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氘恩扎卢胺有望2024年底获批上市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2023年归母净利润-2.9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氘恩扎鲁胺软胶囊NDA获NMPA受理,有望成为国内获批mCRPC二线治疗的首款AR抑制剂。氘恩扎鲁胺的HC-1119-04注册研究纳入了2023版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氘恩扎鲁胺软胶囊NDA于2023年11月获NMPA受理。如果HC-1119获得批准,将是首款获批上市治疗阿比特龙/化疗后的mCRPC的国产创新药物,有望解决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HC-1119具有治疗早期阶段的前列腺癌(如mHSPC、nmCRPC等)的潜力。
HP518在中国I/II期临床23年底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AR PROTAC药物。HP518已在澳大利亚完成用于治疗mCRPC的Ⅰ期临床,澳大利亚临床Ⅰ期阶段性数据入选2024年1月ASCO-GU,并入选2024年美国ASCO年会。HP518同适应症IND已于2023年1月获FDA批准,中国Ⅰ/Ⅱ期临床已于2023年12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AR PROTAC在研药物。
多项临床试验获批,在研管线加速推进。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2.48亿元,相较于2022年研发投入基本持平。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拥有7项创新药在研项目,其中4项产品正处于NDA评审和不同临床阶段(氘恩扎鲁胺软胶囊、HP518、HP501及HP537)。2023年初至今,公司共获得了5项临床试验批准,其中中国3项,美国2项。比如,公司已经开展并完成了HP501多项Ⅰ期和Ⅱ期临床,正在积极推进临床Ⅱ/Ⅲ期试验。HP501用于治疗痛风相关的高尿酸血症的Ⅱ期临床于2023年12月获FDA批准,HP501中国联合用药(联合非布司他)的IND申请于2024年4月获NMPA批准。HP537片中国IND于2024年2月获NMPA批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1、1.6、3.8亿元。考虑海创药业研发实力强劲,氘代和PROTAC技术平台实力出众,首款创新药德恩鲁胺NDA已获受理,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或审评审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3-09-03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氘恩扎卢胺已开始CFDI核查,在研管线推进顺利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 2023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5 亿元。 2023年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9 亿元。
氘恩扎卢胺 NDA 获受理, 有望成为国内获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CRPC)二线治疗的首款药物。 氘恩扎卢胺 III期临床于 2022年 6月经 IDMC评估达到主要终点,数据入选 2023年 ASCO, 上市申请于 2023年 3月获 CDE受理。 氘恩扎卢胺是拟用于经醋酸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治疗失败,不可耐受或不适合多西他赛治疗的 mCRPC 患者的 1 类新药,也是第一个申请新药上市的针对该类治疗人群的创新药,有望于 2024年获批上市。 另外, 其用于治疗一线mCRPC 的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正在入组中。
HP518 中国 IND 获受理, HP501正在进行Ⅲ期临床准备工作。 HP501 完成了HP501 多项Ⅰ期和Ⅱ期临床, 目前正在开展 HP501中国Ⅲ期临床试验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也在开展美国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和 IND申请准备工作。 HP518临床 Ia 剂量爬坡研究在澳大利亚于 2022 年 1 月实现首例患者入组,目前已完成多个剂量组的爬坡 Ia 期临床研究, 在美国递交的剂量扩展 Ib 研究申请于 2023年 1 月获得 FDA 批准, 中国 IND 于 2023 年 8 月获 NMPA 受理。
PROTAC等技术平台奠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值得期待。 公司在研管线已有 13项产品,疾病领域以肿瘤、代谢疾病为主, 有 4项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肿瘤管线主要有 HC-1119、 HP558、 HP518等,涵盖 AR、 SHP2、CBP/p300、 BET、 FAK 等多个靶点;代谢疾病领域主要包括 HP501、 HP515等。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值得期待,比如 HP501是潜在更安全有效的抗高尿酸血症/痛风 URAT1 抑制剂, HP518 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治疗耐药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分子。 HP530S 片拟用于实体瘤的 IND于 2023年 2月获 NMPA 受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0.02、 1.6、3.8 亿元。考虑海创药业研发实力强劲,氘代和 PROTAC 技术平台实力出众,首款创新药德恩鲁胺 NDA 已获受理,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或审评审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3-07-13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 | 买入 | 首次 | 氘代平台快速创新,布局PROTAC下一蓝海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主要观点:
药物氘代与PROTAC平台化技术,支持持续研发输出
公司氘代药物研发平台具有各开发环节的全链能力,研发团队在氘代药物立项、筛选及临床路径开发上具备丰富的经验及国际竞争优势。公司基于氘代技术平台已拥有HC-1119、HP530S等多项重大创新药物,其中HC-1119已推进至申报上市阶段,平台具有确定性。公司PROTAC蛋白降解药物研发平台拥有多项自主专利,已有多个管线在研,HP518、HP568、HC-X029、HC-X035等临床前数据良好,处在国内外PROTAC药物研发第一梯队。
首款产品氘恩扎鲁胺申报上市,二代AR抑制剂格局好
氘恩扎鲁胺是国产第二款二代AR抑制剂1类新药,目前在售的创新药为辉瑞/安斯泰来的恩扎卢胺和恒瑞医药的瑞维鲁胺,竞争格局好。HC-1119是恩扎卢胺的氘代产品,更少剂量具有更高的有效性、更优的安全性、病人依从性好,化合物专利有效期至2032年,短期无仿制药上市竞争风险。后续已同时开展了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症的一线治疗(全球多中心)、末线治疗两个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研究。
医保支付及集采政策透明细化,创新药研发环境改善支持创新随着近几年国家医保谈判逐渐成熟,强控费趋势逐渐放缓,从2022年医保国谈、2023药械集采政策来看,具有明确临床获益的药物支付端逐渐宽松,鼓励国内创新药物研发。公司自主专利充实,技术平台及差异化靶点布局形成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氘代技术及PROTAC新药研发平台,平台化技术奠定创新药企业持续研发;看好公司氘恩扎鲁胺上市后的销售放量;公司在去势转移性前列腺癌及AR拮抗剂领域的深度布局,管线推进进展稳定。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0.02亿元、1.54亿元、3.91亿元,同比增长29.9%、7060.8%、154.4%。公司尚处于持续研发投入、临近商业化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维持亏损,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1.17亿元、-0.33亿元,持续收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销售浮动风险、成本上升风险。 |
2023-05-25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德恩鲁胺NDA审评中,在研管线加速推进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0.02亿元,归母净利润-3亿元(+1.5%)。2023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13.3%)。
德恩鲁胺 NDA 获受理,有望成为国内获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二线治疗的首款药物。德恩鲁胺 III 期临床于 2022年 6月经 IDMC评估达到主要终点,数据入选 2023年 ASCO,上市申请于 2023年 3月获 CDE受理。德恩鲁胺是拟用于经醋酸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治疗失败,不可耐受或不适合多西他赛治疗的 mCRPC 患者的 1 类新药,也是第一个申请新药上市的针对该类治疗人群的创新药,有望于 2024 年初获批上市。另外,其用于治疗一线mCRPC 的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正在入组中。
URAT1 抑制剂和 AR PROTAC 产品研发加速推进。HP501 中国联合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 IND于 2023年 1月获 NMPA 受理。HP518临床 Ia剂量爬坡研究在澳大利亚于 2022年 1月实现首例患者入组,目前已完成多个剂量组的爬坡 Ia期临床研究。HP518在美国递交的剂量扩展 Ib研究申请于2023年 1月获得 FDA批。HP518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口服 AR PROTAC在研药物,HP518有望成为新一代治疗前列腺癌症的药物。
PROTAC 等技术平台奠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值得期待。公司在研管线已有 10 项产品,9 项为公司自研新药。疾病领域以肿瘤、代谢疾病为主,肿瘤管线主要有 HC-1119、HP558、HP518等 8个品种,涵盖 AR、SHP2、CBP/p300、BET、FAK 等多个靶点;代谢疾病领域主要包括 HP501、HP515等。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值得期待,比如 HP501 是潜在更安全有效的抗高尿酸血症/痛风 URAT1 抑制剂,HP518 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治疗耐药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 分子。HP530S 片拟用于实体瘤的 IND于 2023年 2月获 NMPA 受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0.02、1.6、3.8 亿元。考虑海创药业研发实力强劲,氘代和 PROTAC 技术平台实力出众,首款创新药德恩鲁胺 NDA 已获受理,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或审评审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3-05-16 | 东方财富证券 | 何玮,侯伟青 | 增持 | 首次 | 2022年报点评: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研发管线获多个里程碑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投资要点】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2022年,公司实现医药中间体销售收入165.08万元,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为-3.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亿元,同比亏损减少536.11万元,减少幅度1.55%。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2.51亿元,同比减少5.12%。公司具备独特的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平台、氘代药物研发平台、靶向药物发现与验证平台、转化医学技术平台等,其中PROTAC技术利用双功能小分子靶向降解目标蛋白,被认为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可靶向不可成药靶点及解决药物耐药性问题。
核心产品HC-1119即将商业化,PROTACHP518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产品。公司拥有13项创新药物的在研项目,其中4项产品正处于NDA评审和不同临床阶段(HC-1119、HP518、HP501及HP558),核心产品HC-1119是基于公司核心氘代研发药物平台自主开发的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其注册性临床III期试验达到方案主要研究终点,且数据入选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2023年3月HC-1119的上市申请已获药审中心(CDE)受理,HC-1119有望成为首款获批上市治疗阿比特龙/化疗后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国产创新药物。PROTAC平台首款药物HP518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口服ARPROTAC在研药物,有望成为新一代治疗前列腺癌症的药物。
公司具备国际化竞争力,同步开发国际化临床及商业合作。公司采取全球同步开发策略,锚定全球主要医药市场。目前,公司已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建立了全球分支机构;在中国、美国搭建了经验丰富的全球临床团队,正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HC-1119用于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多个中心推进中;HP518临床Ib研究申请获美国FDA批准。公司积极开展全球业务和商务合作,实现药物的国际化开发。
【投资建议】
公司以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和氘代技术等平台为基础,专注于癌症、代谢性疾病等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首款产品HC-1119预计今年上市,有望成为新一代治疗前列腺癌症的药物。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0/1.86/7.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80/-7.38/-6.35亿元,对应EPS为-3.84/-7.45/-6.41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审批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2023-03-26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德恩鲁胺NDA获受理,未来可期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针对德恩鲁胺(HC-1119软胶囊)新药上市申请的《受理通知书》。
德恩鲁胺NDA获受理,有望成为国内获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二线治疗的首款药物。德恩鲁胺(HC-1119软胶囊)是拟用于经醋酸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治疗失败,不可耐受或不适合多西他赛治疗的mCRPC患者的1类新药,也是第一个申请新药上市的针对该类治疗人群的创新药物,有望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获批上市。另外,德恩鲁胺用于治疗一线mCRPC的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正在入组中,有望于2024/2025年完成三期临床。
德恩鲁胺是恩扎卢胺的氘代药物,具有BIC潜力的AR抑制剂。横向对比恩扎卢胺试验数据,德恩鲁胺有效性更高,80mg德恩鲁胺与160mg恩扎卢胺疗效相当,病人依从性更好;安全性更好,已有临床受试者中尚未有癫痫发生。德恩鲁胺一期临床数据显示,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队列中的PSA反应率(较基线降低≥50%)分别为77%和75%;总体疾病控制率(22例可进行影像学分析)为72.7%,4例PR,12例SD;剂量扩展队列患者的2年OS率为56.8%。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疲劳是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未观察到癫痫发作。恩扎卢胺2020年全球销售额约43.9亿美元,进入全球药物销售额排名TOP20。
优质在研管线加速推进,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值得期待。公司在研管线已有10项产品,9项为公司自研新药。疾病领域以肿瘤、代谢疾病为主,肿瘤管线主要有HC-1119、HP558、HP518等8个品种,涵盖AR、SHP2、CBP/p300、BET、FAK等多个靶点;代谢疾病领域主要包括HP501、HP515等。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值得期待,比如HP501是潜在更安全有效的抗高尿酸血症/痛风URAT1抑制剂,HP518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治疗耐药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分子。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0、1.6亿元。考虑海创药业研发实力强劲,氘代和PROTAC技术平台实力出众,首款创新药德恩鲁胺NDA已获受理,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或审评审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3-02-08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首次 | PROTAC和氘代技术先锋,首款新药NDA在即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688302)
推荐逻辑:(1)潜在BIC品种德恩鲁胺后线适应症即将提交NDA,一线适应症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入组中,国内潜在销售峰值超28亿。(2)HP518等PROTAC分子有望解决前列腺癌耐药问题,HP518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治疗耐药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分子。(3)PROTAC和氘代前沿技术平台支撑持续自主创新能力,5款PROTAC产品和3款氘代产品正在加速推进,值得期待。
德恩鲁胺后线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预计2023上半年提交NDA,一线适应症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入组中。德恩鲁胺是恩扎卢胺的氘代药物,后线治疗mCRPC适应症预计2023上半年提交NDA,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获批上市。一线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2022年初启动,正在入组中。横向对比恩扎卢胺试验数据,德恩鲁胺有效性更高,80mg德恩鲁胺与160mg恩扎卢胺疗效相当,病人依从性更好;安全性更好,已有临床受试者中尚未有癫痫发生;且德恩鲁胺化合物专利将于2032年到期,有效期更长。测算其国内后线和一线适应症销售峰值分别为8.8亿元、20.2亿元,DCF估值为59.9亿元。
HP518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治疗耐药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分子,海外一期临床入组中。HP518对野生型AR及对恩扎卢胺耐药的变异AR有很高的降解活性,既能降解野生型AR又能降解突变的AR,有望解决前列腺癌耐药性问题。目前HP518正在进行澳大利亚I期临床,2022年12月IND又获FDA受理。公司将首先开发针对AR突变的mCRPC二/三线治疗,再扩展到前线治疗。
PROTAC和氘代前沿技术平台支撑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优质在研管线加速推进。公司在研管线已有10项产品,9项为自研新药。氘代产品除德恩鲁胺外,治疗胰腺癌和多种实体癌的HP530正在申报IND,治疗NASH的HP515正在临床前阶段。PROTAC平台除了HP518,HC-X029、HC-X037也针对耐药前列腺癌正在临床前阶段,针对KRAS突变癌症的HC-X035预计2023年提交IND,HC-X038也尚在临床前阶段。另外,潜在更安全有效的抗高尿酸血症/痛风URAT1抑制剂HP501即将进入三期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0、1.6亿元。考虑海创药业研发实力强劲,氘代和PROTAC技术平台实力出众,首款创新药德恩鲁胺提交上市申请在即,DCF估值法测算公司管线估值及金融资产价值总计约为77亿元,对应目标价77.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研制产品获批及投产进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
2022-04-01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 | | |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四):海创药业新股梳理 | 查看详情 |
:海创药业新股梳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海创药业(688302)
极具前景的国际化创新药企业
海创药业是一家基于氘代技术和PROTAC靶向蛋白降解等技术平台,以开发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Best-in-class(同类最佳)、First-in-class(国际首创)药物为目标的国际化创新药企业。公司专注于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目前在研产品主要适应症为“前列腺癌”和“痛风”,分别处于临床3期和2期的阶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通风患者为3200万人,预计未来痛风人数仍会增加,在2024年和2035年分别达到4330万和5620万人,中国前列腺癌AR抑制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人民币9亿元,并且预计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72亿元,至2030年中国前列腺癌AR抑制剂市场将进一步增长到人民币239亿元。并且公司的在研产品在国内以及海外都在同时开展临床试验,预计两款产品都在2023年NDA,可知市场前景极佳。
股权结构清晰,资本青睐
陈元伟作为公司最大的股东,通过AffinitisCo、HinovaLLC、海创同力控股27.42%,其兄弟陈元伦控股5.16%。盈创动力拥有公司14.23%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宋佳俊;海思科、Amhiron两间公司分别拥有4.38%和2.11%,剩下的46.72%的股份由其他53个股东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