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115.74亿 | 总市值:116.46亿 | ||
| 流通股本:2.05亿 | 总股本:2.07亿 |
上海谊众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0-13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余克清,聂媛媛 | 买入 | 首次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紫杉醇胶束快速放量,PD-1三抗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纳米药物递送技术全球领先,前瞻布局多抗平台 上海谊众成立于2009年9月,其核心自主研发的国家2.2类新药紫杉醇聚合物纳米胶束于2021年获批上市,2024年进入医保目录。此外,公司前瞻布局小分子靶向药及多功能抗体研发平台,在研药物包括YXC-001(PD-1/VEGF/IL-2三抗)和YXC-002(第四代高脑渗透性EGFR-TKI),分别有望于2025年底和2026年上半年申报IND。我们看好公司核心产品医保后持续放量,以及公司早研管线推进带来的潜在成长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31/1.84亿元,EPS为0.49/0.64/0.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4.7/89.0/63.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紫杉醇胶束:兼具疗效+依从性+先发优势,医保后快速放量 核心产品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是公司该平台首个获批上市的全新一代紫杉醇类创新剂型,也是我国首个作为2.2类创新药批准上市的紫杉醇胶束类产品。非头对头对比不同剂型紫杉醇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临床数据,公司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兼具疗效及患者依从性优势,公司核心产品是唯一获批且进入医保的胶束制剂,未来放量可期。 PD-1/VEGF/IL-2三抗:二代IO升级迭代,有望为患者OS加码 在PD-(L)1迭代研发浪潮的推动下,PD-(L)1/VEGF双抗及三抗成为了突破单抗瓶颈的焦点。PD-(L)1/VEGF双抗PFS获益显著,但总生存期获益仍需进一步确认,三抗在IO2.0疗法上进一步升级迭代,有望为患者总生存期加码。 截至2025年9月,全球共有38款处于临床及临床前PD-(L)1三抗(项目状态积极),其中16款为PD-(L)1/VEGF三抗药物。其中,PD-(L)1/VEGF/IL-2是将两个已证明与PD-(L)1具有明确协同效应的靶点同时整合的三抗药物,据Insight数据显示,目前仅有一款(上海谊众YXC-001)处于临床前阶段。YXC-001有望于2025年底同时于中美申报IND。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 ||||||
| 2025-09-23 | 华源证券 | 刘闯 | 买入 | 首次 | 紫杉醇胶束有望加速放量,PD1三抗提供较大向上弹性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投资要点: 创新转型加速推进,管线持续丰富。上海谊众成立于2009年9月,核心商业化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进入加速放量阶段(医保放量+适应症拓展+产能释放),且积极拓展适应症。此外公司搭建多功能抗体和小分子靶向药研发平台,拓展下一代肿瘤创新药,积极前瞻布局YXC-001(PD-1/VEGF/IL-2三抗)、第四代高脑渗透性EGFR-TKI等,持续拓展肿瘤管线,有望打开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 紫杉醇胶束有望通过“医保放量+适应症拓展+产能释放”加速放量。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胶束2024年11月28日被国家医保局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主要的竞品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凭借紫杉醇胶束在疗效及安全性上的优势,有望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适应症方面:紫杉醇胶束在NSCLC适应症上已经成功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目前正进一步拓展乳腺癌和胰腺癌适应症,已进入患者入组阶段。紫杉醇作为广谱抗癌药,后续有望在其他癌种继续探索拓展适应症,未来潜力可期。 前瞻性布局PD-1/VEGF/IL-2三抗,下一代IO疗法或具备全球竞争力。2024年全球PD1单抗市场规模超500亿美元,而PD1双抗/多抗有望覆盖冷肿瘤及低表达人群,“迭代单抗市场+覆盖更多人群”双重逻辑有望进一步打开双抗/多抗市场。公司YXC-001(PD-1/VEGF/IL-2)三抗通过“解除免疫抑制+血管重塑+激活T细胞”三重作用治疗泛肿瘤,参考PD-1/VEGF(如康方依沃西单抗)和PD-1/IL-2(如信达IBI363)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临床试验数据的充分验证,公司三抗有望达到PFS和OS双重获益的效果。MNC积极布局二代IO,公司PD1/VEGF/IL2三抗进展相对领先,有望脱颖而出,具备潜在BD出海的可能。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7/9.07/13.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1.46/1.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62/85/65倍。我们选取汇宇制药-W、泽璟制药-U和神州细胞作为可比公司,鉴于公司紫杉醇胶束进入医保有望快速放量,三抗管线未来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
| 2025-08-15 | 华鑫证券 | 胡博新 | 买入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增长恢复,前瞻布局三抗研发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上海谊众发布公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030.7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0.38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0.13%。 投资要点 紫杉醇胶束进入医保,业绩恢复增长 公司核心产品紫杉醇胶束于2024年11月进入医保谈判目录,2025年渠道覆盖推进迅速,截至2025年H1,紫杉醇胶束已成功进入全国超过200家医院,销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487%。虽然纳入医保后价格下降,但销量提升显著,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1.48%。从季度看,2025年Q2收入环比Q1提升25.68%,随着渠道覆盖和销售人员增加,预计Q3和Q4环比增速将继续提升。 扩适应症临床,市场空间广阔 紫杉醇胶束目前获批适应症仅为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Ⅲ期研究正在推进,已开始患者入组,我们预计2026-2027年完成并有望获批新适应症。紫杉醇作为一款广谱的化疗药物,紫杉醇胶束可拓展的适应症还包括卵巢癌、胃癌等。 前瞻布局三抗研发,未来BD可期 公司已构建多功能抗体研发平台,目前正推进PD-1/IL-2/VEGF多功能抗体的研发,我们预计2026年初递交临床申请。PD-1/VEGF和PD-1/IL-2双抗是目前已有临床数据验证的组合,而且信达生物也于7月份获批PD-1/IL-2α-bias(IBI363)与贝伐珠单抗(VEGF抗体)联合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上海谊众的PD-1/IL-2/VEGF组合在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具有前瞻性,随着关键临床数据读出,未来具备对外授权的潜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84、8.58、11.21亿元,EPS分别为0.87、1.44、2.0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9、53.7、38.2倍。核心产品紫杉醇胶束进入医保后处于放量增长阶段,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三抗研发及后续临床研究的不确定性;紫杉醇胶束市场推广低于预期;紫杉醇胶束同类竞品获批的风险。 | ||||||
| 2023-08-18 | 华鑫证券 | 胡博新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指南加强紫杉醇胶束影响力,营收稳步增长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上海谊众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业绩公告:2023年上半年营收2.004亿元,同比增长178.88%;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70.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93亿元,同比增长90.80%。 投资要点 依托指南影响力,销售稳步增长 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于2021年10月被国家药监局作为2.2类(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剂型)创新药批准上市,产品先后成功列入《中华医学会肺癌诊疗指南(2022版)》、《IV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以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2023年5月,产品成功列入《2022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自获批上市后的两年内先后列入各类业界权威治疗/诊疗指南,依托该产品优秀的临床价值与影响力,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8.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73%。 适应症拓展稳步推进 紫杉醇胶束为广谱抗肿瘤化疗药物,公司稳步推进扩大适应症,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扩大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牵头组长研究单位的伦理批件,研究项目已正式启动,正在进行患者的入组工作;紫杉醇胶束联合PD-1、卡铂用于PDL1<1%的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已于2023年4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0,目前该临床试验正由牵头组长研究单位立项并进行伦理审查。未来紫杉醇胶束适应症将逐步扩大到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卵巢癌,随着适应症的拓展,紫杉醇胶束的市场空间与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3E-2025E年收入分别为5.88、11.14、13.6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7、5.82、7.02亿元,EPS分别为1.95、3.69、4.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1、16.9、14.0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依赖单一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商业化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2023-05-14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 | 买入 | 维持 | 紫杉醇胶束纳入上海“新优药械”目录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2023年5月11日,公司公告,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被正式列入《2022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点评 广谱抗肿瘤药剂型创新,产能充足,突破在即。(1)公司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已获批的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随着后续乳腺癌等更多临床推进,这款基石性广谱化疗药紫杉醇的创新突破剂型产品有着更广阔的肿瘤用药空间。(2)在疫情影响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2022年,紫杉醇胶束全年营收2.36亿,归母净利润1.43亿元。2023一季度营收0.92亿,归母净利润0.55亿元。(3)公司现有厂房新增设的生产线已完成全部硬件建设,具备年产100万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产能,预计2023年中期可正式商业化投产;随着公司500万支紫杉醇聚合物配套设施募投项目的推进,产品的营销需求将获得充足产能保障,销售不会受到产能制约。 纳入《新优药械产品目录》,上海入院或将加速。公司紫杉醇胶束产品列入上海市的《创新目录》,将快速助力该产品在上海的入院;而上海北京等地是国内肿瘤药销售重地。因为公司产品尚未被纳入国家医保,所以入院难是销售突破的重要瓶颈点,此次上海的入院将获突破,或将对公司产品的销售提速产生较大影响。 多项权威指南1级推荐,认知度持续上升。(1)公司紫杉醇胶束与传统紫杉醇相比,因EPR效应(详见我司深度《全球纳米新秀,国产独家紫杉醇胶束重磅上市》)安全性更好,可以提高使用剂量,并因此疗效更显著。(2)该产品已经陆续进入多个医生指南推荐。2022年6月,公司紫杉醇胶束被列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2023年1月,被列入《IV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2023年4月,被列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我们认为,随着指南推荐影响力的提升与上海市入院的提速,该产品销售将有进一步的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营收4.98/8.6/13.53亿元,同比增加111%/73%/57%;归母净利润3.04/5.58/8.96亿元,同比增加112%/84%/6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产品依赖、商业化不达预期、大股东减持、公司所处药物递送系统创新领域技术快速更迭等风险。 | ||||||
| 2023-04-26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 | 买入 | 维持 | 紫杉醇胶束单季销售近亿,产能蓄力后劲可期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2023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1季报,1Q23营收9240万元,同比增长169.06%;归母/扣非净利润5503/4780万元,同比增长78.98%/106.73%。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紫杉醇胶束纳入指南,销售提速在即。(1)相较1Q22的3434万,1Q23公司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单季度销售近1亿元,扣非净利润翻倍,增势确定。(2)该产品自2021年10月上市以来相继纳入多个权威诊疗指南:2023年4月24日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I级推荐。我们认为,随着更多的指南推荐,产品影响力和进院销售有望进一步加大和提速。 研发加力,管线丰富,成长后劲充分。(1)公司针对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已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20余项,涉及的癌种包含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胃癌、胆管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和卵巢癌等癌种。其中,针对乳腺癌的扩大适应症Ⅲ期试验,以及针对晚期肺鳞癌、联合PD-1(特瑞普利单抗)与白紫联合PD-1做头对头比较的Ⅲ期试验,皆已获批临床。(2)公司同时已在开展两种靶向纳米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研发,一种为针对胰腺肿瘤治疗研发的靶向性PMC(靶向多肽偶联纳米胶束)药物;另一种为针对前列腺肿瘤、胰腺肿瘤治疗研发的靶向性AMC(靶向小分子偶联纳米胶束)药物。两种药物是通过在紫杉醇纳米胶束表面修饰靶向性多肽或小分子,通过主动靶向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大幅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富集量,以增强疗效。 产能就绪,紫杉醇放量可持续。(1)产能建设方面,公司现有厂房新增设的生产线已完成全部硬件建设,具备年产100万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产能,预计2023年中期可正式商业化投产;随着公司500万支紫杉醇聚合物配套设施募投项目的推进,产品的营销需求将获得充足产能保障。(2)产品商业化持续推进。公司自营销售队伍已有120余人,紫杉醇胶束在全国27个省市挂网成功。我们认为,随着该产品进入权威临床指南推荐等各项催化推动进院提速,相较于此前DTP药房为主的销售市场,新增院内销售市场将使公司销售增长提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营收4.98/8,6/13.53亿元,同比增加111%/73%/57%;归母净利润3.04/5.58/8.96亿元,同比增加112%/84%/6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产品依赖、商业化不达预期、大股东减持等风险。 | ||||||
| 2023-04-25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 | 买入 | 维持 |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获CSCO临床指南1级推荐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2023年4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其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被列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联合铂类用于Ⅳ期无驱动基因、鳞癌及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Ⅰ级推荐1A类证据)。 点评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相继纳入多个权威诊疗指南,进院销售提速在即。 2021年10月,公司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获批上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该产品是在传统紫杉醇的基础上运用纳米技术进行剂型创新,以2.2类创新药获批上市。相较于已上市的其他紫杉醇剂型,胶束具有较强的体内稳定性和肿瘤内药物释放的高敏感度、相对更好的安全性和临床使用便捷。 2022年6月,注射用紫杉醇胶束列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联合铂类被推荐用于非鳞状细胞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一线治疗(1类推荐证据)、以及鳞状细胞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一线治疗(1类推荐证据);2023年1月,注射用紫杉醇胶束列入《IV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联合铂类用于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化疗;2023年4月,注射用紫杉醇胶束被列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联合铂类用于Ⅳ期无驱动基因、鳞癌及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Ⅰ级推荐1A类证据)。 2022年,为该产品首个完整商业化年度;在未进医保、未被纳入CSCO临床指南推荐且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公司实现全年销售2.35亿元,同比增长5687%。我们认为,随着胶束产品陆续进入专业学会诊疗指南推荐,产品影响力与进院销售获得较大提速将是大概率事件。 诸多适应症扩展推进中,更多胶束产品在研,管线蓄力丰富。根据公司年报披露,上述胶束产品已有II、III期临床试验20余项,涉及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多个癌种。同时,公司有针对胰腺肿瘤的靶向性PMC(靶向多肽偶联纳米胶束)等多项创新产品在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实现营收4.98/8.60/13.53亿元;预计2023/24/25年归母净利润3.04/5.57/8.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产品依赖、商业化不达预期、大股东减持、公司所处药物递送系统创新领域技术快速更迭等风险。 | ||||||
| 2023-04-11 | 华鑫证券 | 胡博新,俞家宁 | 买入 | 首次 | 公司深度报告:专注癌症领域,坚定自主创新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投资要点 纳米给药系统DSS赋予紫杉醇产品“新生命力” 紫杉醇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广谱肿瘤化疗药物,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胶束基于传统紫杉醇进行剂型创新,通过独特的高分子合成技术筛选专属药用辅料,合并纳米技术合成紫杉醇胶束剂型,大幅提升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紫杉醇胶束在I期临床试验中获得390mg/m2的MTD和435mg/m2的DLT,是目前紫杉醇制剂可达到的最高剂量。2022年6月,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已列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列入指南后产品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全年实现235.96百万元营业收入。同类竞品研发进度最快处于II期临床,公司仍将保持3-5年独家销售的先发优势。 销售、产能同步推进,产品商业化初见成效 公司国内销售模式以自营为主,部分地区委托百洋医药销售作为补充,加快紫杉醇胶束产品市场化进程。2022年公司销售队伍扩充到120人,布局医院终端销售地图,进一步强化终端覆盖能力。目前公司处于DTP药房及院边店销售+进院双推进阶段,入院数量提高部分地区的销售有望迎来放量期。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新增年产100万支产能,预计2023年中期可正式商业化投产。2023年公司募投《年产500万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及配套设施建设》,以期快速提升产能,满足未来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市场销售需求。2022年公司渗透率约为0.66%,考虑到公司销售队伍的扩增以及已有24家临床医院的基础,预计公司2023-2025年渗透率将实现1.55%、2.29%和3.7%。 稳步推进在研管线 积极推进扩大紫杉醇胶束适应症,乳腺癌目前已获CFDA批准开展临床III期试验,预计2024-2025年完成II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推进产品商业化进程。乳腺癌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病种,该适应症获批后,紫杉醇胶束销售有望迎新高。公司同时推进两种靶向纳米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研发,分别为针对胰腺肿瘤治疗的靶向性多肽偶联纳米胶束和针对前列腺肿瘤、胰腺肿瘤治疗的靶向性小分子偶联纳米胶束药物,通过在紫杉醇纳米胶束表面修饰靶向性多肽/小分子,形成主动靶向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以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富集性。充分发挥高分子辅料合成和纳米给药系统研发平台优势,公司开展针对实体瘤的两种靶向性纳米胶束药物的研发:多西他赛胶束和卡巴他赛胶束,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5.88、11.14、13.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5.81、7.02亿元,EPS分别为2.13、4.04、4.8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1、23.8、19.7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销售不及预期,依赖单一产品等风险。 | ||||||
| 2023-04-03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 | 买入 | 维持 | 紫杉醇胶束放量增长,进院提速在即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2023 年 3 月 31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营收 9200-9300 万元,同比增加 167.89%-170.81%;归母净利润为5300-5800 万元,同比增加 72.39%-88.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00-5100 万元,同比增加 94.62%-120.57%。 点评 紫杉醇胶束持续放量, 适应症扩展进行时。 (1) 核心产品 2.2 类新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继续放量, 2023 年 Q1 收入、利润同比增长迅速。 (2)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于 2021 年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该产品是在传统紫杉醇的基础上进行剂型创新,通过独特高分子合成技术,独家研发与天然紫杉醇药物活性成分精准匹配、分布系数极窄的药用辅料,利用纳米技术(约 18-20nm)制成的独家紫杉醇创新剂型。(3)纳米紫杉醇胶束20 余项临床在研,适应症扩展中。临床中涉及的癌种包含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胃癌、胆管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和卵巢癌等癌种,其中针对乳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 IND 已获 CDE批准,针对晚期肺鳞癌、联合 PD-1 的Ⅲ期临床试验已提交 IND。根据 WHO 数据, 2020 年中国新发胃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患者分别有 48、 42、 12、 6 万,纳米紫杉醇胶束的患者基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自营销售+合作销售相结合,共同推进注射用紫杉醇胶束终端放量。 (1)公司销售模式以自营和百洋医药合作相结合, 合力推动紫杉醇胶束商业化。 (2) 产能持续扩张,新增产线计划于 2023年年中实现商业化,产能将得到充分扩充,达到 100 万支,满足患者临床需求。 (3) 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已经在全国 27 个省市成功挂网,目前自营销售团队超过 120 人;结合产品进入 CSCO 临床指南等催化,预计 23 年将有显著入院提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3/24/25 年实现营收 4.98/8.6/13.53亿元,同比增长 111%/73%/57%;归母净利润 3.04/5.58/8.96 亿元,同比增长 112%/84%/6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产品依赖、商业化不达预期、公司所处药物递送系统创新领域技术快速更迭等风险 | ||||||
| 2023-03-01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 | 买入 | 维持 | 紫杉醇胶束销售2.36亿,同比增加5687% | 查看详情 |
上海谊众(688091) 事件 2023年3月1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加568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经营分析 注射用紫杉醇首个完整商业化年度,放量迅速。(1)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于2021年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该产品是在传统紫杉醇的基础上进行剂型创新,通过独特高分子合成技术,独家研发与天然紫杉醇药物活性成分精准匹配、分布系数极窄的药用辅料,利用纳米技术(约18-20nm)制成的独家紫杉醇创新剂型,以2.2类创新药获批上市。(2)公司的销售模式以自营为主,部分指定地区委托百洋医药进行商业化推广。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挂网成功,销售主要来自于院外DTP药房,自营销售团队120余人。(3)营收端,2022年为紫杉醇胶束的首个完整商业化年度,全年销售2.35亿元,同比增长5687%。费用端,因紫杉醇胶束上市后相应的商业化推广工作产生的费用有所增加,故2022年销售费用8903万元,同比增加3741%;因在研管线中其他产品尚处早期研发阶段,故2022年总体研发费用较2021年有所减少,2022年研发费用793万元,同比减少40%。利润端,公司2022年实现盈利,2022年归母净利润1.43亿元,2021年归母净亏损400万元。 广谱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纳米剂型疗效更佳,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1)紫杉醇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广谱肿瘤化疗药物,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对紫杉醇类药物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21亿元,2022年Q1-Q3市场规模为14亿元。紫杉醇在抗肿瘤植物药中市场规模位居第一。(2)纳米紫杉醇胶束20余项临床在研,适应症扩展中。紫杉醇是具有广谱性质的肿瘤化疗药,除已获批的肺癌适应症,公司正在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等多个癌种上探索治疗潜力。根据WHO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胃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患者分别有48、42、12、6万,纳米紫杉醇胶束的患者基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年实现营收4.98/8.6亿元,预计2025年营收13.53亿元;预计2023/24/25年归母净利润3.03/5.57/8.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产品依赖、商业化不达预期、公司所处药物递送系统创新领域技术快速更迭等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