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 西南证券 | 笪文钊 | | | 多轮提价成效显现,期待拐点持续向上 | 查看详情 |
国际复材(30152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8.7亿元,同比+21.7%;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177.0%,业绩符合预期。
提价成效显现,盈利显著改善。1)行业自律方面:行业骨干企业持续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逐步从“内卷式”恶性竞争漩涡中走出来,对价格的逐步恢复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为企业提价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2)销售价格方面:2024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多轮提价,玻纤产品价格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同比明显提升。3)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在风电、LDK等细分领域竞争优势突出,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有效提高整体平均单价。
毛利率环比改善显著,费用率持续下降。1)经历多轮提价,价格触底回升,报告期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14.9%,环比2024年单四季度增加8.2个百分点,提价成效显著。2)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叠加规模效应,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2.0%,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3.9%;受益有息负债规模和负债成本下降,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至1.7%。3)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8.0个百分点至3.4%,盈利能力改善显著。
产品价格止跌回升,创新突破未来可期。玻纤行业产品销售价格止跌回升,趋势向好;技术积淀深厚,创新突破强化产品竞争力;产线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公司经营势能有望持续拐点向上。1)行业方面,家电、风电、汽车等玻璃纤维传统大宗消费市场均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外贸出口总量更是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叠加供给端积极调控,玻纤销售价格止跌回升。2)技术创新引领方面,公司成功开发了低气泡、纤维直径可达3.7μm的超细纱及织物等优势产品,解决了高端PCB源头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5G高端通讯设备等产品上得到应用。3)产能提质升级方面,推出8.5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设备更新提质增效项目,此外,公司也在陆续更新优化老旧生产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强化产品技术优势,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6元、0.11元、0.19元,对应PE分别为65倍、33倍、20倍。行业多轮提价,价格企稳回升趋势明显,看好公司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提价不及预期风险。 |
2025-03-28 | 西南证券 | 笪文钊 | | | 多轮提价行业企稳,短期承压静待拐点 | 查看详情 |
国际复材(30152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3.6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164.9%。2024单Q4实现营业总收入19.7亿元,同比+5.3%;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255.6%,业绩处于预告区间。
销量保持高增,价格拖累业绩。1)产能销量方面:2024年实现玻璃纤维及制品销量109.1万吨,同比+16.5%;电子布销量2.1亿米,同比+27.6%,公司产品销量保持高增,业绩承压主要受价格低迷拖累。公司产品竞争力突出,市占率持续攀升,其中风电纱及织物市场占有率超过25%,高模、超高模产品产量居全球领先地位。2)销售区域方面:国内实现营收47.9亿元,同比+6.6%,国外实现营收25.7亿元,同比-3.4%,国外营收下降,主要系上半年巴西产线停产冷修及汇兑损失影响所致。
毛利率显著承压,费用率较为平稳。1)玻纤行业价格仍处于低位,经历多轮提价,价格虽触底回升,但提升幅度有限,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9.0个百分点至12.6%。2)销售费用率同比略增0.2个百分点至2.4%,管理费用率同比略降0.05个百分点至4.5%,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至4.4%,财务费用率提升主要受汇兑收益减少影响。3)综合费用率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至15.7%,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至-5.1%,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产品价格止跌回升,创新突破未来可期。玻纤行业产品销售价格止跌回升,趋势向好;技术积淀深厚,创新突破强化产品竞争力;产线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公司经营势能有望持续拐点向上。1)行业方面,家电、风电、汽车等玻璃纤维传统大宗消费市场均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外贸出口总量更是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叠加供给端积极调控,玻纤销售价格止跌回升。2)技术创新引领方面,公司成功开发了低气泡、纤维直径可达3.7μm的超细纱及织物等优势产品,解决了高端PCB源头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5G高端通讯设备等产品上得到应用。3)产能提质升级方面,推出8.5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设备更新提质增效项目,此外,公司也在陆续更新优化老旧生产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强化产品技术优势,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4元、0.10元、0.18元,对应PE分别为81倍、33倍、19倍。行业多轮提价,价格企稳回升趋势明显,看好公司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风险,行业提价不及预期风险。 |
2024-10-27 | 西南证券 | 笪文钊 | | | 业绩阶段承压,产能提质升级 | 查看详情 |
国际复材(30152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9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37.5%;2024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1亿元,同比+8.1%,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156.1%,业绩阶段性承压。
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持续拓展营收来源。1)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电子级玻璃纤维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在风电叶片、电子电器、电力绝缘等领域的产品竞争优势,升级改造细纱产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夯实营收基本盘。2)在下游客户方面:积极拓展应用领域,持续培育拓展复合材料应用场景,加大力度推进光伏边框、节能门窗、风电布板等产业布局;同时,区域上积极开拓海外客户,不断拓展市场覆盖面,持续开拓新的营收增长源。
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承压。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受下游总体需求疲弱,叠加行业产能扩张,供需阶段失调,产品价格同比走低,毛利率同比下滑6.7个百分点至14.1%。销售费用率:存量竞争下,公司加大下游客户开拓力度,销售费用率略增0.5个百分点至2.7%。管理费用率:因折旧与摊销、咨询中介费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至4.9%。财务费用率:因短期借款增加,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至4.5%。研发费用率:公司持续开拓玻纤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继续加大,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至5.5%。综上影响,公司综合费用率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同比下滑11.7个百分点至-2.9%,盈利能力承压。
高端产品极具优势,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深耕玻纤行业多年,高端产品竞争优势突出,产能持续优化提升,主动作为开拓新需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1)公司长期聚焦玻纤主业,具有一系列全球竞争优势的产品,部分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尤其是细纱产品在下游半导体等领域综合竞争力突出,下游客户稳定。2)近期公司推出8.5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设备更新提质增效项目,不断提升细纱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也在陆续更新优化老旧生产线,不断强化产品技术优势,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3)面对行业下游需求疲弱,公司积极开拓玻纤新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国内外下游客户。当前玻纤产品价格止跌企稳,伴随玻纤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和下游需求的逐渐复苏,公司业绩有望拐点向上。
盈利预测: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突出,销量保持稳健增长;玻纤销售单价止跌企稳,下游需求复苏在即,公司业绩有望拐点向上。我们预计2024-2026年营收复合增速为7.9%。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风险;下游复苏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
2023-12-22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 | 国际复材IPO投价:布局玻纤原纱与制品,兼具周期与成长 | 查看详情 |
国际复材(301526)
公司合理价值区间 85.0-93.6 亿元
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预测, 我们预计国际复材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4.60/4.95/5.99 亿元,同比-59.9%/+7.7%/+21.1%; EPS 为 0.12/0.13/0.16 元。 公司玻纤原丝和玻纤制品双业并举,高模纱、 电子纱和热塑纱优势明显,未来计划更新产线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产能,我们结合行业平均估值,得到公司合理价值为85.0-93.6 亿元。
公司玻纤业务颇具亮点,不断研发具备成长属性
通过生产实践过程不断攻克工艺难关。 目前公司掌握多项关键技术, 同时依托纱布一体化优势提升风电和电子领域产业链附加值。 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 逐步形成了 ECT、 TM、 TM+、 TMII、 HT、 HL、 HR 等系列玻璃配方及成套装备工艺技术,使公司具备在高模风电叶片、 5G 电子通信、汽车轻量化等应用领域的不断迭代升级能力,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利用白泡石作为原料, 有效降低成本。 重庆白泡石产量丰富,矿相稳定,本地化后白泡石价格较叶蜡石少 200元/t,在原料中少近 100 元/t,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减少库存量,减少资金压力。 海外布局延伸,顺应全球化。 2011 年,公司收购巴西公司,生产基地拓展至海外,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巴西公司主要服务于南美洲市场。 2014 年,公司收购了巴林公司 60%股权,生产基地拓展至中东,更好的服务于欧洲、中东、印度市场。
玻纤行业需求空间较为广阔
玻纤供给增速有望放缓。 2022 年,我国玻纤纱产量 687 万吨,同比+10.2%,受海外经济复苏缓慢及俄乌冲突影响,海外玻纤供需整体偏弱。 当前全球新增有效产能整体新增有限, 在价格下跌压力下, 未来我国玻纤产能增速也将放缓。 玻纤下游应用十分广泛。 玻纤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轻质高强等特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能够替代钢、铝、木材、水泥、 PVC 等多种传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通信、家用电器、工业管罐、建筑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 未来玻纤需求空间较为广阔。 新能源方面,风电和光伏装机快速增长带动玻纤需求提升;电子方面,5G 时代或将拉动电子纱、电子布需求;建筑方面,绿色建筑对玻纤的需求空间广阔;交通领域,轨道交通建设、汽车轻量化都对玻纤有较大需求。
风险提示: 关键假设变动导致盈利预测和估值变动、 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国内玻纤产能投放超预期、 原料或燃料价格大幅波动、 产线投放不及预期及生产安全、海外经营、 人力资源紧缺、 技术落后与泄露、 汇率波动、 税收优惠无法持续风险。 |
2023-12-08 | 华金证券 | 李蕙 | | | 新股覆盖研究:国际复材 | 查看详情 |
国际复材(301526)
投资要点
下周二(12月12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国际复材”询价。
国际复材(301526):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在风电叶片、汽车与轨道交通、建筑材料、工业管罐、电力绝缘、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12亿元/83.00亿元/78.94亿元,YOY依次为26.00%/20.09%/-4.89%,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2.90%;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10.97亿元/11.44亿元,YOY依次为329.99%/149.56%/4.27%,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123.66%。最新报告期,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83亿元,同比减少11.66%;实现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减少56.35%。根据初步预测,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53,984万元至55,401万元,同比变动-52.82%至-51.59%。
投资亮点:1、公司深耕玻璃纤维领域30余年,目前已成为全球玻璃纤维的龙头厂商之一,在产能规模等方面处于业内领先。1986年公司前身的创建成员之一“重庆市玻纤厂”从日本引入直接熔融法玻璃纤维生产线,为公司奠定了初步技术基础;并于1991年,与美国PC国际有限公司、美国玻璃原丝公司和美国鲍里斯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组建了公司前身。通过不断吸收融合海外先进技术,公司在玻璃纤维领域树立起较强的先发优势,并逐步成为世界前列的玻璃纤维制造厂商,产品畅销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与LM、株洲时代、重庆风渡、OC、生益科技、杜邦、巴斯夫等龙头厂商均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据招股书披露,截止2022年底,公司合计玻璃纤维产品的产能规模约占全球产能的10%,位列全球位列前四。2、公司在风电叶片、电子电器等细分高端领域已形成较强的技术积累,部分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产业化;预期随着募投项目的产能释放,公司有望夯实在上述领域的竞争优势。在风电叶片领域,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风电纱及织物供应商之一,市占率达25%以上,其中高模、超高模产品产量居全球领先地位;电子领域,公司则成功开发出低气泡细纱、纤维直径可达3.7μm的超细纱及织物等优势产品,解决高端PCB源头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同时,自主研制的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已实现批量生产,在华为旗舰系列手机、5G高频通信用关键透波制品等产品上均得到应用。从公司募投项目来看,风电与电子领域仍将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预期将新增15万吨风电等领域ECT玻璃纤维、5万吨风电纱、以及一条年产低介电细纱(LDK)955吨或超细纱1,260吨的生产线,利好公司提升在上述领域的市占率及行业地位。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选取山东玻纤、中国巨石、长海股份、中材科技、以及正威新材为国际复材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为95.65亿元,可比PE-TTM(剔除因净利润偏低造成市盈率差异较大的正威新材/算数平均)为12.94X,销售毛利率为23.18%;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可比公司平均,但销售毛利率处于同业的中高位区间。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