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芯动联科(688582) - 公司资料

芯动联科

(688582)

  

流通市值:189.76亿  总市值:305.15亿
流通股本:2.49亿   总股本:4.01亿

芯动联科(688582)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3年06月19日
注册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888号传感谷园区一...
注册资本(万元) 4007156600000
法人代表 林明
董事会秘书 林明
公司简介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公司注册地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芯动联科基于半导体的行业积累,独创的微纳结构设计,采纳先进的MEMS工艺,特有的封装方案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人才积累,融合集成电路与传统高端惯性行业,促进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向智能化、微型化、易用化、本土化、IC化发展。解决传统传感器无法满足现代无人平台对传感器智能化、小型化及低成本化的主要矛盾,解决现有MEMS传感器性能无法满足智能无人平台(自动驾驶、机器人)的高性能需求的矛盾。自公司成立以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设备监测与维护、无人系统导航与控制、海洋监测、气象预报、水上水下无人设备导航与控制、石油勘探、测量与测绘、桥梁监测、地质勘探、灾情预警等领域并获得了各领域多国家客户的一致认可和批量订购。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拓自动驾驶、机器人、民用航空、商业航天等市场,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更智能化、更低成本、更微型化的传感器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宗旨: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发,成为高性能传感器的领导者,为社会、员工和股东创造持续的价值。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安徽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预盈预增-融资融券-中证500-沪股通-无人驾驶-传感器-商业航天-专精特新-机器人概念-低空经济-2025中报预增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9层1901号
联系电话 010-83030086
公司网站 www.numems.com
电子邮箱 ir@numems.com
暂无数据

    芯动联科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1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21 华安证券 王君翔,...买入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持续表现优异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84.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73.3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10.65%。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同比增长178.57%。公司业绩上市以来持续表现优异,随着产品渗透率加速提升,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彰显公司经营信心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发布公告,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320万股,授予价格(含预留部分)为56.89元/股,激励对象总人数为129人,约占公司员工总人数200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50%,归属条件在业绩考核要求部分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设定考核目标。本激励规划是公司上市以来的第二次激励,也彰显了公司的经营信心。 下游领域布局持续开阔,参股新公司积极拥抱新领域 公司高性能MEMS陀螺仪的精度水平可以达到中低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随着MEMS惯性技术的愈发成熟,在保持原有低成本、小体积、可批量生产的特点下,精度水平不断提高,将可在诸多战术级应用场景替代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并逐渐渗透导航级应用场景。 MEMS惯性技术作为惯性传感器领域的主流技术质疑,将在自动驾驶和高端工业等领域覆盖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8月8日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公司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为武汉云智光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占比为25%,该公司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为300万人民币,随着新增股权新公司有望在未来给公司在新领域取得突破。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高可靠+民用市场有望支撑公司未来数年的收入高增长,修改盈利预测为: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6.08/9.20/13.99亿元;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4.83/6.45(前值2025-2027年分别为3.15/4.77/6.39亿元);2025-2027年对应的EPS为0.80/1.21/1.61元(前值2025-2027年分别为0.79/1.19/1.59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99/66/49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技术研发突破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4)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影响毛利率;5)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毛利率的风险。
2025-07-10 天风证券 孙潇雅中性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芯动联科: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 公司成立于2012年,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实现从芯片设计、工艺开发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其第三代MEMS陀螺仪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部分光纤/激光陀螺仪应用。公司领导层深耕半导体领域,核心技术人员在芯片设计、工艺开发等领域经验丰富。公司MEMS陀螺仪等产品覆盖高端工业、测绘测量、石油勘探、商业航天、智能驾驶、高可靠领域等,并已获得车规客户定点。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研发投入占比高。财务方面,公司盈利能力强,2024年营收4.05亿元,归母净利润2.22亿元,毛利率保持70%以上,现金流健康,无有息负债。 核心产品布局——MEMS传感器系列的技术演进与市场穿透 公司核心产品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技术壁垒高,陀螺仪性能参数达导航级水平,可应用于高端工业、无人系统等领域。加速度计方面,公司谐振式(FM)产品精度提升显著,单片三轴技术增强集成度。市场层面,国内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仍由Honeywell、ADI等国际巨头主导,但公司通过技术研发与供应链协同,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2年MEMS陀螺仪国内市占率较2019年提升约14个百分点,达到23.45%。下游客户以大型央企、科研院所为主,集中度高,产品验证周期长但客户黏性强。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工业智能化需求增长,公司产品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IMU:低空经济、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驱动下的第三增长 IMU作为融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多维传感器,受益于低空经济、高阶智驾及人形机器人三大新兴场景。低空经济政策推动无人机/eVTOL需求增长,IMU与卫星导航形成互补定位方案;智能驾驶领域,L2+车型渗透率提升带动高精定位(GNSS+IMU+RTK)需求,公司已布局车规级IMU研发;人形机器人需依赖IMU实现姿态平衡与运动控制,市场潜力可观。公司IMU收入快速增长,2021-2024年CAGR达175.8%,2024年收入2140万元。公司目前正推进汽车级功能安全6轴MEMS IMU等研发项目,瞄准L3+自动驾驶,依托技术优势与国产替代趋势,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依托全链条自主技术及高毛利优势,持续受益于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需求增长。通过车规级IMU研发突破与国产替代加速,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客户黏性增强。预计25-27年公司实现收入6.19/8.60/11.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9/4.59/6.04亿元,EPS分别为0.85/1.14/1.51元/股,对应公司25年PE77X,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自主可控进展不及预期;产业链验证风险。
2025-07-06 开源证券 周佳,陈...买入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8-2.78亿元,同比增长66.04%-102.4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1.69亿元,同比+144.46%-199.37%。取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中枢值测算公司上半年整体净利率,有望达到60.67%。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等优势,保持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按计划在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使得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5.10/7.45亿元(前值为3.18/4.49/6.4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5/1.27/1.8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77.8/52.1/35.7倍,维持“买入”评级。 应用端起量,高性能MEMS市场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应用端方面,eVTOL迎来商业化提速周期,36氪研究院预计2026年规模将增长至95亿元,2024-2026年CAGR约为72.3%,而IMU模块约占eVTOL成本的8%。IMU是自动驾驶导航的核心,据微纳制造产业促进会测算2023年我国自动驾驶领域车载IMU市场规模为31.51亿元,到2030年将提升至154.94亿元,CAGR为25.55%。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都依赖于MEMS惯导的发展。2023年国内高性能MEMS陀螺仪市场规模约12.68亿元。预计2023-2028年全球高端惯性传感市场规模CAGR约15%,国内高性能MEMS陀螺仪CAGR约42.3%。 公司研发实力卓越,议价能力突出,募投项目持续加码中高端场景 公司高性能陀螺仪核心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公司在国内缺乏同等级的竞争对手,因此具有议价能力,毛利率保持高水平。公司募集资金7.5亿元投入高性能MEMS惯导项目建设,赋能产能及研发实力。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2025-05-01 山西证券 叶中正,...增持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9.27万元,同比增长291.77%;实现归母净利润4436.77万元(去年同期为-160.22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85.83万元(去年同期为-457.26万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去年同期为-0.004元)。 事件点评 2025Q1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实现高速增长,季节性特征预期减弱。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9.27万元,同比增长291.77%;实现归母净利润4436.77万元(去年同期为-160.22万元),主要系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并按计划交付。此前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分布特征,即一季度业务量相 对较少而下半年业务量较多。2025Q1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预期全年的季节性波动仍将存在,但差异将有所减小。 2025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且是2022年来公司首次实现一季报净利率为正。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83.92%,较去年同期提升3.35个百分点;2025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50.48%,较去年同期提升57.62个百分点。得益于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实现明显提升,并且净利率提升尤为明显:2022Q1-2025Q1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3.25%、-51.94%、-7.14%、50.48%。 公司积极规划低成本芯片研发,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当前公司六轴惯性传感器芯片研发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低成本芯片研发以满足国产芯片替代需求。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技术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力争推出更高性能、高集成、低成本的产品,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广泛应用于更多下游行业,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5.88、8.22、11.29亿元,同比增长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3.11、4.26、5.76亿元,同比增长39.9%、36.9%、35.3%;对应EPS分别为0.78、1.06、1.44元,以4月28日收盘价67.7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87.3X、63.7X、47.1X,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失败以及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客户及新市场开拓风险、晶圆代工及封测厂商管控风险、市场占有率、经营规模等方面和行业龙头存在差距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陈丙根董事长,非独立... -- 0 点击浏览
陈丙根,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副所长;2021年4月至2021年11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任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所长;2022年11月至今,任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2023年10月至今,任芯动联科董事长。
林明总经理,法定代... 246.1 360 点击浏览
林明,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担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经理;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任世通华纳传媒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历任新焦点汽车技术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财务总监、首席执行官;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任芯动有限总经理、财务总监;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任芯动有限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2020年10月至今,任芯动联科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华亚平副总经理,非独... 170.75 480 点击浏览
华亚平,1987年7月至1996年5月,任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工程师;1996年6月至1999年11月,任应用材料中国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1999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总监、副总经理;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任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任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2012年10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副总经理;2019年2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董事。
张晰泊副总经理,非独... 216.86 6.27 点击浏览
张晰泊,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任天津中晶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模拟电路工程师;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任北京昆天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资深模拟电路工程师;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任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资深模拟电路工程师;2012年7月至今,历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模拟设计总监、副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董事。
胡智勇副总经理,非独... 174.38 4.656 点击浏览
胡智勇,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任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工程师;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任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2012年11月至今,历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销售市场总监、监事、副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董事。
申晓侠非独立董事 -- 0 点击浏览
申晓侠,1993年7月至2012年4月,历任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财务部员工、副部长、部长;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任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任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总会计师;2017年11月至2021年11月,任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任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副总会计师;2021年11月至今,任北方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23年2月至今,任芯动联科董事。
吕昕独立董事 12 0 点击浏览
吕昕,1982年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1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独立董事。
赵阳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赵阳先生: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博士学位,副教授(长聘)。曾担任江西财经大学助理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党委委员、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长聘)。长期从事风险管理、量化投资、金融科技与可持续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已在中英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副主编和客座主编。近年来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财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以及2项横向课题,并参与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部委课题以及1项上海证券交易所课题研究。
俞高独立董事 0.82 0 点击浏览
俞高,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任浙江铭众生物医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任浙江宝骐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7年8月至今,任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2024年12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独立董事。
吕东锋监事会主席,股... -- 0 点击浏览
吕东锋先生:198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半导体工艺研究室工艺员;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半导体工艺研究室刻蚀组组长;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半导体工艺研究室主任助理;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工艺一部副主任;2019年7月至今,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工艺一部主任、MEMS产业发展及平台建设总工艺师。2023年4月至今,任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24年1月,兼任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2022年3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监事,2022年4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监事会主席。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07-20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中
2024-08-21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2024-10-01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