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53.87亿 | 总市值:53.87亿 | ||
流通股本:1.20亿 | 总股本:1.20亿 |
卓越新能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1-21 | 山西证券 | 李旋坤,王金源 | 买入 | 首次 | 深耕废弃油脂综合利用领域,业绩有望持续向上修复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事件描述 2025年1月1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2024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90.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29.56%。其中,2024Q4归母净利润约为5764.6万元,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约为5331.9万元,同环比均扭亏,实现利润增长。 事件点评 深耕废弃油脂综合利用领域20余载,规模和技术领先。公司专注于利用废动植物油(如地沟油、酸性油脂)进行生物柴油及其衍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资源循环利用,主要产品为生物柴油、工业甘油、生物酯增塑剂、环保型醇酸树脂。截至2024H1,公司生物柴油产能规模达50万吨,生物基材料产能规模达9万吨,生物柴油产量和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同类企业前列。且在生物柴油领域具备同时生产烃基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生物基石脑油等产品的技术路线。公司2024Q1/Q2/Q3净利率分别为3.34%/6.78%/-0.85%,根据业绩预告,2024Q4归母净利润约为5765.6万元,预计净利率环比大幅提升,主要系Q4国际市场生物柴油价格环比回升,公司原料采购成本控制合理。 生物柴油受政策大力支持,具有明显的碳减排优势,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据BP统计,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达到2263拍焦耳,同比+17.3%,2016-2023年CAGR为9.0%。作为全球生物柴油主要消费地,欧洲对生物柴油持续推出鼓励政策,生物柴油添加比例在10%左右,《可再生能源指令修正案》(RED III)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总量份额由32%提升至40%,运输燃料中可再生燃料比例由14%提升至26%,同时还允许在计算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时进行添加量的双倍计算,具有明显的碳减排优势。在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IMO)推出的“船舶温室气体(GHG)减排战略”提到,尽快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达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航空领域,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分析,到2050年,航空领域65%的减排将通过使用生物航煤来实现。欧洲、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都推出了生物航煤目标。在政策推动,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的背景下,生物柴油产品全球需求有望在中长期实现稳定增长,前景广阔。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增量可期。(1)新建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三季度投产。(2)公司对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增资2000万美元,用于在新加坡开展生物柴油项目的建设。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先行完成首期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工程并投入生产运营,项目建成后,新增产能将助力公司拓展全球市场,特别是新加坡船用燃料油市场,满足其快速增长的生物能源需求。(3)年产5万吨天然脂肪醇项目:根据公司2024半年报,项目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66.5%,预计2025年投产。随着20万吨生物柴油(含烃基和酯基)及5万吨天然脂肪醇项目建成投产,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大的业绩增量,特别是新加坡生物柴油项目的建设,是公司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4/4.1亿元,对应公司1月17日收盘价34.03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7.7/16.9/9.9倍。生物柴油产品全球需求有望在中长期实现稳定增长,随着公司20万吨生物柴油及5万吨天然脂肪醇项目建成投产,未来业绩增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采购风险:废弃油脂(主要指地沟油、酸化油和泔水油)价格波动是影响公司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其收购涉及原料收集、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同时也会受到原油、植物油大宗商品价格、回流其它领域等的影响,因而影响因素较多,存在价格风险。 | ||||||
2025-01-17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曾佳晨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Q4生物柴油价格环比上升,重视新加坡船燃需求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5年1月1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表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1)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0.71亿元左右,同比增加90.81%左右。(2)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0.32亿元左右,同比增加29.56%左右。 受益于2024Q4国际市场生物柴油价格环比回升,公司全年业绩同比增加。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系第四季度国际市场生物柴油价格环比回升,公司原料采购成本控制合理。从产品价格来看,根据金联创数据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欧洲日度Ucome离岸平均价为1328.32欧元/吨,东南亚日度生物柴油离岸平均价为1227.36美元/吨,前两者环比2024年第三季度分别增长9.65%、16.01%,同比2023年第四季度分别增长10.40%、33.24%。从原材料价格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地沟油日度平均价为5107.46元/吨,环比2024年第三季度-3.37%,同比2023年第四季度-2.39%。在产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双重影响下,产品价差拉大: 在考虑一个月库存水位的情况下,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Ucome日度平均价差为3999元/吨,该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为3040元/吨,2023年第四季度为3420元/吨,即2024年第四季度价差环比变动+959元/吨,同比变动+580元/吨。 重视新加坡船燃需求,期待新加坡子公司添砖加瓦。新加坡作为生物燃料新兴市场已崭露头角。2024年12月,新加坡生物混合燃料使用量达10.65万吨,较年初增长135.10%,生物燃料占总燃料的比例达2.2%,较年初上升1.3pct,增长势头较强。新加坡港战略位置重要,船燃加注需求大,发展生物燃料的机会也对应较高。鉴于其拥有国际大港这一天然优势,看好新加坡未来生物燃料的需求潜力。卓越新能2024年7月26日发布公告称新加坡卓越目前已通过招投标方式,中标购得一家从事生物燃料生产企业物业的使用权,公司将在现有装置基础上,通过工艺装备优化提升等改扩建,形成年产20万吨生物柴油规模,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先行完成首期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工程并投入生产运营。期待新加坡子公司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贡献。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主要业务生物柴油向好发展、产品价差走高,并积极推进海外基地建设,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3.15/3.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5/2.63/3.33元,对应现价(2025年1月17日)PE为27/13/1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需要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 | ||||||
2025-01-17 | 天风证券 | 吴立,郭丽丽,唐婕,戴飞 | 买入 | 调高 | 24年业绩同比预增超90%,海外渠道布局成效已现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约7138.92万元,同比增加约90.81%;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4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约3194.44万元,同比增加约29.56%。 1、海外渠道布局成效已现,征收反倾销税后仍能实现业绩上行 自欧盟委员会启动对华出口的生物柴油产品贸易摩擦调查以来,国内生物柴油出口业务受到较大冲击。欧盟委员会于2024年8月16日公布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并采取临时措施,17日开始公司及子公司厦门卓越被征收25.4%的临时反倾销税。 公司为应对欧盟国家贸易政策变化,确保持续盈利能力:一方面加快推进国际化布局:目前公司荷兰和新加坡的公司已稳定运营,其中,公司通过荷兰卓越已全面深度参与欧洲当地生物燃料交易市场;公司还在新加坡、沙特等海外市场建设产线;另一方面,公司1)继续通过降本增效、工艺优化、原料成本控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2)积极拓展非欧盟地区的市场;3)推动生物柴油在国内生物船舶燃料市场的应用;4)拓展国内生物基化工领域市场应用。 24Q3,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09亿元。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此时销售模式已在变化,包括增加欧洲地区的仓储、码头作业等。24Q4,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约0.58亿元。公司公告业绩增长的主因为:第四季度国际市场生物柴油价格环比回升,公司原料采购成本控制合理。我们认为,从24H2业绩情况来看,公司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方式成效显著,未来,公司或进一步通过海外布局、降本增效、开辟新产品市场等方式,推动业绩持续回升。 2、10万吨HVO/SAF产线在建中,另有5万吨天然脂肪醇2025年投产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预计全球2030年生物航煤(SAF)需求量将超过1500万吨。我国政府将SAF作为航空业脱碳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全球范围内SAF的生产技术路线仍将以HEFA工艺为主,该工艺的主要原料以餐厨废油为主。我国是全球餐厨废油产品的出口大国,2023年生物柴油与UCO全年出口总量合计仅约400万吨。在当前欧盟对我国生物柴油反倾销、叠加我国取消UCO出口退税的背景下,以及SAF高产品附加值的驱动下,我们认为,目前生物柴油和UCO相关的原料会逐渐流向SAF生产商,从而引发生物柴油产业链的改变。公司SAF生产线已于24Q3开工建设,或有望率先分享本次产业链变革红利。 3、盈利预测&投资建议:根据24年年度业绩预告,结合公司销售模式变化,我们上调24-26年盈利预测: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收35.03/45.83/65.25亿元(前值:29.50/34.05/40.90亿元),归母净利润1.50/3.28/6.77亿元(前值:0.79/0.98/1.33亿元),对应EPS1.25/2.73/5.64元/股,上调评级为“买入”。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主要产品价格变动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4年年报为准。 | ||||||
2025-01-16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董丙旭 | 增持 | 维持 | 四季度业绩恢复增长,看好未来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长期发展 | 查看详情 |
长期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
2024-01-05 | 海通国际 | 庄怀超 | 国内大型生物柴油企业,生物船燃应用前景广阔 | 查看详情 | ||
卓越新能(688196) 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25.38 亿元,同比下降 29.99%,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下降 64.42%。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2023 年受到经济衰退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脂价格下跌和阶段大幅波动影响,生物柴油出口价格相较 2022 年大幅下降;同时受到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出口的溯源调查,造成欧洲买家采购意向下调,公司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国内产销量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形成“生物质能化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公司产品结构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板块,公司以废油脂资源生产的生物柴油,是公认的绿色清洁燃料,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动力燃料、化工材料等领域。目前公司生物柴油年产能 50 万吨。生物基材料板块,公司生产环保型醇酸树脂、工业甘油、生物酯增塑剂等产品,可有效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的应用,是未来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的亮点。现有合并年产能 9 万吨。 生物柴油技术不断更迭发展,公司在科研技术方面优势明显。 公司围绕“生物质能化一体化”产业布局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已形成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通过对生产稳定性、产品质量、资源高效转化、安全与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公司废油脂甲酯化转化率达 99%,生物柴油高品质产品得率高于90%,基于废弃油脂和生物柴油开发应用的产业链不断丰富,产品附加值和废弃油脂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整体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生物船燃应用前景广阔,新项目工作如期推进。 欧洲已于 2023 年 5 月 16 日将航运业正式纳入 EU ETS 体系,将从 2024 年起扩展到海运排放领域,欧洲陆续要求以后进入欧洲港口的船舶使用生物柴油等清洁燃料。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大船用燃料加注港,也出台了生物燃料加注规划。预计生物柴油在船燃市场将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在项目建设方面,新项目工作如期推进, 20 万吨/年烃基生物柴油(兼生物航煤)生产线和 5 万吨/年天然脂肪醇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土地勘探工作,长周期设备陆续订购,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准备工作。 风险提示: 市场新增产能的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 | ||||||
2023-09-28 | 华鑫证券 | 傅鸿浩,刘韩 | 买入 | 维持 | 公司深度报告:主业底部反转在即,生物柴油龙头行稳致远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投资要点 欧盟相关审查局势逐步明朗,酯基生物柴油利润修复空间大 原料及原产地溯源审查带来的观望情绪导致国内酯基生物柴油价格下滑,出口价差显著提升。随着局势逐步明朗,酯基生物柴油生产利润有望大幅修复。长期来看,审查导致国内非合规产能及棕榈油基竞品产能下降,变相供给侧改革利好国内地沟油/潲水油为原料的企业长远发展。 环保加码+经济回暖+厄尔尼诺,中期生物柴油有望量价齐升 欧盟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该指令提高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并加大交通部门的减排目标,将提振欧洲生物柴油需求量。近年生物柴油需求的萎缩更多受经济环境影响,随着欧洲经济软着陆以及厄尔尼诺带来棕榈油价格潜在的上涨,生物柴油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生物航煤前景广阔,产能投放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欧盟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生物航煤行业应用范围,RefuelEU法规要求2025年生物航煤占航空燃料的比重需达2%、2050年需达70%,同时美国、中国等也在积极推进航空碳减排及生物航煤掺混计划。公司20万吨/年烃基生物柴油(兼生物航煤)生产线和5万吨/年天然脂肪醇生产线项目正稳步推进,投产后有望大幅增厚业绩。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8.9、44.8、65.4亿元,EPS分别为2.51、3.46、6.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5、14.1、7.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 | ||||||
2023-08-28 | 华鑫证券 | 傅鸿浩,刘韩 | 买入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2业绩环比改善,烃基生物柴油项目持续推进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事件 卓越新能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 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18.29 亿元,同比下降 19.09%;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下降 42.76%。其中 Q2 单季度营业收入 9.33 亿元,同比下降 27.31%,环比增加 4.1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0.81亿元,同比下降 51.19%,环比增加 13.07%。 投资要点 经济衰退致主营产品价格下跌,原料溯源及反规避调查带来扰动 2023 年上半年受到经济衰退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脂价格下跌和阶段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 生物柴油产品市场价格陆续下行和波动。 根据卓创资讯, 2023H1 国内棕榈油、生物柴油均价分别为 7735 元/吨、 8464 元/吨,同比-42%、 -23%,环比-12%、 -16%。公司主营生物柴油业务营业收入22.15 亿元,贡献毛利 1.66 亿元,分别同比-19.09%、 -31.62%。同时 ISCC 对 POME 油脂等棕榈基原料的溯源及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印尼的生物柴油通过中国及英国转运以规避反倾销关税行为进行调查等事件对生物柴油出口带来扰动。 2023Q2 中国生物柴油出口量 50.5 万吨,同比+26%。环比-25%。 依托多年积累的品牌和渠道优势, 公司生物柴油出口量与产能仍然保持增长, 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 10.85%。 双碳趋势不改,一代生物柴油困境反转在即 由于欧盟资源禀赋及其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政策,欧盟的生物柴油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需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消费需求,根据 USDA 报告,近年来欧盟生物柴油消耗量持续增加,预计 2022 年欧盟生物柴油消费量增长 0.6%,政策支持下预计 2023 年消费量将增长 1.9%,达到 183 亿升。目前欧盟本土生物柴油生产以及进口依然以粮食基生物原料为主。基于政策性引导,欧盟生物柴油原料结构中废弃油 脂 的 占 比 已 从 2014 年 的 12.69% 上 升 至 2021 年 的22.10%,预计 2022 年提升至 25.88%, 且该比例有望继续提高,国内生物柴油制造商有望持续受益。 生物航煤前景广阔,产能投放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近年欧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生物航煤行业应用范围,如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法案中明确, 2025 年生物航煤占航空燃料的比重 2025 年需达 2%、 2050 年需达 63%,同时美国、中国等也在积极推进生物航煤掺混计划。公司 20 万吨/年烃基生物柴油(兼生物航煤)生产线和 5 万吨/年天然脂肪醇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土地勘探工作,长周期设备陆续订购,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准备工作。 盈利预测 公司主业生物柴油景气度有望触底回升,未来随着烃基生物柴油(兼生物航煤) 业务拓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38.9、 44.8、 65.4 亿元,EPS 分别为 2.51、 3.46、 6.25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8.6、 13.5、 7.5 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 | ||||||
2023-08-17 | 中原证券 | 顾敏豪 | 增持 | 维持 | 中报点评:生物柴油价格下跌导致业绩下滑,长期成长空间可观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事件: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下滑19.09%,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滑42.76%,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滑35.91%,基本每股收益1.26元。 生物柴油价格下跌拖累业绩,二季度环比改善。公司是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产销量和出口量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23年以来,国内生物柴油行业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欧洲市场需求保持良好势头,但受到经济衰退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脂价格下跌和阶段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产品市场价格陆续下行和波动。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生物柴油出口117.51万吨,同比增长58.13%;出口金额15.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6%;均价1311美元/吨,同比下滑23.36%。销量方面,公司上半年产销保持较好态势,销量同比增长10.85%。两因素叠加下,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8.29亿元,同比下滑19.09%。 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0.03%,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价格下跌,而同期原材料价格跌幅相对较小所致。期间费用率5.19%,同比小幅下降0.28个百分点,主要是利息收入增长以及汇兑损益减少带来财务费用的下降。此外上半年由于远期外汇交易损失导致投资损失同比变动较大。在多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滑42.76%,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滑35.91%。 从单季度业绩来看,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3亿元,同比下滑27.31%,环比增长4.12%,净利润8050万元,同比下滑51.19%,环比增长13.07%;扣非后的净利润9825万元,同比下滑39.15%,环比增长44.41%。二季度生物柴油价差有所提升,推动公司业绩环比改善。 全球碳减排趋势明确,生物柴油前景广阔。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且可再生、燃烧性能好、环保效果显著等特性。今年3月,欧盟理事会和议会就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的修订达成临时协议,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消费中的份额提高到42.5%,再增加2.5%的指示性补充目标,达到45%。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2023年至2026年为过渡期,从2027年开始全面征收“碳关税”。欧盟不断提高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将继续促进生物柴油的应用和推广。欧洲市场对于生物柴油的需求,特别是对由各类废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需求,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支持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使用”。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要积极推进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的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并强调“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推广试点,推进生物航空燃料示范应用”。随着国家和各地配套措施的落地实施,有望为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建项目有序投产,未来业绩增长具有保障。公司现拥有生物柴油产能50万吨/年,生物基材料产能9万吨/年。公司未来规化项目较多,产能有序扩张,为后续业绩增长带来充足动力。20万吨/年烃基生物柴油(兼生物航煤)生产线和5万吨/年天然脂肪醇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土地勘探工作,长周期设备陆续订购,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准备工作。烃基生物柴油性能优异,具有更好的低温流动性、十六烷值和氧化安定性等性能指标。 公司的一系列新项目有望推动公司实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随着在手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生物柴油年产能规模将达到85万吨、生物基材料年产能规模达到42.5万吨,较现有产能接近翻番,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为2.94元和4.02元,以8月16日收盘价46.30元计算,PE分别为15.76倍和11.52倍。考虑到行业前景与公司的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 ||||||
2023-08-16 | 中国银河 | 任文坡,翟启迪 | 买入 | 首次 | 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公司生物柴油出口潜力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8.29 亿元,同比下降 19.09%;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下降 42.76%。其中, 23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33 亿元,同比下降 27.31%、环比增长 4.12%;实现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同比下降 51.19%、环比增长13.07%。 生物柴油价差环比略有改善,公司 Q2 业绩向上修复 上半年,国内和福建省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物出口量分别为 117.51、 25.25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58.13%、 12.10%, 欧洲市场需求保持良好势头,但受到经济衰退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脂价格下跌和阶段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产品市场价格陆续下行和波动。 上半年, 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品牌和渠道优势,生物柴油销量同比增长 10.85%; 原料价格下跌带动营业成本同比下降 16.65%, 但生物柴油、 DOP 等价差同比下降拖累业绩表现。分季度来看, Q2 公司盈利环比改善,我们认为主要系价差环比修复所致。 欧洲低碳化进程持续推进,生物柴油需求有望保持增长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市场和进口区域。 2023 年 3 月,欧盟理事会和议会就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的修订达成临时协议,显示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消费中的份额提高到 42.5%,再增加 2.5%的指示性补充目标,使其达到 45%。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将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其中 2023 年至 2026年为过渡期,从 2027 年开始全面征收“碳关税”。从欧盟政策的调整变化来看,不断提高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将继续促进生物柴油的应用和推广; 欧洲市场对于生物柴油的需求,特别是对由各类废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需求,预计仍将保持增长。 加强“生物质能化一体化” 布局,看好公司生物柴油出口潜力 公司是国内产销量和出口量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 废油脂甲酯化转化率达到 99%,生物柴油高品质产品得率高于 90%,整体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生物柴油产能 50 万吨/年,生物基材料产能 9 万吨/年。 公司生物柴油主要出口欧洲市场, 在欧洲生物柴油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 公司加强“生物质能化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持续推进生物柴油扩张。 20 万吨/年烃基生物柴油(兼生物航煤)生产线和 5 万吨/年天然脂肪醇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土地勘探工作,长周期设备陆续订购,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准备工作。 我们认为, 欧洲低碳化进程持续推进有望刺激生物柴油进口需求, 随着公司生物柴油产能持续扩张, 看好公司生物柴油出口潜力。 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38.18、 42.65、 54.2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2、 4.47、 5.71 亿元,同比增长-17.68%、 20.17%、 27.83%; EPS分别为 3.10、 3.72、4.76 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4.97、 12.46、 9.75 倍。 首次覆盖, 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产品景气度下滑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2023-08-16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买入 | 维持 | 生物柴油底部已过,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 查看详情 |
卓越新能(688196) 核心观点 2023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二季度业绩触底反弹。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8.29亿元(同比-19.1%),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42.8%),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35.9%);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收9.33亿元(同比-27.3%,环比+4.1%),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51.2%,环比13.1%),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39.2%,环比+44.4%),主要二季度受人民币贬值影响造成投资损失。上半年毛利率10.0%(同比-2.6pcts),三费率为1.2%(同比+0.2pcts),净利率为8.3%(同比-3.4pcts)。 受到原油及菜籽油价格上涨推动,近期生物柴油价格开始反弹。2023年上半年受到经济衰退、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脂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生物柴油价格一路下行,价格由9500元/吨最低跌至7500元/吨,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物柴油均价8460元/吨,同比下降23.0%。近期欧洲生物柴油价格开始反弹,主要受到原油及菜籽油价格上涨推动,目前国内生物柴油出口价格在1100-1200美元/吨,国内价格约8000-8200元/吨,目前生物柴油净利润约700-800元/吨。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物柴油出口117.5万吨,同比增加58.1%,欧洲市场需求势头良好。 公司加强自主研发创新,打造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材料行业龙头。目前公司已形成生物柴油、工业甘油、生物酯增塑剂、环保型醇酸树脂等产业布局,并完善了在卤代新材料及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领域的技术储备。目前公司公司生物柴油产能规模50万吨,生物基材料产能规模9万吨,未来规划生物柴油产能达到85万吨、生物基材料产能达到42.5万吨。公司20万吨/年烃基生物柴油、5万吨/年天然脂肪醇生产线项目有望于2023年三季度开工建设。全力推进10万吨合成树脂生产装置建设,与公司的生物甘油、脂肪酸、环氧氯丙烷等产品形成产业链延伸,打造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材料行业龙头。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等。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由于生物柴油价格下行,公司新产能进度低于预期,我们下调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3.3/5.8/7.6亿元(原值为5.6/6.5/8.1亿元),同比增速-27.0%/75.9%/30.8%;摊薄EPS为2.75/4.83/6.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9/9.6/7.3x。公司是国内生物柴油龙头,未来三年产能翻倍增长,同时积极布局生物基材料,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与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