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91.81亿 | 总市值:191.81亿 | ||
流通股本:7.21亿 | 总股本:7.21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09-03 | 北京韬联科技 | 连获多项ESG荣誉,国联股份:以数字平台为依托,持续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赋能 | 查看详情 | |||
国联股份(603613) 8月29日晚间,国联股份(603613.SH,“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总营收297.42亿元,同比增长25.85%;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10.86%。 其中,公司核心业务多多电商在交易量、自营总交易额、利润额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快发展。随着平台交易量和客户订单的快速增长,上半年部分主营商品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2024年4月,多多电商平台之一的“涂多多”还以A轮融资估值130亿元(2023年)入选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并作为北京独角兽企业代表荣获授牌。 从整体市场看,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B2B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较2022年的3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2%,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 ||||||
2023-11-20 | 西南证券 | 刘言 | 买入 | 维持 | 业绩保持较好增长,回购计划进行时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股份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2023年11月3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26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04%,支付总金额为999.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截至2023年11月3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已累计回购股份185.36万股。 主业保持较好增长,上下游策略成效显著。23Q3公司实现营收136.31亿,同比增长46.9%;归母净利润约3.6亿,同比增长4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约为3.7亿,同比增长56%。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2.6亿,同比增长47.6%;归母净利润10.1亿,同比增长47.2%,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9.4亿,同比增长50.6%。公司不断推进各多多平台电商交易的渗透率,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同时,公司亦推动和构建垂直产业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快对于数据资产定价评估、数据资产入表等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工作推进,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双十电商节表现突出,多多平台交易量与订单量继续增长。本届双十产业电商节于9月12日启动后,涂多多、卫多多、纸多多、玻多多、肥多多、粮油多多、芯多多、医械多多、冷链多多、新能多多十大平台同步参与,联合云工厂核心供应商,开展“集采拼团”、“优品特卖”等各类活动。截至10月10日21点收官,总体订单突破256.5亿,同比上涨48.9%。活动期内平台交易量、订单量增长较快,推动收入和毛利的增长,有望支撑净利润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22.8亿元和3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2倍、9倍。公司业绩具备韧性,新多多平台推出有望提供增量,AI技术赋能有望持续增效。综上,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5倍PE,对应目标价47.40元,维持“买入”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客户转化不及预期的风险,战略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11-06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点评: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积极落实发展战略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事件: 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收盘后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点评: 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利润同步释放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64亿元,同比增长47.61%;实现归母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47.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36亿元,同比增长50.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2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31亿元,同比增长46.86%;实现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41.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55.95%。 各主营业务板块高效协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和2023年度总体经营计划,不断提升工业电子商务的主营业务能力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服务价值,努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各个主营业务板块:B2B信息服务平台——国联资源网;B2B垂直电商平台(工业电商平台)——涂多多、卫多多、玻多多、纸多多、肥多多、粮油多多、芯多多、医械多多;数字技术服务平台——国联云,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价值交互协同优势。 长期积累形成会员资源优势,客户价值有望持续释放 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全网渠道和行业合作等方式发展会员,目前国联资源网已成为在行业内专业数据、客户数量、访问量、注册收费会员量、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信息服务平台;各多多电商也迅速成长为垂直行业领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长期积累的会员基础是公司未来可持续挖掘的金矿,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公司可通过多种途径为会员服务。同时,会员平台所积累的各类数据也有助于公司理解行业,为公司的网上商品交易、商业信息服务、数字技术服务等板块提供支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定位于B2B电商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数十万亿级别的B2B市场持续发力。参考前三季度的经营情况,调整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预测至602.16、879.24、1246.99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50、23.25、32.04亿元,EPS为2.28、3.22、4.44元/股,对应PE为16.73、11.87、8.61倍。考虑到行业的景气度和公司未来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周期引致的风险;政策风险;互联网系统风险;会员发布虚假或侵权信息的风险;商业模式升级过程引致的风险;电商运营系统安全性的风险;互联网技术进步的风险;预付账款较高的风险;公司网上商品交易业务的主要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引起的盈利波动。 | ||||||
2023-05-11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 | 买入 | 维持 |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部分收入确认调整,一季报利润高增长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事件: 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收盘后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点评: 2022年部分收入确认有所调整,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69亿元,同比增长8.16%,公司将部分自营交易额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收入,其中按总额法确认收入396.92亿元,按净额法确认收入5.77亿元,全年实现自营总交易额合计739.64亿元,其中按总额法对应自营交易额为396.92亿元,按净额法对应自营交易额为342.72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6亿元,同比增长9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405.54%。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56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65.02%。 多策略提升交易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助力多多平台持续成长 公司积极推进多多平台的交易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一是积极实施上游核心供应商、深度供应链、云工厂等策略和下游集合采购、拼单团购、一站式采购、预售竞拍、工业品直播、次终端联盟等策略;二是继续深入钛、溶剂、树脂、原纸、浆板、棉花、纯碱、原片、化肥、农药、粮油等垂直领域,进一步扩大单品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扩大新用户规模,保持客户复购率并积极提升新老客户的单客户ARPU值;三是基于产业链延伸策略和客户复购策略,不断有序扩张新品类市场,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完整覆盖提升公司的产业影响力;四是以数字工厂为抓手,积极推进所涉及企业和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服务,增强平台合作粘性和竞争壁垒的同时,构建新盈利增长点。 优化国联资源网会员服务体系,数字化赋能产业链 2022年,公司继续针对国联资源网进行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国联资源网的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会员粘性。针对复杂采购业务,构建标信信息的大数据清洗模型及结构化处理系统,构建标信信息大数据服务体系。目前公司自研大数据算法和系统在数据颗粒、数据清洗与提出率、数据及时性、数据覆盖面均远超竞争对手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积极推进国联云数字科技技术服务体系和大数据服务体系的研发和建设,重点推动集团内部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优化、面向企业和产业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开发、以及以垂直产业大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开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定位于B2B电商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数十万亿级别的B2B市场持续发力。预测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为652.49、1030.90、1573.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11、28.14、42.63亿元,EPS为3.63、5.64、8.55元/股,对应PE为15.18、9.77、6.45倍。考虑到行业成长空间和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周期引致的风险;商业模式升级过程引致的风险;电商运营系统安全性的风险;网上商品交易业务的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引起的盈利波动风险。 | ||||||
2023-04-24 | 平安证券 | 闫磊,付强,徐勇,徐碧云 | 增持 | 首次 | 国内B2B电子商务龙头,紧跟数字化浪潮高速成长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平安观点: 国内B2B电子商务龙头,打造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公司成立于2002年,以商业信息服务为起点,切入电子商务与产业数字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基于多多电商、国联资源网、国联云三大平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格局,并逐步跃升为国内B2B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公司在“2021中国产业互联网百强榜”中排名第四,在《202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百强榜”》之产业电商中,市值排名第二。公司的网上商品交易(多多电商)、商业信息服务(国联资源网),以及数字技术服务(国联云)三大业务相互协同,深度绑定产业链上下游,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发挥平台价值,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打造中国领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持续紧跟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互联网迎来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产业互联网迎来新的战略机遇。B2B电商属于产业互联网的范畴,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工业品电商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8600亿元,同比增长12.41%,但渗透率仍然较低。当前,产业数字化政策导向不断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产业链下游对线上采购的偏好提升,多因素合力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公司作为国内B2B电商龙头将深度受益。 多多平台成长空间巨大,数字技术服务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公司通过B2B信息服务平台——国联资源网,为各行业会员提供线上供求商机信息和营销推广服务。国联资源网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未来将继续发挥资源池作用,持续为多多平台导流,其转化价值将被持续深入挖掘。基于多多电商的商品交易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收入支柱,公司目前已推出涂多多、卫多多、玻多多、肥多多、纸多多、粮油多多六个成熟的多多平台。现有多多平台的深耕和新的多多平台的孵化,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公司的数字技术服务平台——国联云,基于深度结合行业特点的技术积累和平台系统研发能力,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绑定,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根据我们的估算,数字技术服务业务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19.75亿元至30.50亿元的净利润,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EPS分别为2.25元、3.55元、5.41元,对应4月21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28.7、18.2、12.0倍。公司是国内B2B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打造了多多电商、国联资源网、国联云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以多多电商平台为依托的网上商品交易业务是公司的支柱业务,现有多多平台的深耕和新的多多平台的孵化将为公司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另外,公司积极布局数字技术服务业务,数字技术服务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引擎。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多多平台的发展不达预期。以多多电商平台为依托的商品交易业务是公司的支柱业务,如果现有多多平台的纵向和横向拓展或新多多平台的孵化不及预期,则公司多多平台的发展将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2)数字技术服务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公司积极推进国联云数字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向行业上下游客户积极提供云ERP、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服务,但如果客户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数字技术服务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产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近些年在不同赛道不同行业领域,已出现了多个产业电商平台企业,未来很可能出现更多竞争对手。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压缩公司的发展空间。 | ||||||
2023-04-13 | 西南证券 | 刘言 | 买入 | 维持 | AI赋能产业互联网持续升级,提质增效未来可期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股份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64-2.66亿元,同比增加 70%-71.5%;扣非净利润 2.61-2.64亿元,同比增长 80%-82.1%。 “平台+科技+数据”战略深化,产业互联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公司以平台、科技、数据构建垂直产业互联网生态,以交易数字化工具、供应链数字化工具、生产经营数字化工具构建平台运营的科技驱动体系,运用科技驱动对供应链和生产经营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在交易、供应链和生产端均积累大量数据,构筑数据基础,形成“平台+科技+数据”体系,打通多个产业环节,后续或将提升各项业务核心价值。 AI 领域应用多元化,降本增效成果值得期待。公司在 AI领域进行大量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于电商平台的智能推荐、销售预测、采购预测及机器视觉等领域。1)智能推荐方面: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以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为基础,更准确预测用户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2)销售预测和采购预测层面: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更多维的分析优势,并以此预测未来 1~3月市场供需情况,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交易预测;3)数字云工厂/云仓安全识别:提升安全监测和控制精准度,有望助力企业生产管理智能化,提升工厂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性。AI 应用于产业端占比仍较低,后续公司有望通过自身平台主力产业 AI 使用难度,赋能实体企业提质增效。 “数字工厂+PTDCloud 工业互联网”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多多平台规模化交易、深度供应链和云工厂基础上,公司通过国联云构建“数字工厂+PTDCloud工业互联网”。根据公司信息披露显示,2023 年预计累计扩展 100 家云工厂及50 家数字工厂。深入合作后,在交易和供应链端预计平均每个云工厂每年有望贡献 5-10亿收入。同一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数字工厂或将逐步实现信息流、订单流、资金流、物流上的闭环运营,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产业加速融合,数字化成效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3 亿元、19.8亿元和 3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3倍、19倍、12倍。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新多多平台推出有望提供增量,同时考虑到工业品电商市场规模较大,各单品赛道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AI 技术赋能有望持续增效。综上,维持“买入”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客户转化不及预期的风险,战略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3-02-03 | 天风证券 | 缪欣君 | 增持 | 首次 | 从资金禀赋和运营效率角度看公司增长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1、伴随B2B产业迭代,公司持续转型突破 公司的业务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国联资源网、多多平台、和国联云平台,分别对应中国B2B产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公司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出拼单集采模式的标准化流程,实现对资金运营效率的优化以及自身存货风险的降低。公司集采模式的运营状态可通过预收(速度指标)和营运资金周转(资金运转效率)两个层面的指标反映。 2、公司增长机制:动力、约束、边界 我们认为公司增长的核心要素在于三个方面:1)公司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动力;2)限制公司突破更高增速的约束因素;3)公司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边界。 2.1要素一:收入增长动力 公司收入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渗透率低的先决条件、上下游综合议价能力变现的商业实质、以及未来收入质量的潜在优化。 2.2要素二:增长约束条件 我们认为限制公司增长达到更快速度的约束条件为:行业稀缺性、上游供应能力、营运资金投入。 2.3要素三:未来成长边界 假设营运资金杠杆率为L,自有资金数量为C,各期净利润留存为Pi,公司净利率为p,公司现有收入为R0,我们认为公司的增长模型可分为三个阶段:1)高速增长期,且公司保持业务高速增长的理想化收入临界点Rmax为R0+C/L+∑Pi/L;2)稳定增长期,假设公司每年利润的分红比率为D,则公司收入和利润的理想化稳定增长率g为g=(p×(1-D)/[L-p(1-D)];3)稳定利润期,公司达到一定市场渗透率后,每年维持稳定的利润总额收益,若公司所处赛道的市场规模总额为TAM,公司中长期产业渗透率为m,则公司的稳定净利润总额P稳定期=TAM×m×p。我们推算出公司高速增长阶段的收入临界点约为2325亿元(预计在2025年),达到收入临界点后,公司的稳定增长率约为30%,同时我们预期在2028年左右公司利润水平有望维持在稳定水平。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729.48/1155.12/1661.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29/17.88/26.79亿元。我们采用PEG方法估值,测算公司估值约为602.5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20.82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相关数据测算存在主观假设;2)报告中所列其他产业内公司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可比性;3)多多平台以及云工厂拓展不及预期;4)市场竞争加剧;5)平台所处赛道供需关系极度失衡导致公司业务本质遭到破坏;6)公司近期曾出现股价异动 | ||||||
2023-01-13 | 信达证券 | 冯翠婷 | 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增持及回购彰显信心 | 查看详情 | ||
国联股份(603613) 事件:国联股份公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约为726.5~734亿元,yoy+95.14%~97.15%;归母净利润11.2~11.35亿元,yoy+93.63%~96.23%;扣非净利润10.38~10.53亿元,yoy+95.40%~98.23%。 点评: 受益于平台交易量的快速增长,收入端增速保持稳定。公司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726.5~734亿元,yoy+95.14%~97.15%。本期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疫情背景下公司实施积极高效上下游战略,使得公司网上商品交易收入增长。 单季度利润增速表现亮眼,净利润率拐点有望出现。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1.2~11.35亿元,yoy+93.63%~96.23%;扣非净利润约为10.38~10.53亿元,yoy+95.40%~98.23%。据全年业绩预告推算,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4.37~4.52亿元,yoy+82.4%~88.7%;扣非净利润约为4.17~4.32亿元,yoy+85.3%~92%。公司四季度利润快速增长受益于公司网上商品交易收入增长。 高管增持及回购股份,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2年12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公司管理人员,拟自2022年11月29日起六个月内,积极增持公司股份,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公司12月发布回购公告,回购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4亿元(含),且该次回购股份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 云工厂合作持续推进,公司发展前景广阔。公司旗下各多多电商深入贯彻“平台、科技、数据”战略,继续大力实施积极高效的上下游策略。三年百家云工厂计划稳步推进,第二增长曲线逐渐成型,在Q4参与双十电商节的工厂达50余家,当前落地的53家云工厂已覆盖10条产业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工业B2B电商及产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在B2B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主营业务板块成长逻辑清晰,业绩增长较快。根据1月13日Wind一致预期,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09.87/1224.25/1987.59亿元,同比增长90.67%/72.46%/62.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7/17.59/28.11亿元,同比增长81.02%/67.98%/59.80%,建议关注。 风险因素:B2B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国内疫情反复对供应链造成冲击,宏观经济周期引致的风险,主要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 ||||||
2023-01-12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买入 | 维持 | 2022业绩预告点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97%超预期,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1月11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全年实现收入726.5至734.0亿元,同比增长95%至97%;归母净利润11.20至11.35亿元,同比增长93.6%至96.2%;扣非净利润10.38亿元至10.53亿元,同比增长95.4%至98.2%。公司预告的收入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超出我们此前的盈利预测。 预计2022Q4收入同比增长约9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5.6%。根据全年业绩预告推算,2022Q4公司实现收入263.6~271.1亿元,同比+91.7%~97.1%;归母净利润4.37~4.52亿元,同比+82.4%~88.7%;扣非净利润4.17~4.32亿元,同比+85.3%~92%。公司业绩高增的主要原因是旗下各“多多”工业品电商平台继续大力实施积极高效的上下游策略,交易量快速增长。 公司2022Q4维持较高利润率,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率约为1.55%,同比持平;2022Q4归母净利率为1.67%,同比-0.07pct,但明显高于2022Q1-3的1.48%。公司往年Q4季度的归母净利率通常会比Q1-3更高,与部分费用提前计提有关。近期公司开始出现利润率拐点,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人效持续提升,公司得以在毛利率微降的情况下,通过压缩费用率,实现净利率持平或提升。 工业品电商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发展前景广阔。据艾瑞咨询测算,2020年工业品电商渗透率为4.5%,2025年工业品电商的渗透率有望达到13.2%。公司作为工业品电商平台的领军企业,截至2021年在对应行业中渗透率仅为1.02%,未来有望随行业渗透率提升而实现高速增长。 目前公司GDR定增仍在推进过程中。公司拟在瑞交所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不超过4000万份,对应新增A股不超过4000万股。目前GDR发行价格尚未确定,发行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但仍需取得瑞士相关证券监督部门的最终批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将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1.1/19.1/32.4亿元上调至11.3/19.1/32.4亿元,同比增速为95%/69%/70%,1月11日收盘价对应P/E为42/27/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品价格波动,应收款较高,GDR发行不及预期,媒体事件进一步发酵等 | ||||||
2023-01-12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刘逍遥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回购及高管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 查看详情 |
国联股份(603613)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随着渗透率提升+品类拓展,公司成长逻辑持续验证。考虑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1.25、19.28、32.59 亿元(原预测为 10.49、17.88、 29.94 亿元), EPS 为 2.26、 3.87、 6.53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2022-2024 年 PE为 42.5、 24.8、 14.7 倍,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多多平台交易量持续高增长 公 司发布 业绩预 告 ,预计 2022 年营 业收入为 726.5-734 亿 元 ,同比 增长95.14%-97.15%;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11.2-11.35 亿元,同比增长 93.63%-96.2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0.38-10.53 亿元,同比增长 95.40%-98.23%。其中 Q4 单季度预计营业收入为 263.64-271.14 亿元,同比增长 91.7%-97.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37-4.52 亿元,同比增长 82.1%-88.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17-4.32 亿元,同比增长 85.3%-92.0%,整体符合预期。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平台交易量增长较快,推动收入和毛利的快速增长。 公司大手笔回购及公司高管积极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2022 年 11 月 28 日, 公司发布增持公告,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泉、钱晓钧,及董事兼财务总监田涛,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潘勇,董事兼涂多多 CEO 刘俊宅、董事兼卫(粮油)多多联合创始人王挺,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源,监事会主席刘锐,技术总监张梅甫,卫(纸)多多 CEO 黄莎莎, 肥多多 CEO 尹海凤,粮油多多 CEO 纪静静,玻多多联合创始人赵金恒、管理人员魏红霞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5,020-10,040 万元。 12 月 20 日,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回购资金总额 2-4 亿元(含),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高管积极增持及公司大手笔回购,均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品类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经济环境恶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