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高铭谦 | 买入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客户冲槽需求减少致使业绩承压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事件
康普化学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0亿元,同比下降25.21%;实现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下降46.39%。其中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同比下滑52.96%、环比下滑48.31%,实现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滑-97.03%、环比下滑-94.60%。
投资要点
金属萃取剂需求不振致使业绩承压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金属萃取剂。2024年度,公司金属萃取剂业务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84.36%。受到境内大客户冲槽需求减少影响,公司金属萃取剂产品营收下滑31.97%,毛利率下滑0.97个百分点至41.96%,构成公司业绩承压的主因。公司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产品在2024年贡献营收0.51亿元,同比增长60.92%,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金属萃取剂给公司带来营收额下滑的影响。
持续加码科研能力,费用率有所上升
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97/+2.67/-0.28/+2.79pct,费用率整体呈现上行趋势,其中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增长较多。公司技术研究院暨中国(重庆)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在年内落成,并且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充实公司科研团队,所带来的职工薪酬、房屋建筑物折旧等费用是费用率上行的主因。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09亿元,同比下降0.18亿元,主要源于客户回款延期。
股份回购叠加分红,展现公司坚定信心
公司在年中启动股份回购计划,至9月,公司已经完成预定的股份回购份额,未来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激发新招募的技术人才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公司业绩承压情况下仍心系股东回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合计0.18亿元。体现出公司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盈利预测
随着新能源车逐步更新换代,公司金属萃取剂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重要性将会逐步凸显。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62、1.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8、12.0、13.7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产品技术迭代风险;宏观经济运行和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技术保密风险;生产安全风险。 |
2025-03-10 | 西南证券 | 刘言 | 增持 | 首次 | 短期业绩承压,长期湿法冶铜替代逻辑不改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25.2%,实现归母净利润8011.2万元,同比-4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091.9万元,同比-42.4%。
大客户冲槽需求下降叠加成本、费用增加,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受重要客户铜萃取剂冲槽需求下降影响,公司业绩有所下滑。成本费用方面,公司引进了大量行业内的科研人才,导致研发费用有所增加;同时,随着公司募投项目“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逐步转固,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尚未能形成规模收入,而相应的折旧费用也有所增加,对成本造成了一定压力。
湿法冶铜替代逻辑不改,看好铜萃取剂需求长期增长。从需求端看,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尤其是电动车、风力发电等对铜使用量较大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铜的需求量还将有较大提升。根据S&P标准普尔预测,2025年、2030年,全球铜需求量将分别增长至3060万吨和3990万吨,而到2035年可能增长至4890万吨。此外,相较于传统的火法冶铜,湿法冶铜能耗低、污染小,且提纯效率高、可广泛适用于高中低品位的矿山,预计未来将逐渐取代火法冶铜,带动铜萃取剂需求进一步增长。从供给端看,根据ICSG统计,目前全球约有一半的铜矿山服务时间超过50年,矿山开采时间过长会导致矿石品位逐渐下降,对应的萃取剂消耗量也会相应增加。
积极推进新品上市,新能源金属萃取剂、酸雾抑制剂等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积极应对,加强市场研判与分析,在新能源金属萃取剂、酸雾抑制剂等产品的市场拓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2/104.7/125.7百万元,对应PE为32/24/20倍。公司作为国内金属萃取剂龙头企业,湿法冶炼逐渐成为炼铜主要工艺,同时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金属萃取剂需求量持续提升,公司募投项目大幅扩产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综合考虑上述原因,我们给予“持有”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主要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产品技术迭代风险、宏观经济运行和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技术保密风险、生产安全风险。 |
2024-11-06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增持 | 调低 | 北交所信息更新: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项目进入试生产,关注资源回收政策加码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发布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2024Q1-3 利润 7925 万元
新能源电池金属再生回收、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 矿山湿法冶金解决方案提供商康普化学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85 亿元(-17.38%),归母净利润 7925万元(-30.77%)。第三季度营收 8850 万元(-28.60%),归母净利润 1943 万元(-53.34%)。 2024 年 9 月 20 日公司完成金额共计 1585 万元的股票回购, 10 月21 日发布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对 2025/2026 年的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营收较 2024 年增长不低于 15%/30%,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10%/20%。考虑到公司费用及折旧增加,我们下调 2024-2026 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1.53/1.77 亿元(原值 1.56/1.82/2.33 亿元), 对应 EPS 为 1.04/1.28/1.49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5.7/20.9/18.0 倍, 下调至“增持”评级, 但我们仍看好公司的强研发实力以及金属回收背景下的成长机遇。
资源回收政策持续加码,公司百吨级新能源电池金属绿色综合利用装置建成
2024 年 10 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将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废有色金属回收等, 该政策利好康普化学在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和动力电池回收的方向。康普化学新建成百吨级别新能源退役电池金属的绿色综合利用装置, 可利用公司的萃取技术生产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镁等新能源电池级金属盐。 如验证成功新的湿法冶金先进技术的综合运行成本优于市场,或将有效推动锂、钴、镍等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的市场拓展。
公司毛利率保持高位, 年产 2 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进入试生产
募投项目“年产 2 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已进入单产线试生产阶段,“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公司积极引进研发人才,加大研发投入,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 4.43%,同比+2.10pcts。 截至 2024Q3,公司存货 1.96 亿元,较年初+45.38%, 由于核心原料采购价格处于近两年低位,公司增加半成品备货。 公司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风险提示: 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 1 |
2024-10-25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袁理,易申申,余慧勇,钱尧天,武阿兰,薛路熹 | 增持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特种表面活性剂项目开启试生产,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深化激励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投资要点
下游市场需求下滑,公司业绩与现金流持续承压。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17.38%;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30.77%;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26.72%。单季度来看,2024Q3公司实现营收0.88亿元,同比-28.60%,环比-31.79%;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53.34%,环比-48.06%;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40.28%,环比-42.62%。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客户冲槽需求下降导致销售减少。此外,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投资/筹资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27/-1.76/-0.43亿元,同比-134.66%/-38.76%/-282.04%,主要系重要客户回款减少、收回的保证金减少、扩产购买原材料付款增加、募投项目投入以及支付大额现金股利和回购股份所致。
销售毛利率同比改善,期间费用率水平有所提升。2024Q1-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4.82%,同比+1.74pct。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上涨,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50、+2.09、+0.75pct。其中,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5.81%,主要系公司薪酬、办公费、会务费及折旧增加所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72.79%,主要受公司汇兑收益减少所致。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及研发设备折旧增加导致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7.26%,研发费用率同比+2.10pct。
特种表面活性剂项目进入试生产,推出2024年员工持股深化激励。2024年8月,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经专家评审后已组织开展试生产,待产线调试及工艺磨合后可陆续放量贡献盈利。截至2024年9月20日,公司已完成今年6月发布的股份回购方案,共支付金额为1585万元,回购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8436%。此外,公司于2024年10月22日推出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金属萃取剂细分龙头,湿法冶金替代传统火法发展前景良好,考虑公司短期业绩承压,我们下调2024~2026归母净利润至1.28/1.51/1.80亿元(前值为1.36/1.61/1.82亿元),对应最新PE分别为13.68/11.61/9.7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2)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波动风险;3)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
2024-08-19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袁理,易申申,余慧勇,武阿兰 | 增持 | 首次 | 2024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环比回升,自有资金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投资要点
客户需求下降导致业绩承压下滑,24Q2环比有所回升。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11.08%;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17.87%;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20.03%。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2023H1重要客户在刚果(金)的铜矿项目存在冲槽需求,2024Q1该客户冲槽需求下降,导致今年相应销售减少。单季度来看,2024Q2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22.12%,环比+95.09%;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2.83%,环比+66.76%;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3.55%,环比+79.21%。分业务来看,公司金属萃取剂/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分别实现营收1.79亿元/0.17亿元,同比-11.06%/-11.88%。
毛利率同比改善,费用率水平有所提升。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44.48%,同比+0.25pct。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8、+1.54、+0.87pct。其中,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5.56%,主要系公司规模扩大、员工数量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增加以及会务费增加所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7.54%,主要受公司汇兑收益、利息收入减少所致。此外,2024年6月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暨中国(重庆)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投入使用,吸引了一批业内顶尖科研人才,截至2024H1公司已有研发人员近百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2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公司研发人员及研发设备折旧增加,导致上半年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0.20%。
募投项目已完成装置安装,自有资金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公司作为国际知名特种表面活性剂制造商,铜萃取剂产品比肩国际,市占率稳步提升。金属萃取剂方面:1)未来伴随铜萃取剂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产能扩张,公司该业务营收有望进一步提升;2)全球钴、镍、锂等新能源金属迎来需求大幅增长,公司新能源金属萃取剂产品有望订单释放。特种表面活性剂方面:公司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已于今年4月完成装置安装,酸雾抑制剂等产品市场拓展取得积极进展。此外,公司于今年6月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0.84%~1.01%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亦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金属萃取剂细分龙头,湿法冶金替代传统火法发展前景良好。考虑公司短期业绩承压,我们下调2024~2026归母净利润至1.36/1.61/1.82亿元(前值2024~2025年为1.96/3.01亿元),对应最新PE为12.90/10.87/9.6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技术迭代风险;2)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波动风险;3)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
2024-08-16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善用化学之道--锂萃取剂获认可,募投突破产能瓶颈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单季度营收1.3亿元创历史新高,回购展示公司信心和价值认可
全球特种化学品定制科技服务商康普化学公布2024年半年报,营收1.96亿元(-11.08%),归母净利润5982.61万元(-17.86%),毛利率44.48%,同比增长0.25个百分点。需要注意2024Q2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22.12%,突破单季度新高,环比增长95.09%。公司也设定了股票回购计划,数量为区间100-120万股。因周期性冲槽需求影响,我们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6(原1.75)/1.82(原2.33)/2.33(原2.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1/9.5/7.4倍,我们仍看好科研实力与镍、钴、锂萃取剂远期增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锂萃取剂、酸雾抑制剂等高附加值新品市场认可,募投新增产能即将试生产锂萃取剂、酸雾抑制剂产品2024年第一季度从出货量角度已均有不错的表现。可以查询到公司2024年5月中标“中色国贸潘达项目酸雾抑制剂”;2024年7月中标“飞南资源镍萃取剂NCT”,新产品的获市场认可。2024H1“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设备安装已完成,待相关收尾工作完成后,将进入试生产流程。新增2名博士达6名,人才梯队不断扩张。
铜需求较旺,铜萃取剂增长前景好
回看2022-2023年的高成长性,对应营收增速分别为55.44%/26.2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4.22%/43.97%,与铜矿新开/扩建有关。矿场如Kamoa Kakula、Tenke、Quellaveco等存在新增湿法产能与冲槽需求。根据ICSG《铜矿和铜厂名录》,目前正在评估或开发的几个铜矿项目将有助于未来供应的增长。年产量超过10万吨铜的主要铜矿项目,年新增生产能力约为1000万吨铜。此外,还有许多较小的项目正在开发或评估中。叠加湿法冶铜逐渐取代火法冶铜的趋势,铜萃取剂需求有望在新一轮矿业开采周期增长。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技术保密风险;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
2024-08-06 | 海通国际 | 庄怀超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全球特种化学品定制服务商,致力于多品种金属萃取剂及其他特种表活剂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康普化学是国际知名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制造商,主要从事铜萃取剂、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以及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已经在铜萃取剂领域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龙头企业。公司各类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电池金属回收、城市矿山资源处置、污水中的重金属处理以及矿物浮选等行业。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43.97%。
近5年来,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产品毛利率受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多方面的影响。
董事长邹潜为公司实控人,直接持有公司38.62%的股份。
根据咨询机构IndustryResearch预测,预计全球精细化工行业2027年将增加至2785.10亿美元,2020-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10%;根据咨询机构ResearchandMarkets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将增加至513.10亿美元,2021-2025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62%。
公司的金属萃取剂为一种特种表面活性剂,其具有高效萃取金属的特殊功能,具备绿色、高性能、定制化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多个细分工业生产领域;铜需求量的稳定增长及湿法冶金的普及带动了铜萃取剂的发展。
近年来,在各种金属矿产冶炼需求的推动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金属萃取的种类不断扩充,从铜逐渐扩展到钴、镍、锂、锰、钒、锌、锗、钯、铑等金属,理论上,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金属都可以被萃取。其应用领域也从湿法冶金逐渐扩展到资源回收、污水处理、石油石化等领域,萃取剂配方愈来愈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金属的萃取需求和不同的冶金工艺场景,为金属萃取剂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
2024-04-18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落成促研发,2023年利润增长44%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2023年年报出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毛利率增加5.28个百分点全球特种化学品定制科技服务商康普化学公布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4.42亿元(+26.22%),归母净利润1.50亿元(+43.97%),毛利率43.85%,增长5.28个百分点,受益原材料价格与运杂费下降。拟10转3派2,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832.85万元。我们维持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75/2.33/2.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8/13.4/11.7倍,看好稀贵金属湿法冶炼技术龙头在研发与产能扩张大背景下保持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落成,圆满举办新能源金属湿法冶金技术国际研讨会2024年4月11日-14日,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暨中国(重庆)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落成仪式圆满落幕,主办2024新能源金属湿法冶金技术国际研讨会,新引进博士,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签约。2023年自主研发取得“一种处理低品位含钨褐铁矿的联合选冶联合方法”在内的15项发明专利,研发队伍汇聚国内外资深专业人才,73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达20.28%,围绕萃取技术、矿物浮选技术、电解电镀酸雾处理技术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全国多所顶尖技术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众多研发人才引入,新项目推进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2023年满负荷生产,募投“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基本完工7500吨产能满负荷生产,产能利用率达到101.43%。分项“金属萃取剂”范围覆盖铜、镍、钴、锂、钒等金属,营收4.1亿元(+27.05%),毛利率42.93%增加5.27个百分点,其中锂萃取剂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包含酸雾抑制剂、矿物浮选剂等,营收3194万元。此外,理论上铜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有积极影响,截至2024年4月12日,LME铜价升至2022年6月以来最高,过去两个月上涨了16%。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加大销售力度,叠加“年产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营收规模或有望伴随产能扩张。
风险提示:毛利率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
2024-02-25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电池回收背景下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订单增长明显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2023年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42.74%
服务全球的稀贵金属湿法冶炼技术龙头康普化学公布业绩快报与预告,2023年实现营收4.42亿元(+26.22%),归母净利润1.49亿元(+42.74%),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客户订单需求旺盛,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提升产能,规模效应体现,生产成本相对下降。我们上调2023年盈利预测,维持2024-2025年不变,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49(原1.43)/1.75/2.3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2/19.7/14.8倍,产品结构中以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为代表的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看好公司技术领先性与该类型产品的持续发展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铜萃取剂:订单保持稳定增长,对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担忧降低利好基本盘铜萃取剂是湿法炼铜的核心助剂,近年来新开采的矿山,湿法工艺几乎占据了主流,在逐渐取代火法冶铜的趋势下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长江有色,全球矿业龙头公司必和必拓(BHP)不再预测2024年全球铜供应将出现过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取消了2022年8月对全球铜市场可能会出现适度的供应过剩预测,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据SMM,必和必拓南澳、智利铜矿产量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在全球铜矿供需格局调整的大背景下,公司铜萃取剂基本盘有望保持增长。
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受益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订单明显增长
公司拥有大量技术储备,新能源二次回收领域羟肟类产品,相较市场竞品有无毒、水溶性低、环保的优势。自主研发的新生产镍钴方法,工艺路线短,成本低,且萃取纯度很高。含锂溶液中也可以采取溶剂萃取法。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亦提到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募投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传统业务拓展的风险 |
2023-12-27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买入 | 维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锂电回收、矿山、盐湖提锂,向新能源电池金属转型升级 | 查看详情 |
康普化学(834033)
基本盘铜萃取剂稳定,产能满负荷运转
康普化学铜萃取剂服务于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嘉能可、北方公司、洛阳钼业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一些大的矿企,销售数量持续增加,现有铜萃取剂产能7000-7500吨,处于满负荷运转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超过5000吨。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3亿、1.75亿、2.33亿,对应EPS分别为1.56/1.91/2.54元/股,对应最新收盘价的PE分别为27.0X、22.1X、16.6X,维持“买入”评级。
已实施及规划在锂电回收、矿山、盐湖提锂进行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研究目前,从含锂溶液中提取锂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和吸附法等。其中,溶剂萃取法属国内外热门的提锂新技术,它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的原理,来分离混合物。工艺过程一般由萃取、洗涤和反萃取组成。公司已有定型产品,如Mextral?3938H和3939H能分别从碱性溶液(已去除镁、钙等碱土元素)和近中性水溶液中进行萃取锂,同时存在多种技术储备,如提供的β?二酮类化合物,在保证锂的高萃取率的同时减少萃取剂在萃取结束后在水相中的损失,节约经济成本。镍、钴、钒等品种也有开发。
技术实力再得认证,湿法冶金占比提升大背景下多产品护航发展
公司陆续获评“2023年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与“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共15项。募投中“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也已成功揭牌,将努力打造成全国高水平新能源电池金属材料研发平台。在锌、铅、锰等金属的电解、电积、电镀等过程中均可使用酸雾抑制剂保护工人健康、防止环境污染;用于冶金前端矿石选别的矿物浮选剂需求量大,有良好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募投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传统业务拓展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