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派能科技(688063) - 公司资料

派能科技

(688063)

  

流通市值:199.30亿  总市值:418.01亿
流通股本:8373.41万   总股本:1.76亿

派能科技(688063)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年12月18日
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祖冲之路887...
注册资本(万元) 1756263330000
法人代表 韦在胜
董事会秘书 叶文举
公司简介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作为储能第一股于2020年在A股上市。 派能源科技专注锂电池储能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领先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垂直整合储能锂电池研发生产、BMS研发、系统集成三大核心环节,以高性能储能锂电池和先进BMS技术为核心,...
所属行业 电池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QFII重仓-基金重仓-预盈预增-锂电池-融资融券-上海自贸-中证500-沪股通-MSCI中国-养老金-PCB-钠离子电池-储...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祖冲之路887弄71-72号5楼
联系电话 021-31590029
公司网站 www.pylontech.com.cn
电子邮箱 ir@pylontech.com.cn

    

暂无数据
近三个月该公司无评级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3-01-11 国联证券... 贺朝晖...买入事件:公司发布...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3.1亿元,同比增长273.21%-314.32%;实现扣非净利润11.7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289.18%-332.42%。公司业绩高速增长,超此前市场预期。 海外户储高景气延续,显著增厚公司业绩以业绩预告中枢估算,公司22Q4归母净利润约6亿元,环比Q3大幅提升57.5%,同比提升823.1%。我们认为,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年底抢装有力支撑了公司Q4业绩的大幅提升。公司在传统优势市场外,积极开拓荷比卢、东欧、北美和日本等户储新兴市场,已经在美国和日本形成了规模发货。我们预计公司在新市场的拓展有望推动整体业绩进一步高增。 定增获批大幅扩产,增强产品交付能力截至22年底公司具备7GWh电芯产能,较21年底增长133%。22年12月公司定增获批,募投项目一期5GWh电芯产能建设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于24Q1建成投产。公司为缓解当前交付压力,计划积极推进项目提前完工,并通过技改和工艺优化提升现有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交付能力。 丰富产品结构,大储产品有望共享新增长公司产品此前主要用于海外户储市场,近年来积极布局大型储能市场,募投项目中规划了大容量电芯产线,基于CTR结构设计优化,大储产品空间利用率及成组效率位居行业前列,有望形成新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提价超此前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68.4/132.9/204.8亿元(原值为60.6/121.1/17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1.4%/94.5%/5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25.4/39.8亿元(原值为10.8/22.7/3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0.9%/105.6%/56.65%,三年CAGR为132.7%;EPS分别为7.98/16.41/25.71元/股,对应 PE 为39/19/12倍。 参照可比公司估值及绝对估值结果,我们给予公司23年35倍PE,目标价574.3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电价及政府补贴下降。
2022-12-19 东方证券... 卢日鑫...买入专注磷酸铁锂...
专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领域,产业链全面布局。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锂电池储能应用超过十年,产业链经过垂直整合,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2020年,公司已形成年产1GWh电芯产能和年产1.15GWh电池系统产能,21年底电芯产能达3GWh,预计22年底电芯产能超过6GWh。 全球储能产业政策、电价、能源结构多元驱动,家用储能异军突起。家用储能通常与光伏配合使用,受益于近几年光伏成本快速降低及分布式光伏的广泛应用,家用储能近几年来发展极为迅速:1)各国推出家用(光)储相关补贴激励,政策利好,降低用户家用储能安装成本;2)高昂电价增加居民安装储能主动性电价相对较高,家用储能帮助降低电力支出,功能性凸显;3)分布式光伏以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目标,导致为满足电力系统灵活性及可靠性要求,家用储能势在必行。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家用储能新增装机达58GWh。 产品好,渠道广,利润高,公司家储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业务集中于境外家用储能市场,根据IHSMarkit统计,2020年全球家庭储能出货量4.5GWh,派能科技占比约13%,位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市占率15%。1)公司注重研发投入,产品质量领先全球,性能甚至优于Tesla、LG、BYD同类产品,同时获得全球多种认证;2)贴牌Sonnen打开市场,逐渐转向自主品牌,深度绑定海外主流客户,成长空间广阔;3)完成储能电池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电芯自产带来高利润。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6.46、15.22、21.41元,参考行业可比公司,我们认为目前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为2023年的27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410.94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国际局势影响出口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价格传导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建设及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估值相关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22-10-31 太平洋 刘强买入公司发布2022...
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1-9月实现营业收入35.68亿元,同比+175.62%,实现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156.52%。 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加速提升。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179.71%,环比+64.98%;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295.72%,环比+134.89%,业绩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盈利水平加速提升。 强需求驱动下,量利齐升显著。我们认为在海外户用储能需求高速增长叠加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催化储能配置需求的背景下,公司量利齐升显著:1)量的层面,公司1-9月累计出货2203MWh,对应Q3出货993MWh左右,环比+50%以上,应主要源于海外订单需求加速释放;2)利的层面,我们测算Q3公司已实现0.38元/Wh的单位盈利水平,环比+47.29%,提升显著,应主要源于公司Q1提价订单交付落地,我们测算对应单价(不含税)为1.73元,环比提升0.12元左右;同时Q3原材料成本保持相对稳定,顺价进一步落地+成本端可控下公司单位盈利显著提升。 品牌+渠道+技术优势加持下,扩产项目落地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公司品牌效应与渠道优势俱佳,欧洲市场市占率领先,且同时掌握电芯及Pack层面核心技术,先发优势+核心技术优势加持下,公司产品需求高增确定性较强,当前主要矛盾应在于产能瓶颈导致的供不应求。预计Q4随公司新增产能陆续落地,供需矛盾有望进一步缓解,带动出货水平持续向上,近期公司10GWh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功举行开工仪式,预计建成后将成为公司工序最齐全、产能最大的基地,打开远期成长空间。钠电池也将加快进度。 投资建议:公司是户储领域龙头,在行业持续高景气之下,看好公司未来中长期成长空间,三季度公司量利继续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4.81/124.29(+26.13)/194.68(+48.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74%/126.77%/56.63%。归母净利分别为10.68(+1.96)/23.64(+6.89)/34.84(+10.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7.71%/121.43%/47.36%。EPS为6.90(+1.27)/15.27(+4.45)/22.50(+6.9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20/14,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2022-10-23 中泰证券... 曾彪,...买入事件:2022Q1-Q...
事件:2022Q1-Q3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156%,扣非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2022Q3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296%,扣非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306%。 公司储能产品量价齐升。从量上看,2022Q1-Q3公司户用储能出货2.2Gwh,其中Q1-Q3分别为567Mwh/643mwh/994mwh,Q3量环比提升55%,同比提升110%,略超预期。从价上看,2022Q1-Q3公司价格分别为1437元/kwh、1618元/kwh、1725元/kwh,Q3价格环比提升107元/kwh,主要是前期涨价兑现,美元升值换算为人民币价格环比有所增加。 单位盈利环比持续提升。2022Q1-Q3公司单位盈利分别为179元/kwh,253元/kwh,384元/kwh,公司盈利能力恢复至20年左右水平。盈利的提升受益于价格环比上升、成本环比下降及费用率的下滑。 产能持续释放,截至2021年底,公司电芯产能3GWh,预计22年年底达到6-7Gwh;22年6月公司公告拟于合肥建设10GWh电芯及系统一体化产能基地,22年10月该项目开工建设。 规模效应推动下期间费用率下降。2022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77%,同比-1.92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5%、2.08%、6.33%、-2.48%,同比变动-0.19pct、-0.50pct、+0.05pct和-1.27pcts。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Q4出货1.3Gwh,环比提升30%,预计贡献利润达5亿元;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加回股权激励后为13亿元。考虑到公司产品量利齐增,我们预计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11.1、27.7亿(前值为10.7、27.7亿),对应PE估值52、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无行业评级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3-03-09 信达证券... 马铮不评级周思考:从合成...
周思考:从合成生物学角度看代糖投资机会。合成生物学生产代糖优势众多。首先,在天然甜味剂中,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植物提取,受到上游植物资源的限制,产量也会受到相应限制。然而,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生产,微生物繁殖速度快,可摆脱上游植物资源的限制,大量生产此类甜味剂。其次,多数人工甜味剂当前仍然依靠传统化工方法生产,存在生产环境危险、耗能高及污染大等特点,若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生产,可在常温常压环境下生产,同时原料仅为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安全环保,符合碳中和的要求。第三,对于化工合成方法生产困难的甜味剂而言,合成生物学方法也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替代。 多款代糖生产已涉及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学方法。事实上,在近些年代糖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发酵及合成生物学方法已逐步融入到代糖的生产中。 赤藓糖醇是首个通过微生物发酵方法商业化生产的糖醇,通过利用能够积累高浓度赤藓糖醇的解脂假丝酵母来发酵生产赤藓糖醇。阿洛酮糖则主要通过生物酶催化的方法进行生产,而所用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则可由经基因重组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所得。此外,Amyris 已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酵母,使其生产出甜菊糖苷中的莱鲍迪苷M。 市场空间宽广,仍需关注成本差异。从整体市场来看,全球蔗糖市场体量1000 亿美元,人工甜味剂市场体量70-80 亿美元,而天然甜味剂市场体量约8 亿美元,考虑到蔗糖对于人体健康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人工甜味剂还是天然甜味剂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尽管合成生物学属于前沿技术,但对于下游厂家而言,产品的价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在未来,若菌种和发酵条件不断优化可使合成生物学方法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与传统方法生产的产品成本相抗衡,合成生物学方法在代糖生产中将有望逐步走向主流。 关注百龙创园、莱茵生物和三元生物。 市场行情回顾:2023 年2 月27 日到2023 年3 月3 日,沪深300 上涨1.7%,SW 高市盈率指数周下跌0.5%、月下跌0.1%。截止2023 年3 月3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8849.9 亿元,周成交净买入66.2 亿元,其中食饮行业周净买入6.72 亿元。2023 年2 月27 日到2023 年3 月3 日SW食品饮料上涨1.3%,跑输沪深300 指数0.4pct。 分子行业来看,啤酒上涨4.8%,周成交额环比60.1%;零食上涨2.3%,周成交额环比8.0%;白酒Ⅲ上涨1.5%,周成交额环比-22.8%;软饮料上涨1.1%,周成交额环比-28.0%;乳品上涨1.1%,周成交额环比-21.0%;烘焙食品上涨0.2%,周成交额环比-30.3%;保健品上涨0.2%,周成交额环比-33.9%。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反复、食品安全风险
2023-03-06 信达证券... 李宏鹏不评级 周观点:推荐]...
周观点: 推荐] 欧派家居、志邦家居、 晨光股份、 百亚股份、太阳纸业。 1) 轻工消费: 持续看好家居、文具个护等轻工消费类子板块基本面逐季向上。 进入 3月, 家居迎来 315活动大促, 龙头公司今年加大家具电器卫浴等多品类整合力度, 头部优势强化、第二梯队错位竞争,随着后续门店接单逐步传导至工厂, 持续看好家居板块全年经营表现。 推荐整装渠道占比较高的欧派家居、志邦家居、索菲亚、金牌厨柜,软体推荐喜临门、慕思股份、顾家家居,建议关注受益于竣工逻辑大宗业务占比高的江山欧派、皮阿诺、王力安防,以及受益于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国产卫浴龙头箭牌家居。 文具个护板块, 在 23年线下消费复苏的背景下, 持续推荐文创龙头晨光股份, 个护推荐全国扩张深化、电商高增的百亚股份。 2) 造纸包装: 随着近期浆价下行和文化纸价小幅回升,我们预计纸浆系盈利将小幅改善, 持续看好龙头纸企吨盈利逐季改善趋势, 建议关注太阳纸业、山鹰国际。 白卡纸价持续弱势, 玖龙 PM32白卡纸机计划 3月 16-31日停机检修, 建议关注纸包装龙头裕同科技。 3)新型烟草: 国家烟草专卖局 2023年 2月 28日发布《关于开展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的通知》, 明确规定从 3月 6日至 4月 25日对电子烟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整治,从生产、批发、销售三方着手,督导依法获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电子烟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取缔关停未依法获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电子烟市场主体,查处打击非法制售电子烟行为。 本次《通知》强调对国内电子烟非法产业链整治,合规国标产品销售及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改善。 轻工制造板块(2023.2.27-2023.3.3)表现跑输市场。 截止 2023年3月 3日过去一周, 轻工制造行业指数下跌 0.55%,沪深 300指数上涨 1.71%,整体跑输市场。轻工制造细分板块中,家居用品行业指数+0.41%, 造纸行业指数-0.68%, 文娱用品行业指数-1.26%, 包装印刷行业指数-1.57%。 家居: 建材家居卖场 1月销售额降幅环比收窄, TDI 价格下降、 MDI、聚醚价格上涨,海运费环比小幅上涨。 销售数据方面, 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 23年 1月单月同比-21.10%,较 12月降幅收窄 18.81pct。 成本方面, 截至 2023年 3月 3日, 化工原料方面, TDI、 MDI、聚醚市场价格环比分别-1.7%、 +4.2%、 +8.6%。五金原料方面, 铜价环比-0.7%。海运费方面, CCFI:美西航线海运指数环比+0.1% 造纸: 双胶纸、铜版纸价格上涨,箱板纸价格下跌, 废纸浆、 期货浆价下跌。 纸价方面, 截至 2023年 3月 3日过去一周: 双胶纸价格,晨鸣纸业 6950元/吨(上涨 50元/吨),太阳纸业 7050元/吨(上涨 50元/吨);白卡纸价格,晨鸣纸业 5200元/吨(持平),博汇纸业 5277元/吨(上涨 66.7元/吨);铜版纸价格,晨鸣纸业 6350元/吨(上涨 50元/吨),太阳纸业 6500元/吨(上涨 50元/吨)。东莞玖龙地龙瓦楞纸 3880元/吨(持平), 东莞玖龙地龙牛卡箱板纸 4030元/吨(下跌 75元/吨)。 成本方面, 天津玖龙废黄板纸收购价格为 1520元/吨(下跌 40元/吨); 纸浆期货价格为 6462元/吨(下降 123.2元/吨); 巴西金鱼阔叶浆价格为 820美元/吨(持平),智利银星针叶浆价格为 920美元/吨(持平)。 库存方面, 截至 2023年 2月,青岛港纸浆库存 1154千吨, 同比-3.38%,环比 1月+1.58%,常熟港纸浆库存 650千吨, 同比+8.33%,环比 1月+45.9%; 截止 2023年 3月 3日过去一周, 白卡纸工厂周库存为 88.06万吨,环比上涨 1.08万吨;双胶纸库存 44.11万吨,环比下降 0.95万吨。 包装: 截止 2023年 3月 3日过去一周马口铁持平、铝价下跌。 需求方面, 1月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 72.28亿件,同比-17.6%,增速环比-18.8pc。 成本方面, 截至 2023年 3月 3日, 马口铁天津富仁SPCC0.18*900镀锡板卷价格 6900元/吨(持平),A00铝价格 18436元/吨(下跌 168元/吨)。 风险因素: 地产销售下滑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
2023-03-06 信达证券... 樊继拓未知核心结论:2022...
核心结论:2022年10月底-2023年2月初的上涨,几乎没有盈利兑现,主要是估值驱动的上涨,风格差异度比较小,消费、金融、成长、周期轮流上涨。轮涨之后板块差异度已经不大,绝对低估值板块已经变得比较稀少,仅靠估值驱动的上涨接近尾声。从Q2开始,市场可能进入由盈利驱动的上涨阶段,关注点转向业绩兑现。 在盈利驱动阶段,板块表现分化加大,可能开始出现新的赛道,成为牛市中持续2-3年的领涨主线。盈利驱动阶段能够持续跑赢的风格和板块,可能和估值驱动阶段的风格有很大差别,通常都有较强的盈利优势支撑,且与经济和盈利兑现的节奏有关。二季度关注重点:第一,市场风格或重回价值,价值板块受益于经济Beta+低估值,进可攻退可守。第二,重点关注行业的业绩兑现,可能有业绩的方向:出行链(疫情影响减退+经济恢复后困境反转最确定)、地产链(高频数据可能超预期)。 未来3个月配置建议:消费(疫情&地产政策变化+经济beta+业绩反转)>金融地产(稳增长+经济改善左侧有表现+超预期的高频数据)>周期(商品价格下降+部分地产链估值修复)>软成长(过去2-3年受压制+低估值+寻找新赛道)>硬科技(供需错配缓解+产能压力仍待出清)。 金融地产:银行地产的超额收益大多出现在经济下降后期到经济回升早期,在经济确定改善之前,反而更容易产生超额收益,我们认为,2022到2023年上半年均处在这一阶段。Q2如果指数层面出现波折。金融地产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估值仍处在绝对低位的板块,作为防御性配置可能也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消费:2023年上半年消费板块大概率会有超额收益,驱动力从估值修复向盈利兑现转变。(1)消费板块估值中等,风险释放已经较为充分。(2)过去1个季度,疫情影响的减退和地产政策的变化,带来消费板块年度逻辑的修复,本质上是经济Beta驱动的超跌修复。本轮消费板块估值修复的背后是年度盈利预期的修复。估值修复阶段完成后,Q2开始重点关注消费板块的业绩兑现。 成长:年度层面上,几乎每一轮牛市都会有新的成长赛道走出来,2023年是关注新赛道的重要年份。关注计算机、港股互联网、机械设备等板块,供给端产能出清比较充分,需求端长期成长性好,年度逻辑正在反转。硬科技(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长期需求逻辑较好,但仍需消化产能释放的压力。 周期: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行。建议首先关注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的建材、机械、有色等地产链上游板块。等经济改善右侧,海外衰退风险过后,可以增配其他周期股。 一级行业具体配置方向:(1)周期:建议关注国内经济相关的地产链板块:建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2)成长:可能成为新赛道的计算机、港股互联网。(3)消费:酒店&航空&旅游(困境反转),家电(可能超预期的地产数据)。(4)金融地产的配置顺序:证券(熊转牛第一波弹性大)>地产(稳地产政策+熊转牛第一波上涨中后期逐渐变强)>银行(信贷企稳)风险因素:经济下行超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2023-03-01 信达证券... 马铮不评级周期属性产生...
周期属性产生阶段性需求突显。 白酒的周期性源于其独特的产品属性,计划性购买、不会变质、品质和价值的市场反馈等,决定了人们购买的动机和一般快消品不一样,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链条也时刻存在着博弈。当价格出现下滑时,消费者不急于购买,渠道不急于进货,厂家的压货政策不可持续;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计划性拿货意愿增强,从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变得顺畅,出现阶段性的需求突显,产业链上下游的心态也会发生反转。 行业集中化趋势不变。白酒的产品属性,从物理属性到精神属性,消费的价格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升。虽然全国的白酒产量在逐年萎缩,但次高端以上的产品在量上的占比仍是非常小的。烟是瘾,茶是礼,酒是情,在中国文化、礼数的影响下,我们认为出现在社会各个节点的高价位白酒需求都有可能越来越多,而并不只是某些特定场合。 优越商业模式带来长远预期。名酒不同于一般商品,因其集合了标品、藏品、社交品的属性,既可以规模化生产,又可以讲出差异化故事,更可以低成本传播感动消费者,由此造成了优越的商业模式。与技术迭代不同,白酒的商业模式可以看的更长远,也能够给市场创造更持久的现金流预期,在情绪积极、信心充足的情况下,不乏对估值的进一步拔高。 正是周期性叠加长期层面预期,白酒的股价在部分时间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特征,如汾酒、酒鬼酒、舍得的十倍增长过程。我们认为这是其弹性的核心来源,同时还有企业发展“势”能的推动,往往能够进一步带来超预期变化。 市场行情回顾:2023年 2月 20日到 2023年 2月 24日,沪深 300上涨0.7%,SW 高市盈率指数周上涨 1.0%、月下跌 0.9%。截止 2023年 2月24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 18783.7亿元,周成交净买入-41.2亿元,其中食饮行业周净买入-11.39亿元。2023年 2月 20日到 2023年 2月 24日 SW 食品饮料下跌 1.8%,跑输沪深 300指数 2.4pct。分子行业来看,烘焙食品上涨 3.8%,周成交额环比-4.9%;肉制品上涨 1.7%,周成交额环比-18.6%;预加工食品下跌 4.6%,周成交额环比-39.3%;啤酒下跌2.5%,周成交额环比-38.6%;白酒Ⅲ下跌 2.2%,周成交额环比-24.9%; 其他酒类下跌 1.8%,周成交额环比-11.9%;软饮料下跌 0.8%,周成交额环比-37.2%。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反复、食品安全风险

最新高管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韦在胜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韦在胜先生:196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8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就职于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部长;1993年1月至1997年11月就职于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历任区域市场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财务总监;1997年11月至2017年9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分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及投资管理工作,历任财务总监、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董事;2017年9月起至今担任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韦在胜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韦在胜先生:196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8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就职于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部长;1993年1月至1997年11月就职于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历任区域市场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财务总监;1997年11月至2017年9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分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及投资管理工作,历任财务总监、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董事;2017年9月起至今担任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谈文总经理,董事 633.57 -- 点击浏览
谈文先生:1969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历。1991年7月至1999年4月,就职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南京工程公司,担任分公司财务科长;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营销财务部海外财务负责人;2004年4月至2014年11月,分别就职于中兴通讯子公司无锡市中兴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16年8月至今,就职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2019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谈文总经理,非独立... 633.57 2.85 点击浏览
谈文先生:1969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历。1991年7月至1999年4月,就职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南京工程公司,担任分公司财务科长;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营销财务部海外财务负责人;2004年4月至2014年11月,分别就职于中兴通讯子公司无锡市中兴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16年8月至今,就职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2019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施璐副总经理 383.77 1.95 点击浏览
施璐先生,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测试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历;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就职于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2009年10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历任软件总工程师、储能系统事业部总经理。2016年8月至今,任派能科技副总裁、储能系统事业部总经理。
叶文举副总经理,董事... 358.97 1.95 点击浏览
叶文举先生,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4年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2004年7月至2006年2月,就职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账会计;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就职于中大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担任成本主管;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职于深圳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担任应收经理;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就职于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担任财务主管;2009年10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2016年8月至今,任派能科技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
杨庆亨副总经理 373.45 1.95 点击浏览
杨庆亨先生,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0年毕业于甘肃农业机械化学校电气技术专业,中专学历;201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大专学历。2000年12月至2003年10月就职于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2003年11月至2012年12月就职于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历任质量工程师、制造部经理;2012年12月至今就职于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历任厂长、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派能科技副总裁、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宋劲鹏副总经理 392.35 1.95 点击浏览
宋劲鹏先生,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就职于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担任服务经理。2004年6月至2011年8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市场经理,市场总监等。2011年8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国际市场营销部总经理;2016年8月至今,任派能科技副总裁、国际市场营销部总经理。
冯朝晖副总经理 254.88 1.95 点击浏览
冯朝晖先生,198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3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历。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市场主管、品牌总监;2010年12月至2016年7月,就职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历任市场经理,国内市场营销部总经理;2016年8月至今,任派能科技副总裁、国内市场营销部总经理。
李静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静女士: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美国永久居留权,注册会计师,硕士学历,1993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2008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国际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1997年4月至2004年4月担任中兴通讯财务管理部主任;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担任中兴通讯(香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06年6月至2010年2月担任中兴通讯海外财务部副部长;2010年3月至2017年2月担任中兴通讯(美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担任中兴通讯全球营销财务总监;2018年3月至今担任中兴新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现任派能科技董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