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293.57亿 | 总市值:312.49亿 | ||
| 流通股本:7.93亿 | 总股本:8.44亿 |
银轮股份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6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09-04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唐英韬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小幅提升,拓展数据中心液冷、机器人等新领域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核心观点 商用车恢复、数字能源业务增长较快,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7%。银轮股份2025H1实现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9.5%;2025Q2实现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7.8%。乘用车业务方面,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销量2549万台,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42%。商用车方面,老旧货车以旧换新等促进商用车行业恢复,2025H1国内商用车销售212万辆,同比增长2.6%。 海外经营体盈利改善,净利率同比下降受关税等影响。2025H1北美银轮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净利润0.3亿元,预计欧洲板块全年将实现扭亏,海外经营体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2025Q2公司毛利率18.8%,同比下降2.2pct,环比下降1.0pct,净利率7.0%,同比下降0.3pct,环比提升0.01pct,毛利率下降主要受会计准则调整、年降及乘用车行业竞争等影响,净利率同比下降受关税等影响。 墨西哥工厂于2023Q4实现盈亏平衡,海外拓展加速。公司墨西哥工厂于2023年二季度投产,并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主要生产供北美客户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箱、冷却模块、液冷板等热管理产品。波兰工厂于2023年10月份首批HVAC产品开始生产发运交付,开始投产,配套北美客户德国工厂以及捷豹路虎批量车型,后期将陆续建成热泵板换、储能液冷机组、电池液冷板等产能,配套更多欧洲本地客户。公司在手订单充裕,2024年新获订单预计达产后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约90.73亿元,累计获得项目超300个,其中数字能源业务9.53亿元,新能源车业务68.43亿元,燃油车及非道路业务12.77亿元。 发展数字能源及机器人业务,全新成长曲线发力。公司数字与能源业务包括数据中心、储能、超充热管理等,数据中心领域,公司初步形成3+3+N的客户布局,与相关客户项目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机器人领域,公司积极申请专利,围绕头部客户的需求在产品开发上取得重要进展,丰富了合作品类,顺利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执行器模组的开发,并合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公司,提升竞争力,第三第四增长曲线有望持续放量。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分,维持盈利预测,预期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13.85/16.2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30/1.66/1.95元,对应PE分别为30/24/2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上涨的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等。 | ||||||
| 2025-09-01 | 太平洋 | 刘虹辰 | 买入 | 维持 | 液冷+人形机器人驱动持续增长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事件:银轮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9.5%。 拓宽热管理业务边界,数字能源具身智能核心驱动。今年二季度公司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2.3亿元,同比增长8.3%。Q2公司毛利率为18.8%,同/环比下滑2.1/1pct。在关税政策冲击及行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外部环境下,公司加强降本控费,提升海外经营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在今年4、5月连发2篇报告,强call银轮股份的“人形机器人时刻”;并在去年8月发布报告,强call银轮“热管理龙头的AI时刻”。公司今年6月发布公告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切入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另外,全球科技巨头引领算力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持续上调,公司数据中心液冷业务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液冷,驱动公司股价历史新高。 数据中心液冷+储能超充液冷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高增。公司依托车规级热管理技术,在数字能源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于储能系统、超充设备及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等方向全面发力,其中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采用“液冷+风冷”双模散热,单机散热功率达600-2200KW,以模块化部署优势提升数据中心建设效率。24年数字能源业务收入10.27亿元,同比+47.44%,占总营收8.08%,核心产品覆盖储能液冷空调、液冷板模块及数据中心散热系统。数字与能源板块新项目定点增速较高,根据客户需求预测,量产后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6.37亿元。液冷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第三曲线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 人形机器人业务引领第四增长曲线突破。公司与伟创电气、科达利、开普勒等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公司是基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未来领域的发展前景,各方预期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是其产业及产品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以合资方式成立新公司进行深度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优势,通过各方的资源投入提升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合资公司的综合效益,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已获得10项机器人领域专利授权,在关键零部件开发与市场拓展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奠定基础。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制定“1+4+N”发展战略,力求在关键客户合作上实现更大突破,同时借助自身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公司前瞻布局,设立AI数智产品部,专注核心技术攻关与底层技术储备。 全球布局,属地生产。今年上半年,北美银轮实现营业收入78,829.49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443.28万元人民币。欧洲板块波兰新工厂实现扭亏为盈,整体略亏,预计全年实现扭亏。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波兰,马来西亚,印度,瑞典均能生产基地布局。2025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属地制造布局,北美以休斯顿总部为核心,提升美国本土研发、销售、生产制造能力,完成墨西哥第三工厂建设并投产;在东南亚,马来西亚乘用车工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商用车工厂完成建设规划;在欧洲,波兰新工厂(TMT)完成现有项目产能扩产。 投资建议:我们在今年4、5月连发2篇报告,强call银轮股份的“人形机器人时刻”;并在去年8月发布报告,强call银轮“热管理龙头的AI时刻”。公司数据中心液冷+储能超充液冷成功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高增。公司构建"1+4+N"人形机器人战略,切入具身智能赛道,参与合资公司布局灵巧手引领第四增长曲线突破。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8/187/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3.3/1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25/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 | ||||||
| 2025-08-28 | 上海证券 | 仇百良 | 买入 | 维持 | 25H1营收/利润稳定增长,数字与能源热管理营收占比快速提升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8亿元,同比+16.52%,实现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9.53%;其中25Q2单季营业收入37.51亿元,同比+17.89%,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8.30%。 投资摘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8亿元,同比+16.52%,实现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9.53%。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19.25%,同比下滑1.98个百分点。其中25Q1、25Q2单季毛利率分别为19.79%、18.75%。(申万汽车零部件板块2025Q1季度毛利率为18.23%)。25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2%、5.05%、3.86%,同比分别-1.00、-0.22、-0.74个百分点。 上半年分营收板块看,乘用车板块营收38.34亿元,同比+20.49%,同期,乘用车销量增速为12.95%。商用车、非道路板块营收24.26亿元,同比+3.90%,同期国内商用车销量增速为2.56%。 数字与能源热管理板块,上半年贡献营收6.92亿元,同比+59.08%,占比公司营收9.65%,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上半年,数字与能源板块新项目定点增速较高,公司预测,量产后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6.37亿元。在数据中心领域,形成了覆盖服务器机柜内外部的液冷产品布局,部分品类已进入逐步放量阶段,部分品类处在验证阶段。在数据中心客户拓展方面,初步形成3+3+N的客户布局,与相关客户的项目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在低空飞行器领域,无人机超充与客户开发进展顺利。储能热管理快速放量,新能源重卡兆瓦级超充产能逐步提升。 第四曲线加快发展,形成了1+4+N的产品体系(即1大系统、4大模组、围绕4大模组的关键零部件)。上半年,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围绕头部客户的需求在产品开发上取得重要进展,丰富了合作品类;在研究开发方面,顺利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执行器模组的开发;在对外合作方面,与合作伙伴合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拓展灵巧手。与数家高校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多维度合作形成丰富的具身智能生态链,提升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4、13.33、16.59亿元,同比分别34.54%、26.50%、24.39%。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9.59x、23.39x、18.8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2025-08-28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刘力宇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业绩符合预期,多轮驱动公司快速发展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8亿元,同比增长16.52%;实现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9.53%。其中,2025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1亿元,同比增长17.89%,环比增长9.81%;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8.30%,环比增长7.79%。公司2025Q2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环比稍有下滑。营收端,公司20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51亿元,环比增长9.81%。从主要下游2025Q2表现来看:国内重卡销量26.84万辆,环比微增1.28%;狭义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59.89万辆,环比增长25.01%;乘用车行业批发700.18万辆,环比增长10.99%。毛利率方面,公司2025Q2单季度毛利率18.75%,环比下降1.03个百分点,稍有承压。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5Q2期间费用率为10.42%,环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其中,主要系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0.36和0.2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2025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环比增长7.79%;对应归母净利率6.10%,环比微降0.11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持续成长,数字能源与具身智能协同发展。研发上,公司不断加大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全球化的研发体系,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方向。产品上,公司在新能源热管理领域拥有“1+4+N”的全面产品布局。布局上,公司秉承着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海外各市场持续推动生产及技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全球客户进行属地化的服务。客户上,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覆盖了北美知名电动车企业、CATL、吉利、蔚来、小鹏等优质客户,充分享受客户发展红利。此外,公司还持续布局数字能源和具身智能领域,有望打造公司的第三及第四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项目放量节奏及关税的暂时影响,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调整为10.02亿元、12.47亿元、15.31亿元(前值为10.70亿元、13.09亿元、15.67亿元),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0元、1.49元、1.83元,市盈率分别为31.13倍、25.01倍、20.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 | ||||||
| 2025-08-27 | 民生证券 | 崔琰,姜煦洲 | 买入 | 维持 | 系列点评八:2025H1业绩符合预期 具身智能加速布局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5H1营收71.7亿元,同比+16.5%;归母净利4.4亿元,同比+9.5%;公司2025Q2营收37.5亿元,同比+17.9%,环比+9.8%;归母净利2.3亿元,同比+8.3%,环比+7.8%。 2025H1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保持稳健。1)营收端:公司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环比稳健向上,我们认为主要同比增量来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及数字能源业务订单陆续释放。2)利润端:公司2025Q2毛利率为18.8%,同比-2.1pcts,环比-1.0pcts,预计主要受产品年降及关税影响,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环比均增长9.5%,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与数字能源业务订单陆续释放,营收同比实现稳健增长,同时规模效应进一步强化。 3)费用端:公司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 0.4/-0.4/-0.3/-0.1pcts,规模效应及降本增效推动下,费用结构持续优化。根据《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司2025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目标不低于150/10.5亿元,2025H1完成率为47.8%/41.9%。 海外战略升级显成效全球经营质量新突破。2024年公司推行事业部全球业务模式,强化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区域的属地供应链建设,增强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2024年北美经营体业务收入同比+50.5%,并实现扭亏为盈,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2025H1北美银轮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净利润0.3亿元,净利率为4.4%,欧洲板块波兰新工厂实现扭亏为盈。 第三曲线数字能源业务放量在即在手订单持续突破。2021年公司成立数字与能源热管理事业部,围绕数据中心、储能、充换电、低空飞行器四大领域的N个系统和模块。2024年公司数字能源业务新增年化订单9.5亿元,2025H1新增年化订单6.4亿元,部分品类已进入逐步放量阶段,在手订单持续突破。 第四曲线具身智能业务加速突破产品系列持续丰富。具身智能业务作为第四增长曲线,公司形成了1+4+N的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包括了热管理模组、旋转关节模组、执行器模组、灵巧手模组等,顺利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执行器模组的开发,围绕头部客户的需求在产品开发上取得重要进展,与数家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丰富的具身智能生态链,提升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产品&项目&客户三重维度的扩展,以及全球化布局、第三/第四曲线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强劲发展引擎,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6.1/184.7/217.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0.4/13.2/16.3亿元,EPS分别为1.25/1.58/1.95元。对应2025年8月27日37.37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0/24/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度不及预期、全球贸易政策变动、汇率波动等。 | ||||||
| 2025-08-27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买入 | 维持 | 中报符合预期,关注机器人和液冷新增订单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8月26日,公司披露中报,1H25,公司实现营收71.68亿元,同比+16.52%;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9.53%。 2Q25收入37.51亿元,同比+17.89%,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8.3%;毛利率18.75%,同比-2.17pct,环比-1.04pct;净利率6.98%,同比-0.34pct,环比+0.01pct。 经营分析 业绩符合预期,拆分如下: 1、收入:订单饱满保障收入稳健增长。公司1H25商用车/数能/乘用车收入分别24.26/6.92/38.34亿元,同比+3.89/+58.94/+20.48%。公司未来订单充足,公司报告期内新获数能项目订单量产后将新增年销售6.37亿元;生命周期内新获所有项目达产后预计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55.37亿元。 2、费用率:降本增效升级,同比三费率减小。25Q2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1.80/4.89/3.74%,同比-1.02/-0.36/-0.87pct,环比+0.40/-0.36/-0.26pct。主要得益于公司深化内部改革,体质降本增效。 3、毛利率:1H25公司商用车/乘用车毛利率分别24.2%/14.94%,同比+1.27%/-1.75%,乘用车毛利率下行预计主因客户结构调整。4、净利率:(1)波兰工厂开始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实现盈利;(2)25H1北美银轮净利润3443万元,持续贡献净利;(3)二季度关税对利润有所拖累,实际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7%;(4)汇兑收益3851万元,同比增加约3000万元。 5、未来展望:机器人上,(1)公司执行器总成+热管理+灵巧手综合布局,目前已完成旋转关节模组和执行器模组的开发;(2)银轮参股的祥和智能(持股20%)铁路检测机器人空间广阔。液冷上,数据中心行业迎来爆发节点,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受关税拖累和毛利率回调影响,我们修正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2.2/15.2亿元,对应PE32/26/21倍,公司受益于液冷+机器人核心卡位双轮驱动,我们认为,公司液冷未充分定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风险,主业下游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 ||||||
| 2025-08-20 | 太平洋 | 刘虹辰 | 买入 | 维持 | 历史新高:液冷+人形机器人核心驱动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事件:银轮股份创历史新高,公司的液冷业务加速增长,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提速。 历史新高。我们在今年4、5月连发2篇报告,强call银轮股份的“人形机器人时刻”;并在去年8月发布报告,强call银轮“热管理龙头的AI时刻”。公司今年6月发布公告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切入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另外,全球科技巨头引领算力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持续上调,公司数据中心液冷业务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液冷,驱动公司股价历史新高。 数据中心液冷+储能超充液冷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高增。公司依托车规级热管理技术,在数字能源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于储能系统、超充设备及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等方向全面发力,其中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采用“液冷+风冷”双模散热,单机散热功率达600-2200KW,以模块化部署优势提升数据中心建设效率。24年数字能源业务收入10.27亿元,同比+47.44%,占总营收8.08%,核心产品覆盖储能液冷空调、液冷板模块及数据中心散热系统。24年数字能源板块新增项目年收入9.53亿元,重点项目包括算力中心冷却机组、柴油发电机超大型冷却模块等,液冷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第三曲线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 人形机器人业务引领第四增长曲线突破。公司与伟创电气、科达利、开普勒等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公司是基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未来领域的发展前景,各方预期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是其产业及产品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以合资方式成立新公司进行深度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优势,通过各方的资源投入提升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合资公司的综合效益,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已获得10项机器人领域专利授权,在关键零部件开发与市场拓展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奠定基础。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制定“1+4+N”发展战略,力求在关键客户合作上实现更大突破,同时借助自身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公司前瞻布局,设立AI数智产品部,专注核心技术攻关与底层技术储备。 全球布局,属地生产。2024年公司北美经营体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9,646万美元,同比增长50.47%;实现净利润约604万美元,扭亏为盈,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欧洲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749.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9%。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波兰,马来西亚,印度,瑞典均能生产基地布局。2025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属地制造布局,北美以休斯顿总部为核心,提升美国本土研发、销售、生产制造能力,完成墨西哥第三工厂建设并投产;在东南亚,马来西亚乘用车工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商用车工厂完成建设规划;在欧洲,波兰新工厂(TMT)完成现有项目产能扩产。 投资建议:我们在今年4、5月连发2篇报告,强call银轮股份的“人形机器人时刻”;并在去年8月发布报告,强call银轮“热管理龙头的AI时刻”。公司数据中心液冷+储能超充液冷成功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高增。公司构建"1+4+N"人形机器人战略,切入具身智能赛道,参与合资公司布局灵巧手引领第四增长曲线突破。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8/187/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3.3/1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24/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 | ||||||
| 2025-05-14 | 源达信息 | 姜楠宇 | 买入 | 首次 | 银轮股份:汽车热管理老牌龙头,液冷行业新星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投资要点 热管理行业龙头,产品多元化发展 银轮股份深耕热管理行业四十余年,多轮战略精准判断行业趋势,2005-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19%。公司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天台机械厂,公司抓住商用车国产化替代需求进入热交换领域;2007年深交所上市;2010年后,商用车业务增速放缓,公司进行全球化拓展与多产品领域延伸,从商用车延伸至乘用车、工业换热、尾气处理等领域;2017年公司成立新能源乘用车事业部,2018年起公布二次创业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业务;2023年公司正式成立数字能源事业部,包含储能和数据中心液冷产品等,作为第三成长曲线。 储能+数据中心+超充多点开花,液冷行业“从1到N”放量在即 数据中心液冷:功耗、政策、成本驱动,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140亿元。单芯片功耗和机柜功率密度持续提升,超过传统风冷上限;政策严控PUE值;芯片端、服务器端、运营商端出于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追求,协同推进液冷应用。 储能液冷: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121.5亿元。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热管理成为储能系统安全性保障的关键一环,根据CNESA,中国储能市场液冷占比约20%-25%,其中发电侧/电网侧储能的液冷占比约30%-40%。 超充液冷:车桩共同推进液冷技术应用,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31.7亿元。高功率快充趋势下,多款新能源汽车如小鹏G9、极氪001FR等采用800V高压架构,推动充电功率向480kW+发展,传统风冷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超充逐步渗透,2025年4月22日,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 温控具备底层技术同源性,多赛道企业入局液冷方案供应商,由于液冷下游为大型toB客户,我们认为具备技术积累,且率先进入大客户供应链的液冷企业更有优势。 银轮股份:从汽车热管理龙头到液冷龙头 凭借车规级技术,向储能和数据中心液冷拓展。液冷产业链中游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我们认为银轮股份作为汽车热管理龙头企业,向液冷领域拓展,具备技术、客户资源优势。公司液冷产品矩阵齐全,有望受益于液冷行业放量,带来业绩释放。 盈利预测:液冷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数字能源业务在手订单充分,第三成长曲线有望快速放量,公司汽车热管理业务提供稳健增长基本盘。预计25/26/27年营业收入156/186/219亿元,同比分别+23%/19%/17%,归母净利润11.0/13.5/16.3亿元,同比+40%/23%/2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新车型销售不及预期;中美贸易环境变化风险;汇率、运费、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商用车及非道路业务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液冷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等 | ||||||
| 2025-05-11 | 太平洋 | 刘虹辰 | 买入 | 维持 | 人形机器人的热管理专家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事件:近期,银轮的两项发明专利接连公布,《吸能联动结构及机器人》、《抽拉式散热装置及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热管理业务加速布局。 人形机器人业务引领第四增长曲线突破。通过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可以看到热管理尤为重要。从公司近期公布的两项发明专利来看,《吸能联动结构及机器人》吸能联动结构通过足座部、弹压件、活塞部的作用,使液态工质能够相变为气态工质,吸收壳体对应的功率元件产生的热量,提供的吸能联动结构及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存在的整体功耗较高以及静谧性较差的问题。《抽拉式散热装置及机器人》通过杆体、活动套、壳体和联动阀的作用,吸收壳体对应的功率元件产生的热量,提供的抽拉式散热装置及机器人,解决了冷却液的散热方案容易受环境温度制约导致散热效率较低、装配困难以及噪声较大的问题。 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已获得10项机器人领域专利授权,在关键零部件开发与市场拓展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奠定基础。25年,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制定“1+4+N”发展战略,力求在关键客户合作上实现更大突破,同时借助自身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公司前瞻布局,设立AI数智产品部,专注核心技术攻关与底层技术储备。 数据中心液冷+储能超充液冷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高增。公司依托车规级热管理技术,在数字能源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于储能系统、超充设备及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等方向全面发力,其中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采用“液冷+风冷”双模散热,单机散热功率达600-2200KW,以模块化部署优势提升数据中心建设效率。24年数字能源业务收入10.27亿元,同比+47.44%,占总营收8.08%,核心产品覆盖储能液冷空调、液冷板模块及数据中心散热系统。24年数字能源板块新增项目年收入9.53亿元,重点项目包括算力中心冷却机组、柴油发电机超大型冷却模块等,液冷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第三曲线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 全球布局,属地生产。2024年公司北美经营体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9,646万美元,同比增长50.47%;实现净利润约604万美元,扭亏为盈,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欧洲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749.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9%。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波兰,马来西亚,印度,瑞典均能生产基地布局。2025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属地制造布局,北美以休斯顿总部为核心,提升美国本土研发、销售、生产制造能力,完成墨西哥第三工厂建设并投产;在东南亚,马来西亚乘用车工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商用车工厂完成建设规划;在欧洲,波兰新工厂(TMT)完成现有项目产能扩产。 投资建议:我们在24年8月发布报告,强call“热管理龙头的AI时刻”。公司数据中心液冷+储能超充液冷成功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高增。公司构建"1+4+N"人形机器人战略,切入具身智能赛道,人形机器人的热管理专家引领第四增长曲线突破。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8/187/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3.3/1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 | ||||||
| 2025-05-03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刘力宇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业绩符合预期,热管理龙头持续成长 | 查看详情 |
银轮股份(00212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6亿元,同比增长15.05%,环比微降2.31%;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0.89%,环比增长18.42%。公司2025Q1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同比保持增长。营收端,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16亿元,同比增长15.05%,环比微降2.31%。从主要下游行业2025Q1表现来看:1、国内重卡行业批发26.50万辆,环比增长21.00%;2、国内狭义新能源乘用车行业批发284.69万辆,环比下降34.13%;3、国内狭义乘用车行业批发627.61万辆,环比下降28.27%。毛利率方面,公司2025Q1单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9.79%,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环比微降0.45个百分点,整体稳定。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5Q1单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0.75%,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0%/5.25%/4.00%/0.10%,同比分别-0.99/-0.06/-0.61/-0.7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0.89%,环比增长18.42%;对应归母净利率6.22%,同比微降0.2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09个百分点。 “技术+产品+布局+客户”四大核心优势,助力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快速发展。研发上,公司不断加大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全球化的研发体系,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方向。产品上,公司在新能源热管理领域拥有“1+4+N”的全面产品布局,且持续发力工业及民用市场,实现第三曲线的提前布局。布局上,公司秉承着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海外各市场持续推动生产及技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全球客户进行属地化的服务。客户上,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覆盖了国际知名电动车企业、CATL、吉利和蔚小理等优质客户,充分享受客户发展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0亿元、13.09亿元、15.67亿元的预测,对应的EPS分别为1.28元、1.57元、1.88元,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84倍、16.21倍、13.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