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51.00亿 | 总市值:151.00亿 | ||
流通股本:1.37亿 | 总股本:1.37亿 |
佰仁医疗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05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陈辰 | 买入 | 维持 | 24年业绩符合预期,新品上市带动长期增长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收入5.02亿(+35.4%),归母净利润1.46亿元(+27%)。同日,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收入1亿(+31.3%),归母净利润3251万元(+290.7%)。2024年公司手术量仍保持增长趋势,研发费用增加明显,产品加速布局,24年业绩符合预期。 24年业绩符合预期,新品上市带动长期增长。分季度看,2024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8/1.1/1/2.1亿元(+17.5%/+11.3%/+13.3%/+8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0.27/0.24/0.88亿元(-28.9%/-17.4%/-10%/95.4%)。长逻辑来看:国产替代空间大,行业生物瓣膜对机械瓣膜的替代,手术量的提升,以及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带来的市占率的提升。从盈利水平看,毛利率为88.3%(-1.5pp),系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脑膜集采降价以后拉低整体毛利率、以及新产品上市致使部分板块产品成本增加,毛利出现小幅变化。销售费用率24.3%(-2.9pp),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研发费用率29.6%,研发费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研发管线布局丰富,球扩TAVR放量在即,预计多款重磅产品会在25~26年上市,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贡献。 24年各业务线均实现稳健增长。分业务看,2024年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64.3%,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5.06%,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同比增长15.2%;3)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20%,保持了相对均衡的收入结构。 持续加大研发,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2024年公司按既定战略继续夯实基础研究,持续加大投入实验室和研发团队建设,加快推进十余项在研产品的研发和多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产品如期完成入组和结题。报告期研发费用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53.2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17%,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研发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果,先后获得“血管生物补片”“心脏瓣膜生物补片”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三项新产品注册;“经导管瓣中瓣系统”创新产品的注册也即将完成审评审批。“眼科生物补片”“胶原纤维填充剂-1”以及“心包膜”三个均为填补空白的产品提交注册申请并获受理;“介入肺动脉瓣及输送系统”作为创新通道产品已提交注册;此外,消化外科生物补片、心外射频消融治疗系统、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均已完成临床试验,待陆续提交注册申请。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创新产品“微创心肌切除系统”临床试验入组即将完成,临床效果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2.6、2.8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 ||||||
2025-04-29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 | 买入 | 维持 | 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和一季报,24年全年实现营收5.02亿元,同比增长35.41%;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7.02%,其中Q4单季度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85.04%,Q4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95.35%;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31.30%,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290.69%,公司拟10股派发现金红利8.00元(含税),伴随新产品的逐步上市,公司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快速增长。整体看,公司24年四季度和一季度收入和利润端均保持快速增长。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64.28%,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收入同比增长75.06%;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及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15.24%、19.89%。24年医药行业涉及集采、反腐等因素,但公司各业务板块业绩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瓣膜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公司球扩主动脉介入瓣(TAVR)于2024年8月获批上市,这是公司第一款获批的介入瓣产品,该款通过专利设计实现与外科瓣一样的开启和关闭模式,并且使用与外科瓣同样的组织处理工艺,与外科瓣具备同样的耐久性,优势明显。除此之外,球扩TAVR在手术操作和安全性方面相较于目前上市的自膨TAVR优势也较为明显,该款产品的获批,带动公司24年业绩快速增长,在新产品的加持下,我们预计公司25年全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公司在瓣膜领域的优势愈发明显,行业地位已经十分突出。瓣膜疾病相对复杂,患者病理从瓣膜狭窄到瓣膜反流,且涉及到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4个瓣膜,需要多产品、多方位解决。而公司已经多产品布局,从4个不同瓣位、狭窄-反流、外科瓣-介入瓣、首次治疗-再次治疗均有相关产品布局,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瓣膜行业刚需性强,市场空间大,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在研管线丰富,新产品获批进展值得期待。公司24年研发费用1.51亿元,同比增长53.2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17%。公司在研管线丰富,多个产品临床进展较快,国产首个球扩瓣中瓣,即将完成审评审批;“眼科生物补片”“胶原纤维填充剂-Ⅰ”于2024年提交上市,我们预计该产品将于2025年获批,“心包膜”以及“介入肺动脉瓣及输送系统”已提交注册;消化外科生物补片、心外射频消融治疗系统、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均已完成临床试验待陆续提交注册申请;“微创心肌切除系统”临床试验入组即将完成。新产品的进一步获批,有望进一步带动公司业绩加速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估值 伴随公司新产品获批,我们略微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5/3.26/4.51亿元(原2025-2026预测为2.29/3.2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1/2.38/3.28元,截止到4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为65.8/47.4/34.3倍公司产品进入收获期,在新产品的带动下,公司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公司创新产品获批不达预期;公司销售不达预期,导致整体业绩低于预期。 | ||||||
2024-10-31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薛源 | 买入 | 维持 | 收入端增速稳定,看好新产品未来业绩增量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7%,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6.56%,利润端短期承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研发管线拓展和创新成果转化,随着新产品上市准入及推广工作的逐步推进,看好四季度业绩增量。维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端增速稳定。公司2024Q1-Q3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母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减少16.5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减少10.85%。单季度来看,Q3公司实现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3.25%,归母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减少10.0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减少5.83%。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看好未来业绩增量空间。公司充分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拓展尚未覆盖的市场区域,并巩固在核心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外科软组织修复三个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8%、10.82%、14.33%,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实现收入8,749.25万元,同比增长15.54%。随着血管生物补片、介入主动脉瓣系统等新产品挂网、进院等上市准入及推广工作的逐步推进,我们预计相关产品在四季度的销售将有望推动公司收入增速提升,看好未来公司业绩增量空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新产品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2024Q1-Q3研发费用达到1.09亿元,同比增加72.7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28%。受高水平研发投入影响,加快实现研发成果落地。在研各项产品进展顺利。血管生物补片、心脏瓣膜生物补片、介入主动脉瓣系统陆续获批;介入瓣中瓣系统预期将于近期审结;胶原纤维填充剂-I、眼科生物补片已申报注册;介入肺动脉瓣、消化外科生物补片等即将提交产品注册;分体式介入瓣系统动物试验进展顺利。公司不断拓宽研发管线布局,看好未来长期发展。 估值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2.29亿元、3.22亿元,EPS分别为1.20元、1.67元和2.35元,PE分别为102.7倍、73.7倍、52.4倍,维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政策变动风险。 | ||||||
2024-08-26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中报点评:球扩TAVR及球扩介入瓣中瓣放量在即,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91亿元(+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9万元(-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56万元(-14%)。2024H1市场环境持续承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医保支付的压力,公司手术量仍保持增长趋势,研发费用增加明显,产品加速布局。 24H1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对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40%的预期不变。分季度看,2024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8/1.1亿元(+17.5%/+1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0.3亿元(-28.9%/-17.4%)。细化来看,2024H1市场环境持续承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医保支付的压力,公司业绩呈现平稳增长。长逻辑来看:国产替代空间大,行业生物瓣膜对机械瓣膜的替代,手术量的提升,以及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带来的市占率的提升。从盈利水平看,24H1毛利率为89.3%,与去年同期89%基本一致。销售费用率28.1%,另外,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研发费用率39.5%,研发费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研发管线布局丰富,球扩TAVR及球扩介入瓣中瓣放量在即,预计多款重磅产品会在24-25年上市,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贡献。 24H1各业务线均实现稳健增长。分业务看,2024H1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18.8%,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收入同比增长20.6%;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同比增长11%;3)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10.3%,保持了相对均衡的收入结构。 持续加大研发,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持续夯实基础研究,完善产品布局,加强团队建设,加快产品研发和注册上市,为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品支持。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4H1公司研发费用约7522万元,同比增加110.8%,占营业收入比例39.5%。其中核心产品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系统注册申请已进入制证环节;介入瓣中瓣系统预期将于近期审结。公司倡导的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即将得到有力的产品支撑;三款胶原蛋白植入剂圆满完成临床试验入组,初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产品;眼科生物补片、介入肺动脉瓣、消化外科生物补片等即将陆续提交产品注册;分体式介入瓣系统动物试验进展顺利,公司植介入材料和器械原研创新平台的优势突显,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3、2、2.8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 ||||||
2024-08-22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薛源 | 买入 | 维持 | 上半年营收稳定增长,研发成果逐步落地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三大核心业务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同时研发费用大幅提升,强力推进各个研发项目,核心产品的研发和注册进展顺利,随着研发成果逐步落地,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新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H1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3.74%,实现营收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H1研发费用达到7,521.89万元,同比增加110.7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45%,受高水平研发投入影响,2024H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减少20.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减少14.04%。 三大业务超额完成既定销售目标,产品市场竞争力凸显。公司充分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拓展尚未覆盖的市场区域,并巩固在核心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2024H1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保持稳定增势,其中瓣膜置换与修复业务销售收入增长18.79%,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销售收入增长10.98%,外科软组织修复业务销售收入增长10.29%。公司核心产品外科生物瓣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57%,在国内市场的国产品牌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公司重点产品具备差异化优势,强化心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 加快实现研发成果落地,看好未来业绩增量空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优化产品布局,推动产品研发和注册进程。核心产品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系统的注册申请正在制证中;介入瓣中瓣系统预计将在近期完成审查。同时,分体式介入瓣系统的动物试验进展顺利。三款胶原蛋白植入剂已顺利完成临床试验入组,初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产品。此外,眼科生物补片、介入肺动脉瓣、消化外科生物补片等产品也将在不久后提交注册。研发成果的加速落地,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估值 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我们略微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2.29亿元、3.22亿元,EPS分别为1.20元、1.67元和2.35元,PE分别为78.6倍、56.4倍、40.1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政策变动风险。 | ||||||
2024-04-30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薛源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稳定增长,新产品引领成长新动力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公司发布2023年报和2024一季报。2023年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三大板块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公司研发进度顺利推进,创新成果逐步落地,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4Q1利润端有所承压。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5.57%,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1.11%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0.82%,具备增长韧性,在医疗反腐等负增长因素扰动下仍实现业绩稳定增长。2024Q1实现营业收入0.76亿元,同比增长17.53%,归母净利润,主要受手术淡季和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 三大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重点产品具备较高市场竞争力。2023年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21.14%,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收入同比增长27.74%,牛心包瓣销量超过8,400枚,同比增长约28%,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及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26.49%及29.74%。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发展,重点产品具备差异化优势,强化了公司在心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逐步落地,有望发掘业绩新增量。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达0.99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6.66%,限位可扩张外科瓣、新二尖瓣成形环获批,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介入瓣中瓣均已按创新通道提交注册目前已进入审核阶段。另有血管生物补片已获批注册,眼科生物补片已提交注册申请,介入肺动脉瓣和分体式介入瓣等产品研发展顺利。随着创新成果逐步落地,研发布局进一步完善,未来新产品成长可期。 估值 由于公司研发投入高于我们此前预期,且受到医疗反腐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期。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2.30亿元、3.26亿元,EPS分别为1.21元、1.68元和2.37元,PE分别为92.5倍、66.4倍、46.8倍,我们认为重点产品将维持稳定增速,新产品也可能带来业绩新动力,所以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政策变动风险。 | ||||||
2024-04-28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限位可扩外科瓣放量在即,高研发助力产品梯队布局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3.7亿元(+2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21.1%)。剔除股份支付费用2920万元后,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此外,2024Q1实现收入7627万元,(+17.5%),实现归母净利润832万元(-28.9%)。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Q1略有承压,单季度终端手术量增速有所下滑以及研发费用显著增加,高研发助力后续产品布局完善。 23年业绩增长快速,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分季度看,2023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7/1/0.9/1.1亿元(-1.7%/+37.1%+12.5%/+52.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3/0.3/0.4亿元(-14%/+37.3%/+15.8%/+27.2%)。23Q1及Q3的就医环境和政策变动影响了短期内的市场需求,放大了季节性因素波动,总体上降低了手术量的同比增速。细化来看,疫情防控导致23Q1手术量降低。此外,23Q3是传统手术的淡季,叠加医疗政策影响,市场出现手术量短期增长放缓的情形。23Q4市场环境出现改善,手术量逐步恢复,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从盈利水平看,23年毛利率为89.8%(+0.5pp),维持较高水平。销售费用率27.2%(-6.7pp),管理费用率8.4%(+0.4pp),研发费用率26.7%(+8pp)。研发费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研发管线布局丰富,预计多款重磅产品会在24-25年上市,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贡献。 23年各业务线均实现较高增长。分业务看,2023年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21.1%,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收入同比增长27.7%;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同比增长26.5%;3)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29.74%,保持了相对均衡的收入结构。 持续加大研发,完善产品布局。2023年研发费用近亿元(+79.2%),研发费用率达26.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23年获批产品:1)限位可扩张外科瓣8月重磅获批,产品适用范围覆盖了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3个瓣位,是首个国产可扩张外科生物瓣,也是全球首个上市的覆盖二尖瓣和三尖瓣治疗的可扩张外科生物瓣,填补了市场空白;2)新二尖瓣成形环获批,既是原有产品的升级,也为接续治疗奠定基础;3)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介入瓣中瓣均已按创新通道提交注册并进入正式审核,公司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产品布局日趋完善;4)血管生物补片获批,继心外科生物补片、胸外科生物补片、硬脑脊膜生物补片和生物疝补片之后的又一生物补片产品;5)眼科生物补片产品已提交创新通道申请;6)介入肺动脉瓣已完成临床试验入组;7)分体式介入瓣进展顺利,分体式介入主动脉瓣动物试验效果达到预期;8)延伸开发注射胶原蛋白产品,三款产品先后进入正式临床试验;9)ePTFE材料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公司拓展在材料领域的布局,完成了对天穹创新的收购,为分体介入瓣的研发提供关键助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5、2、2.6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 ||||||
2024-04-22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薛源 | 买入 | 维持 | 佰仁医疗血管生物补片获批,拓宽未来增量空间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血管生物补片产品注册申报获得批准,是国内首款用于外周血管修复和重建的生物补片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有望给公司带来较大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国内首款血管生物补片获批,有望填补行业空白。近日,公司自主研发的血管生物补片产品注册申报获得批准,主要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的血管重建或修复,能够有效防止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继心外科生物补片、胸外科生物补片、硬脑脊膜生物补片和生物疝补片之后的又一生物补片产品。这款血管生物补片产品是国内首款用于外周血管修复和重建的生物补片产品,有望能够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使国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帮助公司实现业绩加速增长。根据王陇德院士发布在《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成果,20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了340万例脑卒中事件,其中230万例致死,缺血性脑卒中在死亡患者中占比86.8%,而约20-25%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美国目前每年约有12万例颈动脉斑块切除后的血管修补,80%以上使用生物补片修补,以人口比例和发病率估计,中国每年应有40-50万例的救治需求,而若事前能得到颈动脉斑块切除的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将免于脑卒中死亡。因此国内血管生物补片的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有望给公司带来较大业绩增量空间。 研发管线进展顺利,另有多个创新成果将进入兑现阶段。2023年公司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投入,研发项目进展顺利,有6款产品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经导管瓣中瓣系统等核心产品已顺利进入注册审评阶段,此外,境外子公司的ePTFE植入材料和器械项目和全瓣位分体式介入瓣项目等产品的临床前研究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中。随着创新成果逐步落地,研发布局进一步完善,未来新产品成长可期。 估值 预期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2.09亿元、2.85亿元,EPS分别为0.84元、1.53元和2.08元,PE分别为128.1倍、70.6倍、51.8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政策变动风险。 | ||||||
2024-03-28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薛源 | 买入 | 维持 | Q4业绩增速亮眼,研发成果进入兑换阶段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全年收入端和利润端保持稳定增速,Q4业绩表现尤为亮眼,有多项产品进入注册审批或临床试验阶段,预计随着新产品逐步落地,公司将有望保持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全年保持稳健增速,Q4业绩亮眼。公司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5.6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15亿元,同比上涨20.99%。其中Q4单季度实现收入约1.14亿元,同比增长约54.0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45亿元,同比上涨约28.57%,增长具备韧性。三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速均表现亮眼,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21.10%;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和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26.88%和29.74%。 研发布局进展顺利,创新成果将进入兑现阶段。2023年公司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投入,研发项目进展顺利,有6款产品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经导管瓣中瓣系统等核心产品已顺利进入注册审评阶段,此外,境外子公司的ePTFE植入材料和器械项目和全瓣位分体式介入瓣项目等产品的临床前研究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中。随着创新成果逐步落地,研发布局进一步完善,未来新产品业绩放量值得期待。 研发平台价值凸显,看好长期发展空间。公司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动物源性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平台,除限位可扩外科瓣外,公司还有国内首款球扩TAVR、国内首款球扩瓣中瓣、眼科和血管补片等重磅产品,平台化价值逐渐凸显。我们预计未来研发费用率或将略有下降,股份支付费用较高的因素会逐步消除,长期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估值 由于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较大,且受到股权支付费用较高的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期。预期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2.09亿元、2.85亿元,EPS分别为0.84元、1.53元和2.08元,PE分别为130.6倍、71.9倍、52.8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政策变动风险。 | ||||||
2023-11-07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三季报点评:限位可扩张外科瓣获批,介入瓣中瓣注册受理 | 查看详情 |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3实现收入0.9亿元(+12.5%),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15.8%)。2023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6亿元(+16.6%),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17.5%)。 23Q3业绩恢复快速,增长态势明显。分季度看,2023Q1/Q2/Q3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7/1/0.9亿元(-1.7%/+37.1%+1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3/0.3亿元(-14%+37.3%/+15.8%)。Q3环比Q2业绩和利润增速均有下滑,主要因三季度是传统手术的淡季,叠加医疗政策影响,市场出现手术量短期增长放缓的情形。但公司凭借全产品线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克服耗占比管控等不利因素干扰,保持收入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3Q4市场环境出现改善,手术量逐步恢复,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从盈利水平看,公司技术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专注于高端动物源植介入产品的开发,毛利维持在较高水平,23Q3毛利率为91%(+0.6pp)。 各业务线均实现稳定增长。分业务看,2023前三季度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6.6%,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实现收入7573万元(+11.4%)。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5.9%,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0.4%。 持续加大研发,强化技术领先优势。2023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累计达6308万元(+41.5%),研发费用率达24.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尤其是各瓣位分体式介入瓣的研发,通过配置数字化与AI资源实现分体式系列介入瓣产品的高端智造,强化公司技术领先和优势。公司核心在研产品有序推进,1)2023.8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获批。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是业内首创可覆盖三个瓣位、具有可扩性外科生物瓣的产品,标志着人工生物瓣进入可扩时代,可用于替换病变、损伤、畸形的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或替换先前植入的人工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2)2023.10经导管瓣中瓣系统提交NMPA注册申请已受理。瓣中瓣系统为业内首创,主要应用于面临二次换瓣的瓣膜病患者,通过介入方式将一枚新瓣膜放置于毁损或失功的瓣膜内,以替代发生毁损或失功的各类生物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1.6、2.2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