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51.24亿 | 总市值:217.24亿 | ||
流通股本:5.33亿 | 总股本:7.65亿 |
广和通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10-15 | 海通国际 | Weimin Yu,Tongxin Yang,Barney Yao | 增持 | 维持 | FWA高增巩固主业,AI端侧/机器人批量交付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本报告导读: AI端侧/机器人产品进入批量交付,公司拟香港上市募资进一步加大投入。 投资要点: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2.28亿元、99.72亿元、119.62亿元(原2025-26预测为89.85亿元、110.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亿元、6.80亿元、8.53亿元(原2025-26预测为6.14亿元、7.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8元、0.89元、1.11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PE为37倍(原为2025年30x),对应目标价为32.89元(+37%)。 剔锐凌无线并表影响,公司业务稳健增长。公司25H1营收37.07亿元,同比-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34.66%,毛利率16.42%同比-5.16pct。其中,公司25Q2营收18.51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31.25%,毛利率15.83%,同比-5.82pct。但去年上半年存在子公司锐凌无线出售前的并表影响,因此剔除后公司主体业务营收同比+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6.54%,维持稳健增长。 FWA业务高增,车载切入新客户。分业务看,FWA业务快速增长,其中公司预计印度市场今年有望实现较大增长;公司表示,当前北美、印度FWA市场5G渗透率不高,后续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车载业务继续开拓新客户,持续推进4G模组向5G升级。 高度重视AI端侧与机器人战略方向,融资加速布局。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公司自主研发并发布了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支持不同的芯片平台主流模型的高效推理,推出了相机、玩具、Tracker、MiFi等多品类解决方案。同时,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实现量产出货,新推出的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今年,公司计划于中国香港交易所IPO上市,募集资金将继续投向AI模组及机器人等方向,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 风险提示。机器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 ||||||
2025-09-23 | 天风证券 | 王奕红,袁昊,唐海清 | 增持 | 维持 | 上半年主业稳健,布局AI高景气方向驱动未来成长!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事件: 广和通发布2025半年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滑9.02%,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滑34.66%,实现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滑36.06%。 受锐凌无线出表影响,主业稳健: 单Q2实现营业收入18.51亿元,同比下滑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滑31.25%。公司上半年受锐凌无线出表影响较大,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的影响,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期待毛利率回升: 单Q2实现毛利率15.83%,同比下降5.82pct,受到产品结构及材料采购价格波动所致。25H1智能模组占比55%以上,原来智能模组毛利高于数传模组,今年因为存储涨价,智能模组存储占比较高,影响了毛利率。 紧抓AI机遇,布局高景气方向: 公司不止于模组企业,打造AI研究院,全面向AI端侧领域进发,端侧AI领域技术布局行业领先。 ①AI玩具方面,公司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融合国内外相关AI大模型、内置广和通Cat.1模组,助力智能玩具实现AI化升级。 ②机器人方面,在具身智能领域,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开发的Fibot项目已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在机器人业务,公司有组建专门的机器人团队,主要从事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两个业务方向。未来H股募集资金到位后,55%会投入端侧和机器人这两块业务,未来也会继续扩充研发团队。 ③智能体方面,公司发布新一代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对接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可实现ASR自动语音识别和TTS文本转语音,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和指令控制,已率先应用于车联网,成为智能驾驶的“用车伙伴”和“出行伴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24年整体经营情况及销售毛利率承压,但同时公司不断积极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带来未来广阔发展空间,我们调整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6.9/8.5亿元(原值为5.8/7.3/8.8亿元),对应25-27年PE估值分别为45/35/2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影响盈利能力,下游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研发投入及新产品跟进不及预期,海外宏观环境的风险 | ||||||
2025-09-23 | 山西证券 | 张天,赵天宇 | 买入 | 维持 | AI stack深化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7.07亿元,同比-9.02%;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34.66%。若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的影响,2025H1,公司收入同比+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6.54%。 事件点评: 全球物联网产业持续复苏,端侧AI、智能模组成为新方向。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将达到215亿,同比+14.4%,预计2030年将达到411亿。2024年至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4年,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 到59.7%,同比+13.89%,仍处规模化爆发期。5G产业化方面,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连接占比25%,并于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技术,2030年将达到57%。美国5GFWA连接量达到1160万,渗透率为9%。端侧方面,智能模组作为集计算与通信功能于一体的边缘侧产品,已成为边缘计算需求新的载体,并已经应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AI与物联网的结合为行业需求扩容,端侧AI是重要应用终端,有望迎来飞速发展,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将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年复合增长率35%。 公司保持高投入,丰富产品线,把握行业新需求。公司不断完善在AI、边缘算力、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部署,研发创新成果不断积累。2025H1,公司研发投入2.54亿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6项。5月,公司检测中心正式通过CNAS审核,巩固在无线射频测试和可靠性验证等领域的行业标杆地位。公司持续聚焦物联网垂直行业,发布多款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丰富产品矩阵,推出覆盖1T~50T的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广通远 驰发布新一代R17车规级5G通信模组AN970系列产品;发布高算力5GAI智能网联座舱模组AN762S和AN782S系列产品。发布FibocomAI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发布QuickTasteAI智能解决方案;发布新一代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并率先应用于车联网。我们认为,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将AI技术与消费场景的深度实践结合,通过端侧AI引用实现多种场景下的无缝AI体验,随着端侧AI兴起有望充分受益。 具身智能市场广阔,公司已取得先发优势。公司于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聚焦机器人行业的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2024年,成功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批量发货,2025年已实现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的导入。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将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差分定位(RTK)等技术高度集成,为行业客户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目前,AIC产品线还推出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已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开发的Fibot项目已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解决了四足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定位盲区问题。我们认为,公司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上已取得先发优势,通过持续的场景落地积累验证经验,最终有望实现商业闭环。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剔除锐凌无线后,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同时AI、边缘算力、割草机器人乃至人形机器人正为公司开启新增长篇章。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6.97/8.73亿元,同比增长-17.3%/26.1%/25.3%;对应EPS为0.72/0.91/1.14元,2025年09月1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3.2/34.2/27.3倍,公司估值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考虑到端侧AI市场有望催化,机器人业务已抢占先机,维持“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集成通信的SoC方案推广替代公司主要产品无线通信模块的风险;物联网下游市场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智能AI模组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 ||||||
2025-08-29 | 开源证券 | 蒋颖,雷星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机器人+端侧AI发展加速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大力发展解决方案及端侧AI,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7.07亿元,同比减少9.02%,剔除锐凌无线车载业务影响,营收同比增长23.49%,公司加速发展“通信+计算”的综合解决方案、端侧AI等业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减少34.66%,剔除锐凌无线车载业务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025Q2公司实现营收18.51亿元,同比减少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机器人的加速商用落地,叠加AI浪潮下智能算力模组需求或将快速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5/7.78/8.6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7.8/33.5/30.3倍,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持续优化升级,发布多个AI解决方案 2025H1,公司发布多款新品及AI解决方案,发布于MediaTek T930平台5G模组FG390系列;推出覆盖1T~50T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发布Fibocom AI 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发布QuickTaste AI智能解决方案;发布全新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公司加强与生态客户合作,推动“IP+AI应用”深度融合,加速AI玩具产业发展,将AI大模型应用引入5G和智能座舱SIP,推动智能汽车数字化发展。 积极拓展端侧AI、智能模组、机器人等领域,部分机器人产品已送样 公司持续布局智能模组,2018年开发智能模组的产品并实现量产,已推出SC151-GL、SC228、SC151、SC171等多款智能模组,有望持续受益于边缘计算终端发展。公司于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聚焦于机器人行业的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的提供,2025年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导入,并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外协代工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 | ||||||
2025-06-12 | 群益证券 | 何利超 | 增持 | 维持 | 端侧模组助力AI新消费玩偶,公司正在申请港股上市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事件: 公司6月10日公众号显示,亿家亿伴智能科技正式推出的爱小伴AI奶龙人工智能玩具搭载了广和通MagiCore模组,具备情感理解、个性化学习、长记忆、多智能体交互等AI能力,同时可以在WIFI/4G/本地端侧等多种场景下拥有智能语音交互能力。考虑到当前端侧AI正在快速成长期,未来IP结合AI端侧玩具潜在的成长,给予“买进”评级。 点评: 搭载广和通MagiCore的爱小伴AI奶龙交互能力出色,未来端侧AI+玩具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亿家亿伴智能科技已正式推出爱小伴系列AI玩伴,定位“每个人的AI搭子”,为年轻群体及少年儿童全向设计。这款拥有国民IP奶龙联名外观的智能硬件,展现了智能陪伴设备从功能工具向情感载体的关键跃迁。基于广和通灵核MagiCore解决方案,AI奶龙可实现全域4G联网。再者,MagiCore采用低功耗设计,支持云端和本地多重唤醒,在休眠状态下,功耗仅微安级。MagiCore紧凑型的尺寸设计可融入AI奶龙内部结构,优化空间设计。基于广和通灵核MagiCore解决方案,AI奶龙可实现全域4G联网,无论室内室外还是城市郊野,均可稳定在线。再者,MagiCore采用低功耗设计,支持云端和本地多重唤醒,在休眠状态下,功耗仅微安级,MagiCore紧凑型的尺寸设计可融入AI奶龙内部结构,优化空间设计。我们认为未来IP+玩具+端侧AI的组合有潜力成为新消费场景下年轻人的新爱好,长记忆+角色设定的AI能力将成为陪伴型新消费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领域:公司在4月25日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此次募集资金预期将用于:1)分配作研发用途,主要包括与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2)未来五年分配用于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主要用于生产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中的终端产品;3)战略投资及/或收购,包括无线通信、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他与公司业务互补或协同的领域的公司;4)偿还银行借款;5)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一季度营收有所承压,毛利率环比修复:一季度营业收入18.56亿元,同比-12.59%,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37.30%,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33.85%。Q1毛利率17.01%,同比下降4.5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毛利率将企稳回升。公司一季度营收下滑主要源自于出售了锐凌车载前装业务导致,锐凌无线在2023年全年营收约20.64亿元,净利润约2.04亿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后预计营收保持小幅增长,由于锐凌无线的业绩在24年8月份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预计相关扰动因素下半年将消退;此外公司持续降本增效,盈利水平环比延续修复趋势,预计盈利水平伴随端侧AI+机器人领域业务成长有望在未来几年持续回升。 通信+端侧AI+机器人+低空领域持续布局:在通信技术方面,公司在大力投入5G RedCap产品,将会率先在电力、视频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公司还在卫星通信、V2X车路协同等领域均有相关的布局;AI领域,公司在2019年成立了智能模组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加大相关的研发投入,随着AI在端侧的应用逐步加深,预计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比将逐步提高;机器人领域,公司在2023年成立了智能计算产品线,公司目前以智能割草机细分行业为突破点,进行技术积累和复用,为机器人的移动技术能力夯实基础。同时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积极探索,为将来机器人的操作能力的演进做好布局;低空经济领域,2024年10月推出低空经济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考虑到锐凌无线自2024年8月不再纳入合并报表所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为6.17/7.61/9.72亿元,YOY分别为7.6%/+23.2%/+27.8%;EPS分别为0.81/0.99/1.27元,当前股价对应A股P/E分别为33/26/21倍,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3、海外业务遭受制裁风险。 | ||||||
2025-05-21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张天,赵天宇 | 买入 | 维持 | AI物联网引领者,具身智能已占据先机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1.89亿元,同比+6.13%;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18.53%。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8.56亿元,同比-12.59%;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37.30%。若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的影响,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23.34%,主因国内汽车电子及智慧家庭领域中5G固定无线接入(FWA)业务领域增长明显。 事件点评: 全球物联网产业复苏,端侧AI带来机遇,智能模组成为新的增长方向。2024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将达到188亿,同比+13%,预计2030年将达到411 亿。2024年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同比+13.89%,净增3.24亿,仍处规模化爆发期,其中公共服务、智慧家居领域同比增长超20%。5G产业化方面,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连接占比25%,2030年将达到57%。美国5GFWA连接量达到1160万,渗透率为9%。端侧方面,智能模组内置主控芯片和内存,已成为边缘计算需求新的载体,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有望成为推动智能终端边缘计算的核心力量多OS操作系统等行业特殊系统要求。端侧AI是重要应用终端,有望迎来飞速发展,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将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年复合增长率35%。 公司聚焦物联网垂直行业,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公司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MagiCore,内置广和通Cat.1模组,深度融合豆包等AI大模型、通过火山引擎接入DeepSeek,可实现音视频及图像传输、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通过拟人/拟动物/拟IP形式,与用户进行视/听/触多维度交互,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早教玩偶等场景,4月,公司与实丰文化完成战略合作签约,共同成立“AI产品联合实验室”。推出多功能AI红外相机解决 方案,融合AI算法、AI模型、传感器,内置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和文本数据进行“预训练”并抽取相应“图像特征”,融合到传统算法的神经网络中,形成优化的识别网络,可用于户外打猎、森林防火、国土资源监管、电网监拍等领域。QuickTasteAI解决方案将率先在联迪商用智能终端上部署,解决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的语言沟通障碍和服务效率问题,可实时识别菜品图片并生成营养分析、推荐搭配及多语言菜单,通过语音交互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点餐体验。AIBuddy解决方案可实现实时翻译、个性化AI语音交互助手、AI影像识别、多模型账户服务、漫游资费服务、快速入网注册等功能,通过蓝牙、Wi-Fi可配套OWS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音箱、智能手环遥控器、智能大屏等,实现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将AI技术与消费场景的深度实践结合,通过端侧AI引用实现多种场景下的无缝AI体验,随着端侧AI兴起有望充分受益。 具身智能等新领域逐渐发力,有望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6月,公司推出基于Linux边缘AI解决方案实现AI边界识别及RTK+VIO融合定位的“免埋线式割草机行业解决方案”,具备无埋线式作业、可扩展感知、精准定位与避障能力、低成本设计等优势,12月交付了首批订单。2024年3月发布基于高通高算力芯片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构建“端-边-云”技术架构,神经中枢采用高算力平台,实现仿真训练到实体部署的无缝衔接;导航规控通过底盘选配的激光雷达或双目模组,实现室内外的空间感知及建图、路径规划和动态避障等算法的二次开发;决策引擎集成了多种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AI算法,极大提升二次开发效率,已向全球知名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交付了样机。我们认为,公司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上实现关键卡位,通过技术攻关不断积累场景验证经验,最终有望实现商业闭环。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锐凌无线出表的影响已经落地,但AI、边缘算力、割草机器人乃至人形机器人正为公司开启新增长篇章。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6.97/8.73亿元,同比增长-17.3%/26.1%/25.3%;对应EPS为0.72/0.91/1.14元,2025年05月20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8.0/30.1/24.0倍,公司估值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考虑到端侧AI市场有望催化,机器人业务已抢占先机,维持“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集成通信的SoC方案推广替代公司主要产品无线通信模块的风险;物联网下游市场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智能AI模组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 ||||||
2025-05-15 | 开源证券 | 蒋颖,雷星宇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加速布局机器人和AI,把握AI应用风口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携手云深处科技,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维持“买入”评级 2025年5月14日,公司宣布与云深处科技携手合作,为新一代四足机器人提供定制化定位模块RV-BOT,加速机器人行业商用。公司RV-BOT创新构建视觉、RTK、IMU等的多模态融合架构,通过时空同步校准与内置AI算法,在室外开放、半开放的复杂场景下取得突破,在定位精度、连续性、抗干扰性方面表现优异。此外,公司将于5月15日联合火山引擎共同主办AI玩具创新研讨会,加速AI玩具量产落地。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机器人的加速商用落地,叠加AI浪潮下智能算力模组需求或将快速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5/7.78/8.6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0.7/28.5/25.8倍,维持“买入”评级。 RV-BOT生态开放,助力机器人在严苛环境中作业 在生态方面,RV-BOT内置标准化二次开发接口API,支持客户快速接入,进行语义分割、目标检测等AI算法开发。细分下游来看,搭载RV-BOT的绝影X30在多个场景中表现优异,在电力巡检领域,代替人工在恶劣天气和环境进行高强度、重复性巡检任务,在全球多个变电站开展无人巡检;在应急救援领域,协助救援人员在灾后废墟和易塌建筑物、化学污染等环境下开展侦查工作;在教育科研,绝影X30也适用于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多样训练与开发。 积极拓展端侧AI、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有望勾勒成长新曲线 公司持续布局端侧AI,于2019年成立智能模组产线,推出端侧智能算力模组,2024年成立AI研究院,全面布局端侧AI技术生态,发布自研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公司于2023年成立智能计算产线,以智能割草机器人为突破,于2024年6月推出全自动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于12月向客户交付首批订单。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于2024年3月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于当年向全球知名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交付样机。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外协代工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 | ||||||
2025-04-30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 | 买入 | 维持 | 业务调整致短期承压,加码AI端侧与机器人赛道布局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2025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6亿元,同比减少12.59%;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37.30%。 经营分析 业务调整致收入短期承压,盈利能力环比改善:受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剥离影响,公司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12.6%。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后,我们认为公司1Q25营收同比增长。盈利端由于锐凌无线业务毛利率较高,剥离该业务后公司产品结构受到影响,毛利率承压。1Q25毛利率17%,同比下降4.51pct,但环比提升2.04pct,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毛利率环比将逐渐趋稳。费用端看,公司经营效率有所提升,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65%,财务费用因汇兑损失减少骤降93.57%。公司1Q25净利率6.5%,环比增加5.5pct,有所改善。 车载、FWA支撑主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收入主要由车载业务与FWA业务贡献。其中车载业务主要受新客户拓展的驱动,FWA业务则受益于5G渗透率提升带来海外市场的开拓。2024年美国、印度的5G FWA连接量分别达到1160万、230万,持续贡献新增量。加码AI端侧、机器人赛道:公司2024年成立了AI研究院,全面布局端侧AI技术生态,自主研发并发布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在机器人领域,公司成立了机器人产品线,推出全自动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于2024年12月向客户交付了首批订单。此外,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开发的Fibot项目已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获得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的认可,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我们看好端侧AI与机器人领域将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为公司业绩持续提升增添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98/107.42/133.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7.96/10.19亿元,对应PE为29.2/23.7/1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国际关系扰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 ||||||
2025-04-25 | 天风证券 | 王奕红,袁昊,唐海清 | 增持 | 维持 | 毛利率短期承压,端侧AI及机器人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同比增长6.13%;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18.53%;实现扣非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降5.84%。 国内汽车+FWA驱动收入增长 公司全年实现收入81.89亿元,其中24Q4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元,同比增长9.45%。其中,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的影响,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4%,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内汽车电子及智慧家庭领域中5G固定无线接入(FWA)业务领域。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4年实现18.5%同比增长,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收入的增长及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出售带来的投资收益。24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03万元,同比下降85.21%,主要是锐凌无线不并表影响以及公司单Q4毛利率下降较多所致。 毛利率波动承压,费用率改善 公司24年实现毛利率19.33%,对比去年同期下降3.81pct,其中24Q4毛利率14.97%,环比下降4.09pct,同比下降10.22pct。我们认为短期内毛利率波动承压,主要是产品结构及材料波动所致。 从费用率来看,公司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 1.16pct/-0.05pct/-0.78pct/-0.06pct。单Q4来看,同比变化分别为-3.31pct/-0.58pct/0.88pct/-0.44pct。费用率明显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在毛利率企稳回升后有望迎来复苏提升。 积极拓展端侧AI、机器人领域,打造新增长极 公司在2022年成立了智能模组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加大相关的研发投入,随着AI在端侧的应用逐步加深,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打开。产品方面,2月,公司升级5G智能模组SC171,除兼容智能Android操作系统外,还升级预配了Linux及Windows系统,可拓展至更丰富、更多元的物联网应用终端,如智能相机、工控机、收银机、售货机、机器人、车载设备等;同时发布基于高通高算力芯片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布局机器人方面的产品能力;在机器人方面,公司目前以智能割草机细分行业为突破点,进行技术积累和复用,为机器人的移动技术能力夯实基础。割草机器人有望在Q4实现批量出货,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积极探索,为将来机器人的操作能力的演进做好布局。新布局拓展方向有望助力公司打造新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24年整体经营情况及销售毛利率承压,但同时公司不断积极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带来未来广阔发展空间,我们调整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5.8/7.3亿元(原值为6.5/7.9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8.8亿元。对应25-27年PE估值分别为33/26/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影响盈利能力,下游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研发投入及新产品跟进不及预期,海外宏观环境的风险 | ||||||
2025-04-24 | 中国银河 | 赵良毕,刘璐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报业绩点评:物联网产业维持高增长,AIoT打开新蓝海 | 查看详情 |
广和通(300638) 事件:广和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同比增长6.13%;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的影响,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4%。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18.53%。 技术驱动产品矩阵升级,生态合作加速商业化落地:公司2024年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内汽车电子及智慧家庭领域中5G固定无线接入(FWA)业务领域。2024年,公司持续完善通信模组产品线,推出5GFG370-KR等产品,并升级智能模组SC171系列,兼容多操作系统。在车联网领域,公司布局第三代5G/V2X模组,推出3nmAI大模型智能座舱平台,强化高算力优势。解决方案端,公司发布RedCapFG332系列及配套Wi-Fi6/7CPE方案,推出边缘AI、5GFWA及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并拓展卫星通信终端。生态合作方面,公司联合产业伙伴推动RedCap商用,加入智慧车联联盟,深化AI大模型端侧部署,加速物联网终端规模化商用。展望未来,公司有望通过"技术研发+生态协同"的双轮驱动模式,持续巩固其在物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 物联网产业维持高增长,AIoT融合创新打开新蓝海:全球物联网终端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根据IoTAnalytic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终端连接数已达188亿,同比增长13%,预计2030年将突破411亿。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更为迅猛,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规模达26.56亿,在移动终端占比提升至59.7%,其中公共服务(9.97亿,YoY+20%+)、车联网(4.77亿)、智慧零售(3.72亿)等重点领域保持强劲增长,直接带动移动物联网接入流量实现同比翻番。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AI技术的深度赋能正推动行业进入智能化新阶段。端侧AI凭借其实时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能力,正加速与物联网融合创新,Counterpoint预测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将占据25%的市场份额,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公司前瞻性布局AIoT战略赛道:一方面,2024年专门成立AI研究院,重点突破模型轻量化和异构计算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FibocomAIStack技术平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选择机器人这一端侧AI重要应用场景进行重点突破,通过整合机器视觉、RTK高精定位和边缘计算等创新技术,率先在智能割草机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2024年已完成首批订单交付。同时,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也取得重要进展,已向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当前,公司已形成"通信模组+AI能力+垂直解决方案"的完整业务矩阵,在物联网规模化和智能化双重驱动下,未来发展空间有望加速拓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6/2027年将实现营收92.12/107.33/121.81亿元,同比增长12.50%/16.50%/1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8/8.96/10.22亿元,同比增长13.48%/18.20%/14.10%,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25.46/21.54/18.88倍。考虑公司在车联网模组、FWA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端侧AI产业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的不确定性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