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芯动联科(688582) - 公司资料

芯动联科

(688582)

  

流通市值:158.99亿  总市值:257.99亿
流通股本:2.47亿   总股本:4.01亿

芯动联科(688582)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3年06月19日
注册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888号传感谷园区一...
注册资本(万元) 4006064000000
法人代表 林明
董事会秘书 林明
公司简介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公司注册地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芯动联科基于半导体的行业积累,独创的微纳结构设计,采纳先进的MEMS工艺,特有的封装方案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人才积累,融合集成电路与传统高端惯性行业,促进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向智能化、微型化、易用化、本土化、IC化发展。解决传统传感器无法满足现代无人平台对传感器智能化、小型化及低成本化的主要矛盾,解决现有MEMS传感器性能无法满足智能无人平台(自动驾驶、机器人)的高性能需求的矛盾。自公司成立以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设备监测与维护、无人系统导航与控制、海洋监测、气象预报、水上水下无人设备导航与控制、石油勘探、测量与测绘、桥梁监测、地质勘探、灾情预警等领域并获得了各领域多国家客户的一致认可和批量订购。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拓自动驾驶、机器人、民用航空、商业航天等市场,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更智能化、更低成本、更微型化的传感器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宗旨: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发,成为高性能传感器的领导者,为社会、员工和股东创造持续的价值。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安徽
所属板块 预盈预增-融资融券-沪股通-无人驾驶-传感器-商业航天-专精特新-机器人概念-低空经济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9层1901号
联系电话 010-83030086
公司网站 www.numems.com
电子邮箱 ir@numems.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集成电路产品40439.4899.976051.9899.96
其他(补充)10.780.032.590.04

    芯动联科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3-31 中航证券 王菁菁,...买入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事件:公司3月18日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05亿元,+27.57%),归母净利润(2.22亿元,+34.33%),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48.21%),毛利率(85.03%,+2.02pcts),净利率(54.93%,+2.76pcts)。 营收与净利润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复合增速超过30%,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2024年公司营收(4.05亿元,+27.57%)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快速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项目滚动增多、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市场渗透率提升等原因所致。归母净利润(2.22亿元,+34.33%)快速增长,毛利率(85.03%,+2.02pcts)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稳中有升,净利率(54.93%,+2.76pcts)增长略高于毛利率,主要系公司三费费用率(7.14%,-0.75Pcts)有所下降、投资收益(0.12亿元,+279.96%)大幅增长等原因所致。 从单季度来看,公司2024Q4营收(1.33亿元,同比+6.56%,环比-0.82%),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22.90%,环比+3.01%),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36.39%,环比+14.42%),毛利率(87.19%,同比+8.42pcts,环比+0.36pcts)与净利率(63.20%,同比+8.40pcts,环比+2.35pcts)有所增长。 此外,公司2025年1月18日披露新签的陀螺仪产品订单,订单金额为2.7亿元(约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67%),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经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存货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竞争力 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三费费用率(7.14%,-0.75pcts)有所下降,主要系管理费用率(7.54%,-1.78pcts)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研发费用(1.09亿元,+36.52%)与研发人员(96人,+23.08%)均出现快速增长。从在研项目来看,公司持续聚焦投入工业级陀螺仪、MEMS惯导系统、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等产品,有望为公司未来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7亿元,+765.08%)大幅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0亿元,同比增加1.45亿元)有所增加,主要系本期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规模增加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47亿元,同比减少13.64亿元)大幅下降,主要系本期支付现金股利、且上年同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取得募集资金所致。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存货(9164.24万元,+34.13%)快速增长,继续创下上市以来历史峰值。我们判断,公司在手订单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正在积极备货备产。 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应用场景广阔,奠定公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基础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公司已覆盖的终端客户包括高端工业领域、测绘测量、石油勘探、商业航天、智能驾驶、高可靠领域等。具体来看: ①MEMS陀螺仪:2024年实现营收(3.51亿元,+34.76%)快速增长,毛利率(87.25%,+1.70pcts)有所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对Z轴陀螺仪持续进行研发迭代、提升性能;单片三轴陀螺仪、工业级陀螺进行多轮流片并持续改进。 ②MEMS加速度计:2024年实现营收(0.28亿元,+68.57%)高速增长,毛利率(73.67%,+11.14pcts)明显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高性能谐振式加速度计(FM加速计),可取代石英加速计,已形成量产能力并开始小批量出货;同时,公司在单轴加速度计的基础上研发了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集成度和适用性有所提升。 ③惯性测量单元:2024年实现营收(0.21亿元,-5.19%)有所下降毛利率(63.58%,-2.01pcts)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可用于自动驾驶、低空航电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的6轴车规级IMU在持续研发中。此外,公司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已定型量产,并向客户小批量供货;大量程高性能压力传感器、适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在持续研发中。 ④技术服务:2024年实现营收(0.04亿元,-75.94%)下降明显,毛利率(84.65%,-2.33cts)有所下降。 我们认为,公司业务主要围绕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相对于光纤、激光等其他技术路线的惯性器件在批量生产成本上存在显著优势,符合高可靠应用领域低成本化、商业航天、智能驾驶、无人系统平台更多高端民用市场领域对惯性器件的需求,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将继续支撑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同时,结合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有望在产品技术上保持优势,在中短期,市场上预计较难涌现出产量大且一致性强的同等竞品,公司毛利率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股权激励激发公司长期活力,市值管理有效推动投资价值提升 公司2023年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2024年10月,公司向44名激励对象授予66.84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根据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值相对2022年增长率为119%(对应4.97亿元),净利润目标值相对2022年增长率为33%(对应1.55亿元)。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开展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员工、高管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绑定,将有助于公司提升员工凝聚力、团队稳定性,并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的长期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公司2025年3月公告,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的号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我们认为,公司积极推动市值管理行为,有助于在增强投资者回报、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经营情况,促进公司内在价值与股价的统一,推动公司投资价值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掌握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核心技术并实现稳定量产的厂商,我们的具体投资建议如下: 1)公司近五年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实现了超过30%的年复合增速,且毛利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凸显出公司业务产品在特定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核心技术壁垒,且缺少相关竞品; 2)从公司公布的新签订单以及存货情况来看,公司整体业绩与盈利水平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3)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在高端工业领域(资源勘探、测量测绘、工业物联网)、以及新兴的高可靠领域(商业航天、商业航海等)、无人系统领域(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均开展布局并取得了良好进展,有望不断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4)公司通过开展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公司提升员工凝聚力、团队稳定性,并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响应市值管理号召,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的长期提升均带来了积极影响。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4亿元、6.91亿元和8.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亿元、3.59亿元及4.46亿元,EPS分别为0.71元、0.90元、1.11元。基于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材料供应链稳定性波动;下游应用需求不及预期;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技术人员流失。
2025-03-26 华安证券 张帆买入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持续表现优异 公司于2025年3月17日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8.21%。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27.27%。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5.29%提升至27.07%,增加1.78pct。公司业绩上市以来持续表现优异,随着下游放量趋势日益凸显,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再次签订经营中大合同订单,下游放量趋势凸显 公司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公告,与客户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向公司客户P销售一批陀螺仪产品,合同履行期限是2025年1月17日至2025年12月31日,合同金额2.7亿元人民币(含税)。成为公司自上市以来,公开发布的最大一笔销售订单,下游放量趋势日渐显现,2025年公司业绩预期有望上调。 单片六轴新产品+高性能芯片下游需求多样化 公司IMU产品线,可用于自动驾驶、低空航电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的6轴车规级IMU在持续研发中,以应对下游的广泛需求。 公司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可广泛应用于高可靠领域、高端工业领域、无人系统领域,不同于其他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高可靠领域主要包括商业航天等高可靠领域;高端工业领域主要包括资源勘探、测量测绘、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无人系统主要包括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潜航器以及机器人等多种无人平台,目前公司已取得一家自动驾驶领域客户定点以及配合相关低空经济领域客户。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高可靠+民用市场有望支撑公司未来数年的收入高增长,调整盈利预测为: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6.08/9.20/13.99亿元;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4.77/6.39亿元;2025-2027年对应的EPS为0.79/1.19/1.59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74/49/36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技术研发突破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核心技术人员
2025-03-19 山西证券 叶中正,...增持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8.2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27.27%。事件点评 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并且MEMS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经下游用户陆续验证导入,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加,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项目滚动增多,市场渗透率提升,使公司销售收入放量增长。从产 品收入构成来看,2024年公司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分别实现3.51亿元、2784万元、2140万元、423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86.75%、6.88%、5.29%、1.05%,同比分别变动34.76、68.57、-5.19、-75.94个百分点。MEMS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FM加速度计已形成量产能力并开始小批量出货,同时成功研发了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 2024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明显提升,主要系MEMS加速度计新品发布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85.03%,较去年同期提升2.02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54.93%,较去年同期提升2.76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受到MEMS加速度计新品发布带来产品结构优化的影响,2024年公司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87.25%、73.67%、63.58%、84.65%,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1.70、11.14、-2.01、-2.33个百分点。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 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6.52%。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①在陀螺仪方面,对Z轴陀螺仪持续进行研发迭代,同时对单片三轴陀螺仪、工业级陀螺进行多轮流片并持续改进;②在加速度计方面,高性能的谐振式加速度计(FM加速计)形成量产能力并开始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单轴加速度计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的产品;③在压力传感器方面,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已定型量产并向客户小批量供货,大量程高性能压力传感器、适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在持续研发中;④在IMU方面,可用于自动驾驶、低空航电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的6轴车规级IMU在持续研发中。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5.88、8.22、11.29亿元,同比增长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3.11、4.26、5.76亿元,同比增长40.2%、36.7%、35.3%;对应EPS分别为0.78、1.06、1.44元,以3月19日收盘价60.2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77.4X、56.6X、41.9X,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失败以及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客户及新市场开拓风险、晶圆代工及封测厂商管控风险、市场占有率、经营规模等方面和行业龙头存在差距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
2025-03-18 平安证券 陈福栋,...增持芯动联科(6885...
芯动联科(688582)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 平安观点: 公司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优异。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8.21%,实现综合毛利率85.03%,同比增长2.02个百分点。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产品经下游用户陆续验证导入,报告期内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项目滚动增多,同时,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市场渗透率提升所致。分产品看,MEMS陀螺仪是公司主力产品,加速度计增速迅猛。2024年,公司MEMS陀螺仪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34.76%,毛利率87.25%,同比增加1.70个百分点;MEMS加速度计收入0.28亿元,同比增长68.57%,毛利率73.67%,同比增加11.14个百分点;惯性测量单元收入0.21亿元,同比下降5.19%,毛利率63.58%,同比减少2.01个百分点。 公司长期重视研发资源投入,报告期内技术产品取得重大成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6.52%,持续高研发投入有力推动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1)陀螺仪产品线:对Z轴陀螺仪持续进行研发迭代、提升性能;单片三轴陀螺仪、工业级陀螺进行多轮流片并持续改进。2)加速度计产品线:高性能的谐振式加速度计(FM加速计),可取代石英加速计,相较于传统加速度计产品提升了一个量级,报告期内已形成量产能力并开始小批量出货,公司形成的量产能力在行业内具有重要的领先意义,符合市场对高性能加速度计小型化和成本低的需求;公司在单轴加速度计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和适用性。3)压力传感器产品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线: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已定型量产,并向客户小批量供货;大量程高性能压力传感器、适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在持续研发中。4)IMU产品线:可用于自动驾驶、低空航电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的6轴车规级IMU在持续研发中。 投资建议:公司MEMS惯性传感器性能领先,主力产品陀螺仪持续进步,FM加速度计实现小批量出货,压力传感、IMU等也有广泛布局,业绩增长点丰富。同时,当前公司多款新产品在研,大规模放量还需一定时间,且部分项目下单节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我们调整了公司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6元(前值为0.84元)、1.05元(前值为1.17元)、1.42元(新增),对应2025年3月17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82.7X、60.1X、44.2X,公司产品性能优异,稀缺性明显,成长潜力可观,我们看好未来公司的发展,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产品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壁垒较高,若公司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可能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2、新应用场景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陈丙根董事长,非独立... -- -- 点击浏览
陈丙根,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副所长;2021年4月至2021年11月,任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任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所长;2022年11月至今,任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2023年10月至今,任芯动联科董事长。
林明总经理,法定代... 246.1 480 点击浏览
林明,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担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经理;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任世通华纳传媒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历任新焦点汽车技术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财务总监、首席执行官;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任芯动有限总经理、财务总监;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任芯动有限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2020年10月至今,任芯动联科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华亚平副总经理,非独... 170.75 640 点击浏览
华亚平,1987年7月至1996年5月,任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工程师;1996年6月至1999年11月,任应用材料中国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1999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总监、副总经理;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任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任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2012年10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副总经理;2019年2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董事。
张晰泊副总经理,非独... 216.86 -- 点击浏览
张晰泊,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任天津中晶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模拟电路工程师;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任北京昆天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资深模拟电路工程师;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任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资深模拟电路工程师;2012年7月至今,历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模拟设计总监、副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董事。
胡智勇副总经理,非独... 174.38 -- 点击浏览
胡智勇,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任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工程师;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任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2012年11月至今,历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销售市场总监、监事、副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任芯动有限/芯动联科董事。
申晓侠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申晓侠,1993年7月至2012年4月,历任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财务部员工、副部长、部长;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任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任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总会计师;2017年11月至2021年11月,任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任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副总会计师;2021年11月至今,任北方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23年2月至今,任芯动联科董事。
吕昕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吕昕,1982年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1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独立董事。
何斌辉独立董事 10 -- 点击浏览
何斌辉先生:1968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何先生亦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以及审核委员会主席。彼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下列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自2019年6月起,为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于2000年至2009年,何先生分别于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办事处的资本市场部及投资银行部担任总管及总经理。于2007年,何先生加入上海双桦担任独立董事。自2009年12月起,何先生为财通证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及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于1987年至1991年,彼于宁波大学全日制主修数学,于1991年获理学士学位。由1993年至1996年,何先生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已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修读,并于1996年获得会计专业经济硕士学位。何先生于1997年获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授予核数师资格。于2016年7月至今,任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招银协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李尧琦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李尧琦,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历任瑞士银行有限公司固定收益、货币与大宗商品销售交易部副董事;2012年8月至2017年5月,历任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工程部、市场发展部总经理;2017年6月至今,任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1年1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独立董事。
俞高独立董事 0.82 -- 点击浏览
俞高,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任浙江铭众生物医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任浙江宝骐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7年8月至今,任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2024年12月至今,任芯动联科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07-20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中
2024-08-21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2024-10-01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