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294.68亿 | 总市值:1294.68亿 | ||
流通股本:5.20亿 | 总股本:5.20亿 |
东鹏饮料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0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4篇,增持评级为6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3-20 | 万联证券 | 陈雯 | 增持 | 维持 | 点评报告:业绩高增长,多元化布局见成效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 2025年3月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高增长。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58.39亿元(同比+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63.09%),扣非归母净利润32.62亿元(同比+74.48%)。其中2024Q4单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5.12%/+61.21%至32.81/6.1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2.97%至5.99亿元,增速环比2024Q3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高增长区间。 紧抓消费复苏与健康化升级契机,多元化产品战略布局已见成效:2024年,公司继续实行全渠道精耕策略,同时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带动500ml金瓶及“东鹏补水啦”等新品销量增长,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据尼尔森IQ公开发布的数据,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①分产品看,公司能量饮料收入为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占比为83.99%;电解质饮料收入为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占比为9.44%;其他饮料收入合计为10.23亿元,同比增长103.19%,占比为6.46%。公司持续深化多品类战略布局,通过差异化产品创新实现场景突破。其中,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自去年上市即引爆市场,凭借精准的“快速补充电解质”定位,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激增280.37%,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此外,公司旗下咖啡类饮料“东鹏大咖”和无糖茶饮料“上茶”系列等产品,在所属细分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日益扩大。②分区域看,广东区域实现营收43.60亿元,同比增长15.93%,营收占比27.53%,依然是占比最大的区域;全国区域中,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广西分别实现营收22.01/20.75/18.56/17.25/11.54亿元,分别同比+45.13%/+48.17%/+83.85%/+54.65%/+17.41%,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10亿元,同比增长49.57%,营收占比为56.94%,其中华北区域、西南区域的收入增长较为迅猛,增长率分别达到83.85%和54.65%,高于全国区域的增长率,主要系华北事业部、北方事业部和西南事业部通过不断夯实业务基础、完善经销体系、持续开拓终端网点、加强终端陈列及把握新消费机会等方式促进销量快速增长。③分渠道看,经销/重客/线上渠道分别实现营收136.07/17.44/4.45亿元,同增37.28%/57.59%/116.95%。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为3193个,较2023年末增长7.11%。 毛利率上升叠加费用管控得当,带来利润释放。2024年公司毛利率44.81%,同比+1.74pcts;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同时费用管控得当带来利润释放,2024年公司净利率为21.00%,同比+2.89pcts。其中由于职工薪酬增加以及冰柜投放、广告投放等宣传推广费用增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7.09%;由于管理人员薪酬、折旧与摊销费、维修费等支出增加,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48%;但由于营收规模提升更快,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6.93%/2.69%,较上年分别下降0.43pcts/0.58pcts。此外,财务费用率下降1.22pcts至-1.20%,研发费用率下降0.08pcts至0.4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发力广告投入提升品牌美誉度,以广东为大本营进行渠道精耕,同时推进全国化发展战略,抢占市场份额。在饮料领域全面实施多品类产品矩阵战略,积极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且成效显著。公司在年报中确定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20%以上的经营目标,我们判断大概率能完成经营目标,根据最新数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9/49.37/61.07亿元(调整前为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4.38/59.0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7.75/9.49/11.74元/股,对应2025年3月1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0/24/2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品牌声誉未能维持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动的风险。 | ||||||
2025-03-14 | 信达证券 | 程丽丽,赵丹晨 | 买入 | 维持 | 收入迈入新台阶,规模效应摊薄费用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全年实现收入158.39亿元,同比+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63.09%。 点评: 基地市场持续深耕,深度全国化。2024Q4公司实现收入32.81元,同比+25.12%,主要系东鹏特饮深度全国化、补水啦高速增长。具体来看,2024Q4公司持续深耕优势市场,广东区域营收同比+13.6%至9.33亿元,收入占比同比-3.1pct至28.3%;广西区域收入同比+2.1%至2.19亿元。全国市场加速发展,华中区域收入同比+24.6%至3.51亿元;华东区域收入同比+26.9%至3.99亿元;西南区域收入同比+20.5%至3.59亿元;华北区域收入同比+85.2%至3.53亿元。 补水啦全年收入近15亿,第二曲线表现优秀。从产品结构来看,2024Q4受益于全国市场高速发展,东鹏特饮收入同比+19.4%至27.97亿元;其他饮料收入同比+80.2%至4.95亿元。市场关注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发 展,2024Q4“东鹏补水啦”收入同比+114.2%至2.84亿元,持续高增,全年收入实现14.95亿;不包含“东鹏补水啦”的其他饮料收入同比+48.4%至2.11亿元。 规模效应明显,费用率下行。2024Q4公司营业成本同比+27.4%,毛利率同比-1.01pct至43.89%,我们认为主要系年底公司会计处理方面较为保守所致,全年看毛利率提升1.74pct。费用率方面,受益于东鹏特饮和补水啦收入高增的规模效应,销售费用率同比-1.52pct至18.87%,管理费用率同比-0.57pct至3.64%。综上,20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61.21%至6.19亿元,归母净利润率同比+4.23pct至18.88%;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63.09%至33.27亿元,归母净利率同比+2.89%至21%。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在广东省内持续深耕,而省外不断优化经销体系、完善业务团队,我们认为公司能量饮料有望在全国市场保持较好增长。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东鹏补水啦”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8.61、10.77、12.55元,对应2025年3月13日收盘价(220.36元/股)PE为26、20、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品增长不及预期、全国化不及预期 | ||||||
2025-03-13 | 西南证券 | 朱会振,杜雨聪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全年高增收官,扬帆起航正当时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4年全年实现总营收158.4亿元,同比+40.6%;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63.1%;扣非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74.5%。单Q4营收32.8亿元,同比+25.1%;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61.2%;扣非归母净利6.0亿元,同比+63.0%。2024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拟港股上市,出海业务有望助力中长期超额收益的实现。 大单品高增奠基,电解质水构筑第二曲线。分品类看,24年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营收133.0亿元(+28.5%)、15.0亿元(+280.4%)、10.2亿元(+103.2%)。主业提速增长主要源于500ml大东鹏贡献增量,渠道和营销同步发力实现能量饮料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电解质饮料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增长。其他饮料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0pp至6.5%,其中多喝多润、鸡尾酒等产品终端动销有所提速,目前公司已初步构建起“双引擎+多品类”的多元化产品矩阵。 全国化布局顺利推进,单店卖力持续提升。分区域看,24年广东、全国其他区域、线上、重客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43.6亿元(+15.9%)、90.1亿元(+49.6%)、4.5亿元(+117.0%)、17.4亿元(+57.6%)。其中,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同增45.1%/48.2%/17.4%/54.7%/83.8%。一方面,在传统强势的广东继续实行全渠道精耕、拓宽消费群体,在薄弱地区重点投放资源,减少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保持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加强开拓外埠市场终端网点,提升产品的整体铺市率与覆盖广度。24年全国终端网点数增长50万至近400万家,实现进一步下沉,公司始终坚持将冰柜及终端高势能陈列做到极致。同时24年经销商结构大幅优化,平均单体规模同比提升31%。 成本、费用下降共振,净利率创历史新高。1、受益于包材、白砂糖原材料成本回落及全品类放量带来的盈利改善,24年毛利率同比+1.74pp至44.8%,其中能量饮料/电解质水/其他饮料毛利率分别+2.9/+3.3/+13.3pp至48.3%/29.7%/22.3%。2、规模效应下费用摊薄,销售费用率-0.4pp至16.9%,管理费用率-0.6pp至2.7%,财务费用率-1.2pp至-1.2%,综合导致公司净利率提升2.9pp至21.0%。3、24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04.3亿元,同比+47.0%。其中24Q4为64.4亿,同比+74.4%,现金流表现好于收入。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47.6亿元,环比增加23.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55.8亿元、69.4亿元,EPS分别为8.50元、10.74元、13.35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7倍、21倍、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国化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食品安全等风险。 | ||||||
2025-03-12 | 上海证券 | 王慧林,袁家岗 | 买入 | 维持 | 东鹏饮料2024年年报点评:多品类成效显著,全国化再进一步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3月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8.39亿元,同比+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63.09%;扣非归母净利润32.62亿元,同比+74.48%。其中,单Q4实现营业收入32.81亿元,同比+25.12%;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61.21%;扣非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62.97%。 “双子星”矩阵初成,多品类成效显著。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能量饮料实现营收133.04亿元,同比+28.49%,营收占比83.99%,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280.37%,主营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3.49%提升至9.45%,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其他饮料实现营收10.23亿元,同比+103.19%,营收占比6.46%,保持较快增长。多品类发展的战略引领下,公司已形成能量饮料和电解质饮料业务“双引擎”,同时涵盖茶饮料、植物蛋白类饮料、咖啡饮料、果蔬汁类饮料、预调制酒饮料系列,形成全面且均衡发展的多品类产品矩阵。 全国化再进一步,渠道布局继续深耕。2024年大本营广东区域实现营业收入43.60亿元,同比+15.93%,营收占比为27.56%。随着全国化战略的推进,广东以外区域的占比逐渐上升,全国区域实现营收90.10亿元,同比+49.57%,营收占比为56.94%,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分别实现营收22.01/20.75/11.54/17.25/18.56亿元,分别同比+45.13%/+48.17%/+17.41%/+54.65%/+83.85%。公司逐步在全国构建起“线下+线上+新兴场景”的全渠道触达体系,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拥有超过3000家成熟经销商以及近40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门店,建立了覆盖全国且深度下沉的渠道网络。与此同时,公司始终坚持“冰冻化陈列”战略,巩固传统优势,通过冰柜投放等精细化运营手段,进一步提升终端网点的销售效能,提升单点卖力。 产能布局不断完善,全球化战略深入推进。2024年公司完成华东浙江、华中长沙生产基地的建设与投产,同时也持续推进华北天津生产基地建设,有序完成区域布局,为全国渠道建设和终端拓展筑牢供给根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投产基地的设计产能超480万吨/年,物流成本持续降低,高效产销协调。同时,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一直以来,凭借品牌知名度和渠道优势,公司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制定灵活的本地化策略和市场定位,调整产品配方和包装,迎合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认为,此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有望继续帮助公司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 投资建议 公司2024年延续高增势头,继续精耕广东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已初步构建起“双引擎+多品类”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实现从单一品类向综合性饮料集团的战略升级,随着新品类的加速成长与全国化的纵深开拓,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203.78/249.01/287.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66%/22.19%/15.3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01/54.49/64.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28%/23.82%/18.76%。对应PE27/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成本上涨、新品发展不及预期。 | ||||||
2025-03-11 | 财信证券 | 黄静 | 买入 | 维持 | 平台化效能逐步释放,业绩持续高增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实现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62亿元,同比增长74.48%。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1亿元,同比增长25.12%;实现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61.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62.97%。 东鹏特饮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补水啦迈入“十亿级单品”行列。分产品看,2024年,全年主力大单品东鹏特饮实现营收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占营收84.08%。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电解质饮料定位精准,增长势头强劲,迈进“十亿级单品”行列,全年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占比从2023年的3.49%提升至9.45%。其他饮料(含咖啡类、无糖茶饮等产品)实现营收10.23亿元,同比增长103.19%,营收占比为6.47%。2024Q4,东鹏特饮实现营收27.97亿,同比增长18.52%;电解质饮料淡季特征相对明显,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37.30%,环比下滑61.37%;其他饮料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增长22.20%。 全国化扩张成果显著,单商质量继续提升。2024年,经销/重客/线上渠道分别实现营收136.06/17.44/4.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28%/57.59%/116.95%。经销商质量提升明显。截至2024年底,经销商数量为3193个,同比增长7.11%,活跃的终端销售网点数目持续稳定增长至近400万家;对应单经销商收入为426万元,同比增长28.16%。经销模式分地区看,广东区域作为公司大本营,持续渠道精耕下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长,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43.60亿元,同比增长15.93%,占比由2023年的33.43%下降至27.56%;公司加速拓展全国范围终端网点,带动其他销售区域营收增长49.57%,其中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和华北区域分别实现营收22.01/20.75/11.54/17.24/18.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13%/48.17%/17.41%/54.65%/83.85%。 原材料成本下降叠加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上行,提升费用投放效率,净利率创新高。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4.81%,同比提升1.74%,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产品的规模效应。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3%/4.02%/-1.20%,同比下滑0.44/0.58/1.22pct。公司通过营销数字化系统进行精准营销,提高销售费用产出比。归母净利率提升2.89pct至21.00%。2024Q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3.89%和18.87%,分别同比-1.01pct/+4.22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滑1.52/0.61/2.70pct。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3.39/246.66/298.40亿元,同比增长28.41%/21.28%/20.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74/53.39/64.75亿元,同比增长31.49%/22.05%/21.28%;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7/22/18倍。公司拓宽能力边界,持续强化消费者认知,消费场景不断增加,消费群体实现扩容,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出海探索再进一步,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考虑到公司先行指标合同负债表现亮眼,看好2025年公司业绩继续高增,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 ||||||
2025-03-11 | 开源证券 | 张宇光,方勇 | 增持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收入高增,2025年稳中求进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2024年高增收官 2024年公司收入158.4亿元,同比增40.6%;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33.3、32.6亿元,同比增63.1%、74.5%。2024Q4公司收入32.8亿元,同比增25.1%;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6.2、6.0亿元,同比增61.2%、63.0%。2025年高基数下巩固市场为先,然后稳中求进,增速有所放缓,我们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9.96、47.57亿元(前值42.32/50.43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52.10亿元,对应2025-2027年EPS7.68/9.15/10.0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29.5/24.8/22.6倍PE,全国化渠道建设日趋完善,电解质水势头依然较好,维持“增持”评级。 老品高增、新品强劲,各区域市场全面开花 (1)2024年能量饮料营收同比增28.7%,其中销量同比+29.3%、单价同比-0.5%,销量预计主因主力消费人群持续增长、区域市场持续扩张,公司旺季加大奥运赛事广告和终端活动等投入强化动销。电解质水补水啦营收同比增280.4%,销量同比+279.8%、吨价同比+0.2%,电解质水达成全年任务目标,上升势头依然强劲。(2)分区域看,2024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市场营收同比增15.9%/57.2%/36.5%/17.7%/54.7%/83.8%,以华东、西南、华中华北为代表的省外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广东、广西等基数较高、市场成熟的区域保持较快增长。 净利率同比明显改善 2024净利率同比+2.89pct,其中毛利率同比+1.74pct,主因白砂糖、PET包材等原料价格下降叠加规模效应贡献。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44、-0.59、-0.09、-1.22pct,费用率随着收入规模扩大而下降,期间公司扩大销售队伍、增加冰柜等渠道投入、广告费用下宣传推广费用率有所上升。 2025年稳中求进 公司制定2025年经营目标收入、净利润不低于20%增长。国内市场大东鹏体量较大下增速预计有所放缓,补水啦有望继续高增。公司将继续拓展网点,加大渠道覆盖密度,同时积极布局新品,筹划进军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2025-03-11 | 国信证券 | 张向伟,柴苏苏 | 增持 | 维持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1%,盈利能力提升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1%。东鹏饮料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收入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其中四季度营收32.81亿元,同比增长25.12%;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61.21%。回款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约204.30亿元,同比+46.98%;其中四季度回款64.39亿,同比增长74.4%。2024年,公司已有3193家经销商,销售终端网点数量近400万家,实现地级市覆盖率达到100%,东鹏饮料全国化进程稳步推进,在能量饮料行业的份额逐年提升。 特饮仍在加速全国化,第二曲线收入占比已达16%。分品类看,2024年特饮/补水啦/其他饮料收入分别为133.04/14.95/10.23亿元,同比增长28.49%/280.37%/103.2%,其中,补水啦通过延展口味、提高铺市率维 持高速增长;其他饮料中咖啡、无糖茶等亦有不错表现。分地区看,2024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93%/45.13%/48.17%/17.41%/54.65%/83.85%/116.95%,其中成熟市场广东广西依然维持双位数增长,发展中和潜力市场则各有亮点。 成本红利叠加规模效应,2024年公司盈利提升亮眼。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4.81%/21.00%,分别同比增长1.74/2.89pcts;其中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3%/2.69%/-1.20%,同比下降0.44/0.59/1.22pcts,预计主要受益于大单品高增带来的规模效应。其中四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3.89%/18.87%,同比下降1.01/增长4.24pcts,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基于谨慎性原则预提的销售返利与折扣力度加大所致,同时补水啦占比提升亦有影响,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87%/3.64%/-1.70%,同比下降1.52/0.57/2.70pcts。 风险提示: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 投资建议:2024年公司成本费用优化卓有成效,考虑公司后续规模效益仍有望持续释放,成本费用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同时兼顾目前消费环境,我们小幅下修未来3年收入预测但上修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70/248.81/295.30亿元(前预测值为209.46/254.98/298.99亿元),同比增长27.34%/23.36%/18.68%;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4.06/57.25/71.18亿元(前预测值为41.94/53.09/62.62亿元),同比增长32.43%/29.93%/24.33%;预计2025-2027年实现EPS8.47/11.01/13.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21/17倍。公司是食品饮料稀缺的景气增长标的,扩品类、全国化仍在推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5-03-11 | 天风证券 | 张潇倩,何宇航 | 买入 | 维持 | 24年顺利收官,25年目标积极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24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58.39/33.27亿元,同比+40.63%/63.09%。其中24Q4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2.81/6.19亿元,同比+25.12%/+61.21%。 东鹏饮料稳定增长,电解制水增长提速。东鹏特饮/电解制水/其他饮料24年营收133.04/14.95/10.23亿元(同比+28.49%/+280.37%/+103.19%),销量分别同比+29.14%/+279.78%/+59.85%),吨价分别同比-0.50%/+0.16%/+27.12%,产销率均达到94%+;其中Q4分别营收同比+18.52%/+237.30%/+22.20%。东鹏特饮稳定增长,24年东鹏特饮在全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47.9%(同比+4.9pct),销售额份额占比34.9%(同比+4.0pct),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电解制水同比增速高达280%+,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其他饮料快速增长,同时积极布局养生类饮品,计划推出草本茶、植物饮料等产品,如菊花茶、枸杞饮料、红枣姜茶等。华南稳健增长,全国其他区域放量增长。24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重客及其他同比+15.93%/45.13%/48.17%/17.41%/54.65%/83.85%/116.95%/59.22%,其中24Q4同比+4.05%/26.95%/24.65%/2.12%/20.53%/85.18%/128.73%/51.48%。华东高基数下延续高增,西南/华北成为新快速放量增长区域。公司逐步在全国构建起“线下+线上+新兴场景”的全渠道触达体系,全年新增经销商212家至3193家,活跃终端网点增至近400万家。经销商质量稳定增长,2024年为496万元/家(同比+31.29%)。成本端有所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显著。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1.74/2.89pct至44.81%/21.00%;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44/-0.59/-1.22pct至16.93%/2.69%/-1.20%。毛利率变动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销售费用中渠道推广费提升较多主要系增加冰柜投入。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3亿元(含税),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9%。 投资建议:展望25年,公司收入/净利润目标增速不低于20%。具体看东鹏特饮有望保持稳增,通过单点卖力提升+网点开拓。第二曲线:补水啦有望继续放量;其他饮料持续推出补齐产品矩阵。我们认为公司凭借新品扩张+新增网点+单点卖力+餐饮渠道扩张提升,全年业绩目标有望顺利实现,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0%/25%/23%(25-26年前值为204/25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28%/25%(25-26年前值为43/5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1/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区域扩张不及预期等。 | ||||||
2025-03-11 | 华龙证券 | 王芳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度业绩点评报告: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 2025年3月8日,东鹏饮料发布2024年度报告。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62亿元,同比增长74.4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89亿元,同比增长76.44%。 观点: 公司初步构建“双引擎+多品类”多元化产品矩阵,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综合性饮料集团,提升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百亿级大单品东鹏特饮实现稳健增长,根据尼尔森IQ数据,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同比提升4.9pct至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同比提升4.0pct,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第二增长曲线“东鹏补水啦”迈进“十亿级单品”行列,2024年东鹏补水啦销售量占比为6.7%,较去年同期提升5.0pct,其销售额占比达到5.5%,同比提升4.1pct。茶饮料、咖啡、植物蛋白饮料、果蔬汁等多品类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04亿元/14.95亿元/10.23亿元,同比增长28.49%/280.37%/103.19%。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增强。2024年公司毛利率44.81%,同比提升1.74pct,主因公司原材料价格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3%/2.69%/-1.20%,同比分别下降0.44pct/0.59pct/1.22pct,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率21.00%,同比提升2.89pct。我们认为2025年伴随成本端的改善,公司大单品盈利能力提升,新品持续爬坡,公司净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2025年公司持续深化全国化和全渠道战略,同时探索产品出海,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公司持续完善“产品+服务”模式,提升与经销商、终端门店的合作粘性;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冰冻化”战略,加大定制冰柜在终端网点投放规模和力度,提高全品类产品的可见度,提高单点产出。在多品类产品营销方面,2025年公司将为适配的产品定制场景化推广策略,积极开拓不同销售渠道。除对线下渠道的深耕外,公司计划继续积极拓展线上及其他新兴渠道,并探索直播卖货等营销新模式,有效增加东鹏的品牌曝光度,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出海方面,公司计划设立印尼公司,满足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对高品质软饮料的需求,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报告期内,公司稳固能量饮料市场的龙头地位,同时,加速拓展电解质饮料、无糖茶饮、大包装饮品等新品类,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多品类协同效应显著,为打造综合性饮料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4.56亿元/253.93亿元/301.89亿元(2025/2026前值为206.76亿元/254.46亿元),同比增长29.15%/24.13%/18.89%(2025/2026前值为28.25%/23.0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7亿元/56.57亿元/69.01亿元(2025/2026前值为42.67亿元/53.96亿元),同比增长33.06%/27.80%/21.99%(2025/2026前值为31.35%/26.44%),对应2025年3月7日收盘价,PE分别为26.9X/21.0X/17.3X,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成本上行的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第三方数据统计偏差风险。 | ||||||
2025-03-11 | 国元证券 | 邓晖,朱宇昊,单蕾,黄轩辕 | 买入 | 维持 | 东鹏饮料2024年年报点评:年报业绩增63%,电解质饮料放量 | 查看详情 |
东鹏饮料(605499) 事件 公司公告2024年年报。24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58.39亿元,同比+40.63%,归母净利33.27亿元,同比+63.09%。24Q4,公司实现总营收32.81亿元,同比+25.12%,归母净利6.19亿元,同比+61.21%。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 东鹏特饮势能持续向上、补水啦快速放量,筹划港股上市 1)东鹏特饮势能持续向上,补水啦及其他饮料快速增长。24年,公司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收入分别为133.04/14.95/10.23亿元,同比分别+28.49%/+280.37%/+103.19%。24Q4,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收入分别为27.97/2.84/2.11亿元,同比分别+18.52%/+237.30%/+22.20%。 2)各主要渠道收入全面增长。24年,公司经销/重客/线上/其他渠道分别实现收入136.07/17.44/4.45/0.26亿元,同比+37.28%/+57.59%/+116.95%/-2.48%。24Q4,经销/重客渠道分别实现收入28.73/2.97亿元,同比+23.06%/+37.57%。3)广东大本营稳固,全国市场快速增长。24年,公司广东/全国/线上/重客及其他区域分别实现收入43.60/90.10/4.45/20.06亿元,同比+15.93%/+49.57%/+116.95%/+59.22%;广东省外各区域,除广西区域,其他区域增速均超过40%,华东及华中区域规模超过20亿元。24Q4,公司广东/全国/线上/重客及其他区域分别实现收入9.33/16.81/1.18/5.59亿元,同比+4.05%/+29.43%/+128.73%/+51.48%。 4)经销商网络布局持续完善。截至24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3,193家,较年初净增加212家,较三季度末净增加200家。 5)筹划发行H股。为满足国际化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成本端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毛利率提升和期间费用率节约带动24年净利率提升。24年,公司归母净利率/毛利率分别为21.00%/44.81%,同比+2.89/+1.74pct,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期间费用率合计-2.3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3%/2.69%/0.40%/-1.20%,同比-0.43/-0.58/-0.08/-1.22pct,销售和管理费用率的节约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财务费用率的节约主要得益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大幅增加。 2)四季度期间费用率节约带动净利率提升。24Q4,公司归母净利率/毛利率分别为18.88%/43.89%,同比+4.23/-1.01pct;期间费用率合计-4.8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87%/3.64%/0.39%/-1.70%,同比-1.53/-0.57/-0.04/-2.70pct。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3.50/55.84/68.10亿元,增速30.75%/28.37%/21.95%,对应3月10日PE27/21/17倍(市值1,1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渠道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