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87.50亿 | 总市值:87.50亿 | ||
流通股本:5.09亿 | 总股本:5.09亿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10-30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环比小幅承压,看好铬盐市占率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看好铬盐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铬盐市占率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94亿元,同比+8.75%,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25.97%。其中,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0.06亿元,同比-3.96%,环比-3.23%,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28.88%,环比-20.98%。考虑到Q3公司铬盐销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并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0(-0.36)、6.13、6.47亿元,EPS分别为1.00(-0.07)、1.20、1.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3、10.3、9.7倍。我们看好铬盐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铬盐市占率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Q3公司铬盐产品量减价增,重庆基地技改对公司短期业绩有所影响 据公司公告,2024Q3公司主要铬盐产品售价有所提升,各项原材料采购价折算至单吨产品后环比Q2基本持平,由此带来产品价差小幅走阔。但由于Q3公司重庆基地装置技改,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导致Q3公司整体铬化学品净销售量(折重铬酸钠)约6.03万吨,环比Q2下降约9.87%。销售收入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规模效益的释放,造成铬盐产品单吨制造费用有所抬升,进而使得公司Q3业绩环比有所下降。9月份以来,公司重庆基地产能利用率已充分恢复,后续公司铬盐产品有望进入正常生产节奏。 重庆基地迁建工作正式启动,未来公司铬盐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据公司公告,公司重庆基地子公司民丰化工当前拥有10万吨/年铬盐、1000吨/年五氧化二钒、1500吨/年维生素K3、30万吨/年硫酸生产能力。为全面响应及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及潼南区委、区政府作出的化工企业环保技改升级搬迁的决策部署,民丰化工拟以土地置换的方式于潼南区工业园东区迁建“铬钛新材料绿色智能制造环保搬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20万吨/年铬盐生产装置、1500吨/年五氧化二钒生产装置、5000吨/年维生素K3生产装置、5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原料生产装置、50万吨/年硫酸及热电联产装置、2万吨/年特种钛白粉生产装置及与上述装置相配套的辅助、公用、储运及环保设施。未来伴随新项目的落地,公司铬盐产能体量有望得到扩张,铬盐产品市占率也有望随之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 ||||||
2024-08-16 | 海通国际 | 庄怀超 | 增持 | 维持 | 24Q2归母净利润环比+81.83%,重铬酸盐销量大幅增长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24Q2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81.83%,重铬酸盐销量大幅增长。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4.54%;实现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4.01%。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21.59%,环比增长9.69%;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69.83%,环比增长81.83%;实现扣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69.52%,环比增长77.93%。2024H1,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1.43万吨、5.33万吨及1.64万吨,同比上涨58.75%、9.70%及5.29%。24Q2,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0.9万吨、2.6万吨及0.9万吨,同比上涨89%、9%及2%。 继续深入执行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战略。在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公司超细氢氧化铝、高纯元明粉出货量同比分别提升约7.7%、3.3%;黄石本部基地钒产品收得率由2023年的88%提升4个百分点至92%;截止2024年8月13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完成发行上市,作为可转债的募投项目,硫酸钾产品线工艺组合基本成熟,已启动达产计划;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预计于2024年年内投产。 “走出去”经营格局迎来新的窗口期。2024H1,公司金属产品、维生素产品及传统铬化学品齐头并进,依托持续稳定、高性价比的供应能力进一步获得了国际主流客户的认可和倚重,公司产品“走出去”经营格局迎来新的窗口期。公司2024H1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67亿万元,同比增长38.99%。作为未来业绩增量的主阵地,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对欧美、东盟、日韩、澳新等地区的销售网络全覆盖并加强对相关地区定制化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资源投放,为本土铬盐品牌的全球化经营培育新动能。 合金添加剂新增产能快速释放。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公司合金添加剂产品在匹配自有生产装置后,充分利用行业供需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实现了新增产能的快速释放。2024H1,公司合金添加剂产品(含金属铬及铬刚玉)出货量超过8200吨,有效支撑了全球高温合金、特种钢及耐火材料行业的市场增量。公司金属铬产品线后续将围绕高纯、高稳定性、多品类维度进行延伸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5.09和6.08亿元。参考同行业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6倍PE,对应目标价14.2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 | ||||||
2024-08-15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傅鸿浩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铬盐销量高增拉动业绩,维生素打开成长空间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振华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9.87亿元,同比增长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4.54%。2024Q2单季度实现营收10.40亿元,同比增长21.59%,环比增长9.69%;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69.83,环比增长81.83%。 投资要点 行业龙头受益铬盐需求扩容,销量利润同比高增 2024Q1以来,传统应用领域的稳定格局叠加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驱动,推动铬化学品的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是铬盐行业龙头企业,也是A股市场唯一一家以铬化学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23年铬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61%,公司秉持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充分受益铬盐需求实质性扩容,实现销量高增。2024H1公司铬盐产品总体出货量(折重铬酸钠)约13.3万吨,出货量和单季度净利润均达建厂峰值。2024H1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的销量分别为1.43/5.33/1.64万吨,同比增加58.75%/9.70%/5.29%。 全流程循环经济,助力降本增效 公司探索形成了铬盐行业内独有的“全流程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研发了一系列铬盐生产内部循环经济核心技术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资源化利用设施,有效帮助公司节能、降本、增效。目前已经在黄石基地实现了全部副产物和工业固废的产消平衡和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2024H1黄石基地钒产品收得率由2023年的88%提升至92%;公司超细氢氧化铝、高纯元明粉出货量同比分别提升约7.7%/3.3% 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紧密围绕铬化学品产业链,延伸下游产品序列至精细化工领域。深度聚焦高纯金属铬、高端氧化铬绿、高纯铬鞣剂等产品的国产化研发及应用;同时积极向动物营养、新型高效阻燃材料等领域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拓展延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凭借重铬酸钠原材料优势,积极开发铬盐与维生素K3产品的联产工艺和增量市场,目前公司维生素K3的生产能力已居全球首位,产品主要用于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公司依托多年来在铬盐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化的技术积累及行业实践,正着力开拓以超细氢氧化铝为代表的铬盐副产物的市场价值。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99、1.07、1.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11.7、10.2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受环保政策开工受限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4-08-14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业绩环比大幅增长,关注铬盐与VK3持续涨价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看好公司铬盐与VK3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实现营收19.87亿元,同比+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4.54%,其中20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69.83%,环比+81.83%。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1.11)、6.13(+1.00)、6.47(+0.60)亿元,EPS分别为1.07(+0.21)、1.21(+0.20)、1.27(+0.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7、10.5、9.9倍。我们看好公司铬盐与VK3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2024Q2公司铬盐量价齐升,金属铬出口旺盛仍有望带动铬盐价格进一步上行销量方面,据公司公告,2024H1公司铬盐产品总体出货量(折重铬酸钠)约13.3万吨,同比+21%。从铬盐实物销量来看,2024H1公司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达到1.43、5.33、1.64万吨,分别同比+58.75%、+9.70%、+5.29%,合计销量达到8.4万吨,同比增长14.75%。其中,2024Q2公司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合计达到4.37万吨,较Q1环比+8.44%。价格方面,2024年3月至今,受原料铬铁矿成本上涨及铬盐行业供需紧张影响,铬盐产品连续三次提价。以主流产品氧化铬绿为例,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8月中旬,其市场均价已经达到31800元/吨,较3月下旬上涨2900元/吨。展望后续,我们认为铬盐行业供给格局稳定,未来伴随铬盐下游金属铬出口的高速增长(据Wind数据,2024年1-6月国内金属铬累计出口1.24万吨,同比增长约165%),铬盐需求有望得到有力支撑,铬盐价格也或将进一步上行。 维生素K3价格持续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重要业绩增量 据百川盈孚数据,过去三年间,VK3均价高点为2022Q2,季度均价达到18.1万元/吨,此后VK3价格一路下滑,到2023Q4季度均价已跌至6.2万元/吨。但从2023年12月起,VK3价格开始底部反弹,2024Q1、2024Q2季度均价已分别回到7.9、8.4万元/吨。进入2024Q3以来,VK3价格快速上行,截至8月中旬,VK3市场均价已经来到12万元/吨。据公司公告,公司拥有VK3产能2700吨/年,VK3价格持续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重要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 ||||||
2024-05-06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傅鸿浩,刘韩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2024Q1业绩符合预期,金属铬市场拓展顺利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振华股份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1.51%,环比增长0.19%;实现归母净利润8551.24万元,同比下降16.13%,环比增长4.33%。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 投资要点 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盈利承压,市场份额优先策略实现以价换量 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原材料铬铁矿、纯碱、块煤、硫酸采购均价为2616、1903、1106、183元/吨,分别同比+19.15%、-21.94%、-13.04%、+6.05%。同时公司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与超细氢氧化铝均价为10348、21162、9540、3820元,分别同比-12.54%、-3.41%、-29.44%、-4.5%。在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产品价格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23.7%,同比-3.92pcts。销量方面,2024Q1公司克服了湖北冻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持续挖掘并响应下游客户的潜在需求,使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继续取得积极成效,各项主营产品销量处于同期较好水平。公司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与超细氢氧化铝销量分别为0.56、2.72、0.75、0.86万吨,分别同比+27%、+11%、+9%、+37%,公司以价换量的实施将在铬盐行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及话语权。 新产能顺利投放,实现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 截止2023年底,公司含铬芒硝制硫酸钾生产线已实现投产,10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正在有序推进。2024Q1公司合金添加剂产线(含金属铬及铬刚玉等副产物)已进入量产阶段,合金添加剂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3700吨,规模效益开始显现。作为公司铬化学品产业链纵向延伸的关键环节,金属铬产品的市场拓展实现良好开局。未来公司将以此为支点,与高温合金、精密器械、金属靶材等行业的主流厂商进行深度协同,扩充铬资源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电子产品领域的精细化应用市场空间。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公司在铁铬液流储能市场的原材料开发领域持续增加资源投放力度,深度融入液流储能产业链。公司已向业内主流厂商交付关键电堆材料6个批次,对应装机功率约2兆瓦。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2.96、46.96、50.47亿元,EPS分别为0.96、1.09、1.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0.5、9.3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受环保政策开工受限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4-04-19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VK3盈利好转,关注铬盐涨价与铁铬液流电池进展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看好公司铬盐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国内铬盐行业龙头,未来伴随铬盐行业需求复苏,公司有望充分享受价格弹性。同时公司铬盐联产产品VK3价格底部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部分业绩增量。此外,公司深入绑定下游客户,持续推进铁铬液流电池项目,或将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5.13、5.87亿元,EPS分别为0.86、1.01、1.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0、10.2、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铬盐:行业供需偏紧,铬盐价格或将继续上行 供给端,国内铬盐竞争格局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生产企业开工或已处于高位,短期供给增量有限。需求端,金属铬作为铬盐下游重要需求来源之一,其出口需求旺盛,或为铬盐需求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铬盐价格或将继续上行。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总产量(折重铬酸钠)约24.5万吨,其中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合计16.4万吨。假设各类铬盐产品均涨价1000元,则可以增厚公司税前利润1.45亿元。 维生素K3:价格底部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部分业绩增量 据百川盈孚数据,过去三年间,VK3均价高点为2022Q2,季度均价达到18.1万元/吨,此后VK3价格一路下滑,到2023Q4季度均价已跌至6.4万元/吨。但从2023年12月起,VK3价格开始底部反弹,2024Q1、2024Q2季度均价已分别回到7.9、8.6万元/吨,分别较2023Q4上涨25%、36%。据公司公告,公司拥有VK3产能合计2300吨/年,VK3价格反弹或为公司贡献部分业绩增量。 新能源:深入绑定下游客户,铁铬液流电池项目持续推进 公司依托铬盐产业链优势地位,持续进军探索铁铬液流电池项目。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4月,公司已向业内主流厂商交付关键电堆材料6个批次,对应装机功率约2兆瓦。同时公司液流储能研发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与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解液方案相适配的电堆测试线已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 ||||||
2024-04-10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年业绩小幅承压,看好需求复苏为铬盐带来盈利弹性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7%,看好需求复苏为铬盐带来盈利弹性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99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下降11.07%。其中,2023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17.19%,环比下降14.03%。结合公司2023年年报,我们下调2024-2025年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0.72)、5.13(-1.00)、5.87亿元,EPS分别为0.86(-0.14)、1.01(-0.19)、1.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9.2、8.0倍。我们看好未来需求复苏为公司铬盐产品带来的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量价拆分:2023年铬盐量增价减,超细氢氧化铝继续放量,VK3或有所拖累产销量方面,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铬盐产品总产量(折重铬酸钠)约24.5万吨,同比增长约15.46%。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销量分别2.56、10.63万吨,分别同比+0.94%、+19.83%。价格方面,2023年公司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平均售价分别为9987、21028元/吨,分别同比-14.78%、-5.05%。成本端,2023年公司主要原料铬铁矿、纯碱、块煤、硫酸采购均价分别为2441、2135、1148、142元/吨,分别同比+40.36%、-9.11%、-14.27%、-65.67%,除铬铁矿外,其余原料成本均有所下降。此外,2023年公司超细氢氧化铝销售均价3915元/吨,同比下降3.13%,合计销量3.86万吨,同比增长21.53%,或为公司贡献重要利润。但在维生素K3方面,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维生素K3年度均价95.48元/公斤,同比下降45.55%,或对公司盈利形成拖累。 铬盐龙头蓄势待发,伴随需求复苏,公司有望充分享受业绩弹性 公司作为国内铬盐行业龙头,在成本、技术、客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展望未来,当前铬盐需求主要以工程电镀、金属铬冶炼、耐火材料、颜料、皮革制品等领域为主,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未来伴随需求的逐步复苏,公司铬盐产品有望充分享受价格弹性。 风险提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项目落地进程不及预期、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 ||||||
2023-11-15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环比改善,合金添加剂项目稳步推进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2023Q3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4.12%,看好经济复苏为铬盐带来业绩弹性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3亿元,同比增长6.84%,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降9.17%。其中,2023Q3公司实现营收10.48亿元,环比增长22.53%,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环比增长4.12%。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04、5.07、6.13亿元,EPS为0.79、1.00、1.2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0、10.4、8.6倍。我们看好未来宏观经济复苏为公司铬盐产品带来的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2023Q3公司铬盐产品量增价减,维生素K3价格进一步下行拖累公司业绩销量方面,2023Q3公司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与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0.78、3.22、0.83万吨,分别环比+69.57%、+34.17%、-4.60%。价格方面,2023Q3公司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与铬盐联产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10198、21100、11740元/吨,分别环比-20.06%、-2.71%、-7.05%。同时在原料端,2023Q3公司主要原料铬铁矿、纯碱、块煤采购均价分别为2422、2124、1125元/吨,分别环比+4.69%、 5.61%、-9.19%。此外,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Q3维生素K3均价8.06万元/吨,环比下降9.13%。作为公司铬盐联产产品,维生素K3价格的进一步下行或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作为铬盐行业龙头,未来伴随铬盐需求的逐步复苏,公司或将充分受益。 合金添加剂项目稳步推进,有望为公司业绩重要贡献增量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已将之前投资建设的“金属铬及特种材料生产项目”名称变更为“合金添加剂项目”,项目建设地点由重庆潼南高新区变更为黄石市西塞山区。根据公司公告,目前该项目已取得环评手续,进入试生产阶段。我们认为,该项目的启动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自此,公司铬化学品经营结构初步实现了“矿-盐-金属”的端到端全序列覆盖,公司规模化、精细化、高值化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举措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 ||||||
2023-11-07 | 财信证券 | 周策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环比改善,推动铬产业链延伸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3亿元,同比增加6.84%;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减少9.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减少6.27%。单看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加36.48%;环比增加22.57%,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加26.60%,环比增加3.26%。 调整产品结构,主要产品销量增加拉动收入增长。2023Q3公司重铬酸盐实现营业收入0.69亿元,同比减少2.02%,环比增加36.37%,铬的氧化物实现营业收入6.60亿元,同比增加68.05%,环比增加30.55%,铬盐联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89亿元,同比减少8.64%,环比减少10.03%,超细氢氧化铝营业收入0.41亿元,同比增加39.37%,环比减少11.62%。主要产品销量来看,2023Q3公司重铬酸盐销量0.78万吨,环比增加69.56%;铬的氧化物销量3.22万吨,环比增加34.16%;铬盐联产产品销量0.83万吨,环比减少4.60%,超细氢氧化铝销量1.05万吨,环比减少12%。价格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价格同比分别减少13.52%、5.35%、24.26%,环比分别减少20.06%、2.71%、7.05%。 初步实现铬化学品全产业链覆盖。公司合金添加剂项目已完成主要的前置性审批手续,进入试生产阶段。本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公司铬化学品产业链初步实现了“矿-盐-金属”的端到端全序列覆盖,未来公司将以此项目为支点,依托自身技术积累及行业地位,与高温合金、精密器械、金属靶材等行业的主流厂商进行深度协同,扩充铬资源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电子产品领域的精细化应用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9亿元、5.19亿元、6.0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82元、1.02元、1.19元,对应现价PE12.49倍、10.10倍和8.63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0-25倍的PE,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走弱,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2023-08-29 | 海通国际 | 庄怀超 | 增持 | 维持 | 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0.27%,深入融入液流储能产业链 | 查看详情 |
振华股份(603067) 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0.27%。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5亿元,同比减少5.74%;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20.27%;实现扣非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减少18.52%。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同比下降16.07%;实现归母净利润9155.94万元,同比下降36.03%;实现扣非净利润9283.17万元,同比下降34.86%。 深度融入液流储能产业链。2022年年中,公司中标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液框架招标项目,以原材料主力厂商的身份进入液流储能市场。截至8月27日,公司液流储能研发中心项目已完成全部前置性行政审批程序,部分设施的场地装修和设备采购已基本结束,将于2023Q4投入使用;公司液流储能研发中心的研发体系由复旦大学博士后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牵头组建,公司专职从事液流储能研发人员占黄石基地研发人数比例已近20%,成为人员占比最高的研发资源配置方向。 铁铬液流电池未来空间广阔。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子项目内,公司将建设1MW/6MWh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和配套的5万m3铁铬液流储能材料生产装置;经公司测算,铁铬液流电池材料制备工程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10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2.29%(税后);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工程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6.12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4.61%(税后)。含铬废渣循环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经公司测算,副产物芒硝利用线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60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0.08%(税后)。超细氢氧化铝新型环保阻燃材料项目建成后年产超细氢氧化铝新型环保阻燃材料产品10万吨;经公司测算,该募投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30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11%(税后)。 生产成本持续优化,铬盐产业链全维度提质增效。2023Q2末,继公司重庆基地实现蒸汽全自产,黄石基地也初步实现了蒸汽动力材料的完全自给,能源结构的革新将为公司后续的精细化产品延伸和节能减碳提供宝贵的治理思路和实践经验。2023H1,在无机化学品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公司高纯元明粉、多钒等副产品的品质及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产品售价及综合毛利均实现同比增长。截止8月27日,公司含铬芒硝制硫酸钾生产线及年产10万吨超细氢氧化铝生产线已完成全部前置性审批程序,进入投建阶段。该项目已纳入模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振华股份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8亿元、5.04亿元和5.78亿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7倍PE(原为24x),对应目标价14.62元(上次目标价为20.64元,-29%),维持“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