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广核技(000881) - 公司资料

中广核技

(000881)

  

流通市值:65.20亿  总市值:73.93亿
流通股本:8.34亿   总股本:9.45亿

中广核技(00088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1998年06月15日
注册地址 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219号外经贸大厦
注册资本(万元) 9454258150000
法人代表 盛国福
董事会秘书 杨新春
公司简介 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广核技,股票代码:000881.SZ)是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6+1”产业体系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平台、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龙头企业、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努力发展成为中广核新的支柱产业,并向世界一流核技术应用产业领跑者迈进。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企业和国家发改委第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公司持续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融合发展。公司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使命,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以A+战略为引领,围绕四大业务布局深化拓展。在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方面,公司占据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制造较高市场份额,高、中、低能全系列工业电子加速器全覆盖,稳居国内核技术应用第一梯队。同时大力发展核环保业务,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全球领先,并积极向核农学领域拓展;在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是全国领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造商,也是全国主要的特种线缆料生产企业之一;在受托管理的测控装备业务方面,市场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以海关、边检、核电等为主要市场,部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在医疗健康业务方面,公司进军核技术应用高端医学领域,引进全球先进的质子治疗肿瘤技术,致力于实现国内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并布局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项目。
所属行业 化学制品
所属地域 辽宁
所属板块 节能环保-中字头-新材料-预盈预增-核能核电-医疗器械概念-央国企改革-充电桩-一带一路-5G概念-深股通-雄安新区-大飞机-乡村振兴-富时罗素-标准普尔-降解塑料-医废处理-核污染防治-幽门螺杆菌概念-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2号中广核大厦北楼19层
联系电话 0755-88619316,0755-88619309
公司网站 www.cgnnt.com.cn
电子邮箱 business_ATC@cgnpc.com.cn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新材料213631.4082.38190252.3184.71
其他22027.658.4916813.097.49
电子加速器及辐照加工21781.418.4016548.807.37
进出口贸易1888.100.73969.340.43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30 东兴证券 任天辉买入中广核技(0008...
中广核技(000881) 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8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50.87%;归母扣非净利润-5.13亿元,同比+46.62%。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18.89%,归母净利润为-0.65亿元,同比+0.2%,归母扣非净利润-0.71亿元,同比+5.07%。公司高分子材料受原材料采购成本和下游销售竞争加剧影响,业绩短期承压,整体符合预期。 分业务来看,2024全年改性高分子材料营收48.56亿元,同比-0.9%,毛利率-0.81pct;电子加速器及辐照加工营收5.19亿元,同比+23.11%,毛利率-6.91pct;其他业务实现营收6.02亿,同比+16.39%,毛利率+10.06pct。 改性高分子材料业务:增量市场实现销量同比增幅43.8%,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63.36%爬升至2024年底的73.21%,2025年公司将专项推动新材料业务材料成本及管理成本压降,提升毛利率高于15%的产品销量占比。在研项目迈向高端,其中辐照交联尼龙高性能工程塑料研发项目2024年4月结题验收,国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Neo Gamma推出的1X人形机器人采取了针织尼龙防护服,以减少与人类接触时可能造成的伤害,未来尼龙材料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外壳;核电高性能中子屏蔽材料的研发及应用2024年4月结题验收,高性能中子屏蔽材料是核聚变技术发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核聚变堆效率和输出的不断提高,中子屏蔽材料关系到反应堆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核聚变作为清洁能源的竞争力和普及程度;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化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荣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颁发的鉴定证书,填补国内空白,助力我国低空经济装备、航空航天飞行器等领域发展。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低空飞行器等市场空间快速增长,公司有望受益。 加速器业务:2024年实现销量57台,同比+29.55%。公司拥有辐照中心18座,在运电子加速器62台,总功率超过5,160千瓦,电子束辐照加工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在全国初步实现网络布局。目前在江苏、广东、上海、河北等已设立灭菌或材料改性站点。在加速器业务微焦点X射线源、新材料辐照改性尼龙等新产品领域加强产业化示范应用;公司与清华大学核研院联合研发的“电离辐射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及菌渣”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无害化处理处置抗生素废水及菌渣提供了新途径;“电子束辐照处理废水的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相关技术已首次应用于国内知名酒企的废水处理环节。 医疗健康:报告期内,质子产业园完成建设并投产,顺利完成国产首台质子加速器生产下线,根据公司年报,结合国内市场情况及国际离子治疗联合会(PTCOG)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在运质子中心115个;国内在运质子10个(大陆5个、香港1个、台湾4个),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质子中心数量未来提升空间较大。布局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项目,同位素产业园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公司锗镓发生器研制项目顺利完成攻关,突破了加速器辐照靶件制备、锗﹣68分离纯化及锗镓发生器柱填料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制造出50mCi锗镓发生器样机,样机性能参数符合预期,为项目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测控设备:2023年,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新器件实验室(NDL)科研团队、北京师大合创科技平台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广核京师光电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展以硅光电倍增器(SiPM)技术为核心的半导体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全球SiPM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2020年,以安森美、滨松和博通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占据了约83%的市场份额。公司顺利研发出EQR20硅光倍增器系列产品,微单元尺寸更大,性能更优,进一步拓宽了公司产品市场;研发出4040-SN封装产品,完成一系列针对4mm器件的工艺更新,同步进行可靠性验证和不断反馈优化,给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提供了更适合的尺寸,实现更低成本的替代。根据NDL官网信息,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医学诊疗、安检、科学研究、激光雷达、生化检测、教育研发等多个领域,随着公司与NDL深入合作,未来产品领域有望不断拓宽。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29、0.87和1.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3、0.09和0.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值分别为232、78和55倍。看好公司高技术研发布局,上调至“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
2025-02-10 东兴证券 任天辉增持中广核技(0008...
中广核技(000881) 公司为非动力核技术第一股。中广核技是中国广核集团“6+1”产业体系(核能、核燃料、新能源、核技术应用、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平台、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龙头企业、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 新材料业务不及预期及培育期业务亏损导致业绩短期承压。公司营业收入2021年同比增长20.25%,达79.99亿元,2022至2023年受下游市场需求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3.18%和8.5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9亿元,降幅同比收窄至-1.92%。从利润端看,营收占比较大的高新材料业务受上游石化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和国内环保加强监管影响,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同时下游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价格并未随之上涨,造成利润率明显下滑。同时,公司培育期业务(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硅光电倍增器、医疗健康业务)投入较大,导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 公司持续优化新材料结构,向高端材料转型。公司传统行业产品2024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5.5%,“三新”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51.8%。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围绕工程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完成尼龙线缆料系列化落地,电池包复材产业化。由于改性工程塑料进入下游应用领域的壁垒相对较高,认证周期长,具有品质稳定性和研发持续性优势的国内企业数量有限,公司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随着公司向高附加值改性塑料产品拓展,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质子治疗装备产业化落地,加速器向高能跃进。中广核技在2020年引进了IBA公司全球领先的多室质子治疗技术,2024年11月6日,中广核技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迎来首台设备下线,该生产基地初期具备每年3至4套质子治疗系统的供货能力。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中广核技质子治疗装备回旋加速器束流能量≥230MeV,标志着公司在电子加速器技术上实现了向高能的跃升。中广核引进的IBA的Proteus PLUS质子治疗系统,由一台质子加速器及5个治疗室组成,售价约为7.5亿元。据此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质子治疗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0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电子加速器逐步替代钴60装置进行辐照消毒灭菌。根据IBA2023年报,其预测未来10年医疗器械消毒市场将实现翻倍增长。其中,电子束和X射线的在医疗器械灭菌中的应用占比在未来10年将从2023年的5%增长至35%,用电子加速器逐步替代钴60装置进行辐照消毒灭菌已成为行业共识,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持续增长。我国医疗保健产品工业化灭菌市场中辐照灭菌占比不到15%,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市场提升空间较大。根据中广核技2023年报研发投入项目,公司正在研发一套5.0MeV电子加速器+X射线转换靶设备,新研发设备实现整体处理能力接近80万居里的钴60源,适合于辐照密度较高、厚度或体积较大、剂量率相对低的产品消毒灭菌需求,未来有望进一步在高附加值消毒领域推广电子加速器及辐照服务,打开盈利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1.20和1.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3、0.13和0.2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值为55.0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费用压降不及预期。
2024-09-04 海通国际 孙小涵中广核技(0008...
中广核技(000881) 1.26%,归母净亏损8657.78万元,同比增长17.29%,扣非后净亏损1.31亿元,同比增长10.59%,公司上半年利润亏损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收窄,仍然亏损主要原因是新材料业务不及预期及培育期业务亏损;其中,新材料业务利润总额同比降低0.35亿元,主要为电缆、电信行业产品售价走低,竞争加剧,虽订单量增长,但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近3pct;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硅光电倍增器、医疗健康业务处于培育期,研发及市场推广的持续投入导致亏损。2024Q2,公司营业总收入15.18亿元,环比增长15.88%,同比下降7.30%,归母净亏损2139.66万元,环比增长67.17%,同比增长72.90%,扣非后净亏损5641.51万元,环比增长24.84%,同比增长32.54%;2024Q2,公司销售毛利率13.69%,环比增长2.49pct,同比增长1.69pct。 分业务看,2024H1,1)电子加速器及辐照加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8.34%,毛利率31.44%,同比减少3.34pct。2)新材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2亿元,同比增长5%,毛利率9.44%,同比减少2.70pct。3)进出口贸易,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1.70万元,同比下降71.90%,毛利率19.13%,同比增加8.85pct。4)远洋运输,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下降5.10%,毛利率31.51%,同比增加20.76pct。 新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在工业电子加速器领域,公司作为在国内领先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2024H1,公司实现业务板块销售合同额同比增长12.08%;在生产与交付环节,成功交付加速器25台,其中境内23台,境外2台,总交付台数同比增加9台。在辐照加工领域,重点开发优质大客户,进行定制化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各站点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推动上半年新签订单量同比增长25.43%,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8.90%,新增辐照客户超100家。在新材料方面,公司实现传统行业产品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5.5%,“三新”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51.8%;并针对成熟产品的空白市场开展专项增量工作,5月份开发梳理出12款专项增量产品;挖掘规模优势,目前拥有意向客户78家,其中完成小试验证57家,已下单客户12家,增量订单328吨。 公司坚持科技赋能,质子治疗装备基地顺利竣工。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获发明专利授权3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18项,注册商标14项,发布1项国家标准、11项企业标准。公司积极推进长三角创新中心(核技术)建设工作,确定长三角创新中心各研发中心与实验室负责人,启动科研人员培育计划,确定质子医疗设备、辐照碳纤维等年度重点科研攻坚项目,全面开展质子治疗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工作。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已于2024年6月26日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国内首座商用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自主生产基地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加快质子设备“引消吸创”奠定坚实基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2024-05-10 海通国际 孙小涵中广核技(0008...
中广核技(000881)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9.33%。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3亿元,同比下降8.53%,归母净亏损7.37亿元,同比下降469.33%,扣非后净亏损9.61亿元,同比下降1351.27%。2023年,公司生产电子加速器-加速器53套,销售44套,生产电子加速器-其他检测设备176套,销售170套,生产新材料46.7万吨,销售47.29万吨。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同比上涨6.81%,主要是新材料板块持续加强了市场开发,收入增加0.74亿元,同时加速器辐照板块加强了项目交付,同比增加收入0.13亿元,归母净亏损6518.1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7505.57万元,主要是受新材料业务毛利率下降、医疗板块持续孵化投入等因素影响,24Q1亏损2349万元,同比增加亏损2205万元。 围绕四大业务深化布局,积极发展质子肿瘤治疗项目。公司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使命,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以A+战略为引领,围绕四大业务布局深化拓展。在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方面,公司占据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制造较高市场份额,稳居国内核技术应用第一梯队。同时大力发展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在医疗健康方面,公司进军核技术应用高端医学领域,引进全球先进的质子治疗肿瘤技术,致力于实现国内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并布局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项目。公司目前拥有电子加速器设计产能90台/年,新材料设计产能73.70万吨/年,在建产能11.77万吨/年,质子治疗系统在建产能3-4台/年,医用同位素(锗-68,碘-123,锗镓发生器)在建年产锗-683.7E+12Bq(100Ci)、碘-1235.18E+13Bq(1400Ci)、锗镓发生器2000台。根据投资者会议纪要,公司位于绵阳的质子肿瘤治疗系统生产制造基地预计将于2024年6月前后建成投产,基地投产时间出现较长延后的风险较小。 国内市占率保持领先,加快海外市场销售。公司作为在国内领先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2023年,公司在国内电子加速器市场基本平稳,海外加速器签单13台,并在俄罗斯和越南实现首台销售,新开发了俄罗斯、孟加拉国、越南、墨西哥、巴西及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销售渠道。在辐照加工领域,印度尼西亚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作项目获评“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在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领域,公司通过一年的技术沉淀,产业发展基础已初步奠定,公司已在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固废、抗生素菌渣、化工园区废水、制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煤化工焦化废水、油气田采出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等领域开展应用。在辐照业务领域,公司强化区域业务协同,全年新增客户134家,累计新客户销售收入超过600万元;宠物食品辐照加工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86%,半导体芯片辐照、宝石改色成为公司业务新亮点。 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长三角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项目攻关,取得积极进展。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将高效推进新材料业务高端转型升级,围绕电缆料、工程塑料等存量业务的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并持续积极开发新的产品与应用领域,提升产品盈利水平。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强高能加速器产品研发,并持续提升中低能加速器核心性能参数,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将加快探索新的潜在应用场景,力争拓展出新的电子加速器应用产业赛道。医疗健康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快IBA多室质子治疗系统技术消化吸收,并积极推进质子项目国产化工作;此外,公司将全力推进同位素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建立起主流医用同位素供应能力。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盛国福董事长,代理总... 107.43 -- 点击浏览
盛国福先生:198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国籍,2004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08年7月硕士研究生(在职就读)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年加入中国广核集团,2008年10月至2013年3月先后在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安全质保部担任工程质保工程师助理、在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经营部担任经营管理经理、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核燃料管理处担任燃料管理经理。2013年3月至2020年11月先后在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核燃料一部高级业务经理、总监助理、副总监、副经理以及前端项目管理部副经理、经理、前端业务部经理;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担任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担任中广核技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现任中广核技党委副书记、董事。曾任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学飞副总经理 105.4 -- 点击浏览
邓学飞先生,男,1971年11月生,工学学士及法学学士,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及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日本柯尼卡公司中国销售公司任工程师、办事处经理、总经理助理;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在美国环球资源媒体集团任高级业务助理;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在美国托马斯出版公司任中国区总经理;期间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班学习(结业);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9月至2023年12月担任中广核技副总经理,2023年12月至今担任中广核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王西坡副总经理 84.93 -- 点击浏览
王西坡先生,男,1974年1月生,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英国罗伯特高登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6年加入中国广核集团,先后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发展计划部、投资发展部工作,2008年1月担任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规划经营部规划发展处副处长,2009年5月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全与工程管理部工程管理经理,2010年5月至2018年10月,任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核电规划高级经理,2018年10月至今担任中广核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马仕明副总经理 43.59 -- 点击浏览
马仕明先生,男,1984年7月出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2007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职于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2月加入中国广核集团,先后在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贸易、行政、投资并购、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工作,历任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外资源事业部计划处处长、资产经营部经理助理、资产经营部副经理(主持工作)、资本运营部经理。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担任中广核技副总经理;2024年12月至今担任中广核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吴远明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吴远明先生,男,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1997年加入中国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中国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企管部、工程管理部、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任职。2022年10月至今担任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2023年8月至今担任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现任中广核技董事。
慕长坤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慕长坤先生,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学士学位。曾任大连环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经理、大连科华税务师事务所审计经理、中国远洋集团大连公司科长、深圳华南城集团区域财务总监、浙江乐城实业集团副总裁、大连星海湾基金管理中心财务总监,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担任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23年7月至今担任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现任中广核技董事。
牟文君董事 -- -- 点击浏览
牟文君女士,女,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1994年1月加入中国广核集团,先后在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大亚湾核电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审计师、审计主任、审计经理、监察审计部负责人以及监察审计部主任兼审计中心经理等职务,2016年5月至2023年9月历任深圳市核电物资供应公司总经理,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担任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监事,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深圳市能之汇投资有限公司监事,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监事、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监事、中广核苍南第二核电有限公司监事。2024年7月起开始担任中国广核集团下属公司专职董事。现任中广核技董事、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董事、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董事、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董事、广西防城港中广核核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广西防城港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董事、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何飞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何飞先生,男,1977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加入中国广核集团,先后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后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办公厅秘书处、北京工作部、办公厅业务联络处任职,其间,借调国防科工委国际合作司,委派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工作,借调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2014年6月至2021年11月历任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及副总经理,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时担任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核燃料事业部副总经理。2021年11月至2024年7月历任中国广核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及副总经理,其间兼任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董事长。2024年7月至今担任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2024年10月至今担任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董事。2025年2月至今担任中广核技董事。
于海峰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于海峰先生,男,1966年出生,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1992年8月加入中国广核集团,先后在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维修处、维修部担任工程师、大修经理、大修处处长、维修部副经理等职务。2012年11月至2017年6月历任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总监、生产技术部经理、阳江分公司总经理。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担任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23年6月至2025年3月担任中广核英国公司总审计师。现任中广核技董事。
杨新春董事会秘书 82.91 -- 点击浏览
杨新春先生,男,1973年10月生,硕士研究生,1997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5年10月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等工作。1997年至2008年11月,先后在大亚湾核电站培训中心担任工程师、科长;2008年12月至2013年5月,先后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核电项目申报主任、新业务发展高级经理、核电学院师资及课程高级经理;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先后任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深圳中广核沃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广核中科海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先后任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济师、总法律顾问;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担任中广核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总法律顾问、董事会秘书;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担任中广核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董事会秘书;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担任中广核技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2023年12月至今担任中广核技董事会秘书。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8-29荣成海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预案
2025-06-10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50000.00董事会预案
2025-07-01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50000.00股东大会通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