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132.56亿 | 总市值:1282.08亿 | ||
流通股本:30.84亿 | 总股本:34.91亿 |
歌尔股份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5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8-26 | 华金证券 | 熊军,宋鹏 | 增持 | 维持 | AI驱动终端升级,收购上海奥来加码眼镜终端光学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投资要点 AI为消费电子注入发展动能,25H1公司业绩同比明显提升。一方面,AI技术与智能手机等产品的融合不断深化,带动相关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这一趋势未来有望拓展到更多搭载AI并具备语音交互功能的智能硬件产品上,为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开辟新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AI技术在终端设备侧的落地,将有望催生出更丰富的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成长潜力可观。例如以智能语音交互和拍摄识图等为主要功能点的AI智能眼镜产品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快速成长,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伴随光波导、微显示、系统级封装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相关软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成长,同时带动相关的声学、光学、传感器、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业务的成长,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少7.02%;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毛利率为13.47%。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45亿元,同比增长0.83%,环比增长30.0%;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同比增长12.12%,环比增长102.20%;毛利率为14.29%。 歌尔光学&上海奥来强强联合,增强眼镜终端核心竞争力。公司与交易相关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拟由歌尔光学以向交易对方增发股份的方式,取得交易对方持有的舜宇奥来微纳光学(上海)有限公司与舜宇奥来微纳光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合称“上海奥来”)100%股权。上海奥来,作为舜宇光学科技下属的从事光波导、超表面器件、衍射光学器件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产品业务的主体公司,在相关领域内同样深耕多年,具备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团队和优秀的技术竞争力,并已围绕光波导器件等相关产品,在上海等地进行了规模化的固定资产购建和相关设备投资。通过本次交易,一方面,可以促成歌尔光学和上海奥来实现优势互补,显著增强歌尔光学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内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本次歌尔光学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合并上海奥来,既可以取得上海奥来已经购建的相关固定资产,显著缓解歌尔光学独立投资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又可以帮助歌尔光学在相关领域内加快形成成熟产能,抢占市场先机。本次交易后,公司仍将是歌尔光学的第一大股东,可以将公司在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领域等整机业务领域内的优质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与歌尔光学在精密光学器件领域内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继续推动公司和歌尔光学业务的协同发展,为各方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33.53/1,108.46/1,219.58亿元,同比分别为2.4%/7.3%/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1/40.58/50.91亿元,同比分别为27.6%/19.3%/25.5%;对应PE为30.7/25.7/20.5倍。考虑到公司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且拓展汽车电子相关业务机会,在传感器、ARHUD模组及光学器件等细分方向上取得积极的业务进展,叠加未来汽车电子与XR市场持续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苹果等公司产品推出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收购进展不及预期等。 | ||||||
2025-08-25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增持 | 维持 | 2Q25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收、并购押注AR赛道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核心观点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新老产品过渡影响声学整机收入。1H25公司实现营收375.5亿元(YoY-7.0%),归母14.2亿元(YoY+15.7%),扣非归母10.3亿元(YoY-12.7%),毛利率13.5%(YoY+2.0pct),净利率3.7%(YoY+0.8pct)。非经常性损益中外汇衍生品业务合约交割及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收益约4.2亿元,公司业务多为美元结算,一般通过套保减少汇率变动影响,因此归母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经营性利润表现。分产品来看,1H25智能硬件/智能声学整机/精密零组件收入分别为203.4/83.2/76.0亿元,同比-2.5%/-34.9%/+20.5%;毛利率分别为11.5%/9.9%/23.5%,同比+2.3/+0.1/+1.0pct。智能声学整机收入下滑主因耳机处于新老产品过渡期,随着后续新品发布份额提升,相关业务有望重回增长。 与舜宇通过股权置换强强联合,增强光波导竞争力。8月23日,公司公告称子公司歌尔光学拟通过增发股份方式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本次交易目前处于筹划阶段。预计交易完成后,上海奥来将成为歌尔光学全资子公司,上海奥来原股东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的股权,公司持有2/3股权,仍是歌尔光学第一大股东。上海奥来为舜宇光学下属从事光波导、超表面器件、衍射光学器件领域的公司,并已围绕光波导器件等相关产品进行了规模化的固定资产购建。歌尔光学能借此次交易取得上海奥来已经购建的固定资产,并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能够提供优质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推动相关业务的协同发展。 收购米亚精密、昌宏实业、Plessey等。2025年7月,歌尔股份拟斥资95亿元人民币收购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且与行业领先客户长期合作,两家标的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合计约91.1亿港元,业务规模可观。收购完成后,歌尔股份的精密结构件业务规模将显著扩大。2025年8月,控股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将向Haylo Labs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的附股权收益权的有息借款,用于收购Plessey100%股权并增资,用于Plessey购买Micro-LED相关固定资产及补充营运资金,这将推动MicroLED技术的成熟,支撑公司AR业务的发展。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盈利改善幅度高于此前预期,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41/53亿元(前值为润33/37/42亿元),同比增长26%/22%/29%,对应当前市值PE为31/28/2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5-08-25 | 民生证券 | 方竞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紧跟端侧AI化浪潮,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事件:8月21日,歌尔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5H1实现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少7.02%;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减少12.72%。 其中,公司2Q25实现收入212.45亿元,同比增长0.83%,环比增长30.30%;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同比增长12.12%,环比增长102.13%。 AI注入发展新动能,25H1盈利水平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继续温和复苏,智能眼镜等新硬件市场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把握机会,在AI智能眼镜、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进展顺利,完成业务拓展、项目交付、运营提升等各项重要工作,公司25H1整体盈利水平同比提升明显,其中毛利率提升至13.47%,YOY+1.96pcts。但由于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板块中部分项目受产品迭代周期的影响,公司整体营收有所下降。 展望后续,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持续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发展动力,同时随着光波导、微显示、系统级封装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成长,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紧跟大客户创新步伐,把握战略新品成长机遇。依托全球优质客户资源及稳固合作关系,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公司在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进行战略创新转型,紧抓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中新兴智能硬件、AI元宇宙等产业机遇,拓展VR/MR/AR、AI智能眼镜、智能可穿戴等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业务。 在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公司紧跟全球一流客户的战略创新步伐,优化战略资源配置,支持战略产品开发,巩固并深耕客户资源优势,将优质客户需求转化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优秀人才团队支持创新,核心管理团队指引方向。公司在全球整合声学、光学、微电子、无线通讯、精密制造、自动化等多学科优秀人才并着力培养,已组建起一支技术实力深厚、产品项目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长期合作,构建起开放的综合性技术研发平台,为技术和产品的持续创新研发提供支撑。 此外,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始终保持稳健高效的作风。面对后移动时代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升级快、品质要求高、制造精度高、交货周期短、客户认证难等挑战,管理团队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变革创新,确保公司的战略管理、经营管理、技术研发、精密制造及智能制造能力长期处于高水平。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精密零组件及智能硬件业务高速增长,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智能化浪潮,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4.12/42.80/51.20亿元,对应PE为31/24/20倍,考虑公司在AR/AI眼镜、汽车电子等市场产品持续放量,后续业绩增长具备持续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的风险;技术人员变动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 | ||||||
2025-08-24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 | 买入 | 维持 | 多轮投资加速AR量产,歌尔股份AR赛道全面布局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投资要点 事件:歌尔公告,拟由歌尔光学以增发股份方式取得舜宇上海奥来100%股权。完成后,上海奥来将成为歌尔光学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奥来原股东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的股权,歌尔仍将是歌尔光学第一大股东。 歌尔投资上海奥来进一步加强了其在AR光波导的技术实力。舜宇奥来是舜宇光学旗下专注于AR眼镜半导体光学领域的企业。公司定位于“AR眼镜半导体光学综合方案解决商”,具备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团队和优秀的技术竞争力。其于2023年12月在上海临港投产了12英寸透明衬底晶圆AR眼镜微纳光学产品项目,并于2025年年中完成了设备搬入。歌尔光学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合并上海奥来,既可以取得上海奥来已经购建的相关固定资产,显著缓解歌尔光学独立投资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又可以帮助歌尔光学在相关领域内加快形成成熟产能。 歌尔此轮投资并购反映了其对AR行业加速落地的信心。歌尔在一年时间内先后投资康耐特、Plessey、舜宇,完成了镜片、Micro-LED、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导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布局。在Meta首个AR新品问世前完成了这轮供应链整合!为未来产品研发和量产奠定基础! 歌尔实现了在AR关键零组件的全面自供能力。歌尔通过投资康耐特、舜宇、Plessey,实现了镜片、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导、Micro-LED等AR核心零组件的自供能力。此轮投资并购之后,歌尔将具备Micro-LED、光波导、光机、Sip封装、声学模组的全面自供能力!而且在每个组件均具备行业前列实力! 歌尔是少数与行业两大头部客户保持深度合作的ODM公司。歌尔AR方面的收并购,少不了大客户的背后支持,比如8月9日的公告中就提到“Plessey拟与行业头部客户达成的Micro-LED相关固定资产的购买协议”。并且我们在8月10日点评报告中提到,Meta早在2020年就买断了Plessey的技术授权。而此前歌尔拟收购的另一家公司米亚精密,是苹果供应链中重要的结构件公司,此次收购也进一步深化了歌尔和苹果的关系。歌尔是少数同时和消费电子两大龙头都保持深度合作的ODM公司!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展望未来一年,多家大厂AI眼镜和AR眼镜新品云集,公司作为智能眼镜领域布局最深度的公司之一,有望成为智能眼镜产业趋势下最受益公司。公司TWS耳机和精密零组件业务亦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旺季。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4/44/5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8/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等。 | ||||||
2025-08-11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 | 买入 | 维持 | 间接投资Micro-LED知名厂商Plessey,歌尔股份AR领域布局再下一城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投资要点 事件:8月8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将向Haylo Labs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的附股权收益权的有息借款,期限5年。Haylo将用上述资金收购Plessey100%股权。 Plessey是全球知名的Micro-LED公司,与Meta合作渊源深厚。Plessey成立于2000年,于近年开始研发Micro-LED技术,今年年初与Meta共同研发出600万尼特超高亮度的红光Micro-LED微显示屏。Plessey与Meta历史合作渊源深厚,2020年,Meta就曾与Plessey达成协议,获得后者AR显示屏的独家技术授权,并将购买后者生产的全部AR屏幕。 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Plessey实现营收7479万美金,实现净利润1241万美金。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Plessey实现营收7272万美金,实现净利润280万美金。 投资Plessey进一步补齐了歌尔在XR光学赛道能力版图。歌尔在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微显示和光波导领域早已布局多年。在微显示领域,歌尔持有Micro-OLED龙头视涯科技5.4%的股权。在光波导领域,歌尔曾在2018年,与Wave Optics合作共推表面浮雕光波导元件量产;2023年,歌尔收购驭光科技,深化衍射光波导研发设计能力。此次投资Plessey补齐了歌尔在AR终局微显示方案Micro-LED的能力版图,进一步巩固其在XR赛道的核心卡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展望未来一年,多家大厂AI眼镜和AR眼镜新品云集,公司作为智能眼镜领域布局最深度的公司之一,有望持续受益于智能眼镜的产业趋势。公司智能声学整机和精密零组件业务亦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旺季。智能硬件新旧产品交替周期影响公司短期业绩,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4/44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38/49亿元),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3/18/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等。 | ||||||
2025-07-24 | 中银证券 | 苏凌瑶,周世辉 | 买入 | 维持 | 筹划大额股权收购,拓展精密结构件业务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公司发布筹划股权收购公告,拟收购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优秀企业。我们认为待收购公司质地优良,有望与上市公司产生较好协同效应,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筹划95亿元收购精密金属结构件公司股权。2025年7月22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Meg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Channel Well Industrial Limited(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待收购公司质地优秀。据公司公告披露,米亚精密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内具有行业领先的竞争力,在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精细化表面处理相关领域内具有深厚的核心技术积累,并在精密结构件领域与行业领先客户长期合作,营收和资产规模可观。 香港联丰商业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精密金属部件的生产商。公司重点生产由不锈钢、铝、钛、硅胶等物料制作成的部件,员工达11000人,下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动车等。据香港联丰官网披露,公司产品优势包括:在金属机械性方面,公司采用崭新的材料技术能够支持高级别防水、防尘,并使电子产品具有更长寿命;在外观处理方面,公司微弧氧化技术,能够在极细小的金属表面镀上细腻独特的颜色和塑造深层次的质感;在制造自动化方面,可真正做到生产流程无缝交接,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现金收购方案有望直接增厚业绩。公司账面现金充裕,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账面现金217.44亿元,相较收购所需资金95亿元较为充裕同时由于此次为现金收购,完成后有望直接增厚公司当期利润。 估值 我们认为,该股权收购有望强化公司零整协同的业务布局,补强公司在精密结构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并加强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外延收购作为公司新发展模式,有望加快公司未来发展速度。但因收购落地仍有不确定性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36.40/42.09/50.68亿元,对应市盈率22.6/19.5/16.2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市场风险、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管理风险、关税政策带动供应链风险、收购失败风险。 | ||||||
2025-06-25 | 群益证券 | 朱吉翔 | 买入 | AI眼镜新品频出,声光电龙头估值具备吸引力 | 查看详情 | |
歌尔股份(002241) 结论与建议: 1Q25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49万台,同比增长82%,预计全年出货量将突破1450万台,增长超过4成。当前AI眼镜行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爆发的关键转折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品密集发布,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公司作为声光电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在头戴式设备领域经验与技术积累丰富,将长期受益于相关设备需求的增长。目前公司27年PE16倍,估值具备吸引力,给予买入建议。 AI眼镜密集发布:得益于AI大模型端侧部署加速及产品轻量化的推进,1Q25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49万台,同比增长82%,预计全年预计突破1450万台,增长超过4成。同时,近期Meta、小米等巨头已推出或即将推出多款AI眼镜产品,幷且有望在能耗、外观、场景化应用(支付、导航)等方面继续提升眼镜性能,从而进一步激发下游需求释放。公司作为目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依托自身声光电领域的经验技术优势,有望长期受益于相关设备需求的增长。 1Q25净利润较快增长:1Q25公司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下滑15.6%,实现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23.5%,扣非后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增长6.1。从毛利率来看,1Q25公司毛利率12.4%,较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反映产品结构变化及内部运营效率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净利润31.2亿、42.9亿元和49.6亿元,YoY增长17%、37%和增长16%,EPS为0.89元、1.23元、1.42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19倍和16倍,估值具备吸引力,给予“买入”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AR/VR需求低于预期,宏观环境或供应链风险超预期 | ||||||
2025-04-29 | 西南证券 | 王谋,徐一丹 | 买入 | 首次 | 利润端持续修复,AI终端创新驱动新一轮成长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实现营业收入163.1亿元,同比减少15.6%;实现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23.5%。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水平持续修复。1)营收端:公司Q1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5.6%,收入下降主要因为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主力游戏机产品进入生命周期后半段,销量同比下滑明显。2)利润端: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5%,主要受益于外汇衍生品投资收益以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合计带来1.4亿元的投资收益。公司盈利水平持续修复,Q1毛利率约12.4%,同比增长2.1pp;净利率约2.7%,同比增长0.8pp。3)费用端:Q1销售费用率为1.07%,同比增长0.3pp;管理费用率为3.1%,同比增长0.77pp;研发费用率为6.7%。同比增长2.4pp,主要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有所增加。 AI眼镜市场或处于爆发前夜,未来终端放量有望打开公司新的成长空间。端侧AI的发展使智能眼镜开拓更多应用场景成为可能。2024年4月Meta Rayban落地AI功能后,销量明显提升,Meta Rayban眼镜的火爆引发诸多大厂对AI眼镜高度关注。2025年或为大厂正式参与AI眼镜市场的开局之年,预计2025-2026年小米、三星、华为、Google、亚马逊、字节、阿里等头部厂商将陆续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大厂入局有望带动智能眼镜行业提速发展。公司在智能眼镜整机、AR光学零组件等方面充分布局,并且已经同多家智能眼镜客户合作、对接,未来随着终端放量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快速成长周期。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逐步回暖,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端侧AI的发展,智能耳机和音箱的功能也进一步向多元化、智能化升级。受益于AI与耳机、音箱联动、新品迭代催生的换机需求,公司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有望重回稳健增长态势。此外,公司在大客户耳机项目的份额逐渐恢复,预计2025年整体份额持续提升,大客户项目产能利用率的回升有望带动盈利水平上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46.1、54.3亿元。考虑到公司同大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恢复、深入,公司在XR和智能眼镜卡位优势突出、25H2公司多款智能眼镜产品有望开始量产,AI终端发展有望带动零组件业务量价齐升,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新项目导入不及预期的风险;AI终端落地和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025-04-25 | 财信证券 | 何晨,汪颜雯 | 增持 | 首次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积极把握AI端侧发展机遇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投资要点: 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09.54亿元,同比+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144.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178.30%;实现毛利率11.09%,同比+2.14pct;实现净利率2.56%,同比+1.53pct。分业务种类看,智能硬件业务实现营收571.99亿元,同比-2.57%,实现毛利率9.17%,同比+1.90pct;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实现营收262.96亿元,同比+8.73%,实现毛利率9.47%,同比+2.73pct;精密零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50.51亿元,同比+15.85%,实现毛利率21.51%,同比+1.02pct。报告期内,公司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产品销量同比显著增长,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产品业务整体保持良性成长。受到产品生命周期中后段正常降量的影响,个别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智能硬件项目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对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成长有所制约,但对整体业务毛利结构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最终,在整体营收规模微增的情况下,公司盈利水平较上一报告期显著提升。 2025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5Q1公司实现营收163.05亿元,同比-15.57%,环比-47.92%,实现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23.53%,环比+46.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6.09%,环比-15.85%;实现毛利率12.41%,同比+3.21pct,环比+2.11pct;实现净利率2.68%,同比+0.79pct,环比+1.73pct。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把握AI端侧发展机遇。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48.82亿元,同比+3.52%,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0.96亿元,同比+32.83%。公司积极把握AI技术与新兴智能硬件产品融合的新趋势以及消费电子、元宇宙等产业内的新机遇,2025年2月,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光学”)在美国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AR|VR|MR大会上,发布采用表面浮雕刻蚀光栅工艺的全新AR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Star G-E1,实现在AR光学镜片先进刻蚀工艺的新突破,助力AR眼镜实现更优异的显示效果。伴随行业需求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AI技术与智能硬件产品的融合,推动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中声学传感器等产品性能升级,产品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和估值:公司聚焦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行业领域,积极把握AI技术与新兴智能硬件产品融合的新趋势,拓展新兴智能硬件及相关精密零组件业务,积极投入研发并探索新兴产品技术方向,持续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040.35/1100.31/1205.98亿元,同比增长3.05%/5.76%/9.60%,实现归母净利润33.84/41.94/50.63亿元,同比增长26.97%/23.94%/20.73%,对应EPS为0.97/1.20/1.45元,对应当前价格PE为22.08/17.81/14.76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环境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5-04-08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 | 增持 | 首次 | 盈利能力回升,全面拥抱AIoT终端新机遇 | 查看详情 |
歌尔股份(002241) 核心观点 电声器件全球龙头,充分受益AIoT发展趋势。歌尔股份成立于2001年6月,以微型声学元器件起家,2010年公司切入北美大客户,进入爆发式增长期,2015年,公司提出“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战略,形成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产品三大产品矩阵(2024年公司三大板块营收分别占比14.9%、26.0%、56.7%),逐步成长为电声器件全球龙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YoY+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YoY+144.93%),对应4Q24实现营业收入313.08亿元(YoY+27.13%,QoQ+6.99%),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YoY+63.23%,QoQ-71.45%)。 AI终端语音交互需求推动精密声学组件量价齐升。2024年公司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2.96亿元(YoY+8.73%),毛利率9.47%(YoY+2.73pct);精密零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50.51亿元(YoY+15.85%),毛利率21.51%(YoY+1.02pct)。随着端侧AI逐渐落地,手机、PC、眼镜、玩具、音箱等形态智能终端,都将语音输入作为主要交互方式之一,对电音元件要求快速提升,推动公司部分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终端产品量价齐升。 智能眼镜密集推出,公司全面布局新终端高价值量环节。据IDC统计,2024年全球VR、MR和AR设备出货量约为760万台,同比增长约12%。作为AR的衍生产品,AI眼镜异军突起,24年销量达到200万台以上。公司针对新一代终端产品充分布局,包括声学零部件、组装、光机模组、衍射光波导等环节。组装环节公司深度绑定头部品牌,是Meta、Sony、Pico等品牌的主要供应商。零部件方面,公司在技术壁垒和价值量较高的光机和光波导环节,推出搭载全息波导镜片和MicroLED光机的轻量化AR参考设计Mulan2,并参股康耐特光学布局镜片。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深度绑定头部大客户,随着语音成为AI终端的核心交互方式,电声器件重要性快速提升,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电声全球龙头将受益于AIoT的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2.97/37.47/41.80亿元,同比+23.7%/+13.6%/+11.6%。基于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5年23-26倍PE,对应目标价25.20-28.48元,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19%-35%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