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电信(601728) - 公司资料

中国电信

(601728)

  

流通市值:5240.01亿  总市值:6176.73亿
流通股本:776.30亿   总股本:915.07亿

中国电信(601728)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1年08月09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注册资本(万元) 915071386990000
法人代表 柯瑞文
董事会秘书 李英辉
公司简介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或「本公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合称「本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主营业务为提供固定、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服务等基础电信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本公司发行的A股和H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所属行业 通信服务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AH股-中字头-云计算-融资融券-网络安全-央国企改革-沪股通-5G概念-人工智能-MSCI中国-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算力概念-中特估-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联系电话 010-58501508
公司网站 www.chinatelecom-h.com
电子邮箱 ir@chinatelecom-h.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服务收入24911173.1692.46--
其中: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57211.9139.56--
其中:产业数字化服务收入7485313.9527.78--
其中: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6413271.6623.80--
出售商品及其他收入2031000.517.54--
其中:其他服务收入355375.651.32--

    中国电信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6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11 山西证券 高宇洋,...买入中国电信(6017...
中国电信(601728) 事件描述: 中国电信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694亿元,同比+1.3%。其中,服务收入为2491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0.2%;EBITDA为806亿元,同比+4.9%。 事件点评: 1)基础业务收入增长稳健,ARPU保持平稳态势 2025H1,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达1,066亿元,同比+1.3%,5G网络用户渗透率较24年底提升6.1p.p.,移动用户达到4.33亿户,ARPU达46.0元。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推动基础业务创新发展,加快连 接提速升级,加速推进移动网络向5G-A升级,并不断加大直连卫星业务、量子密话密信规模拓展,业务价值量有望维持稳定。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41亿元,同比+0.2%,宽带用户达1.99亿户,宽带综合ARPU达48.3元。我们认为,公司将加快应用融智升级,不断通过AI升级推动通信助理、云盘、云电脑、视频彩铃等业务智能焕新,推动FTTR和千兆应用突破,维持ARPU稳定。 2)产数业务继续增长,深入推进“AI+”行动 天翼云全面迈向智能云,战新出海取得突破。2025H1,产业数字化收入达749亿元,同比+1.5%。其中,天翼云收入达573亿元,智能收入达63亿元,同比+89.4%。公司在全模态全尺寸自研基座大模型基础上累计推出80余个行业大模型、30余个行业智能体,上线星辰MaaS平台和星辰行业Agent平台。我们认为,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在政务、应急、工业、能源化工、住建等领域有望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公司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政策发力,智能云在社会千行百业的渗透率逐步提高。2025上半年,天翼云继续蝉联算 力互联调度市场第一,自有+接入智算规模达77EFLOPS。 AI、量子/安全、卫星通信等领域开辟新的增长赛道,加快推进IDC向AIDC转型。2025H1公司AIDC收入达184亿元,同比+7.4%,继续保持国内IDC规模龙头地位。安全以云堤、云脉、量子通信为主要驱动,收入达91亿元,同比+18.2%;视联网整合视频大数据大于1000TB,收入同比+46.2%;卫星通信手机收入同比+20.5%,手机直连卫星终端大于2200万,汽车直连卫星已合作6家车企。公司保持量子产业市场领军地位,量子密信实现六大主流系统全覆盖,量子密话、量子对讲持续丰富应用生态,全面适配主流终端,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服务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超3,000家行业客户,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我们认为,公司在新兴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突破,星地融合、通感一体、量子服务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有望为公司创造新的增长活力。 3)资本开支持续下降,智算规模快速增长 适度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在京津冀、长三角万卡集群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超节点形态集群,实现智算供给量与质的双重跨越,自有智能算力达43EFLOPS,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提供覆盖通算、智算、超算及量子计算的异构算力服务;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八大枢纽节点占比达85%;汇集超10万亿token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和14个行业数据集,总量超350TB。2025H1,公司资本开支342亿元,同比-28%,其中移动网投资121亿元,产业数字化投资116亿元,投资继续向算力倾斜。我们认为,公司面向AI适度超前布局云网基础设施、IDC向AIDC升级的趋势不改,随着国产算力产能快速增长智算服务能力将持续增强,巩固“国云”地位。 展望:公司力争2025年收入、EBITDA、净利润良好增长,智能收入高速增长,保持云计算良好增长。公司继续保持高分红率,上半年分红率达72%。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74/365.74/382.47亿元,同比增长5.3%/5.2%/4.6%;对应EPS为0.38/0.40/0.42元,2025年09月10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0.0/19.0/18.2倍,我们认为公司收入利润增长稳健,同时资本开支占收比继续下降,分红率继续提升,估值对比海外主流运营商仍有提升空间,维持“买入-A”评级。风险提示: 通信行业用户增速下降的风险。
2025-09-03 东莞证券 陈伟光,...买入中国电信(6017...
中国电信(601728) 投资要点: 事件: 中国电信发布2025年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694.22亿元, 同比增长1.3%; 归母净利润、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和2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0.2%。 点评: 上半年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694亿元, 同比增长1.3%, 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491亿元, 同比增长1.2%; 归母净利润、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和2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5%和0.2%。 公司紧跟数字消费新场景新趋势, 以战新业务为引领, 扎实推进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与创新发展。 移固业务: 收入与用户规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 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1066亿元, 同比增长1.3%, 其中5G网络用户渗透率较去年底提升6.1p.p., 移动用户数增长至4.33亿户, 移动用户ARPU达到46.0元;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641亿元, 同比增长0.2%, 其中宽带用户达1.99亿户, 宽带综合ARPU达48.3元。 公司持续强化融合发展, 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 向“云改数转智惠” 升级, 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数字化业务: 取得卓著增长成效。 公司加速推动业务融智升级, 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 多层次、 个性化AI需求, 2025年上半年实现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AIDC收入同比增长7.4%。 其中, 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573亿元, 智能收入达到人民币63亿元, 同比增长89.4%。 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持续优化算力供给结构。 公司持续推进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同步增长, 2025年上半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为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2%, 即每股人民币0.1812元(含税) , 同比增长8.4%,拟将2025年度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度进一步提升。 公司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 提供覆盖通算、 智算、 超算及量子计算的异构算力服务, 打造“星海” 数据智能中台, 推进自有数据集、 开源数据集和第三方数据集深度融合, 汇集超10万亿token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和14个行业数据集, 总量超350TB。 投资建议: 在移固业务基本盘平稳运行, 新兴业务较快增长的背景下,预计公司2025-2026年EPS分别为0.38和0.42元, 对应PE分别为20和18倍。 风险提示: 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 传统业务增速收窄; 5G渗透率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等。
2025-08-26 中国银河 赵良毕,...买入中国电信(6017...
中国电信(601728) 核心观点 事件:近日,中国电信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报告,实现总营收2694.22亿元/+1.3%;归母净利润为230.17亿元/+5.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达217.21亿元/+0.2%。从25Q2单季来看,实现总营收1349.13亿元/+2.61%;归母净利润为141.53亿元/+7.1%,环比提升59.66%。 深入开展AI+、量子+、5G+,数字化转型提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目前国央企自主可控大趋势已定且逐步深化,公司持续加大AI、5G、量子通信等战略新兴业务投入,上半年资本开支达342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投资116亿元,占资本开支的33.9%。展望2025年,公司一方面资本开支进一步下降为836亿元,产业数字化投资占比有望提升至38%,其中算力投入同比增加22%,为创新业务和云业务发展保驾护航。AI算力新生态方面,“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突破多项核心技术,打造全国首个全国产化万卡训练方案,推动传统IDC向AIDC转型。截止25上半年,AIDC收入同比增长7.4%,产业数字化收入达749亿元,实现国产算力在多场景、多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为AI技术的普惠发展注入强劲动力。AI云方面,天翼云上半年收入达573亿元,智能收入达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89.4%。持续推进面向AI底层技术创新,自研天翼云服务器操作系统通过国家安全可靠测评。量子科技方面,上半年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服务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超3,000家行业客户。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获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北京、上海等16个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带动头部企业拓展量子业务布局,推动量子产业集聚发展。5G工控智能体方面,公司通过推出5G工控智能体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带动收入显著增长。5G应用不断推动于矿山、制造、电力等领域,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生产质量。总体来说,在安全自主可控背景下,公司加大发展新兴业务发展,天通卫星“天地一体”网络连接稳步增加,量子通信产业发展初具规模,AI的发展推动政企云客户规模提升。伴随公司积极响应数字新经济布局,核心技术取得不断突破,有望更快速推动壮大新质生产力,内循环核心资产属性进一步强化。 中期高分红彰显稳健经营与央企担当,新旧动能转化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公司积极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坚持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出积极有为的行动方案,致力于和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成果。中期分红派息方面,按72%的比例派发现金股息,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1812元(含税),预计公司分红派息率有望逐步提升至75%左右。伴随公司新旧动能转化,业绩和估值有望双升,投资价值中长期显现。 投资建议:受益算网新基建政策支持与数字化转型需求释放变革、下游AI应用普及有望超预期,公司基本盘经营稳健推进高质量发展,结合公司最新业绩情况,给予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348.65亿元、371.81亿元、400.06亿元,对应EPS为0.38元、0.41元、0.44元,对应PE为20.81倍、19.52倍、18.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不确定性的风险;运营商新兴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5-08-18 民生证券 马佳伟,...买入中国电信(6017...
中国电信(601728) 事件:2025年8月14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694.2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归母净利润230.17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7.21亿元,同比增长0.2%。分红派息方面,2025年中期每股派息0.1812元(含税),同比增长8.4%。公司表示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将进一步提升。 基础业务稳健增长,移动用户数增长较快,ARPU保持平稳。2025年上半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1,066亿元,同比增长1.3%,移动用户达到4.33亿户,相比24年底增长819万户,其中5G网络用户数相比24年底增长3129万户,渗透率达到65.2%,同比增长6.1pct,移动用户ARPU达到46.0元,同比下降0.6%;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641亿元,同比增长0.2%;宽带用户达到1.99亿户,宽带综合ARPU达到48.3元,同比相对稳定。 战略新兴业务持续拓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749亿元,同比增长1.6%,占服务收入比达到30.1%;AIDC收入同比增长7.4%。战新重点产品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天翼云收入达到573亿元,同比增长3.8%;智能收入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89.4%;安全收入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18.2%;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公司加强战略新兴业务拓展:1)强化算力供给,自有智能算力达到43EFLOPS,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八大枢纽节点占比达85%,AIDC高功率机架利用率达到81%;2)构建全国一体化量子安全基础设施能力底座,在16城市部署量子安全设施;3)物联网链接用户近7亿户;4)卫星业务方面,手机直连卫星终端超2000万台,汽车直连卫星合作6家车企,航空互联网上网机队规模市场站占有率第一。 精细管理提升经营效率,资本开支持续下降。上半年公司深化数字赋能降本增效,AI赋能成本精细化管理,ROE同比提升0.2pct至5.0%,净利率同比提升0.3pct至9.2%,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资本开支方面,上半年投入342亿元,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为12.7%,预计25年全年资本开支小于836亿元。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基础业务稳步发展,战略新兴业务加速拓展,且公司精准管理+投资,有望带动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389/4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x/17x/1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兴业务不及预期,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基础业务ARPU值改善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柯瑞文董事长,首席执... 75.76 0 点击浏览
柯瑞文先生,于2012年5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柯先生为高级工程师,工商管理博士。柯先生曾任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江西省电信公司副总经理、本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经理、江西省电信公司总经理、本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本公司执行副总裁、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总经理,以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柯先生现兼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先生具有丰富的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
刘桂清总裁,执行董事... 68.83 0 点击浏览
刘桂清先生:1966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于2019年8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现任本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先生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刘先生曾任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及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本公司执行副总裁、于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董事。刘先生现兼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于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刘先生具有丰富的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
黄智勇执行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黄智勇先生,现任本公司执行副总裁。黄先生为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黄先生曾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及本公司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黄先生现兼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合规官。黄先生具有丰富的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
唐珂执行副总裁,执... 68.75 0 点击浏览
唐珂先生,于2022年3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唐先生为高级会计师,经济学硕士。唐先生曾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及本公司财务部总经理、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广东分公司总经理、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等职务。唐先生现兼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海峡两岸通信交流协会理事长及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唐先生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
李英辉执行副总裁,执... 68.14 0 点击浏览
李英辉先生,于2023年1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李先生为正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会员、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会计学硕士。李先生曾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部副主任,于上交所主板及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与预算部主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与资产管理部主任。李先生现兼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员副会长。李先生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及基础行业从业经验。
刘颖执行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刘颖女士,于2025年3月加入本公司管理层。刘女士为正高级通信工程师,工学学士。刘女士曾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刘女士现兼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理事会理事。刘女士具有丰富的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
吕永钟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吕永钟先生: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薇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吕薇女士,于2023年5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吕女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学位。吕女士1984年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体系与政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科技体制改革、知识产权政策等,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造业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研究与制订。吕女士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委员。
杨志威独立董事 32.41 0 点击浏览
杨志威先生,于2018年10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杨先生现任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及其香港上市公司的集团监察及风险管理总裁、于联交所主板及于上交所上市之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杨先生于法律、监察及合规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曾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及企业担任企业、商业及证券律师职务。杨先生亦曾任于联交所主板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于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法律顾问、胡关李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并于2001年至2011年出任于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于2005年至2008年期间兼任于联交所主板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于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出任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个人金融)。杨先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其后毕业于英国法律学院,并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取得法律学士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吴嘉宁独立董事 50.93 0 点击浏览
吴嘉宁先生,于2023年1月加入本公司董事会。吴先生为香港执业会计师、澳门执业核数师暨会计师、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计师(FCP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FCCA)、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FCA)。吴先生于1984年、1999年分别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吴先生1984年加入香港毕马威会计师行,1996年起担任合伙人,2000年6月至2015年9月担任主管合伙人,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担任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吴先生现任于联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亦曾任于联交所及上交所上市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于联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及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房多多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