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兆易创新(603986) - 公司资料

兆易创新

(603986)

  

流通市值:825.66亿  总市值:826.09亿
流通股本:6.64亿   总股本:6.64亿

兆易创新(60398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6年08月08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8号楼1至5层...
注册资本(万元) 6640591900000
法人代表 何卫
董事会秘书 董灵燕
公司简介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存储器技术和IC解决方案。2016年8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合肥、西安、成都、苏州、香港和台湾,美国、韩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技术研发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中科院等国内微电子领域顶尖院所,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60%。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跟踪最新技术发展方向,提升公司技术产品的领先性。公司的核心产品线为FLASH、32位通用型MCU及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以“高性能、低功耗”著称,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类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网络和电信行业的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在中国市场,我们的SPINORFLASH市场占有率较高,同时也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供应商之一,累计出货量超130亿颗,年出货量超28亿颗;我们的MCU作为中国32位通用MCU领域的主流产品,以24个系列350余款产品选择,覆盖率稳居市场前列,并且累计出货量已超过4亿颗。我们的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知名移动终端厂商,是国内仅有的两家的可量产供货的光学指纹芯片供应商。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已获得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积极推进产业整合,拓展战略布局,在已有的微控制器、存储器基础上,布局物联网领域人机交互技术,并与全球多家领先晶圆厂、封装测试厂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强产业上下游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
所属行业 半导体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物联网-预盈预增-融资融券-智能穿戴-沪股通-人工智能-MSCI中国-超清视频-富时罗素-标准普尔-国产芯片-无线耳机-传感器-半导体概念-汽车芯片-百元股-存储芯片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8号楼
联系电话 010-82881666,010-82881768
公司网站 www.gigadevice.com
电子邮箱 investor@gigadevice.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集成电路735562.78100.00456054.32100.00
其他(补充)34.980.008.160.00

    兆易创新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1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5-08 中银证券 苏凌瑶,...增持兆易创新(6039...
兆易创新(603986)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经营向好,基本盘存储,MCU产品持续稳健,且逐步完善多元化产品条线,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公司稳健经营,25Q1营收同比延续增长态势。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73.56亿元,同比+27.69%,实现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84.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3660.79%。25Q1,受益于国家一揽子刺激措施等原因,消费领域需求得以提振;受益于AIPC等终端对存储容量需求的带动公司产品在存储与计算领域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此外网通市场也实现较好增长,公司25Q1实现营收19.09亿元,同比+17.32%/环比+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14.57%/环比-13.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21.83%/环比-11.52%。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4年毛利率38%,同比+3.58pcts,归母净利率14.99%,同比+12.19pcts,扣非归母净利率14.01%,同比+13.53pcts单季度来看,公司2025Q1实现毛利率37.44%,同比-0.72pct/环比+4.27pcts。 以市占率为中心,积极开拓市场。2024年,公司积极寻求市场需求机会,产品出货量创出新高,达到43.62亿颗,同比增长39.72%。1)闪存产品:NOR Flash产品继续在消费、网通、计算、汽车等领域实现增长,带动该产品线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均实现同比良好增长,总体出货容量创历史新高。SLC NAND Flash产品亦实现了营收和出货量的同比良好增长,同时自有品牌DRAM产品市场拓展效果明显,市场份额持续提升,DDR3L和DDR4产品的出货量进一步增长。2)MCU:工业市场逐步复苏,能源、光模块等需求的拉动,以及网通、计算领域需求的显著增长,公司MCU产品营收及出货量均实现同比良好增长,并在出货量上创历史新高。3)传感器:公司在手机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营收及出货量均实现了同比良好增长。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发新应用及其他产品类型。 积极拥抱端侧AI,多元业务线稳步迈进。1)FLASH:积极布局AI眼镜,AIPC等应用领域,服务器积极与云厂商开展合作,工业领域把握电表升级换代等容量提升的趋势,向外积极拓展欧洲、日本等市场,汽车领域与国内主要车企开展合作,已经观察到中大容量的品类呈现较好的需求态势。2)利基DRAM:25Q1TV等消费下游需求较好,工业也在温和复苏。新产品D48Gb在TV、工业等客户端导入情况良好,新产品或有望较快成长为利基型DRAM部门新的增长支柱。定制化存储业务在手机旗舰机、AIPC、汽车、机器人等多个端侧AI应用场景中有序推进。3)MCU:积极把握国产替代的机遇,坚持大客户策略,在光伏、工控、白电等领域持续深耕,同时抓住端侧AI带来的直接、间接受益机会。4)模拟:完成对苏州赛芯的并表,正在推进双方的业务整合。未来将基于自身在MCU、存储已经构建的产品-客户矩阵,通过内部孵化和外延并购两条路径,逐步将电源管理的重点产品料号和下游应用领域补齐。 估值 综合考虑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经营向好,基本盘存储,MCU产品持续稳健,且逐步完善多元化产品条线,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92.04/111.44/134.9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5/20.41/25.27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4.3/42.4/34.3倍。我们看好公司多元业务协同发力,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存储芯片价格波动风险、存货跌价风险、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升级。
2025-05-05 中航证券 刘牧野买入兆易创新(6039...
兆易创新(603986) 需求好转,市场开拓顺利 2025年1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速17.32%,环比增速11.88%),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速14.57%,环比增速-13.24%)。公司利润增长主要是营业收入同比增加所致,其中受益于国家一揽子刺激措施等原因,消费领域需求得以提振;受益于AIPC等终端对存储容量需求的带动,公司产品在存储与计算领域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网通市场也实现较好增长。 聚焦技术创新,打造端侧智能引擎 定制化存储在端侧AI领域有望赢得较多需求。公司与青耘智凌等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北京青耘科技有限公司,兆易创新计划将该公司作为针对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等创新性业务的子公司进行孵化。进入2025Q1,公司定制化存储业务在手机旗舰机、AIPC、汽车、机器人等多个端侧AI应用场景中有序推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在手机和AIPC可能会迎来积极进展。 公司2024年参与投资端侧AI芯片公司上海光羽芯辰科技有限公司,光羽芯辰由兆易创新和燧原科技等合资成立,专注研发大模型端侧芯片。该公司采用创新的3D堆叠技术,整合燧原的AI专长与兆易的DRAM技术,以提升存储性能。据董事长周强介绍,光羽芯辰的芯片性能较主流产品提升10倍,成本更低,竞争优势明显。 端侧A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实时性、可靠性、定制化、低成本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然而,个人智能体在性能、私有化和成本上仍面临挑战,亟需提升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这一需求,光羽芯辰的近存计算解决方案,作为应对端侧AI性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2025年4月,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端侧AI芯片的3D DRAM集成技术标准》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旨在推进集成电路核心领域标准制定,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企业参与分工协作。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光羽芯辰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与市场副总陈苑锋详细汇报了标准草案,内容涵盖存算一体、3D堆叠封装技术要求、接口规范及在智能手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端侧设备应用场景的适配方案。 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向多赛道多产品线布局,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看好国家促消费政策带动的需求增长,以及公司LPDDR4、车规Flash、AI端侧芯片等高端新品的前景。预计公司在2025至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75亿元、20.46亿元、26.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95、41.76、32.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家消费补贴力度不及预期;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供应链风险。
2025-05-02 中原证券 邹臣买入兆易创新(6039...
兆易创新(603986)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3.56亿元,同比+27.69%;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84.21%;扣非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3660.79%;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09亿元,同比+17.32%,环比+11.88%;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14.57%,环比-13.24%;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21.83%,环比-11.52%。 投资要点: 营收持续增长,毛利率逐步回升。2024年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公司产品在消费、网通、计算等多个领域均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受益于国家一揽子刺激措施提振消费需求,以及AIPC等终端对存储容量需求带动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公司不断优化产品成本,多条产品线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毛利率增长,公司2024年实现毛利率为38.00%,同比提升3.58%,25Q1毛利率为37.44%,同比下降0.72%,环比提升4.27%;公司2024年实现净利率为14.97%,同比提升12.17%,25Q1净利率为12.56%,同比下降0.02%,环比下降3.19%。 端侧AI带动利基存储需求增长,利基DRAM供给格局改善。公司存储器产品包括NOR Flash、SLC NAND Flash和利基型DRAM三大品类,并拥有较完善的产品线布局。公司在全球SPI NOR Flash市场中位列第二,2024年,公司GD25UF系列低功耗SPI NORFlash产品以1.2V低电压和超低功耗模式,显著提升小容量电池设备续航能力,充分满足穿戴设备、健康检测、物联网及电池供电等市场需求;GD25/55系列车规级SPI NOR Flash产品获得由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授予的ISO26262:2018ASIL D汽车功能安全认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SPI NOR Flash领域的领导地位。公司Flash产品在巩固消费、网通、计算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并深耕工业和汽车等市场,并有望受益于AI耳机、AI眼镜、AIPC等端侧AI领域新需求所带来的增长。目前公司DRAM产品包括DDR3L和DDR4两个品类,DDR3L产品提供市场通用的1Gb/2Gb/4Gb产品;DDR4产品在已有4Gb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8Gb产品的量产出货,主要应用于TV、工业、安防等领域。由于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头部公司为了加速向新制程节点的HBM、DDR5、LPDDR5等产品迁移,逐渐退出利基DRAM市场,公司利基型DRAM有望受益于行业供给格局改善,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不断丰富MCU产品线,完善汽车MCU产品布局。公司持续推出MCU新产品系列和新料号,丰富产品线,截止2024年末,公司已成功量产63大系列、超过700款MCU产品供市场选择。2024年,公司面向数字能源、充电桩、储能逆变等应用场景,推出GD32G5系列高性能MCU产品;面向伺服控制、变频驱动、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推出GD32H75E超高性能工业互联MCU产品;面向车身域控、车灯控制、电池管理、车载充电机、底盘应用及直流变换器等应用场景,推出GD32A7系列车规MCU产品。2024年,公司新增募投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12亿元用于汽车MCU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汽车MCU产品布局,增强公司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利基存储器及MCU领先企业,公司Flash产品在巩固消费、网通、计算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并深耕工业和汽车等市场,并有望受益于端侧AI领域新需求所带来的增长,公司利基型DRAM有望受益于行业供给格局改善,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不断丰富MCU产品线,完善汽车MCU产品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为91.61/110.44/131.92亿元,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08/19.93/24.60亿元,对应的EPS为2.27/3.00/3.70元,对应PE为49.61/37.53/30.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2025-04-30 东海证券 方霁买入兆易创新(6039...
兆易创新(603986) 投资要点 事件描述:兆易创新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56亿元(yoy+27.69%),实现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yoy+584.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yoy+3660.79%),综合毛利率38.00%(yoy+3.58pcts)。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9亿元(yoy+17.32%,qoq+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yoy+14.57%,qoq-13.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yoy+21.83%,qoq-11.52%),综合毛利率37.44%(yoy-0.72pcts,qoq+4.27pcts)。 公司继续以市占率为目标,2024年销售量高速增长,2025年或继续在各个细分市场保持竞争优势。2024年度公司积极寻求市场需求机会,产品出货量创出新高,达到43.62亿颗同比增长39.72%,销售量的高增长是2024年营收同比为27.69%增长的主要原因。1)公司DRAM产品实现翻倍销量增长。公司NORFlash产品继续在消费、网通、计算、汽车等领域实现增长,带动该产品线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均实现同比良好增长,总体出货容量创历史新高。SLCNANDFlash产品亦实现了营收和出货量的同比良好增长。2024年公司DDR3L和DDR4产品的出货量进一步增长,产品营收及出货量实现了同比超过翻倍的增长幅度,覆盖网通、安防、TV及智能家居等多个应用领域。2)MCU产品出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消费和工业市场为前两大营收贡献领域,随着工业市场的逐步复苏,来自工业领域的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得益于能源、光模块等需求的拉动,以及网通、计算领域需求的显著增长,公司MCU产品营收及出货量均实现同比良好增长,并在出货量上创历史新高。3)传感器产品方面,公司在手机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营收及出货量均实现了同比良好的增长。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发新应用及其他产品类型。 公司利基型DRAM产品继续高速增长,NOR Flash产品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1)根据TechInsights预测,NORFlash总体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年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NORFlash市场规模达2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9.74%,2023-202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7%。据Web-FeetResearch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SerialNORFlash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二位。公司产品覆盖512Kb到2Gb的容量范围,支持1.2V、1.8V、3V、1.65~3.6V以及1.8VVCC&1.2VVIO等多种供电类型,并针对不同市场应用需求分别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小封装等多个产品系列,可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领域多种产品应用中对容量、电压以及封装形式的需求。2)公司DRAM产品包括DDR3L和DDR4两个品类,DDR3L产品提供市场通用的1Gb/2Gb/4Gb容量产品;DDR4产品在已有4Gb容量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8Gb容量产品的量产出货,主要应用于TV、工业、安防等领域。2024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产品技术迭代变化,将DRAM募集资金项目的用途由原计划研发四种产品DDR3、DDR4、LPDDR3和LPDDR4调整为DDR3、DDR4、LPDDR4和LPDDR5,其中LPDDR4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贡献收入在存储器业务领域。长期来看,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头部公司为了加速向新制程节点的HBM、DDR5、LPDDR5等产品迁移,放弃或减少利基型产品的生产,有望带来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厂商份额提升的机会。3)在SLCNandFlash产品,供应商主要为海外厂商,其中,铠侠、华邦电子、旺宏电子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中国大陆企业长期具备较大的国产化发展空间。 MCU产品线是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公司已成功量产63大系列、超过700款MCU产品供市场选择,并且在车规领域取得较快发展。MCU产品领域,公司是中国排名第一的32位Arm通用型MCU供应商。根据Omdia统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MCU营收排名全球第十位。2024年,公司新增募投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12亿元用于汽车MCU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其中,将使用募集资金7.06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汽车MCU产品布局,提升高端MCU产品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线,持续扩展市场空间,增强公司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短期利基DRAM高速增长,存储与MCU价格逐步见底,长期公司各项业务国产化空间依然较大。预计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94.16、116.55、141.78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分别是94.73、115.30亿元),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19.51、23.81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分别是16.94、21.2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56.50、43.80、35.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风险;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规则变化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朱一明董事长,非独立... 472.79 4576 点击浏览
朱一明,中国国籍,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曾任ipolicy Networks Inc.资深工程师、M onolithic System Technologies Inc.项目主管。2018年7月至2022年2月,任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任长鑫存储董事长;2018年7月至2023年4月,任长鑫存储首席执行官。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任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21年2月至今,任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4月至2018年7月,任公司总经理;2005年4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何卫总经理,法定代... 147.93 23.28 点击浏览
何卫,曾先后任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集成电路部副主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北京销售部副处长。2009年加入公司,曾任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7月至2023年4月任公司代理总经理;2023年4月起任公司总经理;2021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2023年7月起任公司副董事长。
李晓燕副总经理,董事... 114.08 21 点击浏览
李晓燕,1998年7月-2004年2月曾就职于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澳柯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2月-2006年8月在北京弗赛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任行政总监。2006年加入公司,历任公司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等部门负责人;2012年12月-2016年10月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监事会主席。2021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孙桂静副总经理,财务... 210.97 12.6 点击浏览
孙桂静,曾任职于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加入公司,任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2021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胡洪副总经理,非独... 621.26 14.01 点击浏览
胡洪,2007年7月加入公司工作至今,历任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监、事业部负责人。2022年10月起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12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
胡洪副总经理,董事... 302.61 14.01 点击浏览
胡洪,男,1982年10月生,中国国籍,清华大学学士、硕士。2007年7月加入公司工作至今,历任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监、事业部负责人。2022年10月起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12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
李宝魁副总经理 387.14 2.891 点击浏览
李宝魁,2006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历任芯片设计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2011年11月加入公司,曾任公司MCU芯片设计总监,现任MCU事业部负责人。2022年10月起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
WANG ZHIWEI(王志伟)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王志伟(WANG ZHIWEI),2005年至2006年任Intrawest公司投资经理,从事投资并购;2007年至2008年担任高盛高华经理,从事投资银行工作;2009年至2017年9月担任北京清石华山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2017年9月至今担任前海清岩华山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WANGZHIWEI(王志伟)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王志伟,2005-2006担任Intrawest公司投资经理,从事投资并购;2007-2008担任高盛高华经理,从事投资银行工作;2009-2017年9月担任北京清石华山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合伙人;2017年9月至今担任前海清岩华山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董灵燕董事会秘书 28.18 -- 点击浏览
董灵燕,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任中金公司研究部研究助理;2020年2月至2024年6月就职于润晖投资,历任投资经理、助理副总裁。2024年6月加入公司,任投资者关系经理。2024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1-06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100.00实施中
2024-12-19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100.00实施完成
2024-12-19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10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