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同仁堂(600085) - 公司资料

同仁堂

(600085)

  

流通市值:488.65亿  总市值:488.65亿
流通股本:13.71亿   总股本:13.71亿

同仁堂(600085)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1997年05月29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
注册资本(万元) 13714702620000
法人代表 邸淑兵
董事会秘书 冯莉
公司简介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同仁堂集团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于1997年成立,并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公司是集生产、销售、科研、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多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经营单位、研发单位、物流配送单位,以及天然药物公司、吉林人参公司、内蒙古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安国中药材加工公司、安国中药材物流配送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公司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产品剂型丰富,涵盖丸剂、散剂、酒剂及胶囊剂、口服液、滴丸剂等20余个产品剂型,形成了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系列,以同仁乌鸡白凤丸、坤宝丸为代表的妇科系列,以国公酒、骨刺消痛液为代表的酒剂系列等十二个不同系列品种群。自主研发了中药新药巴戟天寡糖胶囊,在中药治疗中轻度抑郁症领域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公司在加强工商沟通,科学排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产机械化进程,先后进行了蜜丸自动蘸蜡机、扣壳机、金戳移印技术、玻璃纸自动包装机等项目的研发推广,引进了“丸剂数粒充填技术”袋包装生产线,使公司中药自动化生产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企业自身发展实际,股份公司在北京大兴区医药生物产业基地及河北省安国市分别投资建立了现代化产业园,以适应公司“十三五”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公司聚焦党建创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的领导;以深入开展“四带四促”党建创新文化传承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类榜样引领作用,弘扬工匠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所属行业 中药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机构重仓-融资融券-中药概念-独家药品-央国企改革-沪股通-证金持股-健康中国-超级品牌-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流感
办公地址 北京市崇文门外大街42号
联系电话 010-67179780
公司网站 gf.tongrentang.com
电子邮箱 tongrentang@tongrentang.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医药工业1191227.2964.05670090.8564.30
医药商业1123040.7660.39815397.9978.24
其他行业12701.820.6811709.021.12
其他(补充)10970.890.592580.060.25
行业间抵消-478212.60-25.71-457665.80-43.92

    同仁堂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15 西南证券 杜向阳,...同仁堂(600085...
同仁堂(600085)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6.0亿元,同比+4.1%;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10.6%。 精品战略持续推进,提价放量成果显著。营收端,2024年公司营收186.0亿元(+4.1%),得益于公司大力推进营销改革、积极开拓市场。具体来看,医药商业营收112.3亿元(+9.6%),医药工业营收119.1亿元(+7.5%)。从细分领域看,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类分别实现营收51.5/21.3/7.3/4.8亿元,同比+17.3%/+23.0%/+19.3%/+26.6%。公司持续深化精品战略,前五名系列产品(安宫牛黄、牛黄清心、乌鸡白凤、六味地黄、金匮肾气)营收56.1亿元(+13.2%),得益于安宫牛黄丸提价策略以及乌鸡白凤系列产品销量增加。2024年6月,公司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在港零售价增幅20.1%;2024年,公司乌鸡白凤系列产品销量+34.2%。毛利端,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44.0%(-3.3pp),前五名系列产品实现毛利率47.6%(-7.3pp),主要系天然牛黄等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增加。2025年3月,公司新品体培安宫牛黄丸正式上线,零售价398元/丸,有望提升公司大单品销量,缓解天然牛黄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3%/7.9%/1.4%/0.03%,同比+0.1pp/-0.6pp/-0.1pp/0.6pp,基本保持不变。 母公司业绩增长强劲,收购红惠医药拓商业院内市场。2024年,同仁堂母公司营收49.0亿元(+19.2%),净利润13.9亿元(+11.6%),主要得益于精品战略推广。子公司营收增长,利润端承压。具体来看:1)同仁堂国药营收14.7亿元(+7.0%);归母净利润4.6亿元(-6.3%)。营收增加得益于安宫牛黄在港价格提升以及内地市场灵芝孢子粉销售额增加。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原材料成本增加导致。2)同仁堂科技营收72.6亿元(+7.2%),归母净利润5.2亿元(-11.6%)。报告期内,同仁堂科技强化营销推广,销售过亿产品九个,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金匮肾气丸/加味逍遥系列产品销售额分别同比+10.7%/+14.9%/+17.1%/+3.5%/+5.0%。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费用增加导致。3)同仁堂商业营收106.2亿元(+2.6%),归母净利润3.9亿元(-6.3%),门店数增加250家。2024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同仁堂商业拟收购红惠医药51%股权,有望拓宽同仁堂系列产品院内市场。 高管换届选举落地,持续深化国企改革。2024年6月,公司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邸淑兵担任董事长,张朝华担任总经理。公司多名董监高在同仁堂科技担任重要职位,邸淑兵现任同仁堂科技董事长。2024年11月,杨利辞任同仁堂副总经理职务,并在同仁堂科技担任副总经理。2025年,同仁堂科技将持续深化改革,以“保产值、控成本、调结构、降库存”为生产目标,持续优化生产流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持续推进精品战略,提价放量持续推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3亿元和2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倍、25倍和21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或不及预期,库存清理节奏或不及预期。
2025-03-07 诚通证券 李志新增持同仁堂(600085...
同仁堂(600085) 精品国药代表,民族瑰宝传承 公司前身始创于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迄今已有356年悠久历史。同仁堂股份成立于1997年,同年上交所上市,已经成为集中药生产、销售、科研和配送为一体的大型中医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为代表的众多经典传统中药产品,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覆盖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儿科等多领域,丰富的产品资源形成对品牌发展和稳健经营的有力支撑。 精品国药经营范式:大品种战略,全产业链经营 大品种战略、精品战略发展范式。2019-2023年,公司销售前五大产品组成基本稳定,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和金匮肾气系列连续五年位居公司销售前五大产品,前五大单品销售额在公司医药工业销售中占比稳定在46%左右,但毛利率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安宫牛黄系列是公司核心代表产品,内地零售市场市占率超50%。公司持续对品种群进行全面梳理并细化分类,遴选50多个重点培育的潜力大品种,在生产、供应、研发和营销等方面予以资源倾斜;2023年底推出“御药传奇系列”首批精品品规。 中医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公司在中医药产业链基本做到全产业覆盖,业务涵盖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和药品零售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药材好,药才好”,对上游原料坚持“道地药材”原则,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和管理,保证中药材地头质量;中游常年生产超400个品种中药产品,安宫牛黄丸双天然市占率绝对领先;下游医药商业零售门店数量突破千家,对自有药品销售形成闭环服务。 几个不变与变化:中药材价格、天然牛黄、政策壁垒和品牌软实力两个变化:上游中药材价格和核心原料天然牛黄供应。 1、中药材价格下降,缓解成本压力。从2024年7月份开始,中药材价格指数开始持续下跌,2025年3月3日最新价格指数为1856点,相对2024年7月高点2252点,半年多时间跌幅17.6%,时间长达8年的中药材大面积涨价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2、牛黄进口试点,打开原料供应限制瓶颈:牛黄进口试点政策,申请人限制为试点区域内处方含牛黄中成药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全球肉牛存栏量是国内十倍,天然牛黄进口试点,为同仁堂等含牛黄成分药品生产企业,扩大天然牛黄供应带来便利,打开生产原料供应限制瓶颈。 两个不变:政策壁垒和强大的品牌软实力 1、政策壁垒不变。牛黄、麝香天然原料入药严格准入和配额制管理不变;天然麝香入药使用准入制管理、生产配额制管理;天然牛黄进口试点申请人限制为试点区域内处方含牛黄中成药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规范有序进口使用。 2、强大品牌软实力。销售以零售渠道为主,拥有自主定价能力,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双天然产品内地和香港市场持续提价。国内拥有安宫牛黄丸生产批文的企业超过120家,但公司安宫牛黄丸在国内市占率超50%,香港市场品牌号召力强大,2011年公司安宫牛黄丸在香港零售市占率已高达94.2%。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7.7/203.3/222.7亿元,分别同比增5.1%/8.3%/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19.4/22.6亿元,分别同比增0.3%/15.8%/16.7%;每股EPS分别为1.22/1.41/1.65元;毛利率分别为44.5%/45.5%/46.5%。 据Wind一致预期,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倍数为28X,同仁堂PE(2024E)约30倍,估值略高于可比公司均值,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牛黄、麝香等天然贵细原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带来较大成本压力;2、药品生产质量风险,导致品牌形象受损;3、主力产品安宫牛黄丸(双天然)提价,导致市场需求下滑风险。4、牛黄进口试点落地不及预期,天然贵细药材无法支持进一步生产扩张。
2024-04-30 信达证券 唐爱金,...增持同仁堂(600085...
同仁堂(600085) 事件:同仁堂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Q1公司实现营收52.67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10.04%,实现扣非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9.98%。 点评: 24Q1受高基数影响营收增速放缓,利润端稳健增长。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实现营收52.67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10.04%,实现扣非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9.98%。营收增速相对放缓,主要受2023年一季度商业零售等板块营收大幅增长所导致的基数影响。从费用端来看,2024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整体费用控制较为稳健。我们认为公司深化营销改革,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盈利能力有望稳中 有升。 24Q1原材料采购支出增加。据公司公告,2024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1.98%,主要是公司贵细料等原材料采购支出加大以及商业分部采购商品支出增加所致,同时注意到公司应收账款为16.96亿元,同比增长60.64%,主要由于客户信誉额度管理产生的应收账款未到回收期,应收账款余额总体合理,风险可控。 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据2023年年报和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2024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坚持做好“品牌、品种、品质”工作年的基础上,推动公司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仁堂股份将通过产品定位,进行分级管理,做好溯源工作;线上线下主流渠道的整合营销并进一步优化服务;多举措并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同仁堂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98.41/221.04/246.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5/22.07/25.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27/2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与质量标准风险、流动性风险
2024-04-14 华安证券 谭国超,...买入同仁堂(600085...
同仁堂(600085)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78.61亿元,同比+16.19%;归母净利润16.69亿元,同比+16.92%;扣非归母净利润16.57亿元,同比+18.32%。 分析点评 全年业绩表现平稳,Q4业绩略微承压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4收入为41.40亿元,同比-7.44%;归母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34.4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9亿元,同比-31.83%,22年Q4高基数,23Q4业绩短期承压。 2023年全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7.29%,同比-1.5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4.46%,同比+0.1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19.24%,同比-0.7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8.53%,同比-0.2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57%,同比+0.1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62%,同比-0.5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8.69亿元,同比-39.58%,公司费用率持续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 母公司及三大子公司发展稳定 母公司报表来看,收入为41.09亿元,同比增长11.21%,归母净利润为12.49亿元,同比增长14.49%。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及同仁堂商业稳定发展。 同仁堂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7.73亿元,同比增长13.04%,净利润9.92亿元,同比下降0.93%。 同仁堂国药:实现营业收入13.77亿元,同比下降7.94%,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10.78%。针对海外市场,同仁堂国药立足港澳重点市场,积极进行多渠道的开发与宣传,针对大品种精准投放营销资源,持续优化核心市场终端布局。 同仁堂商业:实现营业收入103.45亿元,同比增长20.94%,净利润5.50亿元,同比增长51.97%。截至2023年底,同仁堂商业已有门店1001家,其中2023年内新增门店59家。 核心产品增长稳健,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 聚焦大品种战略,专注主业稳健发展。前五名系列(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五子衍宗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及金匮肾气系列)收入49.53亿元,同比增长9.97%,毛利率为54.82%,同比减少5.44个百分点,其中心脑血管类产品年销量达1648.71万盒,同比减少0.94%;补益类产品年销量达3611.89万盒,同比增长24.16%。公司持续跟进大品种增补工作、强化品种推广力度。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开发与改造。23年公司加大科研项目立项,开展经典名方、清脑宣窍滴丸研发工作,对同仁牛黄清心丸等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完善大品种基础资料;开展潜力品种探索性研究,挖掘品种价值;完成川牛膝等内控标准研究,进行生产质量问题攻关;提前布局解决濒危珍稀药材资源问题。 投资建议 公司23年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产品持续发展,收入方面,我们维持此前预测,并新增了26年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200.9/223.6/25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15%,利润方面,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的成本增长对毛利率的影响,我们下调了此前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3.6/27.8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21.6/2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8%/18%,对应估值为28X/24X/20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核心品种提价销售不及预期;营销改革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邸淑兵董事长,法定代... 20.7 -- 点击浏览
邸淑兵,研究生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高级会计师。曾任北京同仁堂药酒分公司财务主管、副经理,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经济运行部部长、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财务部副部长、投资管理部副部长、部长、总经理。现任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朝华总经理,非独立... 237.87 -- 点击浏览
张朝华,大学学历,执业药师、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南分厂一车间副主任、二车间技术副主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质量保证科副科长、综合办公室主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装环保管理部副部长、科技质量部副部长,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北京同仁堂天然药物(唐山)有限公司董事。
陈加富总经理 -- -- 点击浏览
陈加富,男,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主管药师,执业药师。曾任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本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本公司总经理,拟任本公司董事。
张春友(Zhang Chun You)常务副总经理 134.98 -- 点击浏览
张春友,大学学历,执业中药师、工程师。曾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区域主管、产品一部副部长、销售部副部长、销售部常务副部长、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春友常务副总经理 134.98 -- 点击浏览
张春友,大学学历,执业中药师、工程师。曾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区域主管、产品一部副部长、销售部副部长、销售部常务副部长、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利副总经理,非独... 99.34 -- 点击浏览
杨利,男,1977年出生,大学学历。曾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北分厂厂长助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北分厂副厂长、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部部长、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前处理分厂党总支书记、厂长。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同仁堂制药厂前处理分厂厂长,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北京同仁堂(安国)中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滦南药业有限公司董事。
董凌云副总经理 4.69 -- 点击浏览
董凌云,大学学历,工程师。曾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亦庄分厂厂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北京同仁堂(安国)中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滦南药业有限公司董事。
冯莉副总经理,董事... 129.93 -- 点击浏览
冯莉,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毕业,经济学学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曾任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内审法务部部长、总经理助理兼经济运行部部长,北京同仁堂天然药物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山东省天一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春友副总经理 111.15 -- 点击浏览
张春友,男,1967年出生,大学学历,执业中药师、工程师。曾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区域主管、产品一部副部长、销售部副部长、销售部常务副部长、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经理。
冯莉(Feng Li)副总经理,董事... 129.93 -- 点击浏览
冯莉,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毕业,经济学学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曾任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内审法务部部长、总经理助理兼经济运行部部长,北京同仁堂天然药物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山东省天一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0-30红惠医药有限公司10463.72实施中
2023-02-17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334.50签署协议
2022-12-09湖北京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预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