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114.94亿 | 总市值:175.51亿 | ||
流通股本:9334.06万 | 总股本:1.43亿 |
纳芯微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4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4-11-20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增持 | 首次 | 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投资要点 24Q3营收创历史新高,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 24Q3公司实现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86.59%,环比增长6.32%,创历史新高。公司营收实现稳步增长主要系1)下游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公司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产品持续放量;2)消费电子领域的景气度持续改善;3)泛能源工业自动化和数字电源领域大部分客户恢复正常需求。 24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环比亏损幅度均有所扩大。利润承压主要系1)受整体宏观经济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产品售价承压,24Q3毛利率32.06%,同比减少4.39个百分点,环比减少3.27个百分点;2)公司在市场开拓、供应链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建设等多方面资源投入的积累,使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因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24Q3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达0.71亿元。 在售产品型号超2100款,2024年底量产产品的单车价值量有望超800元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领域,聚焦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根据2024年11月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预计至2024年底量产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将超800元;目前所有已规划或者在研的产品若能顺利量产,量产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可达3000元。截至24H1,公司已能提供超2100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 传感器:公司传感器产品主要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在磁传感器方向,车规级可编程磁开关已在客户端实现量产;磁轮速传感器已完成客户端的送样测试,正量产导入中;车身高度传感器研发进展顺利;此外,公司拟收购麦歌恩以补全在磁传感器领域的布局。在压力传感器方向,绝压、表压、差压系列压力传感器均完成送样测试,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发货。 信号链:公司信号链产品涵盖信号调理芯片、隔离、接口、放大器等细分领域。在隔离产品方向,公司推出多款封装的高速光耦完全引脚兼容替代的隔离器、新一代EMI优化的集成隔离电源的数字隔离器、高性价比的推挽式变压器驱动芯片。在通用接口方向,推出新一代具有振铃抑制的车规级CANSIC接口芯片、新一代高性价比工业485接口芯片。在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方向,新一代数字硅麦ASIC已实现量产和市场应用,该产品在功耗、电源抑制、抗射频能力方面达到业内先进水平,且已扩展到手机应用。在通用信号链方向,产品品类进一步扩展到通用运算放大器和一些特殊应用类型的运算放大器(比如具备400mA驱动能力旋转变压信号放大器)。另外公司的MCU+(面对特殊应用设计的专用驱动/信号链MCU)产品已开始量产并应用于汽车电子执行器市场。 电源管理:公司电源管理产品主要包括栅极驱动、供电电源、LED驱动、电机驱动、音频功放、功率路径保护等产品。在栅极驱动方向,公司推出了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第二代泛能源隔离驱动产品;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终样已在多家主机厂和Tier-1测试验证中。在电机驱动方向,推出的步进马达驱动、单/双通道低边驱动,已实现量产并大规模出货;新品大电流集驱,已经实现客户端送样。在音频功放方向,公司首款4通道75WClassD音频放大器已完成首批制样;在LED驱动方向,应用于贯穿尾灯的LED驱动产品中量产了16/24通道品类。在供电电源方向,推出了应用于汽车OBC中的flyback产品,已进入稳定增长的量产阶段;40VDC-DC/和6VDC-DC正加速研发以覆盖更多汽车应用场景。在功率路径保护方向,公司第一颗高边开关产品已量产并导入头部汽车客户,正持续放量中。 此外,公司持续完善SiC二极管及MOSFET产品系列,新推出了650V60mohm、1700V1ohmSiCMOSFET、1200V40ASiC二极管等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81/25.89/31.37亿元,增速分别为43.5%/37.6%/2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0.27/1.27亿元,增速分别为4.9%/109.3%/374.4%。公司在传感器、信号链、电源与驱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五大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产品料号持续丰富,多款强竞争力新品加速放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
2024-11-12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买入 | 维持 | 车规产品持续放量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事件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36.49%,归母净利润-4.08亿元。 投资要点 连续五个季度收入环比增长,Q3营收历史新高。下游市场中汽车电子市场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工业市场已逐步从库存去化状态中走出,行业需求处于逐步恢复的状态;光储市场需求仍处于低位,亚非拉等新兴市场需求有所恢复;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回归正常需求状态,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36.49%,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为-1.90亿元单季度来看,Q3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环比增长6.32%,同比增长86.5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从下游应用的收入结构看,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约35%,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约52%,消费电子收入占比约13%。 汽车领域持续布局,车规新品陆续量产。国内汽车电子市场需求旺盛,带来新物料增长机会。公司在汽车领域持续布局,其中在汽车三电领域,尤其是电动车动力电机电控部分的驱动芯片市场份额增长显著。此外,公司今年马达驱动类芯片和集成式电机驱动SOC芯片也开始在市场上取得头部客户的多个项目定点,预计明年将进入规模量产阶段并实现快速增长;高边开关类产品已完成产品的发布,并将在明年陆续量产;针对能源和汽车电源领域的MCU主控类产品,预计将在年底至明年初正式推向市场。明年公司将在座舱领域重点布局,预计会实现视频传输Serdes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音频功放芯片以及车载音频总线A2B产品的量产发布;集成电源管理类产品和底盘安全类产品在未来也将陆续进入送样和量产阶段。 拟全资收购麦歌恩,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麦歌恩专注于以磁电感应技术和智能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混合信号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磁传感器芯片,已形成磁开关业务、电流/线性霍尔业务和磁编码业务三大业务线。公司从并购79.31%股权并保持麦歌恩独立经营调整为收购全部股权并进行深度业务整合,更好地在磁传感器领域形成合力和快速提升竞争力。未来公司投资并购的重点将继续围绕主营的汽车电子和泛能源赛道,通过并购补全核心能力和产品组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0/0.2/1.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 ||||||
2024-10-31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李书颖 | 增持 | 维持 | 三季度收入创新高,利润承压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三季度创季度新高。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3.66亿元(YoY+36.49%),归母净利润-4.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41亿元,亏损幅度相比去年同期扩大,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90亿元。其中3Q24实现收入5.17亿元(YoY+86.59%,QoQ+6.32%),创季度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收入增长主要由于下游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公司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产品持续放量;消费电子领域的景气度持续改善;泛能源工业自动化和数字电源领域大部分客户恢复正常需求。 产品售价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3.21%,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86pct,其中3Q24毛利率为32.06%,同比下降4.4pct,环比下降3.3pct,毛利率承压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售价因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加剧而承压。期间费用方面,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0.69%至4.96亿元,研发费率同比下降13.6pct至36.29%;管理费率同比下降1.6pct至15.78%,销售费率同比提高0.9pct至9.89%,财务费率同比提高1.5pct至-1.29%。其中3Q24研发费率同环比均下降,管理费率、销售费率同比下降,环比提高,财务费率同比提高,环比下降,四个期间费率合计同比提高下降31.3pct,环比提高1.1pct。 麦歌恩收购方案由控股变更为全资收购,已完成股东名册变更。根据公司10月15日的公告,收购麦歌恩的比例由之前的79.31%提高至100%,交易对价对应的麦歌恩整体估值维持10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麦歌恩68.28%的股份,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纳星投资通过上海莱睿、上海留词间接持有麦歌恩31.72%的股份。另外,本次交易不设置业绩承诺,通过向麦歌恩核心团队分期支付其财产份额转让价款,有助于稳定麦歌恩的管理团队、核心员工,保持麦歌恩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目前麦歌恩已完成股东名册变更,公司已取得矽睿科技直接持有麦歌恩的62.68%的股份。 投资建议:收购进展顺利,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产品价格竞争致毛利率仍然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20/+0.60/+1.79亿元(前值-1.81/+0.75/+1.81亿元),对应2024年10月28日股价的PS分别为10.0/7.1/5.8x。公司聚焦泛能源和汽车领域,收购进展顺利,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 ||||||
2024-09-19 | 华福证券 | 杨钟 | 持有 | 维持 | 高投入致短期承压,多款车规新品亮相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投资要点: 事件: 纳芯微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17.30%;归母净利润为-2.65亿元,归母扣非-2.86亿元。 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环比增长34.18%,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 营收端稳步增长,利润端暂时承压。随着下游需求恢复及新品放量,公司2024年H1营收同比增长,Q2营收维续环比增长趋势,QoQ+34.18%。剔除股份支付1.47亿元影响,2024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归母扣非-1.39亿元。公司在下行周期关注市场开拓,Q2毛利率虽同比有所下降,但自23Q4以来环比修复明显。2024上半年,公司战略性投入资源以促进长期增长,销售、管理与研发费用达5.43亿元。此外,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08亿元,实现回正。?研发持续加码,创新驱动未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研发投入为2.16亿元,同比上升25.86%。高研发费率推动下,新品持续推出。1)传感器:磁传感器方面,车规级可编程磁开关量产,磁轮速传感器量产导入中,且车身高度传感器研发顺利。压力传感器方面,绝压、表压、差压系列完成测试,部分量产。2)信号链:电容式光耦隔离技术成熟落地,数字硅麦ASIC达到业内先进水平。MCU+产品开始量产并应用于汽车电子执行器。在通用产品方面,工车规接口、运算放大器产品拓展顺利。3)电源管理:步进马达驱动等大规模出货;4通道75W ClassD音频放大器制样。针对汽车推出:LED驱动及flybcak产品,已放量于贯穿尾灯、OBC等领域;车规主驱安全栅极驱动于客户端测试验华福证券证中;DCDC加速研发中。此外,公司Sic业务多款产品推出顺利。 抢占车规先机,泛能源领域恢复在即。公司战略性覆盖汽车电子、泛能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占比提升速度快。当前,公司产品已顺利导入汽车三电系统、车身控制等,且在智能座舱、整车域控、智慧照明等领域新品不断;同时公司国际大客户开发进展顺利,欧洲市场大规模出货。除此之外,泛能源领域需求恢复迹象明显,消费电子多款产品大规模发货,公司平台化发展加速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系车规级模拟IC领军者,可量产全品类数字隔离芯片,产品覆盖传感器、电源管理、第三代半导体,逐渐实现平台化布局。公司汽车端布局早于行业竞对,当前多款汽车新品客户端导入顺利。虽受行业景气度以及高投入影响,利润端暂时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18.21/25.44/32.05亿元(2024-2025年原值18.65/26.07亿元,新增2026年预测值),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0.56/2.57亿元(2024-2025年原值0.48/3.06亿元,新增2026年预测值)。长期看,凭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泛能源领域卡位布局,成长性无虞。维持公司“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下游终端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行业竞争风险。 | ||||||
2024-08-26 | 平安证券 | 付强,徐勇,徐碧云,郭冠君 | 增持 | 维持 | 受益于下游应用恢复,营收逐季向好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17.30%;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101.55%;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60.56%。 平安观点: 受益于模拟电路市场的恢复,季度收入创出新高。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30%,增长相对稳定。Q2当季恢复较为明显,当季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92.50%,创出季度收入新高。从下游应用的收入结构来看,上半年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为33.51%,较去年同期提升约7.23个百分点;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为13.74%,较去年同期提升约3.7个百分点;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为52.75%。2024年以来,整体模拟电路市场正实现稳定复苏,去库存正在接近尾声,公司所面对的汽车、消费电子赛道景气度正在向好。此外,公司的新产品持续推出以及持续在提升的营销推广力度,也为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提供了支撑。 上半年毛利率虽然下滑,但逐季在恢复。整个模拟芯片市场在恢复,但竞争十分激烈,产品价格承压,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3.90%,而上年同期为42.83%,同比下降比较明显。但也看到,公司单季度毛利率还在改善,Q1为32.00%,Q2进一步上升至35.33%,这其中主要得益于公司的产品结构的优化。费用端看,公司在销售、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持续在增加,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大幅提升57.88%,管理费用上升22.70%。当期费用中,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影响较大。上半年,公司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1.47亿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9亿元。 推出较多新产品加大创新,应对市场竞争。上半年,公司积极规划更加差异化和创新性的产品,积极和行业头部客户在面向未来的联合创新方 面规划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不再满足于Pin2Pin替代的产品,通过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能够去改善公司的竞争地位。信号链方面,上半年公司推出多款封装的高速光耦完全引脚兼容替代的隔离器、新一代EMI优化的集成隔离电源的数字隔离器、高性价比的推挽式变压器驱动芯片;推出MCU+(面对特殊应用设计的专用驱动/信号链MCU)产品已开始量产并应用于汽车电子执行器市场。电源管理方面,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终样已在多家主机厂和Tier-1测试验证中;首款4通道75W ClassD音频放大器已完成首批制样。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模拟隔离芯片领先企业,主营产品分别为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等,并通过内生加外延等方式不断丰富产品矩阵。由于市场环境波动超过预期,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幅度超过我们此前的判断,我们调低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前值为0.39亿元)、0.12亿元(前值为2.57亿元)、1.68亿元(新增)。短期内,公司经营仍将承受市场竞争激烈、股份支付费用规模较大等方面的压力,预计仍将处在亏损状态。中长期看,预计随着泛能源市场的恢复以及汽车电子国产化率的提升,公司相关赛道新产品也将相继推广落地,市场潜在的空间较大。此外,公司坚持的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以及持续优化的产品组合,有望提升公司竞争力,稳定住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整体盈利能力也有望进一步增强。虽然短期业绩承压,我们仍看好公司所在赛道和后续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3)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
2024-08-25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增持 | 维持 | 二季度收入创新高,毛利率环比回升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核心观点 上半年年收入同比增长17.3%,二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公司2024上半年收入8.49亿元(YoY+17.30%),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产品售价承压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8.9pct至33.90%,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6%至3.19亿元,研发费率同比下降8.6pct至37.61;股份支付费用为1.47亿元。其中2Q24营收4.86亿元(YoY+92.5%,QoQ+34.2%),自2Q23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长;归母净利润-1.1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环比收窄,毛利率为35.33%(YoY-2.9pct,QoQ+3.3pct),研发费率为34.37%(YoY-35.2pct,QoQ-7.6pct)。 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收入占比提高,泛能源收入占比下降。分产品线看,2024上半年公司信号链产品收入4.55亿元(YoY+10.93%),占比54%,毛利率为38.31%;电源管理产品收入2.99亿元(YoY+32.51%),占比35%,毛利率23.62%;传感器产品收入0.92亿元(YoY+10.75%),占比11%,毛利率48.22%。从下游来看,2024上半年汽车电子领域出货量达1.33亿颗,在欧洲市场实现了大规模的量产出货,收入占比33.51%,相比去年同期提升7.2pct;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52.7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0.9pct;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13.74%,相比去年同期提高3.7pct。 三大产品线均积极推出新产品,多款新品顺利量产出货。信号链产品方面,推出了车规级CAN SIC接口芯片、工业485接口芯片等通用接口产品,完善了运算放大器等通用信号链产品,MCU+(面对特殊应用设计的专用驱动/信号链MCU)产品已开始量产并应用于汽车电子执行器市场。电源管理产品方面,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终样已在多家主机厂和Tier-1测试验证中,推出的步进马达驱动、单/双通道低边驱动已实现量产并大规模出货,第一颗高边开关产品已经量产并导入头部汽车客户。传感器产品方面,车规级的可编程磁开关已在客户端实现量产,磁轮速传感器已完成送样测试,绝压、表压、差压系列压力传感器均完成送样测试,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发货。投资建议:多款新产品顺利量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81/+0.75/+1.81亿元(前值-1.72/+0.81/+1.91亿元),对应2024年8月22日股价的PS分别为7.0/5.4/4.4x。公司聚焦泛能源和汽车领域,多款新产品顺利量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 ||||||
2024-08-24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营收创单季历史新高,新品进展顺利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事件:2024年8月22日,纳芯微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YOY+17.3%,归母净利润-2.6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对应2Q2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YOY+92.5%,QOQ+34.18%;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环比减亏;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环比减亏。 Q2营收创单季历史新高,毛利率稳步改善。随着下游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公司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产品持续放量,以及消费电子领域景气度持续改善,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Q24单季度收入环比增长34.18%,连续4个季度保持环比增长,并创单季度收入历史新高。毛利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33.9%,同比下降8.93pct,主要受宏观经济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2Q24公司毛利率35.33%,环比提升3.33pct,连续2个季度环比改善。 下游需求逐步恢复,汽车电子新产品带动收入高增。从下游应用的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33.51%,同比提升7.23pct,收入规模同比增长约50%;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13.74%,同比提升约3.7pct,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超60%;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52.75%,收入规模同比略有下滑。具体来看,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推出新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三电系统、车身控制等汽车场景,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座舱、整车域控、智慧照明等汽车智能化领域陆续有新产品的推出,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定点项目,此外公司国际大客户的开发进展顺利,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量产出货;工控、电源模块等泛能源下游领域也已开始逐步恢复,光储领域的部分客户也已在Q2看到恢复迹象。 打造汽车+泛能源模拟IC平台,新产品进展顺利。公司新产品进展顺利:磁传感:车规级可编程磁开关已在客户端量产;磁轮速传感器,已完成客户端送样测试;车身高度传感器研发进展顺利;多款压力传感器均完成送样测试,部分实现量产发货。信号链:推出多种隔离产品、车规级CAN SIC接口芯片、数字硅麦ASIC、通用运算放大器等产品。电源管理:汽车主驱安全栅极驱动已在多家主机厂和Tier-1测试验证;步进马达驱动等多款电机驱动产品量产出货;此外多款音频功放、LED驱动、车用DC-DC等已实现量产或加速研发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0.22/2.66亿元,2025-26年对应现价PE分别为614/51倍,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但当下已逐步迎来拐点,且长期看,凭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泛能源领域卡位布局,成长可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迭代不足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 ||||||
2024-06-25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周靖翔,叶子,詹浏洋 | 增持 | 维持 | 拟现金收购麦歌恩79.31%股权,增强磁传感器竞争力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事项: 公司公告: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矽睿科技直接持有的麦歌恩 62.68%的股份,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矽睿科技通过上海莱睿间接持有麦歌恩 5.60%的股份, 合计收购麦歌恩 68.28%的股份, 收购对价合计约 6.83 亿元;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朱剑宇、 姜杰所持上海莱睿出资总额的 13.51%的财产份额(对应所持麦歌恩 2.37%的股份) ,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方骏、 魏世忠所持上海留词出资总额的 43.82%的财产份额(对应所持麦歌恩 8.66%的股份) , 收购对价合计约 1.10 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 公司将直接及间接持有麦歌恩 79.31%的股份,麦歌恩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麦歌恩 2024-2026 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 3912 万元、 5154 万元、 7568 万元。 国信电子观点: 公司与麦歌恩在产品、 技术、 市场及客户、 供应链等方面具有业务协同基础, 是公司基于聚焦主业发展做出的并购决策, 有助于公司围绕下游核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品品类, 提高核心竞争力。1) 产品方面, 麦歌恩磁编码、 磁开关等磁传感器产品与公司现有的磁传感器产品形成互补, 有助于完善公司磁传感器的产品解决方案; 2) 技术方面, 公司将利用麦歌恩平面霍尔、 垂直霍尔、 磁阻效应等多种磁感应技术, 积极整合双方的研发资源, 增强公司整体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3) 市场及客户方面,公司与麦歌恩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市场和客户优势, 促进市场与客户协同, 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磁传感器领域的市场覆盖度和占有率; 4) 供应链方面, 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 发挥规模效应,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 麦歌恩整体估值为 10 亿元, 对应 2023 年收入 3 亿元的 PS 为 3.33 倍, 对应 2023 年净利润 1883.83 万元的 PE 为 53 倍, 对应 2024 年承诺净利润 3912 万元的 PE 为 26 倍。 我们维持公司业绩预测, 预计 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18.68/24.32/29.75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0.81/+1.91 亿元, 对应 2024 年 6 月 21 日股价的 PS 分别为 9.0/6.9/5.6x。 收购麦歌恩是公司基于聚焦主业发展做出的并购决策, 有利于整合双方的产品、 技术、 市场及客户、 供应链等资源, 将增强公司在磁传感器领域的竞争力,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评论: 麦歌恩专注于以磁电感应技术和智能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混合信号芯片 上海麦歌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是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孵化出来的高科技企业, 总部位于上海, 在深圳、 重庆、 武汉、 韩国等地设有子公司和办事处。 公司专注于以磁电感应技术和智能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混合信号芯片研发、 生产和销售, 目前主要产品为磁传感器芯片, 已形成磁开关业务、 电流/线性霍尔业务和磁编码业务三大业务线, 为工业、 汽车、 消费等领域众多客户提供位置、 速度、 角度、电流、 轮速等多种物理量的测量。 智能交通领域, 麦歌恩的汽车级磁性传感器 IC 全部采用 AEC-Q100 测试评估标准, 并逐步参照 ISO26262设计评估标准, 产品应用涵盖从轻便助力自行车到燃油机车、 新能源汽车等陆上交通行业, 可用于发动机、新能源动力电机、 底盘控制、 车身、 热管理系统、 OBC、 EPS 等。 智能制造领域, 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 使设备在正常状态下工作, 并使产品达到较好的质量。 作为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 传感器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核心, 麦歌恩产品可用于伺服电机、 步进电机、 工业机器人、 无刷电机、 工业无人机、 不间断电源等。 智能家居领域, 麦歌恩的磁性传感器应用与各种运动传感器、 安防传感器等技术, 在家电、 安防、 水电气数据采集传送等智能家居的应用中推动了智能家居的发展, 使居家生活更加舒适、 安全、 有效。 收购麦歌恩将多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 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 聚焦传感器、 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 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 2023 年公司传感器收入 1.66 亿元, 同比增长 49%, 占公司总收入的 12.6%。 公司的磁电流传感器自 2022 年中开始实现量产, 2023 年该品类营收主要来自于光伏应用市场, 2024 年将有望逐步拓展至汽车三电系统应用, 成为 2024 年传感器营收的重要增量。 麦歌恩主要产品包括磁性开关位置检测芯片、 磁性电流/线性位置检测芯片、 磁性编码芯片、 磁传感器及相关模组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手机终端、 无人机、 扫地机、 两轮电动车等) 、 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 安防等) 、 新能源汽车(三电、 底盘、 BMS 等) 领域, 在磁编码、 磁开关等细分领域已建立起领先的市场份额优势。 公司一直围绕下游核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品品类, 收购麦歌恩是公司基于聚焦主业发展做出的并购决策, 有利于整合双方的产品、 技术、 市场及客户、 供应链等资源, 在磁传感器领域发挥协同效应。 有助于增加公司产品和服务器的多样性。 本次收购完成后, 公司将成为少数同时具备位置、 速度、 开关、 电流等多品类磁传感器产品和业务布局的公司, 涵盖了磁传感器大部分产品品类和应用场景, 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终端、 无人机、 机器人、 智能家居、 工业控制、 安防、 光伏储能、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助于丰富公司在磁传感器领域的产品品类, 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磁传感器领域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提升公司在磁传感器领域的竞争力。 有助于提高公司技术开发能力。 麦歌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迭代及技术开发经验, 具备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 核心团队来自霍尼韦尔(Honeywell) 、 迈凌(MaxLinear) 、 美满电子(Marvell) 等传感器和半导体头部企业。 麦歌恩储备有多项平面霍尔、 垂直霍尔、 磁阻效应、 聚磁技术、 电磁感应等技术, 在磁编码器、 角度传感器方向, 高压、 高可靠性产品方向及磁类传感器的基础性研发方向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积极整合双方的研发资源, 发挥双方的技术优势, 完善公司磁传感 IP 技术积累, 并结合公司在汽车和泛能源领域的应用和质量管理的优势, 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汽车和泛能源领域磁传感类产品品类和市场应用。 有助于公司提升整体品牌和市场占有率。 收购麦歌恩后可围绕客户应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 公司和麦歌恩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市场和客户优势, 促进市场与客户协同, 助力公司优质客户资源间的销售推广, 提升公司整体品牌与市场覆盖度和占有率。 有助于公司发挥规模成本优势。 麦歌恩主要的晶圆代工及封测服务提供商与公司主要供应商存在重合, 通过整合供应链强化采购协同合作, 发挥规模效应, 可以提升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进一步提升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 稳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麦歌恩整体估值为 10 亿元, 公司拟现金收购 79.31%的股份 基于资产评估报告, 麦歌恩整体估值为 10 亿元, 对应 2023 年收入 3 亿元的 PS 为 3.33 倍, 对应 2023 年净利润 1883.83 万元的 PE 为 53 倍, 对应 2024 年承诺净利润 3912 万元的 PE 为 26 倍。 公司本次共收购麦歌恩 79.31%的股份, 总收购对价约 7.93 亿元。 其中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矽睿科技直接持有的麦歌恩 62.68%的股份,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矽睿科技通过上海莱睿间接持有麦歌恩 5.60%的股份,合计收购麦歌恩 68.28%的股份, 收购对价合计约 6.83 亿元;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朱剑宇、 姜杰所持上海莱睿出资总额的 13.51%的财产份额(对应所持麦歌恩 2.37%的股份) ,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方骏、 魏世忠所持上海留词出资总额的 43.82%的财产份额(对应所持麦歌恩 8.66%的股份) , 收购对价合计约 1.10 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 公司将直接及间接持有麦歌恩 79.31%的股份, 其中直接持有麦歌恩 68.28%的股份, 通过上海莱睿、 上海留词间接持有麦歌恩 11.03%的股份, 麦歌恩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基于业绩承诺, 麦歌恩 2024-2026 年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为 3912 万元、 5154 万元、 7568 万元。 投资建议: 收购麦歌恩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业绩预测, 预计 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18.68/24.32/29.75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0.81/+1.91 亿元, 对应 2024 年 6 月 21 日股价的 PS 分别为 9.0/6.9/5.6x。 收购麦歌恩是公司基于聚焦主业发展做出的并购决策, 有利于整合双方的产品、 技术、 市场及客户、 供应链等资源, 在磁传感器领域发挥协同效应,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失败的风险, 业务整合不达预期的风险, 竞争加剧的风险, 业绩承诺不达标的风险。 | ||||||
2024-04-29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周靖翔,叶子 | 买入 | 维持 | 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7%,连续三个季度环增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核心观点 2023年收入同比减少21.52%,1Q24收入环比增长。公司2023年销量增长34%,但由于产品售价承压,2023年收入同比减少21.52%至13.1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YoY-222%),扣非归母净利润-3.93亿元(YoY-332%),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时产品售价承压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11.4pct至38.59%。1Q24营收3.62亿元(YoY-23%,QoQ+17%),自2Q23以来持续环比增长;归母净利润-1.50亿元,毛利率为32%(YoY-13.3pct,QoQ+1.4pct)。2023年研发费用增长29%至5.22亿元,研发费率提高15.6pct至39.79%,高研发投入致短期利润承压。 各产品线毛利率承压,汽车电子收入占比提高。分产品线看,2023年公司信号链产品收入7.05亿元(YoY-32.55%),占比54%,毛利率下降12.41pct至40.47%;电源管理产品收入4.28亿元(YoY-16.08%),占比33%,毛利率下降13.38pct至29.55%;传感器产品收入1.66亿元(YoY+49.18%),占比13%,毛利率下降3.41pct至52.03%。从下游来看,2023年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30.95%,提升7.82pct;泛能源领域由于行业去库存,收入占比下降10.17pct至59.52%;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提升2.33pct至9.51%。 全面布局汽车电子应用,多款汽车芯片进展顺利。公司全面布局汽车电子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三电系统、车身控制、智能驾舱等领域。传感器方面,公司推出的磁线性电流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主驱电机电流检测场景,车规级的磁开关、磁轮速传感器等已完成送样测试;信号链产品方面,车规级的CANFD接口芯片、LIN接口芯片已在部分汽车客户实现定点;电源管理产品方面,直流有刷电机驱动、多路半桥驱动、继电器/螺线管产品系列已大规模发货,推出的多路预驱马达驱动、步进马达驱动新品已取得多家域控及车身控制Tier-1的定点,应用于贯穿尾灯的LED驱动产品已量产,第一颗高边开关产品已导入头部汽车客户,预计2024年量产。 投资建议:多款新产品顺利量产,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72/+0.81/+1.91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1.53/+0.89亿元),对应2024年4月26日股价的PS分别为7.2/5.6/4.6x。公司聚焦泛能源和汽车领域,多款新产品顺利量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 ||||||
2024-04-28 | 民生证券 | 方竞,童秋涛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一季报点评:Q1营收环比增长,关注新品进展 | 查看详情 |
纳芯微(688052) 事件:2024年4月25日,纳芯微电子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YOY-23.04%,QoQ+16.77%,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转亏。 Q1营收环比增长,高投入致利润承压。受益于汽车电子新品抗周期性强及消费电子景气度改善,纳芯微Q1营业收入3.62亿元,环比增加16.77%,延续了23年Q2以来的回暖趋势。不过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降至31.99%。此外,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研发+管理+销售费用达2.64亿元,导致Q1出现1.50亿元亏损。 打造汽车+泛能源模拟IC平台,多款新品放量在即。公司多款新品进展顺利:1)传感器:多款电流传感器大规模发货,磁传感、温湿度传感、压力传感进展顺利。2)信号链:隔离产品迭代升级延续优势,多款车规接口新品推出,CANFD及LIN实现量产。3)电源管理:率先实现车规栅极驱动工程送样,电机驱动系列、马达驱动、LED驱动、供电电源取得重要客户进展。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第三代功率半导体SiC MOSFET相关器件,650V/1200V SiC MOSFET系列全面送样中。 下游需求边际好转,汽车市场单机价值量稳步提升。消费电子领域景气度改善,工业市场和光伏、储能市场库存水平逐步见底,2024年有望好转。汽车电子领域整体需求稳健增长,随着客户端库存消耗加快、需求回暖,公司多款新品在客户端进展顺利。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三电系统、车身控制、智能驾舱等领域,持续突破车身电子、汽车智慧照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应用场景,再塑公司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0.78/3.29亿元,2025-26年对应现价PE分别为174/41倍,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但当下已逐步迎来拐点,且长期看,凭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泛能源领域卡位布局,成长性无虞。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迭代不足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