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6.02亿 | 总市值:53.43亿 | ||
流通股本:3684.93万 | 总股本:7565.91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07-17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杨英杰 | 买入 | 首次 | 光电侦察+军用机器人双轮驱动,领先行业核心技术助力招标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深耕无人化装备领域,光电侦察+军用机器人双轮驱动 公司成立以来深耕军工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智能感知”和“机器人”两大业务板块。2019年至今,公司在光电侦察及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长期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形成了多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系列化型号产品,相继赢得多款军方及军工集团的公开产品招标。 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2018年至2021年,随着军品型号陆续批量生产,公司营业收入从0.48亿元增长至4.22亿元,CAGR达106%;归母净利润实现由负转正,业绩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和2023年,接连受国内宏观环境、军工行业形势和计划执行进度影响,公司订单签订、产品生产、项目交付、验收回款等环节未达预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33.65/-19.64%,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26.23/-31.11%。近年来公司综合毛利率总体维持高位,但随产品结构变化而有所波动。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47%,呈小幅下降趋势,主要系2023年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所致。 光电侦察设备重要性日益突出,公司核心技术行业领先 国防安全领域在战场感知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上的提高,是光电市场的强劲增长主要的驱动因素。随着军队的战场感知能力需求的增强及无人侦察监控应用需求提升,未来军用光电系统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展。公司开发了单兵头戴、手持、枪瞄等多类光电侦察设备及多款无人机载光电吊舱产品,产品技术参数或指标优异,在公司已中标的七款军用光电侦察探测装备型号中,四款获得竞标综合评比第一名。 国防军工无人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军用机器人展现较大军事潜力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军用机器人日益受到各国军界的重视,其较大的军事潜力,较高的作战效能,预示着机器人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或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将会是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基本智能单元。公司积极布局无人化、智能化作战装备,突破并掌握了高效动力驱动、高适应性底盘、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械臂、高效人机协同及操控等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5kg、25kg、50kg、100kg、400kg、1T、1.5T等级别的系列地面机器人和无人车,根据不同作业任务主要包括侦察机器人、排爆机器人、核化机器人、多用途机器人、无人战车、无人支援车等。 盈利预测与评级:在光电侦察设备和机器人两大业务方面,公司坚持长期自主研发,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国防安全领域里光电侦察设备与军用机器人日益受到军方重视,公司目前产品型号目前核心技术突出,中标情况优异。在此假设下,公司2024-2026年总营收为3.98/6.41/8.46亿元,总毛利率为40.15%/43.26%/44.00%。对应EPS分别为0.72元/股、1.33元/股、1.7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业绩波动风险、客户流失或被竞争对手替代的风险、军品审价的风险、技术与产品研发的风险、主观性相关风险。 | ||||||
2023-08-21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增长34.57%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0.61亿元,同增34.57%;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增108.91%,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 营收利润快速增长,公司产能大幅上升:2023年H1公司营收0.61亿元(同比增长34.57%);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增长108.91%),扭亏为盈;毛利率为34.29%(同比下降7.7pct)。其中Q2季度营业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223.19%),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250.36%)。2023H1公司固定资产总额1.82亿元,较上年期末大幅增长3008.05%,系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所致,公司本期产能水平上升,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广阔。2023H1公司销售费用0.04亿元(同比增长17.76%),表明公司积极拓展现有市场,有助于公司未来业绩上升。且公司2023H1合同负债0.40亿元,在手订单数量充足。 研发费用增长44.44%,公司入选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H1公司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未来业绩增长点,研发费用达0.24亿元,同比增长44.44%,占营业收入39.10%。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82人,占公司总人数32.16%,较上年年末增加21人,各类专利共10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2项。2023年7月公司发布公告声明入选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举反映公司具有较强发展潜力,有助于公司持续优化品牌形象,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光电侦察+军用机器人双引擎驱动,军民协同助力公司发展:根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23年全球军用光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为78亿美元,至2028年增长至95亿美元,CAGR=4.0%。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光电侦察设备供应商,多款型号在军队公开招标中排名第一,具有技术领先性,且在科技兴军战略背景下,国家对无人化、信息化武器装备采购力度将有所加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民用市场,满足各类高端用户对夜视光电器材与特种机器人的需求,未来有望逐步在交通、医疗等诸多行业领域展开应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高景气,并考虑公司在特种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地位,我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54/2.11亿元,对应PE为55/36/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军品研发与创新风险;2)许可资质丧失风险;3)军品订单波动风险。 | ||||||
2023-08-18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刘村阳 | 买入 | 维持 | 晶品特装点评报告:中报业绩扭亏为盈,光电侦察+无人装备双驱动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扭亏为盈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共实现营收0.61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归母净利0.01亿元,扭亏为盈。公司聚焦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两大核心业务,实现了营收业绩的有序增长。 光电侦察设备:现代战争之眼,公司无人机吊舱、智能弹药业务迎来新机会 1)俄乌冲突凸显战场感知能力重要性,光电侦察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全球军用光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30亿美元,CAGR=6.1%,其中亚太地区增速将更快。 2)机载光电吊舱是光电侦察设备的重要组成,是飞行器执行空中侦察、引导打击及毁伤评估的重要设备,公司主要产品为(超)近程无人机光电吊舱。在公司已中标的七款军用光电侦察探测装备型号中,四款获得竞标综合评比第一名。 3)(超)近程无人机重量轻、尺寸小,使用灵活,可大幅提升一线作战部队侦察感知能力,各国均在积极布局;此外随着低成本、可消耗的无人飞行器需求不断提升,智能弹药用导引头也有望打开公司新空间,同时作为消耗品弹性更高。 军用机器人:“AI+”推动军事装备无人化进程,公司军民品协同共发展 1)二十大首提“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未来五年高精尖领域的新式武器装备有望加速列装。无人装备具有“全天候、非对称、人员零伤亡”等作战运用特点,美、俄均有明确战略规划及军费投入,未来或将推动战争形态的演变。 2)根据解放军报数据,美军共装备了超过1.2万台地面无人装备,计划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将实现智能化;俄军计划至2025年将无人作战系统在武器装备中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对标美俄我国无人装备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3)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2018-2021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达21%,“AI+”催化下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目前共中标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且均在综合评比中取得第一名,其中两型已经量产,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4)公司核心技术军民协同效应强,未来有望逐步推向市场,在交通、医疗、教育、服务、文体、工业、农业等诸多民用领域开展应用。 晶品特装:预计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77%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为0.8、1.4、2.5亿元,同比增长80%、73%、78%,CAGR=77%,对应PE为65、38、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军品订单波动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3)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 ||||||
2023-06-09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刘村阳 | 买入 | 首次 | 晶品特装深度报告:军工AI稀缺标的,光电侦察+无人装备双驱动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军用机器人核心供应商,受益国防装备智能化、无人化进程 公司深耕智能感知及机器人领域十余年,下游主要用于军用及警用特种领域,业务可分为光电侦察设备与军用机器人两部分:光电侦察设备主要包括无人机光电吊舱、手持光电侦察设备、光电压制/对抗产品等;机器人业务主要包括侦察机器人、多用途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军用无人车等。2022年公司光电侦察设备与军用机器人营收占比为21%、62%,毛利占比为18%、61%。 光电侦察设备:现代战争之眼,公司无人机吊舱、智能弹药业务迎来新机会 1)俄乌冲突凸显战场感知能力重要性,光电侦察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全球军用光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30亿美元,CAGR=6.1%,其中亚太地区增速将更快。 2)机载光电吊舱是光电侦察设备的重要组成,是飞行器执行空中侦察、引导打击及毁伤评估的重要设备,公司主要产品为(超)近程无人机光电吊舱,多款型号在军队公开招标中排名第一。 3)(超)近程无人机重量轻、尺寸小,使用灵活,可大幅提升一线作战部队侦察感知能力,各国均在积极布局;此外随着低成本、可消耗的无人飞行器需求不断提升,智能弹药用导引头也有望打开公司新空间,同时作为消耗品弹性更高。 军用机器人:“AI+”推动军事装备无人化进程,公司布局全面性能领先 1)二十大首提“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未来五年高精尖领域的新式武器装备有望加速列装。无人装备具有“全天候、非对称、人员零伤亡”等作战运用特点,美、俄均有明确战略规划及军费投入,未来或将推动战争形态的演变。 2)根据解放军报数据,美军共装备了超过1.2万台地面无人装备,计划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将实现智能化;俄军计划至2025年将无人作战系统在武器装备中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对标美俄我国无人装备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3)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2018-2021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达21%,“AI+”催化下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目前共中标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且均在综合评比中取得第一名,其中两型已经量产,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晶品特装:预计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77%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为0.8、1.4、2.5亿元,同比增长80%、73%、78%,CAGR=77%,对应PE为63、36、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军品订单波动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3)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 ||||||
2023-04-28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王煜童 | 增持 | 首次 | 契合无人化作战趋势,公司业绩有望较快增长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事件 4 月 25 日, 晶品特装发布 2022 年年报和 2023 年一季报。 2022年, 公司实现营收 2.80 亿元, 同比下降 34%, 实现归母净利润 4532.9万元, 同比下降 25%。 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 1360 万元, 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1041 万元。 点评 1、 光电侦察设备业务收缩, 军用机器人收入同比大增。 受最终客户军方的采购计划影响, 光电侦察设备收入下降, 军用机器人收入增加。 2022 年, 公司军用机器人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 1.74 亿元, 同比增长 66%; 光电侦察设备收入 5907.5 万元, 同比下滑 80%。 技术服务业务收入 3186.2 万元, 同比增长 141%。 2、 深耕智能感知+机器人领域, 毛利率明显改善。 公司毛利率40.06%, 同比增长 12.15pcts。 光电侦察设备, 毛利率提升 8.32pcts至 36.6%, 主要系产品中高毛利率的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军用机器人业务毛利率提升 4.19pcts 至 41.31%, 主要系机器人新型号产品的交付提升了整体毛利率; 技术服务毛利率大幅度提升 92.88pcts 至39.64%, 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民品客户的研制项目, 毛利率较高。 3、 费用率同比提升, 做大做强核心产品研发。 公司期间费用率25.21%, 同比升高 14.91pcts, 其中, 销售、 管理、 财务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44%、 7.43%、 15.47%和-0.13%, 财务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1.23pcts, 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 3.59pcts,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10.20pcts, 主要系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所致。 公司不断对产品进行技术更新迭代, 提高产品竞争力。 2022 年, 公司研发投入 4328.32 万元, 同比增长 95%。 4、 积极拓展市场, 无人机吊舱延伸应用至导引头产品。 公司手持光电产品配合总体单位航天某院为 H 军某单位研发 AR 眼镜及配套部件, 机载光电产品无人机吊舱改进研发, 延伸应用至导引头产品,割草机器人研发应用至机场、 靶场等, 扩展了用户范围, 并在海外针对军贸客户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产品国际知名度。 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 1.48、 2.08 亿元, 同比增长 127%、 44%、 41%, 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58、 41、 29 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存在降价压力; 行业竞争加剧;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2023-04-27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钱佳兴,许牧 | 买入 | 维持 | 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点评:在手订单充足,看好特种机器人龙头未来前景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下降3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3万元,同比下降25.08%;2023Q1实现营收1360万元,同比下降55.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1万元。 投资要点 在手订单充足,主营业务保持稳定。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3万元,同比下降25.08%,主要系光电侦查相关产品的订单签订、交付和验收环节受疫情等宏观因素影响。2023Q1实现营收1360万元,同比下降55.17%,主要系宏观环境和春节期间影响,产品延迟交付,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3Q1期末,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33亿元,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 军用机器人占总营收的65.6%,产品结构调整有望修复盈利。2022年度,受最终客户军方的采购计划影响,军用机器人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65.65%,占营收比重为65.6%;光电侦察设备实现营收5908万元,同比下降80.14%,占营收比重为22.3%;技术服务实现营收3186万元,同比增长140.59%,占营收比重为12%。公司凭借多款型号在军队公开招标中排名第一的成绩积累了客户资源,因此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项目将逐步修复,进而有望修复盈利水平。 以解决军事需求为导向,加强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328万元,同比增长94.6%,系加大研发力度所致。在机器人方面,已自主开发出系列化(侦察/排爆/核化/作战)机器人、系列化轮式/履带式无人车,其中排爆机器人系公司第一大客户的主要采购产品。在光电探测方面,公司配合航天四院为某操控系统研发AR眼镜及配套部件,通过加强研发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等研发三轴双光模块,大幅提高光电侦察能力,扩展光电探测设备应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高景气,并考虑公司在特种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优势地位,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54/2.11亿元;对应PE为56/36/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2)公司盈利不及预期;3)市场系统性风险。 | ||||||
2023-01-05 |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 | 陈睿彬 | 买入 | 首次 | 军用机器人第一股,“内需+军贸”双驾马车拉动成长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军用机器人核心供应商,超短距无人机光电吊舱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公司为国内少数具有光电侦察设备及军用机器人装备型号研制能力的民营公司,在近程无人机光电吊舱细分市场占主体地位,多次军方竞标第一。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收入合计占比90%以上,其中军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技术领先,后续将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产品对接军方,下游客户稳定黏性大,业绩具有强稳定性。 十四五无人作战体系加速列装,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充享行业扩张红利。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建军百年目标及建设现代化军队等目标驱动下,军工行业正处于高景气状态。党20大会议中提出“开创国防现代化新体系,增加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十四五期间军队无人化装备加速放量,公司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将充分享受行业扩张红利。 无人作战改写战场格局,军贸市场增长需求带动装备放量。俄乌战争充分表明无人作战的重要性,全球各国将增加采购力度。无人机体系实现从辅助作战手段向基本作战手段的跨越,具备火力压制、侦察等军事效用,超短距无人机更具备耗材属性,可往巡飞弹方向转换,市场空间广阔,无人平台发展带动机载光电吊舱市场扩张。军用地面机器人可大量降低士兵伤亡,结合无人机作战将改写军队抢滩登陆作战模式,在祖国统一的目标指引下,系军队重点发展的领域。 技术为核,上市募资6.3亿元,研发体系及市场份额有望并进。公司研发投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为典型科技导向型企业,截至2022年11月已获101项国家授权专利,突破并构建了光电侦察设备、军用机器人领域涉及的七大核心技术群,上市募集资金6.30亿元,主要用于特种机器人南通产业基地(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军用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促进创新研发体系发展,提升公司在军用无人化装备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十四五军工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在军用机器人以及无人机光电吊舱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的归母净利润为0.72/1.06/1.54亿元,对应EPS为0.95/1.40/2.03元,对应PE为95/64/4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量不及预期,高性能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流失或被竞争对手替代。 | ||||||
2022-12-14 | 华安证券 | 郑小霞,邓承佯 | 买入 | 首次 | 智能化无人装备领域的潜力新星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主要观点: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技术储备力量雄厚 公司是研发驱动型企业。 经过多年的艰苦钻研,已经掌握多传感器融合探测、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超宽带雷达探测、高效动力驱动、高适应性底盘、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械臂、高效人机协同及操控共 7 项重要核心技术。 未来公司仍将持续聚焦于主营业务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光电侦察设备产品已能满足多场景应用 基于国防安全领域在战场感知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 Markets and Markets 数据显示, 全球军用光电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130 亿美元。多年来, 公司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开发了单兵头戴、手持、枪瞄等多类光电侦察设备及多款无人机载光电吊舱产品,产品技术参数或指标优异。未来,公司有望凭借技术领先性及产品丰富度充分享受到下游行业的高景气度。 军用机器人业务未来有望与行业共成长 可搭载多种任务载荷的地面机器人及无人战车,在不同场景下可执行各类作战任务, 将大大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军用无人系统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 公司突破并掌握了机器人制造全流程的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多款地面机器人和无人车, 其中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均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标。 伴随着募投项目产能逐渐释放,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与军用机器人行业共成长。 投资建议 基于下游行业的高景气度及公司在无人装备领域行业的地位,伴随募投产能的逐渐释放,公司将充分享受景气红利。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0.70/1.00/1.47 亿元, 对应市盈率为 101.90、 71.00、48.14 倍,首度覆盖给予“ 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募投项目产能释放缓慢、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因素影响物流 | ||||||
2022-12-12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钱佳兴,许牧 | 买入 | 首次 | 军用机器人第一股,“内需+军贸”双驾马车拉动成长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投资要点 军用机器人核心供应商,超短距无人机光电吊舱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公司为国内少数具有光电侦察设备及军用机器人装备型号研制能力的民营公司, 在近程无人机光电吊舱细分市场占主体地位,多次军方竞标第一。 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收入合计占比 90%以上,其中军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技术领先,后续将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产品对接军方,下游客户稳定黏性大,业绩具有强稳定性。 十四五无人作战体系加速列装, 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充享行业扩张红利。 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建军百年目标,以及建设现代化军队等目标驱动下,军工行业正处于高景气状态。 党 20 大会议中提出“开创国防现代化新体系,增加新质作战力量比重”, 十四五期间军队无人化装备加速放量,公司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 将充分享受行业扩张红利。 无人作战改写战场格局,军贸市场增长需求带动装备放量。 俄乌战争充分表明无人作战的重要性, 全球各国将增加采购力度。 无人机体系实现从辅助作战手段向基本作战手段的跨越, 具备火力压制、侦察等军事效用,超短距无人机更具备耗材属性,可往巡飞弹方向转换,市场空间广阔,无人平台发展带动机载光电吊舱市场扩张。军用地面机器人可大量降低士兵伤亡,结合无人机作战将改写军队抢滩登陆作战模式, 在祖国统一的目标指引下,系军队重点发展的领域。 技术为核,上市募资 6.3 亿元,研发体系及市场份额有望并进。 公司研发投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为典型科技导向型企业,截至 2022 年 11月已获 101 项国家授权专利,突破并构建了光电侦察设备、军用机器人领域涉及的七大核心技术群, 上市募集资金 6.30 亿元, 主要用于特种机器人南通产业基地(一期)建设项目, 项目完成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军用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促进创新研发体系发展,提升公司在军用无人化装备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十四五军工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在军用机器人以及无人机光电吊舱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的归母净利润为 0.72/1.06/1.54 亿元,对应 EPS 为 0.95/1.40/2.03 元;对应PE 为 95/64/44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放量不及预期 2)高性能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3)客户流失或被竞争对手替代。 | ||||||
2022-12-07 | 中航证券 | 张超,王菁菁 | 买入 | 首次 | 军用机器人首家核心上市公司,具备复杂系统总体研制能力 | 查看详情 |
晶品特装(688084) 事件:晶品特装是国家军用机器人整机及核心设备和光电侦察设备的重要供应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军民协同效应强,积极开拓民用市场。公司深耕军工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技术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具备了复杂系统总体研制能力,以总体单位身份研发的多款型号产品成功列装一线部队,形成“智能感知”+“机器人”两大业务板块。公司将于2022年12月8日上市。 报告期内受益国防军工智能化、信息化与无人化趋势,公司军品型号陆续批量生产,多款产品列装部队,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2019-2021年营收年复合增速95.56%,归母净利润由2019年-3.74亿元增长至2021年0.61亿元,成长和盈利属性尽显。 2019-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2.85亿元、4.22亿元和1.80亿元,2019-2021年营收年复合增速95.5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09亿元(扣除2019年股份支付3.83亿元影响)、0.59亿元、0.61亿元和0.19亿元,2019-2021年(扣除2019年股份支付3.83亿元影响)归母净利复合增速159.28%,盈利能力呈增长态势。 202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11.93%),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扭亏,较上年增长0.22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主要产品排爆机器人-R901毛利率较高,带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多个型号系列的无人机光电吊舱、手持光电侦察设备、单兵夜视镜、手持穿墙雷达、排爆机器人、多用途机器人、便携式侦察机器人等。专注于军工装备研发与制造,通过自主研发具备了复杂系统总体研制能力,以总体单位身份研发的多款型号产品成功列装一线部队。 公司光电侦察设备业务所处的具体细分行业主要包括机载光电吊舱行业和单兵光电侦察装备行业。 2019-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间,公司光电侦察设备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0.79亿元、1.62亿元、2.98亿元和0.3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75.78%、58.63%、71.60%和83.85%;毛利率为53.83%、50.00%、28.28%和38.04%。 公司突破了多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技术、超宽带雷达探测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单兵头戴、手持、枪瞄等多类光电侦察设备及多款无人机载光电吊舱产品,产品技术参数或指标优异,在公司已中标的六款军用光电侦察探测装备型号中,四款获得竞标综合评比第一。光电侦察设备业务中在无人机光电吊舱业务基础上,已顺利拓展了穿墙雷达-G008、单兵夜视镜-G001、手持光电侦察设备-G003、侦察系统组件-G002等产品。 公司军用机器人业务具备核心关键技术和复杂系统总体研制能力,作为未来战场新质作战力量,前景广阔。 2019-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间,公司军用机器人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0.18亿元、1.07亿元、1.05亿元和0.0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17.39%、38.65%、25.20%和11.03%,毛利率分别为58.15%、64.87%、37.12%和56.77%。2022年1-6月,由于公司在执行订单排爆机器人-R901(合同金额14,264.60万元)受新冠疫情影响延期至2022年8月交付,导致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规模较小,从而出现亏损。 公司积极布局无人化、智能化作战装备,突破并掌握了高效动力驱动、高适应性底盘、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械臂、高效人机协同及操控等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5kg、25kg、50kg、100kg、400kg、1T、1.5T等级别的系列地面机器人和无人车,根据不同作业任务主要包括侦察机器人、排爆机器人、核化机器人、多用途机器人、无人战车、无人支援车等。目前,公司已中标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均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标,两型已经量产,目前有多款机器人及无人车正在参与军方招标或评测。具体来看:军用机器人中侦察机器人-G004已于2020年批量交付,多用途机器人-R903已于2021年首批交付,此外排爆机器人-R901已获得批产订单,将于2022年首批交付。 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计划11.59亿元,其中6.30亿元用于特种机器人南通产业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北京研发中心提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特种机器人南通产业基地(一期)建设项目达产后年产值6.1亿元,北京研发中心偏重提升公司研究能力,主要研发内容包括沉浸式操作双臂排爆机器人、轻型战斗侦察无人战车、超宽带雷达通用信息处理系统、低成本智能安防机器人、模块化多功能侦察云台、人机混合作战仿真系统、智能瞄准镜等。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1)军用机器人总装和核心配件的重要供应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30.7%。预计2022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2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4亿美元。国家对无人化、信息化武器装备的采购力度将有所加大,相关支出在国防支出中的比例将有所上升,公司军用机器人业务将有望受益于相关需求的增长; 2)无人机的智能化灵活化在装备体系中的地位愈发凸显,适配的光电吊舱行业前景广阔,2022年4月以第一名中标“无人机吊舱-708”项目表明公司光电侦察设备产品技术参数或指标优异,未来批产确定性强; 3)公司已中标的六款军用光电侦察探测装备型号中,四款获得竞标综合评比第一;公司已中标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均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标,两型已经量产,目前有多款机器人及无人车正在参与军方招标或评测。根据军品配套定型较为稳定的特点,公司将充分受益于国防军工智能化、信息化与无人化趋势,公司军品型号陆续批量生产; 4)研发驱动效能突出。公司已获得101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另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3项。突破并构建了光电侦察设备、军用机器人领域涉及的七大核心技术群,核心技术所应用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7亿元、5.98亿元和8.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亿元、1.02亿元及1.49亿元,EPS分别为1.16元、1.79元、2.62元。基于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6.45元,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75倍、48倍、33倍。 风险提示 募投项目建设及生产产能不及预期;军品产品订单波动;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