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420.82亿 | 总市值:421.75亿 | ||
流通股本:5.42亿 | 总股本:5.43亿 |
扬杰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8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5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10-12 | 华金证券 | 熊军,宋鹏 | 买入 | 维持 | 下游强劲带动业绩快速增长,拟收购贝特电子拓展产品/业务领域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投资要点 汽车电子/AI/消费电子增长强劲,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25Q1-Q3,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37亿元-10.04亿元,同比增长40%-5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8.66亿元-9.33亿元,同比增长32.41%-42.64。其中,2025Q3,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3.35亿元-4.02亿元,同比增长37.31%-64.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07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长32.55%-61.47%。业绩因素:2025Q1-Q3,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带动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显著增长。公司始终坚持产品领先的技术引领战略,持续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公司将精益生产理念深度融入功率半导体生产全流程,通过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控强化及成本精细化管理等举措,全方位提升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呈现逐季提升的良好态势,为利润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拟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进一步围绕电流电压处理场景拓展横向的产品品类和业务领域。公司拟支付现金购买贝特电子100%股权,最终确定整体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2.18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贝特电子将成为扬杰科技全资子公司。收购意义:1、从战略维度来说,扬杰科技一直致力于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深耕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对电流电压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公司在不断强化IDM纵向能力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围绕电流电压处理方面的场景拓展横向的产品品类和业务领域。贝特电子所属的保护类电子元器件和公司目前的功率器件产品既有功能交叉,又能够共同为用电场景和设备提供电流电压处理服务,具有很好的终端应用场景协同效应,是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2、从市场维度来说,贝特电子的主要下游领域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消费电子等,与扬杰科技现有的市场和客户高度重合,有利于为相关领域和客户提供更加多品类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司在客户端的价值、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高度的市场协同性。3、从产品维度来说,贝特电子的主要产品为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主要对电力电子进行过流、过压、过温保护,与公司产品TVS、ESD、TSS等同属于保护器件产品大类,有利于强化上市公司在保护器件产品领域的产品品类和行业地位,形成更加完备的产品矩阵,具有很好的产品品类横向协同效应。 全球化渠道布局,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YJ”品牌产品主攻国内和亚太市场,“MCC”品牌产品主打欧美市场,实现多元化产品的全球市场渠道覆盖;持续推进国内外电商业务模式,线下和线上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全球化渠道布局,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报告期内,MCC(越南)工厂一期量产顺利并实现满产满销,首批两个封装产品良率达99.5%以上;MCC(越南)工厂二期项目也于年中顺利通线,标志着公司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全球化进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2.30/85.84/101.15亿元,同比分别为19.8%/18.7%/1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7/14.78/17.34亿元,同比分别为23.4%/19.5%/17.3%;对应PE为32.5/27.2/23.2倍。考虑到公司半导体硅材料、晶圆和功率器件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双品牌运作和海外战略布局,高毛利产品持续放量,叠加将来对贝特电子收购整合,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海外业务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等;收购整合进展不及预期 | ||||||
2025-09-17 | 浦银国际证券 | 沈岱,黄佳琦 | 买入 | 维持 | 收购贝特电子增厚短中长期业绩增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我们调整扬杰科技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81.9元,潜在升幅21%,重申“买入”评级。 重申扬杰科技的“买入”评级:扬杰科技完成对于东莞市贝特电子收购。一方面,贝特电子并表会带来今年三四季度以及明年的收入和利润的提升。另一方面,贝特电子在产品互补与客户协同方面有望完成持续的业务增长。因此,我们认为贝特电子将在短、中、长期持续为扬杰贡献业绩增量。进一步看,扬杰在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和方向对自身功率半导体业务的持续拓展也会保障其业务的成长性。扬杰科技当前远期市盈率25.6x,估值具备吸引力,重申“买入”评级。 贝特电子在保护器件行业具备领先性和成长性:贝特电子主要产品为保护器件,包括电力熔断器、电子熔断器、过温保护元器件等,应用在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其中,汽车领域收入占比约20%。根据管理层分享,在保护器件行业,贝特在国内排名第二,处于较好的竞争卡位,并且海外的国内玩家竞争较少。贝特的保护器件与扬杰的功率产品互补,同时客户重叠度达60%。因此,扬杰将在客户拓展、海外渠道、管理效率等方面赋能贝特,推动贝特与扬杰协同增长。贝特在2024年实现收入人民币8.4亿元,毛利率42%,净利润1.13亿元。扬杰预期贝特在2025年至2027年实现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亿元。 扬杰收购贝特,具备估值成长空间:首先,扬杰以人民币22亿元的估值金额完成贝特的收购。根据我们的测算,其市盈率估值低于扬杰当前的25.6x的市盈率。随着贝特并表完成,其带来的市值贡献将在22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其次,虽然扬杰以现金方式收购贝特,但是扬杰仍有股权激励以及业绩承诺来保障贝特业务的稳定成长。 估值:我们分部加总法估值,分别给予功率半导体和保护器件业务28.0x和33.0x的目标市盈率,得到扬杰目标价人民币81.9元,对应2026年目标市盈率28.6x,潜在升幅21%。 投资风险:消费、工业、新能源等下游需求复苏及增长不及预期;海外半导体拉货动能不足;功率半导体产能扩张,供过于求;功率器件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拖累利润;公司产能扩张带来的折旧影响利润;高端功率器件成长速度较慢;新产品等投入过大;收并购标的业务增长和协同弱于预期;海外扩张慢于预期。 | ||||||
2025-09-15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增持 | 维持 | 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内生与外延增长并进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事项: 公司公告: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标的估值为22.18亿元,并对贝特电子业绩承诺方设置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贝特电子产品主要为电子电路系统的过流和过温保护元器件,2024年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2025年Q1营收2.18亿元,净利润0.41亿元。 国信电子观点:1)本次交易方案分三期支付,其中业绩承诺方拟以持股平台形式购买扬杰科技股票并质押担保,自愿锁定至2028年6月30日以作为业绩承诺的履约保障,实现了核心团队的绑定;2)产品矩阵方面,贝特电子产品对扬杰保护器件产品可进行补充,24年贝特电子已实现2024年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此前在熔断器领域22年全球市占率已超4%;若收购完成,扬杰在保护器件领域产品矩阵完整度将提升并增厚EPS。3)在客户与市场方面,贝特电子与扬杰科技客户重叠度高,产品方案渐完整有助于公司在头部客户的份额加速做大。若本次收购顺利,我们认为对公司产品矩阵、海外布局及盈利能力均有正向推动;我们看好公司国内外双循环的业务模式,内生与外延并进的业务扩展能力及中长期IDM产品与产能的规模优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本次现金交易方案分三部分进行,完成100%股权收购的同时实现对核心团队的长期绑定。 本次交易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21800万元,交易完成后贝特电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结合承担利润补偿责任、股份质押、锁定等因素,交易对方分为非业绩承诺方和业绩承诺方,所转让标的公司股份将采取差异化定价,交付按三期进行:(1)一期为转让对价的30%即6.65亿元,二期向非业绩承诺方支付相当于各自股份转让对价70%即5.50亿元。(2)对于业绩承诺方,设置业绩承诺:2025年-2027年标的公司应实现的合并报表口径下扣除归母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同时将现金7.16亿元支付给持股平台,再通过持股平台购买扬杰科技股票并质押担保,锁定至2028年6月30日,从股权层面实现公司核心团队绑定。 收购标的贝特电子经营情况良好,并购有望增厚公司EPS。 贝特电子为国内电力电子保护元件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其产品线涵盖了电子类熔断器、新能源以及光伏 类电力熔断器、过温保护元件等多个系列,拥有“贝特卫士”“ADLER”及“ASTM”等国内外品牌。公司拥有161项专利,产品获UL、VDE等国际认证,覆盖汽车电子、光伏等9,000余种规格。下游客户含家电、新能源等领域头部企业,认证周期6-24个月,客户黏性强。根据Paumanok Publications Inc.的报告,贝特电子2022年在全球熔断器市场的份额为4.3%。 贝特电子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约为28%,净利润复合增速约为52%。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对电力电子保护元件产品需求增加,贝特电子营收与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根据贝特电子招股说明书和公司 公告,2024年贝特电子实现收入8.37亿元(YoY+33%),净利润1.48亿元(YoY+40%)。 贝特电子毛利率由20年34.6%增加至23年的42.05%。贝特电子产品主要包含过流保护元件(占87%)和过压保护元件(占3.5%),过流保护元件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增长,相关场景产品规格大、产品附加值高,毛利率逐年提升;过温保护元件主要应用消费电子与家用电器市场,毛利率保持稳定。 扬杰科技经营稳健,本次拟收购标的有望对产品矩阵与客户竞争力等多方面有正向助益 扬杰科技营收与毛利率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材料(单晶硅棒、硅片、外延片)、晶圆制造(5吋、6吋、8吋等各类芯片)及器件(MOSFET、IGBT、SiC系列产品、整流器件、保护器件、小信号及其他产品系列等),此前公司2Q25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18.76亿元(YoY+22.02%,QoQ+18.79%),归母净利润3.28亿元(YoY+34.4%,QoQ+20.3%),海外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33.1%(YoY+1.78pct,QoQ-1.5pct)同比增长。 贝特电子与扬杰科技均有海外业务有望形成业务互补。扬杰科技在2015年收购了“MCC”(美微科)品牌,该品牌作为北美半导体知名品牌与DIGI-KEY、Future集团、Arrow集团等全球性电子元器件代理商及终端国际客户长期合作,对标安森美等国际第一梯队品牌,收购后公司海外业务收入逐年提升,1H25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8.34亿元(YoY+34.97%,占比约24%),毛利率49.10%,越南基地顺利推进。目前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在地化研发、制造与销售网络,拥有研发中心6个、晶圆与封测工厂15个,可以满足本土客户的定制化要求。贝特电子拥有ADLER品牌,子公司德国艾德乐切入光伏行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外销占比达26.9%。若本次收购成功,公司海外业务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若本次收购顺利,对公司产品与客户竞争力均有正向推动,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国内外双循环的业务模式,内生与外延并进的业务扩展能力及中长期IDM产品与产能的规模优势;预计25-27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12.4/14.5/17.0亿元,对应25-27年PE分别为29.6/25.4/21.6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本次交易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标的资产面临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波动、租赁无产权物业、创新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风险;扬杰科技本身业务面临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 ||||||
2025-09-14 | 太平洋 | 张世杰,李珏晗 | 买入 | 维持 | Q2收入单季度新高,海外市场增长显著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事件:公司发布25年中报,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55亿元,同比增长20.5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41.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59亿元,同比增长32.33%。 Q2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汽车+AI+消费多领域共驱增长。公司Q2单季度营业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22.02%,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34.40%,扣非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29.93%,营业收入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由于下游汽车电子景气度旺盛,人工智能带动高性能计算及高速通讯需求爆发,国补政策刺激消费类电子销售,下游多领域市场呈现爆发趋势。公司海外业务进展显著,MCC越南工厂一期量产顺利并实现满产满销,首批两个封装产品良率达99.5%以上;MCC越南工厂二期项目也于年中顺利通线。 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理优异,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5年上半年毛利率33.79%,同比增长4.16pct,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海外业务进展显著,高附加值品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大幅提振。公司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14%、4.85%、6.38%、-0.67%,同比变动+0.03、+0.01、-0.5、+1.59pct。 碳化硅业务进展显著,打开增长弹性。公司投资的SiC芯片工厂通过IDM技术实现650V/1200V/1700V的SiC MOS产品从第二代升级到第三代,所有SiC MOS型号实现覆盖650V/1200V/1700V13mΩ-500mΩ,并不断拓展模块产品布局。公司在碳化硅尤其是SiC MOS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当前各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储能、工业电源等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1.82、86.10、105.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04%、19.88%、22.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9、15.50、19.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57%、24.13%、23.62%,对应25-27年PE分别为28X、23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2025-09-09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增持 | 维持 | 2Q25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海外业务同比增长35%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核心观点 公司2Q25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公司1H25营收34.55亿元(YoY+20.58%),归母净利润6.01亿元(YoY+41.55%),汽车与海外等需求增长推动公司收入逐季度增长。2Q25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18.76亿元(YoY+22.02%,QoQ+18.79%),归母净利润3.28亿元(YoY+34.4%,QoQ+20.3%),海外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33.1%(YoY+1.78pct,QoQ-1.5pct)同比增长。 1H25汽车电子保持快速增长,产品品类多维拓展。1H25,需求端以旧换新政策下消费电子、工业下游需求温和复苏,汽车电子、AI带动高性能计算及高速通信等需求激增,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驱动力。公司上半年入选汽车芯片50强,工信部汽车白名单等,取得多家国际标杆tier1客户认证,技术和产品获得多家主流客户认可。此外,全自动化车规功率模块产线已建成投产,研制的三相桥功率模块、半桥功率模块等多款产品已在多家Tier1和终端车企完成送样及测试,车规级MOSFET产品亦进入批量量产阶段。 1H25海外业务同比增长35%,越南基地顺利拓展。1H25随海外市场需求复苏,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8.34亿元(YoY+34.97%,占比约24%),毛利率49.10%进一步提升。公司“MCC”品牌产品主打欧美市场,采用国内外电商业务模式,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全球化渠道持续布局;此外,公司首个海外基地MCC(越南)工厂一期已实现满产满销,首批两个封装产品良率达99.5%以上;二期项目顺利通线并逐步上量。由于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未来随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及越南产能释放,公司毛利率中枢有望逐步上行。 碳化硅作为第三增长曲线持续布局,股份回购与分红彰显信心。公司投资的SiC芯片工厂已实现SiC MOS型号覆盖650V/1200V/1700V13mΩ-500mΩ范围,模块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目前各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储能、工业电源等领域。同时,公司已完成4098万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并推出2025半年度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息4.2元(含税)回报股东。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国内外双循环的业务模式及中长期IDM产品与产能的规模优势;短期结合1H25公司经营情况,略调整费用率,预计25-27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12.4/14.5/17.0亿元(前值25-27年:12.4/14.3/16.9亿元),对应25-27年PE分别为28/24/2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等。 | ||||||
2025-08-22 | 东海证券 | 方霁 | 买入 | 维持 | 公司简评报告:下游需求稳步释放,海外市场增长显著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投资要点 事件概述:扬杰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5亿元(yoy+20.58%),实现归母净利润6.01亿元(yoy+41.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9亿元(yoy+32.33%),综合毛利率33.79%(yoy+4.16pcts)。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6亿元(yoy+22.02%,qoq+18.79%),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yoy+34.40%,qoq+20.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5亿元(yoy+29.93%,qoq+19.70%),综合毛利率33.10%(yoy+1.78pcts,qoq-1.5pcts)。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28亿元(含税)。 汽车电子、AI服务器板块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工控、消费等领域持续稳健回暖,光伏短期内有所承压。(1)公司二季度营收创单季度新高,主要得益于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电子与AI营收大幅增长,行业占比显著增加,在各领域国内和国外TOP客户端快速打开局面,取得多个行业龙头客户认证及订单,在公司的营收份额也有所增长,同时,2025年上半年公司首条SiC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项目建成并投产,针对新能源车控制器应用,车规产线可年产三相桥HPD模块16.8万只,三相桥功率模块、半桥功率模块等已在多家汽车客户完成送样,并且已获得多家Tier1和终端车企的测试及合作意向。(2)受益于整体行业需求回温,叠加政府补贴等政策因素,公司工业控制、消费领域目前处于稳健复苏阶段,且复苏态势有望延续。(3)光伏领域需求和价格仍有所承压,受上半年抢装影响,二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环比有所小幅下滑,下半年光伏需求量环比上半年或将有所收窄,但经历两年的底部修整,未来光伏需求仍有望回升。 海外市场复苏显著,越南工厂二期项目顺利通线。海外市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复苏,在“YJ”+“MCC”双循环的体系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首个海外封装基地MCC(越南)工厂一期进入量产阶段并实现满产满销,首批两个封装产品良率达99.5%以上,二期项目也顺利通线,业绩有望快速释放,全年海外营收或将维持同比高速增长。 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提高员工粘性。2025年6月,公司发布奋斗者计划(六期)员工持股计划,对象范围为在公司(含子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员及公司骨干,本员工持股计划初始设立时持有人总人数不超过500人激励金额上限为1.63亿元,购买股票的价格为47.71元/股,拟持有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342.11万股,约占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63%。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为2027年营收不低于100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个人层面则根据2025-2027年度激励对象的个人绩效进行评定。员工持股计划有望绑定公司核心人才,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公司内生动力,同时也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下游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产能释放,在客户处稳定放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71.98、85.17、100.03亿元(20252026、2027年原预测值分别是70.87、82.65、95.19亿元),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4、15.73、18.54亿元(2025、2026、2027年原预测值分别是12.2914.78、17.3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26、21、18倍。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客户导入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3)国际贸易政策收紧。 | ||||||
2025-07-28 | 华源证券 | 葛星甫,孟爽 | 增持 | 维持 | 2025H1净利润较快增长,产品矩阵持续优化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5.52-6.37亿元,同比增长30%-5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4-5.98亿元,同比增长21.56%-41.67%。 2025Q2业绩实现较快增长,重点产品放量提升毛利率。预计2025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9-3.64亿元,同比增长14.32%-49.10%,环比增长2.33%-33.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9-3.44亿元,同比增长10.52%-46.77%,环比增长1.82%-35.21%。公司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带动主营业务增长。公司持续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多品类重点产品持续放量,毛利率实现同比增长,为利润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MCC”+“YJ”双品牌开拓市场,外延并购扩充版图。针对欧美市场,“MCC”品牌对标安森美等国际第一梯队公司。子公司美微科(越南)持续建设,海外市场不断拓展有望优化整体毛利率。公司计划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切入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市场。贝特电子与公司在下游客户有高度的市场协同性,通过自主研发、外延收购并举,不断拓宽产品矩阵,成长动能充足。 多品类产品齐发力,汽车电子未来可期。在传统功率二极管领域,公司整流桥、整流桥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等产品料号齐全。小信号分立器件类别丰富,封装类型齐全。2024年,投资的SiC工厂完成IDM产线通线,各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储能、工业电源等领域。公司自主开发车载SiC模块,已经获得多家Tier1和终端车企的测试及合作意向,预计2025Q4开展全国产主驱SiC模块的工艺、可靠性验证。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8、15.36、18.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51%、20.20%、17.6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 19、16倍。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矩阵,重点发力汽车电子板块,同时受益于行业企稳回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 ||||||
2025-07-23 | 浦银国际证券 | 沈岱,马智焱,黄佳琦 | 买入 | 维持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我们小幅调整扬杰科技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人民币60.9元,潜在升幅16.4%,重申“买入”评级。 重申扬杰科技的“买入”评级:扬杰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对应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人民币3.2亿元,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8%,大体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二季度的毛利率大体维持稳定,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我们对于公司中期百亿收入目标保持乐观判断。一方面公司在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的布局构建需求基础;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打开更大的增长空间。另外,公司的产能保持稳定扩张,预计今年产能扩张30%。同时,公司通过外协产能以满足短期增长需求。扬杰科技当前远期市盈率20.5x,较去年底高点的26.6x回落,估值具备吸引力。 汽车电子业务强劲增长,是今明两年重要的增长亮点:扬杰二季度汽车电子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60%,增长较为强劲。海外Tier1以及国内新兴车企等带来今年汽车业务的主要增量。公司具备单车价值量200美元的产品能力。公司的汽车电子业务板块未来三年增长确定性较高,公司预计复合增速有望达40%-50%,中期收入占比有望达20%。 海外扩张是重要的战略方向,增强公司盈利能力:首先,主要得益于海外客户的供应链降本的需求,公司看到海外客户有意愿并在积极切换到扬杰的产品。公司能够提供中低压及碳化硅等产品。其中,海外的消费电子和工业业务处于恢复增长的状态,而海外的汽车业务预计与国内业务类似,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其次,扬杰子品牌MCC具备海外渠道和品牌的能力,并在过去十年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成倍增长。最后,公司积极扩张海外研发中心以及越南的封测产能,从而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公司海外战略高地长期增长的蓝海空间较大。 投资风险:消费、工业、新能源等下游需求复苏及增长不及预期;海外半导体拉货动能不足;功率半导体产能扩张,供过于求;功率器件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拖累利润;公司产能扩张带来的折旧影响利润;高端功率器件成长速度较慢;新产品等投入过大;收并购落地弱于预期;海外扩张慢于预期。 | ||||||
2025-07-10 | 浦银国际证券 | 沈岱,马智焱,黄佳琦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增长动能稳定且强劲,中期剑指百亿收入目标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我们调整扬杰科技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60.9元,潜在升幅18.3%,重申“买入”评级。 重申扬杰科技的“买入”评级:2025年以来,扬杰科技在汽车电子、消费、海外等板块增长强劲。进一步看,扬杰拟收购东莞贝特以及发布员工股权激励,为中期百亿收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公司在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的布局构建需求基础。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打开更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我们略微上调2025年营收和利润预测,并大幅上调2026年营收和利润预测。扬杰科技当前远期市盈率20.5x,较去年底高点的26.6x回落,估值具备吸引力。 汽车电子有望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引擎:汽车电子是扬杰科技目前增长最快的下游应用领域。公司具备单车价值量200美元的产品能力。其中,中低压产品线MOS、小信号、二三极管等产品已经陆续在交付上车中。同时,碳化硅产品也在与车企客户积极沟通。公司的汽车电子业务板块未来三年增长确定性较高,公司预计复合增速有望达40%-50%,中期收入占比有望达20%。 海外扩张是重要的战略方向:首先,公司看到海外客户有意愿并在积极切换到扬杰的产品。这主要来自于海外客户的供应链降本的需求。公司能够提供中低压及碳化硅等产品。其次,扬杰子品牌MCC具备海外渠道和品牌的能力,并在过去十年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成倍增长。最后,公司积极扩张海外研发中心以及越南的封测产能,从而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公司海外战略高地长期增长的蓝海空间较大。 估值:我们使用DCF估值,采用1.6%的无风险利率,并假设扬杰科技2030-2034年的成长率为15%-16%,永久增长率为3%,WACC是11.3%。我们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60.9元,潜在升幅18.3%。 投资风险:消费、工业、新能源等下游需求复苏及增长不及预期;海外半导体拉货动能不足;功率半导体产能扩张,供过于求;功率器件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拖累利润;公司产能扩张带来的折旧影响利润;高端功率器件成长速度较慢;新产品等投入过大;收并购落地弱于预期;海外扩张慢于预期。 | ||||||
2025-06-12 | 中邮证券 | 万玮,吴文吉 | 买入 | 维持 | 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成长 | 查看详情 |
扬杰科技(300373) 投资要点 发布最新员工持股计划,充分彰显信心。公司发布最新一期持股计划,该计划拟持有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342.1105万股,约占本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63%,持股计划设立时资金总额不超过1.63亿元,总人数不超过500人,其中董监高获授份额占本员工持股计划的8.47%,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扬杰科技A股普通股股票。标的股票的锁定期为36个月,解锁持股计划业绩考核要求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2027年营收不低于100亿元;2、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长期来看,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有助于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性,提升公司 经营效率。 持续深化成本控制效能,运营效率稳步提升。公司一方面持续聚焦汽车电子、海外高端市场等高附加值领域,通过客户结构优化与区域市场渗透,提升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为毛利率提升提供结构性支撑技术研发驱动附加值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一代产品迭代,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实现单位成本下降,形成“性能跃升-成本优化的良性循环,增强产品溢价能力。此外,公司重点推进精益生产、智能制造及数字化战略转型持续加大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构建标准化运营管控体系,确保成熟经验能横向移植至各生产基地及未来并购项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0.2/83.3/10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4.8/17.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