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澳华内镜(688212) - 公司资料

澳华内镜

(688212)

  

流通市值:62.42亿  总市值:62.42亿
流通股本:1.35亿   总股本:1.35亿

澳华内镜(688212)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1年11月04日
注册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注册资本(万元) 1346652500000
法人代表 顾康
董事会秘书 施晓江
公司简介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内镜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围绕内镜诊疗领域进行的系统性产品布局,目前产品已包含4K超高清内镜系统、光学放大内镜、消化内镜、鼻咽喉镜及支气管镜等,可覆盖消化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急诊科、ICU等临床科室。在长期的技术创新之下,我们已突破了内镜光学成像、图像处理、镜体设计、电气控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不断推进精准诊疗与前沿科研探索。
所属行业 医疗器械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预亏预减-融资融券-医疗器械概念-沪股通-养老金-专精特新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联系电话 021-54303731
公司网站 www.aohua.com
电子邮箱 ir@aohua.com
暂无数据

    澳华内镜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29 华安证券 谭国超,...买入澳华内镜(6882...
澳华内镜(688212)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下滑26.36%;归母净利润-4077万元,同比下滑820.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75万元,同比下滑3745.56%。 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下滑25.84%;归母净利润-1197万元,同比下滑512.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75万元,同比下滑1786.25%。 事件点评 上半年业务持续承压,公司保持定力去库存 2025H1公司各产品线表现如下,(1)内窥镜设备:收入2.40亿元(同比-29.63%),毛利率63.75%(同比-8.34pp);(2)内窥镜诊疗耗材:收入966万元(同比+40.10%),毛利率22.74%(同比-23.18pp);(3)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933万元(同比+122.29%),毛利率70.76%(同比+3.02pp)。 2025年上半年,国内软镜终端招采相对去年同期较好,公司结合自身战略强化去库存,从而公司业绩出现一定压力。目前软镜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较高,尤其是三级医院,国产可替代空间较大。公司也在持续探索技术创新及产品迭代。随着公司产品性能提升以及市场宣传力度持续增加,临床端对于公司产品的认可度也正在不断提高。公司在以AQ-300等高端产品进军三级医院的同时,持续深耕广阔县域市场,助力县域地区内镜科室建设和诊疗率提升。 积极推进新产品上市,为未来打基础 2025H1产品管线取得多项进展。(1)AQ-400:新一代旗舰机型AQ-400主机和肠胃镜已获证。(2)双钳道内镜:双钳道“双手”协同,实现效能全升级。(3)复合电子支气管镜:创新结构助力肺结节诊疗。(4)60系列消化内镜:涵盖胃镜、肠镜、超细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十二指肠镜等多个镜种,兼顾了消化科日常检查、病变筛查和复杂介入治疗等多种情况。公司产品布局持续完善,为长期持续增长筑牢根基。(5)内窥镜手术机器人、3D消化内镜等在研,有望贡献长期收入增量。截至2025年H1,公司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已经完成型检及部分阶段性临床试验工作;3D内镜已经完成型检及动物试验研究,新品研发稳步推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8.22亿元、10.24亿元、12.77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8.44亿元、10.60亿元、13.3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7%、24.6%和24.7%,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39亿元、0.93亿元、1.38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0.43亿元、0.81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5.7%、137.5%和48.7%。2025-2027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29元、0.69元和1.02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65倍、70倍和4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025-09-02 国信证券 陈曦炳,...增持澳华内镜(6882...
澳华内镜(688212) 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0亿元(-26.36%),归母净利润-0.41亿元(-820.03%),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3745.56%)。其中25Q2单季营收1.37亿元(-25.84%),归母净利润-0.12亿元(-512.59%),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1786.25%)。收入端下滑主要由于国内业务的阶段性调整,终端招投标虽有所回暖,但渠道仍处于消化库存阶段;利润端下滑主要受收入减少影响,同时公司为保障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性地保持了高强度的费用投入。 毛利率下滑,费用率上升。2025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2.39%(-9.07pp),预计系毛利率较低的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38.51%(+3.82pp),管理费用率19.35%(+2.75pp),研发费用率28.35%(+3.65pp),财务费用率-0.31%(-0.20pp),四费率85.90%(+10.02pp),费用率明显提升,主要系收入规模收缩,以及公司加强了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海内外市场营销体系及品牌影响力的建设。 新旗舰产品AQ-400获批,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公司持续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投入,推动产品迭代,2025上半年新一代旗舰机型AQ-400主机和肠胃镜已获证,同时积极推动内窥镜系统及其相关耗材、软性内镜机器人等相关联产业的研发。 投资建议:考虑渠道去库存的影响,下调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收7.1/8.2/9.2亿元(原为8.6/9.9/11.1亿元),同比增速-5%/15%/13%,归母净利润0.3/0.7/1.0亿元(原为0.5/1.0/1.2亿元),同比增速61%/101%/51%。当前股价对应PS=9/8/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2025-04-23 山西证券 叶中正,...增持澳华内镜(6882...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实现归母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减少63.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8.62万元,同比减少114.1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减少62.79%。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减少26.92%;实现归母净利润-2879.15万元,同比减少1143.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0.11万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1元。 事件点评 2024年公司营收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推广进展顺利,市场调整仍使2025Q1销售承压。2024年,国内终端市场招采活动减少,受招投标 总额下降影响,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增长有限。但公司进一步布局海外营销网络,海外多个国家的产品准入以及市场推广进展顺利,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带动了公司整体业务收入增长。分区域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境内主营业务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3.93%;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42.70%。2025Q1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司销售不及预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均呈现下降态势,且净利率的下降幅度更大。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规定保证类质保费用应计入营业成本。在此条件下,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8.12%、2.71%,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1、6.25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主要受海外销售收入增长较快而海外销售部分毛利率偏低影响:2024年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1.61亿元,同比增长42.70%,毛利率为58.15%;公司境内主营业务收入为5.86亿元,同比增长3.93%,毛利率为70.97%。净利率下滑主要受销售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8%、14.48%、21.83%、0.01%,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3.16、1.08、0.15、0.40个百分点。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充分重视基层县域医疗诊疗水平的提升。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6,359.80万元,同比增长11.29%,占营业收入比例21.83%,同时公司产品管线取得多项重要进展:①发布电子膀胱镜、电子输尿管肾盂镜,布局泌尿领域;②发布高光谱平台,布局26个窄带光波段,能够更细致地区分不同深度的血管和组织;③发布AQ-150、AQ-120等内镜系统,其中AQ-150系列为全新4K内镜系统,配合可翻盖触屏的设计,让诊疗游刃有余;AQ-120系列通过强大功能的集成,有效帮助提升基层县域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④发布640倍细胞内镜以及140倍光学放大内镜。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8.73、10.71、12.72亿元,同比增长16.4%、22.7%、18.8%;分别实现净利润0.75、1.24、1.72亿元,同比增长257.1%、65.6%、38.6%;对应EPS分别为0.56、0.92、1.28元,以4月22日收盘价40.3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72.4X、43.7X、31.5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奥林巴斯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风险。
2025-04-20 太平洋 谭紫媚,...买入澳华内镜(6882...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上涨10.54%;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63.68%,主要系费用投入加大、信用减值、毛利率下降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06亿元,同比下降114.13%。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0.20%;归母净利润亏损0.16亿元,同比下降228.60%;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21亿元,同比下降392.07%。 4月18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26.92%;归母净利润亏损0.29亿元,同比下降1143.36%。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设备更新落地有望带动2025年国内放量 2024年,澳华内镜进一步布局海外营销网络,大力进行市场推广和多个国家的产品准入。2024年实现境外销售收入1.6亿元,相较于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增长42.7%。 同时,公司不断加深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带动了中高端系列产品销量的稳步提升,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137台、522根,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116家。2025年,随着设备更新逐步落地,招投标数据恢复,有望带动公司产品放量。 聚焦研发创新,重磅成果陆续兑现 2024年,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产品管线取得多项重要进展:(1)发布高光谱平台,布局26个窄带光波段,能够更细致地区分不同深度的血管和组织。(2)发布AQ-150、AQ-120等,有效帮助基层县域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3)发布多种镜体,涵盖胆道、膀胱、输尿管等,极大提升诊疗水平,取得更准确的诊断信息。(4)发布640倍细胞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细胞内镜将观察维度推进到更微观的层级,有助于提升活检的精度,140倍光学放大内镜可协助医生更好观察更微小黏膜结构的改变。双焦内镜进一步落地临床,近焦模式可达65倍放大效果,适合对重点部位进行细致观察,远焦模式则可观察体内整体情况,并快速判断背景黏膜状态。发布超细胃镜,最细达5.4mm的头端直径,可突破狭窄节段并明确狭窄远端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 会计准则调整影响毛利率,费用率持平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66pct至68.12%,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与外销业务占比上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8%、14.48%、21.83%、0.01%,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0.89pct、+1.08pct、+0.15pct、+0.40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6.25pct至2.71%。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5.86%、36.42%、13.56%、20.27%、0.19%、-6.68%,分别变动-4.73pct、+4.79pct、+0.51pct、+3.87pct、+0.40pct、-12.81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5亿/10.11亿/11.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23%/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亿/1.24亿/1.71亿元;分别增长180%/111%/38%;EPS分别为0.44/0.92/1.27,按照2025年4月17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8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设备集采降价的风险,设备更新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渠道库存过高的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顾康董事长,法定代... 36.12 1695 点击浏览
顾康,1956年3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大专学历。1980年9月至1992年10月,任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光纤车间主任;1992年11月至1994年8月,任无锡澳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4年10月创立澳华光电,并任公司董事长至今。
顾小舟总经理,非独立... 49.29 2174 点击浏览
顾小舟,1984年8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入选“闵行区领军人才”。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担任公司监事。2013年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2016年2月至今,担任公司总经理。
施晓江副总经理,董事... 92.89 6.183 点击浏览
施晓江,1976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98年8月至2001年10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局科技处随员;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任IBM中国有限公司媒介代表;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任凯德商用中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经理;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任美国PICA公司中国区总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任北京财富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投融资总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任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任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20年4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陈鹏副总经理,非独... 76.45 3.13 点击浏览
陈鹏,1984年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任北京大学工学院科研项目工程师;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任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质量部经理。2015年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24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龚晓锋副总经理 71.64 6 点击浏览
龚晓锋,1987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任公司销售经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任公司大区经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任公司国内营销销售总监;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任公司国际销售总监;2018年9月至今,任公司软镜营销管理部销售总监;2020年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
包寒晶副总经理 113.54 6.54 点击浏览
包寒晶,1984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任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服务工程师;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任德国爱尓博电子医疗仪器公司市场经理;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任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经理;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任公司国内营销总监。2015年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力攀副总经理 108.41 0 点击浏览
刘力攀,1978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担任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意外险核保助理;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担任台南潮汕石油作业公司总经理助理;2004年10月至2007年11月,担任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培训专员;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担任珀金埃尔默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招聘及绩效管理主管;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担任法雷奥汽车内部控制(深圳)有限公司人才发展经理;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担任安森美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担任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担任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2020年1月至今,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2020年4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
钱丞浩副总经理,非独... 56.64 0 点击浏览
钱丞浩,1981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11月至2003年5月,任上海金瑶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会计;2003年5月至2006年9月,任上海北川工业电子有限公司财务主管;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任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财务主管;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任萤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任美艾格工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任公司财务经理;2016年2月至今,任公司财务总监;2017年7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王希光副总经理 68.94 3.256 点击浏览
王希光,1984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历任北京双翼麒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技术总监、资深研发总监;2021年7月至今,历任公司资深研发工程师、总工程师;2021年12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
谢天宇非独立董事 55.73 461.6 点击浏览
谢天宇,1964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助教;1994年3月至1999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就读博士;1999年3月至2006年9月,历任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工程师、主任、课长;2006年10月至今,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2013年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顾问。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2-12-08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2022-12-08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2022-09-14常州新区佳森医用支架器械有限公司2720.00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