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43.89亿 | 总市值:288.22亿 | ||
流通股本:1.92亿 | 总股本:2.27亿 |
太辰光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8-22 | 中国银河 | 赵良毕,王思宬 | 买入 | 首次 | 外销占比持续提升,国内业务营收利润高增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核心观点 1H25业绩符合预期,外销占比持续增长。近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28亿元,同增62.49%,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增118.02%;2Q25实现营收4.58亿元,同增59.80%,环增23.58%,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增96.77%,环增18.42%。利润率方面,1H25公司实现毛利率38.94%,同增7.11pcts,实现净利率21.27%,同增5.44pcts,2Q25实现毛利率36.39%,同增3.84pcts,实现净利率20.71%,同增3.81pcts。收入结构方面,公司光器件产品增速较快,同时海外业务增速及占比持续增长,1H25国外地区实现营收4.06亿,同增60.24%,占收比同增7.36pcts至80.27%。整体来说,公司需求持续向好,收入高增,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行业景气度较高,MPO+CPO紧密布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光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部分无源光器件产品(如MTP/MPO高密度光纤连接器、光柔性板)的技术水平在细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大型数据中心、电信网络等建设。公司深耕中高端市场,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品质保证和需求响应等方面处于行业前列。结合公司1H25海外市场占收比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公司国内业务的营收利润双增,我们认为公司在海外客户拓展卓有成效的同时,国内目标群体也在持续增长,同时横向对比同业可比公司的1H25业绩预告/业绩报告,公司所处行业的需求景气度仍旧较为火热。在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下,公司MPO+CPO布局完善,有望在客户逐步拓展以及产品持续迭代的过程中实现营收的持续性高增。 投资建议:AI需求的确定性增长带来光通信行业的景气度逐步提升,海外数据中心率先升级,推动硅光、CPO等新技术快速商用,显著刺激了高密度、小型化光无源连接器件的需求。国内政策强力支持算力基建,重点工程持续放量,进一步拉动了密集连接器件在数据中心等核心场景的应用。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6/2027年将实现营收21.84/30.57/38.98亿元,同增58.52%/39.96%/27.50%;将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6.53/8.53亿元,同增69.43%/47.58%/30.61%,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65.75/44.55/34.11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形势进一步复杂化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 ||||||
2025-08-18 | 民生证券 | 马佳伟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AI需求驱动,业绩保持高增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事件:8月14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62.5%,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1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134.6%。25Q2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增长59.8%,环比增长23.6%,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96.8%,环比增长1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97.2%,环比增长15.6%。 AI需求驱动,业绩保持高增:公司MTP/MPO等集成化无源器件充分受益于AI需求高企,相关产品需求增长显著。此外,部分关键器件实现自主研发生产替代外购以及销售结构变化带来毛利率提升是净利润增速高企的主要原因。按地区拆分营收来看,1)外销: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81亿元,同比增长71.2%,营收占比达82.2%。其中,北美地区贡献大头,25年上半年营收达6.10亿元。毛利率当面,上半年外销毛利率为40.37%,同比增长4.08pct;2)内销: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31.6%,营收占比为17.8%。上半年内销毛利率为32.36%,同比增长16.35pct。 持续推进国内外扩产,有效满足AI需求高增长:越南生产基地于今年一季度正式投产并逐步爬坡,有效分担海外客户交付压力。此外,公司同步扩建国内产能,在现有园区附近新租赁5000多平方米生产厂房,提升核心产品(如高密度MPO连接器等)的产能。通过双线产能协同优化,有力支撑核心客户的批量订单需求。 前沿领域重点布局,公司有望充分把握AI发展机遇:公司持续聚焦研发投入,23&24全年及25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5.1%/5.1%。核心连接类产品方面,公司采用自研MT插芯制造的MPO连接器、MT短跳线等产品实现规模化产销,有力支撑了数据中心和高速光模块的高密度布线需求。在基于光纤Shuffle的光柔性板方面,公司已为多个客户定制化研发光柔性板产品,拓宽了该产品在数据中心、AI算力方面的应用场景。针对光通信领域前沿的CPO技术路径,公司已经与国内外多个厂商合作开发基于光柔性板的无源布纤方案。 投资建议:考虑到行业需求持续高企,以及部分关键器件实现自主研发替代&销售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6.31/8.76亿元,对应PE倍数为66/43/31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连接类产品竞争优势显著,同时近年来持续完善各类新产品布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AI需求增长,成长动力十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领域发展进度及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CPO等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 ||||||
2025-08-15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 | 买入 | 维持 | 光器件收入高增,CPO时代将迎放量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2025年8月14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28亿元,同比+62.49%;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18.02%。Q2单季度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59.80%;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96.77%。 经营分析 公司1H25光器件收入同比高增,MPO行业仍维持高景气度:1H25公司光器件产品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北美光器件收入6.1亿元,同比+69%。公司收入与下游大客户康宁节奏趋近,1H25康宁光通信企业网络业务收入达14.74亿美元,同比+92%,环比2H24增长了44%,彰显行业下游需求持续景气。我们认为伴随AI组网架构升级、数据中心传输速率提升,MPO行业具备量价齐升的逻辑,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公司光器件收入环比微降,利润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产能爬坡节奏影响:1H25公司光器件收入环比2H24下降1.6%,其中北美光器件收入环比2H24下降了4.7%,略低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这与公司产能爬坡节奏有关,越南生产基地已于1Q25正式投产并逐步爬坡,但财报显示公司1H25产能同比仅提升6.4%,同时公司1H25产能利用率100%打满(对比2024年年报为95%)。因此我们判断公司现产能或未跟上下游需求,未来需跟踪公司越南基地产能爬坡进度,下半年该问题或有望得到缓解。 2H25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持续看好公司在CPO时代放量:展望下半年,公司越南产能爬坡有望带来规模效应;此外MT插芯自供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我们仍然看好公司在CPO时代的加速放量。公司通过康宁率先进入英伟达CPO供应链,并且在MPO主营产品之外,还新增配套了保偏MPO、Shuffle box等产品,可配套价值量不断提升。展望未来,2025年底与2026年英伟达Spectrum系列的CPO交换机发布仍将成为产业链重要催化,公司作为CPO产业的Beta型标的,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11/28.11/38.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0/6.23/8.51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PE为71.96/49.66/36.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中美关税摩擦风险、CPO交换机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大股东减持风险。 | ||||||
2025-07-01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 | 买入 | 首次 | 光连接器件领军,CPO交换机核心标的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投资逻辑: 绑定全球光纤龙头康宁,进入北美大厂供应链:公司是国内光纤连接器领军,康宁占公司收入比重的70%。康宁的下游客户包括英伟达、微软等,公司通过康宁间接供应北美客户。我们估算太辰光收入约占康宁光通信业务营业成本的12%。根据康宁1Q25业绩会,我们计算得1Q25康宁光通信企业网络产品2024-27年收入CAGR的指引为18%,对比4Q24的指引提升6pct,体现下游需求旺盛。 主营产品MPO进入上行周期,公司具备客户、供应链端优势:MPO具备量价齐升的逻辑。1)GPU大规模集群带来组网架构升级,MPO用量增加。我们测算GB200NVL72三层网络架构中单GPU对应MPO价值量$192,两层网络则对应$128。2)传输速率提升带来MPO芯数增加,单价提升。我们测算当使用Quantum-X800高容量交换机时,800G、1.6T端口数量增加,GB200NVL72三层网络架构中单GPU对应MPO价值量达$381。MPO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太辰光的优势在于:与康宁紧密合作,进入北美大厂供应链;同时布局上游MT插芯,提高盈利能力。公司1Q25毛利率42%,行业内领先。2025年4月/5月广东省光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了96%/47%,可作为公司MPO产品景气度跟踪指标,我们看好公司2Q25收入同比高增。 MPO市场伴随CPO、OIO技术方案的演进而不断扩容,公司可配套产品也持续拓展:伴随传输速率的提升,CPO方案有望替代可插拔光模块方案、OIO方案有望替代柜内铜连接。技术方案的演进利好MPO行业:1)从量看,CPO使得MPO从交换机机外向交换机机内渗透、OIO使得MPO从服务器机柜外向机柜内渗透,MPO用量大幅提升。2)从竞争格局看,MPO从交换机机外的标准件,变成配套交换机厂商、芯片厂商的定制件,准入门槛提升、竞争格局优化。 我们认为正是MPO在技术迭代中所体现的韧性,带来MPO产业链内公司更高的估值。公司通过康宁率先进入英伟达CPO供应链,并且在MPO主营产品之外,还新增配套了保偏MPO、Shufflebox等产品,可配套价值量不断提升,有望受益于CPO/OIO的渗透。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1亿元(+46%)、28.11亿元(+40%)、38.50亿元(+37%);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亿元(+65%)、6.23亿元(+45%)、8.51亿元(+37%);对应EPS分别为1.89、2.74、3.75元。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70倍PE,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132.3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中美关税摩擦风险、CPO交换机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大股东减持风险。 | ||||||
2025-03-30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马佳伟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AI需求高企,公司业绩增长显著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事件: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3.78亿元,同比增长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6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82.67%。24Q4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76.5%,环比增长13.8%,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29.7%,环比增长74.2%。 AI需求高企,公司业绩增长显著:随着AI技术的突破与算力需求的高企,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进入高速扩张期进而显著带动高密度互联产品需求,助力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按地区拆分营收来看,1)外销:24年全年实现营收10.80亿元,同比增长60.28%,营收占比达78.4%。其中北美地区是营收主要来源,24年营收达到了10.00亿元;2)内销:24年全年实现营收2.98亿元,同比增长41.2%,营收占比达21.6%。毛利率方面,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35.62%,同比提升6.22pct,高毛利产品营收占比提升的同时,公司成本管控能力也持续提升。 公司加速扩产,应对AI需求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快速响应市场增长需求,对MT插芯、密集连接产品、AOC及其配套产品等产能及时扩充。海外产能方面,越南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厂房建设装修及产线布局等重要工作并将逐步释放产能。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未来有望充分把握AI发展机遇:下游需求来看,海外巨头持续加大CAPEX投入并对未来投入整体乐观,国内侧阿里、腾讯等巨头同样全力聚焦AI,CAPEX投入开始明显变大。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深耕中高端市场,部分无源光器件产品(如MTP/MPO高密度光纤连接器、光柔性板)的技术水平在细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前沿技术方面,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多芯低损插芯、密集连接产品、光柔性板布纤方案、高速光模块、光波导芯片、光传感器件等诸多领域均实现了技术突破,特别是应用于CPO场景的光柔性板、超小型连接器及多芯保偏产品,未来伴随CPO技术路径的加速发展,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0/5.38/7.15亿元,对应PE倍数为48/34/25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连接类产品竞争优势显著,同时近年来持续完善各类新产品布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AI需求增长,成长动力十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领域发展进度及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CPO等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 ||||||
2025-01-26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买入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AI算力建设拉动光器件,CPO技术发展带来新增量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事件 太辰光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000万元-27,500万元,同比增长48.30%-77.32%;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21,500万元-26,000万元,同比增长57.37%-90.31%。 投资要点 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光器件需求,利润预期同比高增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算力需求日益攀升,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拉动了光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且稳定增长。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光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与战略布局,实现营收显著增长。公司在密集连接产品领域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在交付与品质保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市场对密集连接产品的需求增长有力推动了公司经营业绩提升,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000万元-27,500万元,同比增长48.30%-77.32%。 掌握MT插芯核心技术,大幅扩产响应市场需求 AI的发展推升了市场对公司密集连接产品的需求,从而也推升了市场对于公司MT插芯及陶瓷插芯的需求。MT插芯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通过模具设计及制造、成型工艺等保障产品关键参数的尺寸精度。经过多年潜心努力,公司已经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公司采用自产MT插芯制造的MPO连接器已通过国外重大客户的质量认证,并实现批量供应。公司MT短跳线的产销实现大幅增长。公司2024年内实施了MT插芯的大幅扩产,并将积极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未来CPO技术有望推动保偏MPO、光柔性板新需求 AI的发展推动了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对高密度的MPO连接器需求大增,光模块升级周期缩短也推动了MPO产品的需求增长,未来CPO技术的发展有望催生保偏MPO需求的启动。目前公司保偏MPO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公司同时具备MT插芯的供应能力,未来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在CPO的光连接方面,除了保偏MPO产品,公司的光柔性板、FAU产品也在配合客户需求开展技术开发和样品试制的工作。公司在光柔性板技术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布纤路径自动设计软件,自动布纤设备,柔性板涂覆工艺等。公司光柔性板产品已经批量出货,并为多家客户开发了定制化产品。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3.73、20.08、26.28亿元,EPS分别为1.10、1.71、2.3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3、73、53倍,AI的发展对光互连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持续产生新的需求,有望为公司发展带来良好机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5-01-24 | 中原证券 | 李璐毅 | 买入 | 首次 | 公司点评报告:业绩快速增长,MPO连接器需求旺盛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2.75亿元,同比增长48.30%-77.32%;实现扣非净利润2.15-2.6亿元,同比增长57.37%-90.31%。 点评: 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数据中心建设拉动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其中MT插芯及部分无源光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器件产品、光传感产品及解决方案。2024H1,公司光器件产品、光传感产品占营收比分别为97.15%、0.24%。在光通信产业链中,公司的上游主要是材料制造商,下游主要是光通信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和云厂商等。公司的业绩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下游客户数据中心与电信网络的建设需求。20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84-1.29亿元,同比增长67.50%-157.03%,环比增长27.01%-94.89%,单季度净利润有望创新高。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算力需求日益攀升,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拉动光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且稳定增长。公司凭借光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与战略布局,实现营收和净利润显著增长。 毛利率持续提升,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3.78%,同比提高4.95pct;2024Q3公司毛利率为36.23%,同比提高8.72pct,环比提高3.68pct。公司持续致力于产品工艺优化及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产品保持较好的竞争优势,未来依然有望保持较好的毛利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15pct、-0.97pct、+3.55pct、-0.29pct。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0.61亿元,同比增长40.69%,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对生产自动化持续高投入。无源产品方面,公司推动光波导产品的升级与转型,提升MT插芯自研自产能力,扩充自产MT插芯的规格种类。同时,公司拓展光柔性板产品技术,产品应用由电信网络拓展至数据中心等场景。有源产品方面,光模块、AOC及配套产品的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产品线的丰富与升级奠定基础。 MPO连接器产品需求旺盛,产业链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MPO(Multi-fiber Push On)作为密集连接的典型产品,其独特的高密度设计显著降低布线成本,同时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支持数据中心的长期发展。AI的发展推动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对高密度MPO连接器需求大幅增加,光模块升级周期缩短也促使MPO产品的需求增长,CPO技术的发展有望催生保偏MPO需求的启动。市场竞争方面,国内厂商凭借产品质量、交付能力和性价比等优势已成为全球市场主要供应源,未来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同时具备MT插芯的供应能力,公司的MT插芯自产能力支持了公司MPO产品的市场地位。公司采用自产MT插芯制造的MPO连接器已通过国外重大客户的质量认证,并实现批量供应。 光通信行业持续稳定增长,2024年我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16.5%。根据LightCounting的测算,2024年光模块整体市场增速有望超过40%,其中数通光模块增长最为迅速,预计2025年行业将增长20%以上,2026-2027年增速将维持在两位数以上。随着国内光模块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海外云计算厂商的供应增加,我国厂商占全球光模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LightCounting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光模块厂商收入占全球光模块收入的比重在25-35%之间;随着国内市场在芯片等方面的突破,国内通信、数通领域的国产化需求均将持续增加。 从国内需求看,一方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总数达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我国移动通信探索形成了“超前预研、标准引领、体系创新、网络先行、应用赋能”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进入高速发展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算力规模同比增长16.5%。受市场内生算力需求驱动,及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我国数据中心总体布局持续优化,协同一体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以无源光器件的外销为主,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深耕多年,近期公司订单较为饱满,MPO连接器需求旺盛,公司具备MT插芯的供应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的市场份额。公司在密集连接产品领域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在交付与品质保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市场对密集连接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推动公司业绩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3.97亿元、5.45亿元,对应PE为105.94X、68.08X、49.5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汇率风险。 | ||||||
2024-11-14 | 海通国际 | Weimin Yu,Haofei Chen | 增持 | 公司季报点评:首次覆盖:单季收入创历史新高,客户订单增长 | 查看详情 | |
太辰光(30057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4年三季报,Q3收入利润大增。24Q1-Q3实现收入9.16亿元,同比+47.00%;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39.09%;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47.09%。24Q1-Q3毛利率33.78%(同比+4.95pcts),归母净利率15.92%(同比-0.90pcts)。单Q3来看,24Q3收入4.06亿元,同比+74.52%,环比+41.69%;归母净利润6629万元,同比+99.90%,环比+38.78%;扣非净利润6436万元,同比+118.86%,环比+40.41%。24Q3毛利率36.23%(同比+8.72pcts,环比+3.68pcts),归母净利率16.33%(同比+2.07pcts,环比-0.34pcts)。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费用管控向好。24Q3公司研发费用2365万元,同比+57.55%,研发费用率5.82%,同比-0.63pcts;销售费用率1.48%,同比-0.01pcts;管理费用率4.80%,同比-1.26pcts;财务费用率1.55%,同比+1.87pcts。24Q3末存货2.73亿元,同比+22.80%;合同负债1387万元,同比+595.66%。24Q3经营现金流2982万元,同比-31.32%。 客户订单增长,推进高速有源产品研发投产。公司收入高速增长,主要系客户订单增加。存货增加,主要系公司销售订单增加而增加备货。目前,公司正有序推进高速率有源产品的研发及投产。 盈利预测。太辰光作为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受益于AI算力和5G建设等需求,未来营收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4.11、21.07、28.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3.93、5.44亿元,EPS分别为1.10、1.73、2.39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PE50X,对应目标价86.5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 ||||||
2024-10-30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马佳伟,杨东谕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AI需求驱动业绩高增,三季报超预期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事件: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16亿元,同比增长47.00%,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9.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7.09%。从24Q3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4.06亿元,同比增长74.52%,环比增长41.69%,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99.90%,环比增长38.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18.86%,环比增长40.41%。 24Q3业绩同环比增长显著,毛利率迎来进一步提升:24Q3单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74.52%和99.90%,环比增长41.69%和38.78%。AI需求高企提振光器件需求,客户订单增加为公司的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助力。在业绩高增的同时,高毛利产品出货占比的提升助力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持续保持高位。毛利率方面,24Q3为36.23%,同比大幅提升8.72pct,环比提升3.68pct,净利率方面,24Q3为16.47%,同比提升2.85pct,环比小幅下降0.43pct。费用率方面控制良好,24Q3销售费用率为1.48%,同比下降0.01pct,管理费用率4.80%,同比下降1.26pct,研发费用率5.82%,同比下降0.63pct。 作为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产品充分把握AI发展机遇:公司聚焦强化前沿领域技术布局,持续夯实在密集连接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2021~2023年度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7.2%/6.3%/6.6%。MTP、MPO作为典型的多通道密集连接器件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优势点,当前随着算力资源的广泛部署及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叠加传输速率的显著提升驱动光有源器件光口向多通道方向的快速发展,MTP、MPO的需求迎来显著增长,助力公司充分抓住AI带来的发展机遇。除了深耕无源器件产品,近年来在有源产品领域,公司光模块、AOC及配套产品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开始逐步打开市场。站在更远期的维度,未来随着光通信的发展向CPO等新技术路径演进,公司的MPO、光柔性背板等产品也将核心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4.48/5.43亿元,对应PE倍数为56/38/31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光纤连接器产品竞争优势显著,同时近年来持续完善各类新产品布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AI需求增长对数通产品需求的拉动,成长动力十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领域发展进度及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降幅大。 | ||||||
2024-08-22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马佳伟,杨东谕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24Q2业绩同环比增长明显,AI持续驱动密集连接类产品需求 | 查看详情 |
太辰光(300570) 事件:8月21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10亿元,同比增长30.6%,实现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3.70%。24Q2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43.0%,环比增长28.3%,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11.1%,环比增长50.4%。 24Q2业绩同环比显著增长,AI持续驱动密集连接类产品需求: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0.6%和11.0%,24Q2单季度同环比有明显增长。上半年营收按地区拆分来看,1)外销:上半年实现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34.0%,营收占比78.0%,其中北美地区的营收达3.60亿元。毛利率达36.3%,较去年同期增长2.71pct;2)内销:上半年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20.0%,营收占比22.0%,毛利率为16.0%,较去年同期下降1.01pct。AI驱动下,一方面催生了MTP/MPO以及各类新兴的交叉互联器件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传输速率的显著提升也驱动了光有源器件光口向多通道方向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多通道密集连接器件产品的需求增长。公司相关产品深度布局,当前订单充足,未来有望持续受益AI驱动下的需求高增长趋势。此外,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一方面是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今年上半年汇兑收益648.3万元,较去年的1608.5万元下降明显,同时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的同比增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公司近年来持续聚焦研发投入,助力未来充分把握AI发展机遇:公司2021/2022/2023/24H1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7.2%/6.3%/7.2%,作为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近年来围绕密集连接方向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持续强化“无源+有源”的全面布局。无源产品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光波导产品的升级与转型,提升MT插芯研发及制造能力,拓展MT插芯的规格种类,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公司MT插芯在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已切入海外重要客户的供应链。有源产品方面,光模块、AOC及配套产品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并逐步打开市场。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4.48/5.43亿元,对应PE倍数为23/15/12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密集连接产品制造商之一,光纤连接器产品竞争优势显著,同时近年来持续完善各类新产品布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AI需求增长对数通产品需求的拉动,成长动力十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领域发展进度及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大幅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