股分红0.166元,分红率28.52%,A/H股股息率1.38%/1.88%。公司拟东分派现金股利21.98亿元,中国会计准则下分红率为28.52%,国际会计准则下分红率为30%,即每股分红为0.166元,以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计算,A/H股股息率分别为1.38%/1.88%。 投资建议:公司煤炭主业具备内部和外部的延展性,叠加高长协特点保障盈利稳步提升;且煤化一体的协同模式有助于提高估值。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57.83/165.51/176.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9/1.25/1.33元/股,对应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10/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煤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计提大额减值。 | ||||||
| 2025-08-24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增持 | 维持 | Q2净利润呈现低波动率,中期分红回报投资者 | 查看详情 |
中煤能源(601898) Q2净利润环比小幅下滑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44.36亿元,同比-19.9%;营业成本达561.1亿元,同比-18.4%;实现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同比-21.3%;扣非归母净利润达76.53亿元,同比-20.7%;公司利润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煤价中枢下跌影响,从环比来看公司的利润表现相对稳定,公司2025Q2归母净利润为37.27亿元,环比-6.3%。 煤炭业务受煤价下跌影响收入下滑,但公司积极降本实现平滑 2025H1公司煤炭业务营业收入605.68亿元,同比-22.1%,营业成本462.21亿元,同比-20.2%,营收下降主要受到煤价下跌影响。公司2025H1商品煤产量为6734万吨,同比+1.3%,商品煤销量1.287亿吨,同比-3.6%,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1.4%。 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2025H1公司自产商品煤单吨成本为262.97元/吨,同比减少29.91元/吨,同比降幅为10.2%,其中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维修支出、其他成本四项费用下降幅度较高。 从期间三项费用的表现来看,销售费用出现同比增长,但公司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出现同比下滑。我们认为,通过职工薪酬减少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公司在可控范围内仍然实施了积极的成本管控措施。 煤化工业务除聚烯烃大修外均较为稳定 2025H1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达93.6亿元,同比-13.6%,营业成本达79.44亿元,同比-7.9%。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产品价格下跌以及聚烯烃装置大修所影响,期间聚烯烃产量为66.7万吨,同比-12.1%,销量为66万吨,同比-13.2%,尿素、甲醇、硝铵产销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成本方面,除聚烯烃因产量下滑出现单吨成本上升之外,其余品种的单吨成本均因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移。 中期分红回报投资者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按照2025年上半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5,265,000元的30%计2,197,579,500元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3,258,663,400股为基准,每股分派0.166元(含税)。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2025-2027归母净利润预测175/177/1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2/1.34/1.37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波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煤炭供给超预期增长风险;煤化工产能过剩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