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 中邮证券 | 万玮,吴文吉 | 增持 | | 2.5G PHY高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43.41%;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同比减亏。
投资要点
2.5G PHY高速增长,整体营收增速显著加快。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43.41%,其中2.5GPHY实现营收7,290.46万元,同比增长88.34%,车规级芯片实现营收1,415.21万元,较2024年全年上涨215.48%,4口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2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16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24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和车载以太网TSN交换芯片共实现营收1,099.27万元,同比增长183.77%;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同比减亏,主要系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5.50%,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70.06%,伴随营收规模的迅速增长,研发费用率同比有所下降。
纵向技术升级+横向生态拓展,构建更完整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公司的车载phy芯片已经在几乎所有的国内车厂实现量产,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芯片在多家车厂进行测试。未来几年,公司车载业务将重点围绕车载以太网、SerDes等车载高速有线通信芯片开展,在巩固PHY芯片市场地位的同时,通过纵向技术升级和横向生态拓展,构建更完整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助力车载通信芯片全栈自主可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8.1/1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1/0.1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
2025-06-26 | 中邮证券 | 万玮,吴文吉 | 买入 | 维持 | 七大产品线形成框架,研发投入步入收获期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投资要点
市场持续复苏,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随着半导体行业周期性下行收尾,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及客户库存逐步优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同时公司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多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车载芯片等持续放量以及其他高速有线通信新品的逐年推出,公司营收逐步恢复到高速成长的态势。未来公司将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逐步收窄亏损,实现盈利。
构建更完整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助力车载通信芯片全栈自主可控。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成式升级的浪潮中,中国车载以太网芯片市场(含PHY和交换芯片)正经历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车载PHY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20亿元,未来智能汽车单车的以太网端口甚至将超过100个。然而在这一领域,海外头部厂商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公司在2020年实现了车载百兆物理层芯片的量产,2023年实现了车载千兆物理层芯片的量产,2024年成立单独的车载事业部,2025年将实现车载交换芯片的量产,以及车载摄像头端加解串芯片的送样。目前,公司的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经在几乎所有的国内车厂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芯片在多家车厂进行测试当中。未来几年,公司车载业务将重点围绕车载以太网、SerDes等车载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进行开展,在巩固PHY芯片市场地位的同时,通过纵向技术升级和横向生态拓展,构建更完整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助力车载通信芯片全栈自主可控。
步入第三轮研发周期,补足产品线。2024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2.94亿元,占营业收入74.10%,同比增长32.40%;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0.73亿元,占营业收入90.39%,同比增长13.08%,公司目前已进入第三轮研发投入期,该轮次研发投入金额较大,投入周期较长,研发产品难度系数大幅提升。核心研发投入为补充2.5G系列网通产品、24口及以下网通交换机芯片、5G/10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车载网关芯片。这一系列产品陆续在2024年到2026年量产出货,为后续的营收份额的提升做出贡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2/8.05/11.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1.11/0.0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未达预期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存货跌价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
2025-05-26 | 华鑫证券 | 高永豪,张璐 | 增持 | 首次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季度环比稳步增长,持续完善产品线拓宽下游应用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事件
裕太微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44.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亏。
投资要点
营收季度环比稳步增长,受费用影响利润端承压
随着半导体行业周期性下行收尾,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公司近年推出的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等新产品经下游用户陆续验证导入,销售放量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季度环比稳步增长,全年同比增长44.86%。公司全年虽实现营业收入与毛利的双增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但由于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的影响,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进入第三轮研发投入期,产品线结构已形成框架
公司目前已进入第三轮研发投入期,核心研发投入为补充2.5G系列网通产品、24口及以下网通交换机芯片、5G/10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车载网关芯片。原有的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和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均已实现规模量产,新补充系列产品将陆续于2024年到2026年量产出货,为后续的营收份额的提升做出贡献。
以太网协议优势显著,机器人多领域应用场景广泛
以太网协议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速通信、广域网络支持、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公司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从百兆、千兆到2.5G,单口及多口,在机器人等产业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工业自动化到协作机器人,再到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公司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中,随着对各个新领域市场的勘探逐步深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将进入到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为收入增长提供助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56、8.06、12.34亿元,EPS分别为-2.25、-1.42、0.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67、1016倍,公司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以及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大规模出货的企业,积极研发投入拓展产品线,并积极布局机器人应用领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5-04-30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静待新产品收获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事件:公司4月28日晚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44.86%;归母净利润-2.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0.81亿元,同比增长11.73%,环比下滑37.74%;归母净利润-0.6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
2024年收入高速增长,高研发投入带来业绩承压。2024年随着半导体行业周期性下行收尾,市场需求复苏,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同时公司推出的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等新产品经下游用户陆续验证导入,销售放量增长使得公司2024年实现季度收入逐季环比增长,全年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44.86%。盈利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2.68%,同比下降9.69pct,25Q1毛利率40.74%,同比略降0.37pct。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2.94亿元,同比增长32.41%,研发费用率74.10%,虽然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2025年Q1公司研发费用0.73亿元,同比增长13.08%,同比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因此研发费用率提升至90.39%,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导致公司业绩有所承压。
专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产品矩阵逐渐完善。公司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为市场切入点,逐步向上层网络处理产品拓展,目前已形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网关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七条产品线。目前公司核心研发投入为补充2.5G系列网通芯片、24口及以下网通交换机芯片、5G/10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车载网关芯片,这一系列产品将陆续于2024-2026年量产出货,为后续营收份额的提升做出贡献。
成立网通和车载事业部,持续加码车载市场投入。为更快推进网通和车载应用领域的拓展,成立了网通事业部和车载事业部,持续加码网通和车载市场投入。公司于2020年实现了车载百兆物理层芯片的量产,2023年实现了车载千兆物理层芯片的量产,2024年成立单独的车载事业部,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产品战略和研发,2025年将实现车载交换芯片的量产,以及车载摄像头端加解串芯片的送样。截至目前,公司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在几乎所有国内车厂实现大规模量产,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芯片也在多家车厂测试当中。
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6.45/9.87/14.1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为13/8/6倍,公司作为国内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稀缺标的,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为切入点不断拓宽产品线,成长可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4-11-06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买入 | 维持 | 2.5G Phy持续出货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61.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投资要点
新品市场表现强劲,销量持续增长。公司新品逐步放量以及下游客户库存逐渐去化,公司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44%,正式迈入第二轮研发收获期的增长序列。单季度来看,Q3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实现了多个单季度新高,包括自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营收新高、自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芯片出货量新高、公司7大新品单季度营收新高等,预计Q4营收将继续增长,实现连续第8个季度的主要产品营收环比增长。
坚持研发投入,产品迈进中高端领域。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01亿元,同比增长23.54%,占营收的75.59%,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公司产品向中高端领域迈进。Q3公司新推出2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能够满足家庭、企业、安防、工业控制、智能网联等多场景以太网交换接入需求,目前已开始小批量出货。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的样片已开始部分客户送样测试,未来将搭配已规模量产的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为客户车载以太网整体方案的需求提供更大的便捷性和统一性,预计2027-2028年将迎来市场爆发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8/-1.4/0.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
2024-08-30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买入 | 维持 | 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42.61%,综合毛利率42.86%,同比下降1.55%,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单季度看,Q2实现营收0.82亿元,环比增长13.25%,综合毛利率44.39%,环比提升3.28%,归母净利润-0.54亿元。
投资要点
下游需求复苏叠加新品放量,步入新成长周期。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叠加公司近年推出的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等新产品经下游用户陆续验证导入,销售放量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42.61%,综合毛利率42.86%,同比下降1.55%,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单季度看,Q2实现营收0.82亿元,环比增长13.25%综合毛利率44.39%,环比提升3.28%,主要系工规产品下游恢复拉货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受上年人员规模逐步扩大的影响,本期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较上年同期增加。
前期投入步入收获期,2.5G PHY开始上量。2024年上半年,公司2.5G网通产品项目实现了3,870.94万元的营业收入。同时,公司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也正不断完善产品种类,目前已有单口、2口、4口和8口等同一速率下不同端口数的产品。此外,公司已量产出货5口、4+2口、8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目前单口速率千兆/2.5G),预计2024年整个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也将持续推出新品并实现该产品线各类产品进一步放量。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进,车载以太网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深入发展,各汽车厂商的成本竞争压力增大,车载以太网将带来更多的成本优势,车载以太网作为汽车主干网络的应用将更加紧迫。目前,公司的车载百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车载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提前量产出货,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51.32万元的营业收入。此外,公司积极布局车载以太网交换机及网关芯片等,打造完整车载以太网生态,为车载以太网渗透率大规模提升做好准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2/-1.3/0.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
2024-04-30 | 民生证券 | 方竞,童秋涛 | 买入 | 维持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持续研发筑基成长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U(688515)
事件:2024年4月28日,裕太微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yoy-32.13%,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相比2022年全年下降1.5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7253.15万元,yoy+35.81%,实现归母净利润-5414.6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21.51万元。
23年业绩承压下滑,24年业绩指引良好。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yoy-32.13%,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相比2022年全年下降1.50亿元;实现毛利率52.38%,yoy+5.37pct。自下半年以来,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及客户库存逐步优化,公司业绩逐季度复苏,特别是Q4营收1.09亿元,环比增长92.95%。展望2024年,公司预测随着半导体周期性触底回升,公司新品逐步放量,各行设备更新迭代的政策出台,以及行业应用领域的拓展,2024年公司的整体营收同比有望实现较大增幅。
逆势加大研发投入,深耕接口领域。在2023年全年业绩及市场情况承压的情况下,公司逆势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2.22亿元,同比增长63.97%。研发投入主要针对2.5G系列网通产品、24口及以下网通交换机芯片、5G/10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车载网关芯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通过AEC Q100Grade1及多项国内外权威测试,并成功导入国内外知名车厂平台。其他产品预计也将陆续于2024年到2026年量产出货,有望带动营收快速提升。
产品布局日趋完善,新品放量带动成长。公司已形成网通以太网PHY、交换机芯片、网卡芯片、车载以太网PHY、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网关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等7条产品线。其中网通以太网PHY、网通交换机芯片、网卡芯片和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均已实现规模量产。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开启动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五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和车载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研发工作,此三款产品在2023年逆势实现4199.10万元收入,由此开始进入研发收获期,公司预计2024年三款新品将进一步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稀缺标的,横向拓展交换芯片、网关芯片等,纵向推进5G以上更高速率PHY芯片研发。目前行业景气度迎来复苏,新品有望逐渐放量贡献成长动能。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4.21/7.44/11.3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为13/7/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3-11-06 | 中泰证券 | 王芳,杨旭 | 买入 | 维持 | 23q3毛利率环比修复,研发持续高投入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1)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yoy-45.0%;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1935.4%;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yoy-9650.1%;毛利率42.68%,yoy-1.64pct;净利率-84.84%,yoy-87.38pct。2)2023Q3:实现营业收入0.56亿元,yoy-47.66%,qoq+2.34%;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yoy-640.62%;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550.71%;毛利率39.33%,yoy-0.20pct,qoq+4.09pct;净利率-101.26%,yoy-94.1pct,qoq+0.15pct。
客户端去库存叠加高研发投入,公司业绩承压。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下滑较多,主要系下游需求萎靡,终端客户端多数还处于去库存阶段所致,预计短期内去库存仍将持续。此外,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63亿元,yoy+72.10%,研发费用率98.79%,yoy+67.20pct;截至23H1,公司研发人员共200人,yoy+96.1%,随着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扩大,短期内公司业绩仍将承压。
受益于研发持续加强,产品阵列不断扩充:1)2.5G PHY、千兆网卡、5口交换等里程碑产品客户端测试完成,23H1分别实现856万元、38.1万元、1054万元收入;2)5G和10G产品的测试芯片以及TSN交换芯片预研工作完成;3)车载千兆PHY回片测试反向较好,年底将推出量产样品;4)两口千兆PHY、4+2口交换和8口交换芯片已完成初步研发,预计今年推出量产样片。
投资建议:由于下游客户处于去库存阶段,叠加高研发投入,公司收入、业绩短期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营收分别为2.37、5.43、9.08亿元(先前预测为5.69、8.44、12.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6、-1.0、0.30亿元(先前预测为0.17、0.74、1.22亿元),对应PS分别为36.3、15.8、9.5倍。我们认为下游需求明年有望回暖,仍然看好车载产品远期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以太网渗透率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2023-09-12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买入 | 首次 | 车载千兆PHY即将量产样片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43.5%;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640.2%;其中单Q2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44.9%;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1315.6%。
投资要点
下游持续去库存,业绩承压。受宏观因素和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数通、工业、安防、消费、电信和车载等各个领域的库存水位依然较高,各领域依然处于去库存周期,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43.5%;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640.2%;单Q2实现营业收入0.55亿元,同比-44.89%;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1315.6%,业绩承压。从细分产品来看,公司整体芯片产品销售收入0.9亿元,其中,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销售收入为0.8亿元,2.5GPHY产品销售收入856.00万元,千兆网卡芯片销售收入38.10万元,5口交换芯片销售收入1,054.30万元。
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技术实现突破。公司持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1.0亿元,同比+80.59%;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90.56%。在高研发投入的背景下,公司的产品与技术研发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包括2.5GPHY芯片、以太网千兆网卡芯片和以太网5口交换芯片的客户端测试完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5G和10G产品的测试芯片以及时间敏感网络(TSN)交换芯片的预研工作完成;车载以太网千兆PHY芯片在量产流片回片测试中反响较好,即将于2023年年底出量产样片;自主研发的两口千兆以太网PHY芯片、4+2口交换芯片和8口交换芯片已经完成初步研发,预计将于2023年年度出量产样片。公司今年全年受整个行业周期变动影响较深,长期看好产品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归母净利润-1.0/-0.4/0.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贸易摩擦及贸易政策变动风险;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
2023-08-29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短期承压,期待下半年新产品放量 | 查看详情 |
裕太微(688515)
业绩简评
2023年8月28日公司发布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下滑43.5%;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滑640.2%。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55亿元,同比下滑44.89%;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滑1315.6%。
经营分析
行业下行周期导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短期承压主要归因于行业在短期内面临周期下行压力,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消费市场逐渐低迷,随后汽车、工业领域亦逐渐呈现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需的趋势。受行业下行的影响,公司营收亦同步下滑。以公司主力产品千兆以太网PHY以及新品5口千兆交换芯片为例,在家庭路由端的出货量受到市场需求下降以及客户端库存积压的持续影响,导致老产品营收下滑以及新产品放量延后。
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期待下半年新品放量。研发费用方面,上半年支出为0.98亿元,同比增加80.6%,在当期营收中的占比为90.6%。在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将战略导向转化为重研发策略,持续引进研发人员,加大新产品线建设力度,以及基于下游需求对已有产品进行衍生,持续缩小与海外龙头厂商的料号数量差距。新品方面,在需求萎靡叠加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处于产品验证阶段的情况下,2.5GPHY芯片、千兆网卡芯片和5口交换芯片三款新品仍实现两千万左右的营收,我们预计随着下游行业出现缓慢复苏,看好下半年三款新品实现放量。此外,公司还完成了5G/10GPHY以及TSN交换芯片预研,车载千兆PHY芯片将在今年底推出量产样片,两口千兆PHY芯片、4+2口交换芯片和8口交换芯片已经完成初步研发,将于今年推出量产样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营收预测为4.03/5.26/7.88亿元(下调19.6%/30.4%/23.8%),考虑到公司尚未盈利,给予24年20倍PS,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领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股票解禁风险。 |